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九 (3)

1.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婦人中風。七八曰。(業已熱除而身涼。而復)續來寒熱。發作有(一定之)時。(因其病而問其)經水(已來而)適斷者。(蓋以經水斷於內。而寒熱發於外。雖與經水適來者不同。而)此(症亦名)為熱入血室。其血(為邪所阻。則)必結。(結於衝任厥陰之經脈。內未入臟。

外不在表。而在表裡之間。乃屬少陽。)故使(寒熱往來)如瘧狀。發作有時。(以)小柴胡湯主之。(達經脈之結。仍藉少陽之樞以轉之。俾氣行而血亦不結矣。)

此為中風熱入血室。經水適斷者。出其方治也。蓋以邪既流連於血室。而亦浸淫於經絡。若但攻其血。血雖去而邪必不盡。且恐血去而邪反得乘虛而入也。故小柴胡湯解其熱邪。而乍結之血自行矣。

(熱入血室。不獨中風有之。而傷寒亦然。)婦人傷寒(寒鬱而)發熱。(當其時)經水適來。(過多不止。血室空虛。則熱邪遂乘虛而入之也。晝為陽而主氣。暮為陰而主血。今主氣之陽無病。故)晝日明瞭。(主血之陰受邪。故)暮則譫語。(譫語皆非習見之事。)如見鬼狀者。

(醫者可於其經之適來。而定其證曰。)此為熱入血室。(非陽明胃實所致也。既非陽明胃實。則)治之(者)無(以下藥)犯(其)胃氣。(以)及上二焦。(一曰胃脘之陽。不可以吐傷之。一曰胃中之汁。不可以汗傷之。惟俟其經水盡。則血室之血。復生於胃腑水穀之精。

)必自愈。

此為傷寒熱入血室。經水適來者。詳其證治也。師不出方。蓋以熱雖入而血未結。其邪必將自解。汗之不可。下之不可。無方之治。深於治也。郭白雲謂其仍與小柴胡湯。或謂宜刺期門。猶是淺一層議論。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當表邪方盛之際。而)經水適來。(蓋經水乃衝任厥陰之所主。而衝任厥陰之血。又皆取資於陽明。今)得(病)之(期。過)七(日而至)八日。(正值陽明主氣之期。病邪乘隙而入。邪入於裡。則外)熱除。(其)脈遲身涼和。(已離表證。惟衝任厥陰。

俱循胸脅之間。故)胸脅滿。(但病不痛。與大結胸不按自痛。小結胸按之始痛分別。究其滿盛。亦)如結胸(之)狀。(而且熱與血搏。神明內亂。而作)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治者握要而圖。)當刺(肝募之)期門。隨其實而取之。(何以謂之實。邪盛則實也。)

此承本篇第一節。而言中風熱入血室之證治也。但第一節言寒熱已除而續來。此言寒熱方盛而併發。前言經水已來。而適斷。此言方病經水之適來。前言血結而如瘧。此言胸脅滿如結胸。前無譫語。而此有譫語。以此為別。

(然亦有不在經水適來與適斷。而為熱入血室者。不可不知。)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證通身無汗。)但頭(上)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令通身)濈然汗出者愈。

此言陽明病。亦有熱入血室者。不必拘於經水之來與斷也。但其證下血頭汗出之獨異也。蓋陽明之熱。從氣而之血。襲入胞宮。即下血而譫語。不必乘經水之來。而後熱邪得以入之。彼為血去而熱乘其虛而後入。此為熱入而血有所迫而自下也。然既入血室。則不以陽明為主。

而以衝任厥陰之血海為主。衝任。奇脈也。又以厥陰為主。厥陰之氣不通。故一身無汗。鬱而求通。遂於其少陽之腑而達之。故頭上汗出。治法亦當刺期門。以瀉其實。刺已。周身濈然汗出。則陰之閉者亦通。故愈。

婦人咽中(帖帖)如有炙臠。(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俗謂之梅核氣。病多得於七情鬱氣。痰凝氣阻。以)半夏厚朴湯主之。

