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二 (5)
卷二 (5)
1. 論一首、脈證十六條、方十三首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脈經必下。有下部閉塞大五字。千金同。千金。作此虛寒氣從下向上。趙。脫當字。)
〔尤〕趺陽胃脈也。微弦陰象也。以陰加陽。脾胃受之。則為腹滿。設不滿則陰邪必旁攻胠脅。而下閉穀道。為便難為兩胠疼痛。然其寒不從外入。而從下上。則病自內生。所謂腎虛則寒動於中也。故不當散而當溫。
〔程〕若寒實。則用後條溫藥下之也。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玉函病者。作傷寒。去下。有宜大承氣湯五字。)
白話文:
如果趺陽脈摸起來微弦,按照道理來說,患者應該腹脹。如果患者沒有腹脹,那麼一定會大便困難,並且兩側脅肋疼痛。這是由於虛寒從下往上引起的,應該用溫性的藥物來治療。(《脈經》記載「必下」,還有「下部閉塞」五字。《千金方》也記載相同內容。《千金方》中寫作「此虛寒氣從下向上」,趙氏注釋中漏掉了「當」字。)
趺陽脈是胃經的脈象,微弦是陰邪的表現。陰邪加重陽氣,脾胃受到影響,就會出現腹脹。如果沒有腹脹,陰邪就會進一步侵犯脅肋,導致大便不通,出現便難和兩側脅肋疼痛。這種寒氣不是從外部入侵的,而是從下往上侵入,所以病症是從內部產生的。這就像腎虛就會導致寒氣在體內活動一樣。因此,治療應該用溫性的藥物,而不是散寒的藥物。
如果寒氣較重,就應該使用後面所述的溫性藥物來治療。
如果患者腹脹,按壓不痛,屬於虛證;按壓疼痛,屬於實證,可以用瀉下藥來治療。如果舌苔發黃,還沒有瀉下,用瀉下藥後,舌苔上的黃就會自然消退。(《玉函》中寫的是“傷寒”,去掉了“下”字,還有“宜大承氣湯”五字。)
〔沈〕此以手按。辨腹滿虛實也。按之不痛。內無痰食燥屎壅滯。即知虛寒而滿。當以溫藥。若按之痛。乃以外手。而就內結食痰燥屎。則知內實。是可下之。而又以舌黃驗定虛實。若舌有黃苔。即是濕熱內蒸。為未經下過。必須下之。則黃自去。而脹滿自除。舌無黃苔。是近虛寒。又非下法矣。
〔魏〕無形之虛氣作痞塞。則按之無物。何痛之有。倘挾有形之實物為患。如宿食在胃。疝氣在少腹等是也。按之有物。阻礙於臟腑之側。焉有不痛者乎。是於按之痛否。以決其虛實之法也。
張氏傷寒集註云。中胃按之而痛。世醫便謂有食。夫胃為水穀之海。又為倉廩之官。胃果有食。按必不痛。試將飽食之人按之痛否。惟邪氣內結。正氣不能從膈出入。按之則痛。又胃無穀神。臟氣虛而外浮。按之亦痛。若不審邪正虛實。概謂有食。傷人必多。又按者輕虛平按。若不得法。加以手力。未有不痛者。
白話文:
用手按腹部,可以辨別腹脹是虛是實。按下去不痛,表示腹中沒有痰食、乾燥糞便阻塞,就知道是虛寒導致腹脹,應該用溫和的藥物治療。如果按下去痛,表示手碰到了內部積聚的食積、痰、乾燥糞便,就知道是內部實證,可以用瀉藥治療。
另外,觀察舌頭顏色也能判斷虛實。如果舌苔發黃,表示體內濕熱內蒸,尚未經過瀉下治療,必須用瀉藥治療,黃苔就會消退,腹脹也會自然消失。如果舌頭沒有黃苔,表示是虛寒,就不需要用瀉藥治療了。
無形的虛氣導致痞塞,按下去不會有東西,怎麼會痛呢?如果是有形的實物導致病症,比如食物積滞在胃裡、疝氣在小腹等,按下去就會摸到東西,阻礙在臟腑旁邊,怎麼可能不痛呢?所以,通過按壓是否疼痛,可以判斷虛實。
張氏傷寒集註說,按壓胃部會痛,很多醫生就認為是食積。其實,胃是水穀的海洋,也是儲存食物的倉庫,如果胃裡真的有食物,按下去是不會痛的。試著按壓飽食的人,看看會不會痛。只有邪氣在體內積聚,正氣不能順利從膈膜進出,按壓才會痛。此外,胃沒有谷神,臟氣虛弱而外浮,按壓也會痛。如果不能明辨邪正虛實,就籠統地說是有食積,就會傷害病人。而且,按壓時要輕柔平穩,不能用蠻力,否則即使沒有病,也會感到疼痛。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脈經。減下。更有減字。)
〔徐〕腹滿有增減。則非臟真黏著之病。所以得陽即減。得陰加滿。故曰此為寒。當溫藥。
〔程〕腹滿不減。故用承氣下之。此腹滿時減。則寒氣或聚或散。當與溫藥以散其寒。
案金鑑云。此篇無治虛寒腹滿之方。當與溫藥之下。當有宜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十四字。必是脫簡。閱傷寒論太陰篇自知。此說覺未允焉。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徐沈尤金鑑。躁作燥。今從之。)
白話文:
肚子脹滿時減輕,之後又恢復原狀,這是寒證,應該用溫熱藥物治療。
〔徐〕痿者。黃之黯淡者也。
〔尤〕痿黃。脾虛而色敗也。氣不至故燥。中無陽故不渴。氣竭陽衰。中上已敗。而復寒結於上。臟脫於下。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故死。
案程魏以躁為陰躁。不可從。本條不言腹滿。而徐注以為虛寒腹滿。未詳然否。脈經以此條。列於嘔吐下利篇似是。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尤〕寸口脈弦。亦陰邪加陽之象。故脅下拘急而痛。而寒從外得。與趺陽脈弦之兩胠疼痛有別。故彼兼便難。而此有惡寒也。
夫中寒家善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程〕云寒則面慘而不和。今發熱色和。則寒鬱於肺經。而為熱也。
白話文:
痿病是指脸色发黄黯淡,尤氏认为这是脾虚导致气血不足,脸色败坏,气血不足导致身体干燥,体内阳气不足导致不渴,气力衰竭,阳气衰退,中焦和上焦已经虚败,又因寒气凝结在上焦,脏器下垂,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治疗,因此最终会导致死亡。程氏认为躁是指阴躁,不应认同。本条没有提到腹满,而徐注认为是虚寒腹满,尚不可知是否正确。脉经将此条列入呕吐下利篇,似乎是正确的。
寸口脉弦,指的是胁下拘急疼痛,患者畏寒怕冷。
尤氏认为寸口脉弦,也是阴邪侵犯阳气的表现,因此胁下拘急疼痛,寒邪来自外,与趺阳脉弦导致的两胠疼痛不同,后者伴随大便困难,而寸口脉弦则表现为畏寒。
内寒的人容易打哈欠,流清鼻涕;发热、脸色红润的人容易打喷嚏。
程氏认为,寒邪会导致脸色苍白,不红润,现在发热、脸色红润,说明寒邪郁结在肺经,导致发热。
〔鑑〕中寒家。謂素有中寒病之人也。
〔尤〕陽欲上而陰引之則欠。陰欲入而陽拒之則嚏。中寒者。陽氣被抑。故喜欠清涕出。發熱色和。則邪不能留。故善嚏。
〔魏〕此諸證俱為外感寒邪者言也。外感寒邪。於脹滿病何與。以脹滿病。其中亦有內外合邪者。故必明辨乎外中寒之證。所以為內中寒之應也。
案千金。此次一條云。凡覘病者。未脈望之。口燥清涕出喜嚏欠。此人中寒。乃接下條。連此條而為一條。知此條為下條欲嚏不能者發耳。
中寒其人下利。以裡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原注〕一云。痛。○千金。作腹中痛。)
白話文:
《千金方》中這一段話說:凡是觀察病人,還沒摸脈看面色之前,就發現病人口乾舌燥,流清鼻涕,喜歡打呵欠打噴嚏,這個人就是中寒。這段話緊接著下一段話,把兩段話連起來看,就可以知道這段話是說,下段話提到的「欲嚏不能」是因為這個病人才會發生的。
中寒的人容易拉肚子,這是因為身體內虛弱的緣故。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這個人肚子裡有寒氣。(註釋:有人說應該寫成「痛」。《千金方》裡寫的是「腹中痛」。)
〔尤〕中寒而下利者。裡氣素虛。無為捍蔽。邪得直侵中臟也。欲嚏不能者。正為邪逼。既不能卻。又不甘受。於是陽欲動而復止。邪欲去而仍留也。
〔沈〕陽和則嚏。而欲嚏不能。乃陰寒凝滯於裡。所以肚中痛也。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
〔程〕瘦人。虛弱人也。若繞臍作痛。必有風冷。有穀氣著而不行。瘦人未可劇下。而反下之。則風冷之氣必上衝。如不上衝。必乘虛而結於心下為痞也。
〔尤〕此有似裡實。而實為虛冷。是宜溫藥以助脾之行者也。乃反下之。谷出而風冷不與俱出。正乃益虛。邪乃無制。勢必上衝。若不沖者。心下則痞。
白話文:
[尤]
