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七 (1)
卷七 (1)
1. 卷七
2. 黃癉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者,風與濕合而不去),非(若疼痛之)中風。(所以然者,風得濕而變熱,濕應脾而內行,是以)四肢(不疼痛而)苦煩。脾(病者),色必黃。(脾以其所)瘀(之)熱以(外)行;(則肢體面目盡黃矣)。
此以寸口脈而言黃癉初時之病因也。
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胃)熱則消穀。緊則為寒。(脾寒遇)食即為滿。(滿者必生濕;是胃熱而脾濕,為黃癉之病源也)。尺脈浮為(風)傷(於)腎。趺陽脈緊為(寒)傷(於)脾。(是腎得風生熱,脾得寒生濕,為黃癉之病源也。凡)風(熱與)寒(濕)相搏。
(其氣必歸脾胃;脾胃者,倉廩之官也)。食谷即(助其熱而為)眩。穀氣(瘀而)不消。(則)胃中苦濁。濁氣(自當)下流。(若小便通,則濁隨溺而去;今)小便不通。(則濁雖下流而不外出;於是)陰(臟)被其寒。(而客)熱流(入)膀胱。(膀胱為太陽,統主一身之肌表)。故身體盡黃。名曰谷癉。(以病雖始於風寒,而實成於穀氣也)。
此言趺陽脈以明胃熱脾寒鬱而成癉。又言腎脈浮、趺陽脈緊,為腎熱脾寒,亦能鬱而成癉。又歸於膀胱之不化氣;以膀胱主一身之肌表;不化氣,則濕熱無去路,而亦成癉。其病雖有各經之不同,而總以脾胃為主,故以谷癉結之。
額上(心之部也;腎邪重而水色見於火部,故)黑。(腎熱上行而通於心,則)微汗出。(手心名勞宮,屬心;足心名湧泉,屬腎;腎虛不能配火,水火未濟,則)手足中熱。(酉主腎,腎虛,則其熱)薄暮即發。膀胱(為腎外腑;腎病,則外腑必)急。(腎虛不能攝水,則)小便自利。(此得之房勞過度,熱從腎出,故)。名曰女勞癉。(至)腹(滿)如水狀。不治。
此為女勞癉而另言其證也。
(脾雖黃色,有因於酒者;酒多濕而性陽,故傷在上焦;心為酒所困,則)心中懊憹而熱。(熱內蓄,則)不能食。(熱上衝,則時)時欲吐。(酒氣熏心,而味歸脾胃而作黃)。名曰酒癉。
此言酒癉之證也。
(癉病屬實者多,而屬虛亦復不少)。陽明病(實者脈必數,今竟)脈遲。(其胃弱可知;胃弱則化谷不速)。食難用飽。飽則(不運,火聚而)發煩。(胃中填塞,上下俱阻,清者阻於上升,則)頭眩。(濁者阻於下降,則)小便必難。此(因穀氣鬱而生熱,而非胃有實熱;察其病勢)欲作谷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以)脈遲(為虛)故也。
此言胃虛欲作谷癉之證也。
(上言心中懊憹等證,酒癉之證猶未備也,今且歷陳之)。夫病酒黃癉(固屬上焦之病,而實不止於上焦也;水出高原;上焦濕熱既盛,其下)必小便不利。(然)其(有確切不可易之)候(曰)心中熱。(從心熱來,其小便不利,自不等於谷癉之小便不通;其)足下熱。(又不等於女勞癉之手足中熱也)。是其(為酒癉之的)證也。
白話文:
黃疸病脈證並治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是風與濕結合而不散,並非中風的疼痛症狀。原因是風遇到濕氣而轉變為熱,濕氣影響脾臟而內行,所以四肢感到煩悶而不疼痛,這是脾臟生病的表現。患者面色必定發黃,因為脾臟瘀積的熱氣外散,導致肢體和臉部都發黃。這是從寸口脈診斷黃疸初期病因的說明。
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胃熱則消化不良;緊則為寒,脾寒遇到食物就感覺飽脹。飽脹必定產生濕氣,因此胃熱而脾濕是黃疸的病因。尺脈浮為風傷及腎臟,趺陽脈緊為寒傷及脾臟。也就是腎臟受風而生熱,脾臟受寒而生濕,也是黃疸的病因。凡是風熱與寒濕相互搏鬥,其氣必然歸於脾胃,脾胃是人體的倉庫,進食就會助長其熱而頭暈,穀氣瘀積而不消化,則胃中苦濁,濁氣自然向下流動。如果小便通暢,則濁氣隨小便排出,但如果小便不通,則濁氣雖然向下流動,卻無法排出體外,於是陰臟受到寒邪侵襲,而客熱流入膀胱。膀胱屬太陽經,統攝全身肌表,所以全身發黃,稱為谷疸,雖然疾病始於風寒,但實則是由於穀氣所致。
這段文字從趺陽脈說明胃熱脾寒鬱結而導致黃疸。又說腎脈浮,趺陽脈緊,為腎熱脾寒,也能鬱結而導致黃疸,並歸因於膀胱不能化氣。由於膀胱主一身之肌表,不能化氣,則濕熱無處排出,而導致黃疸。其病雖有不同經絡的差異,但總以脾胃為主,故以谷疸作結。
額頭(屬心臟)發黑,是因為腎臟邪氣重,水色顯現在火部(額頭)。腎熱上行,通於心臟,則微微出汗。手掌心名為勞宮,屬心;腳掌心名為湧泉,屬腎。腎虛不能配合心火,水火不濟,則手足心發熱。酉時(下午5-7點)主腎,腎虛,則其熱在傍晚發作。膀胱為腎臟的外腑,腎臟生病,則外腑必定急迫。腎虛不能攝水,則小便自利。這是由於房事過度,熱從腎臟排出,故稱為女勞疸。腹部脹滿像水一樣,脾腎兩敗,難以治療。
這是對女勞疸的另一番證狀描述。
脾臟雖然發黃,但也有因酒所致。酒多濕而性陽,故傷在上焦。心臟被酒所困,則心中懊惱而發熱。熱氣內蓄,則不能進食;熱氣上衝,則時常想吐。酒氣熏心,而其味歸於脾胃而導致發黃,稱為酒疸。
這是酒疸的證狀描述。
黃疸病屬實證的多,但屬虛證的也不少。陽明病實證脈象必定數,但現在脈象遲緩,可知其胃氣虛弱。胃弱則消化穀物緩慢,進食難以飽腹,飽腹則運化不良,火氣聚集而煩躁。胃中填塞,上下都阻塞,清氣阻塞於上升,則頭暈;濁氣阻塞於下降,則小便必定困難。這是因為穀氣鬱結而生熱,而不是胃有實熱,觀察其病情,將要發展成谷疸,即使瀉下,腹部脹滿依舊,這是因為脈象遲緩,屬虛證的緣故。
這是胃虛將要發展成谷疸的證狀描述。
前面所說心中懊惱等證狀,酒疸的證狀還未完全描述,現在詳細闡述。患上酒黃疸,固然屬上焦的疾病,但實際上不止於上焦。水從高處流下,上焦濕熱已盛,其下必定小便不利。但是,它有確切不可改變的徵兆,就是心中發熱,從心熱而來,其小便不利,與谷疸的小便不通不同;腳下發熱,又與女勞疸的手足心發熱不同,這就是酒疸的確切證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