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論一首、脈證二十七條、方二十三首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鑑〕嘔家嘔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令嘔而有膿。此內有癰。膿潰而嘔。非嘔病也。故曰。不可治。嘔膿儘自愈。趙良曰。此癰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過半中。在肺之下者。膿則不從嘔出。而從大便出矣。(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嘔家本渴。令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此屬飲家四字。千金作小半夏湯主之。嘔家本渴以下。見飲病篇。此屬支飲。飲病篇。作小半夏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嘔吐物中有膿,代表體內有癰瘡,這種情況不用治療,膿瘡會自行潰爛,嘔吐自然會停止。因為嘔吐只是膿瘡潰爛的表現,並非真正的嘔吐病症。 趙良說,這種癰瘡位於胃脘上部,如果位置較低,在肺部下方,膿瘡就會從大便排出,而不是嘔吐出來。

如果先嘔吐後口渴,表示病情趨於緩解;如果先口渴後嘔吐,表示水停留在心下,屬於飲家。

原本嘔吐的人應該會口渴,但卻沒有口渴,這是因為心下有支飲的緣故,屬於支飲。

〔尤〕嘔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嘔卻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陽將復也。故曰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因熱飲水過多。熱雖解而飲旋積也。此嘔因積飲所致。故曰此屬飲家。嘔家本渴。水從嘔去故也。今反不渴者。以宿有支飲。在心下。愈動而愈出也。故曰此屬支飲。

外臺。載嘔家本渴以下。而注云。張仲景雜方。此證當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方在支飲門中。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太陽中篇。陽微作陽氣微。故也之間有吐字。無問曰及何也師曰字。)

白話文:

嘔吐的人,通常是因為體內有痰濕積聚,或者喝了太多水導致胃裡積水。如果先嘔吐後感到口渴,表示痰水已經排出,胃陽氣正在恢復,這是要痊癒的徵兆。如果先感到口渴後才嘔吐,可能是因為喝了太多熱水,雖然熱已經退了,但水卻積在胃裡,所以嘔吐是因積水所致。而如果嘔吐的人原本口渴,但嘔吐後反而不渴,可能是因為體內有長期積累的支飲,停留在心窩處,越動越容易排出。

《外台秘要》中記載,嘔吐的人原本應該感到口渴,因為水分會隨著嘔吐排出。書中提到,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記載,這種症狀可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這個方劑屬於支飲門的治療方法。

有人問:病人脈搏跳動頻繁,脈數代表有熱,應該可以吃東西,為什麼反而會嘔吐呢?老師回答:這是因為病人發過汗,陽氣微弱,導致氣虛,所以脈搏跳動頻繁。頻繁的脈象代表有外來的熱邪,無法消化食物,胃中虛寒,所以會嘔吐。脈象弦緊代表虛弱,胃氣不足,早上吃下去的食物晚上就吐出來,變成胃反。寒邪在上,醫生卻用下瀉的方法治療,所以脈象才會呈現弦緊的狀態,這就是虛症。

〔尤〕脈數為熱。乃不能消穀引飲。而反吐。以發汗過多。陽微膈虛所致。則其數為客熱上浮之數。而非胃實氣熱之數矣。客熱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穀也。脈弦為寒。乃不曰寒。而曰虛者。以寒在於上。而醫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陰寒外加之弦。而為胃虛生寒之弦矣。

胃虛且寒。陽氣無餘。則朝食暮吐。而變為胃反也。讀此知數脈弦脈。均有虛候。曰熱曰寒。蓋淺之乎言脈者耳。

〔鑑〕問曰病人脈數。至胃中虛冷故也等句。已詳傷寒論陽明篇內。錯簡在此。且與脈弦者虛也。文義不屬。

巢源云。夫榮衛俱虛。血氣不足。停水積飲。在於胃管。則臟冷。臟冷而脾不磨。脾不磨則宿穀不化。其氣逆而成胃反也。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柸。往來寒熱。甚者食已則吐。其脈緊而弦。緊則為寒。弦則為虛。虛寒相搏。故食已則吐。名為反胃也。聖惠論云。

白話文:

脈搏快速代表發熱,病人不能消化食物和水,反而嘔吐,這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陽氣微弱,胃部虛寒所致。這種快速脈搏是外來的熱氣上浮,並非胃部本身積熱。外來的熱氣如同寄居的客人,很快就會消散,因此病人無法消化食物。脈搏弦細代表寒氣,雖然不直接說寒,但稱為虛,是因為寒氣在上,而醫生反而治療下部,所以這種弦細脈搏,不是陰寒從外部入侵,而是胃部虛弱生寒所致。

胃部虛寒,陽氣不足,就會早上吃東西晚上吐,或者晚上吃東西早上吐,稱為胃反。從這些描述可以看出,快速脈搏和弦細脈搏都帶有虛弱的徵兆,雖然說熱說寒,但只是對脈象的淺顯描述。

至於病人脈搏快速,是因為胃部虛寒等等說法,已經在傷寒論陽明篇中詳細解釋,這裡只是錯放了位置,而且和脈搏弦細代表虛弱的內容,意義也不相符。

巢源說,榮衛都虛弱,血氣不足,水氣積聚在胃管中,就會導致臟器冰冷。臟器冰冷,脾臟就不能磨化食物,宿穀無法消化,氣逆就會導致胃反。病人早上吃東西晚上吐,或者晚上吃東西早上吐,心窩部腫大如酒壺,反覆寒熱,嚴重者吃東西就吐,脈搏緊而弦細。緊代表寒,弦細代表虛,虛寒互相搏鬥,因此吃東西就吐,稱為胃反。聖惠論也記載了類似的情況。

夫反胃者。為食物嘔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則有因飲酒過傷所致。則有因憂悒怏。蓄怒腸結。胃翻所致。則有宿滯痼癖。積聚冷痰。久不全除。致成茲疾。其中有才食便吐。有食久乃翻。不可一概用方。切在仔細體認也。案反翻同。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鑑〕按此條文義不屬。必是錯簡。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虛則。脈經。千金。趙本尤本。並作澀則。千金。脈緊上。有趺陽二字。案金鑑云。虛則傷脾之虛字當是澀字。是傳寫之訛。未考諸本也。)

白話文:

反胃是指食物嘔吐,胃無法接受食物,也就是說胃口翻了。原因可能是飲酒過度造成的傷害,也可能是憂愁鬱悶、積怒於腸胃,導致胃口翻轉。還可能是因為宿食停滯,積聚冷痰,長期未完全消除,最終導致這種疾病。其中有些患者是才吃東西就吐,有些患者是吃很久之後才吐,不能一概而論,需要仔細體察。反和翻是同義詞。

寸口脈微弱而快速,微弱代表氣不足,氣不足代表營氣虛弱,營氣虛弱代表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寒冷。

這段文字的內容不符合邏輯,應該是抄錯了。

趺陽脈浮起且澀滯,浮起代表虛弱,虛弱代表脾臟受傷。脾臟受傷則無法磨化食物,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宿食無法消化,稱為反胃。脈象緊而澀,這種病難以治療。(虛則,脈經、千金、趙本尤本,都寫作澀則。千金、脈緊上,有趺陽二字。按金鑑云:虛則傷脾的“虛”字應該是“澀”字,這是抄寫錯誤,沒有考證其他版本。)

〔程〕經曰。趺陽脈浮而澀。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夫浮為虛。澀為血不足。趺陽得之。必知脾氣不治。華佗曰。脾主消磨水穀。聞聲則動。動則磨胃。而主運化。今胃能納。而脾不能磨。則胃中之谷。必不能消。是以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為胃反之證也。

〔尤〕胃為陽。脾為陰。浮則為虛者。胃之陽虛也。澀則傷脾者。脾之陰傷也。谷入於胃。而運於脾。脾傷則不能磨。脾不磨。則穀不化。而朝食者暮當下。暮食者朝當下。若穀不化。則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

〔魏〕緊者。寒盛也。澀者。津亡也。胃中因虛而寒。因寒而燥。因燥而津枯。正不足而邪有餘。反胃之病。難治可決矣。欲補陽而津枯。有妨於補陽。欲生津而陽衰。有礙於補陰。棘手難下者。要在乎失治於早而已。

白話文:

經書上說,趺陽脈浮而澀,就表示脾氣不足,胃氣虛弱。浮代表虛弱,澀代表血不足。趺陽脈出現這些徵兆,就一定知道脾氣無法治癒。華佗說,脾臟負責消化食物,聽到聲音就會活動,活動就會磨胃,並且主導運化。現在胃能吸收食物,但脾無法消化,那麼胃中的食物就無法消化,所以早上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這就是胃反的症狀。

胃是陽,脾是陰。浮代表虛弱,這是胃陽虛。澀代表脾受損,這是脾陰傷。食物進入胃,再由脾運化,脾受損就無法消化,脾不消化,食物就無法轉化,所以早上吃的東西晚上會吐出來,晚上吃的東西早上會吐出來。如果食物無法消化,就會無法排出,無法排出就會反上來吐出來。

緊代表寒氣盛,澀代表津液缺乏。胃因為虛弱而寒涼,因為寒涼而乾燥,因為乾燥而津液枯竭。正氣不足邪氣過盛,反胃的病症就難以治癒了。想要補陽卻津液枯竭,不利於補陽;想要生津卻陽氣衰弱,不利於補陰。棘手難治,關鍵在於早期的治療失誤。

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

〔尤〕病人慾吐者。邪在上而氣方逆。若遽下之。病氣必與藥氣相爭。而正乃蒙其禍矣。否則裡虛邪入。病氣轉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程〕欲字。作吐而未吐之義。使人溫溫欲吐也。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徐云。噦。恐嘔字。案厥陰篇。亦作噦。)

〔沈〕此明實噦之治也。噦者。俗謂呃也。

〔鑑〕趙良曰。腹滿為實。實則氣上逆。而作噦。故必視其前後。何部不利。而利之則滿去。而噦止。

〔魏〕胃氣上逆。沖而為噦。治法當視其前後。審大小便調不調也。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當利其小便。而噦愈。後部不利者。熱邪實也。當利其大便。而噦愈。

白話文:

病人想吐,不要用瀉藥。因為想吐代表邪氣在上,氣機逆亂。如果馬上用瀉藥,病氣會和藥氣相爭,導致正氣受損。否則,由於體內虛弱,邪氣會深入,可能會出現痞塞或腹瀉,後果難料。所以說,病人想吐,不能用瀉藥。

