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論一首、脈證二十一條、方十九首

(此篇脈經接前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為一篇。痰飲。作淡飲。下並同。)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瀝瀝。巢源。作漉漉。氣短。諸本。作短氣。)

〔程〕聖濟總錄曰。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三焦調適。氣脈平勻。則能宣通水液。行入於經。化而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氣塞。脈道壅閉。則水飲停滯。不得宣行。聚成痰飲。為病多端。又因脾土不能宣達。致水飲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甚則五臟受病也。痰飲者何。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理論中的「四飲」,即痰飲、懸飲、溢飲、支飲。這四種都是因水液代謝失調,積聚在體內形成的病症。

痰飲

指水液停滯在腸胃,形成痰濁,並伴隨消瘦、腸鳴等症狀。

懸飲

指水液停滯在胸脅部位,造成胸悶、咳嗽、咳痛等症狀。

溢飲

指水液流溢到全身,造成四肢沉重、身體浮腫等症狀。

支飲

指水液停滯在肺部,造成咳嗽、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程氏註解

說明瞭三焦在水液代謝中的重要作用。三焦暢通,則水液能正常運化,反之則會形成痰飲等病症。脾土也參與水液代謝,脾土虛弱則會導致水液流溢,進一步損傷五臟。

這段文字內容屬於中醫基礎理論的範疇,它為理解中醫治療水液代謝失調疾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以平人水穀之氣。入於胃變化精微。以充肌肉。則形盛。今不能變化精微。但化而為痰飲。此其人所以素盛今瘦。故水走腸間。瀝瀝作聲也。

〔沈〕飲後水流在脅下者。乃飲積於胃。腠理不密。如汗漐漐。橫溢胃外。流於脅下。而為懸飲。懸飲者。猶物懸掛其處之義也。脅乃陰陽之道路。懸飲阻抑往來之氣。咳則氣吸吊動於脅。咳唾則引痛矣。蓋脾肺之氣。不能轉運。飲水流行。泛於四肢皮膚肌肉之間。即當汗出而散。

設不汗出。凝逆經隧。身體疼重。而為溢飲。經謂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溢入肌皮腸胃之外。是也。若溢出於胃。從下注上。貯於胸膈之間。壅遏肺氣。上逆而內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外應皮毛。肺氣壅而不行。則如腫。故為支飲也。

白話文:

喝水後,水在肋骨下方流動,是因為水積聚在胃裡,身體毛孔不緊閉,就像汗水一樣溢出胃部,流到肋骨下方,形成了懸飲。懸飲就像東西懸掛在某個地方一樣。肋骨是陰陽氣脈流通的通道,懸飲阻礙了氣脈流通,咳嗽時吸氣會牽動肋骨,咳痰也會引發疼痛。這是因為脾臟和肺臟的氣無法正常運作,水液在身體裡流動,遍佈四肢、皮膚、肌肉,應該透過出汗排出。

第三段

如果沒有出汗,水液逆流阻塞經絡,身體疼痛沉重,就會形成溢飲。經書說溢飲是指渴得厲害,大量飲水,水液溢出肌膚、腸胃之外。如果溢出到胃中,從下往上流,積聚在胸膈之間,阻塞肺氣,上逆就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不能平躺。如果溢出到皮膚,肺氣阻塞不通,就會像腫脹一樣,這就是支飲。

如果沒有出汗,水液逆流阻塞經絡,身體就會感到沉重疼痛,這就是溢飲。醫書上說,溢飲是指口渴難耐,大量喝水,水液溢出到皮膚、腸胃之外。如果水液溢出到胃裡,從下往上流,積聚在胸部和隔膜之間,阻塞了肺部,就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不能平躺的情況。如果水液溢出到皮膚,肺氣阻塞不通,就會像腫脹一樣,這就是支飲。

〔鑑〕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言飲病之情狀也。四飲亦不外乎留飲伏飲之理。但因其流水之處。特分之為四耳。由其狀而命之名。故有四也。李彣曰。夫飲有四。而此獨以痰飲名總之。水積陰或為飲。飲凝陽或為痰。則分而言之飲有四。合而言之總為痰飲而已。

案痰本作淡。王羲之初月帖。淡悶乾嘔。宋黃伯思法帖刊誤云。淡古淡液之淡。干古乾溼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乾。非也。而肘後方。有治痰癊諸方。即痰飲也。考唐惠琳一切經音義云。淡陰。謂胸上液也。醫方多作淡飲。又云。痰癊。上音談。下陰禁反。案痰癊字無定體。

胸膈中氣病也。津液因氣凝結不散。如筋膠引挽不斷。名為痰癊。蓋痰字。始見於神農本經巴豆條云。留飲痰癖。而飲字。則見於內經刺志論云。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王注。溜飲也。又溢飲。見於脈要精微論。依以上數義而考之。痰飲。即津液為病之總稱。故本經以題篇目。

白話文: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病症,指的是飲邪(水濕之邪)在人體的表現形式。這四種飲邪,其實本質上都是由留飲和伏飲造成的,只是根據水濕停滯的部位不同,而被分為四種。它們的名字都是根據病症的表現特徵而命名的。

李彣說,飲病有四種,但這篇文章卻用痰飲來統稱四種飲病。水濕在陰處積聚就叫做「飲」,飲邪凝結在陽氣就叫做「痰」。所以,從分開的角度來說,飲病有四種;但從整體上來說,四種飲病都可以歸屬於痰飲。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痰」字原本寫作「淡」,王羲之的《初月帖》中寫的就是「淡悶乾嘔」。宋代黃伯思的《法帖》將「淡」誤寫成「痰」,並解釋「淡」是「淡液」的「淡」,「幹」是「乾溼」的「幹」。現在的人們都將「淡」寫成「痰」,將「幹」寫成「乾」,這是錯誤的。

而《肘後方》中有治療痰癊的藥方,這些藥方就是治療痰飲的。唐朝惠琳的《一切經音義》中提到,「淡陰」指的是胸部上方的液體,醫學典籍中大多寫作「淡飲」。又說「痰癊」,上聲讀「談」,下聲讀「禁反」。「痰癊」二字沒有固定的寫法。

痰癊是因為胸膈部位的氣機病變所致。津液因為氣機凝滯而無法散開,就像膠水粘住筋絡一樣,無法分離,這就是痰癊。

「痰」字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的巴豆條目中,寫的是「留飲痰癖」。而「飲」字則出現在《內經·刺志論》中,提到「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王註解釋為「溜飲」。另外,「溢飲」則出現在《脈要精微論》中。

綜合以上這些論述,痰飲其實是泛指津液失常所引起的各種病症,所以這本書才用「痰飲」作為篇名。

而又以腸間瀝瀝有聲為痰飲者。猶傷寒外邪之統名。而又以麻黃一證。呼為傷寒之類。本條痰飲。又與稀則曰飲。稠則曰痰之義亦自異。程云。痰飲。脈經千金翼。俱作淡飲。當以淡飲為是。若痰飲則稠黏。不能走腸間瀝瀝作聲也。此說似是而卻非。不知痰乃淡從疒者。沈千金翼。

淡飲。五飲之一。與本條所謂頗異。云。大五飲丸。主五種飲。一曰留飲。停水在心下。二曰澼飲。水澼在兩脅下。三曰淡飲。水在胃中。四曰溢飲。水溢在膈上五臟間。五曰流飲。水在腸間。動搖有聲。(千金同。)所謂流飲。乃似本條之痰飲。巢源云。流飲者。由飲水多。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中醫中“痰飲”和“淡飲”的概念。有些醫生認為“痰飲”和“淡飲”是一回事,但有些則認為兩者不同。文章中討論了“痰”字的組成,以及“五飲”的概念,並指出“流飲”類似於“痰飲”。

水流走於腸胃之間。漉漉有聲。謂之流飲。亦本條之痰飲也。

巢源云。懸飲。謂飲水過多。留注脅下。令脅間懸痛。咳唾引脅痛。故云懸飲。又云。支飲。謂飲水過多。停積於胸膈之間。支乘於心。故云支飲。案支字。徐為肺之支脈。程為支散之義。魏云。分也。尤云。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並不通。今依巢源。支。枝同。謂支撐於心膈之間。支滿支結義皆同。王注六元正紀支痛云。支。拄妨也。為是。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千金。作心下堅築築。)

〔尤〕水。即飲也。堅築。悸動有力。築築然也。短氣者。心屬火而畏水。水氣上逼。則火氣不伸也。

白話文:

水流走於腸胃之間,發出漉漉的聲音,稱為「流飲」。這也是本條所說的「痰飲」。

巢源說:「懸飲」是指喝水太多,水停留在脅下,導致脅間疼痛,咳嗽或吐痰時牽引脅部疼痛,所以稱為「懸飲」。又說:「支飲」是指喝水太多,水停積在胸膈之間,支撐著心臟,所以稱為「支飲」。

「支」字,徐氏認為是肺部的支脈,程氏認為是「支散」的意思,魏氏認為是「分」的意思,尤氏認為是像水有分支,樹有枝條一樣。這些解釋都不通。現在我們依據巢源的說法,「支」和「枝」同義,是指支撐在心膈之間。支滿、支結等意思都相同。王注《六元正紀》中提到「支痛」說:「支,拄妨也。」這纔是正確的解釋。

【尤氏注】

「水」就是飲水。「堅築」是指心臟跳動有力,像敲擊一樣的聲音。「短氣」是因為心臟屬火,畏懼水,水氣上逼,則火氣無法舒展。

〔徐〕臟中非真能蓄有形之水。不過飲氣侵之。不可泥。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程〕聯綿不斷者曰涎。輕浮而白者曰沫。涎者津液所化。沫者水飲所內。釀於肺經則吐。吐多則津液亦干。故欲飲水。

水在脾。少氣身重。

〔徐〕脾主肌肉。且惡濕。得水氣。則濡滯而重。脾精不運。則中氣不足。而倦怠少氣。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程〕肝脈布脅肋。故脅下支滿。水在肝。則條達之性為水鬱。其氣上走頏顙。至蓄門而出鼻孔。因作嚏也。嚏則痛引脅肌。故嚏而痛。

水在腎。心下悸。

〔程〕水在腎。則腎氣凌心。故築築然悸也。

白話文:

肝臟經脈分佈在脅肋部位,所以水氣在肝臟,就會導致脅肋部位脹滿。肝臟的條達之性被水氣所阻礙,水氣上升到鼻腔,從鼻孔出來,就會打噴嚏。打噴嚏會牽扯到脅肋部的肌肉,所以打噴嚏時會感覺肋骨疼痛。

水氣在腎臟,就會導致腎氣上衝,刺激心臟,引起心悸。

水氣在腎臟,就會導致腎氣上衝,刺激心臟,造成心悸,就像有東西在心臟跳動一樣。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手。原本。作水。今依諸本改訂。徐沈尤。作掌。)

〔尤〕留飲。即痰飲之留而不去者也。背寒冷如掌大者。飲留之處。陽氣所不入也。

〔程〕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心下有留飲。則陽氣抑遏而不行。故背寒冷如手大者。言其不盡寒也。

醫學六要。仲景曰。心下有留飲。其人背惡寒。冷如冰。茯苓丸。(茯苓一兩。半夏二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半。共末。薑汁糊丸桐子大。薑湯下三十丸。)案此指迷茯苓丸也。而引仲景者何。又王隱君滾痰丸主療。有脊上一條如線之寒起證。亦與此同。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心下(即心窩處)有留飲,他的背部冰冷,就像手掌一樣。

留飲

就是痰飲停留在體內不去。背部冰冷的地方,就是留飲停留的地方,陽氣無法進入。

諸陽

(指人體的陽氣)從胸部吸取氣息,然後傳輸到背部。如果心窩處有留飲陽氣就會被抑制而無法運行,所以背部會冰冷,而且冰冷得像手掌一樣,表示寒氣沒有完全消失。

《醫學六要》中,仲景說:心窩處有留飲,病人背部怕冷,冰冷得像冰一樣。可以服用茯苓丸。(茯苓一兩、半夏二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半,磨成粉,用薑汁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用薑湯送服,每次三十丸。)這裡指的是指迷茯苓丸,引述仲景的醫囑。另外,王隱君的滾痰丸主要治療脊椎上有一條線狀的寒氣,這和上述的症狀相似。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原注〕一作轉甚。○案脈經。千金。作轉甚。程金鑑從之。)

