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五 (6)
卷五 (6)
1.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此痰飲善後最穩當之方。
(咳嗽症。表裡寒熱虛實七情勞傷俱致之。最為虛損大關頭。然泛而求之。條緒紛繁。連編累牘。不能盡也。切而求之。可以不煩言而喻。蓋)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此提出咳家之大源頭。治咳之大手法。儼如雲端指示也。後人畏其峻而不敢用。自二陳湯六安煎治嗽散。以及於寧嗽湯八仙長壽丸六八味丸杏仁酪燕窩粥之類。皆姑息養奸。引入虛損之門而死。余願若輩發天良而自問。其亦當知變計矣。
許仁則云、飲食咳者。由所飲之物。停滯在胸。水氣上衝。肺得此氣。便成咳嗽。經久不已。漸成水病。其狀不限四時晝夜。遇諸動嗽物。即劇。乃至雙眼突出。氣如欲斷。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飲涎沫無限。上氣喘急。肩息。每旦眼腫。不得平眠。此即咳家有水之證也。
自著有干棗三味丸方亦佳。大棗六十枚。葶藶一升。杏仁一升。合搗作丸。桑白皮飲下七八丸。日再稍稍加之。以大便通利為度。
按許氏代方。一則膽識不及。一則趨時行道。輕證可以取用。若重證不如三因十棗丸。猶存古人遺軌。
十棗湯方(見上)
夫有支飲家。(飲氣擾亂清道。動肺則)咳(動心則)煩(搏擊陽氣則)胸中痛者。(已有死道。猶)不卒死。(延)至一百日。或一歲。(雖虛而元氣未竭。醫者不可逡巡畏縮。)宜以十棗湯。(單刀直入以救之。此不恤名不避怨。自盡其道然也。若未至於一百日及一歲。更不必言矣。)
此承上節而言。十棗湯雖峻。舍此並無良法也。
喻嘉言云、咳嗽必因之痰飲。而五飲之中。獨膈上支飲。最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自令人咳嗽不已。況支飲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氣。逆沖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以支飲之故。而令外邪可內。下邪可上。不去支飲。其咳終無寧宇矣。
去支飲用十棗湯。不嫌其峻。豈但受病之初。即病蓄已久。亦不能捨此別求良法。其曰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正謂弦急之脈。必以治飲為急也。猶易治也。其曰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不卒死。至一百日一歲。宜十棗湯。此則可以死而不死者。仍不外是方去其支飲。
不幾令人駭且疑乎。凡人胸膈孰無支飲。其害何以若此之大。其去害何必若此之力。蓋膈上為陽氣所治。心肺所居。支飲橫據其中。動肺則咳。動心則煩。搏擊陽氣則痛。逼處其中。榮衛不行。神魄無依。則卒死耳。至一百日一年而不死。陽氣未散。神魄未離可知。惟急去其邪。
則可安其正。所以不嫌於峻攻也。掃除陰濁。俾清明在躬。較悠悠姑待其死。何得何失耶。
久咳數歲。(緣支飲積肺而咳。飲久不已。則咳亦久而不已也。)其脈弱者。(知邪不進。為)可治。實大數者(知邪日進。故)死。其脈虛者。(知正衰邪亦衰也。然邪雖衰。而正不能御之。亦足以上蔽清陽之氣。故)必苦冒。(蓋以)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十棗湯固為正法。而病家往往惑於時醫之言而棄之。究竟當知其不易之治法。)治屬飲家。
白話文:
此方為治療痰飲咳嗽後期的最佳穩妥之法。
咳嗽的病因複雜,包括表裡寒熱、虛實、七情、勞傷等,其中以虛損最為關鍵。各種咳嗽的症狀繁多,難以一一詳述。但若抓住重點,則可簡潔明瞭地說明。若咳嗽患者脈象弦急,表示體內有水飲,應以十棗湯治療。
這是治療咳嗽的根本方法,如同在雲端指引方向。後人因其藥性峻猛而不敢使用,反而採用二陳湯、六安煎、治嗽散、寧嗽湯、八仙長壽丸、六八味丸、杏仁酪、燕窩粥等方法,這些方法都只是姑息養奸,反而導致病情加重,走向虛損而死亡。我希望大家能認真反思,並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策略。
許仁則說,飲食導致的咳嗽,是因飲食停滯於胸,水氣上衝,肺部受到影響而引起的。久咳不愈,會逐漸發展成水病。這種咳嗽不分時節晝夜,遇到咳嗽誘因就加劇,甚至出現雙眼突出、呼吸困難、汗出、大小便不利、痰涎過多、氣喘、肩背疼痛、清晨眼腫、失眠等症狀。這就是體內有水飲的咳嗽表現。
我自創的干棗三味丸也療效不錯,配方為大棗六十枚、葶藶一升、杏仁一升,搗碎成丸,用桑白皮湯送服,每次七八丸,每日服用兩次,每次略微增加劑量,以大便通暢為度。
分析許氏的治療方法,一是膽識不足,二是追逐時勢,輕症可以採用,但重症不如三因十棗丸,後者更符合古人的治療方法。(十棗湯方,見上文)
對於支飲引起的咳嗽,患者會出現咳嗽、心煩、胸痛等症狀。即使病情危重,也不一定立刻死亡,可能延續一百天或一年。雖然病情虛弱,但元氣未竭,醫生不應猶豫畏懼,應當使用十棗湯,直接攻邪救治。若病情未到如此嚴重程度,則更不必多說。
這是承接上文而言,十棗湯雖然峻猛,但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方法。
喻嘉言說,咳嗽必定是由於痰飲引起,而五種痰飲中,唯有膈上支飲最為咳嗽的根本原因。外邪入侵與支飲結合,則會加重咳嗽;即使沒有外邪,支飲積聚在肺部,也會引起持續咳嗽。尤其支飲久積於膈上,下焦之氣逆衝上行,更容易導致上下邪氣交合。支飲的存在,會使外邪可以內侵,下焦之邪可以上逆。如果不清除支飲,咳嗽就永遠不會好轉。
治療支飲應使用十棗湯,不必擔心其藥性峻猛。不論疾病初期還是久病,都無法捨棄此方而尋找其他方法。所謂「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是指脈象弦急的患者,必須緊急治療水飲,而此方最易奏效。「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不卒死,至一百日一歲,宜十棗湯」,是指那些即使病情危重也不立即死亡,能延續一百天或一年的患者,仍然需要此方來清除支飲。
這可能會讓人感到驚訝和懷疑,幾乎每個人胸膈都會有一些支飲,為何其危害如此之大?為何清除它需要如此猛烈的藥物?這是因為膈上是陽氣所主宰的地方,心肺位於此處。支飲積聚於此,就會影響心肺功能,導致咳嗽、心煩、胸痛。支飲阻礙氣血運行,神氣無依,就會導致猝死。如果能延續一百天或一年而不死,說明陽氣未散,神氣未離,此時更要迅速清除邪氣,才能使正氣安寧。所以不必擔心藥性峻猛,清除陰濁之邪,使身體清明,遠比姑息等待死亡要好得多。
久咳數年,是因為支飲積聚於肺部,導致長期咳嗽。若脈象虛弱,說明邪氣不再進展,可以治療;若脈象有力,說明邪氣日益加重,則難以治癒;若脈象虛弱,說明正氣衰弱,邪氣也衰弱,但正氣不足以抵禦邪氣,也會阻礙清陽之氣,因此必然會感到頭昏腦脹,這是因為患者本就胸中有支飲。十棗湯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患者往往被當時的醫生誤導而放棄使用,最終應當了解這種不易改變的治療方法。治療屬飲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