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四 (36)
卷四 (36)
1.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2. 論一首、脈證一條、方五首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刺腨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徐沈金鑑:「趺」作「跌」,篇目同,是。)
〔沈〕此趺蹶,當辨經絡而治也。人身足陽明脈絡於腿外之前;太陽脈絡於腿外側之後;少陽脈絡於腿外側之中也。夫跌而致蹶者,足不能行也。然不能行,又當辨其前後治之。但能前者,陽明無傷也;不能卻者,乃不能後抵,太陽經脈受傷也。當刺腨入二寸。腨即小腿肚,本屬陽明,乃太陽經絡所過之處,與陽明經氣會合於飛陽承筋間。故刺之,使太陽陽明氣血和而無滯,則前後如常矣。
案《揚子方言》:「跌,蹶也。」《說文》:「蹶,僵也。」程云:「趺,足背也。」趺蹶即痹厥之屬,恐非。《金鑑》云:證刺俱未詳,必有缺文不釋。此說近是。
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瞤瞤者,藜蘆甘草湯主之。
〔尤〕濕痰凝滯關節則腫;風邪襲傷經絡則動。手指臂腫動,身體瞤瞤者,風痰在膈,攻走肢體。陳無擇所謂:「痰涎留在胸膈上下,變生諸病,手足項背,牽引釣痛,走易不定者」是也。藜蘆吐上膈風痰,甘草亦能取吐。方雖未見,然大略是湧劑耳。(李氏)
案程云:證未詳,方亦缺,不釋;《金鑑》同。此固然。然尤引李彣,其義略通,故姑仍之。
藜蘆甘草湯方(〔原注〕未見。)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此條《脈經》載霍亂篇末。)
〔沈〕此木土不和,風邪而轉筋也。風邪乘於脾胃,風濕相搏,以故表裡皆病。若風濕盛於經表,則臂腳直,脈上下行而微弦。經謂「諸暴強直,皆屬於風」,亦風淫末疾之義也。或中氣虛而木邪內逆,直攻於臟,則轉筋入腹。當以雞屎白,下氣消積,去風安脾之治,非治臂腳直之方也。
〔魏〕「直上下行」,全無和柔之象,亦同於痙病中「直上下行」之意也。
案《金鑑》云:「臂」同「背」,古通用;「臂腳直」,謂足背強直,不能屈伸,是轉筋之證也。誤!轉筋不必足背,故《肘後》有療兩臂腳及胸脅轉筋之方。《巢源》云:冷入於足之三陰三陽,則腳轉筋;入於手之三陰三陽,則手筋轉。隨冷所入之筋,筋則轉。轉者,由邪冷之氣,擊動其筋而移轉也。
雞屎白散方(《外臺》引《肘後》云:「若轉筋入腹中轉者」方。《仲景》、《經心錄》、《備急》、《集驗》、《必效》同,出於霍亂轉筋門。)
雞屎白
上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肘後》云:以水六合,煮三沸,頓服之,勿令病者知之;《外臺》同。)
案雞屎白:《別錄》云:「治轉筋利小便」,故取而用之。《素問》用雞屎醴,治鼓脹,通利大小便。驗之雖《本草》云「微寒無毒」,然瀉下之力頗峻,用者宜知之。況霍亂轉筋,多津液虛燥者,恐非所宜。
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白話文:
論一首、脈證一條、方五首
老師說:病人跌傷,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後退,在腨穴(小腿肚)刺入二寸,這是太陽經受傷了。(徐氏沈氏金鑑中,「趺」字作「跌」,篇名相同,是這樣的。)
沈氏說:這種跌傷,要辨別經絡來治療。人體足陽明經脈循行於腿外側前方,太陽經脈循行於腿外側後方,少陽經脈循行於腿外側中間。跌倒致傷,腳不能走路,但不能走路,又要分辨前後來治療。只能往前走,陽明經沒受傷;不能往後退,也就是不能往後邁步,是太陽經脈受傷了,應該在腨穴刺入二寸。腨,就是小腿肚,本屬陽明經,也是太陽經脈經過的地方,與陽明經氣在飛陽、承筋穴之間會合,所以刺它,使太陽、陽明經氣血調和暢通,則前後都能正常行走。
案:揚子方言中,「跌」就是「蹶」。《說文解字》中,「蹶」是僵硬的意思。程氏說:「趺」是足背。將「趺蹶」解釋為痹厥之類,恐怕不對。《金鑑》中說:證候和針刺方法都記述得不詳細,一定有缺漏的文字沒有解釋,這種說法比較接近事實。
病人常常用手指出肢體腫脹跳動,身體麻木的,用藜蘆甘草湯治療。
尤氏說:濕痰凝聚在關節就腫脹,風邪侵襲傷及經絡就跳動。手指出肢體腫脹跳動,身體麻木,是風痰停滯在膈肌,侵犯四肢,陳無擇所謂「痰涎停留在胸膈上下,變化成各種疾病,手足、項背牽引作痛,遊走不定」就是這種情況。藜蘆可以吐出上焦的風痰,甘草也能引吐。雖然方劑沒看見,但大致上是涌吐的方劑。(李氏)
案:程氏說:證候不詳,方劑也有缺漏,沒有解釋。《金鑑》也是這樣說的。這固然如此,但尤氏引用李氏的說法,其意思大致相通,所以姑且保留。
藜蘆甘草湯方(原注:未見)
轉筋病,病人肢體僵直,脈象上下往來,細而弦。轉筋入腹的,用雞屎白散治療。(此條脈證記載在霍亂篇的末尾。)
沈氏說:這是木土不調,風邪引起的轉筋。風邪侵犯脾胃,風濕相互搏結,所以表裡都生病了。如果風濕盛於經表,則肢體僵直,脈象上下往來,細而弦。經書上說:各種暴發性強直,都屬於風,也是風邪侵犯所致的疾病。或者中氣虛弱,木邪內逆,直攻臟腑,則轉筋入腹,應該用雞屎白,瀉下氣機,消積導滯,去風安脾治療,這不是治療肢體僵直的方劑。
魏氏說:脈象上下往來,完全沒有和緩的樣子,也與痙病中上下往來的脈象相同。
案:《金鑑》說:「臂」與「背」古時通用,「臂腳直」指足背強直,不能屈伸,這是轉筋的證候,錯誤。轉筋不一定在足背,所以《肘後方》有治療兩臂、兩腳及胸脅轉筋的方劑。巢元方說:寒邪侵入足部三陰三陽經脈,則腳轉筋;侵入手部三陰三陽經脈,則手轉筋。隨寒邪侵入的經脈而轉筋,轉筋是因為邪寒之氣衝擊經脈而引起的移動。
雞屎白散方(外臺秘要,引肘後方說:若轉筋入腹中轉的,用此方。仲景、經心錄、備急千金要方、集驗方等書都有記載,都出自霍亂轉筋篇)
雞屎白一味為散。取方寸匕,用水六合,溫和服用。(《肘後方》說:用水六合,煮沸三次,一次服下,不要讓病人知道。《外臺秘要》相同。)
案:雞屎白,《名醫別錄》說:治療轉筋,利小便,所以選用它。《素問》用雞屎酒治療鼓脹,通利大小便。雖然本草書上說它微寒無毒,但瀉下之力相當峻猛,使用者應該知道。況且霍亂轉筋,大多津液虛燥,恐怕不是適宜的藥物。
陰囊疝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移動,用蜘蛛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