〔程〕缺盆者。五臟六腑之道。故飲留於脅下。而痛上引缺盆。引缺盆則咳嗽。咳嗽則痛引脅下而轉甚。此屬懸飲。轉甚。一本作輒已。未有咳嗽而脅下痛。引缺盆輒愈也。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留飲。(脈沉以下。程為另條。)

〔程〕胸中者。屬上焦也。今為留飲隔礙。則氣為之短。津液不能上潮。則口為之渴也。飲者濕類也。流於關節。故四肢歷節痛也。經曰。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故脈沉者為水飲。

〔尤〕四肢歷節痛。為風寒濕在關節。若脈不浮而沉。而又短氣而渴。則知是留飲為病。而非外入之邪矣。

白話文:

留飲會導致脅下疼痛,並向上牽引到鎖骨上窩,咳嗽時疼痛會加劇。胸中留飲會讓人呼吸短促口渴,四肢關節疼痛,脈象沉者也會有留飲。留飲屬於濕邪,會流入關節,造成四肢關節疼痛。若脈象不浮而沉,同時呼吸短促口渴,則可知是留飲導致的病症,而非外邪入侵。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病痰。脈經。千金。作之病。脈經注云。目泣自出。一作目眩。)

〔尤〕伏飲。亦即痰飲之伏而不覺者。發則始見也。身熱背疼腰疼。有似外感。而兼見喘滿咳唾。則是活人所謂痰之為病。能令人憎寒發熱。狀類傷寒者也。目泣自出。振振身瞤動者。飲發而上逼液道。外攻經隧也。

案金鑑云。即今之或值秋寒。或感春風。發則必喘滿咳吐。痰盛寒熱。背痛腰疼。咳劇則目泣自出。咳甚則振振身動。世俗所謂吼喘病也。今驗吼喘。未見振振身瞤者。故欠瞤字不解。蓋以其有所不妥者乎。況吼喘。乃前篇肺脹中之一證。與此自異。

白話文:

膈膜以上有痰,會出現滿喘、咳嗽、吐痰,發病時會寒熱交替,背痛腰疼,眼淚止不住地流,患者身體顫抖,眼珠不停地轉動,這就說明體內有潛伏的飲邪。潛伏的飲邪就是痰飲隱藏在體內而不被人察覺,發病時才顯露出來。發病時出現發熱、背痛、腰疼,像是外感風寒,同時又伴隨著喘滿、咳嗽、吐痰,這正是活人所說的痰邪作祟,會讓人怕冷發熱,表現得像傷寒一樣。眼淚止不住地流,身體顫抖,眼珠不停地轉動,這是飲邪向上逼迫液道,外攻經絡所致。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喜虛。脈偏弦者飲也。(千金。外臺。虛下。有耳字。脈雙弦以下。程為別條。金鑑同。是。沈徐。無喜字。程魏金鑑。作大下后里虛。)

〔程〕飲水多。則水氣泛溢於胸膈。必暴喘滿也。凡人食少飲多。則胃土不能遊溢精氣。甚者必停於心下而為悸。微者則填於胸膈。而為短氣也。

〔鑑〕凡病人食少飲多者。為消渴病。小便不利者。為留飲。留飲者。即今之停水飲病也。

〔尤〕水溢入肺者。則為喘滿。水停心下者。甚則水氣凌心而悸。微則氣被飲抑而短也。雙弦者。兩手皆弦。寒氣周體也。偏弦者。一手獨弦。飲氣偏注也。

白話文:

病人如果喝水過多,就會導致胸悶氣喘,甚至喘不過氣來。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吃得少,喝得多,水就會積聚在心下,嚴重者會心悸,輕微者會感到呼吸短促。脈象呈現雙弦者,代表體內有寒氣。這些症狀通常發生在大瀉之後,患者容易感到虛弱。脈象呈現偏弦者,代表體內有水飲停滯。

〔程〕

喝水太多,水氣就會充盈於胸膈,必然會導致暴喘滿。一般人如果食少飲多,胃土就無法運化精氣,嚴重者水氣會停積在心下,導致心悸。輕微者則水氣會充盈胸膈,導致呼吸短促。

〔鑑〕

凡是病人食少飲多,屬於消渴病。小便不暢者,屬於留飲,留飲也就是現在的停水飲病。

〔尤〕

水氣溢入肺部,就會導致喘滿。水氣停積在心下,嚴重者水氣會侵犯心臟導致心悸,輕微者則會因為水氣壓迫而呼吸短促。雙弦脈是指兩手脈象都呈現弦脈,代表寒氣遍佈全身。偏弦脈是指單手脈象呈現弦脈,代表水飲氣偏注於一側。

註釋

  • 暴喘滿: 指胸悶氣喘,甚至喘不過氣來。
  • 水停心下: 指水氣積聚在心臟下方,也就是胃脘部位。
  • 悸: 指心悸,心跳加速或不規則。
  • 短氣: 指呼吸短促,氣喘吁吁。
  • 雙弦: 指兩手脈象都呈現弦脈,弦脈是指脈搏跳動時感覺像弦線一樣。
  • 偏弦: 指單手脈象呈現弦脈。
  • 大下: 指瀉下,也就是腹瀉。
  • 虛: 指虛弱。
  • 消渴病: 指糖尿病。
  • 留飲: 指水飲停滯在體內。
  • 水氣凌心: 指水氣侵犯心臟。
  • 氣被飲抑: 指水氣壓迫氣機,導致呼吸短促。

總結

這段古文主要描述了水飲停滯在體內所導致的不同症狀,以及這些症狀的脈象特徵。同時也提到了一些相關的病症,例如消渴病和留飲。

案徐云。有一手兩條脈。亦曰雙弦。此乃元氣不壯之人。往往多見此脈。亦屬虛。適愚概溫補中氣。兼化痰。應手而愈。此本於吳氏脈語云雙弦者。脈來如引二線也。然與經文雙弦義遞別。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苦。脈經千金。作喜。)

〔尤〕肺飲。飲之在肺中者。五臟獨有肺飲。以其虛而能受也。肺主氣而司呼吸。苦喘短氣。肺病已著。脈雖不弦。可以知其有飲矣。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臥。千金外臺。作眠。)

〔尤〕支飲上附於肺。即同肺飲。故亦喘而短氣。其脈亦平。而不必弦也。按後十四條云。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夫咳為肺病。而水即是飲。而其脈弦。此云肺飲不弦。支飲脈平。未詳何謂。

白話文:

根據徐氏的說法,有一種脈象叫做雙弦,也就是脈搏摸起來像是兩條線。這種脈象通常出現在元氣不足的人身上,屬於虛證。針對這種情況,應該以溫補中氣、化痰的方法治療,效果顯著。

吳氏脈語中提到,雙弦脈象就像拉著兩根線一樣。但是,這個說法和經文中雙弦的意義有所不同。

肺飲是指水停留在肺部,五臟中只有肺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肺氣虛弱,容易受到水氣的影響。肺主氣,負責呼吸,如果出現喘不過氣、氣短的症狀,就表示肺部已經生病了,即使脈象不弦,也能夠判斷出有水飲存在。

支飲則是指水氣停留在支氣管,由於支氣管連接著肺部,所以也會有喘不過氣、氣短的症狀。支飲的脈象平緩,不需要弦。

古代醫書中提到,咳嗽患者的脈象會弦,代表體內有水氣。咳嗽屬於肺病,而水氣就是飲。既然咳嗽患者的脈象弦,代表有水氣,那麼為什麼肺飲和支飲的脈象卻不弦呢?這點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案脈平。諸注紛壇。多屬附會。尤為未詳。可謂卓見矣。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沈〕此言痰飲屬陰。當用溫藥也。脾失健運。水濕釀成痰飲。其性屬濕。而為陰邪。故當溫藥和之。即助陽而勝脾濕。俾陽運化。濕自除矣。

〔魏〕言和之。則不專事溫補。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義例於溫藥之中。方謂之和之。而不可謂之補之益之也。蓋痰飲之邪。因虛而成。而痰亦實物。必少有開導。總不出溫藥和之四字。其法盡矣。

外臺。引範汪。病痰者。當以溫藥和之。半夏湯。即千金小半夏湯。附於後。

白話文:

沈氏曰

此言痰飲屬陰邪,故應當用溫藥。脾臟失健運化,水濕停滯而釀成痰飲,其性質屬於濕,屬於陰邪。所以應該用溫藥來調理,也就是說,助陽氣以勝脾濕,讓陽氣運化,濕邪自然消除。

魏氏曰

所謂“和之”,並非單指溫補,也包括行氣消痰的藥物,都屬於溫藥範疇。因此稱之為“和之”,而非“補之益之”。因為痰飲的病邪,源於虛弱,而痰又是實物,必然需要一些開導之藥。總之,治療痰飲的關鍵在於“溫藥和之”四字,其方法已經盡述。

外臺引範汪曰

患有痰飲者,應當用溫藥調理。[半夏湯],即千金方中的[小半夏湯],附於後。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脈經。作甘草湯。)

〔徐〕心下有痰飲。心下非即胃也。乃胃之上心之下。上焦所主。唯其氣挾寒濕陰邪。沖胸及脅。而為支滿。支者。撐定不去。如痞狀也。陰邪抑遏上升之陽。而目見玄色故眩。苓桂朮甘湯。正所謂溫藥也。桂甘之溫化氣。術之溫健脾。苓之平而走下。以消飲氣。茯苓獨多。任以君也。

靈經脈篇云。包絡是動。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千金。名甘草湯。)

白話文:

如果感到胸口有痰,胸部兩側脹滿,頭昏眼花,可以用苓桂朮甘湯來治療。這個方子主要是用來溫化氣血、健脾利濕的,其中茯苓用量最多,起著主要的功效。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聖濟總錄。茯苓湯。治三焦有水氣。胸脅支滿目眩。(即本方。)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方見婦人雜病中。)

〔徐〕短氣有微飲。即上文微者短氣也。然支飲留飲。水在心。皆短氣。總是水停心下。故曰當從小便去之。

〔尤〕氣為飲抑則短。欲引其氣。必蠲其飲。飲水類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苓桂術甘。益土氣以行水。腎氣丸。養陽氣以化陰。雖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則一也。

白話文: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一起用六升水煮成三升,分三次溫熱服用,可以治療三焦積水、胸脅脹滿、頭昏眼花等症狀,也能幫助利尿,對於短氣、微飲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案喻氏法律云。苓桂朮甘湯。主飲在陽。呼氣之短。腎氣丸。主飲在陰。吸氣之短。蓋呼者出心肺。吸者入腎肝。此說甚鑿矣。蓋苓桂術甘。治腎陽不足。不能行水。而微飲停於心下以短氣。腎氣丸。治腎虛而不能收攝水。水泛於心下以短氣。必察其人之形體脈狀。而為施治。一證二方。各有所主。其別蓋在於斯耶。

嚴氏濟生方云。有病喜吐痰唾。服八味丸。而作效者。亦有意焉。王叔和云。腎寒多唾。蓋腎為水之官。腎能攝水。腎氣溫和。則水液運下。腎氣虛寒。則邪水上溢。其間用山茱萸山藥輩。取其補。附子肉桂。取其溫。茯苓澤瀉。取其利。理亦當矣。

白話文:

喻氏在醫書中說,苓桂朮甘湯主治陽水,表現為呼氣短促;腎氣丸主治陰水,表現為吸氣短促。這是因為呼氣由心肺而出,吸氣由腎肝而入。這個說法非常準確。苓桂朮甘湯治療腎陽不足,不能運化水液,導致少量水停留在心下,出現短氣。腎氣丸治療腎虛,不能收攝水液,導致水泛於心下,出現短氣。必須仔細觀察病人的形體和脈象,才能進行治療。同一個症狀,可以用兩個不同的方劑,各有其所長,這就是區別所在。

