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四 (2)
卷四 (2)
1. 脈證十二條、方五首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則為悸。
〔沈〕驚從外入。悸是內發。悸者心神恍惚。跳動不能自主之貌也。
〔徐〕前奔豚章。既言有驚怖。有火邪。皆從驚發得之。此又另揭驚悸言之。非詳其病所從得。乃謂病有驚狂不安者。有隻心悸不寧者。驚乃邪襲於心在實邊。故其寸口脈動。動者有粒如豆也。悸乃神不能主在虛邊。故其寸口脈弱。弱脈來無力也。動而弱者。有邪襲之而心本原虛也。
故驚悸並見。然而脈仍分屬。動則驚氣之發。弱則悸氣所形。故曰。動即為驚。弱則為悸。
師曰。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尺。趙程金鑑。作夫。巢源作尺中自浮。未上。有必字。脈經云。問曰。病衄連日不止。其脈何類。師曰。脈來輕輕在肌肉。尺中自溢。注。一云。尺脈浮。以下與本文同。)
白話文:
寸口脉搏跳动但无力。跳动就表示惊吓,无力就表示心悸。
惊吓来自外界的侵袭,心悸则是内心所生。心悸的人心神恍惚,心跳不规则,无法控制。
前文提到奔豚章,已经说过惊吓和火邪都会引发这种病症。这里再次强调惊悸,并没有详细说明病症的起因。而是说有的人出现惊恐不安,有的人则是心悸不宁。惊吓是邪气侵袭心脏的实证,所以寸口脉搏跳动,跳动时会有像豆子一样的小颗粒。心悸是心神失控的虚证,所以寸口脉搏无力,无力脉搏无力。跳动无力是因为邪气侵袭,而心脏本身虚弱。
因此,惊吓和心悸同时出现,但脉象却分属不同类型。跳动代表惊吓之气发散,无力代表心悸之气凝聚。所以说,跳动就代表惊吓,无力就代表心悸。
老师说,尺脉浮,眼白发黄,鼻出血不止。黄疸消失,眼白恢复正常,就知道鼻出血现在停止了。
〔尤〕尺脈浮。知腎有遊火。目睛暈黃。知肝有蓄熱。衄病得此。則未欲止。蓋血為陰類。為腎肝之火熱所逼。而不守也。若暈黃去。目睛且慧了。知不獨肝熱除。腎熱亦除矣。故其衄今當止。
又曰。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
〔尤〕血從陰經。並衝任而出者。則為吐。從陽經並督脈而出者。則為衄。故衄病皆在陽經。但春夏陽氣浮。則屬太陽。秋冬陽氣伏。則屬陽明為異耳。所以然者。就陰陽言。則陽主外陰主內。就三陽言。則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之脈。不入鼻頞。故不主衄也。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白話文:
如果摸到尺脈浮,就知道腎臟有遊走之火;眼睛發黃,就知道肝臟積蓄了熱。鼻子出血有這些症狀,就不會馬上止住。因為血液屬於陰性物質,被腎臟和肝臟的火熱逼迫,所以就無法停留了。如果黃疸消失了,眼睛也變得明亮,就知道不只是肝熱消除了,腎熱也消除了,因此鼻子出血應該會停止。
另外,從春天到夏天鼻子出血是屬於太陽經;從秋天到冬天鼻子出血是屬於陽明經。
鼻子出血從陰經經由衝脈和任脈流出的,屬於吐血;從陽經經由督脈流出的,屬於鼻血。所以鼻血都屬於陽經。只是春夏陽氣浮在表面,就屬於太陽經;秋冬陽氣潛伏在內,就屬於陽明經,這是不同的。這是因為從陰陽的角度來說,陽主外,陰主內;從三陽經的角度來說,太陽經負責開,陽明經負責合。少陽經脈不進入鼻腔,所以不主鼻子出血。
鼻子出血的人不能出汗,出汗就會額頭凹陷、脈搏急促、直視前方、不能眨眼睛、無法入睡。
〔尤〕血與汗皆陰也。衄家復汗。則陰重傷矣。脈者血之府。額上陷者。額上兩旁之動脈。因血脫於上。而陷下不起也。脈緊急者。寸口之脈。血不榮。而失其柔。如木無液而枝乃勁也。直視不眴不眠者。陰氣亡。則陽獨勝也。經云。奪血者無汗。此之謂夫。(詳傷寒論輯又太陽中篇。)
病人面無血色。無寒熱。脈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巢源。寒熱上。無無字。趙徐沈尤。並無血色之血字。)
〔程〕靈樞經曰。血脫者夭然不澤。上經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今病人面無血色。脫血之象也。上經曰。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時目瞑兼衄。今無寒熱。而脈弦衄者。則與上證不殊。為勞證也。若脈浮弱。手按之絕者。有陽無陰也。故知下血煩咳者。病屬上焦也。故知吐血。
白話文:
出血和流汗都是陰氣的表现,如果鼻子流血又出汗,说明阴气受损严重。脉象是血液的仓库,额头凹陷是因为额头两侧的动脉由于血液流失而无法鼓起。脉象急促,是指寸口脉,是因为血液不足导致血管失去柔软,如同树木缺水枝干变得坚硬。眼睛直视,不眨不睡,是因为阴气耗尽,阳气独盛。古书上说,失血过多就不会出汗,这就是这个道理。
病人脸色苍白,没有寒热,脉象沉弦,则属于鼻出血。脉象浮弱,按下去就消失,则属于下血。咳嗽烦躁,则会吐血。
古书上记载,失血过多会导致面色苍白,男子面色苍白,则容易口渴和失血。现在病人脸色苍白,就是失血的征兆。古书上还记载,男子脉象虚沉弦,没有寒热,有时眼皮闭合并鼻出血,现在病人没有寒热,脉象弦紧并鼻出血,与古书记载的症状相同,属于劳损造成的。如果脉象浮弱,按下去就消失,说明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因此知道下血和咳嗽烦躁的病症都属于上焦疾病,所以会吐血。
〔尤〕無寒熱。病非外感也。衄因外感者。其脈必浮大。陽氣重也。衄因內傷者。其脈當沉弦。陰氣厲也。雖與前尺脈浮不同。其為陰之不靖則一也。若脈浮弱。按之絕者。血下過多。而陰脈不充也。煩咳者。血從上溢。而心肺焦燥也。此皆病成而後見之診也。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巢源。數下。有浮大二字。)
〔尤〕脈數身熱。陽獨勝也。吐血咳逆上氣不得臥。陰之爍也。以既爍之陰。而從獨勝之陽。有不盡不已之勢。故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徐〕此言吐血。不必由於氣不攝血。亦不必由於陰火熾盛。其有酒客而致咳。則肺傷已極。又為咳所擊動。必致吐血。故曰極飲過度所致。則治之者。當以清酒熱為主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沒有寒熱症狀,就表示病症不是外感引起的。鼻出血如果因為外感引起,脈象就會浮大,代表陽氣旺盛。如果鼻出血是因為內傷引起,脈象則會沉弦,代表陰氣過盛。雖然脈象和外感引起的鼻出血不同,但都代表陰氣不穩定。如果脈象浮弱,按下去就消失,表示失血過多,陰脈虛弱。咳嗽不止,表示血從上溢出,心肺燥熱。這些都是病症形成之後才出現的診斷。
病人如果吐血、咳嗽不止、氣喘上逆,脈象又快又熱,而且不能躺下,就會死亡。(巢源說脈象快,底下還有浮大兩個字。)
脈象快、身體發熱,代表陽氣過盛。吐血、咳嗽不止、氣喘上逆、不能躺下,代表陰氣被灼傷。因為陰氣被灼傷,又受到陽氣的過度影響,所以病情會不斷加重,最終導致死亡。
喝酒的人如果咳嗽,就很容易吐血,這是因為喝酒過度導致的。
徐氏說,吐血不一定是由於氣無法約束血液,也不一定是由於陰火過盛。喝酒的人因為咳嗽而吐血,是因為肺部已經受損嚴重,又被咳嗽刺激,所以才會吐血。所以說喝酒過度導致吐血,治療就應該以清酒熱為主。
三因方云。病者因飲食過度傷胃。或胃虛不能消化。致翻嘔吐逆。物與氣上衝蹙胃口。決裂所傷吐出。其色鮮紅。心腹絞痛。白汗自流。名曰傷胃吐血。理中湯能止之者。以其功最理中脘。分利陰陽。安定血脈。(證治要訣。加葛根川芎。)或只煮乾薑甘草湯。飲之亦妙。方見養生必用。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擊。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尤〕此條已見虛勞病中。仲景復舉之者。蓋謂亡血之證。有從虛寒得之者耳。
白話文:
三因方云:
**三因方說:**病人是因為飲食過度,損傷了胃,或是胃氣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導致翻胃嘔吐,食物和氣體上衝,衝擊胃口,使得胃部破裂受傷,吐出鮮紅色的血,心腹部絞痛,白汗流出,這就是傷胃吐血。
理中湯可以止住這種病症,因為它最擅長調和中脘,分利陰陽,安定血脈。(證治要訣中,加葛根、川芎。) 也可以單獨煮乾薑甘草湯飲用,效果也很不錯。方劑見於養生必用。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擊,此名曰革。
寸口脈摸起來弦而大,弦代表減弱,大代表虛浮。減弱代表寒,虛浮代表虛。寒虛相搏擊,這就是革脈。
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婦女則會出現半產漏下,男人則會出現失血。
〔尤〕此條已見虛勞病中。仲景復舉之者。蓋謂亡血之證。有從虛寒得之者耳。
〔尤〕這段内容在虛勞病中已經出現過,仲景再次提出來,是因為失血的病症,有些是源於虛寒造成的。