: 若是身體內部寒冷而腹瀉者,其內在的元氣本來就虛弱,無法抵抗外邪的入侵。因此邪氣便能直接侵犯到臟腑。想要打噴嚏卻打不出來,就是因為邪氣逼迫,身體既無法抵抗,也不願承受,於是陽氣想要動卻又停住,邪氣想要離開卻又留在那裡。
[沈]
: 陽氣和順就能打噴嚏,而想要打噴嚏卻打不出來,說明陰寒之氣凝滯於內,所以腹部才會疼痛。
[一般醫家]
: 瘦人繞臍疼痛,必然是風寒之氣侵入,導致谷氣無法運行而向下排泄。其氣勢必定沖上,不沖上則會積聚在心下形成痞症。
[程]
: 瘦人本就虛弱,如果繞臍疼痛,一定是風寒之氣侵入,導致穀氣停滯無法運行。瘦人本不適合劇烈瀉下,反而強行瀉下,則風寒之氣必然向上衝擊。若不向上衝擊,就會趁虛而入,積聚在心下形成痞症。
[尤]
: 這就像內實一樣,但實則為虛寒。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幫助脾胃運化,反而強行瀉下,谷氣排出,風寒之氣卻沒有隨之排出,反而會加重虛弱,邪氣失去控制,勢必向上衝擊。若不向上衝擊,就會積聚在心下形成痞症。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脈經。千金。以此條為厚朴三物湯主療。而本方主療云。治腹滿氣脹。恐是互誤。)
〔徐〕此有表復有里。但里挾燥邪。故小承氣為主。而合桂甘薑棗。以和其表。蓋腹之滿。初雖因微寒。乃胃素強。故表寒不入。而飲食如故。但腹滿發熱。且脈浮數。相持十日。此表裡兩病。故兩解之耳。此即大柴胡之法也。但脈浮數。邪尚在太陽。故用桂枝去芍藥。合小承氣耳。
白話文:
病人腹部脹滿,發熱已經十天,脈象浮而數,飲食如常。厚朴七物湯主治。
(脈經、千金方皆以此條為厚朴三物湯主治,但本方主治記載為治腹滿氣脹,恐有互誤。)
徐氏解說
此病既有表證,又有裡證。但裡證是燥邪挾持,故以小承氣湯為主。並加入桂枝、甘草、生薑、大棗,以調和其表證。腹部脹滿雖然起初可能因微寒引起,但胃氣強健,表寒未深入,故飲食如常。但腹部脹滿並伴隨發熱,且脈象浮數,持續十天,這說明表裡兩證並存,所以需要同時用藥解表和攻裡。此即是大柴胡湯的治法。但脈象浮數,邪氣尚在太陽經,故用桂枝而不用芍藥,配合小承氣湯使用。
厚朴七物湯方(外臺。引千金。名厚朴七味湯。主腹滿氣脹方。)
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外臺不用生薑。用乾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白話文:
來源:
外臺祕要,引自千金方。又名厚朴七味湯。主治腹滿氣脹。
藥物組成:
- 厚朴:半斤
- 甘草:三兩
- 大黃:三兩
- 大棗:十枚
- 枳實:五枚
- 桂枝:二兩
- 生薑:五兩
製法:
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一斗,煮至四升,溫服八合,一日服三次。
加減用法:
- 嘔吐者,加半夏五合。
- 下痢者,去大黃。
- 寒症較重者,加生薑至半斤。(外臺祕要方不用生薑,使用乾薑。此方出自仲景傷寒論。)
張氏醫通云。較之桂枝加大黃湯。多枳樸。而少芍藥。以枳樸專泄壅滯之氣。故用之。芍藥專收耗散之陰。此腹但滿。而不痛。與陰血無預。故去之。
三因。七物厚朴湯。治腹滿發熱。以陽並陰。則陽實而陰虛。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脈必浮數。浮則為虛。數則為熱。陰虛不能宣導。飲食如故。致脹滿者。為熱脹。(即本方。)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千金。作腹中塞氣。脹滿腸鳴切痛。外臺。引範汪作腹中寒氣脹雷鳴。)
白話文:
張氏醫通說,這個方子跟桂枝加大黃湯相比,多加了枳實,而減少了芍藥。這是因為枳實專門疏泄壅滯之氣,所以用它;芍藥專門收斂耗散的陰氣,而這個病症只有肚子脹滿,沒有疼痛,跟陰血沒有關係,所以去掉了。
三因方中,七物厚朴湯用來治療腹滿發熱,因為這個病症屬於陽氣盛而陰氣虛,陽盛導致外熱,陰虛導致內熱,脈象一定是浮數,浮則虛,數則熱。陰虛不能宣導,飲食正常卻導致脹滿,這是熱脹,也就是這個方子要治的。
腹中寒氣,雷鳴般疼痛,胸脅脹滿,嘔吐,附子粳米湯可以治療。
〔程〕靈樞經曰。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蓋脾胃喜溫。而惡寒。寒氣客於中。奔迫於腸胃之間。故作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也。附子粳米湯。散寒止逆。
張氏醫通云。腹中寒氣。奔迫上攻胸脅。以及於胃。而增嘔逆。頃之胃氣空虛。邪無所砥。輒入陽位則殆矣。是以除患之機。所重全在胃氣。乘其邪初犯胃。尚自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溫飽其胃。胃氣溫飽。則土厚而邪難上越。胸脅逆滿之濁陰。得溫無敢留戀。必還從下竅而出矣。
附子粳米湯方
白話文:
《靈樞經》說,邪氣侵犯脾胃,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就會出現腹中寒冷、腸鳴腹痛。這是因為脾胃喜溫惡寒,寒氣入侵,在腸胃間奔走,所以會發出雷鳴般的疼痛,並伴有胸脅脹滿、嘔吐等症狀。可用附子粳米湯散寒止逆。
張氏醫通說,腹中的寒氣上攻胸脅,並侵入胃部,加重嘔逆。時間久了,胃氣虛空,邪氣無處可抵,就會侵入陽位,非常危險。因此,治療的关键在于保護胃氣。當邪氣初犯胃部,患者還能進食时,就應該用附子粳米湯溫暖胃氣。胃氣溫飽,则如同土厚,邪氣難以越過,胸脅脹滿的濁陰之氣,得溫暖便不再留戀,必然會從下窍排出。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外臺。作以水八升煮米取熟。去米內藥。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飲之。與仲景傷寒論同。集驗。加乾薑二兩。案本條煮法。必有脫文。)
〔程〕療寒以熱藥。腹中寒氣。非附子辛熱。不足以溫之。雷鳴切痛。非甘草大棗粳米之甘。不足以和之。逆滿嘔吐。非半夏之辛。不足以散之。五物相需。而為佐使。
外臺。仲景論。霍亂四逆。吐少嘔多者。附子粳米湯主之。
方與本條同。(千金同。)
又刪繁。附子湯。療肺虛勞損。腹中寒鳴切痛。胸脅逆滿氣喘。
白話文:
附子湯
藥材:
- 附子(炮製過的一枚)
- 半夏(半升)
- 甘草(一兩)
- 大棗(十枚)
- 粳米(半升)
製法:
將以上五味藥材,以八升水煮沸,煮至米飯熟透,湯汁成。去除藥渣,溫熱後服用一升,每日三次。(外臺記載:以八升水煮米,米煮熟後,取出米粒,留下藥材繼續煮,煮至三升,去除藥渣,調整至溫熱,服用。與仲景傷寒論記載相同。集驗記載:加入乾薑二兩。根據本條的煮法,可能遺漏了文字。)
功效:
此方以溫熱藥物治療寒症。腹中寒氣,非附子辛熱不足以溫暖;雷鳴般疼痛,非甘草、大棗、粳米之甘不足以緩解;逆氣上衝、嘔吐,非半夏之辛不足以散之。五種藥物互相配合,相輔相成。
出處:
外臺、仲景論記載,霍亂、四逆,伴隨吐少嘔多症狀者,可用附子粳米湯治療。
此方與本條記載相同。(千金同。)
簡化版:
附子湯,主治肺虛勞損、腹中寒鳴切痛、胸脅逆滿氣喘等症狀。
於本方內。加宿姜白朮。(粳米。作倉米。)
又小品。解急蜀椒湯。主寒疝氣心痛如刺。繞臍腹中盡痛。白汗出欲絕。又療心腹痛。困急欲死。解結逐寒。上下痛良。
於本方內。加蜀椒乾薑。
三因脹滿門。附子粳米湯。治憂怒相乘。神志不守。思慮兼併擾亂。臟氣不主傳導。使諸陽不舒。反順為逆。中寒氣脹。腸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不食。
即於本方。加乾薑。
百一選方。附子粳米湯。補虛生胃氣。逐冷痰和五臟。快胸膈止瀉利。
於本方內。加人參黃耆白朮川薑木香。去大棗。用陳倉米。(活人事證方。名附子倉廩湯。)
白話文:
這個方子裡,要加入生薑和白朮。粳米,要用陳倉米。
另外,有一個小方叫做解急蜀椒湯,專治寒疝氣導致的心痛,痛如針刺,疼痛繞著肚臍,整個腹部都痛,還會冒冷汗,快要昏厥。這個方子也治心腹疼痛,痛苦難忍,快要死了。解結散寒,上下疼痛都會好轉。
這個方子裡,要加入蜀椒和乾薑。
