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五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4)

1.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2. 論一首、脈證合十四條、方十四首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見嘔吐中。○來。傷寒論。太陽下篇。作得。斷下。有者字。)

〔程〕婦人傷寒中風。六經傳變治例。與男子同法。唯經水適來適斷。熱入血室。與夫胎前產後。崩漏帶下。則治有殊也。婦人經行之際。當血弱氣盡之時。邪氣因入血室。與正氣相搏。則經為之斷。血為之結也。血結則邪正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與小柴胡解表裡。而散血室之邪熱。

〔尤〕仲景單用小柴胡湯。不雜血藥一味。意謂熱邪解而乍結之血自行耳。(詳傷寒論輯義太陽中篇。以下二條同。)

許氏本事方。小柴胡加地黃湯。治婦人室女。傷寒發熱。或發寒熱。經水適來。或適斷。晝則明瞭。夜則譫語。如見鬼狀。亦治產後惡露方來。忽爾斷絕。

即於小柴胡湯。加生乾地黃。

辛亥中。寓居毗陵。學官王仲禮其妹病傷寒。發寒熱。遇夜則如有鬼物所憑。六七日忽昏塞。涎響如引鋸。牙關緊急。瞑目不知人。疾勢極危。召予視。予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經來否。其家云。月經方來。病作而經遂止。得一二日。發寒熱。晝雖靜。夜則有鬼祟。從昨日來。

涎生不省人事。予曰此熱入血室證也。仲景云。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晝則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發作有時。此名熱入血室。醫者不曉。以剛劑與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當先化其涎。後除其熱。予急以一呷散投之。兩時頃涎下得睡。

省人事。次授以小柴胡加地黃湯。三服而熱除。不汗而自解矣。(一呷散。大天南星一味。選臘辰日製。詳見於本書。)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脈經注。二焦字疑。)

〔程〕傷寒發熱。又值經水適來之時。則寒邪乘虛而入。搏於血室。夫邪去陽入陰。則晝日明瞭。陰被其邪。故暮則譫語。如見鬼狀也。無者。禁止之辭。犯胃氣以禁下言也。上二焦以禁汗吐言也。今邪在血室中。則非汗吐下所宜矣。上章以往來寒熱如瘧。故用小柴胡。以解其邪。

下章以胸脅下滿。如結胸狀。故刺期門。以瀉其實。此章則無上下二證。似待其經行血去。邪熱得以隨血出而解也。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太陽下篇。得下。有之字。)

〔程〕發熱惡寒。則風邪在表。未入於裡。值經水適來。至七八日。則邪熱乘虛而內入。入則表證罷。故脈遲身涼和也。胸脅者。肝之部分。靈樞經曰。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其正經。則布脅肋。以肝藏血。邪入血室。故令胸脅滿。如結胸狀也。肝藏魂。熱搏於陰。故令譫語也。期門者。肝之募。刺之以瀉其實。

白話文:

婦人患中風七八日,持續出現寒熱交替,發作時間不定,月經剛停止。這是熱邪侵入血室,導致血液凝滯,因此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發作時間不定。小柴胡湯主治。(方劑見於《傷寒論》嘔吐篇)。

婦人患傷寒中風,六經傳變的治療原則與男子相同。但月經剛來或剛停,熱邪侵入血室的情況,與孕期、產後、崩漏、帶下等病症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婦女經期,正是氣血虛弱之時,邪氣趁虛而入血室,與正氣相搏,導致經血停止,血液凝滯。血液凝滯則邪正相爭,出現寒熱往來,間歇發作。服用小柴胡湯來疏解表裡,散去血室的邪熱。

仲景單用小柴胡湯,不加任何活血藥物,意在解表散熱後,凝滯的血液會自行消散。(詳見《傷寒論輯義》太陽篇)

許氏本事方中,小柴胡加地黃湯治療婦人或少女傷寒發熱,或寒熱交替,月經剛來或剛停,白天神志清楚,晚上則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如見鬼魅狀;也可治療產後惡露剛來就突然停止的情況。即在小柴胡湯中加入生乾地黃。

辛亥年冬天,我住在毗陵,學官王仲禮的妹妹患傷寒,發寒發熱,夜間則像被鬼物附身一樣。六七天后突然昏迷,口水流淌,聲音如鋸木,牙關緊閉,閉目不省人事,病情危急。我受邀診治,詢問她發病初期是否正值月經期,家人說月經剛來就病發,經血隨即停止。一二天后,出現寒熱交替,白天安靜,晚上則像有鬼魅作祟,從昨天開始口水增多,不省人事。我判斷這是熱邪入血室的症狀。仲景說:婦人中風,發熱惡寒,月經剛來,白天神志清楚,晚上則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如見鬼魅狀,發作時間不定,此為熱邪入血室。若醫生不了解,用峻猛的藥物治療,則會導致胸膈不利,口水湧出,呼吸急促,昏迷不省人事。應該先化解口水,再去除熱邪。我緊急使用一呷散,片刻後口水減少,病人入睡,恢復神志。然後給她服用小柴胡加地黃湯,三次後熱退,不汗而愈。(一呷散,單用大天南星,擇臘月製作,詳見本書)。

婦人傷寒發熱,月經剛來,白天神志清楚,晚上則神志不清,如見鬼魅狀,這是熱邪入血室。治療時不傷及胃氣及上焦,則自會痊癒。(《脈經注》)

傷寒發熱,又正值月經來潮之時,寒邪乘虛而入,侵犯血室。邪氣從陽入陰,故白天神志清楚;陰被邪氣侵犯,故晚上則神志不清,如見鬼魅狀。文中“無”字是禁止的意思,“犯胃氣”指禁止下瀉,“上二焦”指禁止汗吐。邪氣在血室中,則不宜採用汗吐下瀉的方法。上文以寒熱往來如瘧疾,故用小柴胡湯來解表;下文以胸脅下滿,如結胸狀,故刺期門瀉實。此文則無以上兩種症狀,似待經血排出,邪熱隨血排出而痊癒。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月經剛來,七八日後熱退脈遲,身體涼爽,胸脅滿悶,如結胸狀,神志不清,這是熱邪入血室。應刺期門,隨其病情而施治。

發熱惡寒,風邪在表未入裡,正值經期,至七八日,邪熱乘虛而入裡,表證消失,故脈遲身體涼爽。胸脅是肝臟的部位,《靈樞》說:厥陰經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其正經佈於脅肋。肝臟藏血,邪氣入血室,故胸脅滿悶,如結胸狀。肝藏魂,熱邪搏於陰,故神志不清。期門是肝臟的募穴,刺之可以瀉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