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即寒慄而振。(太陽中篇。脈經。血下。有家字。)
〔鑑〕凡失血之後。血氣未復。為亡血也。皆不可發汗。失血之初。固屬陽熱。亡血之後。熱隨血去。熱雖消。而氣逐血虛。陽亦微矣。若發其汗。則陽氣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慄。而振振聳動也。發陰虛之汗。汗出則亡陰。即發吐衄之汗也。故見不得眴不得眠。亡陰之病也。
發陽虛之汗。汗出則亡陽。即發亡血之汗也。故見寒慄而振。亡陽之病也。李彣曰。奪血者無汗。以汗與血。俱為心液。血亡液竭。無復余液作汗也。今又發表。則陰虛且更亡陽。表間衛氣虛極。故寒慄而振。
白話文:
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即寒慄而振。(太陽中篇。脈經。血下。有家字。)
**〔鑑〕**凡是失血之後,血氣尚未恢復,稱為亡血。所有亡血者,皆不可發汗。失血之初,固然屬於陽熱,但亡血之後,熱氣隨血流失,雖然熱退了,但氣隨著血虛弱,陽氣也微弱了。如果再發汗,就會使陽氣更加衰微,力不支撐,所以身體會感到寒冷、發抖,並不停地顫動。
發陰虛的汗,汗出就會損耗陰氣,也就是發吐衄的汗。所以會出現眼花看不清,失眠睡不著,都是損耗陰氣的症狀。
發陽虛的汗,汗出就會損耗陽氣,也就是發亡血的汗。所以會出現寒慄顫抖,都是損耗陽氣的症狀。
李彣說:失血之人不宜發汗,因為汗液和血液都是心臟的液體。血流失,液體也耗竭,沒有多餘的液體可以形成汗液。現在又用藥物發散表邪,就會使陰氣虛損,更會損耗陽氣,表層的衛氣極度虛弱,所以才會出現寒慄顫抖。
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此下。脈經有當汗出不出內結亦為瘀血十一字。)
〔鑑〕表實無汗。胸滿而喘者。風寒之胸滿也。裡實便澀。胸滿煩熱者。熱壅之胸滿也。面目浮腫。胸滿喘不得臥者。停飲之胸滿也。呼吸不快。胸滿大息。而稍寬者。氣滯之胸滿也。今病人無寒熱他病。惟胸滿唇痿。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滿也。唇舌。血華之處也。
血病不榮。故痿瘁色變也。熱在血分。故口燥。漱水不欲咽也。脈微大來遲。陰凝之診。則當腹滿。今腹不滿。詢之其人言我滿。在胸不在腹也。與上如是之證推之。為有瘀血也。
白話文:
病人胸口悶脹,嘴唇乾枯無力,舌頭青紫,口乾舌燥,很想漱口,卻不想吞嚥,沒有發燒或發冷,脈象細弱有力,但跳動緩慢,腹部不脹,病人卻說自己感覺胸悶,這是由於有瘀血造成的。
根據脈象來看,病人表面沒有發汗,胸口悶脹,呼吸急促,屬於風寒引起的胸悶;如果內裡實證,大便不通,胸口悶脹伴隨發熱,屬於熱氣鬱積導致的胸悶;如果面部浮腫,胸口悶脹,喘不過氣來,無法平躺,屬於水液停滯導致的胸悶;如果呼吸不順暢,胸口悶脹,深呼吸後稍微舒服一些,屬於氣機阻滯引起的胸悶。
現在這位病人沒有發燒發冷或其他病症,只有胸口悶脹,嘴唇乾枯無力,舌頭青紫,口乾舌燥,想漱口卻不想吞嚥,這些都是瘀血導致的胸悶。嘴唇和舌頭都是血液循環最旺盛的地方,因為血液運行不暢,所以嘴唇乾枯無力,顏色改變。熱氣停留在血液中,所以口乾舌燥,想漱口卻不想吞嚥。脈象細弱有力,但跳動緩慢,屬於陰氣凝滯的表現,通常會伴隨腹部脹滿。現在病人腹部不脹,卻說自己胸口悶脹,說明胸悶不在腹部,而在胸口。綜合以上症狀,可以判定病人胸悶是瘀血造成的。
〔沈〕假令氣分熱盛。則腹脹滿。今腹不滿。而言我滿者。乃外雖不滿。內臟血壅氣滯而脹。故言我滿。知是瘀血也。
案程云。唇痿未詳所以。誤。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陰伏之伏。趙本作狀。非。)
〔鑑〕此承上文。互詳證脈。以明其治也。如熱狀。即所謂心煩胸滿。口乾燥渴之熱證也。其人當得數大之陽脈。今反見沉伏之陰脈。是為熱伏於陰。乃瘀血也。血瘀者當下之。宜桃核承氣抵當湯丸之類也。
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沈不載此條。)
白話文:
如果氣分熱盛,肚子就會脹滿。現在病人雖然肚子不滿,卻說自己肚子滿,這是因為外觀上肚子不滿,但內臟血液阻塞氣血停滯而脹,所以才會說肚子滿。這說明是瘀血。
程氏說嘴唇痿弱的原因不明,這是錯誤的。
病人如果表現出熱症狀,像是煩躁、肚子滿、嘴巴乾燥口渴,但脈象卻沒有熱象,這是陰伏,也就是瘀血,應該要把它瀉下去。
這段話承接上文,互相印證脈象,說明治療方法。所謂的熱症狀,就是指心煩胸悶、嘴巴乾燥口渴的熱症狀。病人應該要出現數大而陽的脈象,但現在卻出現沉伏的陰脈,這就是熱伏於陰,也就是瘀血。瘀血就應該要瀉下去,適合用桃核承氣湯之類的藥方。