此為痰氣阻塞咽中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余治王小乙咽中每噎塞。嗽不出。余以半夏厚朴湯投之即愈。後每復發。細問之。云夜中燈下。每見暈如團五色。背脊內間酸。其人又壯盛。知其初因受寒。陰氣不足。而肝反鬱熱。甚則結寒微動。挾腎氣上衝。咽喉塞噎也。即於此方加大劑枸杞菊花丹皮肉桂。暈乃漸除。而咽中亦愈。故曰男子間有之。信不誣也。

半夏厚朴湯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蘇葉(二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煎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婦人臟燥。(臟屬陰。陰虛而火乘之。則為燥。不必拘於何臟。而既已成燥。則病證皆同。但見其)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現出心病。又見其)數欠(喜)伸。(現出腎病。所以然者。五志生火。動必關心。陰臟既傷。窮必及腎是也。以)甘麥大棗湯主之。

此為婦人臟燥。而出其方治也。麥者。肝之谷也。其色赤。得火色而入心。其氣寒。乘水氣而入腎。其味甘。具土味而歸脾胃。又合之甘草大棗之甘。妙能聯上下水火之氣。而交會於中土也。

甘麥大棗湯

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補脾氣。

婦人吐涎沫。(上焦有寒飲也。)醫(者不與溫散。而)反下之。(則寒內入。而)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以)小青龍湯主之。(俾外寒內飲除。而)涎沫(可)止。(涎沫止後。)乃治(其)痞。(亦如傷寒表解乃可攻裡之例也。以)瀉心湯主之。

此為吐涎沫與痞兼見。而出先後之方治也。

青龍湯(方見肺癰)

瀉心湯方(見驚悸)

婦人之病。(所以異於男子者。以其有月經也。其因月經而致病。則有三大綱。曰)因虛(曰)積冷(曰)結氣。(三者。或單病。或兼病。或新病。或相因而為病。或偏勝而為病。病則)為諸經水斷絕。(此皆人之病根也。其曰諸者奈何。以經水有多少遲速。及逢期則病。

與大崩漏難產之後不來等證。皆可以此例之。無論病之初發。以)至(病)有歷年。(大抵氣不足則生寒。氣寒則)血(亦)寒(由是冷侵不去而為)積(氣著不行而為)結。胞門(為)寒(所)傷。(由外而入內。由內而達外。漸至)經絡凝堅。(經水之源頭受傷。則病變無窮矣。

然又有上中下之分。其病)在上(肺胃受之,若客寒而傷逆於胃口。則為)嘔吐涎唾。(或寒)久(變熱。熱盛傷肺。則)成肺癰。(其)形體(之受)損(則一。而為寒為熱。儼若兩人之)分。(病若)在中(肝脾受之。邪氣從中)盤結。(或為)繞臍寒疝。或(為)兩脅疼痛。

與(胞宮之)臟相連。(此寒之為病也。)或(邪氣鬱)結(為)熱中。(熱鬱與水寒相搏。)痛在關元。脈(現出)數(熱。而身)無(潰爛與痛癢等)瘡。(其)肌(膚乾燥。狀)若魚鱗。(偶逢交合)時著男子。非止女身。(此熱之為病也。所以然者。何義。蓋以中者。

陰陽之交也。雖胞門為寒傷則一。而中氣素寒者。以寒召寒。所謂邪從寒化是也。中氣素熱者。寒旋變熱。所謂邪從熱化是也。病若)在下(腎臟受之也。窮而歸腎。證卻)未多。經候不勻。令陰(中)掣痛。少腹惡寒。或(上)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衝急痛。膝脛疼煩。(蓋以腎臟為陰之部。

而衝脈與少陰之大絡。並起於腎故也。甚則)奄忽眩冒。狀如厥巔。(所謂陰病者。下行極而上也。)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所謂病在陰。則多怒及悲愁不樂也。總而言之曰。)此皆帶下。非有鬼神。(言病在帶脈之下為陰。非後人以不可見之鬼神為陰也。)久則(肌肉削而)羸瘦。