「慾吐」是指想吐但還沒吐,病人感覺溫溫的,想吐的樣子。「噦」指的是打嗝,肚子脹滿,要觀察患者的上下部位,判斷哪裡不順暢。如果順暢了,就會痊癒。

這段文字說明了治療「實噦」的方法。「噦」就是打嗝。

肚子脹滿是實證,實證就會導致氣機逆上,引起打嗝。所以要觀察患者的上下部位,找到不順暢的地方,疏通之後,脹滿就會消失,打嗝也會停止。

胃氣上逆,衝擊上衝就會導致打嗝。治療方法應該根據患者的上下部位,仔細觀察大小便是否順暢。如果上部不順暢,是水邪逆上,應該利尿,打嗝就會停止。如果下部不順暢,是熱邪實積,應該通便,打嗝就會停止。

活人書云。前部不利。豬苓湯。後部不利。調胃承氣湯。

嘔而胸滿者。茱萸湯主之。

〔尤〕胸中。陽也。嘔而胸滿。陽不治而陰乘之也。故以吳茱萸。散陰降逆。人參薑棗。補中益陽氣。

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詳傷寒輯義陽明篇。)

白話文:

《活人書》記載,如果患者前胸疼痛,可以使用豬苓湯治療;如果患者後背疼痛,則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治療。

若患者嘔吐且胸部脹滿,可以使用茱萸湯治療。

胸部屬陽,嘔吐胸滿則代表陽氣不足,陰氣乘虛而入。因此,茱萸湯以吳茱萸散寒降逆,人參、生薑和大棗補益中陽之氣。

茱萸湯的配方是: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將上述四味藥材以五升水煮成三升,溫服七合,每日三次。

肘後方云。治人食畢噫醋。及醋心。(即本方。外臺。引延年。作食訖醋咽多噫。)

三因方云。病者心膈脹滿。氣逆於胸間。食入即嘔。嘔盡卻快。名曰氣嘔。胃者足陽明合。榮於足。今隨氣上逆。結於胃口。故生嘔病也。茱萸人參湯。治氣嘔胸滿不納食。嘔吐涎沫。頭疼。(即本方。)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茱萸湯主之。(方見上。)

〔徐〕乾嘔者。有聲無物也。物雖無。而吐涎沫。仲景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寒為陰邪。格陽在上。故頭痛。比胸滿而嘔。似有輕重表裡不同。然邪必乘虛。故亦用茱萸湯。兼補以驅濁陰。謂嘔有不同。寒則一也。(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白話文:

《肘後方》記載,治療人吃飽飯後打嗝泛酸,以及醋心(即本方,外臺引《延年》作食畢醋咽多噫)。

《三因方》記載,患者心膈脹滿,氣逆於胸間,一吃東西就嘔吐,嘔吐完後反而舒服,稱為氣嘔。胃是足陽明經的合穴,榮於足,現在氣逆上行,結於胃口,所以發生嘔吐病。茱萸人參湯可治氣嘔胸滿不納食、嘔吐涎沫、頭痛(即本方)。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茱萸湯主治。(方見上)

徐氏註解:乾嘔是指有聲音,但沒有東西吐出來。雖然沒有東西吐出來,但會吐出涎沫。仲景說: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有寒,寒為陰邪,格陽在上,所以頭痛。比起胸滿而嘔,似有輕重表裡不同。然而邪氣必乘虛而入,所以也用茱萸湯,兼補以驅濁陰。雖然嘔吐的表現不同,但寒邪則是一樣的。(詳見《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尤〕邪氣乘虛。陷入心中。中氣則痞。中氣既痞。升降失常。於是陽獨上逆而嘔。陰獨下走而腸鳴。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黃連黃芩。苦以降陽。半夏乾薑。辛以升陰。陰升陽降。痞將自解。人參甘草。則補養中氣。以為交陰陽通上下之用也。

〔徐〕親見一乳母。吐嘔五日。百藥不能止。後服乾薑黃連二味。立止。即此方之意也。

白話文:

病人呕吐还伴随肠鸣,心下痞闷,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治疗。

邪气趁虚而入,进入心中,导致中气痞闷。中气痞闷,升降失常,于是阳气独上而呕吐,阴气独下而肠鸣。虽然三焦都病了,但中气是上下之枢纽,所以不必治疗上下,而只治其中。黄连、黄芩苦寒,可以下降阳气;半夏、干姜辛温,可以升提阴气。阴升阳降,痞闷自然会解开。人参、甘草可以补养中气,使阴阳交合,上下通路。

我亲眼见过一位乳母,呕吐了五天,百药无效。后来服用了干姜黄连二味,立刻止住了呕吐。这就是这个方子的用意。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三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詳傷寒論輯義太陽下篇。)

外臺。刪繁。半夏瀉心湯。療上焦虛寒。腸鳴下利。心下痞堅。

於本方。去大棗。加桂心三兩。(出霍亂門。)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徐〕傷寒論。芩甘棗芍四味。為黃芩湯。治太陽少陽合病。蓋太少之邪合。而內入則協熱而利。故以黃芩為主也。然邪既內入。或有復搏飲者嘔多。此其明證矣。故加半夏生薑。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是用半夏(洗淨,半升)、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三兩,炙過)這七味藥,以一斗水煮到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主要治療上焦虛寒、腸鳴下利、心下痞堅等症。若要治療乾嘔而利,則可去大棗,加桂心三兩。此方是傷寒論中黃芩湯的加味方,黃芩湯是用黃芩、甘草、大棗、芍藥四味藥組成,主要治療太陽少陽合病,由於太少之邪內入,會引起協熱而利,因此以黃芩為主。但邪氣內入,也可能復搏飲而嘔吐,所以加入半夏生薑。

〔程〕乾嘔者。無物嘔出也。中焦不和。則氣逆於上。而作嘔。迫於下而為利。故用半夏生薑。入上焦以止嘔。甘草大棗入中焦以和脾。黃芩芍藥。入下焦以止利。如是則正氣安。而邪氣去。三焦和。而嘔利止。

巢源云。乾嘔者。胃氣逆故也。但嘔而欲吐。吐而無所出。故謂之乾嘔也。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個)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中。)

白話文:

乾嘔就是沒有東西可以吐出來,是因為中焦不和,導致氣往上逆,而引起嘔吐。同時,也因為往下迫,而出現腹瀉。所以用半夏生薑來止嘔,因為它們能進入上焦;用甘草大棗來和脾,因為它們能進入中焦;用黃芩芍藥來止瀉,因為它們能進入下焦。這樣就能使正氣安定,邪氣消除,三焦調和,嘔吐和腹瀉也就能停止。

巢源說,乾嘔是因為胃氣逆上。雖然想吐,但吐不出任何東西,所以叫做乾嘔。

〔鑑〕趙良曰。嘔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熱。不可概論也。食入即吐。熱也。朝食暮吐。寒也。此則非寒非熱。由中焦停飲氣結而逆。故用小半夏湯。

外臺。傷寒嘔噦門。仲景傷寒論。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小半夏湯。又嘔噦。心下痞硬者。以膈間有水。頭眩悸。小半夏加茯苓湯。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外臺無而字解字。)

〔程〕上章言先嘔卻渴。此為欲解。今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亦與上證不殊。故急與之。以和胃。然思水之人。又有得水而貪飲。則胃中熱少。不能消水更與人作病。故思水者。用豬苓。以散水飲。

白話文:

趙良說,嘔吐食物卻無法順利排出,可能是寒性或熱性,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吃進食物就馬上吐出來,那是熱性;如果早上吃的食物到晚上才吐出來,那是寒性。但這兩種情況都不是寒熱,而是由於中焦停滯水飲,氣機阻塞而逆上造成的。因此要用小半夏湯來治療。

《外台秘要》中提到,傷寒引起的嘔吐和乾嘔,症狀是心下悸動、痞塞硬結,無法進食。可以用小半夏湯治療。另外,如果嘔吐和乾嘔,伴隨著心下痞塞硬結,頭昏目眩、心悸,說明膈間有水飲,可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

如果嘔吐的病症在膈上,之後想喝水就能緩解,就要趕緊給患者喝水。想喝水的症狀,可以用豬苓散來治療。

上面的章節說,先嘔吐後感到口渴,這是想喝水的表現。現在嘔吐的病症在膈上,之後想喝水就能緩解,這與之前的症狀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以要趕緊給患者喝水,來和胃。不過,想喝水的人,有的會過度貪飲,就會導致胃中熱氣減少,無法消解水飲,反而會加重病情。因此,對於想喝水的人,要用豬苓來散水飲。

〔尤〕嘔吐之餘。中氣未復。不能勝水。設過與之。則舊飲方去。新飲復生。故宜豬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蘭臺軌範云。傷飲惡飲。此乃常理。若胸中有水。則津液下流。反口乾思水。但不能多飲耳。

豬苓散方(外臺。引仲景傷寒論。)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千金云各三兩)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豬苓散。治嘔而膈上寒。(即本方。)

外臺。服法後云。欲飲水者。極與之。本虛與水。則噦。攻其熱亦噦。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嘔吐過後,中氣尚未恢復,無法勝過水氣。如果過度給予飲水,原本的舊飲剛排出,新的飲水又會產生。因此應該服用豬苓散,以增強脾土之氣,排除水氣。

《蘭臺軌範》記載,傷寒惡寒導致的飲邪,這是常理。如果胸中積水,津液就會向下流,反而會口乾思飲,但卻不能喝太多水。

豬苓散的藥方(出自《外台》引《傷寒論》):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千金方記載各三兩)

以上三味藥,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湯匙,一天服用三次。

《千金方》記載,豬苓散可以治療嘔吐且膈上寒涼的症狀(即本方)。

《外台》記載,服藥之後,如果想喝水,就儘量給予飲水。如果體虛而過度飲水,就會出現噦逆。攻治其熱邪也會出現噦逆。

嘔吐且脈象虛弱,小便頻繁,身體微熱,出現厥症的病人難以治療,應該服用四逆湯。

〔魏〕嘔而脈弱者。胃氣虛也。小便複利。氣不足以統攝之。脫而下泄也。身有微熱見厥。內積陰寒。外越虛陽。陽衰陰盛。其嘔為陽浮欲越之機也。見此知為難治。非尋常火邪痰飲之嘔也。主之以四逆湯。益陽安胃。溫中止逆。亦大不同於尋常寒熱錯雜治嘔之方也。附子辛熱。

乾薑辛溫。甘草甘平。強人倍用。以急回其陽。勿令飛越。則嘔可止也。(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四逆湯方(外臺。引仲景傷寒論。)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白話文:

