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五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0)

1. 論一首、脈證合十四條、方十四首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原注〕臣億等校諸本。無膠薑湯方。想是妊娠中膠艾湯。○樓氏綱目云。即芎歸膠艾湯。一云。加乾薑一兩。)

〔鑑〕李彣曰。陷經漏下。謂經脈下陷。而血漏下不止。乃氣不攝血也。黑不解者。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榮氣腐敗也。然氣血喜溫惡寒。用膠薑湯。養氣血則氣盛血充。推陳致新。而經自調矣。按此條文義。必有缺誤。膠薑湯。方亦缺。姑採此注。以見大意。

〔尤〕陷經。下而不止之謂。黑則因寒而色瘀也。膠薑湯。方未見。然補虛溫里止漏。阿膠乾薑二物已足。林億云。恐是膠艾湯。按千金膠艾湯。有乾薑。似可取用。

巢源。載五色漏下。其五曰。腎臟之色黑。漏下黑者。是腎臟之虛損。故漏下而挾黑色也。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如敦狀。脈經作敦敦狀更四字。注。要略云。滿而熱。案徐沈。生。改經。誤。)

〔尤〕敦音對。按周禮注。盤以盛血。敦以盛食。蓋古器也。少腹滿。如敦狀者。言少腹有形高起。如敦之狀。與內經脅下大如覆杯之文略同。小便難。病不獨在血矣。不渴。知非上焦氣熱不化。生後。即產後。產後得此。乃是水血並結。而病屬下焦也。故以大黃下血。甘遂逐水。加阿膠者。所以去瘀濁。而兼安養也。

案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盤玉敦。鄭注。敦。盤類。古者以盤盛血。以敦盛食。尤注本於此。又廣雅。釋器。𤌠。盂也。爾雅釋丘。郭注。敦。盂也。知本條如敦狀。謂如盤盂之形也。脈經如敦敦狀。而千金云。陰交石門。主水脹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

小便黃。則脈經似是。然如字。竟無著落。沈云。人敦而不能起。言其下重之情也。金鑑云。敦。大也。皆於文義。不相葉。今從尤注。

大黃甘遂湯方

大黃(四兩),甘遂(二兩),阿膠(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原注〕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

〔尤〕經水不利下者。經脈閉塞而不下。比前條下而不利者。有別矣。故彼兼和利。而此專攻逐也。然必審其脈證並實。而後用之。不然。婦人經閉。多有血枯脈絕者矣。雖養衝任。猶恐不至。而可強責之哉。

〔鑑〕婦人經水不利下。言經行不通利快暢下也。乃婦人恆有之病。不過活瘀導氣。調和衝任。足以愈之。今曰抵當湯主之。夫抵當重劑。文內無少腹結痛。大便黑。小便利。發狂善忘。寒熱等證。恐藥重病輕。必有殘缺錯簡。讀者審之。

抵當湯方

白話文:

論一首、脈證合十四條、方十四首

服用方法:取藥材三味,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一次服用。

婦人經血不止,顏色發黑,膠薑湯主治。(注:原書中無膠薑湯方劑,推測可能是妊娠期間所用的膠艾湯,或芎歸膠艾湯,也有人說要加入乾薑一兩。)

李彣說:經血不止,是指經脈下陷,血液持續流出不止,這是因為氣不足以攝血。顏色發黑,是瘀血未清,新血無法生成,氣血腐敗的表現。然而氣血喜溫惡寒,使用膠薑湯,可以滋養氣血,使氣血充盈,促進新陳代謝,經血自然會恢復正常。但此條文義可能有缺漏,膠薑湯方劑也缺失,姑且參考此注釋,了解大概意思。

另一種說法:經血不止,顏色發黑是因寒邪凝滯而瘀血。膠薑湯方劑未見,但阿膠和乾薑二物已足以補虛溫里止血。林億認為可能是膠艾湯,而千金方中的膠艾湯含有乾薑,似乎可以參考使用。

巢源記載五種漏下症狀,其中黑色漏下屬腎臟虛損,故而漏下且帶黑色。

婦人少腹脹滿,形狀像古代的盛食器「敦」,小便略微困難,但不口渴,產後發生,這是水和血都結聚在血室造成的。大黃甘遂湯主治。(注:「如敦狀」原文作「敦敦狀」,經考證,「滿而熱」才是正確描述,原本的「生」字是抄寫錯誤。)

「敦」音同「對」。根據周禮注釋,盤是盛血的器具,「敦」是盛食物的器具,都是古代的器皿。少腹脹滿如「敦」狀,是指少腹隆起,形狀像「敦」,類似於內經中所說的「脅下腫大如覆杯」。小便困難,說明病情不只在於血瘀,不口渴,說明不是上焦氣熱不化。產後發生,是指產後出現這種症狀,是水和血都結聚,屬於下焦病證。因此用大黃瀉血,用甘遂利水,加阿膠是為了去瘀濁,並兼顧調理。

根據周禮記載,天官玉府,若迎接諸侯,則用珠盤玉敦。鄭注:「敦,盤類。」古代用盤盛血,用敦盛食。此注釋由此而來。又廣雅釋器:「𤌠,盂也。」爾雅釋丘,郭注:「敦,盂也。」可知本條「如敦狀」是指像盤盂的形狀。脈經「如敦敦狀」,而千金方則說:「陰交石門,主水脹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

小便黃,則脈經似是如此記載,但原文中「如」字的後續內容缺失。沈某說:「人敦而不能起」,是指下墜沉重的感覺。金鑑說:「敦,大也。」這些說法都不符合文意,現今採用另一種注釋。

大黃甘遂湯方:

大黃(四兩)、甘遂(二兩)、阿膠(二兩)

服用方法:取藥材三味,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一次服用,即可瀉血。

婦人經水不通,抵當湯主治。(注:也可用於治療男子膀胱脹滿疼痛,伴有瘀血者。)

經水不通,是指經脈阻塞,經血不能順利排出,與前一條「經血不止」不同。因此前者需兼顧調和,而此條則專攻逐瘀。但必須仔細辨別脈證,確認是實證後才能使用,否則婦人經閉多因血虛脈弱,即使補益衝任二脈,效果也未必好,又怎能強行使用峻下之劑呢?

婦人經水不通,是指經血運行不暢。這是婦女常見的疾病,只要活血化瘀,調和衝任二脈,就足以治癒。現在用抵當湯主治,抵當湯是較峻烈的方劑,文中並未提及少腹結痛、大便黑、小便不利、發狂健忘、寒熱等症狀,恐怕是藥重病輕,或者有殘缺錯簡,讀者需仔細斟酌。

抵當湯方:(方劑內容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