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謂為陽虛。蓋以陰之失陽而虛也。(男元犀按。此注又從前注深一層立論。陰虛陽虛分解。猶是為中人以下說法。)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飴糖(一升),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虛勞里(虛脈)急(以及眩悸喘渴失精亡血腹痛)諸(證之)不足。(相因而至。以)黃耆建中湯主之。

此一節即前節之證。前節之方。而推廣言之也。

尤在涇云、裡急者。裡虛脈急。腹中當引痛也。諸不足者。陰陽諸脈並俱不足。而眩悸喘渴失精亡血等症。相因而至也。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而充虛塞空。則黃耆尤有專長也。

黃耆建中湯方

即小建中湯內加黃耆一兩半。余依上法。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二兩。(按氣短何以不加人參。胸滿何以不加橘皮。而俱加生薑乎。腹滿加茯苓。以茯苓不根不苗。得氣化而生。以氣化者氣化。猶為思議可及。而去棗者。

恐棗之甘能壅滿乎。何以飴糖甘草之大甘。而不去乎。又何以療及肺虛損不足乎。補氣加半夏。更為匪彝所思。今之醫師。請各陳其所見。)

虛勞腰痛。(為腎氣虛而不行。)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為膀胱之氣。虛而不化。以)八味腎氣丸主之。

此補言下焦之證治也。八味腎氣丸為溫腎化氣之良方。若小便多者。大為禁劑。自王太僕著元和經。極贊其功。然用者頗少。至薛立齋以之統治百病。趙養葵之醫貫。奉為神丹。李士材張景岳因之。以治本一說。文其模糊兩可之術。誤人不少。又按、金匱於桂枝龍骨牡蠣湯後。

突出天雄散一方。與前後文不相連貫。論中並無一言及之。以致各注家疑為後人所附。而不知此方絕大議論。方中白朮為補脾聖藥。最得土旺生金。水源不竭。納穀者昌。精生於穀之義。且又得桂枝化太陽之水腑。天雄溫少陰之水臟。水哉水哉。其體本靜。而川流不息者。氣之動。

火之用也。更佐以龍骨者。蓋以龍屬陽。而宅於水。同氣相求。可以斂納散漫之火而歸根。以成陰陽平秘之道。金匱於虛勞證。窮到陰陽之總根。而歸之於腎。曰腰痛。曰小腹拘急。曰小便不利。略拈數證。以為一隅之舉。恐八味腎氣丸之力量不及。又立此方。誠為煉石補天手段。

其證治方旨。俱未發明者。即內經禁方之意。重其道而不輕泄也歟。

八味腎氣丸方,(見婦人雜病)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此方虛勞內外。皆見不足。不止上節所謂裡急諸不足也。不足者補之。前有建中黃耆建中等法。又合之桂枝加龍牡等法。似無剩義。然諸方補虛則有餘。去風則不足。凡人初患傷風。往往不以為意。久則邪氣漸微。亦或自愈。第恐既愈之後。餘邪未淨。與正氣混為一家。或偶有發熱。

白話文:

這是關於血痹虛勞病的脈證和治療方法的論述。認為這是陽虛,因為陰失去了陽氣而虛弱。(註解:這段註釋比之前的論述更深入一層,將陰虛陽虛分別論述,這還是針對一般人的說法。)

小建中湯:桂枝三兩、甘草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麥芽糖一升、大棗十二枚。以上六味藥,用水七升,煮至三升,去渣,加入麥芽糖,再用小火慢慢溶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對於虛勞、脈象急促(伴隨頭暈、心悸、氣喘、口渴、遺精、出血、腹痛)等症狀,黃耆建中湯可以治療。

這一段是對前文症狀和藥方的推廣說明。

尤在涇(經絡)急,指的是裡虛脈急,腹部會牽引作痛。諸不足,指陰陽各經脈都虛弱,從而導致頭暈、心悸、氣喘、口渴、遺精、出血等症狀相繼出現。脈象急促的,緩解它必須用甘味的藥物;不足的,補益它必須用溫性的藥物,以填補虛弱之處,黃耆在這方面尤其有效。

黃耆建中湯: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加黃耆一兩半,其他方法同上。氣短胸悶者加生薑;腹脹者去大棗加茯苓一兩半。治療肺虛損傷不足,補氣加半夏二兩。(註解:氣短為何不加人參?胸悶為何不加橘皮?卻都加生薑呢?腹脹加茯苓,因為茯苓無根無苗,依靠氣化而生,以氣化治氣化,這尚且可以理解。去掉大棗,大概是擔心大棗的甘味會加重脹滿吧?為何麥芽糖和甘草這些甘味藥不去掉呢?又為何可以治療肺虛損傷不足呢?補氣加半夏,更是令人費解。現代醫師們,請各抒己見。)

虛勞腰痛(這是腎氣虛弱導致的),小腹拘緊,小便不利(這是膀胱之氣虛弱,不能正常運化導致的),用八味腎氣丸治療。

這是補充說明下焦的證治方法。八味腎氣丸是溫腎化氣的良方,如果小便過多,則忌用。自從王太僕在《元和經》中極力推崇它的功效以來,實際使用的人卻很少。直到薛立齋用它治療百病,趙養葵的《醫貫》把它奉為神丹妙藥,李士材、張景岳也因此而提出治本的說法,但其模糊籠統的論述卻誤導了不少人。再者,《金匱要略》在桂枝龍骨牡蠣湯之後,突然出現天雄散一方,與前後文沒有關聯,文中也沒有提及,因此很多註解者懷疑是後人添加的,卻不知此方是極其重要的論述。方中白朮是補脾的聖藥,最符合土旺生金、水源不竭、五穀豐登、精氣生於五穀的道理,而且還有桂枝化太陽之水腑,天雄溫少陰之水臟,水啊水,它的特性本是靜止的,而川流不息的是氣的運動,火的運用。再佐以龍骨,是因為龍屬陽,而居於水,同氣相求,可以收斂散漫之火,歸於根本,從而達到陰陽平和的目的。《金匱要略》在虛勞的證候方面,追究到了陰陽的根本,歸於腎,如腰痛、小腹拘緊、小便不利等,只是舉出幾個症狀,作為片面的例子,恐怕八味腎氣丸的力量不足,所以又另立此方,真是煉石補天的妙法。

其證治和藥方旨意都沒有完全闡明,這正是《內經》禁方之意,重視其道理而不輕易洩露吧。

八味腎氣丸方(見婦人雜病)

虛勞各種不足,風氣百病,用薯蕷丸治療。

這個藥方治療虛勞內外各種不足,不只是前面所說的裡急各種不足。不足的,就補益它,前面有建中湯、黃耆建中湯等方法,又配合桂枝加龍牡湯等方法,似乎沒有遺漏。但是各種補虛的藥方有餘,而祛風的藥物不足。凡人初患感冒,往往不在意,久了邪氣漸弱,也可能自愈。只是擔心痊癒後,餘邪未盡,與正氣混在一起,偶爾可能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