如果病人嘔吐,脈搏虛弱,小便量多,身體微熱且出現厥逆現象,這表示胃氣虛弱,氣不足以約束小便,導致小便失禁,同時也反映出體內陰寒積聚,陽氣不足,陽虛陰盛。這種嘔吐是由於陽氣虛弱,想往上浮出體表而導致的,預後可能比較難治,不是一般的火邪或痰飲引起的嘔吐。應該使用四逆湯來治療,補充陽氣,安撫胃氣,溫暖中焦,止住逆氣上涌。四逆湯的用法和一般的治療寒熱錯雜引起的嘔吐的藥方也不相同。

四逆湯的藥方如下: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將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煎煮,取一升二合的藥汁,去渣,分溫服兩次。體質強壯的病人可以使用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程〕神農經曰。療寒者。以熱藥。內經云。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四逆湯者。辛甘大熱之劑也。故用附子以回陽散厥。乾薑以去寒止嘔。甘草以調和血脈。

三因方。四逆湯。治寒厥。或表熱裡寒。下利清穀。食入則吐。或乾嘔。或大汗大吐大下之後。四肢冰冷。五內拘急。舉體疼痛不渴。脈沉伏。(即本方。)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亦見厥陰篇。)

〔魏〕嘔而皮膚髮熱者。傷寒病。少陽經證也。合以口苦咽乾目眩。而少陽病全。但見嘔而發熱。雖非傷寒正病。亦少陽經之屬也。主之以小柴胡。表解里和而病愈。

白話文:

《神農本草經》說,治療寒症要用熱性藥物。《內經》說,寒邪侵入體內,要用甘溫藥物治療。四逆湯是用辛甘大熱的藥材組成,因此用附子來回陽散厥,乾薑來去除寒氣止嘔,甘草來調和血脈。

三因方中,四逆湯用於治療寒厥,或是表熱裡寒、下痢清穀、食入則吐、乾嘔,或是大汗大吐大下之後,四肢冰冷、五內拘急、全身疼痛不渴,脈象沉伏的症狀(也就是本方所治的症狀)。

嘔吐並且發熱的,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這一點在《厥陰篇》中也有記載。)

《魏氏方》中說,嘔吐並且皮膚發熱的,是傷寒病少陽經的症狀。如果再加上口苦咽乾目眩,就是典型的少陽病。如果只是單純出現嘔吐發熱,雖然不是傷寒的正病,但也屬於少陽經的範疇。可以用小柴胡來治療,使表寒解開,裡氣調和,就能夠痊癒。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詳傷寒論輯義太陽中篇。)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原注〕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臺云。治嘔心下痞硬者。○案今千金。入。作已。即吐。作即嘔吐。)

〔鑑〕高世栻曰。朝食暮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胃反但吐不嘔。然吐不離乎嘔。故曰胃反。嘔吐者用半夏。助燥氣以消穀。人參補元氣。以安胃。白蜜入水揚之。使甘味散於水中。水得蜜而和緩。蜜得水而淡滲。庶胃反平而嘔吐愈。李升璽曰。嘔家不宜甘味。此用白蜜。

白話文:

柴胡湯由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和大棗等七味藥材組成,將藥材加水煮沸,取汁服用,一天三次,每次服用一升。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胃反嘔吐的症狀。如果患者出現早晨吃飯晚上就吐、宿食不化的情況,稱為胃反,此方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安撫胃部,緩解嘔吐症狀。

何也。不知此胃反。自屬脾虛。經所謂甘味入脾。歸其所喜是也。況君以半夏。味辛而止嘔。佐以人參溫氣而補中。胃反自立止矣。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參(三兩),白蜜(一升○千金有白朮一升生薑三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云。揚之二三百下。外臺云。本論。治反胃支飲。水用泉水。)

三因痰嘔門。大半夏湯。治心氣不行。郁生涎飲。聚結不散。心下痞硬。腸中瀝瀝有聲。食入即吐。(即本方。)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原注〕外臺方。又治吐水。○外臺引必效云。療胃反吐水。及吐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脾虛導致胃反。經書上說,甘味入脾,歸於它所喜愛的,這就是道理。況且你用半夏,辛味止嘔,再佐以人參溫氣補中,胃反自然就能止住了。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洗淨)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千金方中另加白朮一升、生薑三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攪拌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剩下的分兩次服用。(千金方中記載,攪拌二三百下,外台方中記載,本論治反胃支飲,用水以泉水為佳。)

三因痰嘔門,大半夏湯用於治療心氣不通,鬱積生痰飲,聚集不散,心下痞硬,腸中咕嚕咕嚕作響,吃進食物就吐出來。(即本方。)

飯後就吐的,可以用大黃甘草湯治療。(〔原注〕外台方中記載,此方也能治療吐水。○外台方引必效方記載,療胃反吐水,以及吐食。)

〔鑑〕吐者。有物無聲之謂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而吐者火也。以寒性遲。火性急也。故以大黃甘草湯。緩中瀉火。火平自不吐也。王肯堂曰。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黃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則必抑塞憤亂而益甚。

故禁之。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無降。則當逆而折之。引令下行。無速於大黃。故取之也。

〔尤〕東垣通幽湯。治幽門不通。上衝吸門者。亦是此意。但有緩急之分耳。

白話文:

吐,是指有東西卡在喉嚨卻沒有聲音發出來的現象。早晨吃飯晚上吐,是寒氣造成的;吃完飯就吐,則是火氣旺盛造成的。寒性較緩慢,火性較急促,因此用大黃甘草湯緩和中焦、瀉除火氣,火氣平息後自然就不會吐了。王肯堂說,病人想要吐的時候,不可用瀉藥,更不能用大黃甘草湯。治吃完飯就吐的症狀,為什麼要用大黃甘草湯呢?因為想要吐的人,病症在上焦,順著病症往上治療就可以了。而逆著病症往下治療,反而會造成阻塞、憤怒、混亂,加重病情。

所以要禁止往下治療。如果已經吐了,吐個不停,往上衝而往下不降,就應該逆著病症,引導它往下行,沒有比大黃更快的藥物了,所以用它來治療。

東垣的通幽湯,治療幽門不通,往上衝到吸門的症狀,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是緩急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案食入即吐。名回食。出於龔氏回春。當考。

肘後云。治人胃反不受食。食畢輒吐出。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肘後作二兩千金外臺同)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千金。味下。有㕮咀二字。○外臺云。如得可則隔兩日。更服一劑。神驗。千金不傳。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千金翼云。主脾氣實。其人口中淡甘。臥憒憒痛無常處。嘔吐反胃方。

大黃(六兩)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並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兩。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茯苓澤瀉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食物吃下去就吐出來,叫做回食,這個症狀出自龔氏的《回春》一書。肘後方說,治療人胃反不受食,吃飽了就吐出來,可以用大黃甘草湯。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肘後方寫的是二兩,千金翼方和外臺方也是二兩)。這兩種藥材用水三升煮成一升,分溫熱兩次服下。千金翼方說,這個方子可以治脾氣實,患者口裡淡甘,睡覺時昏昏沉沉,肚子痛的位置不固定,會嘔吐反胃。

另外,千金翼方還說,如果食物吃下去就吐出來,還伴有大便不通,可以加甘草兩兩,用水六升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下。

如果胃反吐了,而且口渴想喝水,可以用茯苓澤瀉湯治療。

〔尤〕豬苓散。治吐後飲水者。所以崇土氣勝水氣也。茯苓澤瀉湯。治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則宜桂枝甘姜。散邪氣。苓朮澤瀉。消水氣也。

〔鑑〕李彣云。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虛燥也。飲水則水停心下。茯苓澤瀉降氣行飲。白朮補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義也。然胃反。因脾氣虛逆。故加生薑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熱。故用桂枝。此胃反無表熱。而亦用之者。桂枝非一於攻表藥也。乃徹上徹下。達表裡。為通行津液。和陽治水之劑也。

白話文:

猪苓散可以治療嘔吐後想喝水的情況,因為它可以提升脾土之氣,克制水氣。茯苓澤瀉湯則用來治療尚未停止嘔吐,但口渴想喝水的病人。因為嘔吐未止,說明邪氣尚未清除,所以需要用桂枝和生薑散邪氣,茯苓、白朮和澤瀉消水氣。

李彣說,嘔吐後口渴是因為津液喪失,胃部空虛乾燥。喝水會讓水停留在心下,所以用茯苓、澤瀉降氣行水,白朮補脾生津。這就是五苓散的原方用意。但是胃反是因為脾氣虛弱逆上,所以要加生薑散逆,甘草和脾。另外,五苓散用來治療外有微熱,所以用桂枝。而胃反沒有表熱,也用桂枝,這是因為桂枝不只攻表,還可以通上通下,達表裡,通行津液,和陽治水。

茯苓澤瀉湯方(〔原注〕外臺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者。有小麥一升。○案外臺。脈上。有陰字。此本出千金。並用小麥三升。外臺。引千金。出消渴門。)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外臺作茯苓),甘草(一兩),桂枝(二兩○千金外臺作三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千金外臺用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程〕此方。乃五苓散。去豬苓。加甘草生薑。以豬苓過於利水。故去之。甘草生薑。長於和胃止吐。故加之。茯苓白朮澤瀉桂枝。相須宣導。補脾而利水飲。

白話文: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一兩,桂枝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將這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煮至三升,再加入澤瀉,繼續煮至二升半,溫溫地喝八合,一天喝三次。此方由五苓散去豬苓,加甘草生薑而成,因為豬苓過於利水,所以去掉了,而甘草生薑則能和胃止吐,所以添加了,茯苓、白朮、澤瀉、桂枝互相配合,宣導補脾,利水飲。

〔魏〕服法。後煮澤瀉。取其陰性以利水。不宜煮之太過也。

蘭臺軌範云。此治蓄飲之吐。內澤瀉再煮。似先煮五味。後煮澤瀉。

外臺。集驗。茯苓小澤瀉湯。療胃反吐而渴者。(千金無方名。)

於本方。去白朮生薑。加半夏。(千金云。一方入生薑四兩。)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程〕此證貪飲。與上證欲飲水。豬苓散之思水不同。夫貪飲者。飲水必多。多則淫溢上焦。必有溢飲之患。故用此湯。以散水飲。方中皆辛甘發散之藥。故亦主微風脈緊頭痛。

白話文:

魏氏服法:

服用澤瀉時,應該先將其煮過,取其陰性之特性,以利水。但切記不可煮得太久。

蘭臺軌範:

此方用於治療蓄飲導致的嘔吐。內服澤瀉時,應先煮沸後再服用。如同先煮五味藥,再煮澤瀉。

外臺·集驗:茯苓小澤瀉湯:

此方可治療胃反吐且口渴者。千金方中並未記載此方名稱。

於本方中,可去除白朮、生薑,並加入半夏。千金方中記載此方加入生薑四兩。

嘔吐後口渴想要喝水,且貪飲者,文蛤湯主治。兼治微風脈緊頭痛。

程氏:

此證貪飲,與上證想要喝水,豬苓散之思水不同。貪飲者,喝水必定過多,過多則容易淫溢上焦,必然會有溢飲之患。故用此湯散水飲。方中皆為辛甘發散之藥,因此亦可治療微風脈緊頭痛。

〔尤〕用麻黃杏仁等發表之藥者。必兼有客邪。鬱熱於肺不解故也。觀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麻黃,甘草,生薑(各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個),大棗(十一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程〕此大青龍湯。去桂枝。加文蛤。水停於裡。文蛤之鹹寒。可以利水而消飲。水溢於外。青龍之辛熱。可以勝濕而解表。此湯與茯苓澤瀉湯。豬苓散。皆預防水飲之劑。

白話文:

使用麻黃、杏仁等發散風寒的藥物,必定是患者體內有外邪入侵,鬱熱停留在肺部無法散發出去。從藥方中記載“汗出即愈”可以證明這一點。

文蛤湯的藥方:

文蛤(五兩)、麻黃、甘草、生薑(各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個)、大棗(十一枚)。

以上七味藥材,用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這個藥方其實就是大青龍湯去掉了桂枝,加了文蛤。因為患者體內水停滯,文蛤性鹹寒,可以利水消腫。而外邪侵襲,青龍湯的辛熱之性可以祛除濕邪,發散風寒。這個藥方和茯苓澤瀉湯、豬苓散一樣,都是用於預防和治療水飲停滯的藥方。

張氏醫通云。是方即大青龍湯。無桂枝。有文蛤。大青龍主發散風寒兩感。今是證初不言外邪。而用取汗。何哉。蓋因陽明經中有實熱。所以貪飲。故用麻黃杏仁。開發腠理。甘草薑棗。調和營衛。石膏解利鬱熱。文蛤直入少陰。散水止渴。為太陽少陰二經散邪滌飲之聖藥。故又主微風脈緊頭痛之疾。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魏〕乾嘔吐逆。吐涎沫者。亦胃中虛寒。津液變為涎沫。隨逆氣上衝作嘔也。乾嘔無物。止有涎沫。虛邪非實邪可知矣。主之以半夏乾薑散方。猶之小半夏湯惟易生薑為乾薑。以生薑性僭上而發越。不如乾薑之辛溫為度。專功理中也。用意亦甚微也。

白話文:

張氏醫通說,這個方子就是大青龍湯,只是沒有桂枝,而加了文蛤。大青龍湯主要用於發散風寒兩感,但現在這種情況一開始並沒有表現出外邪,卻要使用發汗的方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陽明經中有實熱,所以患者才會貪飲,因此用麻黃杏仁來疏通腠理,甘草、薑、棗來調和營衛,石膏來解利鬱熱,文蛤則直入少陰經,散水止渴,是治療太陽、少陰兩經散邪滌飲的良藥,所以也主治微風脈緊頭痛。

乾嘔吐逆、吐涎沫,可以用半夏乾薑散治療。

魏氏說,乾嘔吐逆、吐涎沫,也是胃中虛寒,津液變成涎沫,隨著逆氣上衝而引起嘔吐。乾嘔無物,只有涎沫,可知是虛邪而不是實邪。用半夏乾薑散治療,就如同小半夏湯一樣,只是用乾薑代替生薑,因為生薑性偏上而發散,不如乾薑辛溫適度,專功理中。這一點的用意也是非常微妙的。

〔尤〕與前乾嘔吐涎沫頭痛不同。彼為厥陰陰氣上逆。此是陽明寒涎逆氣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乾薑溫中和胃。漿水甘酸調中引氣。止嘔吐也。

半夏乾薑散方(千金無方名。)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千金。作上二味。㕮咀。以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日三。)

〔程〕脾寒則涎不攝。胃寒則氣上逆。故乾嘔吐涎沫也。半夏之辛以散逆。乾薑之熱以溫脾。煎以漿水者。藉其酸溫。以通關利膈也。此證與茱萸湯迥別。以不頭痛也。

白話文:

這種乾嘔吐涎沫頭痛,跟之前的不同。之前的病是厥陰陰氣上逆,而這個是陽明寒涎逆氣不下。所以用半夏來止逆消涎,乾薑溫中和胃,漿水甘酸調中引氣,可以止嘔吐。

半夏乾薑散的方子:

半夏、乾薑各等份。

將以上兩味藥搗成粉末,取一茶匙,用漿水一升半煎煮,取七分,一次喝下。(古方記載,也可以將半夏、乾薑一起咀嚼,用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分,一次喝下,一天三次。)

脾寒則涎不攝,胃寒則氣上逆,所以才會乾嘔吐涎沫。半夏辛散以止逆,乾薑溫熱以溫脾。用漿水煎煮,利用其酸溫來通關利膈。這種病症跟茱萸湯治療的病症不同,因為它不頭痛。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無奈。外臺作徹無聊賴四字。噦下無徹字。)

〔沈〕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誠不是喘。不是嘔。不是噦也。徹者通也。僅是通心中。憒憒然無奈。即泛泛噁心之義也。

〔尤〕寒邪搏飲。結於胸中。而不得出。則氣之呼吸往來。出入升降者阻矣。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皆寒飲與氣相搏互擊之證也。且飲水邪也。心陽臟也。以水邪而逼處心臟。欲卻不能。欲受不可。則徹心中憒憒然無奈也。生薑半夏湯。即小半夏湯。而生薑用汁。則降逆之力少。而散結之力多。乃正治飲氣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白話文:

病人胸口像是喘不過氣,又像是沒有喘,像是想吐又吐不出來,像是想嘔又嘔不出來,感覺胸口悶悶的,很不舒服。這種情況,可以用生薑半夏湯治療。

生薑半夏湯方(外臺傷寒嘔噦門。引仲景傷寒論。作生薑汁半夏湯。云兼主天行。)

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後服。(外臺。作以水三升。煎半夏取一升。內薑汁取一升半。綿漉小冷。分二服。一日一夜服令盡。嘔噦一服得止者。停後服。)

〔鑑〕李彣曰。生薑半夏辛溫之氣。足以散水飲。而舒陽氣。然待小冷服者。恐寒飲固結於中。拒熱藥而不納。反致嘔逆。今熱藥冷飲。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內經之旨也。此方與前半夏乾薑湯略同。但前溫中氣。故用乾薑。此散停飲。故用生薑。

白話文:

生薑半夏湯方

(出自《外台秘要》傷寒嘔噦門,引自《傷寒論》,又名「薑汁半夏湯」。主治天行。)

藥材:

  • 半夏(半升)
  • 生薑汁(一升)

製法:

  1. 將半夏與水三升一起煮,煮至剩下二升。
  2. 加入生薑汁,繼續煮至剩下約一升。
  3. 待稍冷後,分四服。
  4. 每日三服,夜間服一次。
  5. 嘔吐止住後,再服用幾次以鞏固療效。

(《外台秘要》中也有記載:以水三升煎半夏,取一升,再加入薑汁,取一升半,用細布過濾,稍微放涼,分兩服,一日一夜服完。嘔吐一服後就止住的,繼續服用幾次。)

方解:

李彣說:生薑和半夏都具有辛溫之氣,可以散去水飲,舒暢陽氣。但必須等藥液稍微冷卻後再服用,這是因為寒飲可能凝結在體內,拒絕熱藥,反而引起嘔逆。現在熱藥以冷飲的形式服用,進入喉嚨後,冷性消散,熱性便會發揮作用,順應病情,起到更大的療效。這是符合《內經》的道理。

這個方劑與之前的半夏乾薑湯略有不同。半夏乾薑湯用的是乾薑,偏重於溫中氣,而這個方劑用的是生薑,偏重於散寒飲。

前因嘔吐上逆。頓服之。則藥力猛峻。足以止逆降氣。嘔吐立除。此心中無奈。寒飲內結。難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氣。徐徐散也。

外臺。必效。療腳氣方。

大半夏(三兩淨削去皮),生薑汁(三升)

上二味。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空腹一服盡。每日一劑。三劑必好。此方梁公家出方。始有本。奇異神效。

又文仲。療腳氣入心。悶絕欲死者。

半夏(三兩洗切),生薑汁(一升半)

上二味。內半夏。煮取一升八合。分四服。極效。

又深師。療傷寒病啘不止。半夏散。

半夏(洗焙乾)

白話文:

先前是因為嘔吐上逆,突然服用藥物,藥力猛烈,足以止住逆氣下降,嘔吐馬上消失。這是因為心裏沒有辦法,寒飲積聚在體內,難以迅速消除。所以分成四服,讓胸中的邪氣慢慢散去。

《外臺祕要》中記載了一個必效的治療腳氣的方子:

取半夏三兩,去皮洗淨,用生薑汁三升浸泡。

將以上兩種材料,用水五升煮沸,取二升,過濾掉藥渣,空腹服用完畢。每天服用一劑,連續服用三劑,一定會好。這個方子出自梁公家,是祖傳祕方,奇效神奇。

文仲也記載了一個治療腳氣入心,昏迷欲死者的方子:

取半夏三兩,洗淨切片,用生薑汁一升半浸泡。

將以上兩種材料,加入半夏,煮沸,取一升八合,分成四服。效果極佳。

深師也記載了一個治療傷寒病啘(發冷)不止的方子,叫做半夏散:

取半夏,洗淨焙乾。

上一味。末之。生薑湯和。服一錢匕。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肘後云。治卒嘔啘。又厥逆方。)

〔程〕乾嘔噦。則氣逆於胸膈間。而不行於四末。故手足為之厥。橘皮能降逆氣。生薑為嘔家聖藥。小劑以和之也。然乾嘔非反胃。厥非無陽。故下咽氣行即愈。

〔尤〕未可便認陽虛。而遽投溫補也。

橘皮湯方(外臺。引仲景傷寒論。名小橘皮湯。云兼主天行。)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外臺作去皮八兩)

白話文:

上一味。末之。生薑湯和。服一錢匕。

上一味藥研磨成末,用生薑湯調和,服用一錢匕。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肘後云。治卒嘔啘。又厥逆方。)

乾嘔噦,如果伴隨手足厥逆,用橘皮湯主治。(《肘後》記載:治療突然嘔吐噦,又可用厥逆方。)

