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形色外診簡摩》~ 卷下 (3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9)

1. 嗅法

人病屍臭不可近者死。(《脈經》。)

口氣重者,胃熱盛也,陽氣尚充,其病雖劇,可治。

汗出稠黏,有腥膻氣,或色黃者,風濕久蘊於皮膚,津液為之蒸變也,風濕、濕溫、熱病失汗者,多有之。

唾腥,吐涎沫者,將為肺癰也。唾膿血腥腐者,肺癰已成也。(肺傷風熱,痰多臭氣,如腐膿狀;肺內自熱,痰多腥氣,如啖生豆狀。一宜涼散,一宜清降也。)

小便臊甚者,心與膀胱熱盛也。不禁而不臊者,火敗也。

大便色壞,無糞氣者,大腸氣絕胃敗也。小兒糞有酸氣者,停滯也。

病人後氣極臭者,為胃有停食,腸有宿糞,為內實,易治,若不臭者,在平人為氣滯;病劇而出多,連連不止者,為氣虛下陷,恐將脫也。(以上新訂參各家。)

白話文:

嗅法

病人身上散發屍臭味,則病情危急,難以挽回。

口氣重的人,是胃火旺盛,但陽氣尚足,病情雖然嚴重,仍然可以治療。

汗液黏稠,有腥臭味,或顏色發黃,表示風濕之邪長期停滯於皮膚,津液因此蒸發變質。風濕、濕溫、熱病導致汗出異常的病人,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唾液腥臭,吐出涎沫,將要形成肺癰(肺膿腫)。唾液帶有膿血、腥臭、腐敗氣味,則肺癰已經形成。(肺部受風熱侵襲,痰多且臭氣如腐膿;肺部本身有熱,痰多且腥氣如生豆,前者宜用涼散之法治療,後者宜用清降之法治療。)

小便氣味非常濃烈,表示心與膀胱火熱旺盛。小便失禁且無氣味,則表示火邪已經耗傷正氣。

大便顏色異常,沒有糞便氣味,表示大腸氣機衰竭,胃氣敗壞。小兒大便有酸臭味,表示食物停滯不化。

病人放屁的氣味極其臭,表示胃中有積滯的食物,腸道中有宿便,屬於內實證,容易治療。如果沒有臭味,在健康人身上則表示氣機阻滯;如果病人病情嚴重,放屁頻繁不止,則表示氣虛下陷,病情危急,可能要脫險。

2. 聞法

角音人者,主肝聲也。肝聲呼,其音琴,其志怒,其經足厥陰。厥逆少陽,則榮衛不通,陰陽交雜,陰氣外傷,陽氣內擊,擊則寒,寒則虛,虛則卒然喑啞不聲,此為癘風入肝,續命湯主之。但踞坐,不得低頭,面目青黑,四肢緩弱,遺失便利,甚則不可治。賒則旬月之間,桂枝酒主之。

若其人呼而哭,哭而反吟,此為金剋木,陰擊陽,陰氣起而陽氣伏,伏則實,實則熱,熱則喘,喘則逆,逆則悶,悶則恐畏,目視不明,語聲切急,謬說有人,此為邪熱傷肝,甚則不可治;若唇色雖青,向眼不應,可治。地黃煎主之。

按,癘風者,清燥之氣,即天地肅殺之氣也,西醫謂之消耗之氣,使人陽氣消索,津液枯結,血汁敗壞,神明破散也。

若其人本來少於悲恚,忽爾嗔怒,出言反常,乍寬乍急,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畏,雖不即病,禍必至矣。此肝病聲之候也。

徵音人者,主心聲也。心聲笑,其音竽,其誌喜,其經手少陰,厥逆太陽,則榮衛不通,陰陽反錯,陽氣外擊,陰氣內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驚掣心悸,定心湯主之。語聲前寬後急,後聲不續,前混後濁,口喎,冒昧好自笑,此為癘風入心,荊瀝湯主之。若其人笑而呻,呻而反憂,(《中藏經》作笑不待伸而復憂。

)此為水剋火,陰擊陽,陰起而陽伏,伏則實,實則傷熱,熱則狂,悶亂冒昧,言多謬誤,不可採聽。此心已傷。若唇口正赤,可療;其青黃白黑,不可療也。

若其人本來心性和雅,而忽弊急反常,或言未竟便住,以手剔腳爪,此人必死。禍雖未及,名曰行屍。此心病聲之候也。

宮音人者,主脾聲也,脾聲歌,其音鼓,其志愁,其經足太陰。厥逆陽明,則榮衛不通,陰陽翻祚,陽氣內擊,陰氣外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舉體消瘦,語音沉澀,如破鼓之聲,舌強不轉,而好嚥唾,口噤唇黑,四肢不舉,身重如山,便利無度,甚者不可治,依源麻黃湯主之。

若其人言聲憂懼,舌本捲縮,此是木剋土,陽擊陰,陰氣伏,陽氣起,起則實,實則熱,熱則悶亂,體重不能轉側,語聲拖聲,氣深不轉而心急,此為邪熱傷脾,甚則不可治;若唇雖萎黃,語音若轉,可治。

