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師曰。(瘧者。寒熱往來之有定候也。雖有三陽三陰之異。而其舍總不外乎半表半裡之間。少陽主乎半表半裡。其脈必弦。今為之提其大綱曰。)瘧脈自弦。(而弦中之兼見者。)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一隅可以三反也。至於因證施治。)弦小緊者。(以其小而知其在裡。

可)下之(而)瘥。弦遲者。(多寒無有疑義。即)可溫之。弦緊(而不小)者。(知其在表而不在裡。)可(以)發汗針灸也。(弦而)浮大者。(知其邪在高分)可(以)吐(而越)之。弦數者(多熱。治則宜清。而熱極生風。當知其為)風發也。(若以上因脈施治諸法。

治之而猶不止。更當)以飲食消息止之。(即難經所謂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之旨也。)

此言瘧證不離少陽。以弦脈為主。隨其兼見者而施治也。末一句言治之不愈。求之脾胃。是為久瘧虛瘧者。立一大法也。徐忠可尤在涇諸家之解俱誤。

男(元犀)按、素問瘧論。言之甚詳。大約邪氣與衛氣並居。合則病作。離則病休。一日發者。正氣不虛。易愈。間日與三日。正氣虛。內薄於陰。難愈。仲景以內經之旨深遠。難與中人以下說法。另尋出陰陽出入大沖要處。獨取少陽為主。以補內經未言之旨。並示後人握要之圖。

開口即云瘧脈自弦。看一自字。大有深意。見瘧證雖各不同。而少陽脈之真面目。自不可掩。

病瘧。以月(計之。)一日(一)發。當十五日愈。(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氣十五日也。人受氣於天。天氣更則人身之氣亦更。更氣旺則不受邪而愈也。)設不瘥。當月盡解。(是又更一旺氣也。)如其(更二氣而)不瘥。當云何。師曰。此(瘧邪不衰。與氣血痰飲。)結為癥瘕。名曰瘧母。當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此言瘧邪因人正氣之衰旺。以為消長也。上節以飲食消息止之。為治久瘧之正法。若有瘧母。先急除其有形之癥瘕。再培其無形之元氣。醫者切不可託言小心。釀成姑息養奸之禍。如景岳方之何人飲休瘧飲追瘧飲。皆調停兩可。走江湖之套技。

鱉甲煎丸方

鱉甲(十二分炙),烏扇(三分燒即射干),黃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婦(三分熬),乾薑,大黃,桂枝,石葦(去毛),厚朴,紫葳(即凌霄),半夏,阿膠芍藥,牡丹,䗪蟲(各五分),葶藶,人參(各一分),瞿麥(二分),蜂窠(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螂(六分熬),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灰。俟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鱉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無鼠婦赤硝二味。

白話文:

老師說:瘧疾,是指寒熱交替發作,時間規律明確的疾病。雖然有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的區別,但總歸都屬於半表半裡之間。少陽經主司半表半裡,其脈象必定是弦脈。現在我來概括一下瘧疾的脈象:瘧疾的脈象總是弦脈,而弦脈中又會兼見其他脈象。弦數脈多見於熱證,弦遲脈多見於寒證。從一個側面就能推知三種情況,至於如何根據症狀施治,就要因人而異了。弦細緊的脈象,由於脈象細小,知道病邪在裡,可以用瀉下法治療而痊癒;弦遲脈,多是寒證,毫無疑問,就應該溫補治療;弦緊但脈象不細的,知道病邪在表不在裡,可以用發汗、針灸的方法治療;弦大浮的脈象,知道病邪在上焦,可以用吐法治療;弦數脈,多是熱證,治療原則應該清熱,但熱極則生風,應該知道這是風邪引起的。如果按照以上脈象施治的方法治療,仍然沒有效果,就應該通過飲食調理來控制病情。這正如《難經》中所說的,損傷脾胃的,要調養飲食,適應寒溫的原則。

這段話說明瘧疾的病證不會脫離少陽經,以弦脈為主,根據兼見的脈象來施治。最後一句話說明,如果治療沒有痊癒,就要從脾胃入手,這是針對久瘧、虛瘧的治療方法,是一個重要的治療原則。徐忠可以及涇州諸家醫家的解釋都錯誤了。

(元犀)按: 《素問》中關於瘧疾的論述非常詳盡,總體來說,邪氣和衛氣同時存在,邪正相合則發病,邪正分離則病癒。每天發作一次的,正氣不虛,容易痊癒;隔日發作或三日發作的,正氣虛弱,陰氣受損,不易痊癒。張仲景根據《內經》的精髓,深奧難懂,不能與一般人講解,另辟蹊徑,從陰陽出入的要點入手,獨取少陽經為主,來補充《內經》沒有講到的內容,並為後人指明要領。

一開始就說「瘧脈自弦」,這個「自」字,大有深意。瘧疾的症狀雖然各不相同,但少陽脈的真實面目,是掩蓋不住的。

患瘧疾,以月來計算,每天發作一次,大約十五天痊癒。(以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氣十五天。人體受天氣的影響,天氣變化,人體之氣也跟著變化。氣候轉旺,就不受邪氣侵襲而痊癒。)如果沒有痊癒,到月底就會好轉。(這是另一個氣候轉旺的時機。)如果(兩個氣候轉旺的時機)還沒有痊癒,那該怎麼辦呢?老師說:這是因為瘧疾的邪氣沒有衰退,與氣血痰飲結合,形成癥瘕,稱為瘧母,應該緊急治療,宜用鱉甲煎丸。

這段話說明瘧疾的邪氣會因為人體正氣的盛衰而消長。上一節中用飲食調理來控制病情,是治療久瘧的正確方法。如果有瘧母,要先緊急去除有形的癥瘕,再滋養無形的元氣。醫生絕對不能託詞小心謹慎,釀成姑息養奸的禍患,像景岳方中的何人飲、休瘧飲、追瘧飲,都是治標不治本,江湖郎中的騙人把戲。

鱉甲煎丸方

鱉甲(十二分,炙)、烏扇(三分,燒)、黃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婦(三分,熬)、乾薑、大黃、桂枝、石葦(去毛)、厚朴、紫葳(即凌霄)、半夏、阿膠、芍藥、牡丹、䗪蟲(各五分)、葶藶、人參(各一分)、瞿麥(二分)、蜂窠(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螂(六分,熬)、桃仁(二分)

以上二十三味藥磨成粉末。取煅燒後的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泡灰燼。待酒減少一半,放入鱉甲,煮至爛如膠漆,絞取汁液,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丸,如梧子大小。空腹服用七丸,每日三次。千金方用鱉甲十二片,另加海藻三分,大戟一分,沒有鼠婦和赤硝二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