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三 (4)
卷三 (4)
1. 論七首、脈證五條、方九首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
久不愈。必致癰腫。(胕。千金。作浮。如鼓不渴。巢源。作如故而不滿又不渴。身下。脈經。千金。有體字。)
〔程〕風水與皮水相類屬表。正水與石水相類屬裡。但風水惡風。皮水不惡風。正水自喘。石水不喘。為異耳。自唐以來。復有五水十水之說。皆由腎不主五液。脾不能行水。致津液充郭。上下溢於皮膚。則水病生矣。
白話文:
老師說,水病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黃汗。風水,脈象浮,外在症狀是骨節疼痛怕風。皮水,脈象也浮,外在症狀是小腿腫脹,按下去指頭陷下去,不害怕風,腹部像鼓一樣,不渴,要讓病人出汗。正水,脈象沉而遲緩,外在症狀是喘不過氣。石水,脈象沉,外在症狀是腹部脹滿,不喘。黃汗,脈象沉而遲緩,身體發熱,胸部滿悶,四肢頭面腫脹。
如果久治不愈,必定會導致癰腫。(胕,千金方作浮。如鼓不渴,巢源方作如故而不滿又不渴。身下,脈經,千金方有體字。)
〔程氏注〕風水和皮水類似,都屬於表證。正水和石水類似,都屬於裡證。只是風水怕風,皮水不害怕風,正水喘不過氣,石水不喘,這是它們的不同之處。從唐代以後,又出現了五水十水之說,都是因為腎臟不能主宰五液,脾臟不能運化水濕,導致津液充塞,上下溢出皮膚,於是就產生了水病。
〔鑑〕風水得之內有水氣。外感風邪。風則從上腫。故面浮腫。骨節疼痛惡風。風在經表也。皮水得之內有水氣。皮受濕邪。濕則從下腫。故胕腫。其腹如鼓。按之沒指。水在皮里也。非風邪。故不惡風。因水濕。故不渴也。其邪俱在外。故均脈浮。皆當從汗從散而解也。正水。
水之在上病也。石水。水之在下病也。故在上則胸滿自喘。在下則腹滿不喘也。其邪俱在內。故均脈沉遲。皆當從下從溫解也。
〔尤〕正水。腎臟之水自盛也。石水。水之聚而不行者也。正水。乘陽之虛。而侵及上焦。故脈沉遲而喘。石水。因陰之盛。而結於少腹。故脈沉。腹滿而不喘也。
白話文:
風水症是因為體內有水氣,外感風邪所致。風邪從上而來,因此面部浮腫,骨節疼痛怕風,風邪停留在經絡表層。皮水症則是體內有水氣,皮膚受到濕邪侵襲。濕邪從下而來,因此四肢浮腫,腹部鼓脹,按壓下去會留下指痕,水氣停留在皮層之下。皮水症不是風邪所致,所以不害怕風,因水濕的關係也不口渴。風水和皮水邪氣都在體表,所以脈象浮,治療應當從汗從散來解。
正水是水氣上泛的病症,石水是水氣下積的病症。正水症表現為胸悶氣喘,石水症則表現為腹部脹滿不喘。邪氣都在體內,所以脈象沉遲,治療應當從下從溫來解。
正水症是腎臟水氣過盛,石水症是水氣停滯不流。正水症是因為陽氣虛弱,水氣上犯心肺,所以脈象沉遲,氣喘。石水症是陰氣過盛,水氣積聚在下腹部,所以脈象沉,腹部脹滿,不喘。
〔魏〕黃汗者。其脈亦沉遲。與正水石水。水邪在內無異也。然所感之濕。客於皮毛者。獨盛於他證。故身發熱。熱必上炎。故胸滿頭面腫。濕熱肆行。故四肢亦腫。久久不愈。瘀窿蘊釀。致成瘡癰。潰爛成膿。必至之勢也。熱逼於內。汗出於外。濕瘀乎熱。汗出必黃。此又就汗出之色。以明濕熱之理。名之曰黃汗。
案胕。程讀為跗。本於喻氏。蓋誤矣。徐云。胕者。浮也。近是。素水熱穴論云。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知是胕腫。即水病之稱耳。
巢源石水候云。腎主水。腎虛則水氣妄行。不依經絡。停聚結在臍間。小腹腫大。𩊅如石。故云石水。其候引脅下脹痛。而不喘是也。脈沉者。名曰石水。尺脈微大。亦為石水。腫起臍下。至少腹垂垂然。上至胃脘則死。不治。
白話文:
患有黃汗的人,脈象也是沉遲的,跟正水石水一樣,都是水邪在體內沒有消散的表現。不過,他們所感受的濕氣,停留在皮膚毛髮上,特別明顯。所以身體會發熱,熱氣往上炎上,導致胸部飽滿、頭面腫脹。濕熱肆虐,四肢也會腫起來。如果長期不治,濕氣瘀積,就會形成瘡癰,潰爛成膿,這是必然的趨勢。熱氣逼迫在體內,汗液從體外排出,濕氣和熱氣交纏,汗液就會呈現黃色。這也就是從汗液的顏色來闡明濕熱的道理,所以稱之為黃汗。
胕,音跗,指的是浮腫。古代醫書《喻氏》將胕讀為跗,是不正確的。徐氏說,胕的意思就是浮腫,這比較接近正確。古籍《素水熱穴論》中說,水氣溢出到皮膚表面,就會造成胕腫。胕腫就是水病的表現。
巢源在《石水候論》中說,腎臟主水,腎虛則水氣亂竄,不走經絡,停留在臍周,導致小腹腫大,堅硬如石,所以稱為石水。石水的症狀是脅肋下脹痛,但不喘不過氣。脈象沉的,也稱為石水,尺脈微弱而大的,也是石水。腫塊起於臍下,一直垂到小腹,向上蔓延到胃脘就會致命,無藥可治。
張氏醫通云。風水者。腎本屬水。因風而水積也。經云。並浮為風水。傳為胕腫。又曰。腎風者。面胕龐然。壅害於言。不能正偃。正偃則咳。名曰風水。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今止言外證骨節疼痛。惡風。不言胕腫。脫文也。皮水者。
皮膚胕腫是也。蓋肺主氣。以行營衛。外合皮毛。皮毛病甚。則肺氣膹郁。當發其汗。散皮毛之邪。外氣通。而鬱解矣。正水者。腎經之水自病也。經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成病。上下溢於皮膚。胕腫腹大。上為喘呼不得臥。標本俱病也。石水者。乃水積小腹胞內。
白話文:
張氏醫通書中說,風水病,是因為腎臟本屬水,受到風的影響,導致水氣積聚而引起的。經書上說,身體浮腫就是風水病,也會傳變成胕腫(指腿部的腫脹)。又說,腎風病患者,臉部會腫脹,說話困難,不能平躺,平躺就會咳嗽,這種病叫做風水病,病根在腎臟,病末在肺臟,都是因為水氣積聚而引起的。水氣積聚後,會從上下溢出到皮膚表面,所以會出現胕腫。現在只說外在症狀,比如骨節疼痛、怕風,卻沒有提到胕腫,這應該是文字遺漏了。皮水病,就是指皮膚腫脹。
皮膚胕腫是也。蓋肺主氣。以行營衛。外合皮毛。皮毛病甚。則肺氣膹鬱。當發其汗。散皮毛之邪。外氣通。而鬱解矣。正水者。腎經之水自病也。經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成病。上下溢於皮膚。胕腫腹大。上為喘呼不得臥。標本俱病也。石水者。乃水積小腹胞內。
皮膚腫脹就是皮水病。因為肺臟主管氣,負責運送營氣和衛氣,並與皮膚毛髮相連。如果皮膚病很嚴重,就會導致肺氣鬱結,這時應該要讓病人出汗,散發皮膚毛髮中的邪氣,讓外氣暢通,就能解開鬱結。正水病,指的是腎經本身的水氣病變。經書上說,腎臟是胃的關口,關口不利,就會導致水氣積聚而生病。水氣積聚後,會從上下溢出到皮膚表面,導致胕腫和腹部腫大,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的情況。這是一種標本俱病的病症。石水病,指的是水氣積聚在小腹的胞宮內。
堅滿如石。經曰。陰陽結邪。陰多陽少。名石水。又曰。腎肝並沉為石水。水積胞內。下從足少陰。故不發喘。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隱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鑑〕此為黃汗四字。當是衍文。六脈俱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之病。若風強於氣。相搏為病。則偏於營。故為隱疹。身體為癢。癢者肌虛。為風邪外薄故也。名曰泄風。即今之風燥瘡是也。故日久不愈。則成痂癩。痂癩。疥癬癘癩之類是也。若氣強於風。
白話文:
身體堅硬如石,經書上說,陰陽交結邪氣,陰氣多陽氣少,稱為石水。又說,腎臟和肝臟都沉陷,也是石水。水積聚在胞內,向下流經足少陰經,所以不會喘不過氣。
脈象浮而洪,浮象代表風,洪象代表氣。風氣互相搏擊,風氣較盛則會出現隱疹,身體發癢,癢是因為風氣外泄,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痂癩。氣氣較盛則會積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撞,身體會腫脹,出汗後才會痊癒。怕風則代表虛弱,這是風水病。不害怕風的人,小便通暢,上焦有寒氣,口裡會流很多口水,這是黃汗。
這是黃汗四個字,應該是衍文。六脈都浮而洪,浮象代表風,洪象代表氣。風氣互相搏擊的病,如果風氣比氣氣強,互相搏擊產生疾病,就會偏向營氣,因此出現隱疹,身體發癢。癢是因為肌肉虛弱,被風邪外薄所致,稱為泄風,也就是現在的風燥瘡。如果久治不愈,就會變成痂癩,痂癩就是疥癬癘癩之類的皮膚病。如果氣氣比風氣強,
相搏為病。則偏於衛。故為水氣。難以俯仰。即今之支飲喘滿不得臥也。若風氣兩相強擊為病。則為風水。故通身浮腫也。以上諸證。皆屬肌表。故當發汗。汗出乃愈也。風水無汗。當以越婢湯發汗。若汗出惡風。則為表陽虛。故加附子也。若不惡風。小便通利。非表陽有寒。
乃上焦有寒也。上焦有寒。惟兼病水者。不能約束津液。故其口多涎也。
