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九 (5)
卷九 (5)
1. 附引牛痘法
按嬰兒之有痘患久矣。宋以來始有引痘一法。取痘苗吹入鼻孔。遞入五臟。引毒以外出。可謂事捷而功鉅矣。然猶不能操券而萬全。則盡美而未盡善焉。粵東有種牛痘法。自島夷傳入。其法取牛痘以為苗。此蓋考諸本草綱目見稀痘方。用白牛蝨而有悟也。至其引法。則取手少陽之經穴。
一曰消爍。一曰清冷淵。按古針刺法。用尖刀撥開皮膜。將痘漿點入。滿漿脫痂。無不按其常期。亦永無再出之患。所以然者。痘毒秉於先天。深藏於腎。手少陽三焦有氣無形。與足少陰之腎氣相通。內經云、少陽主腎所生病。又云、少陽屬腎是也。痘漿一從少陽經點入。即能直入腎經。
白話文:
嬰兒遭受痘疹困擾已久,自宋代開始出現了「引痘」的方法,即將痘苗吹進鼻腔,使其進入五臟,以此引導病毒外排,這可說是一個迅速且成效顯著的方式。然而,即便如此,仍無法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可謂雖好卻非完美無瑕。廣東一帶流傳的「種牛痘」法,是由外國傳入的。該方法取牛身上的痘疹作為疫苗,大概是參考了《本草綱目》中的稀痘方,提到了使用白牛蝨而得到啟發。至於種牛痘的手法,則是選用手少陽經上的兩個穴位:
一為「消濼」,一為「清冷淵」。按照古老的針刺療法,使用尖刀輕撥皮膚表面,將痘液點滴進入,待痘液充滿後自然脫痂,都能如期康復,並且不再複發。這是因為痘毒源於先天,隱藏在腎中,而手少陽三焦雖有氣而無形,卻與足少陰腎經的氣息相互通連。《黃帝內經》提到,少陽經主宰治療腎所引起的疾病,同時也指出少陽與腎相屬。因此,痘液一旦通過少陽經脈點入,就能直接滲入腎經,發揮作用。
引腎臟深藏之毒。還按手少陽之經穴而出。故痘出之數。適與撥點之數相符。而不別生枝節。且不用方藥。而小兒之飲食嬉戲如常。真萬不失一焉。此以視夫吹鼻之術。不更為盡美而盡善也哉。予蒞任燕京。見是法而羨之。因又慮其術無由廣。特筆之書。以附聖經之末。使傳於天下後世。
是亦區區保赤之婆心也夫。
白話文:
這方法能引出深藏在腎臟中的毒素,通過按摩手少陽經的穴位使其排出。因此,痘疹出現的數量,恰好與按摩點的數量相吻合,過程中不會產生其他複雜情況。而且,不需使用藥物,小兒的飲食和玩耍一如往常,可謂萬無一失。相比之下,這種方法比吹鼻子的技術更為完美和妥善。我擔任燕京職務時,見到這種方法便心生羨慕。但又憂慮此技法未能廣泛流傳,於是決定將它記錄在書中,作為聖經之後的附錄,希望能夠傳承給天下的後人。
這也是我區區之心,一心想要保護孩童的一片婆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