第二段

嚴氏濟生方雲。有病喜吐痰唾。服八味丸。而作效者。亦有意焉。王叔和雲。腎寒多唾。蓋腎為水之官。腎能攝水。腎氣溫和。則水液運下。腎氣虛寒。則邪水上溢。其間用山茱萸山藥輩。取其補。附子肉桂。取其溫。茯苓澤瀉。取其利。理亦當矣。

嚴氏在《濟生方》中說,如果有病人經常吐痰口水,服用八味丸後有效,也是有道理的。王叔和說,腎寒容易多唾液。因為腎主水,腎能收攝水液。腎氣溫和,水液就能正常向下運化;腎氣虛寒,邪氣就會上溢,導致多唾液。八味丸中使用山茱萸、山藥等藥材,取其補腎;附子、肉桂等藥材,取其溫腎;茯苓、澤瀉等藥材,取其利水,這些藥材的配伍是合理的。

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脈經千金外臺。反上。有者字。)

〔魏〕病者脈伏。為水邪壓溷。氣血不能通。故脈反伏而不見也。其人慾自利。利反快。水流濕而就下。以下為暫泄其勢。故暫安適也。然旋利而心下續堅滿。此水邪有根蒂。以維繫之。不可以順其下利之勢。而為削滅也。故曰。此為留飲欲去故也。蓋陰寒之氣立其基。水飲之邪成其穴。非開破導利之。不可也。

案金鑑云。此為留飲。欲去故也句。當在利反快之下。必傳寫之訛。蓋此一句釋上文。必非傳寫之訛。

白話文:

病人脈象沉伏,想要大便,但排泄反而很快,雖然排便了,但腹部仍然持續堅硬飽滿。這說明體內有積存的濕氣想要排出,所以纔出現這種情況。甘遂半夏湯可以治療這個病症。

魏氏注釋

病人脈象沉伏,是因為水濕邪氣阻礙氣血流通,所以脈象不顯。病人想要大便,大便反而很快,是因為水濕向下流動,暫時泄掉了一些,所以病人感到暫時舒服。但很快又大便,腹部仍然堅硬飽滿,說明水濕邪氣根深蒂固,並沒有徹底去除。不能只依靠下瀉來解決問題,而應該徹底清除水濕邪氣。因為寒濕之氣在體內紮根,水濕邪氣就形成了積聚,必須用開破導利的方法才能治癒。

金鑒注釋

“此為留飲,欲去故也”這句話應該放在“利反快”之下,因為這句話是解釋上文,不可能是傳抄錯誤。

簡要說明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水濕停滯的病症,患者表現為脈象沉伏、腹脹、大便頻繁但不成形。中醫認為這是因為寒濕之氣在體內紮根,水濕邪氣積聚所致。治療方法應該開破導利,清除水濕邪氣。

甘遂半夏湯方(外臺。引千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五枚○千金作二枚外臺作一兩),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無○千金作一枚如指大。水一升煮取半升。案一本作無四字未詳)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千金。作上四味以蜜半升內二藥汁。合得一升半。煎取八合頓服之。案千金近是。)

〔程〕留者行之。用甘遂以決水飲。結者散之。用半夏以散痰飲。甘遂之性直達。恐其過於行水。緩以甘草白蜜之甘。收以芍藥之酸。雖甘草甘遂相反。而實有以相使。此(酸收甘緩。)約之之法也。靈樞經曰。約方猶約囊。其斯之謂與。

白話文:

甘遂半夏湯方

(出自《外臺祕要》,引自《千金方》,此方本為張仲景《傷寒論》之方。)

藥材:

  • 甘遂(大者三枚),
  •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其渣滓),
  • 芍藥(五枚,○《千金方》作二枚,《外臺祕要》作一兩),
  •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過,一本作無,○《千金方》作一枚如指大,水一升煮取半升。案:一本作無四字,其意未詳)

製法:

  • 上述四味藥材,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其渣滓。
  • 以蜜半升與藥汁混合,煎取八合頓服。(《千金方》作:上四味以蜜半升,加入二藥汁,合得一升半,煎取八合頓服之。案:《千金方》較為接近。)

功效:

〔程氏注〕留滯者可服用此方,以甘遂來決除水飲。結滯者可服用此方,以半夏來散解痰飲。甘遂性直,容易過於利水,故以甘草白蜜的甘味來緩和,再用芍藥的酸味來收斂。雖然甘草與甘遂藥性相反,但實則相互配合使用。此(酸收甘緩)是約制藥性的方法,如同《靈樞經》所言:「約方猶約囊」,正是此意。

〔尤〕甘草與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蓋欲其一戰。而留飲盡去。因相激而相成也。芍藥白蜜。不特安中。抑緩藥毒耳。

脈浮而細滑。傷飲。

〔鑑〕凡飲病得脈浮而細滑者。為痰飲初病。水邪未深之診也。李彣曰。飲脈當沉。今脈浮者水在肺也。

〔徐〕不曰有飲。而曰傷飲。見為外飲所驟傷。而非停積之水也。

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尤〕脈弦數而有寒飲則病與脈相左。魏氏所謂飲自寒。而挾自熱是也。夫相左者。必相持冬。則時寒助飲。欲以熱攻。則脈數必甚。夏則時熱助脈。欲以寒治。則寒飲為礙。故曰難治。

案此條難解。金鑑改數作遲。肆矣。

白話文:

甘草和甘遂性質相反,但有時會被一起使用,目的是讓甘遂發揮作用,將體內積存的水分完全排出,因為二者互相激盪,反而會產生協同作用。芍藥和白蜜,不僅能安定脾胃,還能緩解藥物的毒性。

脈搏浮而細滑,是傷風飲邪的表現。

凡是患有飲邪病症,脈搏浮而細滑的,是痰飲初期,水邪尚未深入的徵兆。李彣說,飲邪的脈搏應該是沉的,現在脈搏浮,說明水邪停留在肺部。

這裡不說「有飲」,而說「傷飲」,是指受到外來的飲邪突然侵襲,而不是體內積存的水分。

脈搏弦數且有寒飲,這種病症在冬夏都難以治療。

脈搏弦數卻伴有寒飲,這是病症和脈象互相矛盾的表現,正如魏氏所言:「飲自寒,而挾自熱」。這種矛盾的病症,必然互相牽制。冬天寒氣助長飲邪,如果用熱藥治療,脈象必然更加急數。夏天暑熱助長脈象,如果用寒藥治療,寒飲就會阻礙藥效。所以說這種病症難以治療。

這一段文字很難理解,金鑑將「數」改為「遲」,這樣就比較合理了。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鑑〕趙良曰。脈沉病在裡也。凡弦者。為痛為飲為癖。懸飲結積。在內作痛。故脈見沉弦。

〔尤〕脈沉而弦。飲氣內聚也。飲內聚。而氣擊之則痛。

〔徐〕主十棗湯者。甘遂性苦寒。能瀉經隧水濕。而性更迅速直達。大戟性苦辛寒。能瀉臟腑之水濕。而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溫。能破水飲窠囊。故曰破癖須用芫花。合大棗用者。大戟得棗。即不損脾也。蓋懸飲原為驟得之證。故攻之不嫌峻而驟。若稍緩而為水氣喘息浮腫。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棗肉和丸以治之。可謂善於變通者矣。

白話文:

脈象沉而弦,表示水飲和氣機在體內聚集。水飲聚集在內,氣機衝擊它就會產生疼痛。

〔徐〕主十棗湯者。甘遂性苦寒。能瀉經隧水濕。而性更迅速直達。大戟性苦辛寒。能瀉臟腑之水濕。而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溫。能破水飲窠囊。故曰破癖須用芫花。合大棗用者。大戟得棗。即不損脾也。蓋懸飲原為驟得之證。故攻之不嫌峻而驟。若稍緩而為水氣喘息浮腫。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棗肉和丸以治之。可謂善於變通者矣。

十棗湯的藥方中,甘遂性苦寒,能快速瀉去經絡和關節處的水濕。大戟性苦辛寒,能瀉去臟腑的水濕,並能控制唾液。芫花性苦溫,能破除水飲積聚的囊袋,所以說破除癖證必須用芫花。十棗湯中加入大棗,可以避免大戟損傷脾胃。因為懸飲症狀往往是突然發生的,所以治療時不需遲疑,應迅速而強有力地攻治。如果病情稍微緩慢,出現水腫、喘息等症狀,則可參考《三因方》的方法,將十棗湯的藥材研成粉末,與大棗肉混合製成丸劑服用,這可以說是善於變通的方法。

十棗湯方(外臺。引千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搗篩。太陽下篇。作各別為散。快下。原本。作快之。今改。)

千金云。十棗湯。治病懸飲者。若下後不可與也。凡上氣汗出而咳者。此為飲也。又云。錢匕者。以大錢上全抄之。若云半錢匕者。則是一錢抄取一邊爾。並用五銖錢也。

外臺。深師朱雀湯。療久病癖飲。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時頭眩痛苦攣。眼睛身體手足。十指甲盡黃。亦療脅下支滿。飲輒引脅下痛。

白話文:

十棗湯是古代醫書《傷寒論》中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寒邪阻滯,水濕停滯於胸中所致的病症,比如胸悶、咳嗽、腹脹等。方劑由芫花、甘遂、大戟三味藥材組成,具有瀉水消腫的功效。服藥後應注意觀察,若能順利瀉下,則可配合粥類進行調養。

需要注意的是,十棗湯屬於峻下藥,使用時需慎用,不可自行服用。

即本方。用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大棗十二枚。

聖濟總錄。三聖散。治久病飲癖停痰。及脅支滿。輒引脅下痛。(即本方。)

又芫花湯。治水腫。及支滿澼飲。

於本方。加大黃甘草五味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二盞。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九分。下芒硝半錢。更煎一沸。去滓溫服。以利為度。

宣明論云。此湯兼下水腫腹脹。並酒食積腸垢積滯。痃癖堅積蓄熱。暴痛瘧氣久不已。或表之正氣與邪熱。並甚於里。熱極似陰。反寒戰。表氣入里。陽厥極深。脈微而絕。並風熱燥甚。結於下焦。大小便不通。實熱腰痛。及小兒熱結。乳癖積熱。作發風潮搐。斑疹熱毒。不能了絕者。

白話文:

《宣明論》中說,這個湯劑除了可以治療水腫腹脹之外,還可以治療酒食積滯、腸胃垢積、痃癖堅積蓄熱、暴痛、久瘧、表證正氣與邪熱都比裏證嚴重,熱極似陰而反寒戰、表氣入裏、陽氣衰竭極深、脈象微弱甚至消失、風熱燥邪凝結在下焦導致大小便不通、實熱腰痛、小兒熱結、乳癖積熱、抽搐、斑疹熱毒無法消退等症狀。

宣明論。三花神祐丸。治壯實人。風痰鬱熱。肢體麻痹。走注疼痛。濕熱腫滿。氣血壅滯。不得宣通。及積痰翻胃。服三丸後。轉加痛悶。此痰涎壅塞。頓攻不開。再加二丸。快利則止。

本方。去大棗。加大黃黑醜輕粉。水丸。

丹溪心法。小胃丹。治胸膈腸胃。熱痰濕痰。

本方。加黃柏大黃。粥丸。

嘉定縣誌云。唐杲字德明。善醫。太倉武指揮妻。起立如常。臥則氣絕欲死。杲言是為懸飲。飲在喉間。坐之則墜。故無害。臥則壅塞諸竅。不得出入。而欲死也。投以十棗湯而平。

白話文:

《宣明論》記載,三花神祐丸用於治療體質強壯的人,因風痰鬱熱導致肢體麻痺、疼痛遊走、濕熱腫脹、氣血瘀滯不通,以及痰積翻胃等症。若服用三丸後症狀加重,出現疼痛悶脹,則表示痰涎壅塞,需要立即服用兩丸,使其暢通即可。