(氣不足則)脈虛多寒。(統計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之)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尋其所異之處。即為探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此言婦人諸病。所以異於男子者。全從經起也。病變不一。因人稟有陰陽。體有強弱。時有久暫而分。起處以三大綱總冒通節。中又分出上中下以盡病變。後以此皆帶下四字。總結本節之義。至於言脈。百病皆不外陰陽虛實四個字。而又以弦緊為言者。蓋經阻之始。大概屬寒。氣結則為弦。寒甚則為緊。示人以二脈為主。而參之兼脈則得耳。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七七之期已過。天癸當竭。地道不通。今)病(前陰血)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前言婦人三十六病。皆病在帶脈之下。)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蓋以瘀血不去。

則新血不生。津液不布。)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況暮熱掌心熱。俱屬陰。任主胞胎。沖為血海。二脈皆起於胞宮。而出於會陰。正當少腹部分。衝脈挾臍上行。衝任脈虛。則少腹裡急。有乾血亦令腹滿。其為宿瘀之證無疑。)當以溫經湯主之。

此承上節言歷年血寒積結胞門之重證。而出其方治也。

尤在涇云、婦人年五十所。天癸已斷。而病下利。似非因經所致矣。不知少腹舊有積血。欲行而未得遽行。欲止而不能竟止。於是下利窘急。至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者。血結在陰。陽氣至暮。不得入於陰。而反浮於外也。少腹裡急腹滿者。血積不行。亦陰寒在下也。手掌煩熱。

病在陰。掌心亦陰也。唇口乾燥。血內瘀者不外榮也。此為瘀血作利。不必治利。但去其瘀。而利自止。吳茱萸桂枝丹皮。入血散寒而行其瘀。芎歸芍藥麥冬阿膠以生新血。人參甘草姜夏以正脾氣。蓋瘀久者榮必衰。下多者脾必傷也。

溫經湯方

吳茱萸(三兩),當歸,芎藭,芍藥,人參,桂枝,阿膠,丹皮,生薑,甘草(各二兩),半夏(半升),麥冬(一升)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二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李氏云、內經謂血氣虛者。喜溫而惡寒。寒則凝澀不流。溫則消而去之。此湯名溫經。以瘀血得溫即行也。方內皆補養氣血之藥。未嘗以逐瘀為事。而瘀血自去者。此養正邪自消之法也。故婦人崩淋不孕。月事不調者。並主之。

(婦人因經致病。凡三十六種。皆謂之)帶下經水(因寒而瘀。)不(能如期而)利。(以致)少腹滿痛。(然既瘀而不行。則前經未暢所行。不及待後月之正期而先至。故其)經一月再見者。(以)土瓜根散主之。

此為帶下而經候不勻一月再見者。出其方治也。土瓜。即王瓜也。主驅熱行瘀。佐以䗪蟲之蠕動逐血。桂芍之調和陰陽。為有制之師。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芍藥,桂枝,䗪蟲(各三分)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寸口脈(輕按)弦而(重按)大。弦則為(陽微而遞)減。大則為(外盛而中)芤。減則(陽不自振。)為(諸)寒。芤則(陰不守中)為(中)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革脈不易明。以弦減芤虛形容之。則不易明者明矣。凡)婦人(得革脈。氣血虛也。內無以養臟腑。

外無以充形體。)則(胎亦無以養矣。故)半產(其氣不能轉運而)漏下。(用)旋覆花湯(運氣行血以)主之。

此為虛寒而半產漏下者。出其方治也。但此方為調氣行血之用。或者病源在肝。肝以陰臟而含少陽之氣。以生化為事。以流行為用。是以虛不可補。解其鬱聚。即所以補。寒不可溫。行其氣血。即所以溫歟。錢氏謂必是錯簡。半產漏下。氣已下陷。焉有用旋覆花下氣之理。兩說俱存。候商。