三因脹滿門裡的附子粳米湯,專治憂慮和憤怒交加,神志不清,思慮過度,心煩意亂,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傳導失常,陽氣不舒,反倒逆流,造成寒氣在體內鬱結,腹部脹滿,腸鳴腹痛,胸脅悶滿,嘔吐,吃不下東西。
這個方子裡,要加入乾薑。
百一選方裡的附子粳米湯,可以補虛生胃氣,驅除寒痰,調和五臟,舒暢胸膈,止瀉通便。
這個方子裡,要加入人參、黃耆、白朮、川薑和木香,去掉大棗,用陳倉米。這個方子叫做附子倉廩湯,可以救活人。
證治要訣。翻胃門。若胃寒甚。服藥而翻者。宜附子粳米湯。加丁香十粒。砂仁半錢。大便秘者。更加枳殼半錢。又呃逆門。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復嘔吐。輕劑不能取效。宜附子粳米湯。加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三十五粒。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痛而閉。脈經作腹滿痛。)
〔魏〕閉者。即胃脹便難之證也。
〔尤〕痛而閉。六腑之氣不行矣。厚朴三物湯。與小承氣同。但承氣意在蕩實。故君大黃。三物意在行氣。故君厚朴。
白話文:
治療要點:如果胃寒很嚴重,服用藥物後就嘔吐,應該服用附子粳米湯,再加入丁香十粒、砂仁半錢。如果便秘,可以再加枳殼半錢。
另一個要點:如果胃中寒氣很重,不停地打嗝,甚至還嘔吐,用輕的藥物治療沒有效果,應該服用附子粳米湯,再加入炒川椒和丁香,每次服用各三十五粒。
如果疼痛且不通暢,可以用厚朴三物湯治療。(疼痛且不通暢,脈經中說會出現腹脹疼痛。)
注釋:魏氏說,「閉」指的是胃脹、排便困難的症狀。
注釋:尤氏說,「疼痛且不通暢」,指的是六腑的氣機運行不暢。厚朴三物湯和小承氣湯類似,只是承氣湯想要瀉掉實證,所以用大黃做君藥;三物湯想要行氣,所以用厚朴做君藥。
厚朴三物湯方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三升下。千金。有去滓二字。)
千金云。腹中轉動者勿服。不動者更服。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脈經。無宜大柴胡湯五字。接前七物湯三物湯為一條。傷寒論可下篇。作病腹中滿痛者。宜下有大承氣三字。)
〔尤〕按之而滿痛者。為有形之實。邪實則可下。而心下滿痛。則結處尚高。與腹中滿痛不同。故不宜大承氣。而宜大柴胡。
白話文: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用水一斗二升先煮厚朴和枳實,取五升後加入大黃,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通便為度。 千金方記載,腹中翻滾者勿服,不動者可繼續服用。 按壓心下感到滿痛,這是實證,應該下瀉,宜用大柴胡湯。 按壓而滿痛,屬於有形的實證,邪氣實證可以下瀉。但心下滿痛,結塊位置較高,與腹中滿痛不同,故不宜用大承氣湯,而宜用大柴胡湯。
〔魏〕此為邪實。而且挾熱者言也。仲景已敘之傷寒論中太陽篇矣。云。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者。與大柴胡湯主之。宜下之。而不用大承氣。乃出大柴胡者。正與傷寒論篇中所言相符也。
張氏醫通云。邪從胸脅而入於陽位。合用大柴胡兩解之。與臍腹硬痛。承氣證不同。○案數說如是。而金鑑謂滿痛之下。當有有潮熱之三字。若無此三字。則不當與大柴胡湯。此尤有理。然今據脈經。而味經旨。此亦厚朴三物湯之證。宜大柴胡湯五字。恐是衍文。其方亦錯出。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二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枳實(四枚炙),大黃(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五兩)
白話文:
【魏氏】
這是邪氣實證,而且是挾帶熱邪的病症。仲景在《傷寒論》太陽篇中已經描述過這種情況了。書中說:「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者,與大柴胡湯主之,宜下之,而不用大承氣湯,乃出大柴胡湯。」這與《傷寒論》中所說完全一致。
【張氏醫通】
張氏醫通說,邪氣從胸脅進入陽位,用大柴胡湯可以同時解表和裡,與臍腹硬痛,需要使用大承氣湯的證狀不同。
【案】
許多醫書都這樣說,而金鑑則認為,滿痛之下,必須要出現「有潮熱」這三個字。若沒有這三個字,則不應該使用大柴胡湯。這一點非常有道理。然而,根據《脈經》和《味經》的記載,這也是厚朴三物湯的病症,宜用大柴胡湯。這五個字可能是後人添加的衍文,藥方也可能出現錯誤。
大柴胡湯方:
- 柴胡(半斤)
- 黃芩(二兩)
- 芍藥(三兩)
- 半夏(半升)
- 枳實(四枚,炙)
- 大黃(二兩)
- 大棗(十二枚)
- 生薑(五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不足言。千金。作不驚人。)
〔鑑〕腹滿時減時滿。虛滿也。腹滿常常而滿。實滿也。腹滿不減。雖減不過稍減。不足言減也。虛滿當溫。實滿當下。故宜大承氣湯下之。
〔尤〕減不足言。謂雖減。而不足云減。所以形其滿之至也。故宜大下。以上三方。雖緩急不同。而攻泄則一。所謂中滿者。瀉之於內也。
大承氣湯方(見前痓病中。)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千金。作心脅中大寒大痛。嘔不能飲食。飲食下咽。自知偏從一面下流。有聲決決然。若腹中寒氣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而痛。其頭不可觸近。程本金鑑。無痛而之而。)
白話文:
服用上八味湯,用水一斗二升煮成六升,去渣後再煎,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如果肚子脹滿,即使減輕也微不足道,就需要瀉下,適合服用大承氣湯。肚子時而脹滿時而減輕,是虛滿;肚子一直脹滿,是實滿。肚子脹滿不減,即使減輕也是微乎其微,不足稱道,屬於虛滿,應該溫補;肚子一直脹滿,屬於實滿,應該瀉下,所以要服用大承氣湯瀉下。
減輕微不足道,是指雖然有減輕,但減輕程度很小,不足以說減輕了。因此說明脹滿的程度非常嚴重,所以應該服用大承氣湯泻下。以上三種藥方雖然緩急不同,但都是攻邪泄實的藥物。所謂中滿,就是瀉掉體內積聚的邪氣。
如果心胸部出現嚴重的寒痛,嘔吐不能進食,肚子裡的寒氣上衝皮膚,並出現像頭腳一樣的突起,上下疼痛,不能觸碰,就應該服用大建中湯。
〔鑑〕心胸中大寒痛。謂腹中上連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脈伏等。大寒證之意也。嘔逆不能飲食者。是寒甚。拒格於中也。上衝皮起。出見頭足者。是寒甚聚堅於外也。上下痛不可觸近。是內而臟腑。外而經絡。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湯。蜀椒乾薑。
大散寒邪。人參膠飴。大建中虛。服後溫覆。令有微汗。則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程〕寒氣搏於腸胃之外。衝突出見於皮膚膜原之分。如有頭足。其痛則近於外。故不可以手觸近也。
大建中湯方
蜀椒(二合去汗),乾薑(四兩),人參(二兩)
白話文:
胸部和腹部剧烈疼痛,这是寒气入侵,导致体内寒气积聚,出现手脚冰冷、脉象沉伏等症状。呕吐不能进食,说明寒气严重,阻滞在体内。寒气上冲皮肤,甚至出现头脚疼痛,说明寒气聚结在体表。上下疼痛,触碰不得,表明寒气已经深入脏腑,蔓延经络,疼痛加剧。治疗需要使用大建中汤,里面有蜀椒和干姜,可以驱散寒气,人参和胶飴,可以补益脾胃。服用后,要盖好被子,微微出汗,寒气消散,疼痛也会消失,这就是治疗心胸寒痛的方法。
寒气侵袭肠胃,冲出体表,导致头脚疼痛,说明疼痛主要集中在体表,因此不能用手触碰。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如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一炊頃。千金。作炊三升米。)