本方原方去大棗,加入大黃、黑醜輕粉,製成水丸。

《丹溪心法》記載,小胃丹用於治療胸膈、腸胃熱痰濕痰。

本方原方加入黃柏、大黃,製成粥丸。

《嘉定縣誌》記載,唐杲字德明,醫術精湛。太倉武指揮的妻子,站立如常,但一躺下就氣絕欲死。唐杲診斷為懸飲,飲停在喉嚨,坐著時會往下墜,所以沒有大礙。躺下時會堵塞氣血流通的通道,導致呼吸不暢,進而出現欲死狀態。唐杲用十棗湯治療,病症便得以痊癒。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脈經千金。無大青龍湯主之六字。及亦字。千金云。範汪用大青龍湯。)

〔程〕內經云。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膚腸胃之外也。以其病屬表。故可大小青龍湯以發汗。

〔鑑〕溢飲者。飲後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壅塞經表。身體疼重。即今之風水水腫病也。

〔徐〕溢飲者。水已流行。歸四肢。以不汗而致身體疼重。蓋表為寒氣所侵而疼。肌體著濕而重。全乎是表。但水寒相雜。猶之風寒兩傷。內有水氣。故以大青龍小青龍主之。然大青龍合桂麻。而去芍。加石膏。則水氣不甚。而挾熱者宜之。倘咳多而寒伏。則必小青龍為當。蓋麻黃去杏仁。桂枝去生薑。而加五味乾薑半夏細辛雖表散。而實欲其寒飲之下出也。

白話文:

患溢飲症的病人,應該要發汗。大青龍湯可以治療,小青龍湯也可以治療。(《脈經》、《千金方》都沒有提到大青龍湯治溢飲,也沒有提到「亦」字,但《千金方》記載,範汪用大青龍湯。)

《內經》說,溢飲症的病人,會感到口渴,喝很多水,並且容易滲入肌膚和腸胃之外。因為病症屬於表證,所以可以用大青龍湯或小青龍湯發汗。

溢飲症的病人,喝水後水分會流到四肢,應該要出汗卻不出汗,導致經絡阻塞,身體沉重,這就和現在的風水水腫病症一樣。

溢飲症的病人,水分已經流到四肢,因為沒有出汗導致身體沉重。這是因為表層被寒氣入侵而疼痛,肌肉組織濕潤而沉重,完全是表證。只是水氣和寒氣混合在一起,就像風寒同時侵襲一樣,體內有水氣,所以用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治療。大青龍湯加入桂枝和麻黃,去除芍藥,再加入石膏,適合水氣不太嚴重,伴隨著熱症的病人。如果咳嗽嚴重,寒氣積蓄,那麼小青龍湯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麻黃去掉了杏仁,桂枝去掉了生薑,而加入了五味乾薑、半夏、細辛,雖然是散表,但實際上是要讓寒飲向下排出。

大青龍湯方(外臺云。範汪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詳見於傷寒輯義。下同。)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三兩),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甘草(三兩炙),細辛(三兩),桂枝(三兩去皮),半夏(半升湯洗)

白話文:

大青龍湯方

(《外臺祕要》中記載,範汪認為溢飲者,應該發汗治療。大青龍湯主治此症。)

藥材:

  • 麻黃(六兩,去節)
  • 桂枝(二兩,去皮)
  • 甘草(二兩,炙)
  •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 生薑(三兩)
  • 大棗(十二枚)
  • 石膏(如雞子大,碎)

製法:

  1. 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九升,先煮麻黃,煮至減二升,去上浮沫。
  2. 加入其他藥材,煮取三升,去渣。
  3. 溫服一升,取微似汗即可。若汗出過多,則用溫粉末止汗。

(詳細內容請參考《傷寒輯義》,下同。)

小青龍湯方

藥材:

  • 麻黃(三兩,去節)
  • 芍藥(三兩)
  • 五味子(半升)
  • 乾薑(三兩)
  • 甘草(三兩,炙)
  • 細辛(三兩)
  • 桂枝(三兩,去皮)
  • 半夏(半升,湯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外臺云。千金溢飲者。當發其汗。宜青龍湯。

直指。桂術湯。治氣分。

本方。去芍藥五味子半夏。加白朮枳殼。(出水飲門。)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千金。膈間下。有有字。復發下。有發則二字。去石膏上。衍湯字。)

〔尤〕支飲上為喘滿。而下為痞堅。則不特礙其肺。抑且滯其胃矣。面色黧黑者。胃中成聚。榮衛不行也。脈浮緊者。為外寒。沉緊者。為裡實。裡實可下。而飲氣之實。非常法可下。痰飲可吐。而飲之在心下者。非吐可去。宜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而不愈也。木防己桂枝。

白話文:

上八味藥,用一斗水先煮麻黃,煮到水減少兩升後,去掉上面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去除藥渣,溫溫地喝一升。

《外台秘要》記載,治療千金溢飲,應該讓患者出汗,可以用青龍湯。

《直指方》記載,桂術湯用於治療氣分。

這個方子,去掉芍藥、五味子、半夏,加入白朮和枳殼。(出自《水飲門》)。

膈間支飲,患者會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脈象緊,這種病症持續數十天,用吐瀉法治療都不見效。[木防己湯]主治這種病症。身體虛弱的患者服用後就會痊癒,身體強壯的患者服用後三天會復發,再次服用後仍不見效的,可以服用[木防己]湯去掉石膏,加入茯苓、芒硝的湯藥來治療。(出自《千金方》。「膈間下」有「有」字,「復發下」有「發則」二字,「去石膏上」衍生了「湯」字)。

[尤] 支飲,上半身表現為喘滿,下半身表現為痞堅,這不僅僅阻礙了肺部,而且也阻塞了胃部。面色黧黑是因為胃中積聚了水飲,導致營衛氣血不能正常運行。脈象浮緊是因為外寒,脈象沉緊是因為裡實。裡實可以瀉下,但是水飲氣實,不能用一般的瀉下方法治療。痰飲可以吐出來,但是水飲停滯在心下,不能用吐法來去除。這種病症持續數十天,用吐瀉法治療都不見效,所以用木[防己]、桂枝。

一苦一辛。並能行水氣。而散結氣。而痞堅之處。必有伏陽。吐下之餘。定無完氣。書不盡言。而意可會也。故又以石膏治熱。人參益虛。於法可謂密矣。其虛者外雖痞堅。而中無結聚。即水去氣行而愈。其實者。中實有物。氣暫行而復聚。故三日復發也。魏氏曰。後方去石膏。

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復聚。則有堅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堅投堅而不破者。即以軟投堅而即破也。加茯苓者。引飲下行之用耳。

〔鑑〕得之數十日。醫或吐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上。故越之而不愈也。或下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下。雖竭之亦不愈也。心下痞堅。飲結在中可知。故以木防己湯。開三焦水結。通上中下之氣。方中用人參。以吐下後傷正也。故水邪虛結者。服之即愈。若水邪實結者。

白話文:

一苦一辛,並能行水氣,而散結氣。而痞堅之處,必有伏陽。吐下之餘,定無完氣。書不盡言,而意可會也。故又以石膏治熱。人參益虛,於法可謂密矣。

意思是:苦味和辛味藥物,都能夠幫助水氣運行,散掉結聚的氣。身體出現痞塊堅硬的情況,一定是有陽氣鬱結。如果用瀉下藥物,雖然可以排泄掉積聚的邪氣,但也會損傷正氣。這篇醫書雖然不能把所有道理都寫出來,但讀者應該可以理解我的意思。所以再用石膏來治療熱症,人參則補益虛損,這種治療方法非常精妙。

其虛者外雖痞堅,而中無結聚。即水去氣行而愈。其實者。中實有物。氣暫行而復聚。故三日復發也。魏氏曰。後方去石膏。

就是說,虛證雖然外表上表現為痞塊堅硬,但內部並沒有真正結聚的物質,只要疏通水氣,讓氣血運行,就會痊癒。如果是實證,內部有實質性的東西,即使氣暫時運行,很快又會積聚起來,所以才會三天就復發。魏氏說,後面的方子去掉了石膏,

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復聚。則有堅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堅投堅而不破者。即以軟投堅而即破也。加茯苓者。引飲下行之用耳。

這是因為邪氣散開後又重新聚積,形成堅硬的包囊。因此,用堅硬的藥物去攻堅,很難破開;而用柔軟的藥物去攻堅,反而更容易破開。加入茯苓,是為了引導水飲向下運行。

〔鑑〕得之數十日。醫或吐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上。故越之而不愈也。或下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下。雖竭之亦不愈也。心下痞堅。飲結在中可知。故以木防己湯。開三焦水結。通上中下之氣。方中用人參。以吐下後傷正也。故水邪虛結者。服之即愈。若水邪實結者。

這是總結性的說明。如果患病已經數十天,用吐法治療卻無效,是因為水邪不僅僅積聚在上面,而是蔓延到其他部位,所以單純吐法無法根治。如果用瀉下法治療也無效,是因為水邪不僅僅積聚在下面,而是蔓延到其他部位,所以單純瀉下法無法根治。患者心下痞塊堅硬,證明水飲積聚在胸腹部,所以用木防己湯來打開三焦的水氣結聚,疏通上下三焦的氣機。方中加入人參,是為了補益因吐瀉損傷的正氣。因此,如果水邪是虛弱的積聚,服用此方即可痊癒。如果水邪是實質性的積聚,則需要繼續觀察治療。

雖愈亦復發也。即復與前方。亦不能愈。當以前方減石膏之寒凝。加芒硝峻開堅結。加茯苓直輸水道。未有不愈者也。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石膏(十二枚雞子大○千金作雞子大十二枚外臺作雞子大三枚案外臺似是),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桂枝(各二兩),芒硝(三合),人參,茯苓(各四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案千金外臺。用木防己三兩。為是。千金云。一方不加茯苓。外臺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深師同。)

白話文:

雖然病症好了,但又會復發。即使再用之前的藥方,也無法治癒。應該在之前藥方的基礎上,減少石膏的寒涼之性,加入芒硝來強力打開堅硬的結塊,再加入茯苓,直接引導水液排泄,這樣就一定能治癒。

藥材

  • 木防己(三兩)
  • 石膏(十二枚,雞蛋大小,千金方記載為十二枚,外臺祕要記載為三枚,按外臺祕要記載較為合理)
  • 桂枝(二兩)
  • 人參(四兩)

用法

以上四味藥材,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分溫熱服用兩次。

藥材

  • 木防己(二兩)
  • 桂枝(二兩)
  • 芒硝(三合)
  • 人參(四兩)
  • 茯苓(四兩)

用法

以上五味藥材,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去渣,再加入芒硝微煎,分溫熱服用兩次。出現輕微的腹瀉就表示病好了。(按千金方和外臺祕要都記載木防己用量為三兩,這是正確的。千金方記載的藥方不含茯苓,而外臺祕要則指出這個藥方是出自仲景傷寒論,深受後世醫家推崇。)

〔程〕防己利大小便。石膏主心下逆氣。桂枝宣通水道。人參補氣溫中。正氣旺則水飲不待散。而自散矣。加芒硝之鹹寒。可以軟痞堅。茯苓之甘淡。可以滲痰飲。石膏辛寒近於解肌。不必雜於內方。故去之。

案防己。古稱木防己。分漢木而為二種者。蘇敬陳藏器以後之說。太平御覽。載吳氏本草曰。木防己。一名解離。一名解燕。神農辛。黃帝岐伯桐君苦無毒。李氏大寒。如葛莖蔓延如芄。白根外黃似桔梗。內黑文如車輻解。可以證矣。又案防己。散飲泄水。石膏清肺熱。止喘滿。

桂枝人參通陽補氣。若夫水邪結實者。非石膏之所能治。代以芒硝。峻開堅結。加茯苓利水道也。

白話文:

防己可以促進大小便的排泄。石膏可以治療心胸逆氣。桂枝可以疏通水道。人參可以補氣溫暖中焦。正氣旺盛,水飲就不需要刻意散解,自然會散去。加入芒硝的鹹寒性,可以軟化痞塊堅硬之症。茯苓的甘淡性,可以滲透痰飲。石膏辛寒性近於解肌,不必加入內方藥物中,所以去除它。