旋覆花湯方

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煎取一升。頓服之。

婦人陷經。(其血)漏下(不止。且血色)黑(亦)不解。(是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榮氣腐敗。然氣喜溫而惡寒。以)膠薑湯主之。

此為陷經而色黑者。出其方治也。方未見。林億云、想是膠艾湯。千金膠艾湯乾薑。似可取用。丹溪謂經淡為水。紫為熱。黑為熱極。彼言其變。此言其常也。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蓋少腹。胞之室也。胞為血海。有滿大之象。是血蓄也。若)小便微難而不渴。(可知其水亦蓄也。若病作於)生(產之)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宜用水血並攻之法。以)大黃甘遂湯主之。

此為水血並結在血室。而為少腹滿。大小便難。口不渴者。出其方治也。

大黃甘遂湯

大黃(四兩),甘遂,阿膠(各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其血當下。

婦人經水(久閉不至者。有虛實寒熱之可辨也。有行而不暢者。如一月再見之可徵也。若小腹結痛。大便黑。小便利。明知血欲行而)不(肯)利下。(不得以尋常行血導氣。調和營衛。補養衝任之法。迂闊不效。徑以)抵當湯主之。

此為經水不利之屬實者。出其方治也。

抵當湯方

水蛭(熬),虻蟲(熬各三十個),桃仁(三十個),大黃(三兩酒浸)

上四味。為末。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婦人經水閉(而)不利。(其子)臟(因有凝滯。而成)堅癖(又因濕熱腐變。而為下)不止。(其凝滯維何。以子臟)中有乾血。(其下不止維何。即濕熱腐變所)下(之)白物。(時俗所謂白帶是也。宜用外治。治以)礬石丸主之。

此為經水閉由於子臟有乾血。得濕熱而變成白物者。出其方治也。

礬石丸方

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丸棗核大。內臟中。劇者再內之。

婦人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澤瀉主之。

此為婦人凡有挾風。腹中血氣刺痛者。出其方治也。言血氣者。所以別乎寒疝也。六十二種未詳。

張隱菴云、紅花色赤多汁。生血行血之品也。陶隱居主治胎產血暈。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金匱紅藍花酒。治婦人六十二種風。又能主治痎瘧。臨川先生曰、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蓋風乃陽邪。血為陰液。此對待之治也。紅花枝莖葉。且多毛刺。具堅金之象。故能制勝風木。

夫男女血氣相同。仲祖單治婦人六十二種風者。良有以也。蓋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所不足者。乃衝任之血。散於皮膚肌腠之間。充膚熱肉。生毫毛。男子上唇口而生髭鬚。女人月事以時下。故多不足也。花性上行。花開散蔓。主生皮膚間散血。能資婦人之不足。故主治婦人之風。

蓋血虛。則皮毛之腠理不密。而易於受風也。此血主衝任。故專治胎產惡血。靈樞經云、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故用酒煎。以助藥性。瘧邪亦伏於膜原之腠理間。故能引其外出。夫血有行於經絡中者。有散於皮膚外者。而所主之藥。亦各不同。如當歸地黃甘草之類。主養脈內之血者也。

紅藍花。主生脈外之血者也。川芎芍藥丹皮紅菊之類。又內外之兼劑也。學者能體認先聖用藥之深心。思過半矣。

紅藍花酒方

紅藍花(二兩)

上一味。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此為婦人腹中諸疾痛。而出其方治也。寒熱虛實氣食等邪。皆令腹痛。謂可以就此方為加減。非真以此方而統治之也。

尤在涇云、婦人以血為主。而血以中氣為主。中氣者。土氣也。土燥不能生物。土濕亦不生物。芎芍滋其血。苓朮澤瀉治其濕。燥濕得宜。而土能生物。疾痛並蠲矣。

當歸芍藥散(見妊娠)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此為婦人虛寒裡急腹中痛者。出其方治也。按傷寒論云。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宜小建中湯主之。不瘥。更與小柴胡湯。

