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方論》~ 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
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
1. 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黃加朮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白朮四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去節,半兩,湯泡 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右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防己黃耆湯方:
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炒 白朮七錢半 黃耆一兩一分,去蘆
右銼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衝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差。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朮附子湯方: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半,切 大棗六枚,擘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白朮二兩 附子二枚,炮,去皮 桂枝四兩,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濕邪導致身體煩躁疼痛,可以用麻黃加朮湯發汗治療,但要謹慎,不可用烈性藥物。
麻黃加朮湯組成: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炙甘草二兩、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白朮四兩。 用法:以上五味藥,用水九升,先煎麻黃,煎至減二升,去浮沫,加入其他藥物,煎至二升半,去渣,溫服八合,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
全身疼痛,發熱,午後症狀加重者,稱為風濕病。此病多因汗出後受風,或久處寒冷環境所致。可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療。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組成:麻黃(去節)半兩(用溫水泡)、炙甘草一兩、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用法:將藥物研磨至麻豆大小,每次服用四錢,加水半盞,煎至八分,去渣,溫服,微微出汗即可,要注意避風。
風濕病,脈象浮,身體沉重,汗出怕風者,可用防己黃耆湯治療。
防己黃耆湯組成:防己一兩、炒甘草半兩、白朮七錢半、黃耆一兩一分(去蘆)。用法:將藥物研磨至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半盞,煎至八分,去渣,溫服,過一段時間再服用。喘息者加麻黃半兩,胃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衝者加桂枝三分,下焦有久寒者加細辛三分。服藥後應感覺藥力像蟲子一樣在皮膚裡遊走,從腰部以下感覺冰涼,然後坐在被子上,再用一條被子圍繞腰部以下,溫暖身體,微微出汗即可,症狀就會減輕。
傷寒病發八九天,風濕邪氣互相侵犯,身體疼痛煩躁,不能翻身,不嘔吐不口渴,脈象浮虛而澀者,用桂枝附子湯治療;如果大便秘結,小便通暢者,用去桂加白朮湯治療。
桂枝附子湯組成:桂枝四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炮附子三枚(去皮,切成八片)、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掰開)。用法: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煎至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去桂加白朮湯組成:白朮二兩、炮附子一枚半(去皮)、炙甘草一兩、生薑一兩半(切)、大棗六枚(掰開)。用法:以上五味藥,用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渣,分三次溫服。第一次服用後感覺身體麻痺,大約半天後再服用第二次,三次服完,病人會感覺像出汗一樣,不要驚慌,這是白朮和附子藥力到達皮膚深層,驅除水濕尚未完全排出造成的。
風濕邪氣互相侵犯,骨節疼痛劇烈,不能屈伸,靠近患處則疼痛加劇,汗出氣短,小便不利,怕風不想脫衣服,或身體輕微腫脹者,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甘草附子湯組成:炙甘草二兩、白朮二兩、炮附子二枚(去皮)、桂枝四兩(去皮)。用法:以上四味藥,用水六升,煎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第一次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痊癒,能吃東西。汗出後又煩躁者,服用五合。如果擔心一升太多,服用六、七合即可。
太陽經中暑,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弦細虛弱遲緩,小便後,感覺毛髮豎立,手腳冰冷,稍微活動一下,身體就發熱,張口,前牙乾燥。如果發汗,則惡寒加重;加溫灸,則發熱加重;多次瀉下,則小便不利加重。
太陽經中熱,即中暑。汗出惡寒,身體發熱口渴,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白虎加人參湯組成: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研碎)、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用法:以上五味藥,用水一斗,煮至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