若其人本來少於瞋怒,而忽反常,瞋喜無度,正言而鼻笑,不答於人,此脾病聲之候也,不盈旬月,禍必至矣。

商音人者,主肺聲也。肺聲哭,其音磬,其志樂,其經手太陰。厥逆陽明,則榮衛不通,陰陽反祚,陽氣內擊,陰氣外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癘風所中,噓吸戰掉,語聲嘶塞而散下,氣息短憊,四肢僻弱,面色青葩,遺失便利,甚則不可治,依源麻黃續命湯主之。

若言音喘急,短氣好唾,此為火剋金,陽擊陰,陰氣沉,陽氣升,升則實,實則熱,熱則狂,狂則閉眼悸言,非常所說,口赤而張,飲無時度,此熱傷肺,肺化為血,不治;若面赤而鼻不欹,可治也。

白話文:

聞法

人的聲音與臟腑功能相關。肝的聲音是呼喊,音調像琴聲,情緒是憤怒,經絡是足厥陰。若足厥陰逆犯少陽,則氣血運行不暢,陰陽失調,陰氣受損,陽氣內攻,內攻則寒,寒則虛弱,虛弱則會突然失聲,這是癘風入侵肝臟,用續命湯治療。患者通常會坐著,不敢低頭,面色青黑,四肢無力,大小便失禁,嚴重者難以治癒。病情較輕者,在一兩個月內,可用桂枝酒治療。

如果患者呼喊哭泣,哭泣後又吟詠,這是金克木,陰氣攻擊陽氣,陰氣盛而陽氣衰,衰則實,實則熱,熱則氣喘,氣喘則氣逆,氣逆則胸悶,胸悶則恐懼,視力模糊,說話急促,胡言亂語,認為有人,這是邪熱損傷肝臟,嚴重者難以治癒;如果嘴唇雖然青色,但眼部反應尚可,則可以治療。地黃煎主之。

癘風是清燥之氣,也就是天地間肅殺之氣,西醫稱之為消耗性疾病,使人陽氣衰竭,津液枯竭,血液敗壞,神志不清。

如果原本很少悲傷憤怒的人,突然暴怒,說話反常,時而緩和時而急促,話還沒說完,就用手遮眼,好像很害怕,即使沒有立即發病,禍患也一定會來臨。這是肝臟疾病聲音的徵兆。

心的聲音是笑,音調像竽聲,情緒是喜悅,經絡是手少陰。若手少陰逆犯太陽,則氣血運行不暢,陰陽錯亂,陽氣外攻,陰氣內傷,內傷則寒,寒則虛弱,虛弱則驚悸心慌,用定心湯治療。說話聲音前緩後急,後面聲音斷續,前清後濁,口歪,無緣無故地自笑,這是癘風入侵心臟,用荊瀝湯治療。如果患者笑著呻吟,呻吟後又憂愁,這是水克火,陰氣攻擊陽氣,陰氣盛而陽氣衰,衰則實,實則熱傷,熱則狂躁,胸悶,胡言亂語,不可信賴。這是心臟已經受損。如果嘴唇鮮紅色,可以治療;如果青黃白黑,則不可治療。

如果原本心性平和的人,突然變得急躁反常,或者話還沒說完就停住,用手摳腳趾甲,此人必死。禍患雖然還沒有降臨,但稱為行屍。這是心臟疾病聲音的徵兆。

脾的聲音是唱歌,音調像鼓聲,情緒是憂愁,經絡是足太陰。若足太陰逆犯陽明,則氣血運行不暢,陰陽倒錯,陽氣內攻,陰氣外傷,外傷則寒,寒則虛弱,虛弱則全身消瘦,聲音低沉沙啞,像破鼓的聲音,舌頭僵硬轉動困難,喜歡吞口水,口噤唇黑,四肢抬不起來,身體沉重像山一樣,大小便失禁,嚴重者難以治癒,用依源麻黃湯治療。

如果患者說話聲音充滿憂慮和恐懼,舌頭捲縮,這是木克土,陽氣攻擊陰氣,陰氣衰,陽氣盛,盛則實,實則熱,熱則胸悶,身體沉重無法翻身,說話聲音拖長,氣息不通暢而心急,這是邪熱損傷脾臟,嚴重者難以治癒;如果嘴唇雖然萎黃,但說話聲音還可以轉動,則可以治療。

如果原本很少憤怒的人,突然反常,憤怒和喜悅無度,正經說話卻鼻孔發笑,不回答別人,這是脾臟疾病聲音的徵兆,不到十天半個月,禍患一定會來臨。

肺的聲音是哭泣,音調像磬聲,情緒是悲傷,經絡是手太陰。若手太陰逆犯陽明,則氣血運行不暢,陰陽倒錯,陽氣內攻,陰氣外傷,外傷則寒,寒則虛弱,虛弱則會被癘風侵襲,呼吸急促顫抖,聲音嘶啞低沉,氣息短促疲憊,四肢無力,面色青紫,大小便失禁,嚴重者難以治癒,用依源麻黃續命湯治療。

如果說話聲音喘息急促,氣短喜歡吐口水,這是火克金,陽氣攻擊陰氣,陰氣下降,陽氣上升,上升則實,實則熱,熱則狂躁,狂躁則閉眼驚恐,胡言亂語,口唇發紅張開,飲水無度,這是熱傷肺臟,肺臟轉化為血,難以治療;如果臉色發紅而鼻子不歪斜,則可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