火邪要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治療,沈氏沒有記載這點。
〔程〕此章。當在第八篇中。簡脫在此。
〔尤〕此但舉火邪二字。而不詳其證。按傷寒論云。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又曰。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仲景此條。殆為驚悸下血備其證歟。桂枝。去芍藥之酸。加蜀漆之辛。蓋欲使火氣與風邪。
一時並散。而無少有留滯。所謂從外來者。驅而出之於外也。龍骨牡蠣。則收斂其浮越之神與氣爾。
案外臺奔豚氣門。引小品云。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者。皆從驚發得之。火邪者。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據此則程注為是。
白話文:
這章內容應該放在第八篇裡,現在簡略地放在這裡。
這裡只提到火邪兩個字,卻沒有詳述症狀。根據《傷寒論》,傷寒脈浮,醫生用火來逼迫驅趕,陽氣消失就會驚狂、起臥不安。又說,太陽病,用火薰蒸,出不了汗,病人就會躁動不安,經絡不通暢,就會排出血液,稱為火邪。仲景這條方劑,大概就是針對驚悸、下血這些症狀而設的。桂枝去掉了芍藥的酸性,加了蜀漆的辛辣,目的是讓火氣和風邪同時散去,不留任何滯留。所謂從外來者,驅而出之於外也。龍骨、牡蠣則收斂浮越的神氣。
根據外臺《奔豚氣門》引《小品》說:老師說,病有奔豚、吐膿、驚怖、火邪四種,這四種病都是因驚嚇而發病。火邪者,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治。由此可見程注是正確的。
桂枝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大棗(十二枚),蜀漆(三兩洗去腥)
上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為末。宋板傷寒論。作七味。是。)
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脈經。無此條。)
〔鑑〕此方是治寒水心下悸者。與首條之脈弱悸病不合。必是錯簡。
白話文: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大棗十二枚,蜀漆三兩洗去腥,以上磨成粉末。用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去二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心下悸動者,服用半夏麻黃丸。
半夏麻黃丸方(肘後無方名。)
半夏(肘後云湯洗去滑干),麻黃(等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按服三丸甚少。本草綱目。作三十丸。似是。然要之此方可疑。
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
〔徐〕此重不止二字。是謂寒涼止血藥。皆不應矣。吐血本由陽虛。不能導血歸經。然血亡而陰虧。故以柏葉之最養陰者為君。艾葉走經為臣。而以乾薑溫胃為佐。馬通導大便下為使。愚意無馬通。童便亦得。按本草載此方。乃是柏葉一把。乾薑三升。阿膠一挺。炙合煮。入馬通一升。未知孰是。候參。
白話文:
這是一個叫做「半夏麻黃丸」的方子,沒有記載在《肘後備急方》中。方子用半夏和麻黃等量研磨成粉,用蜜和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每天三次。不過,這個方子只記載服用三丸,數量太少,而《本草綱目》中記載是三十丸,可能比較合理。但是這個方子本身可疑,因為它用於治療吐血不止,而吐血是陽虛導致血不能歸經,應該用溫陽止血的藥物,而不是寒涼止血的藥物。這個方子中使用柏葉是因為它最能滋養陰血,艾葉走經,乾薑溫胃,而馬通導大便,可能可以換成童便。不過,本草書中記載這個方子的藥量是柏葉一把,乾薑三升,阿膠一挺,一起煮,再加入馬通一升,到底是哪個版本正確,還有待考證。
〔程〕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者內溉臟腑。外行肌膚。周流一身。如源泉之混混。得熱則迫血妄行。而作吐衄。即後瀉心湯之證是也。得寒則不與氣俱行。滲於胃中。而作吐。故有隨滲隨出。而令不止。柏葉湯者。皆辛溫之劑。神農經曰。柏葉主吐血。乾薑止唾血。