小建中湯方(見虛勞)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飲食如故者。病不在胃也。煩熱者。陽氣不化也。倚息不得臥者。水不下行也。)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不順而)了戾。故致此病。(既無兼證。)但當利(其)小便。則(胞中之氣。使之下行氣道。

斯胞系不了戾而)愈。(以)腎氣丸主之。此為轉胞證。胞系了戾而不得溺者。出其方治也。了戾與繚戾同。言胞系繚戾而不順。而胞為之轉。胞轉則不得溺也。治以此方。補腎則氣化。氣化則水行而愈矣。然轉胞之病。亦不盡此。或中焦脾虛。不能散精歸於胞。及上焦肺虛。

不能下輸布於胞。或胎重壓其胞。或忍溺入房。皆能致此。當求其所因而治之。

腎氣丸方

乾地黃(八兩),山藥山茱萸(各四兩),澤瀉,丹皮,茯苓(各三兩),桂枝(一兩),附子(一枚炮)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日再服。

婦人陰(中)寒。(宜)溫(其)陰中(不用內服。止以藥納入。謂之)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此遙承上節令陰掣痛少腹惡寒證。而出其方治也。但寒從陰戶所受。不從表出。當溫其受邪之處。則愈。蛇床子溫以去寒。合白粉燥以除濕。以寒則生濕也。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合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溫。

少陰(腎)脈滑而數者。(滑主濕。數主熱。濕熱和合。而結於陰分。故令前)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乃濕熱之盛而生歷也。)狼牙湯洗之。此為濕熱下流於前陰。陰中生瘡蝕爛者。出其方治也。狼牙草味酸苦。除邪熱氣。疥瘙惡瘡。去白蟲。故取治之。若無狼牙草。以狼毒代之。

狼牙湯方

狼牙(三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箸如繭。浸湯瀝陰中。日四遍。

白話文:

婦人中風

病程已達七八日。(體表的熱症已除,身體變涼,但)又出現寒熱交替。發作時有(一定的)時間。(根據她的病狀而詢問她的)經水(是否已經)開始而恰好停止了。(蓋因經水在內部停止,而寒熱在外部發作,雖然與經水剛剛開始者不同,但)這個(症狀也稱為)熱入血室。她的血(被邪氣所阻,則)必然凝結。(凝結在衝任厥陰經脈中,尚未進入臟腑,在外不在表,而處於表裡之間,因此屬於少陽。)所以導致(寒熱往來)類似瘧疾的症狀,發作時有時間規律。(以)小柴胡湯為主。(通達經脈的結氣,仍藉助少陽的樞紐來轉化,令氣血流通,血也不會凝結了。)

這是指中風引起熱入血室,經水恰好停止的情況,其具體方法和治療也可據此推論。蓋因邪氣既已遊走於血室,也已滲入經絡。如果只攻其血,血雖然去了,邪氣卻不一定盡除;而且恐怕血去之後,邪氣反而會趁虛而入。因此,小柴胡湯解熱邪,而凝結的血液自然會散開。

(熱入血室,不只有中風有,傷寒也有。)婦人傷寒(寒邪鬱結而)發熱。(此時)經水恰好開始。(過多不止,血室空虛,於是熱邪就乘虛而入了。晝為陽而主氣,暮為陰而主血。現在主氣的陽氣沒有病,因此)白天頭腦清醒。(主血的陰氣受邪,因此)到了傍晚就胡言亂語。(胡言亂語都是平日不常見的現象。)就像見鬼一樣。

(醫生可以根據她的經水恰好開始,而確定她的症狀是)熱入血室。(不是陽明胃實所致。既然不是陽明胃實,那麼)治療(它)不必(以下藥)犯(其)胃氣,(包括)及上二焦。(一曰胃脘之陽,不可用嘔吐傷之;一曰胃中之汁,不可用汗傷之。只要等到她的經水結束,則血室中的血,又會在胃腑水穀的精氣中再生。)必然會自愈。