何氏醫碥云。惡風則虛一句。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五句。當是錯簡刪之。案此說未知是否。金鑑改洪腫作浮腫。巢源。有身面卒洪腫候。謂腫之盛大。金鑑誤耳。
白話文:
如果外邪互相搏鬥而致病,就會偏向衛氣,表現為水氣,患者難以彎腰抬頭,這也就是現在的支氣管炎、喘息、胸滿不能平躺的情況。如果風氣和水氣互相強烈攻擊而致病,就會變成風水,患者全身浮腫。以上這些症狀都屬於肌表,所以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出汗就能痊癒。風水症狀如果不出汗,就應該用越婢湯來發汗。如果出汗後怕風,說明表陽虛,就要加附子。如果不怕風,小便通暢,就不是表陽有寒,而是上焦有寒。上焦有寒,只有合併水氣的患者才會不能約束津液,所以口裡有很多唾液。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裹上。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脈經。千金。外臺。並無蠶字。據靈論疾診尺及水脹篇。無蠶字為是。蓋因下文目下有臥蠶之語。而錯誤也。裹。靈樞。作窠。潘氏續焰云。窠者。窩也。聚精成窩。搏結之義。)
〔尤〕風水。其脈自浮。此云沉滑者。乃水脈非風脈也。至面目腫大有熱。則水得風而外浮。其脈亦必變而為浮矣。仲景不言者。以風水該之也。目窠上微腫。如蠶新臥起狀者。內經所謂水為陰。而目下亦陰。聚水者必微腫。先見於目下是也。頸脈動者。頸間人迎脈動甚。風水上湊故也。
白話文:
如果寸口脈沉而滑,體內有水氣,臉部腫大且發熱,就叫做風水。觀察患者眼睛周圍,會發現微腫,像蠶剛剛睡醒時眼角的樣子,頸部脈搏跳動,時常咳嗽,按壓手腳,按下去凹陷後卻緩慢回彈,這些都是風水病症的表現。
(脈經、千金、外臺等醫書中都沒有提到「蠶」字,根據靈論疾診尺和水脹篇,應該沒有「蠶」字纔是正確的。可能是因為下文有「目下有臥蠶之語」而產生誤寫。 「裹」字,在靈樞中寫作「窠」。潘氏續焰中說:「窠就是窩,聚精成窩,是搏結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風水病症的脈象應該是浮的。這裡說脈象沉而滑,是因為這是水氣的表現,而不是風氣。臉部腫大且發熱,是因為水氣受到風氣的影響而外浮,所以脈象也會變成浮的。仲景沒有特別說明,是因為風水病症的症狀已經包含了這些變化。眼睛周圍微腫,像蠶剛剛睡醒時眼角的樣子,是因為內經中說水為陰,而眼睛下方也是陰性部位,水氣聚集的地方就會輕微腫脹,所以先在眼睛下方出現腫脹。頸部脈搏跳動,是因為頸部人迎脈搏跳動很明顯,是風水病症上浮導致的。
時時咳者。水漬入肺也。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與內經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者不同。然腹中氣大。而肢間氣細。氣大則按之隨手而起。氣細則按之窅而不起。而其浮腫則一也。
案水脹篇。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者。水也。其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者膚脹也。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所致。寒氣在於皮膚之間。按而散之。則不能猝聚。故窅而不起也。當知隨手而起。為有水無氣。窅而不起。為有氣有水也。巢源。燥水。謂水氣溢於皮膚。
因令腫滿。以指畫肉上。則隱隱成文字者。名曰燥水。以指畫肉上。隨畫隨散。不成文字者。名曰濕水。蓋濕水。即靈樞所謂水也。燥水。即所謂膚脹也。上條云。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而此條云。陷而不起者風水。則知皮水風水。即巢源所謂燥水。而亦膚脹之屬也。
白話文:
經常咳嗽的人,是因為水氣入侵肺部。按壓他們的手腳,會發現凹陷下去後無法恢復,這和《內經》中提到的「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者」不同。雖然腹部的氣很大,但四肢的氣很小。氣大則按壓後會隨手恢復,氣小則按壓後會凹陷下去無法恢復。不過他們都伴隨浮腫的現象。
根據《水脹篇》的記載,「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者」屬於水氣。如果全身腫脹、皮膚厚實,按壓腹部凹陷下去無法恢復,則是屬於膚脹。膚脹是由寒氣停留在皮膚之間引起的。寒氣停留在皮膚之間,按壓後會散開,無法迅速聚集,所以凹陷下去無法恢復。因此可以知道,隨手而起表示有水氣但沒有寒氣,凹陷下去無法恢復表示有寒氣也有水氣。巢源將水氣溢於皮膚的現象稱為燥水。
如果腫脹導致腹部膨滿,用手指在皮膚上畫字,會留下隱隱約約的字跡,這就是燥水。如果用手指在皮膚上畫字,字跡會隨著手指的移動而消失,不會留下痕跡,這就是濕水。濕水就是《靈樞》中提到的水氣,燥水就是所謂的膚脹。前面提到「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而這裡提到「陷而不起者風水」,由此可知,皮水、風水都屬於巢源所說的燥水,也是膚脹的範疇。
尤注似疏。故詳及之。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為脾脹。其狀如腫。
發汗即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酸。徐沈尤作痠。脾脹諸注作肺脹為解。似是。唯程魏仍舊文。本條凡五節。依徐注而分之。)
〔尤〕太陽有寒。則脈緊骨疼。有濕。則脈濡身重。有風。則脈浮體痠。此明辨也。今得傷寒脈。而骨節不疼。身體反重而痠。即非傷寒。乃風水外勝也。風水在表而非里。故不渴。風固當汗。水在表者。亦宜汗。故曰汗出即愈。然必氣盛而實者。汗之乃愈。不然。則其表益虛。
白話文:
太陽病,脈象浮緊,一般會出現骨節疼痛,但病人卻不痛,反而覺得身體沉重酸痛,而且不渴,出汗後就會好轉,這是風水症。如果病人還感到惡寒,就表示身體非常虛弱,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可以治癒。如果病人感到口渴但沒有惡寒,則是皮水症,身體浮腫且冰冷,像周痺一樣,胸悶難以進食,而且腹部會感到疼痛,晚上躁動不安難以入睡,這是黃汗症。如果病人疼痛位於骨節,咳嗽喘息,不口渴,則是脾脹症,身體看起來像腫了一樣。
發汗後可以治癒,但如果出現口渴、腹瀉、小便頻繁等情況,就不適合發汗治療。
太陽病如果體內有寒氣,脈象就會緊,骨頭會疼痛。如果有濕氣,脈象就會濡滑,身體會感到沉重。如果有風氣,脈象就會浮,身體會感到酸痛。這是辨別太陽病的不同症狀的方法。現在病人得了傷寒,但骨節不痛,反而身體沉重酸痛,這就不是傷寒,而是風水外勝。風水症屬於表症而不是裡症,所以病人不口渴。風氣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水氣在表面的也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所以說汗出即愈。但必須是氣盛而實證的病人,發汗才能治癒,否則表症會更加虛弱。
風水雖解。而惡寒轉增矣。故曰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若其渴而不惡寒者。則非病風。而獨病水。不在皮外。而在皮中。視風水為較深矣。其證身腫而冷。狀如周痹。周痹為寒濕痹其陽。皮水為水氣淫於膚也。胸中窒不能食者。寒襲於外。而氣窒於中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者。
熱為寒鬱。而寒甚於暮也。寒濕外淫。必流關節。故曰此為黃汗。痛在骨節也。其咳而喘。不渴者。水寒傷肺。氣攻於表。有如腫病。而實同皮水。故曰發汗則愈。然此諸病。若其人渴而下利。小便數者。則不可以水氣當汗。而概發之也。仲景丁寧之意。豈非慮人之津氣先亡耶。
白話文:
雖然風寒症狀有所緩解,但惡寒卻加重了。因此說惡寒的人,這是極度虛弱的表現,發汗可以治癒。如果患者口渴但不惡寒,就不是風寒病,而是單純的濕氣病,濕氣不在皮膚表面,而在皮膚內部,比風寒症更深層。這種病症表現為身體腫脹且冰冷,類似於周痹。周痹是寒濕痹阻陽氣,皮水是水氣浸淫皮膚。胸悶不能進食,是因為寒氣入侵體外,氣機受阻於內。反覆疼痛,傍晚躁動難眠,是因為熱氣被寒氣鬱結,而寒氣在傍晚尤甚。寒濕外侵,必會流注關節,所以叫做黃汗,疼痛在骨節。咳嗽喘息,不口渴,是因為寒濕傷肺,氣機外攻,表現像腫病,但實質上是皮水。因此說發汗就能治癒。然而,這些病症中,如果患者口渴、腹瀉、小便頻繁,就不能把濕氣當汗,一概發汗。仲景醫典中如此強調,難道不是擔心患者的津液先被耗盡嗎?