張氏千金衍義云。虛寒積聚之治。此方最力。其方中人參輔椒姜。溫散之法。人皆得之。至於膠飴。為助滿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痛嘔不能食。是專用助滿之味。引領椒姜人參。為泄滿之通使也。
千金大建中湯,治虛勞。寒澼飲在脅下。決決有聲。飲已如從一邊下。決決然也。有頭並沖皮起。引兩乳內痛。裡急善夢。失精氣短。目䀮䀮惚惚多忘。
白話文:
方劑組成
上三味(人參、乾薑、蜀椒),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如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一炊頃,千金方中作炊[三升米]。)
解釋
將人參、乾薑、蜀椒三味藥材,以四升水煮至剩二升,去除藥渣,加入一升膠飴,用小火慢慢熬煮至剩一升半,分兩次溫服。服用後約一炊頃(相當於煮三升米的時間),再服用一次,如同喝了二升粥一樣。之後,每日飲食以稀粥為主,並注意保暖。
張氏千金衍義對此方的解釋
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說,此方最適合治療虛寒積聚的病症。方劑中的人參、乾薑、蜀椒,具有溫散寒邪的作用,這是所有病人都能接受的。而膠飴,是助脾胃補益的最佳藥材,這裡卻反其道而行之,用於治療痛嘔不能食的病症,是利用其助脾胃的力量,引導椒薑人參的溫散之性,通泄積聚的病邪。
主治
此方主治虛勞,寒邪入侵,導致胸脅處有冷水積聚,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喝水後感覺水從一邊流下,並伴有胸悶、兩乳內痛、裡急後重、失精氣短、眼花、健忘等症狀。
蜀椒(二合),半夏(一升),生薑(一斤),甘草(二兩),人參(三兩),飴糖(八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內糖。溫服七合。裡急拘引。加芍藥桂心各三兩。手足厥。腰背冷。加附子一枚。勞者加黃耆一兩。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津氣。(脈經。無發熱二字。)
〔尤〕脅下偏痛。而脈緊弦。陰寒成聚。偏著一處。雖有發熱。亦是陽氣被郁所致。是以非溫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結。故曰宜以溫藥下之。程氏曰。大黃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細辛之大熱。則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
白話文:
藥方
蜀椒(二合),半夏(一升),生薑(一斤),甘草(二兩),人參(三兩),飴糖(八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一斗水煮沸,熬至三升,去除藥渣後加入飴糖,溫熱服用七合。
症狀處理
若出現裡急後重,加芍藥、桂心各三兩。
若手足厥冷、腰背發冷,加附子一枚。
若體力虛弱,加黃耆一兩。
病症分析
若出現脅下偏痛發熱,脈象緊弦,此乃寒症。應以溫藥下之,以利津氣。
註解
脅下偏痛,脈象緊弦,是陰寒凝聚,偏聚於一處所致。雖然有發熱,也是陽氣被鬱結所致。因此,非溫藥不能消除寒氣,非下藥不能去除積聚。所以說,宜以溫藥下之。
程氏說:大黃性苦寒,走而不守。加入附子、細辛的熱性,可以散寒,而保持其走泄的特性。
〔魏〕此發熱。或有形之物。積於腸胃。而皮膚熱作。故在可下之例。未必為假熱症。
〔徐〕附子細辛與大黃。今用並行。而不倍。此即傷寒論大黃附子瀉心湯之法也。
千金衍義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以治太陽少陰之兩感。此治脅下偏痛。發熱脈緊。變表法為下法。立大黃附子湯。以治寒從下上之瘕積。賴附子把守真陽。不隨汗下亡脫。設無發熱外證。豈不可變大黃附子甘草之治乎。況治食已則吐之大黃甘草湯。具有成法。始知權變之方。不在規矩之外也。
白話文:
這個發熱,可能是因為有形之物積聚在腸胃,導致皮膚發熱。所以屬於可以下瀉的範疇,不一定是虛熱症。
附子、細辛與大黃,現在用藥並行,沒有倍量。這就是《傷寒論》中大黃附子瀉心湯的用法。
《千金衍義》說,少陰病剛開始,反而發熱脈沉,要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用來治療太陽少陰兩種寒邪的感染。現在治療脅下偏痛、發熱脈緊,把表證治療方法轉變成下法,制定大黃附子湯,用來治療寒邪從下往上導致的積聚。依靠附子守住真陽,不隨著汗液排出而耗散。假如沒有發熱的外證,難道不能改變成大黃附子甘草湯的治療方法嗎?況且治療食物積滯就用大黃甘草湯,這都是有規律的。從中可以知道權變之方,並沒有超出規矩之外。
張氏醫通云。色癉者。身黃額上微黃。小便利。大便黑。此因房事過傷。血蓄小腹。而發黃。故小腹連腰下痛。大黃附子湯。去細辛。加肉桂。
案篇首第一條云。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大黃附子湯。蓋其方也。金鑑。改偏痛。作滿痛。不可從。
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外臺。引小品云。仲景同。)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此條。脈經無。)
白話文:
張氏醫通記載,患有黃疸的人,身體發黃,額頭也略帶黃色,小便量少,大便顏色黑。這是因為房事過度損傷身體,導致血液積聚在小腹,而出現黃疸。因此患者會感到小腹和腰部以下疼痛。治療要用大黃附子湯,去掉細辛,加入肉桂。
書中第一條記載,不滿的症狀,必然會出現排便困難,並且兩側脅肋疼痛,這是由於虛寒從下往上侵犯所致。應當用溫性的藥物治療,大黃附子湯就是這樣的方劑。金鑑中將偏痛改為滿痛,不應當採納。
大黃附子湯方如下: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製)、細辛(二兩)
以上三味藥,用水五升,煮到剩下二升,分三次溫服。體質強壯的人可以煮到剩下二升半,分三次溫服。服用後,就像人步行四五里路程,再服用一次。(《外台秘要》引用《小品方》記載,仲景也是這樣說的。)
如果出現寒氣厥逆的症狀,可以用赤丸治療。(這條記載,《脈經》中沒有。)
〔鑑〕此條之文之方。必有簡脫。難以為後世法。不釋。
〔程〕溫經散寒。無非辛熱之劑。四逆湯輩。可選用之。不必拘泥。
赤丸方(千金。載痼冷積熱門。主療同。)
茯苓(四兩),半夏(四兩洗一方用桂○案千金用桂枝不用半夏),烏頭(二兩炮),細辛(一兩千金作人參○案今考千金用細辛不用人參更有附子二兩射罔一兩凡六味)
上四味。末之。內真朱為色。煉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飲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四味。原本作六味。今依趙本改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寫得簡略,很難作為後世遵循的標準,所以不加以解釋。
溫經散寒的藥方,不外乎辛熱的藥材,像四逆湯一類的藥方,可以選擇使用,不必拘泥於此。
赤丸方(出自《千金方》,屬於治療痼冷積熱的藥方,主治效果相同)
茯苓(四兩),半夏(四兩,洗淨後用桂枝,方中注釋:千金方用桂枝,不用半夏),烏頭(二兩,炮製),細辛(一兩,千金方寫的是人參,方中注釋:今考證千金方用細辛,不用人參,並且還有附子二兩、射罔一兩,共六味藥)
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粉末,加入朱砂使之呈紅色,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麻子,飯前用酒送服三丸,每天服二次,晚上服一次。如果效果不顯著,可以稍微增加藥量,以達到顯著效果為度。(藥方原本寫六味藥,現在根據趙本改為四味藥。)
〔徐〕真朱。即硃砂也。