艾葉止吐血。馬通者。白馬屎也。凡屎必達洞腸乃出。故曰通。亦微溫。止吐血。四味皆辛溫行陽之品。使血歸經。遵行隧道。而血自止。
柏葉湯方(外臺。引仲景傷寒論。千金。無方名。)
柏葉,乾薑(各三兩○千金作二兩外臺作青柏葉三兩乾薑二兩切),艾(三把○千金作一把)
白話文:
中焦吸收氣息,轉化成精華,形成紅色物質,稱為血液。血液滋養內臟,流向肌膚,循環全身,如同源泉不斷湧流。遇到熱氣,會迫使血液亂竄,導致嘔吐和鼻出血,這就是瀉心湯治療的症狀。遇到寒氣,血液無法順暢運行,滲入胃中,就會造成嘔吐,因此出現持續不斷地滲出和吐出。柏葉湯是以辛溫的藥物來治療,神農本草經記載,柏葉可以止吐血,乾薑可以止唾血,艾葉可以止吐血,馬通(白馬糞)可以通暢腸道,也有微溫止吐血的功效。這四味藥都是辛溫行陽的藥材,可以使血液歸於經脈,遵循正常運行路線,使出血自行止住。
柏葉湯的藥方:柏葉、乾薑各三兩(千金方記載為二兩,外台秘要記載為青柏葉三兩、乾薑二兩,切碎),艾葉三把(千金方記載為一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案外臺。作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別絞取新出馬通汁。一升。相合煎。取一升。綿濾之。溫分再服。馬通。是馬屎汁也。一方有阿膠。無艾。外臺為是。○證類本草云。馬屎名馬通。止崩中吐下血金瘡。止血。)
千金。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方。(即本方。注云。仲景柏葉湯。不用阿膠。小品。不用柏葉。與肘後同。)
又治上焦熱膈傷。吐血衄血。或下血連日不止欲死。
於本方。去柏葉。用竹茹阿膠。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遠。原本作近。誤。今據諸本校改。)
白話文:
取三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並加入一升馬通汁,一同煮沸至剩下約一升,分次溫服。另外有一種說法,使用五升水煮沸至剩下約一升後,去除藥渣,再另外榨取一升新鮮馬通汁,與藥液混合後再煎煮至剩下約一升,以棉布過濾後溫服。馬通就是馬屎汁。有些方子會加入阿膠,而沒有艾葉,這種說法較為正確。馬屎也稱為馬通,具有止崩漏、吐血、下血、金瘡止血等功效。
此方出自《千金方》,主要用於治療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等症狀。注釋中提到,張仲景的柏葉湯沒有使用阿膠,而《小品方》則沒有使用柏葉,與《肘後備急方》相同。
此方還可以治療上焦熱膈傷、吐血衄血、或下血連日不止欲死等症狀。在使用此方時,可以去除柏葉,加入竹茹和阿膠。
如果下血情況是先大便後出血,屬於遠血,則可以用黃土湯治療。
〔程〕先便後血。以當便之時。血亦隨便而下行。內經曰。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以陰氣內結。不得外行。血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上經曰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夫腸有夾層。其中脂膜聯絡。當其和平。則行氣血。及其節養失宜。則血從夾層。滲入腸中。
非從腸外而滲入腸中也。滲而即下。則色鮮。滲而留結。則色黯。內經曰。陰脈不和。則血留之。用黃土附子之氣厚者。血得溫即循經而行也。結陰之屬。宜於溫補者如此。
〔鑑〕先便後血。此遠血也。謂血在胃也。即古之所謂結陰。今之所謂便血也。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謂血在腸也。即古之所謂腸澼為痔下血。今之所謂臟毒腸風下血也。趙良曰。腸胃。陽明經也。以下血言胃居大腸之上。若聚於胃。必先便後血。去肛門遠。故曰遠血。若聚大腸。去肛門近。故曰近血。
白話文:
如果先大便後出血,表示血是在大便時一起排出來的。這是因為血在體內淤積,無法順利排出,當大便時,血也隨著大便一起流出。《內經》說,如果陰氣內結,無法順暢排出,血沒有地方可以去,就會滲入腸道中。所以《內經》也說,小腸有寒氣的人,會出現下腹沉重、便血的症狀。因為腸道有夾層,裡面有脂肪膜連結,當身體狀況良好時,氣血流通順暢,但如果保養不當,血就會從夾層滲入腸道中。