或問前二條云。風水外證骨節疼。此云骨節反不疼。身體反重而痠。前條云。皮水不渴。此云渴。何也。曰。風與水合而成病。其流注關節者。則為骨節疼痛。其侵淫肌體者。則骨節不疼。而身體痠重。由所傷之處不同故也。前所云皮水不渴者。非言皮水本不渴也。謂腹如鼓。
而不渴者。病方外盛而未入里。猶可發其汗也。此所謂渴而不惡寒者。所以別於風水之不渴而惡風也。程氏曰。水氣外留於皮。內薄於肺。故令人渴。是也。
靈周痹篇云。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痹。案此即歷節痛風之謂。今云狀如周痹者。
白話文:
有人可能疑惑前面提到的两点:一是风水分证骨节疼痛,而这里却说骨节反而不疼,身体反而沉重酸痛;二是前面提到皮水不渴,而这里却说渴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风和水结合在一起导致的疾病,如果流注关节,就会导致骨节疼痛;如果侵淫肌体,则骨节不疼,而身体会感到酸重。这是因为受伤部位不同造成的。前面所说的皮水不渴,并不是说皮水本身不渴,而是指腹部像鼓一样鼓胀,却并不感到口渴。这是因为病邪在外盛而未入里,还可以通过发汗来治疗。这就是所说的渴而不恶寒,用来区分风水的“不渴而恶风”。程氏说:“水气外留于皮,内薄于肺,所以令人渴”,这说法是正确的。
《灵周痹篇》中写道:“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这段话的意思是,风寒湿气停留在皮肉之间,就会导致局部发热,热气凝结,就会压迫肌肉,导致肌肉分裂,从而产生疼痛。疼痛的时候,阳气回流到疼痛部位,导致局部发热,热气消退后,就会感觉麻木,麻木之后,其他部位的痹病就会发作。这种病症,既没有侵入内脏,也没有到达皮肤表面,只停留在肌肉之间,真气无法流通,所以被称为周痹。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历节痛风的表现。现在所说的症状像周痹的,就是指这种病症。
豈謂其為走痛耶。抑與靈樞周痹異義。而謂唯其為頑痹耶。諸注無明解者何。又案金鑑以下條越婢加朮湯主之六字。移本條發汗即愈之下云。以上四證。皆初病皮毛。狀類傷寒。故均以越婢加朮湯主之。發汗即愈也。此說不可從。詳於下條。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原注〕方見中風○案黃。脈經作洪。是。脈經注。一云。皮水。其脈沉。頭面浮腫。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
白話文:
這難道是所謂的走痛嗎?還是與靈樞記載的周痹有所不同?又是否僅僅是頑痹呢?以前的注解都没有清楚解释。再者,金鑑以下的條目記載越婢加朮湯主治六字,移至本條發汗即愈之下,說明以上四證,都是初病皮毛,症状类似伤寒,所以都用越婢加朮湯來治疗,發汗即愈。这种说法不可取,详细解释在下一條。
里水是指全身和面部浮腫,脉象沉细,小便不利,因此导致水肿。如果小便能够正常排出,则是体内津液丢失,因此口渴。越婢加朮湯主治此症。
〔程〕里有水則脈沉。小便不利。溢於表則一身面目黃腫。故與越婢加朮湯。以散其水。若小便自利。此亡津液而渴。非里水之證。不用越婢湯也。越婢加朮湯。當在故令病水之下。
案此條諸家。並以自一身面目黃腫。至故令渴也。悉屬越婢湯證。殊不知此與腸癰大黃牡丹湯條。同為倒裝法。程注義獨長矣。第據脈經。黃腫。乃洪腫之訛。又據外臺。引古今錄驗。皮水越婢加朮湯主之。及脈經註文。里水亦皮水之訛。義尤明顯。金鑑則不考之於古書。輒以越婢加朮湯主之七字。
移於前條。抑亦肆矣。或疑脈沉用麻黃之義。考本草。麻黃為肺家之專藥。李氏詳辨之。皮水。水氣壅遏於皮膚之間。用麻黃而發之。則氣行水利。而脈道開。沉乃為浮。此等之義。身試親驗。然後知經文之不我欺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裡有水停滯,脈象就會沉而遲緩,排尿也不順暢。如果水氣外溢,就會導致全身和面部浮腫發黃。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越婢加朮湯來散解水氣。如果小便通暢,這是因為津液不足而口渴,不是身體裡有水停滯的表現,就不需要使用越婢加朮湯。越婢加朮湯的功效,在「故令病水」的症狀之下才能發揮作用。
然而,其他醫家都認為,從全身發黃浮腫到口渴,都是越婢加朮湯的適用症狀。他們並不知道,這和腸癰條目中使用大黃牡丹湯的用法一樣,都是倒裝的寫法。程氏的注解才是最精闢的。根據脈經的記載,黃腫其實是洪腫的誤寫。而且根據外台引用的古今錄驗,皮水可以用越婢加朮湯治療。根據脈經的註解,里水也是皮水的誤寫。因此,程氏的注解更加明確。金鑑卻沒有考證古書,就直接將「越婢加朮湯主之」七個字移到前面的條目,實在是太過隨意了。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脈象沉緩要用麻黃?根據本草記載,麻黃專門針對肺部。李氏詳細辨析了皮水,認為皮水是水氣阻滯在皮膚之間,使用麻黃可以將水氣發散,使氣機流通,水液排泄,脈道也從沉而變為浮。這些道理都需要親身試驗才能明白,然後才會明白經文並沒有欺騙我們。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鑑〕趙良曰。趺陽當伏者。非趺陽胃氣之本脈也。為水蓄於下。其氣伏。故脈亦伏。脈法曰。伏者為水。
〔魏〕趺陽有水邪則當伏。以胃陽為水濕陰寒所固閉。故陽明之脈不出也。今反緊。不惟水盛於裡。而且寒盛於中矣。蓋其人不止有水氣之邪。而更兼平日有積寒疝瘕。腹中常常作痛。水邪中又兼寒邪也。醫者不識其為陰寒。乃以為水邪可下。雖水下沉。而寒邪上逆。故胸滿短氣矣。
此病趺陽脈當伏。今反數。為本自有熱。然本自有熱。則當消穀。小便數大便堅。如傷寒胃實之證也。今小便反不利。則知為欲作水與濕熱之邪無疑。
白話文:
患者的趺陽脈應該沉伏,現在卻反而緊緊的。這說明他本來就患有寒疝瘕,腹部經常疼痛。醫生卻誤以為是水邪,反而用瀉下之法。結果水邪雖下沉,但寒邪卻上逆,導致胸悶氣短。
同樣的,患者的趺陽脈應該沉伏,現在卻反而跳動頻繁。這說明他本來就體內有熱。本有熱症的人,通常會食慾好,小便頻數,大便乾燥,類似傷寒胃實的症狀。但現在患者反而小便不利,這就說明他可能要發展成水腫,是濕熱之邪的表現。
註解
- 趺陽脈:足陽明胃經的脈象,位於足背最高點。
- 伏:指脈象沉而不顯,脈搏細弱難以觸摸。
- 緊:指脈象有力,觸摸時有緊繃感。
- 寒疝瘕:指寒邪侵犯所致的腹痛、腹脹、腹部有腫塊等病症。
- 下之:指瀉下,用瀉藥的方法排出體內的水邪。
- 胸滿短氣:指胸部脹滿,呼吸困難。
- 數:指脈象跳動頻繁。
- 消穀:指食慾好。
- 小便數:指小便次數多。
- 不利:指小便排泄不暢。
- 欲作水:指水腫的徵兆。
鑑
趙良說:趺陽脈沉伏,並不是因為胃氣本身的脈象,而是因為水邪蓄積在下方,氣機下沉,所以脈象也沉伏。脈法書中說:「伏者為水。」
魏
趺陽脈沉伏是因為有水邪,因為胃陽被水濕陰寒所阻礙,所以陽明經的脈象就顯現不出來。現在脈象反而是緊的,不僅說明水邪充盈於內,而且寒邪也盛於中。此人不僅有水邪,而且平常還有積寒疝瘕,腹部經常疼痛。水邪和寒邪同時入侵,醫生不瞭解這是陰寒之邪,以為是水邪可以用瀉下法治療。雖然水邪下沉了,但寒邪卻上逆,所以導致胸悶氣短。
這個病人,趺陽脈應該沉伏,現在卻跳動頻繁,說明他本就有熱。但本來就體內有熱的人,應該食慾好,小便頻數,大便乾燥,就像傷寒胃實的症狀。現在患者反而小便不利,說明他可能要發展成水腫,是濕熱之邪的表現,無疑了。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鑑〕案此條文義不屬。不釋。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水不沾流。走於腸間。(脈經。衛氣不行下。更有衛氣不行四字。)
〔程〕寸口以候表。弦緊為寒。寒則表氣不行。不能以衛肌膚。故惡寒。氣既不行。則水飲亦不宣。但走入腸間而為水。
案金鑑云。此條必有脫簡。不釋。考脈經寒疝篇云。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則惡寒。緊則不欲食。弦緊相搏。則為寒疝。知此條亦宜有緊則云云語。金鑑為是。
白話文:
如果寸口脈浮而遲,代表身體有熱症,但氣血運行緩慢,熱氣被阻礙,形成沉滯狀態。若趺陽脈浮而數,則表示體內熱氣旺盛,但氣血運行過快,熱氣被限制,形成伏藏狀態。沉滯和伏藏相互作用,形成水飲停滯。沉滯則代表絡脈虛弱,伏藏則代表小便不暢,虛弱與不暢相互作用,水飲停留在皮膚表面,形成水腫。
至於寸口脈弦而緊,代表衛氣運行不暢,造成惡寒症狀。由於衛氣無法運行,水分也無法正常流動,停留在腸道,導致水飲積聚。
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沈〕少陰腎脈。緊則寒邪凝滯正氣於內。曰緊則為痛。沉則衛氣鬱而不宣。三焦壅閉。水即氾濫。曰沉則為水。決瀆無權。小便即難。
〔鑑〕四句文義不屬。並有脫簡。不釋。
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脈經。脈得上。有師曰二字。)
〔尤〕水為陰。陰盛故令脈沉。又水行皮膚。榮衛被遏。亦令脈沉。若水病而脈出。則真氣反出邪水之上。根本脫離。而病氣獨勝。故死。出與浮迥異。浮者盛於上。而弱於下。出則上有而下絕無也。
〔魏〕附錄傷寒論一條以證之。少陰篇云。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白話文:
少陰脈摸起來緊緊的,而且沉下去,緊就是疼痛,沉就是水氣停滯。因此小便就會不順暢。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鑑〕趙良曰。內經色澤者。病溢飲。溢飲者。渴而多飲。溢於腸胃之外。又曰。水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也。故水在腹。便目下腫也。靈樞曰。水始起也。目下微腫如蠶。如新臥起之狀。其人初由水穀不化津液。以成消渴。必多飲。多飲則水積。水積則氣道不宣。故脈伏矣。
〔沈〕胃中津液水飲。外溢皮膚肌肉。不溉喉舌。故作消渴。誠非真消渴也。
千金云。凡水病之初。先兩目下腫起。如老蠶色。挾頸脈動。股里冷。脛中滿。按之沒指。腹內轉側有聲。此其候也。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案此條。原本接上條。今據程本金鑑。另分為一條。)
白話文:
患水病的人,眼下方有臥蠶,面色紅潤,脈象沉伏,此人會出現口渴症狀。這是因為體內積水,導致水分溢出腸胃,無法滋潤喉舌,才會口渴。水屬陰,眼下方也是陰位,腹部是至陰所居之地,所以水在腹部,就會導致眼下方腫脹。初期水病,眼下方會微微腫脹,像蠶一樣,像是剛睡醒的樣子,這是因為水穀不化,津液不足,導致口渴。喝得多,水分就會積聚,氣道不通暢,所以脈象沉伏。
〔鑑〕腹者。至陰。脾也。故病水必腹大也。水蓄於內。故小便不利也。其脈沉絕。即伏脈也。脈伏腹大。小便不利。里水已成。故可下之。十棗神祐之類。酌而用之可也。