古時將防己稱為木防己,並將它分為兩種。這是蘇敬、陳藏器之後的說法。《太平御覽》記載《吳氏本草》中說,木防己又名解離,又名解燕。神農氏認為它辛味,黃帝、岐伯、桐君認為它苦味無毒,李氏認為它大寒。它的莖蔓生如葛藤,白色根外層黃色,形似桔梗,內部黑色紋理像車輪輻條,可以以此來辨認。

防己能散除水飲、利水,石膏清熱降肺火,止喘滿。桂枝與人參可以通陽補氣。如果水邪結聚成實體,石膏就無法治療,因此用芒硝代替,峻猛地打開堅結,並加入茯苓以利水道。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程〕內經曰。清陽出上竅。支飲留於心膈。則上焦之氣。濁而不清。清陽不能走於頭目。故其人苦眩冒也。

〔尤〕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轉。而乍見玄黑也。

澤瀉湯方(外臺。引深師云。是本仲景傷寒論方。)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程〕白朮之甘苦。以補脾則痰不生。澤瀉之甘鹹。以入腎則飲不蓄。小劑以治支飲之輕者。(外臺。煮取一升下。有又以水一升。煮取五合。此二汁十三字。)

白話文:

心口積水,患者感到頭昏眼花,用澤瀉湯治療。

《內經》說,清陽之氣上升頭頂,積水停留在心胸,則上焦之氣濁而不清,清陽之氣無法到達頭目,因此患者感到頭昏眼花。

頭昏是指昏沉不清,像是被東西蒙蔽一樣,眼花是指視力模糊,眼前發黑。

澤瀉湯的組成: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用水二升煎煮,取一升,分兩次溫服。

白朮甘苦,補脾止痰;澤瀉甘鹹,利腎消積。此方劑量小,適用於輕症積水。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尤〕胸滿。疑作腹滿。支飲多胸滿。此何以獨用下法。厚朴大黃。與小承氣同。設非腹中痛而閉者。未可以此輕試也。

〔鑑〕胸字。當是腹字。若是胸字。無用承氣湯之理。是傳寫之訛。支飲胸滿。邪在肺也。宜用木防己湯葶藶大棗湯。飲滿腹滿。邪在胃也。故用厚朴大黃湯。即奔豚氣也。

千金云。厚朴大黃湯。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飲過度所致也。其脈虛者必冒。胸中本有支飲。支飲胸滿主之之方。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支飲(積聚的痰液)導致胸部滿悶,可以用厚朴大黃湯來治療。不過,胸部滿悶容易與腹部滿悶混淆,而支飲通常會導致胸部滿悶,而不是腹部滿悶。厚朴大黃湯的成分與小承氣湯類似,都是瀉下藥,如果病人腹部沒有疼痛或便秘,不應該輕易使用此方。

根據《千金方》的記載,厚朴大黃湯也可用來治療酒客咳嗽導致吐血的症狀,這通常是由於長期飲酒過度引起的。如果病人脈象虛弱,就容易出現胸悶的症狀,這可能是由於體內積聚的痰液所致,而支飲胸滿主之方就可以用來治療。

厚朴大黃湯方(外臺。引千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千金作四兩外臺厚朴枳實下俱有炙字)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張氏醫通云。此即小承氣。以大黃多。遂名厚朴大黃湯。若厚朴多。則名厚朴三物湯。此支飲胸滿者。必緣其人素多濕熱。濁飲上逆所致。故用盪滌中焦藥治之。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原注〕方見肺癰中○外臺。引千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白話文:

厚朴大黃湯的藥方出自《外臺秘要》,引自《千金方》,原本是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藥方包括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千金方作四兩,外臺秘要中厚朴、枳實下方均有「炙」字)。將三味藥材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兩次溫服。

張氏醫通中提到,此方其實是小承氣湯的變方,因大黃用量較多而得名。若厚朴用量多,則稱為厚朴三物湯。此方用於治療胸滿,因病人體內濕熱過多,濁飲上逆所致,故用盪滌中焦的藥物治療。

若支飲無法止住,則需使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來治療。

〔徐〕肺因支飲。滿而氣閉也。一呼一吸曰息。是氣既閉。而肺氣之布。不能如常度也。葶藶苦寒。體輕象陽。故能泄陽分肺中之閉。唯其泄閉。故善逐水。今氣水相擾。肺為邪實。以葶藶泄之。故曰瀉肺。大棗取其甘能補胃。且以制葶藶之苦。使不傷胃也。

〔鑑〕喘咳不能臥。短氣不得息。皆水在肺之急證也。故以葶藶大棗湯。直瀉肺水也。

張氏醫通云。支飲留結。氣塞胸中。故不得息。以其氣壅則液聚。液聚則熱結。所以與肺癰同治也。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原注〕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案千金。用小半夏湯。外臺。引千金云。加茯苓者是也。此注當刪去。)

白話文:

〔徐〕

肺部因支飲而滿,氣息阻塞。人體一呼一吸叫做呼吸,現在氣息阻塞,肺氣的運行就不能像平常一樣了。葶藶性苦寒,質地輕盈,像陽氣一樣,因此能泄去陽分肺中之閉。由於它能泄去阻塞,所以善於逐水。現在氣水相擾,肺部被邪氣所實,用葶藶來泄之,所以稱為瀉肺。大棗甘甜能補益脾胃,並且能制約葶藶的苦味,避免傷胃。

〔鑑〕

喘咳不能平躺,呼吸急促難以喘息,都是水停留在肺部的急症。所以用葶藶大棗湯,直接瀉去肺水。

張氏醫通說:支飲停留在肺部結聚,氣息阻塞於胸中,所以呼吸困難。因為氣機壅塞,所以液體積聚,液體積聚則熱氣凝聚,所以與肺癰的治療方法相同。

嘔吐的人本應感到口渴,口渴是想要解渴的意思。現在卻不口渴,這是因為心下有支飲積聚的原因。小半夏湯主治此症。(〔原注〕千金方說,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案:千金方用小半夏湯,外臺引述千金方,說加茯苓者是也。此注應當刪去。)

〔沈〕此支飲上溢。而嘔之方也。凡外邪上逆作嘔。必傷津液。應當作渴。故謂嘔家本渴。渴則病從嘔去。謂之欲解。若心下有支飲。停蓄胸膈制燥。故嘔而不渴。則當治飲。

〔尤〕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結。燥能蠲飲。生薑製半夏之悍。且以散逆止嘔也。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外臺。虛煩門。小品杯水湯。方後云。方有半夏。必須著生薑。不爾戟人咽。千金云。生薑嘔家之聖藥。

千金云。有人常積氣結而死。其心上暖。以此湯少許汁。入口遂活。(出傷寒發黃門。)

白話文:

[沈氏醫案]

這類症狀是體內有支飲上逆導致嘔吐。凡是由外邪上逆引起的嘔吐,必定會損傷津液,患者應當感到口渴。因此說「嘔家本渴」,因為渴則病從嘔吐中而去,稱為欲解。然而,如果心下有支飲積聚在胸膈,導致燥熱,則會嘔吐而不感到口渴,此時就應該治療支飲。

[尤氏醫案]

半夏味辛性燥,辛可以散結,燥可以蠲飲。生薑可以制約半夏的悍性,並且可以散逆止嘔。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兩次服用。

外臺·虛煩門·小品杯水湯

方後記載:方中含有半夏,必須加入生薑,否則會刺激咽喉。

千金方

千金方記載:生薑是嘔吐者的聖藥。有人常年積氣結聚,最終死亡,其心臟部位仍有溫熱感,用此湯少許汁液入口,即可復甦。(出自傷寒發黃門)

解釋:

  • 支飲: 指留在體內的水液,多指停滯在胸膈之間的水液。
  • 蠲飲: 指消除體內的水液。
  • 悍性: 指藥性過於峻猛。
  • 戟人咽: 指刺激咽喉,使人感到不舒服。
  • 積氣結聚: 指氣機鬱滯,阻塞不通,導致疾病。
  • 心上暖: 指心臟部位仍有溫熱感,可能是因為積氣鬱滯導致的。

總結

小半夏湯由半夏和生薑組成,可以治療因外邪上逆導致的嘔吐,尤其是伴有支飲的嘔吐,並且生薑可以制約半夏的悍性,防止刺激咽喉。

千金。小半夏湯。病心腹虛冷。遊痰氣上。胸脅滿不下食。嘔逆者方。

即於本方中。加橘皮。(一方。有桂心甘草。)

楊氏家藏方。水玉湯。治眉稜骨痛不可忍者。此痰厥也。(即本方。)

嚴氏濟生方。玉液湯。治七情傷感。氣鬱生涎。隨氣上逆。頭目眩暈。心嘈忪悸。眉稜骨痛。

即本方。入沉香水一呷溫服。

直指。半夏丸。治吐血下血。崩中帶下。喘急痰嘔。中滿虛腫。亦消宿瘀。百病通用。

白話文:

千金方裡的小半夏湯,用於治療心腹虛冷、痰氣上逆、胸脅滿悶、無法進食、嘔吐反胃的患者。

這個方子可以加橘皮。另一個方子中還有桂心和甘草。

楊氏家藏方中的水玉湯,用於治療眉稜骨疼痛難忍的患者,這是痰厥引起的。也就是說,這個方子跟小半夏湯相同。

嚴氏濟生方中的玉液湯,用於治療七情傷感導致氣鬱生涎,隨氣上逆,出現頭昏眼花、心煩意亂、眉稜骨疼痛的患者。

這個方子中,加入沉香,用溫水服用一小口。

直指方中的半夏丸,用於治療吐血、下血、崩漏帶下、喘急痰嘔、腹脹虛腫的患者,也能消除積瘀,適用於百病。

圓白半夏(刮淨捶扁以生薑汁調和飛白麵作軟餅包掩半夏慢火炙令色黃去面取半夏為末)

上末。米糊丸綠豆大。日乾。每三四十丸。溫熟水下。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程〕痰飲留於中。則腹滿。水穀入於胃。但為痰飲。而不為津液。故口舌乾燥也。上證曰。水走腸間。瀝瀝有聲。故謂之痰飲。此腸間有水氣。亦與痰飲不殊。故用此湯。以分消水飲。

〔尤〕水既聚於下。則無復潤於上。是以腸間有水氣。而口舌反乾燥也。後雖有水飲之入。只足以益下趨之勢。口燥不除。而腹滿益甚矣。

白話文:

將圓白半夏刮乾淨,捶扁後用生薑汁調和白麵粉做成軟餅,包覆半夏,用小火烘烤至黃色,去掉麵餅取出半夏研磨成粉末。

將粉末與米糊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曬乾。每次服用三四十顆,用溫熱水送服。

如果肚子脹滿,口舌乾燥,這是腸道裡有水氣積聚。己椒藶黃丸可以治療。

程氏說:痰飲停留在體內,就會導致肚子脹滿。食物進入胃中,被痰飲阻擋,無法轉化為津液,所以口舌會乾燥。上面提到的「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就是痰飲的症狀。腸道內有水氣,也屬於痰飲的範疇,所以用此藥來消散水飲。

尤氏說:水氣積聚在下腹部,就無法潤澤上部,所以腸道內有水氣,而口舌反而乾燥。即使之後再喝水,也只會加重下腹部的積水,口渴無法解除,肚子反而更脹。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方(千金。名椒目丸。)

防己,椒目,葶藶(熬○千金用二兩餘同),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程〕此水氣在小腸也。防己椒目。導飲於前。清者得從小便而出。大黃葶藶。推飲於後。濁者得從大便而下也。此前後分消。則腹滿減而水飲行。脾氣轉而津液生矣。若渴則甚於口舌乾燥。加芒硝。佐諸藥。以下腹滿。而救脾土。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卒。千金。作諸。據千金外臺。半夏上脫小字。)

白話文: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飯前服用一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劑量。服用後口中有津液,若口渴者,可加芒硝半兩。此方適用於水氣停滯小腸,防己椒目引導水氣從小便排出,大黃葶藶推動水氣從大便排出,前後夾擊,使水氣消散,腹滿減輕,脾胃功能恢復,津液生成。若口渴嚴重,可加芒硝輔助藥效,幫助排出腹水,滋養脾土。若伴隨嘔吐、心下痞悶、膈間有水、頭昏眼花、心悸等症狀,可用半夏加茯苓湯治療。