案千金傷寒神丹丸。治傷寒敕澀。惡寒發熱體疼者。即本方。用人參。不用細辛。更有附子。並硃砂凡六味。徐釋本條云。此即傷寒論。直中之類也。蓋據於千金與。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逆。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腹痛。脈經千金作寸口。至即為寒疝。為別條。外臺不載腹痛以下二十八字。即為寒疝下。脈經有跗陽脈浮而遲。浮則為風虛。
白話文:
真朱,就是硃砂。
根據《千金傷寒》中「神丹丸」的方劑,可以治療傷寒、發燒、畏寒、身體疼痛。這個方劑使用人參,不使用細辛,並且還包含附子和硃砂,總共六味藥。徐氏對此條的解釋是,這個方劑與《傷寒論》中「直中」的類型相同。他是在參考《千金要方》而寫的。
如果腹痛、脈象弦而緊,弦則代表衛氣不流通,就會畏寒;緊則代表不想吃東西,邪氣正氣互相搏鬥,這就是寒疝。寒疝會繞著肚臍疼痛,發作時會出白汗,手腳冰冷,脈象沉而緊,可以用「烏頭煎」來治療。腹痛,脈象在《千金要方》中被稱為寸口,這就是寒疝。這是另一個條目,在《外台秘要》中沒有記載「腹痛」以下的二十八個字,這就是寒疝的後段。脈經中提到,跗陽脈浮而遲,浮代表風虛。
遲則為寒疝十六字。明是寒疝繞臍以下。為別作矣。原本。若發。作苦發。白汗。作白津。今依程本及千金外臺。改定。其脈沉緊。趙本脈經千金外臺。程徐諸本。作其脈沉弦。)
〔尤〕弦緊脈皆陰也。而弦之陰從內生。緊之陰從外得。弦則衛氣不行。而惡寒者。陰出而痹其外之陽也。緊則不欲食者。陰入而痹其胃之陽也。衛陽與胃陽並衰。而外寒與內寒交盛。由是陰反無畏而上衝。陽反不治而下伏。所謂邪正相搏。即為寒疝者也。
〔鑑〕疝病犯寒即發。故謂之寒疝也。
〔魏〕平素陽虛陰盛。積寒在裡。以召外寒。夾雜於表裡。而為患者也。表裡之寒邪既盛。而正陽與之相搏。寒邪從下起。結聚於至陰之分。而寒疝成矣。寒疝既成。伏於少腹。繞臍痛。發止有時。發則白津出。此汗本下部虛寒。陰邪逼迫外越故也。及陰寒積久而發。四肢厥冷。脈得沉緊。何非寒厥之氣為害也耶。
白話文:
遲則為寒疝十六字,意思是寒疝發病時間拖延就會加重。明是寒疝疼痛的位置在臍以下,這一點可以作為辨別寒疝的依據。原本書中記載,若發作時會感到痛苦,並且伴隨白汗或白津。現在參考程本和千金外台改定為:脈沉緊。趙本脈經、千金外台、程徐諸本都記載為沉弦脈。
弦緊脈都是陰證,而弦脈的陰邪來自內部,緊脈的陰邪來自外部。弦脈表示衛氣運行不暢,患者怕冷,是因為陰邪外溢,痹阻了體表的陽氣。緊脈表示患者不想吃東西,是因為陰邪侵入胃部,痹阻了胃部的陽氣。衛陽和胃陽都衰弱,體表和內部的寒邪都盛,導致陰邪反倒無所畏懼而向上衝擊,陽氣反倒不能運作而向下潛伏。這就是邪氣和正氣互相搏鬥,形成寒疝的原因。
寒疝病症是因為受寒而發病,所以稱為寒疝。
平時陽氣虛弱,陰氣過盛,積累的寒邪藏在體內,引發外來的寒邪,夾雜在表裡之間,就會導致發病。表裡寒邪盛極,正氣與之搏鬥,寒邪從下而上,聚集在至陰部位,形成寒疝。寒疝形成後,伏於小腹,繞臍疼痛,發病時間有規律,發病時會分泌白津。這是因為下部虛寒,陰邪逼迫外溢導致的。當陰寒積累時間久了,就會發病,四肢冰冷,脈象沉緊,這都是寒邪入侵造成的。
案素長刺節論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王氏注大奇論云。疝者。寒氣結聚之所為也。急就篇。顏師古注云。疝。腹中氣疾。上下引也。樓氏綱目云。疝名雖七。寒疝即疝之總名也。巢源云。疝者。痛也。此由陰氣積於內。寒氣結搏而不散。腑臟虛弱。風冷邪氣相擊。則腹痛裡急。故云寒疝腹痛也。
案陰陽別論。白汗王氏釋為流汗。淮南修務訓云。奉一爵酒。不知於色。挈一石之尊。則白汗交流。此云白汗出者。蓋不堪痛苦之甚。而汗出也。程云。冷汗也。徐沈尤魏仍原文。作白津。而解之。趙本作自汗。並非。
烏頭煎方(千金注云。仲景名二物烏頭煎。三因。名大烏頭湯。)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少腹疼痛,大小便困難,稱為疝氣,是由於寒氣積聚引起的。疝氣有多種,寒疝是總稱,指的是因陰氣積聚、寒氣凝結、臟腑虛弱,風寒邪氣入侵,導致腹痛、裡急的症狀。
關於「白汗」,古書中有不同解釋,有人認為是流汗,也有人認為是因痛苦過甚而出的汗,還有說是冷汗或津液。
此處介紹的「烏頭煎」方,古書中也有其他名稱,比如仲景的「二物烏頭煎」和「大烏頭湯」。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千金。作十五枚。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亦作十五枚。千金。熬下。有黑字。三因云。大烏頭。五個。洗淨。細沙炒令黑。不㕮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二升。千金外臺。作二斤。)
〔程〕烏頭。大熱大毒。破積聚寒熱。治臍間痛不可俯仰。故用之以治繞臍寒疝痛苦。治下焦之藥味。不宜多。多則氣不專。此沉寒痼冷。故以一味單行。則其力大而厚。甘能解藥毒。故內蜜以制烏頭之大熱大毒。
王冰至真要注云。夫大寒內結。稸聚疝瘕。以熱攻除。寒格熱反縱。反縱之則痛發尤甚。攻之則熱不得前。方以蜜煎烏頭。佐之以熱蜜。多其藥服。已便消。是則張公從此。而以熱因寒用也。
白話文:
用大個的烏頭五枚,去掉皮,不要咀嚼。用水三升煮成一升,去渣,加入蜂蜜二升,煎煮至水氣蒸發,剩下二升。體壯者服用七合,體弱者服用五合,若不痊癒,隔天再服用,不可一天服用兩次。烏頭性熱毒性大,能破除積聚的寒熱,治療臍間疼痛難以彎腰伸展。因此用來治療繞臍寒疝疼痛。下焦藥性不宜過重,否則藥力不專。此症沉寒痼冷,故以單味烏頭藥力強厚。蜂蜜甘甜能解藥毒,所以加入蜂蜜來制烏頭的熱毒。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外臺。仲景傷寒論。作腹中痛。引脅痛及腹裡急。
〔尤〕此治寒多而血虛者之法。血虛則脈不榮。寒多則脈絀急。故腹脅痛而裡急也。當歸生薑。溫血散寒。羊肉。補虛益血也。
〔鑑〕李彣云。疝屬肝病。肝藏血。其經布脅肋。腹脅並痛者。血氣寒而凝泣也。當歸通經活血。生薑溫中散寒。裡急者內虛也。用羊肉補之。內經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白話文:
若患寒疝,腹中疼痛,且伴隨脅痛和裡急,可服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此方出自《外臺》和《傷寒論》,用於治療腹中痛、引發脅痛以及腹裡急的症狀。此方尤適宜寒邪較重、血虛者。血虛則脈絡不榮,寒邪較重則脈搏緊縮急促,因此會出現腹脅疼痛和裡急。當歸生薑溫血散寒,羊肉則補虛益血。李彣認為疝氣屬肝病,肝臟藏血,經脈佈於脅肋,腹脅疼痛是因為血氣寒凝所致。當歸通經活血,生薑溫中散寒,裡急則因內虛所致,用羊肉補益。正如《內經》所言:「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千金。婦人門名當歸湯。注云。胡洽名小羊肉湯。)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外臺云去脂)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千金。用芍藥二兩。注云。子母秘錄有甘草。)
王氏古方選注云。寒疝為沉寒在下。由陰虛得之。陰虛則不得用辛烈熱燥之藥。重劫其陰。故仲景另立一法。以當歸羊肉。辛甘重濁。溫暖下元。而不傷陰。佐以生薑五兩。加至一斤。隨血肉有情之品。引入下焦。溫散冱寒。若痛多而嘔。加陳皮白水。奠安中氣。以禦寒逆。本方三味。非但治疝氣逆沖。移治產後下焦虛寒。亦稱神劑。
白話文: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出自《千金方》,婦人門名《當歸湯》,註解說:胡洽稱之為小羊肉湯。)
藥材:
- 當歸(三兩)
- 生薑(五兩)
- 羊肉(一斤,外臺注云去脂)
製法:
-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八升,煮至三升。
- 溫服七合,每日三服。
- 若寒症較重者,可將生薑加至一斤。
- 若疼痛較多且有嘔吐症狀者,可加入橘皮二兩、白朮一兩。
- 若加生薑至一斤,則需加水五升,煮至三升二合服用。
(《千金方》記載,此方可用芍藥二兩代替生薑,註解說:《子母祕錄》中記載,此方還可加甘草。)
王氏古方選注記載:
寒疝病症屬於沉寒在下,多因陰虛而起。陰虛之人不宜使用辛烈燥熱之藥,以免加重其陰虛之症。因此,仲景另立此方,以當歸羊肉辛甘重濁之性,溫暖下元,而不傷陰。佐以生薑五兩,甚至加至一斤,隨血肉有情之品,引入下焦,溫散寒氣。若疼痛較多且有嘔吐症狀,可加入陳皮和白水,以安定中氣,抵抗寒邪逆氣。此方三味藥,不僅能治療疝氣、逆沖等病症,對於產後下焦虛寒,也具有神效。
張氏千金衍義云。凡少腹㽲痛。用桂心等藥不應者。用之輒效。
寇氏本草衍義云。張仲景治寒疝。用生薑羊肉湯服之。無不應驗。有一婦人。產當寒月。寒氣入產門。腹臍以下脹滿。手不敢犯。此寒疝也。師將治之以抵當湯。謂有瘀血。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二服遂愈。
外臺。小品。寒疝氣腹中虛痛。及諸脅痛裡急。當歸生薑等四味主之。
於本方內。加芍藥。
聖濟總錄。四味當歸湯。治卒疝腹痛裡急。(即本方。)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千金。程本無抵當二字。)
白話文:
張氏《千金衍義》說,凡是少腹脹痛,用桂心等藥沒有效果的,用生薑就很有效果。
寇氏《本草衍義》說,張仲景治療寒疝,用生薑羊肉湯,沒有不有效的。有一個婦人,在寒冷的月份生產,寒氣入侵產門,腹臍以下脹滿,手不敢碰觸,這是寒疝。師傅要以抵當湯治療,說是有瘀血,不適合。可以服用張仲景的羊肉湯,兩次服下就痊癒了。
《外台秘要》小品篇記載,寒疝氣腹中虛痛,以及諸脅痛裡急,可以用當歸生薑等四味藥主治。
在這個方子裡,可以加入芍藥。
《聖濟總錄》記載,四味當歸湯可以治療突然發作的疝氣腹痛裡急,也就是這個方子。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如果身體疼痛,灸刺和各種藥物都無法治療,可以用抵當烏頭桂枝湯來治療。(《千金方》程氏版本沒有“抵當”兩字。)
〔徐〕起於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則陽氣大痹。加以身疼痛。榮衛俱不和。更灸刺諸藥不能治。是或攻其內。或攻其外。邪氣牽制不服。故以烏頭攻寒為主。而合桂枝全湯。以和榮衛。所謂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如醉狀。則榮衛得溫而氣勝。故曰知。得吐則陰邪不為陽所客。故上出。而為中病。
〔程〕寒淫於內。則腹中痛。寒勝於外。則手足逆冷。甚則至於不仁。而身疼痛。此內外有寒也。
〔鑑〕抵當二字。衍文也。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案千金云。秋干烏頭實中者五枚除去角。外臺作實中大者十枚。知本文脫枚數)
白話文:
如果腹部疼痛是由寒邪引起,並導致手腳冰冷、麻木,就表示陽氣被寒邪所阻礙。再加上全身疼痛,說明氣血運行不暢,無論是內服藥物還是外用針灸都無法奏效。因為寒邪內外交攻,無法完全清除。因此,要以烏頭攻寒為主,再加入桂枝湯來調和氣血。這就如同七分治裡,三分治表。如果病人像喝醉一樣,說明氣血得到溫暖,陽氣旺盛。如果病人能嘔吐,說明寒邪不再侵犯陽氣,從而得以排出體外,這便是中病之象。
寒邪侵襲內部會導致腹痛,寒邪侵襲外部則會導致手腳冰冷,嚴重時還會麻木,並伴隨全身疼痛,這說明內外都有寒邪。
「抵當」二字是多餘的。
烏頭桂枝湯方:烏頭(按《千金方》記載,秋季乾燥的烏頭,取其果實中五枚,去除角。外台本記載果實中大者十枚,知本文漏寫了枚數。)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二斤。千金。作一斤。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作二斤。云。一方。一斤。用桂心四兩云。上三味先以蜜。微火煎烏頭。減半去烏頭。
別一處以水二升半。煮桂。取一升。去滓以桂汁和前蜜。合煎之。得一升許。初服二合。不知更服。至三合云云。範汪同。而又出五味桂枝湯方云。仲景傷寒論。千金同。其既用單味桂心而合煎。又出五味桂枝湯恐誤。沈云。解之。恐是煎之。非也。金鑑。刪後字。)
白話文:
先將烏頭用兩斤蜜煎煮,直到蜜汁減半,濾去渣滓。然後加入五合桂枝,熬煮至一升。初次服用兩合,如果沒有效果,就再服用三合,仍然沒有效果就加到五合。如果患者出現醉酒般的反應,並且嘔吐,就表示藥效發揮,病症已經得到控制。
〔程〕烏頭煎。熱藥也。能散腹中寒痛。桂枝湯表藥也。能解外證身腹。二方相合。則能達臟腑。而利榮衛和血氣。而播陰陽。其藥勢翕翕。行於肌肉之間。恍如醉狀。如此則外之凝寒已行。得吐則內之冷結將去。故為中病。
〔徐〕解之。恐是合煎。
〔鑑〕以桂枝湯五合解之者。溶化也。令得一升。謂以烏頭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湯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不知。不效也。其知者。已效也。如醉狀。外寒方散。得吐者。內寒已伸。故為中病也。
案如醉狀也。得吐也。乃烏頭之瞑眩使然。程注是。
桂枝湯方(程尤金鑑。並不載。)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烏頭湯性熱,能散去腹中寒痛;桂枝湯屬表藥,能解外證身腹之寒。兩者合用,藥力就能深入臟腑,調和營衛血氣,陰陽相濟。藥力迅速運行於肌肉之間,人會感到如醉酒般,這是外寒消散,吐出冷結,病症正在好轉的表現。
有人認為烏頭湯和桂枝湯應合煎,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用五合桂枝湯來化解烏頭湯,使其變成一升,指的是將烏頭煎出的蜜五合,加入桂枝湯五合,使其溶化成一升。不懂得這個方法的人,藥效就不好;懂得這個方法的人,藥效就會很好,表現為如醉酒狀,外寒散去,吐出冷結,病症正在好轉。
其實,如醉酒狀、能吐,都是烏頭的瞑眩作用。程注的解釋是正確的。
桂枝湯的方劑為: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銼。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三因。大烏頭桂枝湯。治風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體疼痛。灸刺諸藥不能療。及賊風入腹。攻刺五臟。拘急不得轉側。發作叫呼陰縮悉主之。
即本方。一法。用附子一個。不使烏頭。為蜜附湯。(易簡云。疝氣發作。當於附子建中湯。煎時加蜜一箸頭許。名蜜附子湯。)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其脈數。脈經。作其脈浮。案可下篇。緊大。作雙弦。可下之下。有宜大承氣湯五字。不載其脈數以下二十三字。知是別為一條。)
白話文:
上五種草藥,研磨後,用水七升,用微火煮沸,最後取得三升,濾出藥渣。
這是「三因大烏頭桂枝湯」,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疝氣,腹部疼痛,四肢冰冷,全身疼痛,其他治療方式如針灸、藥物等無法治療,以及風邪進入腹部,攻擊五臟,導致肌肉緊繃無法轉動,發作時會尖叫,陰部收縮等症狀。
另一個配方是「本方」,有一個方法,使用一個附子,但不用烏頭,製成「蜜附湯」(根據易簡的說法,如果疝氣發作,應該在「附子建中湯」中加入一茶匙的蜂蜜,稱為「蜜附子湯」)。
脈搏數且緊,像弓弦一樣,按壓不會移動。數且緊的脈搏表示需要排出體內的寒氣。脈搏緊大且緩慢,表示心下部有堅硬物體。脈搏大且緊,表示體內有陽氣和陰氣共存,需要下藥進行治療。
請注意,這是一段古老的中醫藥方描述,現代醫學觀點可能不同,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生或中醫師。
〔尤〕脈數為陽。緊弦為陰。陰陽參見。是寒熱交至也。然就寒疝言。則數反從弦。故其數為陰。疑於陽之數。非陽氣生熱之數矣。如就風瘧言。則弦反從數。故其弦為風。從熱發之弦。而非陰氣生寒之弦者。與此適相發明也。故曰。脈數弦者。當下其寒。緊而遲。大而緊亦然。大雖陽脈。不得為熱。正以形其陰之實也。故曰。陽中有陰可下之。
