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七 (11)
卷七 (11)
1.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第十六
即前咯血是也。(按。此脾絡血。非脾臟血也。有因腹滿而使血唾者。為脾虛不能統攝也。)凡吐血多者。乃胞中血海之血。醫者學不明經。指稱胃家之血。夫胃為倉廩之官。受承水穀。並未有血。謂包中血海之血。為六淫七情所逼。上衝於胃脘而出。則可。若謂胃中有血。
則不可也。
白話文:
前面提到的咯血,也就是這個意思。(註:這是脾經的絡脈出血,不是脾臟本身出血。有些人因為腹部脹滿而吐血,是因為脾氣虛弱,無法統攝血液。)凡是吐血較多的人,都是來自胞宮(子宮)中的血海(經血)。醫生如果不懂經絡學說,就會誤認為是胃部出血。其實胃是容納食物的器官,並不存在血液,正確來說,胞宮中的血海之血,因為外邪(六淫)或七情所逼迫,衝擊到胃脘而吐出來,這樣說才對。如果說胃裡本來就有血,那就是錯誤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