〔尤〕其脈沉絕。水氣瘀壅而不行。脈道被遏而不出。其勢亦太甚矣。故必下其水。以通其脈。
〔徐〕水病可下。惟此一條。沉絕二字妙。
何氏醫碥云。內水腹大。小便不利。脈沉甚。可下之。十棗湯。浚川散。神祐丸。禹攻散。舟車丸之類。蓋亦可從小便利。亦可從大便泄也。
白話文:
腹部是至陰之地,屬於脾臟。因此,如果病患有水腫,腹部必定會膨大。水積聚在體內,所以小便不暢。脈象沉細微弱,也就是伏脈。脈伏、腹部膨大、小便不暢,表示水腫已經形成,可以服用瀉藥。例如十棗湯、神祐丸之類,可以根據病情選擇使用。
如果脈象沉細微弱,表示水氣淤積不通,脈道被阻礙而無法暢通,病情十分嚴重。因此必須服用瀉藥瀉水,以通暢脈道。
水腫可以服用瀉藥治療,這一點非常重要。沉細微弱這兩個字很關鍵。
何氏醫碥中記載,水腫導致腹部膨大、小便不暢、脈象沉細微弱,可以服用瀉藥治療。例如十棗湯、浚川散、神祐丸、禹攻散、舟車丸之類。這些藥物可以通過促進小便排泄或大便排出,達到治療水腫的目的。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因。脈經。程本。金鑑。作陰。自當愈。千金注云。一作滿月當愈。案因腫。據答語云當病水。作陰腫。為是。)
〔鑑〕病下利。則虛其土傷其津也。土虛則水易妄行。津傷則必欲飲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則水精輸布。何水病之有。惟小便不利。則水無所從出。故必病水。病水者。脾必虛不能制水。故腹滿也。腎必虛不能主水。故陰腫也。於此推之。凡病後傷津。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當防病水也。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身重。千金注云。一作身腫。陰下。脈經有大字。)
白話文:
有人問說:“病人腹瀉後口渴想喝水,但小便不暢、腹部脹滿並出現水腫的情況,這是爲什麼呢?”回答說:“這種情況應當會發展爲水腫疾病。如果患者的小便自然暢通,並且出汗的話,病情就會自行好轉。”(因爲《脈經》和程本等版本將“陰”寫作了“因”,所以此處應理解爲“腫”的意思。根據答案中的描述,“因腫”應該是指水腫的意思更爲準確。)【鑑】患有腹瀉的人身體虛弱並且損傷體液。脾胃功能減弱會導致水分容易在體內亂流;體液受損則必然想要飲水補充。但如果患者的尿量正常或出汗較多,則說明機體能夠有效地輸送水分,因此不會發生水腫問題。只有當排泄系統出現問題時纔會導致水分無法排出體外從而引發水腫症狀。一般來說,在患病過程中傷損到人體液體平衡狀態而導致口乾舌燥以及尿頻等症狀的人都需要注意預防可能出現的水腫情況。關於心臟積水的問題:這類人羣通常體重增加明顯、呼吸困難甚至難以入睡;情緒煩躁不安而且性情急躁;男性可能會出現生殖器部位浮腫的症狀。“身重”這個詞語,《千金方》註釋裏提到過另一種說法叫做“全身浮腫”。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細節方面的差異。
〔魏〕又為明水氣附於五臟。而另成一五水之證。蓋水邪亦積聚之類也。切近於其處。則伏留於是藏。即可以藏而名證。
〔程〕內經曰。心主身之血脈。上經曰。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是以身重少氣也。內經曰。諸水病者。不得臥。夫心屬火。水在心。則蒸郁燔爍。是以不得臥。而煩躁也。心水不應陰腫。以腎脈出肺絡心。主五液。而司閉藏。水之不行。皆本之於腎。是以其陰亦腫也。
案金鑑云。其人陰腫四字。當在腎水條內。錯簡在此。此說有理。然程注義亦通。姑從之。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白話文:
魏氏認為,水氣附著在五臟上,形成另外一種五水證。這是因為水邪積聚,接近五臟,就停留在臟腑內,因此可以根據臟腑來命名疾病。
程氏引用《內經》說,心主宰人體血脈,上經說水在心,心下堅硬、氣短,所以身體沉重、氣短。內經也說,所有水病患者,都不能躺臥。因為心屬火,水在心,就會蒸郁焚燒,所以不能躺臥,而且煩躁。心水不調會導致陰腫,因為腎脈從肺經通到心經,主宰五液,負責閉藏。水不能流通,都是源於腎,所以也會引起陰腫。
金鑑中提到“其人陰腫”四個字,應該在腎水部分,應該是書寫錯誤。這個說法有道理,但程氏的注解也通順,姑且先採用程氏的說法。
肝水表現為腹部膨大,不能翻身,脅肋下腹部疼痛,時常有津液分泌,小便時通時不通。
〔魏〕肝經有水。必存兩脅。故腹大而脅下痛。少陽陰陽往來之道路。有邪窒礙。故不能自轉側。肝有水邪。必上衝胸咽。故時時津液微生。(口中有淡水之症也。)及上升而下降。小便不利者。又續通。此水邪隨肝木往來升降之氣。上下為患也。
〔尤〕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者。肝喜沖逆。而主疏泄。水液隨之而上下也。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身下。千金有體字。)
〔鑑〕趙良曰。肺主皮毛。行榮衛。與大腸合。今有水病。則水充滿皮膚。肺本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為尿溺。今既不通。水不得自小便出。反從其合。與糟粕混。成鴨溏也。
白話文:
肝經中含有水,必定存在兩脅之間。所以肚子大且脅下疼痛。少陽陰陽是氣血往來流通的道路,如果有邪氣阻礙,就會導致不能自行翻身。肝中有水邪,必定會向上衝擊胸咽,所以經常會有津液微生(口中有淡水症狀)。水邪也會上升而下降,導致小便不利。水邪會隨著肝木的升降氣息,在上下之間造成病症。
經常有津液微生,小便續通,是因為肝喜沖逆,主疏泄,水液也隨著肝的氣機上下運行。
肺水症狀表現為身體腫脹,小便困難,經常出現稀便。
趙良說,肺主皮毛,運行榮衛,與大腸相合。現在患了水病,水就會充滿皮膚。肺本應該通調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形成尿液。現在不通暢,水無法從小便排出,反而從大腸排出,與糟粕混合,形成稀便。
〔尤〕鴨溏。如鴨之後。水糞雜下也。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尤〕脾主腹。而氣行四肢。脾受水氣。則腹大四肢重。津氣生於穀。穀氣運於脾。脾濕不運。則津液不生。而少氣小便難者。濕不行也。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反。脈經。作皮。注云。一云。大便反堅。)
〔程〕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令聚水而生病。是有腹大臍腫之證也。腰者腎之外候。故令腰痛。膀胱者。腎之腑。故令不得溺也。以其不得溺。則水氣不得泄。浸漬於睪囊。而為陰汗。流注於下焦。而為足冷。夫腎為水臟。又被水邪。則上焦之氣血。隨水性而下趨。故其人面反瘦。非若風水裡水之面目洪腫也。
白話文:
「鴨溏」是指大便像鴨子拉的糞便一样稀薄,水和粪便混杂在一起。
脾水是指腹胀、四肢沉重、口干舌燥、呼吸短促、小便困难。这是因为脾主腹,气行四肢,脾受水气则腹大四肢重,津液生于谷气,谷气运于脾,脾湿不运则津液不生,气少小便困难。
肾水是指腹胀、肚脐肿胀、腰痛、尿频、阴部潮湿、双脚冰冷、面容消瘦。这是因为肾是胃的关口,关门不利,会导致水气积聚而生病,出现腹胀、肚脐肿胀。腰是肾的外候,所以腰痛。膀胱是肾的腑,所以尿频。由于尿频,水气无法排出,浸渍在阴囊,形成阴汗,流注在下焦,导致脚冷。肾是水脏,被水邪所侵,则上焦的气血随水性向下趋,所以面容消瘦,不同于风水里水造成的浮肿。
〔魏〕是五水。又以分附於五臟而得名矣。但臟雖各附。而其實異其地者。不異其邪。治之者。亦異其處者。不當易其法也。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鑑〕諸有水者。謂諸水病也。治諸水之病。當知表裡上下分消之法。腰以上腫者。水在外。當發其汗乃愈。越婢青龍等湯證也。腰以下腫者。水在下。當利小便乃愈。五苓豬苓等湯證也。趙良曰。身半以上。天之分陽也。身半以下。地之分陰也。而身之腠理行天分之陽。小便通地分之陰。
故水停於天者。開腠理。水從汗散。水停於地者。決其出關。而水自出矣。即內經開鬼門潔淨府法也。
白話文:
魏氏認為,五水指的是與五臟相關的水分,雖然每個臟器都有各自的水分,但其病邪是一樣的。治療時,要根據病變位置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不應該混淆。
老師說,凡是水腫,腰以下腫的,應該利尿;腰以上腫的,應該發汗,才能治癒。
鑑別指出,所謂水腫,指的是各種水病。治療水病,要掌握表裡上下分消的方法。腰以上腫的,水在外,應該發汗,才能治癒,像是越婢湯、青龍湯等方證。腰以下腫的,水在下,應該利尿,才能治癒,像是五苓散、豬苓湯等方證。趙良說,身體上半部分屬於天之陽,身體下半部分屬於地之陰,身體的腠理運行著天之陽氣,小便通暢著地之陰氣。
因此,水停留在天之陽,就要開腠理,讓水分從汗液散出;水停留在地之陰,就要決其出關,讓水分自然排出。這就是《內經》中提到的開鬼門潔淨府之法。
陳氏證治大還云。凡大人小兒。通身浮腫喘急。小便不利。自下而上者。名陰水。自上而下者。名陽水。俗名河白。用河白草。濃煎湯洗浴。此草三尖底平。葉底及梗有芒刺。陽水用無刺者。陰水用有刺者。一二浴後。而小便便利。浮腫自消。神效神效。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沈際飛校本脈經。卑作革。脈經注。一云。水分。)
〔程〕沉為水。遲為寒。水寒相搏。則土敗矣。是以胃之趺陽脈則伏。脾之水穀則不磨。脾衰則寒內著地而為鶩溏。胃衰則水外溢而為身腫也。少陽者三焦也。內經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今少陽脈卑。則不能決瀆矣。在男子。則小便不利。少陰者腎也。中藏經曰。
白話文:
陳氏的醫書《證治大還》中說,無論大人小孩,全身浮腫、呼吸急促、小便不暢,從下往上浮腫的叫做陰水,從上往下浮腫的叫做陽水,俗稱河白。可以用河白草煎湯洗浴,這種草葉子有三個尖角,底部平整,葉底和莖上有芒刺。陽水用無刺的,陰水用有刺的。洗浴一兩次後,小便就會順暢,浮腫也會消退,效果非常顯著。
老師說,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弱則大便稀溏,胃氣衰弱則身體浮腫。少陽脈虛弱,少陰脈細弱,男子則小便不暢,女子則月經不通。月經是血,血不暢則為水,稱為血分。
腎者女子以包血。以其與衝脈並行。今少陰脈細。則寒氣宕於胞門矣。在婦人則經水不通。經雖為血。其體則水。況水病而血不行。其血亦化為水。故名曰血分。
案沈云。卑者。即沉而弱。徐云。卑則低而弱。平脈決。榮氣弱。名曰卑。王宇泰云。榮主血為陰。如按之沉而無力。故謂之卑也。但少陽未詳何部。徐云。左關膽脈也。沈云。右尺。金鑑云。左尺。然左右配位之說。仲景所未曾言。必別有所指。史記倉公傳。時少陽初代。亦同。血分。諸家無明解。蓋分。散也。血為水分散。流布肢體也。又有水分。附於左。
