《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六 (16)
卷六 (16)
1. 論辨二首、合九十法、方二十一首
〔程〕青魚鮓。不益人。胡荽生葵。能動風。發痼疾。必與青魚鮓不相宜。鮓味鹹。麥醬亦咸。合食必作消渴。
鰍鱔。不可合白犬血食之。
〔程〕鰍鱔。為無鱗魚。白犬血。為地厭。非唯不可合食。抑衛生家所當忌也。又鰍鱔善竄。能動風。白犬血。性熱能動火。是不可合食。
龜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外臺。引肘後云。不可合瓜。及飲酒。)
〔程〕仲景以龜肉忌酒果子。而蘇恭以龜肉釀酒。治大風。陶弘景曰。龜多神靈。人不可輕殺。更不可輕啖也。果子。亦不知何果。
鱉目凹陷者。及厭下有王字形者。不可食之。(凹。趙作回。非。厭。趙及外臺。引肘後。作壓。程金鑑。作腹。)
〔程〕淮南子曰。鱉無耳。以目為聽。目凹陷則歷年多。而神內守。故名曰神守。若有王字。則物已靈異矣。食之有害。
案厭壓。並與厴同。唐韻。厴於琰反。腹下厴。
其肉不得合雞鴨子食之。(外臺。引肘後。趙其上。有又字。)
〔程〕鱉肉令人患水。雞子令人動風。鴨子令人氣短。不可合食。
龜鱉肉。不可合莧菜食之。(外臺。引肘後。)
〔程〕龜鱉肉。皆反莧菜。食之成鱉瘕。
陶弘景雲。昔有人。銼鱉。以赤莧同包。置濕地。經旬皆成生鱉。
蝦無須。及腹中通黑。煮之反白者。不可食之。(外臺。引肘後。)
〔程〕無須。失蝦之形。腹黑。必蝦之毒。色白反蝦之色。物既反常。必不可食。
食膾。飲乳酪。令人腹中生蟲為瘕。
〔程〕鱠。乃生魚所作。非胃弱所宜。乳酪之性。黏滯。合而食之。則停留於胃。為瘕為蟲也。
鱠食之。在心胸間不化。吐復不出。速下除之。久成癥病。治之方。
橘皮(一兩),朴硝(二兩),大黃(二兩○肘後千金用三兩)
上三味。以水一大升。煮至小升。頓服即消。(案據千金。大升。當二升。小升。當一升。)
〔程〕橘皮。能解魚毒。硝黃。能下癥瘕。
千金。治食魚鱠。及生肉。在胸膈中不化。吐之不出。便成癥瘕。方。
厚朴(三兩),大黃(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酒二升。煮取一升。盡服立消。人強者。倍大黃。用酒三升。煮取二升。再服之。
又治食魚鱠不消方。
大黃(三兩切),朴硝(二兩)
上二味。以酒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注云。仲景方。有橘皮一兩。
肘後。食豬肉。遇冷不消。必成蟲癥。下之方。
大黃。朴硝。各一兩。芒硝亦佳。煮取一升。盡服之。若不消。並皮研杏子。湯三升和。三服。吐出。神驗。
食鱠多不消。結為癥病。治之方。(外臺。引肘後。作療食鱠過多。冷不消。不療必成蟲瘕。)
馬鞭草
上一味。搗汁飲之。○或以姜葉汁。飲之一升。亦消。○又可服吐藥吐之。(外臺。引肘後。作馬鞭草。搗絞取汁。飲一升。即消去。亦宜服諸吐藥吐之。千金同。云生薑亦良。)
白話文:
青魚鮓不宜食用,會傷身。胡荽和葵菜容易導致風邪入侵,加重舊疾,更不適合與青魚鮓一起食用。青魚鮓和麥醬都鹹,一起吃會導致消渴症。
鰍魚和鱔魚不能和白狗血一起吃。
鰍魚和鱔魚是無鱗魚,白狗血則屬地厭之物,不僅不能一起食用,更是養生人士應當忌諱的。此外,鰍魚和鱔魚容易竄動,能引發風邪;白狗血性熱,容易動火,所以更不能一起食用。
