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四 (5)
卷四 (5)
1. 論二首、脈證十四條、方七首
乃為女勞得之疸脹病也。時溏黑色者。亦臟病及血之徵也。血病者顏必變。豈有色黑而血不病者乎。女勞疸腹滿者。為難治。以其脾胃兩敗也。以硝石入血消堅。礬石入氣勝濕。然此方治標固宜。非圖本之治。世久書訛。姑辨其理也。
〔尤〕黃家日晡所。本當發熱。乃不發熱。而反惡寒者。此為女勞。腎熱所致。與酒疸谷疸不同。酒疸谷疸。熱在胃。女勞疸熱在腎。胃淺而腎深。熱深則外反惡寒也。膀胱急。額上黑。足下熱。大便黑。皆腎熱之徵。雖少腹滿脹。有如水狀。而實為腎熱。而氣內蓄。非脾濕而水不行也。
硝石礬石散方(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云。肘後。小品。崔氏。文仲。千金。範汪深師並同。)
硝石,礬石(燒等分○硝石下外臺尤本有熬黃二字)
上二味。為散。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候也。(候上。徐沈尤。有其字。○外臺云。大麥則須是無皮麥者。)
〔程〕內經曰。中滿者泄之於內。潤下作咸。硝石之苦鹹。礬石之酸鹹。皆所以泄中滿。而潤下。使其小便黃。而大便黑也。然硝石。主胃脹閉。滌蓄結。礬石主熱在骨髓。而經言勞者溫之。是方得無太峻歟。然所服者。方寸匕耳。和以大麥粥汁。正所以寬胃而益脾也。(案硝石。即火硝。時珍辨之。詳矣。下大黃硝石湯同。)
喻氏法律云。硝石礬石散。從來不解用硝石之義。方書俱改為滑石礬石散。且並改大黃硝石湯。為大黃滑石湯。醫學之陋。一至此乎。夫男子血化為精。精動則一身之血俱動。以女勞而碩其精。血必繼之。故因女勞而尿血者。其血尚行。猶易治也。因女勞而成疸者。血瘀不行。
為難治矣。甚者血瘀之久。大腹盡滿。而成血蠱。尤為極重。而難治矣。味仲景之文。及制方之意。女勞疸。非亟去其膀胱少腹之瘀血。萬無生路。在傷寒熱瘀膀胱之證。其人下血乃愈。血不下者。用抵當湯下之。亦因其血之暫結。可峻攻也。此女勞疸。蓄積之血。必匪朝夕。
峻攻無益。但取石藥之悍。得以疾趨。而下達病所。硝石。鹹寒走血。可消逐其熱瘀之血。故以為君。礬石。本草。謂其能除痼熱在骨髓。用以清腎及膀胱臟腑之熱。並建消瘀除濁之功。此方之極妙者也。以陳無擇之賢。模稜兩可。其說謂無發熱惡寒。脈滑者用此湯。若發熱惡寒。
其脈浮緊。則以滑石石膏治之。青天白日。夢語喃喃。況其他乎。世豈有血蓄下焦。反見浮滑且緊之脈者乎。妄矣妄矣。何氏醫碥云。傷寒陽明證。發熱者。必不惡寒。乃濕與熱瘀痹於內。表陽不宣。故惡寒也。此乃辨證之法。額最高。火氣之所熏。故黑。先則額黑。後則周身皆黑。
白話文:
這是關於女性勞累導致黃疸腹脹疾病的討論,以及相應的處方。
女性因勞累導致的黃疸腹脹,大便溏稀呈黑色,是臟腑病變及血液病變的徵兆。血液有病,面色必然改變,怎麼會有面色發黑卻沒有血液疾病呢?女性勞累導致的黃疸腹脹,很難治療,因為脾胃都受損了。方劑中使用硝石來消散堅硬的血塊,使用礬石來疏通氣機,除濕。但是這個方劑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由於時間久遠,書籍記載有誤,所以在此辨析其道理。
某病例,黃疸病人白天發病,本該發熱,卻不發熱反而惡寒,這是女性勞累導致腎臟有熱引起的,與酒疸、谷疸不同。酒疸、谷疸的熱在胃,而女性勞累導致的黃疸,熱在腎。胃淺而腎深,熱在深處,所以外在表現為惡寒。膀胱急迫,額頭發黑,腳底發熱,大便發黑,都是腎臟有熱的徵兆。雖然少腹脹滿,好像有積水,但實際上是腎臟有熱,氣機鬱結於內,並不是脾濕導致水液運行不暢。
硝石礬石散方(多部醫書皆有記載)
硝石、礬石(等分燒製,硝石在一些版本中記載需熬製)
將以上兩種藥物研磨成粉末,用大麥粥汁調和服用,每次服用一小勺,每天服用三次。疾病會隨著大小便排出,小便呈黃色,大便呈黑色,就是痊癒的徵兆。(一些版本中記載此處有“候”字)
某醫家認為,《內經》說:「腹部脹滿的,要從內部瀉掉,潤下通便,使大便變鹹。」硝石味苦鹹,礬石味酸鹹,都是為了瀉去腹部脹滿,潤滑腸道,使小便發黃,大便發黑。但是硝石能治療胃脹閉塞,消除積滯;礬石能治療骨髓中的熱,而醫書上說勞累的人要溫養,這個方劑是不是太峻猛了?不過每次服用量很少,用大麥粥汁調和,正好可以緩和胃氣,益氣健脾。
某醫家認為,硝石礬石散方從來就沒有正確理解硝石的功效,所有醫書都將其改為滑石礬石散,並且將大黃硝石湯改為大黃滑石湯,醫學之陋劣,竟至於此!男子血液化為精氣,精氣活動則全身血液都活動起來。女性勞累耗傷精氣,血液必然跟隨受損,所以因勞累而尿血,血液尚能運行,比較容易治療;而因勞累導致黃疸,血液瘀滯不行,就難治了。嚴重者,血液瘀滯日久,腹部脹滿,形成血蠱,就更加危重難治。細察仲景的醫案和處方之意,女性勞累導致的黃疸,必須迅速去除膀胱和少腹的瘀血,否則就沒有生路。在傷寒病中,熱邪瘀阻膀胱,病人排出血液後就痊癒了;如果不出血,就用抵當湯攻下。這是因為血液暫時凝滯,可以峻猛攻治。但是女性勞累導致的黃疸,血液積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峻猛攻治無益,只能選擇藥性峻猛的石藥,迅速到達病灶。硝石鹹寒,走血分,可以消散熱瘀之血,所以作為君藥;礬石,本草書記載其能去除骨髓中的痼熱,用來清除腎臟和膀胱臟腑的熱,並具有消瘀除濁的功效,這是這個方劑最妙之處。某醫家含糊其辭地說,沒有發熱惡寒,脈象滑利者可以用這個方劑;如果發熱惡寒,脈象浮緊,則用滑石、石膏治療。這根本是胡說八道,哪有血瘀在下焦,脈象反而浮滑緊的?太荒謬了!某醫家認為,傷寒陽明證,發熱者必然不惡寒,是因為濕熱瘀阻於內,表陽不宣,所以惡寒。這是辨證的正確方法。額頭最高,是火氣熏蒸的地方,所以發黑,先額頭發黑,然後全身都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