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4)

1. 黃癉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腎熱而氣內結。)非(脾濕而)水(不行之為)病也。(但證兼)腹滿者(為陽氣並傷。較為)難治。(以)硝石礬石散主之。

此為女勞癉出其方治也。立論獨詳。所以補前之未備也。

硝石礬石散方

硝石(熬黃),礬石(燒等分)

上二味為散。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酒癉。(前論已詳。似可毋庸再贅矣。而)心中懊憹。(為此證第一的據。)或熱痛。(為此證中之更甚者。以)梔子大黃湯主之。

此為酒癉而出其方治也。

梔子大黃湯方

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枳實(五枚),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諸(凡)病黃家。(概屬濕熱交鬱而成。小便為氣化之主。)但利其小便。(下竅氣通。則諸氣自不能久郁。)假令脈浮。(則氣病全滯於表分。徒利其小便。無益也。)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此以下皆治正黃癉方也。

徐忠可云、黃癉家。不獨谷癉。酒癉女勞癉有分別。即正黃癉。病邪乘虛。所著不同。予治一黃癉。百藥不效而垂斃者。見其偏於上。令服鮮射干一味斤許而愈。又見有偏於陰者。令服鮮益母草一味數斤而愈。其凡有黃癉初起。非系谷癉酒癉女勞癉者。輒令將車前根葉子合搗。

取自然汁。酒服數碗而愈。甚有臥床不起者。令將車前一味自然汁數盂。置床頭。隨意飲之而愈。然則汗下之說。亦設言以啟悟。其可無變通耶。

桂枝加黃耆湯(見水氣)

諸黃。(緣濕熱經久。變為堅燥。譬如罨面。濕合熱鬱而成黃。熱久則濕去而干也。以)豬膏發煎主之。

此言黃癉中另有一種燥證。飲食不消。胃脹有燥屎者。而出其方治也。徐氏謂為穀氣實所致。並述治友人駱天遊黃癉。腹大如鼓。百藥不效。服豬膏發灰各四兩。一劑而愈。

按此條師止言諸黃二字。而未詳其證。余參各家之說而注之。實未愜意。沈自南注。浮淺又極附會。余素不喜。惟此條確有悟機。姑錄而互參之。其云、此黃癉血分通治之方也。寒濕入於血分。久而生熱。鬱蒸氣血不利。證顯津枯血燥。皮膚黃而暗晦。即為陰黃。當以豬脂潤燥。

發灰入血和陰。俾脾胃之陰得其和。則氣血不滯。而濕熱自小便去矣。蓋癉皆因濕熱鬱蒸。相延日久陰血必耗。不論氣血二分。皆宜兼滋其陰。故云諸黃主之。

豬膏發煎方

豬膏(半斤),亂髮(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

黃癉病。(審其當用表裡兩解法者。以)茵陳五苓散主之。(若夫脈沉腹滿在裡。則為大黃硝石湯證。脈浮無汗在表。則為桂枝加黃耆湯證矣。當知此方非治黃通用之方。)

白話文:

黃疸病脈證並治

腎臟有熱,氣鬱結在體內,這不是脾胃濕熱、水液運行不暢的病症。但如果同時出現腹脹,則是陽氣也受損,較難治療,可用硝石礬石散治療。

這是關於婦女勞倦導致的黃疸及其治療方法,論述獨到詳細,彌補了之前的不足。

硝石礬石散:

硝石(熬製成黃色)、礬石(煅燒,兩者等分)

將以上兩種藥物研成細末。用大麥粥汁調服,每次服用一湯匙,每日三次。疾病會隨著大小便排出,小便呈正常的黃色,大便呈正常的黑色,就是痊癒的徵兆。

酒後黃疸(前文已詳細論述,似不必贅述),但如果心中煩悶(這是此症的主要依據),或伴有發熱疼痛(這是此症更嚴重的症狀),則用梔子大黃湯治療。

這是關於酒後黃疸及其治療方法。

梔子大黃湯:

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枳實(五枚)、黃豆(一升)

將以上四味藥材,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分三次溫服。

各種黃疸病,大多是濕熱鬱結導致的。小便能排出體內氣化之物,只要促進小便通暢,下焦之氣通了,體內鬱結之氣自然無法久留。但如果脈象浮,則表示疾病停留在體表,單純利尿無效,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宜用桂枝加黃耆湯。

以下都是治療正黃疸的藥方。

徐忠可說,黃疸不只是穀疸、酒疸、婦女勞倦黃疸這幾種,即使是正黃疸,病邪乘虛而入,所侵犯的部位也不同。我治療一位黃疸病人,百藥無效,病情危急,發現他的病邪偏在上焦,就讓他服用鮮射干一斤左右,病就好了。我又遇到一位病邪偏在下焦的病人,就讓他服用鮮益母草幾斤,病就好了。凡是黃疸初期,不是穀疸、酒疸、婦女勞倦黃疸的,我就讓他們將車前草的根和葉搗爛,

取其汁液,用酒送服幾碗,病就好了。甚至有些臥床不起的病人,我就讓他們準備幾碗車前草汁放在床頭,隨時飲用,也能痊癒。所以,發汗、下瀉的療法,也只是一個啟發,不能一成不變。

桂枝加黃耆湯:(見水氣篇)

各種黃疸,由於濕熱久留,轉變為乾燥的狀態,就像蒙在臉上的濕布,濕熱鬱結導致黃疸,熱久則濕去而乾。可用豬膏發煎治療。

這裡提到黃疸中還有一種燥證,飲食不消化,胃脹,大便乾燥,因此提出這種治療方法。徐氏認為這是穀氣壅滯所致,並記載了治療友人駱天遊黃疸的經歷,他的腹部脹得像鼓一樣,百藥無效,服用豬膏和燒焦的頭髮各四兩,一劑就痊癒了。

按:這段只寫了「諸黃」二字,沒有詳細說明症狀。我參考各家說法加以註釋,實際上並不滿意。沈自南的註解,淺薄又牽強附會,我一向不喜歡。只有這一段確實有獨到見解,姑且記載下來,互相參照。他說,這是治療黃疸血分通治的藥方。寒濕侵入血分,日久生熱,鬱蒸氣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症狀表現為津液枯竭、血燥,皮膚發黃暗淡,這就是陰黃,應該用豬脂潤燥。

燒焦的頭髮入血,滋陰和血,使脾胃的陰氣得到調和,則氣血不滯,濕熱自然會從小便排出。因為黃疸都是由濕熱鬱蒸引起,時間一長,陰血必然損耗,無論是氣分還是血分,都應該同時滋養陰氣,所以說各種黃疸都可用此方治療。

豬膏發煎:

豬膏(半斤)、亂髮(如雞蛋大小三枚)

將以上兩種藥材,混合在豬膏中煎煮,頭髮燒焦藥成,分二次服用,疾病會從小便排出。

黃疸病,如果需要表裡雙解,則用茵陳五苓散。如果脈象沉而腹脹,則屬於大黃硝石湯的症狀;如果脈象浮而無汗,則屬於桂枝加黃耆湯的症狀。應該知道這個藥方不是治療黃疸的通用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