〔尤〕飲氣逆於胃則嘔吐。滯於氣則心下痞。凌於心則悸。蔽於陽則眩。半夏生薑。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水也。

〔鑑〕趙良曰。經云。以辛散之。半夏生薑。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心下堅嘔逆眩者。亦上焦陽氣虛。不能升發。所以半夏生薑並治之。悸則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獨治。必加茯苓。去水下腎逆以安神。神安則悸愈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一法四兩○外臺引千金用四兩方後云仲景傷寒論茯苓三兩餘並同案今本千金用三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千金注云。)胡洽。不用茯苓。用桂心四兩。三因方。名大半夏湯。

白話文:

如果氣逆流到胃部,就會導致嘔吐;氣停滯在胸部,就會感到胸悶;氣上衝心臟,就會心悸;氣阻礙陽氣,就會頭昏眼花。半夏和生薑可以止嘔降逆,加上茯苓可以去除水濕。

趙良說,經書上記載,可以用辛散之物來治療。半夏和生薑都味辛,根據本草學說,半夏可以治療膈上痰、心下堅硬、嘔吐、眩暈等症狀。這些症狀都是上焦陽氣虛弱,不能升發導致的,所以用半夏和生薑來治療。心悸是因為心臟受到水氣的侵襲,不能單靠半夏治療,必須加上茯苓,去除水濕,降腎逆,以安神。神安則心悸自愈。

小半夏加茯苓湯的藥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或四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七升水煮至一升五合,分溫兩次服用。

胡洽的方子不用茯苓,而用桂心四兩,稱為大半夏湯。

千金。茯苓湯。主胸膈痰滿。

於本方中。加桂心。方後云。冷極者。加附子。氣滿。加檳榔。

聖濟總錄。半夏加茯苓湯。治三焦不順。心下痞滿。膈間有水。目眩悸動。(即本方。)

和劑局方。茯苓半夏湯。治停痰留飲。胸膈滿悶。咳嗽嘔吐。氣短噁心。以致飲食不下。(即本方。)

易簡方。消暑丸。治傷暑發熱頭痛。

半夏(一斤醋五升煮乾),茯苓(半斤),甘草(半斤)

上為細末。以生薑汁作薄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粒水下。

白話文:

茯苓湯主治胸膈痰滿。若患者體寒,可加桂心;若極寒,可加附子;若氣滿,可加檳榔。此方亦可治三焦不順、心下痞滿、膈間有水、目眩悸動。另外,茯苓半夏湯則主治停痰留飲、胸膈滿悶、咳嗽嘔吐、氣短噁心、飲食不下。而消暑丸則主治傷暑發熱頭痛。其製法是將半夏用醋煮乾、茯苓、甘草研成細末,以生薑汁調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粒,用水送服。

又大棗。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於本方。加甘草陳皮烏梅。

直指云。暑家氣虛脈虛。或飲水過多。或冷藥無度。傷動其中。嘔吐不食。自利不渴。此則外熱裡寒。無惑乎傷暑伏熱之說。非理中湯不可也。又有冷藥過度。胃寒停水。潮熱而嘔。或身熱微煩。此則陽浮外而不內。非小半夏加茯苓湯不可也。

直指。大半夏湯。治痰飲。(即本方。)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癲。徐沈尤魏並作顛。金鑑云。癲當是巔字。巔者。頭也。文義相屬。此傳寫訛。案作顛為是。此乃顛倒眩暈之謂。)

白話文:

大棗可以治療痰飲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嘔吐、噁心、頭昏、心悸、胃脘不適、發熱、因吃生冷食物導致脾胃不和等。

在這個方子中,可以加入甘草、陳皮、烏梅。

這裏提到,一些人因為暑熱導致氣虛脈虛,或者喝水過多,或者服用寒涼藥物過度,損傷了身體內部,出現嘔吐、不思飲食、腹瀉卻不口渴的症狀,這是外熱裡寒,符合傷暑伏熱的理論,所以需要用理中湯治療。還有些人因為過度服用寒涼藥物,導致胃寒停水,出現潮熱、嘔吐、身體發熱、心煩的症狀,這是陽氣浮於表面而不能深入內部,需要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

這個方子叫大半夏湯,專門治療痰飲。

如果體型瘦弱的人,出現臍下悸動、吐口水、癲癇眩暈等症狀,這是水飲引起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尤〕瘦人不應有水。而臍下悸。則水動於下矣。吐涎沫則水逆於中矣。甚而顛眩。則水且犯於上矣。形體雖瘦。而病實為水。乃病機之變也。顛眩。即頭眩。苓朮豬澤。甘淡滲泄。使腸間之水。從小便出。用桂者。下焦水氣。非陽不化也。曰多服暖水汗出者。蓋欲使表裡分消其水。非挾有表邪。而欲兩解之謂。

〔鑑〕此條臍下有悸。是水停臍下為病也。若欲作奔豚。則為陽虛。當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豬苓(三分去皮),茯苓(三分),白朮(三分),桂枝(二分去皮)

白話文:

〔尤〕

即使人很瘦,也不應該有水腫。如果出現臍下悸動,就表示水氣往下移動了。吐出涎沫,則代表水氣逆流到身體中間。嚴重時會出現頭昏眼花,表示水氣已經侵犯到頭部了。雖然形體瘦弱,但實際上病症是由水氣引起,是病機變化所致。頭昏眼花,就是頭暈。茯苓、白朮、豬苓,甘淡滲泄,能夠使腸道中的水氣從小便排出。加入桂枝,是為了下焦水氣,而非因為陽氣不足而無法化水。所謂的多喝溫水使汗水排出,是想要讓表裡兩方面同時消散水氣,並不是因為有外感表邪,而想要兩方面同時解治。

〔鑑〕

這條文指出,臍下有悸動,是水氣停留在臍下所引起的病症。如果想要奔豚,就代表陽氣虛弱,應該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療。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豬苓(三分去皮),茯苓(三分),白朮(三分),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白飲。外臺。作水。醫壘元戎。作白米飲。○詳見於傷寒論輯義。)

朱氏集驗方。治偏墜吊疝方。

即本方。煎蘿蔔子煎湯調下。(吉州彭履仲方。)

直指方。便毒門。五苓散。疏利小便。以泄敗精。用蔥二莖。煎湯調下。

得效方。小兒門。五苓散。治陰核氣結。腫大釣痛。多因啼怒不止。傷動陰氣。結聚不散得之。或胎婦啼泣過傷。令兒生下。小腸氣閉。加以風冷。血水相聚。水氣上乘於肺。故先喘。而後疝痛。外腎不硬。臍下痛楚不可忍。惟利二便則安。以木通蔥白茴香食鹽。煎湯調下。得小便利為效。

白話文:

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服用一勺(約一個手指尖大小),每天三次。多喝溫熱的水,直到出汗即可痊癒。(《白飲》、《外臺》都寫做“水”,《醫壇元戎》則寫做“白米飲”。詳細情況可參照《傷寒論輯義》) 這是朱氏收集到的有效療法,治療偏垂吊疝的方法:使用本方,加入煮熟的蘿蔔籽和水來調配服用。(出自吉州彭履仲的方子) 在《直指方·便毒門》中的五苓散,可以疏通尿液,排出身體裡的老化物質。在服用時需加兩根蔥,用水煮沸後再服用。 得效方中的小兒門,五苓散可用於治療陰囊氣結導致的腫脹疼痛。這種病症通常是因為孩子哭鬧不停,使陰部受到刺激,造成陰氣凝滯不消所致;也可能是母胎內哭泣太厲害,影響了孩子的健康,使得出生後的小腸氣道受阻,再加上風冷等因素,血液和水分聚集在一起,最後形成水氣上升至肺部,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如果能夠順暢排尿和排便,症狀就會得到緩解。在服用此方時,應配合木通、蔥白、茴香以及食用鹽一起煮開,然後服用。若能成功排尿,就表示有效果。

經驗良方云。衡陽屈朝奉。治小兒上吐下瀉。用五苓為末。生薑自然汁為丸。麻子大。量兒大小。米飲送下。

附方

外臺。茯苓飲。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外臺。痰飲食不消。及嘔逆不下食門。引延年云。仲景傷寒論同。)

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味下外臺有切以二字。合下。有去滓二字。)

〔沈〕脾虛不與胃行津液。水蓄為飲。貯於胸膈之間。滿而上溢。故自吐出水。後邪去正虛。虛氣上逆。滿而不能食也。所以參朮。大健脾氣。使新飲不聚。姜橘枳實。以驅胃家未盡之飲。日消痰氣。令能食耳。

白話文:

經驗良方說

衡陽的屈朝奉治療小兒上吐下瀉,使用五苓散研磨成粉末,以生薑汁和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根據小孩的大小服用,用米湯送服。

外臺方茯苓飲

治療心胸中積存的痰液和積水,在嘔吐出水之後,心胸虛弱,氣滿不能進食,消除痰氣,使人恢復食慾。(外臺方、痰飲食不消、及嘔逆不下食門。引延年雲:仲景傷寒論同。)

藥方

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用法

上述六味藥材,用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次溫服。如同行走八九里路程時服用。(原方有「切以二字」和「合下,有去滓二字」,意指將藥材切成二指寬,煮好後去渣。)

方解

〔沈〕脾虛弱不能將津液輸送到胃中,水氣積聚形成痰飲,貯存在胸膈之間,滿溢而向上嘔吐出水。之後邪氣去除,正氣虛弱,虛氣上逆,氣滿而不能進食。所以用人參、白朮,大補脾氣,使新飲不積聚。用薑、橘皮、枳實,驅除胃中未消化的積水,日漸消除痰氣,使人恢復食慾。

外臺延年茯苓飲。主風痰氣吐嘔水者。(即本方。出風痰門。)

又茯苓湯。主風痰氣發。即嘔吐欠呿。煩悶不安。或吐痰水者。

即本方。去枳實。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方見上○主之下。千金。有不能臥出者。陰不受邪故也十一字。)

〔魏〕咳家專為痰飲在內。逆氣上衝之咳嗽言也。故其脈必弦。無外感家之浮。無虛勞家之數。但見弦者。知有水飲在中為患也。

〔尤〕脈弦為水。咳而脈弦。知為水飲漬入肺也。十棗湯逐水氣。自大小便去。水去則肺寧而咳愈。按許仁則論飲氣咳者。由所飲之物。停澄在胸。水氣上衝。肺得此氣。便成咳嗽。經久不已。漸成水病。其狀不限四時晝夜。遇諸動嗽物即劇。乃至雙眼突出。氣如欲斷。汗出大小便不利。

白話文:

外臺延年茯苓飲、茯苓湯與咳家脈弦之解

外臺延年茯苓飲

這方藥主要用於治療 風痰氣所引起的嘔吐、水腫

茯苓湯

此方同樣用於治療 風痰氣,症狀包括 嘔吐、打呵欠、煩躁不安、或痰液

此方與延年茯苓飲的區別在於 去掉了枳實

咳家

咳嗽的患者,如果脈象呈現 弦脈,就代表 體內有水。這種情況可以用 十棗湯 來治療。

(十棗湯的方劑請參閱上文“主”字下方,千金方中,並附有“有不能臥出者。陰不受邪故也”十一字。)

魏氏解

“咳家”專指 痰飲停留在體內,逆氣上衝導致的咳嗽。因此,這種咳嗽的脈象必定是 弦脈,不會出現外感咳嗽的 浮脈,也不會出現虛勞咳嗽的 其他脈象。只要看到弦脈,就知道 體內有水飲 作祟。

尤氏解

脈象呈現 弦脈 代表 水飲。咳嗽伴隨弦脈,就表示 水飲積聚在肺部十棗湯 可以 驅除水氣,使水氣從大小便排出體外。水氣排出後,肺部就會恢復正常,咳嗽自然也就好了。

根據許仁則的論述,飲氣咳嗽是由於 飲食物停滯在胸腔水氣上衝 所致。肺部受到這種氣的影響,就會引起咳嗽。如果久咳不愈,就會慢慢發展成 水病。這種咳嗽的症狀不受時間和環境影響,遇到 容易引發咳嗽的刺激物 時會加重,甚至出現 眼球突出、呼吸急促、出汗、大小便不利 等症狀。