脈經云。問曰。病有血分。何謂也。師曰。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問曰。病有水分何也。師曰。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
白話文:
腎臟是女性的血液循環系統,因為腎經與衝脈平行。如果少陰脈虛弱,寒氣就會停滯在胞宮,導致女性經期不順。經血雖然是血液,但它的性質偏向水,如果水氣過盛,血液就無法正常運行,甚至會變成水,因此稱為「血分」。
古人對「卑」的解釋不一,有人認為是沉重虛弱,有人認為是低弱,總之是指氣血虛弱。至於少陽經的具體位置,古籍記載也不一致,有的說左關脈是膽經,有的說右尺脈是少陽經,但《傷寒論》中並未明確說明。血分這個概念,古籍也未有明確解釋,可能是指血液分散流佈到全身的現象,也可能指水分附著在身體上的現象。
《脈經》中提到,經期提前或結束後出現水腫,稱為「血分」,這種病症難以治療;而先出現水腫,之後才出現經期不順,稱為「水分」,這種病症比較容易治療。
本事續方云。治婦人經脈不通。即化黃水。水流四肢。則遍身皆腫。名曰血分。其候與水腫。相類一等。庸醫不問源流。便作水疾治之。非唯無效。又恐喪命。此乃醫殺之也。宜用此方。
人參,當歸,瞿麥穗,大黃,桂枝,茯苓(各半兩),苦葶藶(炒二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米飲下。漸加至二十丸。止於三十丸。每無不效者。案此方為經水不通。而發血分者設焉。若胃氣衰者。宜另議方而可也。
白話文:
古書「本事續方」記載,治療婦女經脈不通,導致黃水積聚,流至四肢,全身浮腫,稱為血分病症。其症狀與水腫相似,庸醫不究其因,就當作水病治療,不但無效,反而可能致命,這就是醫死人的做法。應該使用以下藥方:人參、當歸、瞿麥穗、大黃、桂枝、茯苓各半兩,苦葶藶炒二分,研成細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十五粒,米湯送服,逐漸增加至二十粒,最多服用三十粒,沒有不奏效的。這個藥方是專門治療經水不通而導致血分病症的,如果患者胃氣虛弱,則需要另外考慮藥方。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
喉咽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瘥。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沖氣令止。乃治咳。
白話文:
病人感到全身水腫,臉色和四肢都腫脹,小便排泄不順暢,脈象卻不像是水腫,反而顯示胸中疼痛,氣往上衝到咽喉,感覺像炙烤的肉,並伴隨輕微咳嗽和喘息。老師說,寸口脈沉而緊,沉代表水,緊代表寒,沉緊交纏,阻滯在關元穴,起初可能不太明顯,年輕力壯時不會感到,但陽氣衰弱後,營衛氣血相互影響,陽氣受損,陰氣過盛,寒氣微微活動,腎氣上衝,導致喉咽阻塞,脅肋疼痛。醫生以為是留飲,就用大下法治療,但氣擊不散,病症並未消除。後來患者嘔吐,胃氣虛弱,咽喉乾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水穀不能消化,臉色、手腳浮腫。又服用葶藶丸瀉水,當時症狀稍微減輕,但飲食過度,腫脹又復發,胸肋疼痛,像奔馬一樣,水氣上涌,就會出現浮咳、喘逆,應該先治療上衝的氣,讓它停止,才能治咳。
咳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病當在後。(徐本。氣擊。作氣系。無浮咳之浮字。當微。作尚微。沈尤並同。魏本氣擊。作氣急。)
〔沈〕此水病積寒為根。兼示誤治之變也。病者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乃水腫本有之證。但病者竟不言此。反言胸中痛。氣上衝胸。狀如炙肉。當微咳喘。然水病不當有此而見之。故問其脈何類。
〔程〕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水寒之氣。結於關元。當其少壯之時。陽氣正旺。雖有結寒。亦為不覺。及至陽衰之後。營衛亦虛。其陽則損。其陰則盛。關元結寒。乘其陽虛而動。腎中陽氣。不能以勝陰寒。寒氣上衝。咽喉閉塞。脅下亦相引而急痛也。醫者不求其本因寒水結在關元。
白話文:
咳嗽停止,喘不過氣的情況自然會痊癒。要先治療新病。病症應該是在之後才會出現。
這個病是因寒水積聚在體內而導致的,也反映了誤治的後果。病人面容、身體、四肢都腫脹,小便不順暢,這是水腫的典型症狀。但是病人並沒有提及這些,反而說胸部疼痛,氣往上衝,感覺像炙烤的肉一樣,輕微咳嗽喘不過氣。水腫病不應該出現這些症狀,所以要詢問病人的脈象是什麼類型的。
病人寸口脈沉而緊,沉代表水,緊代表寒。寒水之氣積聚在關元穴,在年輕力壯的時候,陽氣旺盛,即使有寒水積聚,也不會察覺。等到陽氣衰弱之後,營衛氣血也虛弱,陽氣衰損,陰氣盛盛,關元穴的寒水就趁機趁虛而入,腎臟的陽氣無法戰勝陰寒,寒氣向上衝,導致咽喉閉塞,脅肋下也連帶疼痛。醫生沒有探究病根,沒有發現寒水積聚在關元穴。
見其標證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以為水飲。而大下之。其沖氣不為下止。後重吐之。非惟沖氣不止。而大吐大下。復又損其胃。而亡其津液。是以咽燥引飲也。吐下後。其陽愈虛。則不能施行便溺。其寒愈勝。則不能消化水穀。是以小便不利。而水穀不化。面目手足。
猶然浮腫。復與葶藶丸下水。而浮腫小瘥。食飲過度。則脾胃復傷。腫復如前。其實水寒結於關元而未散。寒上衝。則胸脅苦痛。象若奔豚。水揚溢。則為浮腫喘咳也。
〔魏〕營衛。即陰陽之氣也。陰氣之旺。於陽氣之衰。必相干凌。陽日益損。陰日益盛。
〔沉〕葶藶丸。但下水腫之標。不能除水之本。故但小瘥。而不盡徹。稍有食飲過度。腫復如前。
白話文:
看到患者的症狀,臉色、身體、四肢都腫脹,小便不暢,以為是水飲積聚,就用瀉藥強行排泄。但是,沖氣並沒有因此而止住,反而導致嘔吐,不僅沖氣沒有止住,而且大量嘔吐和瀉瀉,又損傷了胃,導致津液流失,因此感到口乾舌燥,需要不斷喝水。
瀉吐之後,陽氣更加虛弱,就不能正常排泄大小便;寒氣更加旺盛,就不能消化水穀,因此小便不暢,而且食慾不振,臉色、手腳依然浮腫。又用葶藶丸利水,浮腫略微減輕。但是,如果飲食過度,脾胃就會再次受損,腫脹就會像以前一樣復發。其實,是寒邪凝結在關元部位沒有散去,寒氣向上衝擊,就會導致胸脅疼痛,像奔豚一樣跳動。寒氣向上揚溢,就會引起浮腫和咳嗽。
所謂營衛,就是陰陽之氣。陰氣旺盛,陽氣衰弱,必然互相影響。陽氣一天天損耗,陰氣一天天加重。
葶藶丸只治水腫的表象,不能去除水腫的根本原因,因此只略微減輕,不能徹底治癒。稍有飲食過度,腫脹就會像以前一樣復發。
〔徐〕當攻擊沖氣令止。如痰飲門苓桂朮甘湯是也。咳止。喘雖不治。而自愈矣。此乃病根甚深。不能驟除。故須先去異病。則原病可治。故曰先治新病。病當在後。要知沖氣咳喘等。皆新病也。病當在後。病字指水氣言。然關元結寒。則又為水病之本矣。
案金鑑云。此條文義不屬。不釋。然今合數家之說而讀之。則義略通。且世病水之人。多類此條證者。安可措而不講耶。浮咳二字。程注似未允。俟考。末二句。即首篇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病之意。脈經注云。氣擊不去。言邪氣不去。而元氣反為藥所擊也。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
白話文:
如果用藥物攻擊衝氣,可以止咳。就像痰飲門的苓桂朮甘湯一樣,可以止咳。雖然喘不過氣,但最終還是會自愈。這是因為病根很深,不能快速消除,所以需要先去除其他疾病,才能治療原本的疾病。所以說先治新病,病在後面。要知道衝氣、咳嗽、喘息,都是新發生的疾病,病在後面。病字指的是水氣,但如果關元部位結寒,則又成為水病的根源了。
金鑑中說,這段文字意思不符合,沒有解釋。但現在結合多家學說來閱讀,意思就比較通順了。而且現在患水病的人,很多都符合這段文字的症狀,怎麼能不講呢?「浮咳」兩個字,程氏注釋似乎不妥,有待考證。最後兩句,就是首篇中先治其急症,後再治其慢性病的意思。脈經注中說「氣擊不去」,意思是邪氣不去,反而被藥物攻擊元氣。
如果脈象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可以用防己黃耆湯。如果肚子痛,可以加芍藥。
〔尤〕此條義。詳痙濕暍篇。雖有風水風濕之異。然而水與濕非二也。
案此條校之於痙濕暍篇。唯濕作水為異耳。蓋此後人誤入者。附方所載。外臺證治。的是本經之舊文。脈經。與外臺同。可以證矣。
防己黃耆湯方(方見濕病中。)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沈〕此風多水少之證也。風多傷表。外應肌肉。內連及胃。故惡風一身悉腫。胃氣熱蒸。其機外向。不渴而續自汗出。無大熱者。則知表有微熱而為實也。故以麻黃通陽氣而散表。石膏入胃。能治氣強壅逆。風化之熱。甘草薑棗。以和營衛。若惡風者。陽弱而為衛虛。故加附子。錄驗加朮。並驅濕矣。
白話文:
這段話主要討論了風水惡風的症狀和治療方法。文中提到,風水惡風的症狀包括一身腫脹、脈浮、不渴、自汗、無大熱等,治療方法則是使用越婢湯。作者解釋了風水惡風的病理,認為是風多水少引起的,風傷及表,導致肌肉腫脹,胃氣熱蒸,因此出現自汗等症狀。越婢湯中麻黃散表,石膏清熱,甘草、薑、棗和營衛,附子溫陽,朮驅濕,綜合治療風水惡風的症狀。
〔尤〕脈浮不渴句。或作脈浮而渴。渴者熱之內熾。汗為熱逼。與表虛出汗不同。故得以石膏清熱。麻黃散腫。而無事兼固其表耶。
案大青龍湯。治傷寒煩躁。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汗後汗出而喘。無大熱。俱麻黃石膏。並用之劑。而不言有渴。今驗之。不論渴與不渴。皆可用。然此斷云不渴者。義可疑也。以理推之。作而渴為是。下文黃汗之條。汗出而渴。脈經注云。一作不渴。而渴不渴。經有誤錯。是其明徵也。
白話文:
脉浮不渴,或作脉浮而渴。渴是因为热气内盛,汗液被热气逼出,这与表虚出汗不同。所以可以用石膏清热,用麻黄散治肿,而不用兼顾固表。
观察大青龙汤,治疗伤寒烦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汗后汗出而喘,没有大热。两者都用麻黄石膏,都属于相同的药剂,却没有提到是否有渴。现在验证一下,不论渴与不渴,都可以使用。但是这段话断言不渴,道理存疑。按照道理推断,应该是“而渴”,才是正确的。下文黄汗的条目,汗出而渴,脉经注解释说,一作“不渴”,而渴不渴,经文中存在错误,这是明显的证据。
越婢湯方(外颱風水門。引古今錄驗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云。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案越婢名義。詳傷寒論輯義。)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者。加附子一枚。(炮)風水加朮四兩。(古今錄驗。)