血不是從腸道外滲入腸道內,而是從體內滲入。如果血立刻排出,顏色就會鮮紅;如果血在腸道中停留,顏色就會暗沉。《內經》說,陰脈不和,就會導致血淤積。可以用黃土附子這種溫熱的藥物,讓血得到溫暖,順著經絡流動。對於陰氣內結的人來說,需要溫補治療。
如果先出血後大便,表示血是在腸道內,這是近血,也就是古人說的腸澼為痔下血,現在叫做臟毒腸風下血。如果先大便後出血,表示血是在胃部,這是遠血,也就是古人說的結陰,現在叫做便血。趙良說,腸胃屬於陽明經,因為胃在腸的上方,如果血積聚在胃部,就會先大便後出血,離肛門較遠,所以叫做遠血。如果血積聚在大腸,離肛門較近,所以叫做近血。
〔尤〕黃土溫燥入脾。合白朮附子。以復健行之氣。阿膠地黃甘草。以益脫竭之血。而又慮辛溫之品。轉為血病之厲。故又以黃芩之苦寒。防其大過。所謂有制之師也。
黃土湯方(〔原注〕亦主吐血衄血。○外臺引仲景傷寒論。○千金治卒吐血。及衄血方。)
甘草,乾地黃(千金用乾薑注云仲景用地黃),白朮,附子(炮○千金無),阿膠(外臺有炙字),黃芩(各三兩),灶中黃土(半斤○千金作伏龍肝半升外臺作釜灶下黃焦土半升綿裹)
白話文:
黃土性溫燥,入脾經,搭配白朮、附子,可以健脾益氣;阿膠、地黃、甘草,可以補益虧虛的血液。但擔心辛溫之物會加重血病,所以又加入黃芩的苦寒之性,防止藥性過於溫燥,達到制衡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有制之師」。
此方名為黃土湯,主治吐血、鼻出血。方劑包含甘草、乾地黃、白朮、附子、阿膠、黃芩和黃土。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二服。(外臺。作煮六味取二升。去滓。內膠令烊。)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方見狐惑中。)
〔程〕此內經。所謂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則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為腸澼下血之屬。故用當歸。以和血脈。赤豆以清臟毒。與黃土湯不侔也。梅師方云。熱毒下血。或食熱物發動。以赤小豆為末。水調服。則知此方治臟毒下血。黃土湯。治結陰下血。有霄壤之分也。
徐氏醫法指南云。先血後便。近血也。大腸血也。感而即發。俗謂之腸風。赤小豆當歸散主之。先便後血。遠血也。胃血也。積久而發。俗謂之臟毒。黃土湯主之。
白話文:
上七味藥材,用八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分兩次溫服。 下血,先出血後排便,這是近血,屬於大腸出血,俗稱腸風,可以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先排便後出血,則是遠血,屬於胃出血,俗稱臟毒,可以用黃土湯治療。
案千金。諸下血。先見血後見便。此為遠血。宜服黃土湯。先見便後見血。此為近血。宜服赤小豆散。此遠近二字互誤。三焦虛實門。有遠血近血二方。主療與本經同。而千金翼論。及外臺引崔氏。亦誤。張氏醫通。卻以金匱為傳寫之誤。尤非也。巢源云。大便下血。鮮而腹痛。
冷氣在內。亦大便下。其色如小豆汁。出時疼。而不甚痛。前便後下血者。血來遠。前下血後便者。血來近。此亦可以證耳。
備預百要方。血痢方。
赤小豆(三升炒令熟),當歸(三兩)
上二味。搗篩為散。服方寸匕。日三。薄粥溫下。
白話文:
根據《千金方》,下血的情況,先見血後見便,屬於遠血,宜服黃土湯;先見便後見血,屬於近血,宜服赤小豆散。但「遠近」二字可能互有誤,因為《三焦虛實門》中也有遠血近血兩種方劑,主治與《千金方》相同。而《千金翼論》和《外台秘要》引述崔氏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張氏《醫通》卻認為《金匱要略》是抄寫錯誤,這就說不通了。巢源說,大便下血,鮮紅且腹痛,是冷氣在內所致,其色如小豆汁,排泄時疼痛,但並不十分劇烈。前便後下血者,血來得遠;前下血後便者,血來得近,這也可以作為證據。
備預百要方中記載了一個血痢方:赤小豆三升,炒熟;當歸三兩。將二味藥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方寸匕,一日三次,溫熱米粥送服。
千金伏龍肝湯,治下焦虛寒損。或先見血後便轉。此為近血。或利不利方。
伏龍肝(五合末),乾地黃(五兩),阿膠,牛膝,甘草,乾薑,黃芩,地榆(各三兩),發灰(二合)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膠煮消。下發灰。分為三服。(張氏衍義云。可見治血。但取歸經。不必究其先後遠近耳。)