吐痰飲涎沫無限。上氣喘急。肩息。每旦眼腫。不得平眠。此即咳家有水之證也。著有干棗三味丸亦佳。大棗六十枚。葶藶一升。杏仁一升。合搗作丸。桑白皮飲。下七八丸。日再。稍稍加之。以大便通利為度。

案外臺。更有加巴豆牽牛五味丸。當參考。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方見上○趙本。無或字。)

〔徐〕夫有支飲家。乃追原之詞也。謂支飲本不痛。蔓延至胸痹而痛。氣上逆為咳。火上壅為煩。已有死道矣。不卒死。甚至一百日。或經年之久。其虛可知。幸元氣未竭也。原其病支飲為本。病本不拔。終無愈期。逡巡不愈。正醫家以虛故畏縮。故因宜十棗湯。以見攻病不嫌峻。不得悠悠以待斃也。

白話文:

患者不停地吐痰、流口水,呼吸急促,喘不过气,肩膀也跟着呼吸起伏,每天早上眼睛肿胀,无法安稳入睡。这都是咳嗽有水的症状。可以用干枣三味丸,效果也不错。方法是将大枣六十枚、葶藶一升、杏仁一升一起捣碎做成丸子,用桑白皮饮送服,每次下七八丸,每天服用两次,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大便通畅为止。

此外,还可以参考加了巴豆牵牛的五味丸。

患有支饮的人,咳嗽烦躁,胸口疼痛,不会立即死亡,可以活一百天,甚至一年。这时应该服用十枣汤。(方剂见上面,赵本没有“或”字。)

徐氏解释道:患有支饮的人,是指疾病的根源,指的是支饮本身并不疼痛,但蔓延至胸痹才出现疼痛。气逆上涌导致咳嗽,火气上涌导致烦躁,已经有了致命的迹象。虽然不会立即死亡,但也能活一百天,甚至一年,由此可知患者的身体非常虚弱,幸亏元气还没有耗尽。追究病因,支饮是根本,疾病的根源没有清除,就永远无法治愈。患者久治不愈,医生因为害怕患者虚弱而不敢施治。所以要服用十枣汤,表明治疗疾病不应该畏惧峻猛的药力,不能坐以待毙。

〔魏〕不卒死。仲景之意。宜早治以十棗湯。至一百日或一歲。則難治矣。宜十棗湯者。宜於百日一歲之前也。若謂日久飲深。宜十棗湯。恐非聖人履霜堅冰之意。總之涵泳白文自明。

案千金。本條之後。有一條云。咳而引脅下痛者。亦十棗湯主之。不知是本經之舊文否。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沈〕久咳數載。是非虛勞咳嗽。乃脾肺素本不足。肺氣滯而不利。津化為飲。上溢胸中肺葉空竅之處。即支飲伏飲之類。內之伏飲相招。風寒襲入。內外合邪而發。世謂痰火。屢屢舉發者是矣。然久咳必是邪正兩衰。其脈故弱。脈證相應。故為可治。實大數者。邪熱熾盛。

白話文:

魏氏的理論是,如果疾病沒有突然死亡,根據張仲景的觀點,應該盡早用十棗湯來治療。如果拖延到一百天或一年後才開始治療,那麼病情就會變得更難治理了。之所以選擇在一百天或一年之前使用十棗湯,而不是在病情持續加長、飲食過多的情況下使用,可能是因為這樣的做法不符合聖賢的教導。總的來說,深入理解原文就能明白其意。

根據《千金方》,在這段文字之後,有一段文字提到,如果咳嗽引發脅下疼痛,同樣適用十棗湯。這不知道是否是原本經文的一部分。

長期咳嗽多年,如果脈象虛弱,可以治療;如果脈象強大頻繁,則預示著死亡。如果脈象虛弱,會感到頭暈,這通常是由於原本就有的胸中水液(即支飲)所導致。治療應該歸屬於治療水液問題的範疇。

沈氏認為,長期咳嗽多年,並非只是虛勞咳嗽,而是由於脾肺素來不足,肺氣滯塞,津液轉化為飲物,上溢至胸中及肺葉的空隙,形成一種稱為支飲或伏飲的病症。內部的飲物相互吸引,風寒侵入,內外合併病邪而發病。世人常認為這是痰火重發的結果。然而,長期咳嗽往往意味著邪氣和正氣雙雙衰弱,脈象因此變弱。脈象和症狀相符合,所以是可以治療的。脈象強大頻繁,則表示邪熱極盛。

陰氣大虧。甚者必造於亡。故主死也。脈虛者。乃上焦膻中。宗氣不布。痰飲濁陰。上溢胸中。氣逆上衝。所以苦冒。冒者。瞑眩黑花昏暈之類。因其人本有支飲。存蓄胸中。則當治其支飲。而咳自寧。故治屬飲家。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尤〕倚息。倚幾而息。能俯而不能仰也。

〔沈〕此表裡合邪之治也。肺主聲。變動為咳。胸中素積支飲。招邪內入。壅逆肺氣。則咳逆倚息。不得臥。是形容喘逆。不能撐持。體軀難舒。呼吸之狀也。故用小青龍之麻桂甘草。開發腠理以驅外邪。從表而出。半夏細辛。溫散內伏之風寒。而逐痰飲下行。乾薑溫肺行陽。

白話文:

陰氣嚴重虧損,嚴重者必將走向死亡,因此主治死亡。脈虛者,是因為上焦膻中宗氣無法散布,痰飲濁陰上溢胸中,氣逆上衝,所以感到頭昏腦脹。頭昏腦脹是指頭昏眼花、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等症狀。由於患者體內原本就有支飲積存在胸中,因此應該治療支飲,咳嗽才會自行停止。所以治療屬於飲證的患者。

咳逆倚息,無法平躺,小青龍湯主治。

倚息,是指倚靠著東西休息,能彎腰卻不能仰頭。

這是治療表裡合邪的方劑。肺主聲音,變動則為咳嗽。胸中原本積存的支飲,招致邪氣入侵,阻塞肺氣,就會出現咳逆倚息,無法平躺的症狀。這是形容喘逆,無法支撐,身體難以舒展,呼吸狀態的描述。因此使用小青龍湯的麻黃、桂枝、甘草,疏通腠理,驅散外邪,從表面排出。半夏、細辛溫散內伏的風寒,並驅散痰飲下行。乾薑溫肺行陽。

而散裡寒。五味芍藥。以收肺氣之逆。使表風內飲。一齊而解。此乃寒風挾飲咳嗽之主方也。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程本。作若面熱如醉。程云。下已。當作汗已。金鑑從之。誤。)

〔沈〕此下皆服小青龍湯。外邪解而里飲未除。擾動內陽之變也。表邪雖退。內飲未消。拒格胸間。心火不得下達。反刑肺金。則多唾口燥。猶如肺痿之類也。但飲為陰邪。而內僻則陽氣衰微。故寸脈沉。下焦陽微。故尺脈微。而手足厥逆。因服青龍散劑。擾亂下焦。虛陽即隨衝任之脈。

白話文:

散寒止咳,可以用五味芍藥,收敛肺气的逆气,使表层的风寒和内里的饮邪一起消散,这是治疗寒风挟饮咳嗽的主方。

服用青龙汤后,出现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麻木、面部发热如醉酒状、下流阴股、小便困难,并且时常发热,可以服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疗气冲症状。

这些症状都是服用小青龙汤后,外邪解除了,但里饮未除,扰动体内阳气所致。表邪虽然退去,内饮未消,阻滞于胸腔,心火无法下达,反过来损伤肺金,所以会出现多唾口燥,类似肺痿的症状。由于饮邪属于阴邪,内里积聚导致阳气衰微,所以寸脉沉;下焦阳气虚弱,所以尺脉微;手足厥逆则是服用青龙散扰乱下焦,虚阳顺着冲任脉上冲所致。

厥而上行。故氣從小腹上衝胸咽。至於手足痹而不用。真陽以挾胃熱上衝。其面翕熱如醉狀。沖氣復反下流陰股。不歸腎間而行決瀆。故小便難。沖氣往返。擾動胸中留飲。則時覆冒。故易桂苓。以逐沖氣歸源。五味收斂肺氣之逆。甘草安和脾胃。不使虛陽上浮。此乃救逆之變方也。

〔徐〕不堪發散動其氣衝。以致肺燥。如痿而多唾。唾者其痰薄如唾也。又口燥。燥者覺口乾。非渴也。下流陰股。謂浮於面之陽。旋覆在兩股之陰。作熱氣也。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四兩去皮○千金用二兩外臺用一兩),甘草(炙三兩○千金二兩),五味子(半升)

白話文:

病人出現厥逆現象,氣逆上行,因此氣從小腹上衝向胸咽,導致手足麻木無力。由於真陽挾帶著胃火上衝,患者臉色發紅發熱,像喝醉酒一樣。衝氣又反向下流到陰股,不歸入腎臟,而是行經膀胱,所以小便困難。衝氣往返,擾動胸中積聚的痰飲,所以時常出現反覆咳嗽。因此用桂苓湯,以驅逐衝氣,使其回歸本源。五味子收斂肺氣逆上,甘草和胃安脾,防止虛陽上浮。這個方子是治療逆證的變通方。

不可用發散藥物,以免動其衝氣,導致肺部乾燥。患者像痿病一樣,會有很多唾液,這唾液就像痰一樣稀薄。患者還會有口燥,口乾的感覺,不是渴。下流陰股,指的是浮於臉部的陽氣,轉移到陰股,形成熱氣。

桂苓五味甘草湯

茯苓(四兩),桂枝(四兩去皮○千金用二兩外臺用一兩),甘草(炙三兩○千金二兩),五味子(半升)

  • “厥”是指身體突然昏倒或失去知覺。
  • “衝氣”是指逆上之氣,即氣逆上衝,不順下行。
  • “真陽”指人體的陽氣。
  • “留飲”指積聚在胸中的痰飲。
  • “桂苓湯”是指以桂枝、茯苓為主要藥物的湯劑。
  • “痿”指肌肉無力或萎縮的病症。
  • “旋覆” 指的是旋覆花,一種中藥材,具有降氣化痰、溫肺止咳的作用。

總結

這段古文描述了患者出現氣逆上衝,導致一系列症狀,包括手足麻木、面部發熱、小便困難等。醫生認為用桂苓湯可以驅逐衝氣,使其回歸本源,並使用五味子收斂肺氣,甘草和胃安脾,防止虛陽上浮。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外臺云。以千金校之。亦脫此方。今於仲景方錄附之。案今千金。載此方。可疑。)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尤〕服前湯已。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下焦沖逆之氣既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飲續出也。故去桂枝之辛而導氣。加乾薑細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飲驅寒。以泄滿止咳也。

案大戟云。桂枝泄奔豚。故桂枝加桂湯。用五兩。以主奔豚氣。從小腹上至心者。今沖氣即低。乃桂之功著矣。故去之。沈氏金鑑並云。枝走表。故去之。非。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用八升水煮至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古書《外台秘要》記載,此方出自《千金方》,但《千金方》中並無此方,現將此方收錄於仲景方中。考證發現,《千金方》中確實有記載此方,但可信度存疑。

如果服用上述藥方後,沖氣下降,反而出現咳嗽胸悶,則可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除桂枝,加入乾薑和細辛,來治療咳嗽胸悶。

服用前藥方後,沖氣下降,反而出現咳嗽胸悶,是因為下焦逆衝之氣已伏,而肺中潛藏的寒飲繼續出現。因此,去除了桂枝的辛溫之性,避免導氣上行,並加入乾薑和細辛的辛溫之性,使藥力直達肺部,配合茯苓五味甘草,消散飲邪,驅散寒氣,達到泄滿止咳的效果。

古籍《大戟》中記載,桂枝能泄奔豚氣,因此《桂枝加桂湯》中用五兩桂枝,主治奔豚氣從小腹上衝至心口。現在沖氣下降,正是桂枝的功效顯著,所以去除桂枝。沈氏金鑑中也說,桂枝走表,因此要去除它,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服字。依俞本補。)