外颱風水門。煮法後云。咳肺脹。加半夏五合。洗。一服五合。又皮水門云。古今錄驗。皮水。越婢湯加朮主之。煮法後云。範汪同。本出仲景傷寒論。案據外臺。風水加朮四兩。當作皮水。
白話文:
越婢湯是用來治療外感風寒,導致水腫、發熱、惡寒等症狀的方劑。方中麻黃、石膏解表散寒,生薑、甘草和中調和,大棗益氣補脾。服用時先用六升水煮麻黃,去除浮沫後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若有惡風症狀,可加附子一枚;若為風水腫,則加朮四兩。 另外,若出現咳嗽、肺脹,可加半夏;若為皮水腫,則在越婢湯中加朮治療。此方出自仲景傷寒論,其功效已被古今醫家驗證。
〔魏〕惡風甚者。加附子一枚。而壯陽。正所以除濕。且用其流走之烈性。以治周身之腫。凡正陽所行之地。豈水濕之邪。可留之區乎。此亦不專治水。而水治之法也。加朮治風水者。必風邪輕。而水氣重。但治其表。不足以行水。加朮以助水之堤防。水由地中行而奏績矣。(案據外臺。原方只五味。蓋加味法。編書者採錄於古今錄驗。故注此四字。)
陳氏證治大還云。越婢湯。治脈浮在表。及腰以上腫。宜此發汗。兼治勇而勞甚。腎汗出。汗出遇風。內不得入臟腑。外不得越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里。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其症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風水症。少氣時熱。從肩背上至頭汗出。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行。正臥則咳。煩而不能食。
白話文:
若患者怕風很嚴重,可以加附子一枚,它能壯陽,正是去除濕氣的道理。附子的強勁藥性,可以治療全身腫脹,凡是陽氣運行之處,哪裏會有濕邪停留的地方呢?這其實並不是專門治療水腫,而是借用治療水腫的方法。加朮治療風水,一定是風邪輕,水氣重的狀況,只治表皮,不足以去除水氣。加朮能幫助水氣從地中排出,才能奏效。 (根據外臺,原方只有五味藥,加味法是編書者從古今錄驗中摘錄的,所以注了這四字。)
陳氏在證治大還中說,越婢湯,用於脈象浮在表層,以及腰部以上腫脹,適合用它發汗。同時也治療勇力過度勞累,腎虛出汗,出汗遇風,汗液不能進入臟腑,也不能透出皮膚,停留在玄府,行於皮里,導致胕腫。其病根在腎,稱為風水。症狀是怕風,全身腫脹,脈象浮,不口渴,持續出汗。風水症還會伴隨氣短,時而發熱,從肩背部到頭部出汗,口渴,小便黃,眼睛下方腫脹,肚子裡發響,身體沉重難以行走,平躺時咳嗽,煩躁,食慾不振。
巢源。婦人腳氣候云。若風盛者。宜作越婢湯加朮四兩。千金。越婢湯。治風痹腳弱方。
於本方中。加白朮四兩。大附子一枚。注云。胡洽方。只五味。若惡風者。加附子一枚。多淡水者。加白朮四兩。
聖惠方。麻黃散。治風水。遍身腫滿。骨節痠疼。惡風腳弱。皮膚不仁。
于越婢加朮附湯內。去甘草。加漢防己桑根白皮。
聖濟總錄。麻黃。治水氣通身腫。
白話文:
婦人腳氣病,若因風邪過盛,可用越婢湯加白朮四兩治療。越婢湯本為治療風痺腳弱的方劑,此處加白朮是因為患者體內水分較多,白朮能健脾利濕。若患者畏風,可再加附子一枚。聖惠方中的麻黃散,治療風水遍身腫滿、骨節酸疼、惡風腳弱、皮膚麻木等症狀,此處用越婢湯去甘草,加漢防己、桑根白皮,更能針對水氣腫脹進行治療。麻黃則可治療水氣通身腫脹。
於本方中。加茯苓。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外臺。引深師。聶聶。作集集。案聶聶。木葉動貌。十五難。厭厭聶聶。如循榆莢。)
〔沈〕此邪在皮膚而腫也。風入於衛。陽氣虛滯。則四肢腫。皮毛氣虛。受風而腫。所謂水氣在皮膚中。邪正相搏。風虛內鼓。故四肢聶聶瞤動。是因表虛也。蓋肺與三焦之氣。同入膀胱。而行決瀆。今水不行。則當使小便利。而病得除。故防己茯苓。除濕而利水。以黃耆補衛而實表。
表實而邪不能客。甘草安土而制水邪。桂枝以和營衛。又行陽化氣而實四末。俾風從外出。水從內泄矣。
白話文:
這個方子裡加入茯苓,可以治療皮水病,也就是四肢腫脹,水氣停留在皮膚中,四肢像樹葉一樣不停顫動的症狀。這個方子叫做防己茯苓湯,主要治療這種病。
這種病的病因是邪氣停留在皮膚表面導致腫脹。風邪侵入衛氣,陽氣虛弱停滯,就會導致四肢腫脹。皮毛氣虛,受到風邪侵襲,也會導致腫脹。水氣停留在皮膚中,邪氣正氣相搏,風邪在體內鼓動,所以四肢才會不停顫動。這是因為表虛造成的。
因為肺和三焦之氣共同進入膀胱,負責排泄水道,現在水氣不能排泄,所以應該讓小便通暢,才能治癒疾病。因此方子用防己茯苓除濕利水,用黃耆補衛氣,讓表氣充實。
表氣充實,邪氣就無法入侵。甘草安頓脾胃,抑制水邪。桂枝調和營衛,又可以溫陽化氣,讓四肢充實。這樣風邪就能從體表排出,水氣就能從體內排出。
巢源。水分候云。水分者。言腎氣虛弱。不能制水。令水氣分散。流布四肢。故云水分。但四肢皮膚虛腫。聶聶而動者。名水分也。案此條證。據巢源。即水分也。
防己茯苓湯方(外臺。引深師。名木防己湯云。本出仲景傷寒論。)
防己(三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外臺有炙字)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聖惠。治皮水一方。有桑根白皮。)
外臺。範汪。水防己湯。療腫患下水氣。四肢腫聶聶動。
白話文:
腎氣虛弱,無法控制水氣,導致水氣分散,流布四肢,這就是「水分」。當四肢皮膚虛腫,而且腫脹處有輕微的跳動感,就叫做「水分」。這段記載說明了「水分」的病理和症狀。
防己茯苓湯用於治療水分,藥方出自《傷寒論》,由防己、黃耆、桂枝、茯苓、甘草五味藥組成,水煎服。另外,也有記載使用桑根白皮治療水分的方劑。
於本方中。加生薑芍藥各二兩。白朮三兩。
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外臺。引範汪。里水作皮水。又云。皮水。一身面目悉腫。甘草麻黃湯主之。二方各為一條。案外臺為是。)
〔鑑〕里字。當是皮字。豈有里水而用麻黃之理。閱者自知是傳寫之訛。皮水。表虛有汗者。防己茯苓湯。固所宜也。若表實無汗有熱者。則當用越婢加朮湯。無熱者。則當用甘草麻當湯。發其汗。使水外從皮去也。
越婢加朮湯方(〔原注〕見上。於內加白朮四兩。又見中風中。)
甘草麻黃湯方(外臺。引範汪云。本出仲景傷寒論。)
白話文:
這個方子裡,加入生薑和芍藥各兩兩,白朮三兩。
裡水,可以用越婢加朮湯治療。甘草麻黃湯也可以治療。(《外臺》引範汪說,裡水就是皮水,又說皮水是全身面目都腫,用甘草麻黃湯治療。兩個方子各有各的功效。根據《外臺》的記載,這是正確的。)
「裡」字應該是「皮」字。怎麼會有裡水要用麻黃呢?讀者自己也知道這是抄寫錯誤。皮水是表虛有汗的,防己茯苓湯最適合。如果表實無汗有熱的,就應該用越婢加朮湯。沒有熱的,就應該用甘草麻黃湯,發汗讓水從皮膚排出去。
越婢加朮湯方(原注:見上。在裡面加入白朮四兩。又見《中風中》。)
甘草麻黃湯方(《外臺》引範汪說,這個方子出自仲景《傷寒論》。)
甘草(二兩),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千金云。有人患氣急。積久不瘥。遂成水腫。如此者眾。諸皮中浮水。攻面目身體。從腰以上腫。皆以此湯發汗。悉愈方。(即本方。)
濟生云。有人患氣促。積久不瘥。遂成水腫。服之有效。但此藥發表。老人虛人。不可輕用。更宜詳審。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氣水下。魏添一病字。)
白話文:
甘草兩錢,麻黃四錢,用五碗水,先煮麻黃,去浮沫後加入甘草,煮至三碗,溫服一碗,重複服用直到出汗,不出汗則再服。小心風寒。
千金方記載,有人患氣急,久治不愈,演變成水腫,這種病人很多,水腫浮於皮膚表面,侵犯面部和身體,從腰部以上都腫起來,都用此方發汗,都能痊癒。(即本方。)
濟生方記載,有人患氣喘,久治不愈,演變成水腫,服用此方有效。但此藥發散表邪,老人虛弱者不可輕易服用,更要仔細考慮。
水腫的病症,脈象沉細,屬於少陰,浮者為風,沒有水腫而虛脹者為氣水。發汗即可治愈。脈象沉者,宜用麻黃附子湯;浮者宜用杏子湯。(氣水下,魏添一病字。)
〔鑑〕為氣水之氣字。當是風字。若是氣字。則無發汗之理。且通篇並無氣水之病。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水也。今脈不沉小而浮。浮者為風。非少陰水也。若無水虛脹者。為風水也。風水發其汗即已。風水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汗之。脈浮者宜杏子湯汗之。
案魏氣水之下。添一病字。氣下為句云。無水虛脹者。所病不在水。乃氣虛散漫。更不宜發汗。尤亦為氣作句。以水字接下句云。無水而虛脹者。則為氣病。不可發汗。水病發其汗則已。今考文義。殊不相協。又聖惠論。有氣水腫。與本條所言自異。故姑仍金鑑。
白話文:
“鑑”字代表著氣和水,其實應該用“風”字。如果是“氣”字,就沒有發汗的道理,而且整篇也沒有氣和水的病症。水病的脈象沉小,屬於少陰水。現在的脈象不沉小而浮,浮者為風,不是少陰水。如果沒有水虛脹的現象,就是風水。風水只要發汗就好了。風水的脈象沉的,應該用麻黃附子湯發汗;脈象浮的,應該用杏子湯發汗。
魏氏在“氣水”之下加了一個“病”字,把“氣”字放在下面做成一句話,就變成“無水虛脹者,所病不在水,乃氣虛散漫,更不宜發汗”,這句話是把“氣”當作主語。另外,把“水”字接在後面,就變成“無水而虛脹者,則為氣病,不可發汗,水病發其汗則已”。這樣一來,文義就顯得前後不一致。而且聖惠論裡面有“氣水腫”,和本條所說的不一樣。所以,還是保留金鑑的說法比較好。
麻黃附子湯方(少陰篇。作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三兩),甘草(二兩),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分。日三服。(八分。傷寒論。作八合。)
〔沈〕水病始得之源。未有不從腎虛。而受風寒。郁住衛氣。胃關不利。水邪泛溢。以致通身腫滿。故當補陽之中。兼用輕浮通陽。開鬱利竅之劑。則真陽宣而邪自去。正謂不治水。而水自愈。今人不知通陽開竅。惟用腎氣丸。陰重陽輕之劑。壅補其內。陽氣愈益不宣。轉補轉壅。邪無出路。水腫日增。因藥誤事。不知凡幾矣。
白話文:
麻黃附子湯方
(出自《傷寒論》少陰篇,現代版本稱為「麻黃附子甘草湯」)
藥材:
- 麻黃:三兩
- 甘草:二兩
- 附子:一枚(炮製)
製法:
- 以上三味藥材,用七升水先煮麻黃。
- 去掉藥液表面的泡沫。
- 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藥液剩二升半。
- 溫熱服用,每次八分(《傷寒論》中記載為八合),每日三次。
沈氏註解:
水病一開始發生的原因,絕大多數都是腎虛導致。患者容易受風寒影響,寒邪鬱積於衛氣,阻礙胃氣運化,水邪泛溢,導致全身腫脹。因此,治療水病需要補陽氣,同時也要用輕浮通陽、開鬱利竅的藥物,這樣才能讓真陽氣宣發,邪氣自然消散。也就是說,我們不直接治療水病,水病自然就會好轉。
現在很多人不明白通陽開竅的道理,只知道使用「腎氣丸」這種陰重陽輕的藥物。這樣做會加重內部陽氣的鬱積,導致陽氣更加不宣暢,反而越補越壅塞,邪氣無法排出,水腫更加嚴重。因此,因為用藥錯誤而延誤病情的人,不計其數。
外臺。古今錄驗。麻黃湯。療風水身體面目盡浮腫。腰背牽引髀股。不能食。
於本方中。加桂心生薑。
杏子湯方(〔原注〕未見。恐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沈〕脈浮者。邪居氣分而屬肺。詳杏子湯。必以杏子為君。而杏乃專瀉肺氣。使肺氣通調。邪去而腫自退。方雖遺失。意想可知也。
〔魏〕余謂浮者為風。仲景自言其證矣。杏子湯之方。內水濕而外風寒。其挾熱者。可以用麻杏甘石也。如不挾熱者。莫妙於前言甘草麻黃湯。加杏子。今謂之三拗湯矣。
白話文:
外台古今錄驗記載,麻黃湯可以治療風水導致的身體、面部浮腫,腰背牽引大腿,無法進食的症狀。在此方中,可以加桂心和生薑。
杏子湯的方子失傳了,可能就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沈某認為,脈浮的人,邪氣在氣分,屬於肺經。杏子湯必定以杏子為主藥,而杏子專門瀉肺氣,使肺氣通調,邪氣去除,腫脹自然消退。雖然方子失傳了,但意思是可以推測的。
魏某認為,脈浮就是風邪。仲景自己也描述過這種症狀。杏子湯的方子,內有水濕,外有風寒,如果伴有熱邪,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如果沒有熱邪,最好的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甘草麻黃湯,加上杏子,現在稱為三拗湯了。
案金鑑載杏子湯。即麻黃甘草杏仁三味。蓋依魏注也。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原注〕方見消渴中。)
〔尤〕厥而皮水者。水邪外盛。隔其身中之陽。不行於四肢也。此厥之成於水者。去其水則厥自愈。不必以附子桂枝之屬。助其內伏之陽也。蒲灰散義見前。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一作重。)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湯主之。(身體腫。脈經。千金。作身體洪腫而渴。脈經注云。一作不渴。沉下。外臺有也字。脈經作厭厭。趙本柏作藥。非。)
白話文:
《金鑒》記載杏子湯,是由麻黃、甘草、杏仁三味組成,這是根據魏注而來的。
若出現厥而皮水症狀,可以用蒲灰散治療。
厥而皮水,是水邪外盛,阻隔了身體內部的陽氣,無法運行到四肢。這是因水邪而導致的厥症,只要去除水邪,厥症自然會痊癒。不必用附子、桂枝等藥物來助長內伏的陽氣。蒲灰散的功效已在前面說明。
有人問:黃汗病症,身體腫脹,發熱出汗且口渴,症狀像風水病,汗水沾染衣服,顏色呈正黃色,像柏樹汁一樣,脈象沉沉,這是怎麼引起的?師傅回答:這是因為在汗出時,在水中洗澡,水從汗孔進入身體而引起的。可以用黃耆、芍藥、桂枝酒湯來治療。
〔尤〕黃汗之病。與風水相似。但風水脈浮。而黃汗脈沉。風水惡風。而黃汗不惡風為異。其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則黃汗之所獨也。風水為風氣外合水氣。黃汗為水氣內遏熱氣。熱被水遏。水與熱得。交蒸互郁。汗液則黃。按前第二條云。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
此為黃汗。第四條云。身腫而冷。狀如周痹。此云。黃汗之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後又云。劇者不能食。身疼重。小便不利。何前後之不侔也。豈新久微甚之辨歟。夫病邪初受。其未郁為熱者。則身冷。小便利口多涎。其鬱久而熱甚者。則身熱而渴。小便不利。亦自然之道也。
白話文:
黃汗病症與風水病症相似,但風水病症脈象浮,而黃汗病症脈象沉。風水病症怕風,而黃汗病症不怕風,這是兩者的區別。黃汗病症的汗液沾染衣服,顏色呈正黃色,如同柏樹汁液,這是黃汗病症的獨特特徵。風水病症是風氣外合水氣所致,而黃汗病症是水氣內遏熱氣所致。熱氣被水氣阻遏,水氣和熱氣交織鬱結,汗液就會呈現黃色。根據之前的第二條記載,小便通暢,上焦有寒,口中多涎,這是黃汗病症的表現。第四條記載,身體腫脹且冰冷,狀似周痹,這也與黃汗病症相關。黃汗病症會導致身體腫脹,發熱出汗且口渴。嚴重者無法進食,身體疼痛沉重,小便不利。為何前後描述不一致呢?難道是因為病程的新舊、輕重程度不同嗎?其實,病邪初犯時,尚未鬱結為熱,就會出現身體冰冷、小便通暢、口中多涎的症狀。而鬱結久了,熱氣加重,就會出現身體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的症狀,這也是自然規律。
〔鑑〕黃耆桂枝。解肌邪以固衛氣。芍藥苦酒。止汗液以攝營氣。營衛調和。其病已矣。李升璽曰。按汗出浴水。亦是偶舉一端言之耳。大約黃汗。由脾胃濕久生熱。積熱成黃。濕熱交蒸而汗出矣。
潘氏醫燈續焰云。黃汗一證。仲景金匱要略。收入水氣病中。其主治與治疸。亦自懸絕。後人以其汗黃。遂列為五疸之一。實非疸也。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方(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云。備急。張文仲。千金。古今錄驗。深師。範汪。經心錄同。)
黃耆(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原注〕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外臺云。阻一作一方。用美清醯。代酒。)
白話文:
黃耆和桂枝能解表驅除外邪,固護正氣;芍藥用苦酒調製,能止汗固攝津液,滋養營氣。營氣和衛氣調和,病症自然就會痊癒。李升璽說,汗出如水只是個例子,不一定都是這樣。黃汗一般是脾胃濕氣久積化熱,積熱導致汗液發黃,濕熱交蒸而汗出。
潘氏醫燈續焰說,黃汗這一症狀,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將其列入水氣病,其治療方法與治疸症迥然不同。後人因為汗液發黃,就將其列為五疸之一,實際上它並非疸症。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出自《外台秘要》,引自《傷寒論》,並被《備急千金要方》、《古今錄驗》、《深師》、《範汪經心錄》等醫書所載。
方劑組成:黃耆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
製法:將以上三味藥材用苦酒一升和水七升浸泡,煮沸後取三升,溫服一升。
主治:心煩。
服用方法:服用六七日即可痊癒,若心煩不止,可能是苦酒所致。另有方子用美酒醯或清醯代替苦酒。
〔尤〕苦酒阻者。欲行而未得遽行。久積藥力。乃自行耳。故曰服至六七日乃解。
〔魏〕古人稱醋為苦酒。非另有所謂苦酒也。美酒醯。即人家所制社醋。即鎮江紅醋是也。又醋之劣者。即白酒。醋各處皆是。總以社醋入藥。
何氏醫碥云。水寒遏郁汗液於肌內。為熱所蒸。而成黃汗。然汗出浴水。亦舉隅之論耳。當推廣之。愚按。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無清熱去濕之品。徒取固斂。得無壅乎。此方恐是錯簡。終不可用。
倪氏本草匯言。四仙散。治汗出染衣。黃如柏汁。此名黃汗。其證發熱汗出而渴。身體浮腫。此因出汗時。受風冷水寒之氣。入於汗孔得之。宜此方。用羅勒二錢。桂枝三錢。黃耆白芍藥各五錢。水酒各一碗煎服。(出羅勒條。)
白話文:
服用苦酒阻滯的人,想要行走卻無法立刻行動,藥效需要長時間累積才能自行消解,因此說要服用六七天才會痊癒。古人所稱的苦酒就是醋,不是另外有種苦酒,美酒釀成醋,就是民間所製的社醋,也就是鎮江紅醋。醋品質較差的,就是白酒。醋各地都有,但入藥以社醋為主。
何氏醫碥記載,水寒阻滯汗液在體內,被熱氣蒸發,就會形成黃汗。但汗出後用熱水洗澡,只是個別例子,應該要推廣至更多情況。我認為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沒有清熱去濕的藥材,只用來固斂,可能會造成阻塞。這個方子可能記載錯誤,不能使用。
倪氏本草匯言記載,四仙散可以治療汗出染衣,顏色像柏樹汁一樣,這叫做黃汗。症狀是發熱、汗出且口渴、身體浮腫。這是因為出汗時受風寒水氣侵入汗孔造成的,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方子用羅勒二錢、桂枝三錢、黃耆、白芍藥各五錢,水酒各一碗煎服。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
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勞氣。原本。作榮氣。今依諸本改之。外臺。引仲景傷寒論。物作蟲。)
〔程〕濕就下而流關節。故黃汗病。兩脛冷。若兩脛熱。則屬歷節之病。其食已汗出。為胃氣外泄。暮而盜汗。為榮氣內虛。又屬虛勞之證。二者俱汗出。皆非黃汗也。欲作黃汗之證。汗出已。而熱不為汗衰。反發熱。而熱不止。薄於外。則銷鑠皮膚。故令身體枯槁。薄於裡。
白話文:
黃汗病症表現為雙腿冰冷、發熱、飯後出汗,以及晚上睡覺盜汗。這可能是歷節或勞氣所致。如果出汗後反而發熱,長期下去會導致身體出現甲錯(骨骼錯位),持續發熱則可能生出惡瘡。如果身體沉重,出汗後變輕,久而久之會導致胸痛。此外,如果只出上半身的汗,下半身不出汗,腰髖疼痛,感覺有東西在皮膚裡,嚴重者還會食慾不振,身體疼痛、煩躁,小便不暢,這些都是黃汗的症狀。治療黃汗可以使用桂枝加黃耆湯。
則潰脈爛筋。故令生惡瘡也。夫濕勝則身重汗出。雖濕去身輕。而正氣未必不損。如此久久。必耗散諸陽。故身瞤而胸痛。是以上焦陽虛。則腰以上汗出。下焦濕勝。而為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也。劇則內傷於脾。而不能食。外傷肌肉。而身體疼重。若煩躁小便不利。則水氣無從出。
蘊蓄肌中。必為黃汗。
案此條義難通。今姑仍程注。金鑑云。此承黃汗。詳申其證也。但文義未屬。必是錯簡。不釋。此說似是。
桂枝加黃耆湯方
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黃耆(二兩○千金黃疸門五兩)
白話文:
如果脈搏微弱,肌肉潰爛,就會生出惡瘡。濕氣過盛會導致身體沉重,汗出不止。即使濕氣消退,身體變輕,正氣也可能受損。久而久之,陽氣就會耗散,導致身體抽搐、胸痛。這是因為上焦陽氣虛弱,才會導致腰部以上汗出。下焦濕氣過盛,就會造成腰髖疼痛,感覺像是皮肉中有異物。嚴重的話,會損傷脾臟,導致食慾不振;也會傷害肌肉,造成身體疼痛沉重。如果感到煩躁,小便不利,則水氣無法排出,就會積聚在肌肉中,形成黃汗。