這是指傷寒引起熱入血室,經水恰好開始的情況,詳述其證狀和治療。師傅沒有開方,蓋因熱雖入而血未凝,其邪必將自解,不可用汗法,不可用下法,無方之治,深於治也。郭白雲說其仍然與小柴胡湯有關,或說宜刺期門。這兩種說法都只是一層淺見。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當表邪方盛之際,而)經水恰好開始。(蓋經水乃衝任厥陰之所主,而衝任厥陰之血,又皆取資於陽明。今)得(病)之(期,過)七(日而至)八日。(正值陽明主氣之期,病邪乘隙而入。邪入於裡,則外)熱除。(其)脈遲身涼和。(已離表證,惟衝任厥陰,俱循胸脅之間,故)胸脅滿。(但病不痛,與大結胸不按自痛、小結胸按之始痛分別。究其滿盛,亦)如結胸(之)狀。(而且熱與血搏,神明內亂,而作)胡言亂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治者握要而圖。)當刺(肝募之)期門,隨其實而取之。(何以謂之實?邪盛則實也。)

此承本篇第一節,而言中風熱入血室之證治也。但第一節言寒熱已除而續來,此言寒熱方盛而併發。前言經水已來而適斷,此言方病經水之適來。前言血結而如瘧,此言胸脅滿如結胸。前無胡言亂語,而此有胡言亂語。以此為別。

(然亦有不在經水適來與適斷,而為熱入血室者。不可不知。)陽明病,下血胡言亂語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證通身無汗。)但頭(上)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令通身)濈然汗出者愈。

此言陽明病,亦有熱入血室者,不必拘於經水之來與斷也。但其證下血頭汗出之獨異也。蓋陽明之熱,從氣而之血,襲入胞宮,即下血而胡言亂語,不必乘經水之來,而後熱邪得以入之。彼為血去而熱乘其虛而後入,此為熱入而血有所迫而自下也。然既入血室,則不以陽明為主,而以衝任厥陰之血海為主。衝任,奇脈也。又以厥陰為主。厥陰之氣不通,故一身無汗。鬱而求通,遂於其少陽之腑而達之,故頭上汗出。治法亦當刺期門,以瀉其實。刺已,周身濈然汗出,則陰之閉者亦通,故愈。

婦人咽中(帖帖)如有炙臠。(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俗謂之梅核氣。病多得於七情鬱氣,痰凝氣阻,以)半夏厚朴湯為主。

此為痰氣阻塞咽中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雲,餘治王小乙咽中每噎塞,嗽不出。餘以半夏厚朴湯投之即愈。後每復發,細問之,雲夜中燈下,每見暈如團五色。背脊內間酸,其人又壯盛,知其初因受寒,陰氣不足,而肝反鬱熱,甚則結寒微動,挾腎氣上衝,咽喉塞噎也。即於此方加大劑枸杞菊花丹皮肉桂,暈乃漸除,而咽中亦愈。故曰男子間有之,信不誣也。

半夏厚朴湯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蘇葉(二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煎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婦人臟燥。(臟屬陰,陰虛而火乘之,則為燥,不必拘於何臟,而既已成燥,則病證皆同。但見其)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現出心病,又見其)數欠(喜)伸。(現出腎病,所以然者,五志生火,動必關心,陰臟既傷,窮必及腎是也,以)甘麥大棗湯為主。

此為婦人臟燥,而出其方治也。麥者,肝之谷也。其色赤,得火色而入心。其氣寒,乘水氣而入腎。其味甘,具土味而歸脾胃。又合之甘草大棗之甘,妙能聯上下水火之氣,而交會於中土也。

甘麥大棗湯

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補脾氣。

婦人吐涎沫。(上焦有寒飲也。)醫(者不與溫散,而)反下之。(則寒內入,而)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以)小青龍湯為主。(俾外寒內飲除,而)涎沫(可)止。(涎沫止後。)乃治(其)痞。(亦如傷寒表解乃可攻裡之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