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

〔沈〕此支飲內蓄。而復發也。咳滿即止。肺之風寒已去。而更發渴。沖氣復發者。飲滯外邪。留於胸膈未除也。即以細辛乾薑熱藥推之。若無痰飲內蓄。而服細辛乾薑熱藥。助其燥熱。應當遂渴。而渴反止者。是內飲上溢喉間。浸潤燥熱。故不作渴。但阻胸中陽氣。反逆上行而冒。

白話文: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解讀

藥方組成:

  • 茯苓:四兩
  • 甘草:三兩
  • 乾薑:三兩
  • 細辛:三兩
  • 五味子:半升

製作方法:

  1. 將以上五味藥材放入水八升中。
  2. 以大火煮至三升。
  3. 濾去藥渣。
  4. 溫熱藥液,每次服半升。
  5. 一日服三次。

主治:

  • 咳嗽滿胸,但咳嗽停止後反而口渴,以及沖氣復發者。

藥理分析:

  • 咳嗽滿胸:可能是肺部風寒所致,藥方中的茯苓、甘草、五味子可以化痰止咳,溫潤肺氣。
  • 咳嗽停止後反而口渴:說明肺寒已去,但還有外邪滯留於胸膈,藥方中的細辛、乾薑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可以驅散外邪。
  • 沖氣復發:指的是陽氣不足,導致氣逆上衝。藥方中的細辛、乾薑可以溫陽散寒,改善陽氣不足。

辨證施治:

  • 若是服藥後口渴依然不止,反而加重,說明體內有支飲(水飲停滯)。支飲患者往往會感到胸悶、嘔吐,可再加入半夏,以利水化痰。
  • 若是服藥後口渴沒有加重,反而消失,說明體內沒有痰飲,而是燥熱導致的渴症。服用細辛、乾薑這類熱性藥物,會導致燥熱加重,反而加重口渴。

沈氏注釋:

  • 支飲是水飲積聚於體內,並再次發作。
  • 咳嗽滿胸停止,說明肺部的風寒已經消失,但仍然口渴,說明外邪滯留於胸膈未除。
  • 細辛、乾薑都是熱性藥物,可以驅散外邪,但如果體內沒有痰飲,服用細辛、乾薑會加重燥熱,反而導致口渴消失。
  • 口渴消失,但胸口仍然感到悶脹,說明陽氣被阻滯,導致氣逆上行。

總結: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是一個針對咳嗽、口渴、沖氣等症狀的方劑,它根據不同的症狀表現,進行相應的辨證論治,體現了中醫治療的整體觀和辯證論治的特點。

然冒家陽氣上逆。飲亦隨之而上。故冒者必嘔。嘔者於前去桂茯苓五味甘草湯。復內半夏。消去其水。嘔即止矣。

〔尤〕所以治渴而沖氣動者。惜未之及也。約而言之。沖氣為麻黃所發者。治之如桂苓五味甘草。從其氣而導之矣。其為姜辛所發者。則宜甘淡鹹寒。益其陰以引之。亦自然之道也。若更用桂枝。必捍格不下。即下亦必復沖。所以然者。傷其陰故也。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細辛,乾薑(各二兩○千金同外臺作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服字。依俞本補。)

白話文:

然而,冒犯了人體的陽氣,使其逆流上衝。飲水也隨著陽氣向上,所以冒犯陽氣的人必定會嘔吐。嘔吐的人,應該服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再加入半夏,消除體內的水分,嘔吐就會停止了。

特別是治療口渴並且伴隨氣逆的人,要特別注意。簡單來說,由麻黃引起的氣逆,可以用桂苓五味甘草湯治療,順應氣機引導它向下。如果是由薑辛引起的氣逆,則應該用甘淡鹹寒的藥物,滋養陰氣引導它向下,這也是自然之道。如果再用桂枝,就會阻礙氣機向下,即使下降了也會再次上衝。這是因為傷了陰氣的緣故。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

茯苓四兩,甘草、細辛、乾薑各二兩(千金方和外臺祕要記載為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以上六味藥材,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半升,一天服三次。

案金鑑。去甘草。名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未詳所據。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髮其陽故也。

〔徐〕形腫。謂身腫也。肺氣已虛。不能遍布。則滯而腫。故以杏仁利之。氣不滯則腫自消也。其證應內麻黃者。水腫篇云。無水虛腫者。謂之氣水。發其汗則已。發汗宜麻黃也。以其人遂痹。即前手足痹也。逆而內之。謂誤用麻黃。則陰陽俱虛而厥。然厥之意尚未明。故曰所以必厥者。

以其人因血虛不能附氣。故氣行澀而痹。更以麻黃湯藥。發泄其陽氣。則亡血復汗。溫氣去而寒氣多。焉得不厥。正如新產亡血復汗。血虛而厥也。

白話文:

根據《金匱要略》,苓桂五味甘草湯去甘草、桂,加入乾薑、細辛、半夏,成為苓桂甘草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但其根據不明。

水腫可止嘔,如果患者身體腫脹,可以加入杏仁治療。這種症狀應該內服麻黃,但患者已經出現肢體麻痹,所以不能內服麻黃。如果誤服麻黃,患者就會出現厥症。這是因為患者血虛,麻黃會發散陽氣,導致血虛加重。

身體腫脹是指全身浮腫。肺氣虛弱,不能佈散全身,就會積聚而腫脹,因此用杏仁來疏通。氣機通暢,腫脹自然消退。患者的症狀本應內服麻黃,因為《水腫篇》說,沒有水液的虛腫稱為氣水,發汗即可治癒,而麻黃具有發汗作用。患者出現肢體麻痹,指的是之前的手腳麻木。誤服麻黃,就會導致陰陽俱虛,出現厥症。但是,厥症的具体含义尚不明确,所以说誤服麻黃一定會導致厥症。

患者血虛,不能固攝氣血,所以氣機運行不暢,导致麻痹。如果再服用麻黃湯,會發散陽氣,導致失血、出汗,溫氣散失,寒氣加重,必然會出現厥症。就像產婦失血、出汗,血虛就會出現厥症一样。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服字。依俞本補。)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外臺醉下。有狀字。)

〔徐〕面屬陽明。胃氣盛則面熱如醉。是胃氣之熱上熏之也。既不因酒而如醉。其熱勢不可當。故加大黃以利之。雖有姜辛之熱。各自為功而無妨矣。

〔尤〕與沖氣上逆。其面翕熱如醉者不同。沖氣上行者。病屬下焦。陰中之陽。故以酸溫止之。此屬中焦。陽明之陽。故以苦寒下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主要用於治療胃火上炎導致的面色發紅如醉酒症狀。

方劑由茯苓、甘草、五味子、乾薑、細辛、半夏、杏仁七味藥材組成。將這些藥材以水煎煮,去渣後溫服。

如果病人面色發紅如醉酒,這是由於胃火上炎,燻蒸面部造成的。此時應加大黃以瀉火通便。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藥方與因沖氣上逆而導致的面色發紅如醉酒症狀有所不同。沖氣上逆屬於脾腎(下焦)病變,屬陰中之陽,需用酸溫藥物來止逆。而本方則屬於中焦陽明病變,需用苦寒藥物來瀉火。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服字。依俞本補。)

千金方衍義云。趙以德曰。前四變隨證加減施治。猶未離本來繩墨。至第五變。其證頗似戴陽。而能獨斷陽明胃熱。乃加大黃以利之。按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為其腎虛陽氣不藏。故以攻為戒。而此平昔陰虧血虛。反用大黃利之者。以其證變疊見。雖有面熱如醉。而脈見寸沉尺微。

洵非表邪怫鬱。而為胃中熱蘊無疑。竟行滌飲攻熱。不以陰虛為慮。而致扼腕也。

白話文: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三兩,以上八味,用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半升,每天服用三次。

這個方子源自千金方,趙以德認為前四個變證都是根據症狀加減用藥,並沒有偏離原本的原則。但第五個變證,症狀類似戴陽,卻能直接判斷是陽明胃熱,因此加大黃來瀉火。但陽明病症狀是面色發紅,不能攻伐,因為腎虛陽氣不守,所以要避免攻伐。而這個方子卻是針對平時陰虛血虛的人,反而用大黃來瀉火,是因為這個變證有很多症狀重疊,雖然有面色發紅如醉酒,但脈象卻是寸脈沉而尺脈微弱。

因此,這不是表邪鬱結,而是胃中熱氣蘊積無疑,最終採取清熱瀉火的方法,不考慮陰虛的問題,這讓人感到擔憂。

案以上敘證五變。應變加減。其意殆與傷寒論。證象陽且之一則同。示人以通變之法也。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方見上。○千金外臺。以此條載上文卒嘔吐心下痞云云之前。似是。後嘔。作卻嘔。)

〔尤〕先渴後嘔者。本無嘔病。因渴飲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屬飲家。小半夏。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停水。蓋始雖渴而終為飲。但當治飲。而不必治其渴也。

〔魏〕水停心下。阻隔正氣。不化生津液。上於胸咽。故渴也。渴必飲水。水得水而愈恣其沖逆。所以先渴而後必嘔也。此屬飲家。當治其飲。不可以為渴家治其渴也。

白話文:

案以上敘證五變。應變加減。其意殆與傷寒論。證象陽且之一則同。示人以通變之法也。

根據以上所述的五種變化,應該根據情況加減藥物。這其中的道理和《傷寒論》中陽證、陰證的原則是一樣的,都是要告訴人們如何靈活應變。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方見上。○千金外臺。以此條載上文卒嘔吐心下痞云云之前。似是。後嘔。作卻嘔。)

先感到口渴,然後出現嘔吐,這是因為水停留在心下,屬於水飲停滯。這種情況應該用小半夏茯苓湯治療。(方子見上面。千金外臺將這條放在“卒嘔吐心下痞”之後,應該是“後嘔”寫成“卻嘔”。)

〔尤〕先渴後嘔者。本無嘔病。因渴飲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屬飲家。小半夏。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停水。蓋始雖渴而終為飲。但當治飲。而不必治其渴也。

[尤氏觀點] 先渴後嘔的人,本身並沒有嘔吐的病,只是因爲口渴而喝了水,水太多下不去,反而逆流而上導致嘔吐。所以說這屬於水飲停滯,用小半夏止嘔降逆,加茯苓去除停水。因爲雖然一開始是口渴,但最終還是水飲停滯,只要治療水飲,不必治療口渴。

〔魏〕水停心下。阻隔正氣。不化生津液。上於胸咽。故渴也。渴必飲水。水得水而愈恣其沖逆。所以先渴而後必嘔也。此屬飲家。當治其飲。不可以為渴家治其渴也。

[魏氏觀點] 水停留在心下,阻礙了正氣的運行,不能化生津液,導致津液上逆到胸咽,所以口渴。口渴就喝水,水越多越容易衝逆,所以先渴後嘔。這種情況屬於水飲停滯,應該治療水飲,不能用治療口渴的方法。

案脈經所載三條。恐本經舊文。繫於脫漏。今備錄於下。脈經云。咳而時發熱。脈卒弦(千金。作在九菽。)者。非虛也。此為胸中寒實所致也。當吐之。

又云。咳家其脈弦。欲行吐藥。當相人強弱。而無熱乃可吐之。其脈沉者。不可發汗。

又云。病人一臂不隨。時復轉移在一臂。其脈沉細。非風也。必有飲在上焦。其脈虛者。為微勞。榮衛氣不周故也。久久自瘥。

白話文:

脈經記載了三條關於咳嗽的論述,可能是原本經文遺漏,現在補充如下。脈經說,咳嗽時伴隨發熱,脈象突然弦急(千金方作在九菽),不是虛證,而是胸中寒實所致,應該用藥吐出。

又說,咳嗽患者脈象弦急,想要用藥吐出,要根據病人強弱情況,如果沒有發熱才能用藥吐出。脈象沉者,不可發汗。

還說,病人一隻手臂不聽使喚,時而轉移到另一隻手臂,脈象沉細,不是風邪,一定是飲邪停留在上焦,脈象虛者,是勞累過度,榮衛氣血不流通導致,久而久之會自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