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五 (3)
卷五 (3)
1. 證三條、方九首
〔徐〕子臟者。子宮也。開者不斂也。宜以附子湯溫其臟。原方失注。想不過傷寒論中附子。合參苓朮芍之附子湯耳。
案金鑑云。方缺。文亦不純。必有殘缺。然尤注義通。今從之。張氏醫通云。妊娠脈弦為虛寒。虛陽散外。故發熱。陰寒內逆。故胎脹。腹痛惡寒者。其內無陽。子臟不能司閉藏之令。故陰中覺寒氣。習習如扇也。用附子湯。以溫其臟。則胎自安。世人皆以附子為墮胎百藥長。仲景獨用以為安胎聖藥。非神而明之。莫敢輕試也。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阻。脈經。作漏。半產。脈經。作中生。)
〔鑑〕五六月墮胎者。謂之半產。婦人有漏下下血之疾。至五六月墮胎。而下血不絕者。此症痼之害也。若無症痼。下血惟腹中痛者。為胞阻。胞阻者。胞中氣血不和。而阻其化育也。故用芎歸膠艾湯。溫和其血。血和而胎育也。
〔程〕漏下者。妊娠經來。脈經。以陽不足。謂之激經也。半產者。以四五月墮胎。墮胎必傷其血海。血因續下不絕也。若妊娠下血腹中痛。為胞阻。則用膠艾湯以治。
巢源云。漏胞者。謂妊娠數月而經水時下。此由衝脈任脈虛。不能約制太陽少陰之經血故也。衝任之脈。為經脈之海。皆起於胞內。手太陽。小腸脈也。手少陰。心脈也。是二經為表裡。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有娠之人。經水所以斷者。壅之以養胎。而蓄之為乳汁。沖在氣虛。則胞內泄漏。不能制其經血。故月水時下。亦名胞阻。漏血盡則人斃也。
芎歸膠艾湯方(〔原注〕一方加乾薑一兩。胡洽治婦人胞動。無干姜。)
芎藭,阿膠,甘草(各二兩),艾葉,當歸(各三兩),芍藥(四兩),乾地黃(案原本缺兩數唯徐沈尤用六兩千金乾地黃四兩艾葉三兩餘各二兩外臺引集驗同)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程〕膠艾主乎安胎。四物主乎養血。和以甘草。行以酒勢。血能循經養胎。則無漏下之患。
〔魏〕用芎藭。行血中之凝。阿膠甘草當歸地黃芍藥五味。全補胞血之虛。艾葉。溫子臟之血。寒證見。加乾薑。熱證見者。乾薑燒灰存性。溫經散寒。開凝通阻。而血反止矣。乾薑之加。乃注中所增。實不易之藥。余治婦人經血。屢試屢效者也。故竟僭而添入方中。高明鑑焉。
千金。膠艾湯。治妊娠二三月。上至七八月。其人頓僕失據。胎動不安。傷損腰腹痛欲死。若有所見。及胎奔上搶心短氣方。(外臺。引集驗同。即本方。)
又損傷門大膠艾湯。治男子傷絕。或從高墮下。傷五臟。微者唾血。及金瘡傷經方。即本方。加乾薑。煮法後云。此湯治婦人產後。崩傷下血過多。虛喘欲死。腹中激痛。下血不止者。神良。
白話文:
證三條、方九首
子宮,也稱子臟,若開合失調,應以附子湯溫暖子宮。原方記載缺失,推測應是傷寒論中的附子湯,也就是參、苓、朮、芍、附子湯。
金鑑記載此方有缺失,原文也不完整,必然有殘缺部分,但註解尚算通順,因此沿用。張氏醫通記載,妊娠脈弦屬虛寒,虛陽外散則發熱,陰寒內逆則胎脹腹痛惡寒,說明體內陽氣不足,子宮無法正常閉藏,故陰部感到寒氣,如扇子般習習作響。使用附子湯溫暖子宮,則胎兒自然安穩。世人皆認為附子會導致流產,但仲景獨用其作為安胎聖藥,非有神明之智者,不敢輕易嘗試。
老師說:婦女有陰道出血的,有五六月胎兒流產後出血不止的,有妊娠期出血的。例如妊娠期腹痛,因胞阻所致,膠艾湯主治。(胞阻,脈經作漏;半產,脈經作中生。)
五六月胎兒流產稱為半產。婦女若有陰道出血,至五六月流產,出血不止,這是慢性疾病的危害。若非慢性疾病,僅有腹痛而出血,則為胞阻。胞阻是指胞中氣血不和,阻礙胎兒發育,故用芎歸膠艾湯溫和氣血,氣血調和,胎兒才能正常發育。
漏下,指妊娠期來月經(脈經記載,因陽氣不足,稱為激經);半產,指四五月胎兒流產,流產必傷及血海,故出血不止。若妊娠期出血並伴有腹痛,則為胞阻,可用膠艾湯治療。
巢源說:漏胞,指妊娠數月仍有經血,這是由於衝脈任脈虛弱,不能約束太陽少陰經的經血所致。衝任二脈為經脈之海,皆起於胞內;手太陽是小腸經,手少陰是心經,二經為表裡關係,上主乳汁,下主月經。懷孕後經血停止,是為了養胎,並蓄積為乳汁。衝脈氣虛,則胞內泄漏,不能約束經血,故經血時時下泄,也稱為胞阻,若出血不止,則危及生命。
芎歸膠艾湯方:(原註:一方加乾薑一兩,胡洽治療婦女胞動不用乾薑。)
芎藭、阿膠、甘草(各二兩)、艾葉、當歸(各三兩)、芍藥(四兩)、乾地黃(原本缺失劑量,徐沈用六兩,千金方乾地黃四兩,艾葉三兩,其餘各二兩,外臺引集驗同)
上七味,加水五升,清酒三升,一起煎煮至三升,去渣,加入阿膠使其溶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若未痊癒,可再次服用。
膠艾湯主安胎,四物湯主養血,以甘草調和,以酒助藥力,血能循經養胎,則無陰道出血的困擾。
用芎藭行血中之瘀,阿膠、甘草、當歸、地黃、芍藥五味藥全方位補益胞中血虛,艾葉溫暖子宮之血。寒證加乾薑,熱證則將乾薑燒灰存性,溫經散寒,開通阻滯,則出血可止。加入乾薑是註解中所增,確實是不可或缺的藥物。我治療婦女經血病,屢試屢效,因此冒昧地將其加入方中,敬請高明指正。
千金方膠艾湯,治療妊娠二至三月,直至七、八月,患者突然跌倒,胎動不安,損傷腰腹,疼痛欲死,如有所見,及胎兒上衝心胸,氣短的方劑。(外臺引集驗同,即本方。)
又損傷門大膠艾湯,治療男子受傷或從高處墜落,傷及五臟,輕者吐血,以及金瘡傷經的方劑,即本方加乾薑,煮法後說:此湯治療婦女產後崩漏出血過多,虛弱氣喘欲死,腹中劇痛,出血不止,療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