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七 (5)
卷七 (5)
1. 黃癉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此為黃癉而出表裡兩解之方也。徐云、治黃癉不貴補。存此以備虛證耳。
茵陳五苓散方
茵陳(十分末),五苓散(五分)
上二味和。先食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黃癉。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裡實也。黃癉最難得汗。若)自汗出。(表和也。)此為表和裡實。(實者)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此為黃癉而出其裡實之方也。視梔子大黃及茵陳蒿湯較峻。
大黃硝石湯方
大黃,黃柏,硝石(各四兩),梔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硝更煮。取一升。頓服。
黃癉病。(實熱者。小便當赤短。若)小便色不變。(而且)欲自利。(其無內熱。確鑿有據。可知其)腹滿而喘。(非裡實氣盛。乃為虛滿虛喘也。雖有癉熱。亦)不可(以寒下之藥)除(其)熱。熱除(則胃)必(寒而作)噦。噦者。(宜先調其胃降其逆。然後消息治之。以)小半夏湯主之。
此為黃癉之虛證。誤治增病。而出其救治之方。非謂小半夏湯即能治黃癉也。後人以理中湯加茵陳蒿。頗有意義。
小半夏湯方(見痰飲)
諸黃腹痛而嘔者。(少陽之木邪剋土也。)宜柴胡湯。
此言黃癉有土受木克之證。以柴胡湯治其嘔痛。亦非謂柴胡湯治諸黃也。止言柴胡湯。未分大小。意者隨見證而臨時擇用也。
柴胡湯方(見嘔吐)
男子黃。小便自利。(知非濕熱交郁之黃。而為土虛其色外現之黃。)當與虛勞小建中湯。
此為虛黃證而出其方也。黃證不外於郁。虛得補則氣暢而鬱開。郁開則黃去矣。單言男子者。謂在婦人則血分有熱。正未可知。又當另有消息也。
尤在涇云、黃癉之病。濕熱所郁也。故在表者汗而發之。在裡者攻而去之。此大法也。乃亦有不濕而燥者。則變清利為潤導。如豬膏發煎之治也。不熱而寒。不實而虛者。則變攻為補。變寒為溫。如小建中之法也。其有兼證錯出者。則先治兼證。而後治本證。如小半夏及小柴胡之治也。仲景論黃癉一證。而於正變虛實之法。詳盡如此其心可謂盡矣。
附方
瓜蒂散,治諸黃。(方見暍病),按刪繁方云。服訖吐出黃汁。亦治脈浮欲吐者之法也。
千金麻黃醇酒湯,治黃癉。
麻黃(三兩)
上一味。以美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頓服盡。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白話文:
這篇文字討論的是黃疸病的脈症和治療方法。
文中提到,治療黃疸不必一味進補,只在虛證時才需要考慮補益。首先介紹了一個治療黃疸表裡兩解的方劑——茵陳五苓散。接著說明,如果黃疸伴隨腹脹、小便不利且顏色發紅(裡實),應該使用大黃硝石湯瀉下。
但如果黃疸患者小便顏色無變化,反而想腹瀉,且伴隨腹脹和呼吸困難,則表示並非裡實氣盛,而是虛滿虛喘,此時不宜使用寒涼瀉下的藥物,以免寒邪傷及脾胃,反而導致胃寒嘔吐,應當使用小半夏湯調理脾胃。
文中還提到,如果黃疸患者腹痛嘔吐,是少陽肝木克脾土所致,應該使用柴胡湯。如果是男子患有黃疸,且小便通暢,則可能是脾胃虛弱導致,可以使用小建中湯。
文章總結指出,黃疸的病因主要為濕熱鬱結,治療方法應該根據病情是表證還是裡證,是實證還是虛證而有所調整。如果屬實熱,則應攻下;如果屬虛寒,則應溫補。如有其他兼證,則應先治兼證,再治本證。最後,文章列舉了一些治療黃疸的其他方劑,例如瓜蒂散、千金麻黃醇酒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