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論一首、證一條、方二十二首

上藥。先搗乾薑大黃為散。後別搗巴豆如膏。和前二味。同搗令調。細下蜜丸。以飲下。初服三丸。如梧子大。服訖數挼。用令轉動。速下利。良久不覺。則以熱飲投之良。

又古今錄驗。三味備急散。本療卒死感忤。宮泰以療人卒上氣。呼吸氣不得下喘逆。瘥後已為常用方。(出食飲水上氣方。)

即本方。合搗下篩。服半錢匕。得吐下則愈。

又古今錄驗。司空三物備急散。療卒死及感忤。口噤不開者。(即本方。出卒死。)

又崔氏備急散。療卒中惡。心痛脹滿。欲吐短氣方。

大黃(二兩),桂心(四分),巴豆(一分去皮熬研)

上三味。搗篩為散。取一錢匕。以湯七合和服。當吐下。即愈。甚妙。(肘後千金。治遁屍屍疰。心腹刺痛。不可忍方。三味酢和如泥。敷病上。)

千金翼。解散雷氏千金丸。

即本方。去乾薑。加硝石。煉蜜和丸。如小豆許。飲服一丸。日二。以利為度。

聖惠方備急丸。治霍亂心腹疰痛。冷氣築心。即本方。

又治因食熱飽。及飲冷水過多。上攻肺臟。喘急不已。

即本方。用巴豆一分。余同。

又治乾霍亂心腹㽲痛。氣短急。四體悶。不吐利。煩啘難忍。此名乾霍亂。斯須不救。即殺人。急治方。

即本方。加吳茱萸一兩。(用乾薑三分。大黃一兩。巴豆三枚。)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令勻。煉蜜和搗一二百。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十五丸。須臾更以熱茶投之。當吐利。即瘥。

聖濟總錄。備急丸。治霍亂卒暴心腹痛。(即本方。)

十便良方。返魂丹。治腸內一切卒暴百病。(同上)

全生指迷論云。若寒熱如瘧。不以時度。腸滿膨脝。起則頭暈。大便不通。或時腹痛。胸膈痞悶。此由宿谷停留不化。結於腸間。氣道不舒。陰陽反亂。宜備急丸。(同上。出幼幼新書。瘧疾寒熱交作門。)

本事方。治痼冷在腸胃間。連年腹痛泄瀉。休作無時。服諸熱藥不效。宜先取去。然後調治。易瘥。不可畏虛以養病也。宜溫脾湯。(即千金方。溫脾湯。去人參。加厚朴桂枝。)不要晚食。分三服。溫服自夜至曉。令盡。不快。食前更以乾薑丸佐之。

即本方。加人參各等分。

上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服前湯時。用湯吞下一丸。米飲亦得。

御藥院方。備急丸。治積聚頭痛。

即本方。丸如豌豆大。米飲下一丸。羸人服半丸綠豆大。以大便利為度。

澹寮集驗方云。曾有婦人。熱而大便秘。脈實。子死腹中。已致昏不知人。醫用備急丸。胎下人活。

李氏脾胃論。備急丹。(主療分量。同千金等。)婦人有孕。不可服。如所傷飲食。在胸膈間。兀兀欲吐。反復悶亂。以物探吐去之。

李氏辨惑論云。易張先生。又名獨行丸。乃急劑也。又云。名備急大黃丸。

白話文:

論一首、證一條、方二十二首

首先將乾薑、大黃研磨成粉末,再將巴豆搗成膏狀,與前兩味藥混合均勻,製成蜜丸,用水送服。初次服用三丸,大小如梧桐子,服藥後需按摩腹部,促進藥效發揮,加速通便。如果長時間沒有效果,則用溫熱的飲料送服。

古今錄驗記載,三味備急散原本用於治療猝死、中邪等症狀。宮泰曾用此方治療患者因上氣不暢、呼吸困難而導致的喘逆,此後便成為常用方劑。取本方藥物混合研磨過篩,每次服用半錢匕,能吐瀉則痊癒。

古今錄驗亦記載,司空三物備急散用於治療猝死及中邪導致口噤不開的症狀。此方與前述三味備急散相同。

崔氏備急散用於治療中風、心痛、腹脹、欲吐、氣短等症狀。

此方由大黃、桂心、巴豆組成,將藥物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一錢匕,用七合湯水送服,即可吐瀉痊癒,效果極佳。另有記載,將藥物與醋混合成泥狀,敷於患處。

千金翼記載,解散雷氏千金丸,即本方去乾薑,加硝石,煉蜜製成丸藥,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一丸,每日二次,以通便為度。

聖惠方記載,備急丸用於治療霍亂、心腹疼痛、冷氣積聚於心等症狀。也用於治療因飲食過飽或飲用冷水過多,導致肺部不適,喘息不止的症狀。此方中巴豆用量為一分,其餘藥量與原方相同。

又用於治療乾霍亂(指不吐不瀉的霍亂),症狀為心腹絞痛、氣短、四肢沉重、不吐不瀉、煩悶難忍,此症病情危急,需緊急治療。此方加吳茱萸一兩,並調整乾薑、大黃、巴豆用量為三分、一兩、三枚。將藥物研磨成粉,加入巴豆混合均勻,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粥水送服,片刻後再用熱茶送服,即可吐瀉痊癒。

聖濟總錄記載,備急丸用於治療霍亂引起的猝發性心腹痛。

十便良方記載,返魂丹用於治療腸胃各種猝發性疾病。

全生指迷論中提到,如果寒熱交替如同瘧疾,時間不規律,腸滿腹脹,起床時頭暈,大便秘結,或伴有腹痛、胸悶等症狀,這是由於宿食停積不化,阻塞腸道,氣血運行不暢,陰陽失調所致,宜用備急丸治療。

本事方記載,治療腸胃久寒,導致長期腹痛、腹瀉,時好時壞,服用溫熱藥物無效的症狀,應先服用此方清除宿疾,再進行調理,更容易痊癒。切忌畏懼虛弱而過度進補,宜服用溫脾湯(千金方溫脾湯去人參,加厚朴、桂枝)。避免晚飯過飽,分三次溫服,從晚上服用至天亮,服完後如有不適,可在飯前服用乾薑丸。

此方加人參,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或服藥時,用湯水或米湯送服一丸。

御藥院方記載,備急丸用於治療積聚、頭痛。丸藥大小如豌豆,用米湯送服一丸,體弱者服用半丸,大小如綠豆,以大便通暢為度。

澹寮集驗方記載,曾有一位婦人,發熱,大便秘結,脈象實證,胎死腹中,已昏迷不醒,服用備急丸後,胎兒排出,婦人得救。

李氏脾胃論記載,備急丹,劑量與千金方等相同,但孕婦禁用。若因飲食不當導致胸膈不適,欲吐,反覆噁心等症狀,可用催吐的方法去除病邪。

李氏辨惑論記載,易張先生所創的獨行丸,又稱備急大黃丸,是急症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