〔程〕乾嘔噦。則氣逆於胸膈間。而不行於四末。故手足為之厥。橘皮能降逆氣。生薑為嘔家聖藥。小劑以和之也。然乾嘔非反胃。厥非無陽。故下咽氣行即愈。

〔程氏注〕乾嘔噦,是因為氣逆於胸膈之間,不能運行到四肢末端,所以手足出現厥逆。橘皮可以降逆氣,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聖藥,小劑量用生薑湯調和藥末服用。但乾嘔不是反胃,厥逆也不是陽氣不足,所以只要氣順暢地往下咽,就能痊癒。

〔尤〕未可便認陽虛。而遽投溫補也。

〔尤氏注〕不可馬上判斷為陽虛,就急忙使用溫補藥物。

橘皮湯方(外臺。引仲景傷寒論。名小橘皮湯。云兼主天行。)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外臺作去皮八兩)

橘皮湯方(《外臺秘要》引《傷寒論》,名為小橘皮湯,記載其還可以治療天行病。)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外臺作去皮八兩)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外臺。二味下。有狹長切三字。)

外臺。廣濟。橘皮湯。療嘔噦不止。

於本方中。加枇杷葉甘草。

又延年。人參飲。主吐。

於本方中。加人參。

又範汪半夏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療心腹虛冷。遊痰氣上。胸脅滿不下食。嘔逆胸中冷。

於本方中。加半夏。

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魏〕噦逆者。胃氣虛寒固矣。亦有少挾虛熱作噦者。將何以為治。仲景主之。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行氣清胃。而毫不犯攻伐寒涼之忌。佐以補中益氣。溫胃之品。而胃氣足胃陽生。浮熱不必留意也。上諸方於嘔吐噦家。淺深緩急之治。可謂至詳盡矣。

白話文:

這方子用兩種藥材,用水七升煮成三升,溫溫地喝下一升,吞下去就會好了。另外,外臺廣濟的橘皮湯治療嘔吐不止,可以加枇杷葉和甘草。延年的人參飲主治吐,可以加人參。範汪的半夏湯治療痰飲,需要用溫和的藥材來調和,可以治心腹虛冷,痰氣上衝,胸脅脹滿,吃不下飯,嘔吐,胸中發冷等症狀,可以加半夏。噦逆者可以喝橘皮竹茹湯。魏氏認為噦逆者胃氣虛寒,但也有少數人伴隨虛熱而導致噦逆,仲景的橘皮竹茹湯治療此症,橘皮和竹茹可以行氣清胃,又不會過於寒涼,佐以補中益氣,溫胃的藥材,胃氣足了,胃陽也就生了,浮熱就不必擔心了。上述這些方法治療嘔吐噦逆,針對症狀輕重緩急,可謂非常詳細了。

案噦。說文。氣牾也。楊上善注陰陽應象大論云。氣折也。王氏準繩云。噦於月切。又乙劣切。乙劣之訛。遂為吃逆。亦猶俗呼團為突欒。角為葛洛。其故明矣。而活人書等。以噦為咳逆。如金鑑。仍襲其說。然樓氏綱目。王氏準繩。張氏類經。辨訂其非尤詳。今不繁引也。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活人。有半夏。)

〔鑑〕李彣曰。噦有屬胃寒者。有屬胃熱者。此噦逆因胃中虛熱。氣逆所致。故用人參甘草大棗補虛。橘皮生薑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氣而清胃熱。因以為君。

白話文:

古人認為「噦」是氣體阻塞的意思,後來有人解釋為氣體逆流。而「噦」的讀音也隨著時代演變,逐漸演變成「吃逆」。「橘皮竹茹湯」針對胃中虛熱導致的氣逆,以人參、甘草、大棗補虛,橘皮、生薑散逆,竹茹則清熱解逆,三者相輔相成,用於治療這種疾病。

外臺。深師大橘皮湯。療傷寒嘔噦。胸滿虛煩不安。

於本方。去竹茹大棗。

又廣濟。麥門冬湯。療煩熱嘔逆。不下食。食則吐出。

於本方。去橘皮。加麥門冬茅根。

活人大橘皮湯。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疼痛。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入。先服大橘皮湯。吐止後。服小建中湯。(即本方。)

三因橘皮竹茹湯。治咳逆嘔噦。胃中虛冷。每一噦。至八九聲相連。收氣不回。至於驚人。(即本方。)

白話文:

外台记载,深师大橘皮汤用来治疗伤寒呕逆、胸满虚烦不安。

该方可去掉竹茹和大枣。

广济记载,麦门冬汤用来治疗烦热呕逆、不思饮食、进食则呕吐。

该方可去掉橘皮,加入麦门冬和茅根。

活人方中,若病人气滞于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烦躁,骨节疼痛,目运恶寒,进食则反吐谷不得入,先服用大橘皮汤,呕吐止住后,再服用小建中汤(即本方)。

三因方中,橘皮竹茹汤用来治疗咳嗽逆气、呕逆、胃中虚冷,每次呕逆,连续八九声,气息难以收敛,甚至惊人。(即本方。)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程〕手足寒者。陽不行於四末也。上氣者。宗氣衰微也。平人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宗氣衰則奔促上氣也。腳縮者。寒主收引。無陽以伸也。此六腑氣絕於外者如此。下利不禁者。下焦不闔也。脾衰則四臟俱衰。故經曰。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

清便下重。即不禁之謂也。下甚而至於手足不仁者。四體絕也。此五臟氣絕於內者如此。

〔徐〕下甚。手足因無陰以維陽。而臟氣不相統攝。則為不仁。不仁者。伸縮皆不能也。

白話文:

六腑的氣息衰竭外泄,就會出現手腳冰冷、呼吸急促、腳部蜷縮的現象。五臟的氣息衰竭內虛,就會出現腹瀉不止、嚴重時甚至手腳麻木無知覺的情況。手腳冰冷是陽氣無法到達四肢末端所致,呼吸急促是宗氣衰弱的表現,平常人的宗氣聚集在胸腔,從喉嚨出來,貫通心脈,維持呼吸,宗氣衰弱就會導致呼吸急促。腳部蜷縮是因為寒氣收縮,沒有陽氣伸展。這些都是六腑氣息衰竭外泄的表現。腹瀉不止是因為下焦不固,脾臟虛弱則四臟皆衰,因此經書上說:「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就是指腹瀉不止。腹瀉嚴重到手腳麻木無知覺,就是四肢氣血衰竭的表現,這是五臟氣息衰竭內虛的表現。手腳麻木是因為陰氣不足無法護衛陽氣,臟腑氣息無法相互協調,導致肢體失去知覺,不能伸展收縮。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魏〕此滯下之病。非飧泄之病也。沉為陽陷入陰分。沉中見弦。為少陽之氣。不能宣達。故氣隨陽降而下重也。脈沉弦而大者。陽氣陷入之深而且多。故為未止。脈微弱者。陽氣陷入淺而少。更兼見數。陽氣勃勃。欲動於陰。斯易為升達也。故為欲自止。是以雖滯下而發熱。

亦不死也。若夫脈沉弦而大。再身見發熱。陽邪入陰而熾盛。陰分受傷而煎耗。可以有死之道也。

汪氏傷寒辨注云。此辨熱利之脈也。脈沉弦者。沉主裡。弦主急。故為裡急後重。如滯下之證也。脈大者邪熱甚也。經云。大則病進。故為利未止也。脈微弱數者。此陽邪之熱已退。真陰之氣將復。故為利自止也。下利一候。大忌發熱。茲者脈微弱而帶數。所存邪氣有限。故雖發熱不至死耳。

白話文:

如果大便稀溏,脈象沉而弦,就表示下焦虛寒,下腹沉重。脈象洪大,說明病症尚未停止。脈象微弱且數,表示疾病將要自行停止,雖然發熱,但不會致命。

這種病症屬於下焦濕熱停滯,而不是食物消化不良。沉脈表示陽氣下陷,弦脈表示少陽之氣不暢,因此氣隨陽氣下降,導致下腹沉重。脈象沉而弦且洪大,說明陽氣下陷深且多,所以病症尚未停止。脈象微弱,說明陽氣下陷淺且少,再加上脈象數,說明陽氣欲動而上,因此容易恢復。所以雖然下焦濕熱停滯,但即使發熱也不致命。

如果脈象沉而弦且洪大,同時又出現發熱,說明陽邪入陰且熾盛,陰分受損且消耗,就有可能導致死亡。

這段文字解釋了熱痢的脈象。沉脈表示裡寒,弦脈表示裡急,因此呈現裡急後重,符合下焦濕熱停滯的表現。脈象洪大,說明邪熱嚴重,經書記載脈象洪大則病情加重,所以說明痢疾尚未停止。脈象微弱且數,說明陽邪熱退,真陰之氣將要恢復,所以痢疾將要自行停止。下利最忌發熱,而這個脈象微弱且數,說明邪氣有限,因此即使發熱也不致命。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少陰以下。厥陰篇。玉函成本。分為兩條。)

〔尤〕下利厥冷無脈。陰亡而陽亦絕矣。灸之所以引既絕之陽。乃厥不回脈不還。而反微喘。殘陽上奔。大氣下脫。故死。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趺陽者。水負而土勝也。故曰順。(詳傷寒論輯義。以下三條同。)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今。宋板傷寒論。作令。下同。)

〔尤〕微熱而渴者。胃陽復也。脈弱者。邪氣衰也。正復邪衰。故今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趙本。下利上。有若字。非。)

白話文:

腹瀉,手腳冰冷無脈,灸灸也不溫,如果脈搏不回來,反而出現微喘,就會死亡。少陰負趺陽,是順應自然的現象。腹瀉手腳冰冷無脈,陰氣衰竭,陽氣也消失了。灸灸的作用是引導已消失的陽氣,如果灸灸後手腳依然冰冷,脈搏不回來,反而出現微喘,這是因為殘餘的陽氣上衝,真氣下脫,所以才會死亡。腹瀉是土氣不足,水氣過盛的病症,少陰負趺陽,則是水氣過盛,土氣得以恢復,所以叫做順應自然。腹瀉伴有微熱口渴,脈搏微弱,現在可以自行痊癒。微熱口渴,是胃陽氣恢復的表現,脈搏微弱,是邪氣衰退的表現。正氣恢復,邪氣衰退,所以現在可以自行痊癒。腹瀉,脈搏數,伴有微熱出汗,現在可以自行痊癒。如果脈搏緊緊的,則說明病症尚未解除。

