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高士宗云、語云、諸病易治。咳嗽難醫。夫所以難醫者。緣咳嗽根由甚多。不止於肺。今世遇有咳嗽。即曰肺病。隨用發散消痰清涼潤肺之藥。藥日投而咳日甚。有病之經脈。未蒙其治。無病之經脈。徒受其殃。至一月不愈。則弱證將成。二月不愈。則弱證已成。延至百日。

身命雖未告殂。而此人已歸不治之證矣。余因推本而約言之。素問咳論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是以咳病初起。有起於腎者。有起於肝者。有起於脾者。有起於心包者。有起於胃者。有起於中上二焦者。有起於肺者。治當察其原。察原之法。在乎審證。若喉癢而咳。

是火熱之氣上衝也。火欲發而煙先起。煙氣沖喉。故癢而咳。又有傷風初起。喉中一點作癢。咽熱飲則少蘇。此寒凝上焦。咽喉不利而咳也。或寒或熱。治當和其上焦。其有胸中作癢。癢則為咳。此中焦津血內虛。或寒或熱而為咳。法當和其中焦。此喉癢之咳。而屬於上中二焦也。

若氣上衝而咳。是肝腎虛也。夫心肺居上。肝腎居下。腎為水臟。合膀胱水腑。隨太陽之氣。出皮毛以合肺。肺者天也。水天一氣。運行不息。今腎臟內虛。不能合水腑而行皮毛。則腎氣從中土以上衝。上衝則咳。此上衝之咳而屬於腎也。又肝藏血。而衝任血海之血。肝所主也。

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臥則內歸於肝。今肝臟內虛。不合衝任之血。出於膚腠。則肝氣從心包以上衝。上衝則咳。此上衝之咳而屬於肝也。又有先吐血。後咳嗽者。吐血則足厥陰肝臟內傷。而手厥陰心包亦虛。致心包之火。上克肺金。心包主血脈。血脈虛。夜則發熱。

日則咳嗽。甚則日夜皆熱皆咳。此為虛勞咳嗽。先傷其血。後傷其氣。陰陽並竭。血氣皆虧。服滋陰之藥則相宜。服溫補之藥則不宜。如是之咳。百無一生。此咳之屬於心包也。又手太陰屬肺金。天也。足太陰屬脾土。地也。在運氣則土生金。在臟腑則地天交。今脾土內虛。

土不勝水。致痰涎上湧。先脾病。而地氣不升。因而肺病。為天氣不降。咳必兼喘。此咳之屬於脾與肺也。又胃為水穀之海。氣屬陽明。足陽明主胃。手陽明主大腸。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其氣下行。今陽明之氣。不從下行。或過於燥而火炎。或失其燥而停飲。咳出黃痰。胃燥熱也。

痰飲內積。胃虛寒也。此為腸胃之咳。咳雖不愈。不即殞軀。治宜消痰散飲。此咳之屬於胃也。夫痰聚於胃。必從咳出。故咳論云。聚胃關肺。使不知咳嗽之原。而但以清肺清痰疏風利氣為治。適害己也。外有傷風咳嗽初起。便服清散藥。不能取效者。此為虛傷風也。最忌寒涼發散。

投劑得宜。可以漸愈。又有冬時腎氣不足。水不生木。致肝氣內虛。洞涕不收。鼻竅不利。亦為虛傷風。亦忌發散。投劑得宜。至春天和凍解。洞涕始收。鼻竅始利。咳嗽大略。其義如是。得其意而引伸之。其庶幾乎。又云、咳嗽俗名曰嗆。連嗽不已。謂之頓嗆。頓嗆者、一氣連嗆二三十聲。

白話文:

高士宗說,俗話說:「諸病容易治療,咳嗽卻難醫。」之所以難醫,是因為咳嗽的根源很多,不只在肺。現在世人遇到咳嗽,就說是肺病,隨便用發散、消痰、清涼、潤肺的藥物。藥物每天服用,咳嗽卻日益嚴重,有病的經脈沒有得到治療,沒病的經脈卻白白受了牽連。一個月還沒好,虛弱的病症就要形成了;兩個月還沒好,虛弱的病症就已經形成了;拖延到一百天,雖然性命還沒結束,但此人已經變成不可救藥的病症了。我根據本源簡要說明:

《素問咳論》說:五臟六腑都會讓人咳嗽,不只是肺。所以咳嗽病初期,有的起於腎,有的起於肝,有的起於脾,有的起於心包,有的起於胃,有的起於中焦和上焦,有的起於肺。治療應該察明其病根,察明病根的方法,在於仔細審察病症。

如果喉嚨發癢而咳嗽,這是火熱之氣上衝的緣故。火要發作,煙氣先起來,煙氣衝擊喉嚨,所以癢而咳嗽。還有一種是傷風初期,喉嚨裡一點點發癢,喝熱水稍微舒服些,這是寒氣凝結在上焦,咽喉不暢而咳嗽。或是寒或是熱,治療應該調和上焦。

如果胸中發癢,癢了就咳嗽,這是中焦津液和血液內虛,或是寒或是熱而引起的咳嗽,方法應該調和中焦。這些喉嚨癢而咳嗽的,都屬於上焦和中焦。

如果氣體上衝而咳嗽,這是肝腎虛弱的緣故。心肺在上,肝腎在下,腎是水臟,與膀胱水腑相通,隨著太陽之氣,從皮膚毛髮出來與肺相合。肺是天,水和天是一氣,運行不止。現在腎臟內虛,不能與水腑相合而運行於皮膚毛髮,則腎氣從中焦以上衝,上衝就咳嗽。這是上衝而咳嗽,屬於腎的。

又肝臟藏血,衝脈和任脈的血海之血,是肝臟所主,其血則溫養肌膚,滋潤皮膚毛髮,臥下時則內歸於肝。現在肝臟內虛,不能與衝脈和任脈之血相合,從皮膚毛孔出來,則肝氣從心包以上衝,上衝就咳嗽。這是上衝而咳嗽,屬於肝的。

還有一種是先吐血,後咳嗽的。吐血則足厥陰肝臟內受損傷,而且手厥陰心包也虛弱,導致心包的火氣上克肺金。心包主血脈,血脈虛弱,晚上發熱,白天咳嗽,嚴重時日夜都發熱都咳嗽。這是虛勞咳嗽,先傷了血,後傷了氣,陰陽都衰竭了,血氣都虧損了,服用滋陰的藥物就適合,服用溫補的藥物就不適合。像這樣的咳嗽,一百個病人也活不了一個。這是咳嗽屬於心包的。

又手太陰屬肺金,是天;足太陰屬脾土,是地。在運氣方面是土生金;在臟腑方面是地天相交。現在脾土內虛,土克不住水,導致痰涎上湧,先脾臟生病,地氣不升,因而肺臟生病,天氣不降,咳嗽一定兼有喘息。這是咳嗽屬於脾和肺的。

又胃是水穀之海,氣屬陽明,足陽明主胃,手陽明主大腸。陽明在上,燥氣治療它,其氣向下運行。現在陽明之氣不向下運行,或者過於乾燥而火熱,或者失去乾燥而停滯,咳出黃痰,是胃燥熱;痰飲內積,是胃虛寒。這是腸胃引起的咳嗽,咳嗽雖然不好,但不立即死亡。治療宜消痰散飲。這是咳嗽屬於胃的。

痰聚在胃裡,一定從咳嗽中排出。所以《咳論》說:「聚在胃,關聯到肺」,使人不知道咳嗽的根源,而只用清肺、清痰、疏風、利氣的方法治療,反而有害自己。外感傷風咳嗽初期,就服用清散的藥物,不能見效的,這是虛弱的傷風。最忌諱寒涼發散,投藥得當,可以逐漸痊癒。

又冬天腎氣不足,水不能生木,導致肝氣內虛,流鼻涕止不住,鼻孔不通暢,也是虛弱的傷風,也忌諱發散。投藥得當,到春天和暖冰雪融化,流鼻涕才止住,鼻孔才通暢。咳嗽大概就是這樣。明白了這個意思,然後引申開去,大概就差不多了。又說:咳嗽俗稱嗆,連續不斷地咳嗽,叫做頓嗆。頓嗆,是一氣連續咳嗽二三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