又續斷止血湯。治下焦虛寒損。或先便轉後見血。此為遠血。或利或不利。好因勞冷即發。
續斷,當歸,桂心,蒲黃,阿膠(各一兩),甘草(二兩),乾薑,乾地黃(各四兩)
白話文:
《千金[伏龍肝湯]》,治療下焦虛寒損傷,可能先出現血便,之後轉為便溏,這是近血症;也可能利便或不利便。
方劑:伏龍肝(五合末)、乾地黃(五兩)、阿膠、牛膝、甘草、乾薑、黃芩、地榆(各三兩)、發灰(二合)。
製法:將以上九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九升水煎煮至三升,去渣,加入阿膠煮至融化,再加入發灰,分為三劑服用。
另外,《[續斷止血湯]》也治療下焦虛寒損傷,可能先出現便溏,之後出現血便,這是遠血症;也可能利便或不利便,常因勞累受寒而發作。
方劑:續斷、當歸、桂心、蒲黃、阿膠(各一兩)、甘草(二兩)、乾薑、乾地黃(各四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膠取烊。下蒲黃。分三服。(張氏衍義云。驗其血色。晦淡則當用金匱法。鮮紫當用千金法。方為合轍。)
醫林方。阿膠丸。治便血先便而後血。謂之濕毒。
阿膠(一錢),黃連(三錢),白茯苓(二錢),白芍藥(四錢)
上為細末。水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溫水送下。日進四五服。
又芍藥柏皮丸。治先血而後便。為之臟毒。
白話文:
將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加九升水煮至三升半,去除藥渣,加入阿膠烊化,再加入蒲黃,分三次服用。根據血色判斷用藥,血色晦暗淡泊者,應使用金匱法,血色鮮豔紫紅者,應使用千金法,才能對症下藥。
醫林方中,阿膠丸用於治療便血先便後血,即濕毒引起的便血。取阿膠、黃連、茯苓、白芍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水和成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溫水送服,每日服四至五次。
另有芍藥柏皮丸用於治療先血後便,即臟毒引起的便血。
白芍藥,黃柏,當歸(以上各等分)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煎甘草湯送下。(案濕毒臟毒。即遠血近血也。故附載以備考。)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千金心臟門。不足。作不定。)
〔尤〕心氣不足者。心中之陰氣不足也。陰不足則陽獨盛。血為熱迫。而妄行不止矣。大黃黃連黃芩。瀉其心之熱。而血自寧。寇氏云。若心氣獨不足。則當不吐衄也。此乃邪熱因不足。而客之。故令吐衄。以苦泄其熱。以苦補其心。蓋一舉而兩得之。(案出本草衍義。)此說亦通。
白話文:
將白芍藥、黃柏、當歸等藥材各取相同份量,研磨成細末,加入水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甘草湯送服。此方適用於濕毒和臟毒引起的出血症狀,也就是遠血和近血的出血。
若因心氣不足而導致吐血或鼻出血,則可服用瀉心湯。心氣不足指的是心臟陰氣不足,陰虛則陽盛,熱迫血液而導致無止境的出血。大黃、黃連、黃芩能瀉去心火,使出血止住。寇氏認為,若僅是心氣不足,則不會出現吐血或鼻出血,只有當邪熱因心氣不足而入侵心臟,才會導致吐血或鼻出血。因此,用苦寒之藥瀉熱,同時也補益心氣,一舉兩得。
濟眾方。用大黃生地汁。治衄血。其下熱涼血。亦瀉心湯類耳。(案金鑑。改不足二字。作有餘二字。非。)
瀉心湯方(〔原注〕亦治霍亂。○案程沈尤金鑑。刪去四字。是。)
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程〕心主血。心氣不足。而邪熱乘之。則迫血妄行。故有吐衄之患。夫炎上作苦。故內經曰。苦先入心。三黃之苦。以泄心之邪熱。
千金。巴郡太守奏三黃丸。治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者方。
春三月黃芩(四兩),大黃(三兩),黃連(四兩)
白話文:
濟眾方
濟眾方是用大黃與生地汁混合製成。用於治療鼻出血。其作用是清熱涼血,與瀉心湯的功效類似。(案:《金鑑》將“不足”二字改為“有餘”二字,不妥。)
瀉心湯方
瀉心湯方([原注] 也可用於治療霍亂。○案:程沈尤金鑑刪去四字,不妥。)