龜肉不能與酒和水果一起食用。(《外台秘要》引《肘後備急方》記載,龜肉不可與瓜類及酒一起食用。)
仲景認為龜肉忌諱與酒和水果同食,但蘇恭卻用龜肉釀酒治療大風病。陶弘景說,龜有靈性,人不可輕易殺害,更不可輕易食用。至於哪種水果,則不得而知。
鱉的,眼睛凹陷的,或腹部有王字形紋路的,都不能食用。(凹,趙氏本注作回,非;厭,趙氏本及《外台秘要》引《肘後備急方》作壓,程氏《金鑒》作腹。)
《淮南子》說,鱉沒有耳朵,以眼睛聽,眼睛凹陷,表示它年歲已久,神氣內斂,故名神守。若有王字紋路,則表示此物已具有靈異,食用有害。
「厭」、「壓」與「厴」意思相近,《唐韻》中「厴」音於琰反,指腹部。
鱉肉不能與雞肉、鴨肉一起食用。(《外台秘要》引《肘後備急方》,趙氏本在上加“又”字。)
鱉肉會讓人患水腫,雞蛋容易引起風邪,鴨肉會讓人氣短,所以不能一起吃。
龜肉和鱉肉不能與莧菜一起食用。(《外台秘要》引《肘後備急方》。)
龜肉和鱉肉都與莧菜相克,一起食用會導致鱉瘕(一種腹部腫塊)。
陶弘景說,以前有人將鱉肉和紅莧菜一起包起來放在潮濕的地方,幾天後就長成活鱉。
蝦沒有鬍鬚,或腹部通體發黑,煮熟後反而變白的,都不能食用。(《外台秘要》引《肘後備急方》。)
沒有鬍鬚,就失去了蝦的形態;腹部發黑,一定是蝦的毒素;煮熟變白,與蝦的本色相反。這些都是反常的現象,一定不能食用。
吃生魚片,喝酪漿,會導致腹中生蟲,形成瘕症。
生魚片是用生的魚做的,不適合胃弱的人食用。酪漿的性質黏滯,一起食用會停留在胃中,導致瘕症和蟲症。
生魚片吃進肚子裡,在心胸之間消化不良,吐也吐不出來,應立即服用藥物使其排出,久而久之會形成癥病,治療方法如下:
橘皮(一兩)、朴硝(二兩)、大黃(二兩,《肘後備急方》用三兩)
以上三味藥,加水一大升,煮到小升,一次服下即可消解。(按:《千金要方》記載,大升應為二升,小升應為一升。)
橘皮能解魚毒,朴硝和大黃能瀉下癥瘕。
《千金要方》治療食用生魚片和生肉,停留在胸膈中消化不良,吐也吐不出來,形成癥瘕的方劑:
厚朴(三兩)、大黃(二兩)
以上二味藥,細嚼後,加酒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即可消解。體質強壯的人,大黃的劑量可加倍,用酒三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用。
治療生魚片消化不良的另一個方劑:
大黃(三兩,切片)、朴硝(二兩)
以上二味藥,加酒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注:仲景的方劑中,加了一兩橘皮。
《肘後備急方》記載,吃了豬肉遇到冷後消化不良,必定會形成蟲癥,治療方法如下:
大黃、朴硝各一兩,芒硝也可用,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果還不能消解,將杏仁連皮研磨,用三升水煎服,服三次,即可吐出,效果神奇。
吃生魚片過多,消化不良,形成癥病,治療方法如下。(《外台秘要》引《肘後備急方》,記載為治療食用生魚片過多,遇冷消化不良,不治療必定形成蟲瘕。)
馬鞭草
將其搗汁服用。或者用薑葉汁一升服用,也能消解。也可服用催吐藥催吐。(《外台秘要》引《肘後備急方》記載為:將馬鞭草搗碎取汁,服一升即可消解,也應服用催吐藥催吐。《千金要方》相同,並記載生薑也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