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論二首、脈證十四條、方七首

酒服數碗而愈。甚有臥床不起者。令將車前一味。自然汁數盂。置床頭。隨意飲之而愈。然則汗下之說。亦設言以啟悟。其可無變通耶。案此等治法。出於繩墨之外。所謂草頭藥者。亦有效驗。故附載之。

外臺。許仁則。療急黃。始得大類天行病。經三兩日。宜合麻黃等五味湯服之。發汗以泄黃勢方。

麻黃(三兩),葛根(五兩),石膏(八兩),生薑(六兩),茵陳(二兩)

上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溫三服。覆被微取汗以散之。案黃家脈浮熱盛者。桂枝加黃耆湯非所宜。此方有大青龍之意。當隨證撰用。故附於此。

諸黃。豬膏發煎主之。

〔程〕扁鵲有療黃經。明堂。有烙三十六黃法。皆後人所未見。唯聖濟總錄。載三十六黃。方論詳明治法始備。今豬膏發煎。能治諸黃。當是黃之輕者。可從小便而去。至若陰黃急黃女勞之屬。豈豬膏發煎。所能治乎。醫者審之。

〔尤〕此治黃疸。不濕而燥者之法。按傷寒類要云。男子女人。黃疸飲食不消。胃脹。熱生黃衣在胃中。有燥屎使然。豬膏煎服則愈。蓋濕熱經久。變為堅燥。譬如盒曲。熱久則濕去而干也。本草豬脂利血脈。解風熱。亂髮消瘀開關格。利水道。故曰病從小便出。

豬膏(發煎方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云。肘後。備急。文仲。千金。古今錄驗。深師。範汪同。)

豬膏(半斤○外臺。作八兩。),亂髮(如雞子大三枚○肘後外臺作一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味下。外臺有內發二字。藥成。作盡研絞去膏細滓七字。方後云。大醫校尉史脫家婢再病。胃中干糞下。便瘥。神驗。)

案外臺。引肘後。療黃疸者。一身面目悉黃。如橘柚。暴得熱。外以冷迫之。熱因留胃中。生黃衣。熱熏上所致方。豬脂一斤。上一味。煎成者。溫令熱。盡服之。日三。燥屎當下。下則稍愈便止。證類本草。引傷寒類要。尤則採之於證類也。今本肘後無考。外臺。又引近效。主療亦同。

肘後。女勞疸者。身目皆黃。發熱惡寒。小腹滿急。小便難。由大勞大熱。交接後入水所致治之方。(即本方○喻氏法律引肘後云。蓋女勞疸。血瘀膀胱。非直入血分之藥。必不能開。然虻蛭過峻。礬石過燥。明是治血燥矣。)

徐云。予友駱天遊黃疸腹大如鼓。百藥不效。用豬膏四兩。發灰四兩。一劑而愈。仲景豈欺我哉。

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原注〕一本云。茵陳湯。及五苓散並主之。)

〔徐〕此表裡兩解之方。然五苓中有桂術。乃為稍涉虛者設也。

〔尤〕此正治濕熱成疸者之法。茵陳散結熱。五苓利水去濕也。

〔鑑〕黃疸病之下。當有小便不利者之五字。茵陳五苓散方有著落。必傳寫之遺。

白話文:

論二首、脈證十四條、方七首

服用幾碗酒就能痊癒。有些病人甚至臥床不起,這時可以只用車前草的鮮汁,準備幾大碗放在床頭,讓病人想喝就喝,就能痊癒。所以汗法治療的說法,也是為了啟發悟性而提出的,難道就不能靈活變通嗎?這些治療方法,都超出了傳統醫學的規範,所謂的民間草藥,也確實有效,因此也記錄在這裡。

許仁則在《外台秘要》中記載治療急黃的方法,急黃起病之初,很像流行病,病程三、兩天,宜服用麻黃等五味湯發汗,以泄去黃疸的病勢。

麻黃(三兩)、葛根(五兩)、石膏(八兩)、生薑(六兩)、茵陳(二兩)

以上藥物用水八升,煮至二升七合,去渣,分溫服三次,蓋被微微出汗即可。急黃患者脈象浮熱盛者,桂枝加黃耆湯並不適用,此方有仿效大青龍湯之意,應根據病情靈活運用,故附於此。

各種黃疸,用豬膏煎熬的藥方可以治療。

程氏注:扁鵲有治療黃疸的醫案,明堂有烙治三十六種黃疸的方法,這些都是後人沒有見到的。只有《聖濟總錄》記載了三十六種黃疸的治療方法,論述詳盡,治療方法才算完善。現在豬膏煎熬的藥方,能治療各種黃疸,應是黃疸較輕的類型,可以從小便排出。至於陰黃、急黃、婦女勞損引起的黃疸,豬膏煎熬的藥方豈能治療?醫生應當仔細判斷。

尤氏注:這是治療黃疸不濕而燥的治療方法。《傷寒類要》記載,男女黃疸,飲食不消化,胃脹,熱生黃衣在胃中,有燥屎所致。豬膏煎服則癒。這是因為濕熱久病,變為乾燥,就像釀酒的酒糟,加熱久了,濕氣就去而乾燥了。本草記載豬脂能通利血脈,解風熱,治療頭髮脫落,消瘀散結,通利水道,所以說病從小便排出。

豬膏(發煎方,引自《傷寒論》、《肘後備急方》、《千金方》、《古今錄驗方》、《深師方》、《範汪方》)

豬膏(半斤,○《外台秘要》作八兩)、亂髮(如雞蛋大小三枚,○《肘後備急方》、《外台秘要》作一枚)

以上兩種藥物,混合豬膏煎熬,藥物煎成後,分二次服用,病從小便排出。(注:下文,《外台秘要》中有「內發」二字,「藥成」作「盡研絞去膏細滓」七字,方後記載:大醫校尉史脫家婢再次患病,胃中乾燥糞便排出,痊癒,神效。)

《外台秘要》引自《肘後備急方》,治療黃疸的方法:全身面目都發黃,像橘子柚子一樣,突然發熱,外面用冷水敷迫,熱邪留在胃中,生出黃衣,熱邪熏蒸向上所致。豬脂一斤,煎熬成膏,溫熱服下,每日三次,乾燥糞便就會排出,排出後就會好轉。證類本草引自傷寒類要,尤氏也是從證類本草中引用的,現在的肘後備急方中沒有考證。外台秘要又引自近效方,主治也相同。

《肘後備急方》:婦女勞損引起的黃疸,身體和眼睛都發黃,發熱惡寒,小腹脹滿急痛,小便困難,是由於過度勞累、過度溫熱,房事後入水所致。

徐氏注:我的朋友駱天遊患黃疸,腹部腫大如鼓,百藥無效,用豬膏四兩,頭髮灰四兩,一劑而癒,仲景的醫案並沒有欺騙我們。

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治。(○原注:一本記載,茵陳湯及五苓散都主治)

徐氏注:這是表裡雙解的藥方,但是五苓散中有桂枝、術,是為稍微虛弱的人而設的。

尤氏注:這是治療濕熱導致黃疸的正確方法。茵陳散結熱,五苓散利水去濕。

鑑注:黃疸病的記載下,應該有「小便不利」五個字,茵陳五苓散的藥方就有著落了,一定是抄寫時遺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