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
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煎煮至一升,趁熱一次服下。
[程氏注] 心主血。心氣不足,而邪熱乘之,則迫血妄行,故有吐血、鼻出血的症狀。炎上屬苦,故《內經》曰:“苦先入心”。三黃味苦,可泄去心經的邪熱。
《千金方》記載:巴郡太守奏三黃丸方。用於治療男子五勞七傷、消渴症、肌肉不生、婦女帶下、手足寒熱等病症。
春三月用黃芩(四兩)、大黃(三兩)、黃連(四兩)。
夏三月黃芩(六兩),大黃(一兩),黃連(七兩)
秋三月黃芩(六兩),大黃(二兩),黃連(三兩)
冬三月黃芩(三兩),大黃(五兩),黃連(二兩)
上三味。隨時加減。和搗以蜜為丸。如大豆。飲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加至七丸。取下而已。
又三黃散。治黃疸身體面目盡黃。(外臺。集驗。大黃散同。)
本方三味。各四兩。治下篩。先食服方寸匕。日三。
和劑局方。三黃丸。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衝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臟俱熱。即生㾬癤瘡痍。及治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小兒積熱。
白話文:
夏季服用黃芩六兩、大黃一兩、黃連七兩。秋季服用黃芩六兩、大黃二兩、黃連三兩。冬季服用黃芩三兩、大黃五兩、黃連二兩。以上三味藥材,根據季節調整用量,混合搗碎後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大豆,每次服用五丸,一天三次。若效果不顯著,可逐漸增加至七丸,直至見效。
三黃散用於治療黃疸,使身體和面部都呈現黃色。此方使用黃芩、大黃、黃連各四兩,研磨過篩後服用,每次飯前服用一小匙,一天三次。
三黃丸適用於男女三焦積熱,包括上焦有熱、衝擊眼目、赤腫頭項疼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飲食不佳;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臟俱熱,容易生長癤瘡、皮膚病,以及治療各種痔瘡、肛門腫痛、便血等症状,也適用於小兒積熱。
本方三味。各十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下。如臟腑壅實。加服丸數。
本事方。三黃散。治衄血無時。
本方三味。細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蜜水亦得。
直指方。川芎三黃散。治實熱衄血。
於本方。加川芎。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食後井水調服。
拔萃方。犀角地黃湯。治熱甚血積胸中。
於本方。加犀角地黃。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由三味藥組成,每味藥各十兩。將藥材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熟水吞服。如果臟腑壅塞,可以增加丸子的服用量。
這個方子名叫三黃散,可以治療無時無刻都流鼻血的症狀。
這個方子由三味藥組成,將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新鮮井水或蜂蜜水調服。
這個方子名叫川芎三黃散,可以治療因實熱導致的鼻出血。
在这个方子中,加入川芎,每味药各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井水調服。
這個方子名叫犀角地黃湯,可以治療熱盛血積於胸中的症狀。
在这个方子中,加入犀角和地黃。
神效名方。黃連散。治黃疸。大小便秘澀壅熱。
於本方。用黃連三兩。加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溫水調下。一日三服。
白話文:
這個是古文中的一個藥方叫做「黃連散」,可以治療黃疸、大便和小便不通暢以及身體內部有熱的情況。在這配方裡要用到三兩的黃連和一兩的甘草,把這些材料磨成粉末狀,每次服用二錢(約10克),一天要吃三次,在飯後用水攪拌著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