〔程〕寒則下利。脈數有微熱。則裡寒去。汗出則表氣和。表裡俱和。故今自愈。設復緊者。知寒邪尚在。是為未解也。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程〕脈數而渴。則寒邪去而利當止。經曰。若脈不解。而下不止。必挾熱而便膿血。此有熱陷於下焦。使血流腐而為膿也。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程〕脈弦為寒。發熱則陽氣復。汗出則寒邪去。故知自愈。

〔尤〕弦脈陰陽兩屬。若與發熱身汗並見。則弦亦陽也。與脈數有微熱汗出正同。故愈。按上數條。皆是傷寒邪氣入里之候。故或熱。或渴。或汗出。或脈數。陽氣既復。邪氣得達則愈。若雜病濕熱下利之證。則發熱口渴脈數。均非美證。內經云。下利身熱者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

白話文:

如果腹痛、腹泻,脉搏快速且伴有轻微发热,说明体内寒气已去除,出汗则表示体表之气也恢复正常,内外皆和,所以现在自然会痊愈。如果身体仍然紧绷,说明寒邪尚未完全消失,病症尚未完全解除。

如果腹泻、脉搏快速且口渴,现在自然会痊愈。如果病症未愈,必定会排出脓血,因为体内还有热邪存在。

如果脉搏快速且口渴,说明寒邪已去除,腹泻应该会停止。经书上说,如果脉象没有恢复正常,腹泻却持续不止,一定是体内挟带着热邪,所以大便会排出脓血。这是因为热邪陷于下焦,使血液腐败形成脓液。

如果腹泻、脉搏沉弦、发热并伴有出汗,则会自然痊愈。

脉搏沉弦代表寒邪,发热则阳气恢复,出汗则寒邪被驱散,所以知道会自然痊愈。

脉搏沉弦属于阴阳并存。如果与发热、出汗同时出现,说明沉弦也是阳气表现。这与脉搏快速、轻微发热、出汗的情况是一致的,所以会痊愈。以上几条都是伤寒邪气入侵人体内部的表现,所以会出现发热、口渴、出汗、脉搏快速等症状。阳气恢复,邪气得以排出,所以会痊愈。如果是其他疾病,比如湿热引起的腹泻,那么发热、口渴、脉搏快速都不是好现象。《内经》中说,腹泻并伴有发热的人会死亡。仲景说,腹泻而手足不逆冷的人,病情凶险。

反發熱者不死。蓋內經所言者。雜病濕熱下利之證。仲景所言者。傷寒陰邪內入之證。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氣。脈經。作熱。)

〔尤〕下利氣者。氣隨利失。即所謂氣利是也。小便得利。則氣行於陽。不行於陰而愈。故曰當利其小便。喻氏所謂急開支河者。是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徐〕下利果屬寒。脈應沉遲。反浮數。其陽勝可知。而尺中自澀。澀為陽邪入陰。此亦熱多。故曰必圊膿血。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以下四條同。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程〕寒不殺穀。寒勝則下利清穀也。若發其表汗出。則胃中之陽益虛。其寒益勝。故作脹滿。

白話文:

對於有發熱症狀的人,他們並非無法存活。這是因為內經提到的是各種疾病的濕熱下利症狀,而仲景則討論了傷寒這種陰邪深入體內的病症。這兩種情況不能混淆。

如果出現下利(即腹瀉)伴隨氣息異常的情況,應該治療其小便問題。在脈經中,「氣」被誤寫為「熱」。

在這裡,「下利氣者」指的是腹瀉時氣息流失,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氣利」現象。若小便可以順利排出,那麼體內的氣就能正常運行於陽性部位,而非停留在陰性部位,因此需要通利小便。喻氏所說的「急開支河」,就是這個意思。

腹瀉時,如果寸脈(即手腕內側脈搏)反常地浮起且跳動快速,而尺中(即手腕外側脈搏)卻呈現乾澀,這表示腸道可能有清膿血出現。

若腹瀉情況是由於寒氣引起,脈搏應該是沈緩的,但若反常地浮起且跳動快速,則顯示體內的陽氣過盛。而尺中處脈搏乾澀,表示陽邪已經進入陰部,這也是熱量過多的表現,所以會出現清膿血的情況。詳細的解釋可以在《傷寒論》的輯義中找到,其中的厥陰篇包含了這四條相似的原則。

若腹瀉時排出了清冷的穀物,這時不應去治療表層的病症,否則會導致腹脹。在程式的觀點中,寒氣不能使穀物消化,反而會引起腹瀉。如果再發汗,就會使得胃中的陽氣更加虛弱,寒氣也會更加強烈,從而造成腹脹的現象。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案厥。趙本。作熱非。)

汪氏傷寒論辨注云。下利脈沉而遲。裡寒也。所下者清穀。裡寒甚也。面少赤身微熱。下焦虛寒。無根失守之火。浮於上越於表也。以少赤微熱之故。其人陽氣雖虛。猶能與陰寒相爭。必作鬱冒汗出而解。鬱冒者。頭目之際。郁然昏冒。乃真陽之氣。能勝寒邪。里陽回而表和順。

故能解也。病人必微厥者。此指未汗出鬱冒之時而言。面戴陽。系下虛。此申言面少赤之故。下虛。即下焦元氣虛。按仲景雖云汗出而解。然於未解之時。當用何藥。郭白雲云。不解。宜通脈四逆湯。

白話文:

病人拉肚子,脈象沉而遲,臉色稍微發紅,身體略微發熱,拉的是清稀的米湯一樣的便,這表示患者內在寒氣很重,並且會冒汗,汗出之後才會好轉。患者此時可能會微微昏厥,因為臉色發紅是因為下焦虛寒,陽氣不足,浮於表面。雖然陽氣不足,但還能够抵抗寒氣,所以會冒汗。昏冒是指頭昏眼花,這是真陽之氣战胜寒邪的表现,内在的阳气回归,表面的寒气也隨之消失,所以才能好转。病人會微微昏厥是指在还没出汗、昏冒的时候。臉色發紅是因为下焦虛寒,元氣不足。虽然張仲景說出汗就會好转,但还没出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药呢?郭白雲說,應該服用通脉四逆汤。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尤〕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者。陰先竭而陽後脫也。是必俟其晬時經氣一周。其脈當還。其手足當溫。設脈不還。其手足亦必不溫。則死之事也。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

〔尤〕下利腹脹滿。里有寒也。身體疼痛。表有邪也。然必先溫其里。而後攻其表。所以然者。裡氣不充。則外攻無力。陽氣外泄。則裡寒轉增。自然之勢也。而四逆用生附。則寓發散於溫補之中。桂枝有甘芍。則兼固里於散邪之內。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白話文:

瀉肚子之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如果到午時脈搏恢復,手腳溫暖,就能活下來;如果脈搏沒有恢復,手腳也沒有溫暖,就會死亡。

瀉肚子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是因為陰氣先耗竭,陽氣後脫落。必須等到午時,經氣運行一周,脈搏才會恢復,手腳才會溫暖。如果脈搏沒有恢復,手腳也不會有溫度,就一定是死亡了。

瀉肚子肚子脹滿,身體疼痛,應該先溫暖裡頭,再治療外感。溫暖裡頭要用四逆湯,治療外感要用桂枝湯。

瀉肚子肚子脹滿,是因為裡頭有寒氣;身體疼痛,是因為外感邪氣。但是必須先溫暖裡頭,才能治療外感。這是因為裡氣不足,外感治療就沒有力氣;陽氣外泄,裡面的寒氣會更加嚴重,這是自然規律。四逆湯使用生薑、附子,就能在溫補的同時發散;桂枝湯有甘草、芍藥,就能在驅散邪氣的同時固護裡頭。仲景用藥之精妙,就在於此。

四逆湯方(方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趙本作二兩案據太陽篇當作二兩),生薑(三兩○案據太陽篇脫切字),大棗(十二枚○案據太陽篇脫擘字)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淋漓。太陽篇。作流離。)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利下。脈經有後字。似是。

白話文:

四逆湯方

(方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 ○ 趙本作二兩,案據太陽篇當作二兩),生薑(三兩 ○ 案據太陽篇脫切字),大棗(十二枚 ○ 案據太陽篇脫擘字)

以上五味,切碎。用七升水,微火煮,取三升,去渣,調整至溫熱。服用一升,服用後片刻,喝稀粥一升,以助藥力。用溫暖的被子蓋住,維持一段時間。全身微微發熱,略微似有汗出的效果最好。不可像水一樣流漓。如果服用一次就出汗,病症減輕,就停止服用。 (淋漓。太陽篇作流離。)

如果下利三部脈象都平,按壓心下部位感覺硬實,應立即服用大承氣湯。下利後脈象有後字,似是如此。

〔沈〕三部脈皆平。下利而按之心下堅者。脈證不符。是非風寒所屬。當責食填胃中。未傷血氣。而不形於脈也。故用大承氣湯。峻攻有形之滯。則下利自止。經謂土鬱奪之。通因通用之法也。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沈〕此亦食滯之利也。食壅於胃。氣道不利。故脈來遲。然脈雖遲。而非虛寒之比。但遲為氣壅。滑為血實。血實氣壅。水穀為病。故為實也。內滯中氣不和。利未欲止。但恐成停擱之患。故宜大承氣湯。急奪其邪也。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三部脈都平穩,但腹瀉且按壓腹部時感到堅硬,脈象和症狀不符,就不是風寒所致。應該責怪飲食積滯在胃中,還沒傷及血氣,所以不表現在脈象上。因此,應該使用大承氣湯,峻猛攻破有形的積滯,這樣腹瀉就會自然停止。經書說「土鬱奪之」,就是用通因通用之法。

腹瀉且脈象遲緩而滑,屬於實證。腹瀉還沒有停止,需要趕快瀉下。宜用大承氣湯。

這種情況也是食積導致的腹瀉。食物積滯在胃中,氣道不通暢,所以脈象來得遲緩。但脈象雖然遲緩,卻不是虛寒的表現,只是遲緩是因為氣機壅滯,滑則說明血氣充實。血氣充實,氣機壅滯,水谷積滯而發病,所以屬於實證。內部積滯,中氣不和,腹瀉還沒停止,擔心會變成停滯不下的病症,所以應該用大承氣湯,趕快去除邪氣。

腹瀉,脈象反而滑利,說明應該有所去除,瀉下之後就會痊癒。宜用大承氣湯。

〔程〕經曰。滑為有宿食。故當下去之。而利自愈。

〔鑑〕趙良曰。下利。虛證也。脈滑。實脈也。以下利之虛證。而反見滑實之脈。故當有所去也。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沉〕此舊積之邪復病也。下利瘥後。至期年月日時復發者。是前次下利之邪。隱僻腸間。今值臟腑司令之期。觸動舊邪而復發。然隱僻之根未除。終不能愈。故當大承氣迅除之耳。

