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金匱要略方論》~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1)

1.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癮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痛,身體反重而痠,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

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

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

咳而喘,不渴者,此為脾脹,其狀如腫,發汗即愈。

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裏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方見下。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即胸滿短氣。

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脈絡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水不沾流,走於腸間。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白話文:

水氣病脈證並治

老師說:疾病中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幾種。風水,脈象浮,外在症狀是骨節疼痛、怕風;皮水,脈象也浮,外在症狀是肢體腫脹,按壓下去指印不消退,不畏風,肚子像鼓一樣脹,不口渴,應該讓病人出汗。正水,脈象沉遲,外在症狀是自發性呼吸困難;石水,脈象沉,外在症狀是腹部脹滿但不呼吸困難。黃汗,脈象沉遲,身體發熱,胸部滿悶,四肢和頭面腫脹,很久都不好,必定會化膿長瘡。

脈象浮而洪大,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互相搏鬥,風盛則為癮疹,身體發癢,癢是風邪外泄的表現,時間久了則變成頑固性皮膚病;氣盛則為水,難以彎腰抬手,風氣相搏,身體洪腫,出汗就會痊癒,怕風則為虛弱,這是風水;不怕風的,小便通暢,上焦有寒邪,口中多涎液,這是黃汗。

寸口脈沉而滑,表示體內有水氣,面部腫大,伴有發熱,稱為風水。觀察病人的眼窩略微凹陷,像蠶剛睡醒的樣子,頸部血管搏動,經常咳嗽,按壓手腳,凹陷處不能立即恢復,這是風水。

太陽病,脈象浮而緊,按理說應該骨節疼痛,但反而不痛,身體反而沉重痠痛,病人不口渴,出汗就痊癒,這是風水。怕冷的,這是由於極度虛弱而發汗引起的。

口渴但不畏寒的,這是皮水。

身體腫脹而冰冷,像周痹一樣,胸中阻塞,不能吃東西,反而聚痛,傍晚煩躁睡不着,這是黃汗。疼痛在骨節。

咳嗽而呼吸困難,不口渴的,這是脾臟脹滿,症狀像腫脹一樣,出汗就會痊癒。

然而,這些疾病中,如果病人口渴且腹瀉,小便次數頻繁的,都不能發汗治療。

裏水,全身和臉部黃腫,脈象沉,小便不利,所以導致水腫病。如果小便自利,這是津液損失,所以口渴。越婢加朮湯主治。處方見下。

趺陽脈應該隱伏,現在反而緊,本就體內有寒邪,疝氣,腹部疼痛,醫生反而用瀉下法治療,瀉下後就胸悶氣短。

趺陽脈應該隱伏,現在反而數,本就體內有熱邪,消化的食物少,小便次數多,現在反而不利,這是將要發病成水腫。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代表熱,遲脈代表潛藏,熱和潛藏互相搏鬥,稱為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停滯,熱和停滯互相搏鬥,稱為伏。沉伏互相搏鬥,就稱為水。沉則脈絡虛弱,伏則小便困難,虛弱和困難互相搏鬥,水氣就流注皮膚,就成了水腫。

寸口脈弦而緊,弦代表衛氣運行不暢,就會怕冷,水氣不能順利流通,就流注腸道。少陰脈緊而沉,緊代表疼痛,沉代表水,小便就會困難。

脈象呈現各種沉的狀態,應該責備有水腫,身體腫脹沉重,水腫病的脈象外露,預示死亡。

水腫病人,眼下有臥蠶,面部光澤,脈象隱伏,病人消渴。水腫腹部膨大,小便不利,脈象沉而絕的,是有水,可以瀉下治療。

問:病人腹瀉後,口渴喝水,小便不利,腹部脹滿腫脹的,是什麼原因?答:這是水腫病,如果小便自利或者出汗,就會自愈。

心水:身體沉重氣短,不能臥床,煩躁不安,陰部腫脹。

肝水:腹部膨大,不能翻身,脅肋下腹部疼痛,時常有津液少量產生,小便持續通暢。

肺水:身體腫脹,小便困難,時常大便稀溏。

脾水:腹部膨大,四肢沉重,津液不產生,只是氣短,小便困難。

腎水:腹部膨大,肚臍腫脹腰痛,不能排尿,陰部潮濕像牛鼻子上的汗,腳冰冷,臉反而消瘦。

老師說:所有水腫病,腰以下腫脹的,應該利小便;腰以上腫脹的,應該發汗治療才能痊癒。

老師說: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邪和水氣互相搏鬥。趺陽脈隱伏,水穀不消化,脾氣虛弱則大便稀溏,胃氣虛弱則身體腫脹。少陽脈微弱,少陰脈細弱,男性則小便不利,女性則經水不通;經血,經血不利則為水,稱為血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