案辨脈法云。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是與脈經合。則此條數作浮為是。金鑑自其脈數至脈弦數者十九字為衍文。以當下其寒之四字。移必心下堅之下。未知是否。
附方
外臺。烏頭湯。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攻五臟。拘急不得轉惻。發作有時。使人陰縮。手足厥逆。(方見上○案此本出於千金賊風門。轉側下。有叫呼二字。外臺。引千金即烏頭桂枝湯也。徐沈魏尤。以為大烏頭煎何不檢之於外臺。誤甚。)
白話文:
脈象分析
脈搏跳動頻繁稱為「數」,屬於陽性;脈搏緊而弦狀稱為「弦」,屬於陰性。陰陽相互參照,表示寒熱交替出現。
然而,若論寒疝病症,則脈數反而與弦脈同時出現,因此脈數屬於陰性,並非陽氣生熱的表現。同樣地,若論風瘧病症,則弦脈反而與數脈同時出現,因此弦脈屬於風邪,是熱邪發作的表現,並非陰氣生寒的弦脈。這兩者相互印證,互相說明。
因此,脈搏跳動頻繁且呈弦狀時,應該治療寒邪。脈搏緊而遲緩,或脈搏強勁而緊,也應如此處理。雖然強勁的脈搏屬於陽脈,但不能認定為熱邪,因為它反映了陰寒的實質。所以說,陽脈中含有陰寒之氣,需要治療寒邪。
脈法辨析
根據脈法書籍記載,脈搏浮而緊者,稱為「弦脈」。弦脈如同弓弦一般,按壓下去不會移動。此與脈經記載相符,因此這段文字中將「數」歸為「浮」是正確的。
金鑑中從「脈數」到「脈弦數」這十九個字,可能是冗文。其中「當下其寒」四個字,應該移至「心下堅」的下方。但這一點尚待考證。
附方
外臺祕要記載的烏頭湯,可以治療寒疝引起的腹部絞痛、賊風侵襲五臟、身體拘急難以翻身、發作時有規律、導致陰縮、手足厥逆等症狀。此方出自千金方中的「賊風門」,在「轉側」下方,原本還有「叫呼」兩個字。外臺祕要引用的千金方,其實就是烏頭桂枝湯。徐、沈、魏、尤等人認為,大烏頭湯應該在《外臺祕要》中有所記載,卻找不到,這是很大的錯誤。
外臺柴胡桂枝湯方,治心腹卒中痛者。(外臺。引仲景傷寒論。無卒字。)
柴胡(四兩),黃芩,人參,芍藥,桂枝,生薑(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二合半),大棗(六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魏〕有表邪而挾內寒者。烏頭桂枝湯證也。有表邪而挾內熱者。柴胡桂枝湯證也。以柴胡桂枝生薑。升陽透表。人參半夏甘草大棗。補中開鬱。黃芩芍藥。治寒中有熱。雜合此表裡兩解。寒熱兼除之法也。
〔沈〕予以此方。每於四時加減。治胃脘心腹疼痛。功效如神。
白話文:
外台《柴胡桂枝湯》方,用來治療突然發作的心腹疼痛。
藥方:柴胡四兩,黃芩、人參、芍藥、桂枝、生薑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二合半,大棗六枚。
用法:將以上九味藥材,用水六升煮成三升,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魏氏註解:如果患者有外感表邪,同時伴有內寒,屬於烏頭桂枝湯證;如果患者有外感表邪,同時伴有內熱,則屬於柴胡桂枝湯證。柴胡、桂枝、生薑升陽透表,人參、半夏、甘草、大棗補中開鬱,黃芩、芍藥治療寒中有熱。此方將表裡兩解結合,寒熱兼除。
沈氏註解:我經常根據不同時節加減用此方治療胃脘、心腹疼痛,療效奇佳。
仁齋直指云。柴胡桂枝湯。治腎氣冷熱不調證。案腎氣。即疝也。
外臺。走馬湯。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綿纏捶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小量之。通治飛屍鬼擊病。
〔沈〕中惡之證。俗謂絞腸烏痧。即臭穢惡毒之氣。直從口鼻。入於心胸。腸胃臟腑壅塞。正氣不行。故心痛腹脹。大便不通。是為實證。非似六淫侵入。而有表裡虛實清濁之分。故用巴豆極熱大毒。峻猛之劑。急攻其邪。佐杏仁以利肺與大腸之氣。使邪從後陰。一掃盡除。
白話文:
仁齋直指說:柴胡桂枝湯用於治療腎氣寒熱不調的症狀。這裡的腎氣,指的就是疝氣。
外臺記載:走馬湯用於治療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的症狀。
將巴豆(兩枚去皮心熬)、杏仁(兩枚)這兩種藥材,用棉布包著搗碎,加入兩合熱水,取其白色汁液飲用。藥效很快。老年人和小孩要根據其體質酌情服用。此方也能治療飛屍鬼擊病。
沈氏醫書記載:中惡的症狀,俗稱絞腸烏痧,是由於臭穢惡毒之氣,直接從口鼻進入心胸,導致腸胃臟腑阻塞,正氣不通,因此出現心痛、腹脹、大便不通的症狀。這是實證,與六淫入侵導致的表裡虛實、清濁之分不同。所以要用巴豆這種極熱、大毒、峻猛的藥物,快速攻克邪氣。輔以杏仁,可以潤肺利大腸,使邪氣從後陰排出,徹底清除病邪。
則病得愈。若緩須臾。正氣不通。營衛陰陽。機息則死。是取通則不痛之義也。肘後。飛屍走馬湯。通治諸飛屍鬼擊。(即本方。)
外臺。文仲。療卒得諸疝。少腹及陰中。相引絞痛。白汗出欲死。此名寒疝。亦名陰疝。張仲景飛屍走馬湯。方同。案此為治寒疝。附於本篇之末者。而主療與外臺異者何。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尤〕寸口脈浮大者。穀氣多也。谷多不能益脾。而反傷脾。按之脈反澀者。脾傷而滯。血氣為之不利也。尺中亦微而澀者。中氣阻滯。而水穀之精氣。不能逮下也。是因宿食為病。則宜大承氣。下其宿食。
白話文:
若病症能夠痊癒。如果病情延緩片刻,正氣不通暢,營氣、衛氣、陰氣、陽氣等機體氣機運轉失調,呼吸就會停止而死亡。這是取「通則不痛」的道理。肘後篇中記載的「飛屍走馬湯」可以通治各種因鬼魅侵襲而導致的疾病,也就是本方。
《外台秘要》中記載,文仲治療因疝氣導致的腹部疼痛,少腹和陰部相連絞痛,出冷汗,快要死亡。這叫做寒疝,也叫做陰疝。張仲景的「飛屍走馬湯」藥方相同。此方用於治療寒疝,附在本篇末尾,而主治與外台記載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問道:人病了有宿食,如何辨別呢?老師說: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脈也微而澀,這就是有宿食。大承氣湯主治此病。
寸口脈浮大,是因為穀氣過多。穀氣過多,不能滋養脾臟,反而傷害脾臟。按之脈反澀,是因為脾臟受損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尺中脈也微而澀,是因為中氣阻滯,水穀精氣不能向下輸送。這是因為宿食導致的病症,所以應該使用大承氣湯,清除宿食。
案金鑑云。按尺中亦微而澀之微字。當按傷寒論作大字是。今考傷寒論可下篇。亦作微字。而金鑑又云。微字當是大字。若是微字。斷無當下之理。彼注如此。今引以為證。誤也。
巢源。宿食不消候云。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氣既弱故不能磨之。則經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脹氣急。噫氣醋臭。時復憎寒壯熱是也。
程知云。滑為有食結滯。經宿則脈澀矣。尺以候內。沉以候里。故宿食之脈。按之反澀。尺中亦大而澀也。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鑑〕腹滿而痛。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故當下之。李彣曰。滑者水穀之氣勝也。若滑而兼數。則實熱已入胃腑矣。故云有宿食可下之。
白話文:
據《金鑑》記載,按寸脈時若感覺微澀,應按《傷寒論》將「微」字改為「大」字。但是考查《傷寒論》的可下篇,也寫的是「微」字,而《金鑑》又說「微」字應該改成「大」字。如果按「微」字,就沒有當下治療的道理。那本書的註解如此說,現在引用它作為證據,是錯誤的。
巢源在《宿食不消候》中提到:宿食未消,新食物又進入體內,脾氣虛弱,無法磨化食物,導致食物停滯不消。這會讓人腹脹氣急、噯氣帶醋臭味,時常發冷發熱。
程知說:滑脈表示有食物積滯,經過一夜,脈象就會變得澀。寸脈候內,沉脈候裏,所以宿食的脈象按起來會澀,寸脈也會變得大而澀。
脈象數而滑,屬於實證,這是由於有宿食,應該要瀉下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鑑》中說:肚子脹滿疼痛,脈象數而滑,屬於實證,這是由於有宿食,所以應該要瀉下治療。李彣說:滑脈表示水穀之氣盛,若滑脈同時又數,則實熱已經進入胃腑,所以說有宿食可下之。