案程尤並云。脾主信。故按期復發。鑿甚。許氏本事方云。有人因憂愁中傷食。結積在腸胃。故發吐利。自冬後至暑月。稍傷則發暴下。數日不已。玉函云。下利至隔年月日。不期而發者。此為有積。宜下之。止用溫脾湯。(厚朴。乾薑。甘草。桂心。附子。大黃。)尤佳。

白話文:

經典記載:「腹瀉是因為有宿食積存,所以應該先去除此宿食,腹瀉自然就會痊癒。」

趙良說:「腹瀉是虛證,脈象滑是實脈。以虛證的腹瀉,卻出現滑實的脈象,就應該去除掉一些東西。」

腹瀉已經痊癒,卻在某個月、某日、某時又復發,這是因為病根未除,應該服用大承氣湯來去除病根。

這是舊積的邪氣又發作了。腹瀉痊癒後,在固定的年月日時又復發,這是因為上次腹瀉的邪氣隱藏在腸道之間,現在遇到臟腑運行的時機,觸動了舊邪而復發。然而,隱藏的病根沒有去除,最終無法痊癒,所以應該服用大承氣湯迅速去除病根。

程尤還說:「脾臟主信,所以會按期復發。」這說法很精準。許氏本事方中記載:「有人因為憂愁傷食,食物積存在腸胃中,所以出現嘔吐腹瀉。從冬天到夏天,只要稍微受寒就會突然發作,持續數日不停。」玉函中記載:「腹瀉到隔了幾個月、幾個日,不定期就發作,這是因為有積存的邪氣,應該服用溫脾湯來去除。」溫脾湯的藥方是:厚朴、乾薑、甘草、桂心、附子、大黃。這個藥方非常有效。

如難取。可佐以乾薑丸。(即備急丸。加人參。)後服白朮散。(即附子理中湯。去甘草乾姜。加木香生薑大棗。)戴氏證治要訣云。瀉已愈。隔年及後期復瀉。古論云。病有期年而發者。有積故也。宜感應丸。並本條之義也。

大承氣湯(見痓病中。)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藥物難以取出,可以輔以乾薑丸(即備急丸,加人參)。之後服用白朮散(即附子理中湯,去甘草乾薑,加木香、生薑、大棗)。戴氏證治要訣中記載,瀉痢已愈,隔年或後期又復發瀉痢,古人論述說,疾病在一年後才發作,多半是積久成疾,應服用感應丸,這與本條的道理相同。

大承氣湯(見痓病中。)

瀉痢伴隨神志不清,屬於燥屎,用小承氣湯治療。

〔鑑〕下利。裡虛證也。譫語。裡實證也。何以決其有燥屎也。若脈滑數。知有宿食也。其利穢黏。知有積熱也。然必脈證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氣湯。於此推之。而燥屎又不在大便硬不硬也。

〔尤〕譫語者。胃實之徵。為有燥屎也。與心下堅。脈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氣者。以因實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此用小承氣者。以病成而適實攻之。恐傷及其正也。(見厥陰篇。當參考。)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厚朴(三兩炙○趙本作二兩),枳實(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白話文:

腹瀉,是身體虛弱的表現。神志不清,則是內熱過盛的表現。怎麼判斷是否有燥屎呢?如果脈搏滑數,就表示有積食。如果排泄物又黏又臭,就表示有積熱。但只有脈象和症狀都符合,才能確定有燥屎。應該服用小承氣湯來瀉下。

神志不清,是胃中積食的徵兆,也是有燥屎的表現。這和心下堅硬、脈搏滑數的情況相似。但以前用大承氣湯,是因為身體實熱導致腹瀉,需要迅速去除積熱。而現在使用小承氣湯,是因為疾病已經形成,積食導致內熱,需要溫和地攻克積熱,避免傷害到正氣。(可以參考厥陰篇。)

小承氣湯的藥方:

大黃(四兩),厚朴(三兩,炙過),枳實(大的三個,炙過)

以上三味藥材,用四升水煮,煮到剩下一升二合,去渣滓,分溫兩次服用。腹瀉停止就不用再服用。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尤〕此治濕寒內淫。臟氣不固。膿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脫。乾薑溫胃驅寒。粳米安中益氣。崔氏去粳米。加黃連當歸。用治熱利。乃桃花湯之變法也。(案崔氏方。名黃連丸。出外臺傷寒門。)

〔鑑〕初病下利。便膿血者。大承氣湯。或芍藥湯下之。熱盛者。白頭翁湯清之。若日久滑脫。則當以桃花湯。養腸固脫可也。

白話文:

如果拉肚子並帶有膿血,可以使用桃花湯治療。此方主要用於治療濕寒內侵、臟腑虛弱導致的膿血不止。赤石脂可以止血固脫,乾薑溫胃驅寒,粳米健脾益氣。崔氏方去掉了粳米,加入黃連和當歸,用於治療熱利,是桃花湯的變方。鑑於初病下利帶有膿血,可以先用大承氣湯或芍藥湯瀉下,熱盛者可以用白頭翁湯清熱。若病程較長,出現滑脫之症,則應以桃花湯養護腸道,固脫止瀉。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銼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張氏傷寒宗印云。石脂色如桃花。故名桃花湯。或曰。即桃花石。徐氏傷寒類方云。兼末服。取其留滯收澀。

外臺。崔氏療傷寒後。赤白滯下無數。阮氏桃華湯方。

赤石脂(八兩冷多白滯者加四兩),粳米(一升),乾薑(四兩冷多白滯加四兩切)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服一升。不瘥復作。熱多則帶赤。冷多則帶白。(傷寒論。千金。範汪同。張仲景傷寒論煮湯和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服。)

白話文:

桃花湯的藥方如下:赤石脂一斤半,先將一半銼碎,一半篩成粉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將這三味藥材用七升水煮,煮至米飯熟透後,去渣,溫熱至七分,再加入赤石脂粉末一小匙,一天服用三次。若服用一次就痊癒,則不再服用。

張氏《傷寒宗印》記載,石脂顏色如桃花,因此得名桃花湯。也有人稱之為桃花石。徐氏《傷寒類方》記載,加入赤石脂粉末服用,可以收斂止瀉,留住營養。

《外臺秘要》記載,崔氏治療傷寒之後,赤白濁液不斷排出,阮氏的桃花湯方如下:赤石脂八兩,如果患者排出白色濁液較多,可以加四兩;粳米一升;乾薑四兩,如果患者排出白色濁液較多,可以加四兩,切片。將這三味藥材用一斗水煮,煮至米飯熟透,湯成後,去渣,每次服用一升。若病情未癒,可重複服用。若患者發熱較多,則排出物偏紅;若患者體寒較多,則排出物偏白。

《傷寒論》、《千金要方》、《範汪方》和張仲景的《傷寒論》中記載,煮湯時加入赤石脂粉末一小匙服用。

千金桃花丸,治下冷臍下攪痛。

乾薑,赤石脂(各十兩)

上二味。蜜丸如豌豆。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

和劑局方。桃花丸。治腸胃虛弱。冷氣乘之。臍腹攪痛。下痢純白。或冷熱相搏。赤白相雜。腸滑不禁。日夜無度。(方同上。只面和為丸為異。)

肘後方。赤石脂湯。療傷寒若下膿血者。

於本方中。去粳米。加附子。

外臺。文仲久下痢膿血方。

於本方中。加烏梅。

千金。大桃花湯。治冷白滯痢腹痛。

白話文:

千金方中的「桃花丸」可以治療下腹冰冷、臍下攪痛的症狀。方劑由乾薑、赤石脂各十兩組成,用蜜做成豌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一天三次,最多可以加到二十丸。

和劑局方也記載了桃花丸,用於治療腸胃虛弱、寒氣入侵導致的臍腹攪痛、白色下痢、冷熱交戰導致的赤白混雜下痢,以及腸滑不禁、日夜失禁等症狀。方法與千金方相同,只是用麵糊做成丸子。

肘後方中記載的赤石脂湯,可以治療傷寒導致的下膿血症狀,方法是去米加附子。

外臺秘要中記載的文仲久下痢膿血方,在赤石脂湯的基礎上加入烏梅。

千金方中的大桃花湯,用於治療寒氣凝滯導致的白色下痢和腹痛。

於本方。去粳米。加當歸。龍骨。牡蠣。附子。白朮。人參。甘草。芍藥。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趙本。作重下。)

〔程〕熱利下重。則熱客於腸胃。非寒不足以除熱。非苦不足以堅下焦。故加一熱字。別以上之寒利。

〔魏〕滯下之病多熱。不同於瀉泄下利之證多寒也。故名之曰熱利。而以下重別之。

白頭翁湯方(外臺。引千金翼云。此張仲景傷寒論方。)

白頭翁(三兩○趙本及傷寒論作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白話文:

這個方子,去掉粳米,加入當歸、龍骨、牡蠣、附子、白朮、人參、甘草、芍藥。如果出現熱利下重的情况,可以用白頭翁湯治療。(趙本中寫作“重下”。)

程氏說:熱利下重,是熱氣停留在腸胃,需要寒涼來消除熱氣,需要苦味來固護下焦,所以加了一個“熱”字,區別於其他寒涼性泻利藥。

魏氏說:滞下疾病大多是熱證,這與泻泄下利多為寒證不同,所以稱之為熱利,並以“下重”來區別。

白頭翁湯方,出自外臺,引自千金翼,是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

白頭翁(三兩,趙本及傷寒論中寫作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錢氏溯源集云。白頭翁。神農本經。言其能逐血止腹痛。陶弘景謂其能止毒痢。故以治厥陰熱痢。黃連苦寒。能清濕熱厚腸胃。黃柏瀉下焦之火。秦皮亦屬苦寒。治下痢崩帶。取其收澀也。

外臺。古今錄驗。白頭翁湯。療寒急下。及滯下方。

本方。去黃柏。加乾薑。甘草。當歸。石榴皮。

證類本草。阿膠條。引續傳信方。張仲景調氣方。治赤白痢。無問遠近。小腹㽲痛不可忍。出入無常。下重疼悶。每發麵青。手足俱變者。黃連。一兩。去毛。好膠。手許大碎。蠟。如彈子大。三味以水一大升。先煎膠令散。次下蠟。又煎令散。即下黃連末。攪相和分為三服。

白話文:

將上列四味藥材,以七升水煮至剩二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若未痊癒可再服用。錢氏溯源集記載,白頭翁出自神農本草經,記載其能驅逐血氣止腹痛,陶弘景認為它能止瀉痢,故用於治療厥陰熱痢。黃連苦寒,能清濕熱、厚腸胃;黃柏瀉下焦之火;秦皮亦屬苦寒,用於治療下痢、崩漏帶下,取其收澀作用。外台秘要和古今錄驗記載,白頭翁湯可治療寒性急瀉及下焦滯塞。本方去黃柏,加入乾薑、甘草、當歸及石榴皮。證類本草記載,阿膠條引續傳信方,張仲景調氣方用於治療赤白痢,無論病程長短,只要小腹絞痛難忍,排泄不規律,下腹疼痛悶脹,每次發作時面色青白,手足冰冷者,可用黃連一兩去毛,好阿膠一小塊,蠟一顆,三味藥材以一升水煎煮,先煎阿膠至溶化,再下蠟繼續煎煮至溶化,最後加入黃連末攪拌均勻,分三次服用。

惟須熱吃。冷即難吃。神效。案此方。亦見玉函經附遺。名調氣飲。用三味。各三錢。知卻是繫於後人改定。並附備考。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程〕更煩。言本有煩。不為利除而轉甚也。

〔尤〕熱邪不從下減。而復上動也。按之心下濡。則中無阻滯可知。故曰虛煩。

〔鑑〕此利後。熱遺於胸中也。按之心下濡。雖熱而非實熱。故用此以清其虛煩。

梔子豉湯方

白話文:

一定要熱著吃,冷了就不好吃了,效果很神奇。這個方子,在《玉函經》附錄中也記載過,叫做「調氣飲」,使用三味藥材,各三錢。不過,這應該是後人修改過的,所以也附上一些參考資訊。

拉肚子之後,反而更不舒服,用手按一下胸口,覺得軟軟的,這就是虛煩。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更煩」的意思是,原本就已經不舒服,拉肚子之後並沒有好轉,反而更嚴重了。

「更煩」是因為熱邪沒有從下面排掉,反而往上走,用手按一下胸口,感覺軟軟的,就表示身體裡沒有阻塞,所以叫做虛煩。

拉肚子之後,熱氣留在胸口,用手按一下胸口,雖然覺得熱,但不是實熱,所以用這個方子來清熱去虛煩。

「梔子豉湯」的方子是: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綿裹○趙本綿作絹非)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止。(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下同。)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尤〕挾熱下利者。久則必傷脾陰。中寒清穀者。甚則並傷腎陽。裡寒外熱。汗出而厥。有陰內盛而陽外亡之象。通脈四逆湯。即四逆加乾薑一倍。所謂進而求陽。以收散亡之氣也。(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取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用綿布包好(趙本綿作絹,非也)。將這兩味藥用四升水先煮梔子,煮到剩下二升半時,再放入香豉,繼續煮到剩下半升半,濾去藥渣,分兩次服用,溫熱服下一服,若能吐出則停止。

這方主治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

若下利挾熱,久則必傷脾陰;若中寒清穀,嚴重則會傷及腎陽。裡寒外熱,汗出而厥,有陰內盛而陽外亡之象。通脈四逆湯即四逆湯加乾薑一倍,所謂進而求陽,以收散亡之氣也。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乾薑(三兩,強人可加至四兩)、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程〕厥甚者。脈必絕。附子辛熱。用以復脈回陽。下清穀者。胃必寒。乾薑辛溫。用以溫胃止利。甘草甘平。用以佐姜附之熱。而回厥逆。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本草圖經肺痛二字。作者一字。)

〔程〕肺痛未詳。或云肺痛。當是腹痛。本草云。紫參。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

〔鑑〕按此文脫簡。不釋。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原注〕疑非仲景方。)

白話文:

取上三味藥材,用水三升煮沸,煮到剩下一升二合,去除藥渣,分次溫熱服用。

對於症狀嚴重、脈搏微弱的病人,可用附子,它辛熱,可以恢復脈搏,回陽救逆。如果病人下痢,胃寒清冷,可用乾薑,它辛溫,可以溫暖胃部,止住腹瀉。甘草味甘性平,可以輔助薑附的溫熱作用,回陽救逆。

對於下痢伴隨肺痛的患者,可以用紫參湯治療。

紫參湯的方劑為:紫參半斤,甘草三兩。將以上兩味藥材,用水五升煮沸,先煮紫參,煮到剩兩升,再放入甘草,繼續煮到剩下一升半,分三次溫熱服用。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尤〕氣利。氣與屎俱失也。訶黎勒。澀腸而利氣。粥飲。安中益腸胃。頓服者。補下治下制以急也。

〔鑑〕氣利。所下之氣穢臭。所利之物稠黏。則為氣滯不宣。或下之。或利之。皆可也。若所利之氣不臭。所下之物不黏。則謂氣陷腸滑。故用訶黎勒散。以固腸。或用補中益氣。以舉陷亦可。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原注〕疑非仲景方。)

〔程〕寇宗奭曰。訶黎勒。能澀便而又寬腸。澀能治利。寬腸能治氣。故氣利宜之。調以粥飲者。藉穀氣以助腸胃也。論曰。仲景治氣利。用訶黎勒散。詳其主治。不知其義。及後讀杜壬方。言氣利。裡急後重。始知訶黎勒。用以調氣。蓋有形之傷。則便垢而後重。無形之傷。

白話文:

氣虛導致的腹瀉,可用訶黎勒散來治療。氣虛腹瀉會出現氣力不足、大便稀薄並伴隨氣體流失的症狀。訶黎勒具有收斂腸道、行氣止瀉的功效,用粥水調服可以滋養腸胃。如果患者症狀較急,可以服用訶黎勒散,以快速止瀉。

如果腹瀉的排泄物黏稠且有臭味,則可能是氣滯不暢導致,可以用下瀉藥或利水藥治療。但如果排泄物不黏且無臭味,則可能是氣陷腸滑,需要用訶黎勒散來固腸,或者用補中益氣湯來提升氣機。

訶黎勒散的配方是:將十枚訶黎勒煨熟,研磨成粉末,用粥水或溫水調服。

則氣墜而後重。便腸垢者。得諸實。氣下墜者。得諸虛。故用詞藜勒。溫澀之劑也。唐貞觀中。太宗苦氣利。眾醫不效。金吾長張寶藏以牛乳。煎蓽茇。進服之立瘥。(案此見劉禹錫隋唐嘉話。)蓽茇。溫脾藥也。劉禹錫傳信方。治氣利。用礬石。礬石亦澀氣藥也。大都氣利。

得之虛寒。氣下陷者。多其用溫澀之藥可見矣。

案楊氏直指方。牛乳湯。治氣痢泄如蟹渤。蓽茇末二錢。牛乳半升。同煎減半。空腹服。今驗之。氣墜而後重。氣與屎俱失者。其所泄多如蟹渤。程注得直指。而義尤明顯。

白話文:

如果氣往下墜,就會導致身體沉重,排泄物也多,這是因為身體虛弱所致。因此,需要用溫暖收斂的藥物來治療。唐朝貞觀年間,太宗皇帝因為腹瀉,很多醫生都無法治癒。金吾長張寶藏用牛乳煎煮蓽茇,皇帝服用後立刻痊癒。蓽茇是溫脾的藥物。劉禹錫也記載了一個治療腹瀉的方子,用礬石來收斂氣。礬石也是收斂氣的藥物。總而言之,腹瀉是因為虛寒導致氣往下陷,所以多用溫暖收斂的藥物治療。楊氏直指方中,用牛乳湯來治療腹瀉,蓽茇粉末和牛乳一起煎煮,空腹服用,效果很好。氣往下墜導致身體沉重,排泄物也多,就像螃蟹吐出的泡沫一樣。程注對這個方子的解释很到位,也讓意思更加清楚。

外臺廣濟。療嘔逆不能多食方。

訶黎勒(三兩去核煨)

上一味。搗為散。蜜和丸。空腹服二十丸。日二服。以知為度。利多減服。無所忌。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氣湯。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方見上○案千金翼。用枳實五枚。)

案尤氏云。即前下利譫語有燥屎之法。雖不贅可也。誤。本文主下利。而此條示噦用小承氣之法。即上文噦而腹滿後部不利者。丹溪醫案。載超越陳氏二十餘載。因飽後奔走數里。遂患噦病。但食物則連噦百餘聲。半日不止。飲酒與湯。則不作。至晚發熱。如此者二月。脈澀數。

以血入氣中治之。用桃仁承氣湯。加紅花煎服。下汙血數次。即減。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此亦以攻下治噦之一格也。

白話文:

《外臺廣濟》治療噦逆不能多吃的食物方法:

訶黎勒(三兩去除果核,經過烤制)

以上僅一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調和成丸子。在空腹時服用二十顆。每日服用兩次。以能感到效果為度。若排泄頻繁,請減少服用量。無需忌口。

附方:

《千金翼》的小承氣湯,用於治療大便不通、嘔吐和神智錯亂(詳情見上)。尤氏認為,這是對於下利伴有神智錯亂和乾燥糞便的治療法,即使不完全符合也不妨礙。但本文主要論述的是下利,而此條例則展示出使用小承氣湯的方法,即上文中提到的腹滿、下利的病症。丹溪醫案中記錄了一個超過二十多年的案例,此人因飽食後奔走數裏,導致噦病發作。只有食物進入胃部時,會引起連串噦聲達百餘聲,持續半天無法停止。飲酒或喝湯時,噦聲則不會出現。到了晚上開始發熱,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兩個月,脈搏又細又快。

使用血入氣中治療的方法,使用桃仁承氣湯並加上紅花煎煮服用,排出幾次污血後,病情有所減輕。接著使用木香和中丸,並加上丁香服用,十天後痊癒。這也是一種通過攻下法來治療噦病的方式。

外臺。黃芩湯。治乾嘔下利。(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云出篇十六卷。)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二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

〔尤〕此與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同。而無芍藥甘草生薑。有人參桂枝幹姜。則溫里益氣之意居多。凡中寒氣少者。可於此取法焉。

白話文:

外台‧黃芩湯

治乾嘔下利。(外台引仲景傷寒論。云出篇十六卷。)

組成:

  • 黃芩 三兩
  • 人參 三兩
  • 乾薑 三兩
  • 桂枝 二兩
  • 大棗 十二枚
  • 半夏 半升

用法:

  • 上述六味藥材,用水七升,煮至三升,溫服,分三次服完。

註解:

此方與前文中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方法相同,但沒有芍藥、甘草、生薑,卻加入了人參、桂枝、乾薑,因此溫中益氣的效果更顯著。凡是體內寒氣不足的人,可以參考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