這個條文的意思難以理解,現在暫時按照程注的解釋。金鑑中說,這是承接黃汗,詳細說明其症狀。但文義不通順,可能是抄寫錯誤。這個說法似乎是合理的。
桂枝加黃耆湯方:
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黃耆二兩(千金黃疸門五兩)。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尤〕桂枝黃耆。亦行陽散邪之法。而尤賴飲熱稀粥取汗。以發交郁之邪。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
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實則。徐沈作寒則。注。寒恐是實字。脅鳴。程魏。作腸鳴。是。)
白話文:
服用六味湯,以八升水煮成三升,溫溫地喝下一升,稍等片刻再喝一升以上的熱稀粥,以助藥力,溫暖覆蓋,微微出汗即可。若不出汗,則需再服用一次。
桂枝黃耆湯也屬於溫陽散邪的方法,特別需要喝熱稀粥促使出汗,以發散鬱積的邪氣。
老師說,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則身體冰冷;陰氣不通,則骨頭疼痛。陽氣先行通暢,則怕冷;陰氣先行通暢,則肢體麻木不仁。陰陽相得,氣才能運行,大氣一轉,其氣才能散開。實則失氣,虛則遺溺,這就是氣分病。
〔尤〕微則為氣者。為氣不足也。寒氣不足。該寸口趺陽為言。寒而氣血復不足也。寒氣不足。則手足無氣而逆冷。榮衛無源而不利。由是臟腑之中。真氣不充。而客寒獨勝。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即後所謂失氣遺溺之端也。榮衛俱勞者。榮衛俱乏竭也。陽氣溫於表。
故不通則身冷。陰氣榮於裡。故不通即骨疼。不通者。虛極而不能行。與有餘而壅者不同。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者。陽先行而陰不與俱行。則陰失陽而惡寒。陰先行而陽不與俱行。則陽獨滯而痹不仁也。蓋陰與陽常相須也。不可失。失則氣機不續。而邪乃著。不失則上下交通。
白話文:
如果氣虛弱,就叫做「氣不足」。寒氣不足,則寸口和趺陽脈會反映出來。如果寒氣不足,氣血又不足,就會手腳冰冷無力,營衛失調,無法順利運作。因此,臟腑內的真氣不足,而外來的寒氣卻很強,就會導致腹脹、脅肋作響,氣逆上衝至膀胱,這就是所謂的「失氣遺溺」的症狀。如果營衛都勞損,就會導致營衛都虛弱。陽氣溫暖於身體表面,所以不通則身體寒冷;陰氣滋養於身體內部,所以不通則骨骼疼痛。不通是指氣虛弱到無法運行,這與氣血過盛而阻塞不同。陽氣先通則會怕冷,陰氣先通則會麻木不仁。如果陽氣先運行,陰氣沒有跟著運行,就會導致陰氣失陽而怕冷。如果陰氣先運行,陽氣沒有跟著運行,就會導致陽氣獨自滯留而麻木不仁。總之,陰陽互相依存,不可缺失,否則氣機就會斷絕,邪氣就會侵入。如果陰陽互通,則上下氣血流通無阻。
而邪不容。故曰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失氣遺溺。皆相失之徵。曰氣分者。謂寒氣乘陽之虛。而病於氣也。
〔沈〕營衛相和。膻中宗氣一轉。大氣乃行。痹著之邪。相隨而去。謂大氣一轉。其氣乃散。而實者失氣。邪從大便喧吹而泄。虛者遺溺。邪從小便而去。此陽虛氣滯化水。而精血為痹。故曰氣分。(案此與尤注異。然義亦通。故兩存之。)
〔程〕此章以明水在氣分之大義。以氣行則水寒之氣亦行。非下章結於心下。為盤為杯也。
〔鑑〕名曰氣分之下。當有下條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十五字。
白話文:
邪氣無法容忍,所以說陰陽相合,氣才能運行。大氣一轉,氣就會散開。失氣、遺溺都是氣虛失衡的徵兆。所謂氣分,指的是寒氣趁著陽氣虛弱,而導致氣分病變。營衛相和,膻中宗氣一轉,大氣便能運行。痹著之邪隨著氣運行而消散。這就是說大氣一轉,氣就散開,而實者失氣,邪氣從大便喧囂吹泄而出;虛者遺溺,邪氣從小便而去。這是因為陽氣虛弱,氣滯化水,精血被痹阻,所以稱為氣分。這章節旨在闡明水在氣分中的重要性,氣行則水寒之氣亦行,並非下一章所說的結於心下,形成盤杯。氣分之下,應該接續「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十五字。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脈經。或枳朮湯主之。)
〔鑑〕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之十六字。當是衍文。觀心下堅之本條。自知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十五字。當在上條氣分之下。義始相屬。正是氣分之治法。必是錯簡在此。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方(三因。名桂附湯。)
桂枝(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炮)
白話文:
氣分,心下堅硬,大如盤子,邊緣像旋轉的杯子,這是水飲引起的。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也可用枳朮湯治療。
這些文字可能是有錯誤的,因為心下堅硬的描述應該是屬於氣分的部分,而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才是治療氣分的方劑。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也叫桂附湯,由桂枝、生薑、甘草、大棗、麻黃、細辛、附子組成。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鑑〕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者。溫養榮衛陰陽。發散寒邪之氣也。
〔尤〕當汗出。如蟲行皮中者。蓋欲使既結之陽。復行周身而愈也。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肘後。卒心痛門。作心下堅痛。大如碗。邊如旋柈。名為氣分。水飲所結。柈。即盤字。外臺。心痛門。引文仲亦同。下盤字。徐沈作杯。案證類本草。作枳實術湯。近是。)
白話文:
上七味藥,用七升水煮麻黃,去其表面的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剩兩升,分三次溫服。服藥後應當出汗,感覺像有蟲子在皮膚中爬行,病就痊癒了。
〔鑑〕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此里水所作也。趙良曰。心下胃上脘也。胃氣弱。則所飲之水。入而不消。痞結而堅。必強其胃。乃可消痞。白朮健脾強胃。枳實善消心下痞。逐停水散滯氣。
徐云。若盤字。乃即杯字。偶誤。勿泥。蓋堅大如盤。上之取義在大。邊如旋杯。下之取義在圓。不應又取大字義耳。合言之。總是堅大而圓也。案此注未允。潘氏續焰云。旋。圓也。上盤字。當據肘後作碗。蓋碗高於盤。盤大於碗。謂其堅大如碗。其邊如圓盤。文意始通。若仍舊文。或從徐下盤字為杯。則其義竟難解焉。
枳朮湯方(外臺。引張文仲云。此張仲景傷寒論方。備急。肘後同。)
白話文:
心下部位感到硬塊,大小像盤子,邊緣像旋轉的盤子,這是水停積造成的。趙良說,心下指的是胃的上脘部位,胃氣虛弱,喝下去的水無法消化,就會停積成硬塊。必須要強健脾胃,才能消散硬塊。白朮健脾強胃,枳實善於消散心下痞塊,能驅除積水和滯氣。
徐云認為,"盤"字應該是"杯"字,可能是筆誤,不要執著於這個字。堅硬的大小像盤子,指的是大的意思,邊緣像旋轉的杯子,指的是圓的意思,不应该再用“大”來解釋。總之,就是堅硬而圓。
這段註釋並不完全正確。潘氏續焰指出,“旋”指的是圓。上面的“盤”字,應該根據《肘後方》改成“碗”。因為碗比盤子高,盤子比碗大。意思是說,硬塊堅硬而大,像碗一樣,邊緣像圓盤一樣。這樣文意才能通順。如果按照舊文,或者根據徐云的說法把“盤”字改成“杯”,那麼意思就難以理解了。
枳朮湯方出自外臺,引張文仲說,這是張仲景傷寒論裡的急救方,肘後方也記載了這個方子。
枳實(七枚),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外臺。五升。作一斗。)
〔鑑〕李彣曰。枳實消脹。苦以泄之也。白朮去濕。苦以燥之也。後張元素治痞。用枳朮丸。亦從此湯化出。但此乃水飲所作。則用湯以盪滌之。彼屬食積所傷。則用丸以消磨之。一湯一丸。各有深意。非漫無主張也。
嚴氏濟生。枳朮湯。治飲癖氣分。心下堅硬如杯。水飲不下。
即本方。加肉桂。附子。細辛。桔梗。檳榔。甘草。生薑。
白話文:
枳實七枚,白朮二兩,加水五升,煮到三升,分成三次溫熱服用。如果肚子軟了,就表示藥效發揮,可以散掉積聚。李彣說,枳實消脹,苦味可以泄去;白朮除濕,苦味可以乾燥。後代張元素治療痞病,用枳朮丸,也是從這個方子演變而來。但這個方子是針對水飲所致的病症,用湯劑來盪滌;而枳朮丸則針對食積所造成的傷害,用丸劑來消磨。湯丸各有妙用,都有其道理,並非胡亂使用。嚴氏濟生方中,枳朮湯用來治療飲癖氣分,症狀是心下堅硬如杯,水飲不下。這個方子可以加肉桂、附子、細辛、桔梗、檳榔、甘草、生薑。
李氏辨惑論。易水張先生枳朮丸。治痞消食強胃。
枳實(麩炒黃色去穰一兩),白朮(二兩)
上同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湯下無時。
附方
外臺防己黃耆湯。治風水脈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方見風濕中。○脈經。其人下有能食二字。無或字。但下。有言字。外臺引深師。作木防己湯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沈〕此乃濕從下受。濕多風少。故用黃耆實表。使水不得上溢。以防己驅除風濕。術草健脾。薑棗以俾營衛和。而濕自除矣。
白話文:
李氏的《辨惑論》中記載,易水張先生的枳朮丸可以用來治療痞症、消食、強健脾胃。製作方法是將枳實(麩炒至黃色,去除果核,一兩)和白朮(二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荷葉包裹燒飯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可以用白湯送服,無需忌口。
附方:外臺防己黃耆湯,主治風水脈浮於表,患者可能伴隨頭汗出,但表面沒有其他病症,只是下半身沉重,從腰部以上感覺正常,腰部以下則腫脹至陰部,難以屈伸。此方出自《傷寒論》,由木防己湯演變而來,用於治療濕氣從下半身侵入,濕氣較多而風氣較少的情況。黃耆補益正氣,使水氣不致上溢;防己驅除風濕;白朮健脾;薑棗和胃,使營衛調和,濕氣自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