〔魏〕滑與澀相反。何以俱為實宜下。滑者澀之淺。而實邪欲成未成者。澀者滑之深。而實邪已成者。故不論為滑為澀。兼大而見。則有物積聚。宜施攻治無二理也。
陽明篇云。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尤〕谷多則傷脾。而水穀不分。谷停則傷胃。而惡聞食臭。故下利不欲食者。知其有宿食。當下也。夫脾胃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氣。不可或止者也。谷止則化絕。氣止則機息。化絕機息。人事不其頓乎。故必大承氣。速去其停谷。谷去則氣行。氣行則化續。而生以全矣。若徒事消克。將宿食未去。而生氣已消。豈徒無益而已哉。
白話文:
〔魏〕
滑與澀是相反的狀態。為何都屬於實證需要瀉下呢?滑者是澀的淺層表現,實邪尚未完全形成;澀者是滑的深層表現,實邪已經形成。所以不論是滑還是澀,只要兼具脈象大而見,就表示有物積聚,應當施以攻治,道理是一樣的。
陽明篇雲
脈滑而數,說明有宿食積聚,應當瀉下,宜用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
說明有宿食積聚,應當瀉下,宜用大承氣湯。
〔尤〕
穀物過多會傷脾,水穀不分,穀物停滯會傷胃,導致惡心聞食臭。所以下利不欲食,就知道是宿食積聚,應當瀉下。脾胃是化解水穀,運行津液的關鍵,不可停止。穀物停滯,就會阻礙消化,氣機停止,就會導致生命息絕。消化停止,氣機停滯,人命難保。所以必須使用大承氣湯,快速去除積滯的穀物。穀物去除,氣機運行,氣機運行,就會恢復消化功能,生命得以保全。如果只是消克,宿食未去,生氣已消,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有害。
〔沈〕驟傷宿食停滯。胃中壅遏。升降之機不轉。腸中水穀不分。而下奔則利。宿食在胃。故不欲食。必當攻去宿食。
程應旄云。傷食惡食。故不欲食。與不能食者自別。下利有此。更無別樣虛證。知非三陰之下利。而為宿食之下利也。故當下之。
大承氣湯方(見前痓病中。)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鑑〕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膈間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臍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今食在上脘。故當以瓜蒂散吐之也。
白話文:
如果突然受傷,或是吃太多食物停留在胃裡,導致胃部阻塞,影響升降功能,腸道無法消化食物,反而向下奔瀉導致腹瀉。因為食物停留在胃裡,所以患者不想吃東西。必須要攻克掉積滯的食物。
程應旄說,傷食或吃不好的食物,導致不想吃,這和無法吃東西的情況不同。腹瀉的情況下,除了不想吃飯,沒有其他虛弱的症狀,可以確定不是三陰虛造成的腹瀉,而是宿食導致的腹瀉,因此應該要瀉下去。
用大承氣湯(前面的痓病中已有記載)。
如果積滯的食物在胃的上脘,應該要吐出來,可以用瓜蒂散。
胃有三脘,如果積滯的食物在上脘,會導致膈間疼痛並嘔吐,可以吐出來,不能瀉下去。如果在中脘,會導致心痛並嘔吐,或者痛而不吐,可以吐也可以瀉下去。如果在下脘,會導致臍上疼痛而不吐,不能吐,可以瀉下去。現在食物在上脘,所以應該用瓜蒂散來吐出來。
千金云。凡病宿食。在上脘。當吐之。脈數而滑者實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澼食冷物。即痛不能食。有熱物即欲食。大腹有宿食。寒慄發熱如瘧。宿食在小腹者。當暮發熱。明旦復止。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煮○案煮字據傷寒論當刪)
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亡血及虛者。不可與之。(亡血以下九字。原本作細注。今據傷寒論大書。傷寒論。作杵為散。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此當改補。)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凡是因宿食引起的病症,若宿食停留在上脘,就應該吐出來。如果脈象數而滑,則說明是實證。如果有宿食不消化,瀉下治療效果更好。胃中有冷食或生食,就會感到疼痛難以進食;如果有熱食,反而就想吃東西。大腹積聚宿食,會出現寒戰發熱,像瘧疾一樣。宿食停留在小腹,則會在傍晚發熱,到第二天早上就停止。
瓜蒂散的配方:
瓜蒂(一份,熬至黃色),赤小豆(一份,煮熟)。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散劑。用香豉七合煮取汁液,將散劑一錢匕與汁液混合,溫服。如果沒有吐出來,可以稍微加一點藥量,以吐出為度。失血或體虛者,不可服用此方。
東垣試效方云。若有宿食而煩者。仲景以梔子大黃湯主之。氣口三盛。則食傷太陰。填塞悶亂。極則心胃大疼。兀兀欲吐。得吐則已。俗呼食迷風是也。經云。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宜瓜蒂散之類吐之。經云。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
案宿食在上脘。心腹⿰雲建痛。頓悶欲絕。倉猝之際。藥不及辦。以極鹹鹽湯一盞頓服。立吐。此千金。療乾霍亂之法也。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脈經。索下。有左右二字。)
〔尤〕脈緊如轉索無常者。緊中兼有滑象。不似風寒外感之緊。為緊而帶弦也。故寒氣所束者。緊而不移。食氣所發者。乍緊乍滑。如以指轉索之狀。故曰無常。
白話文:
東垣醫學認為,如果有人因宿食而感到煩悶,仲景用梔子大黃湯治療。如果氣口三盛,則屬於食傷太陰,導致填塞悶亂,嚴重時心胃劇痛,昏昏欲吐,吐了就好了,俗稱食迷風。經書記載,上部有脈,下部無脈,這種人應該吐卻不吐就會死,應該用瓜蒂散之類的藥物催吐。經書說,高者因而越之,就是這個道理。
分析認為,宿食停留在上脘,心腹劇痛,頓時悶欲絕,急需救治,藥物来不及準備,可以用極鹹的鹽湯一杯,立刻服用,就能立即吐出來。這是千金方中治疗乾霍乱的方法。
脉象緊緊如转索,而且不穩定,就是有宿食。
特别要注意,脉象緊緊如转索,而且不穩定,緊中帶有滑的現象,不像風寒外感引起的緊,而是緊而带弦。因此寒氣所束者,緊而不移,食氣所發者,忽緊忽滑,就像用手指轉動繩索的樣子,所以說无常。
〔魏〕轉索。宿食中阻。氣道艱於順行。曲屈傍行之象。
案據脈經。有左右二字。魏注極是。徐沈以轉索無常。為緊脈之象。此襲辨脈法之謬。不可證也。
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原注〕一云。寸口脈緊。○脈經。作寸口脈緊頭上有即字。腹上有或字。)
〔鑑〕脈緊頭痛。是外傷風寒病也。脈緊腹痛。是內傷宿食病也。李彣曰。按此脈與證似傷寒。而非傷寒者。以身不疼腰脊不強故也。然脈緊亦有辨。浮而緊者為傷寒。沉而緊者為傷食。
案頭痛。雖有宿食不化。鬱滯之氣上為頭痛者。此則屬外傷於風寒。與腹中有宿食。自是兩截。脈經。腹上有或字。義尤明顯。
白話文:
脈象呈「轉索」狀,表示体内有宿食阻滞,导致气道流通不畅,脉络曲折不顺。
古籍中记载脉象有左右之分,魏注对此解释准确。徐沈认为「转索」脉无定形,是紧脉的特征,但这与辨脉方法相悖,不可信。
紧脉常伴随头痛、风寒、腹中宿食不化等症状。具体而言,寸口脉紧头痛,可能是风寒外感;寸口脉紧腹痛,可能是宿食内积。
紧脉头痛是外伤风寒所致,紧脉腹痛则是内伤宿食所致。李彣指出,此脉象与伤寒相似,但并非伤寒,因为患者没有身痛腰脊无力等症状。紧脉也有细分,浮紧为伤寒,沉紧为伤食。
头痛虽然可能因宿食不化、气郁上冲所致,但此情况属于风寒外伤,与腹中有宿食是两种不同的病因。脉经中明确指出腹痛时有「或」字,更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