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金匱要略方論》~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2)

回本書目錄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2)

1.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烏頭煎方: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

右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銼,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外臺‧卷七》烏頭湯: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發作有時,使人陰縮,手足厥逆。方見上。

《外臺》柴胡桂枝湯: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兩 黃芩 人參 芍藥 桂枝 生薑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 半夏二合半 大棗六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外臺》走馬湯: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杏仁二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右二味,以綿纏捶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小量之。通治飛尸鬼擊病。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 赤小豆一分,煮

右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亡血及虛者,不可與之。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脈緊。

白話文: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寒疝導致肚臍周圍疼痛,發作時會冒冷汗,手腳冰冷,脈象沉而緊,可用大烏頭煎治療。

大烏頭煎:

取較大的烏頭五枚,熬煮,去皮,不用研磨。用三升水煎煮至一升,去渣,加入二升蜂蜜,繼續煎煮至水分收干,取二升藥汁。體質強壯者服用七合,體質虛弱者服用五合。若無效,次日再服用,但不可一日服用兩次。

寒疝導致腹痛及肋部疼痛,並伴有裡急後重(裡急:指腸鳴、便意頻數;後重:指肛門墜脹感),可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治療。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將三味藥材用水八升煎煮至三升,溫服七合,一日三次。若寒症較重,可將生薑增加至一斤;若疼痛較劇烈並伴有嘔吐,可加入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增加生薑用量時,需同時增加煎煮用水五升,煎煮至三升二合後服用。

寒疝導致腹痛、惡寒、手腳麻木,或全身疼痛,且灸法、針刺及其他藥物治療無效,可用烏頭桂枝湯治療。

烏頭桂枝湯:

烏頭(劑量未註明)。用二斤蜂蜜煎煮至藥汁減半,去渣,再用五合桂枝湯沖服,至藥汁達一升。初次服用二合,若無效,再服三合;仍無效,再加至五合。若見效,病人會呈現如醉酒狀,並能嘔吐,即表示藥物已起作用。

桂枝湯: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將五味藥材切碎,用水七升,小火煎煮至三升,去渣。

脈象頻數而緊,像弓弦一樣,按壓不移,表示脈象數而弦,應瀉寒;脈象緊、大而遲,表示心下有硬塊;脈象大而緊,表示陽中有陰,可以瀉下治療。

**《外台秘要》卷七烏頭湯:**治療寒疝導致腹中絞痛,風邪侵犯五臟,身體拘急難以翻身,發作時間固定,導致陰莖縮小,手腳厥逆。處方見上。

**《外台秘要》柴胡桂枝湯:**治療心腹突然疼痛。

柴胡四兩、黃芩、人參、芍藥、桂枝、生薑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二合半、大棗六枚。將九味藥材用水六升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外台秘要》走馬湯:**治療中惡(食物中毒)導致心痛腹脹,大便秘結。

杏仁二枚、巴豆二枚(去皮心,熬煮)。將兩味藥材用棉花包裹搗碎,用熱水二合沖服,取其白色汁液飲用,即可通便。老幼需酌量服用。也可用於治療飛尸鬼擊病(古代迷信疾病)。

問:如何區分患者病情是宿食?師:寸口脈浮大,按之澀滯,尺脈微弱而澀,則知有宿食,可用大承氣湯治療。

脈象頻數而滑利,是實證,表示有宿食,瀉下則愈,宜用大承氣湯。

腹瀉且不想吃東西,也是宿食,應瀉下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宿食停留在上腹部,應催吐,宜用瓜蒂散。

瓜蒂散:

瓜蒂一分,炒黃;赤小豆一分,煮熟。將兩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七合香豉煎煮取汁,調和藥粉一錢,溫服。若不吐,可少量增加用量,以迅速催吐為度。失血及體虛者禁用。

脈象緊縮如盤繞的繩索,變化不定,也表示有宿食。

脈象緊,頭痛,並伴有風寒,表示腹中有宿食未消化。一說寸口脈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