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苦參湯方

苦參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

雄黃熏法

雄黃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

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歸散主之。

尤在涇云。脈數微煩。默默但欲臥。熱盛於裡也。無熱汗出。病不在表也。三四日目赤如鳩眼者。肝臟血中之熱。隨經上注於目也。經熱如此。臟熱可知。其為蓄熱不去。將成癰腫無疑。至七八日。目四眥黑。赤色極而變黑。則癰尤甚矣。夫肝與胃。互為勝負者也。肝方有熱。

勢必以其熱侵及於胃。而肝既成癰。胃即以其熱並之於肝。故曰、若能食者。知膿已成也。且膿成則毒化。毒化則不特胃和。而肝亦和矣。赤豆當歸。乃排膿血除濕熱之良劑也。又曰、此一條。注家有目為狐惑病者。有目為陰陽毒者。要之亦是濕熱蘊毒之病。其不腐而為蟲者。

則積而為癰。不發於身面者。則發於腸臟。亦病機自然之勢也。仲景意謂與狐惑陰陽毒同源而異流者。故特論列於此歟。

赤小豆當歸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乾),當歸(十分)

上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陰陽二毒。是感非常災癘之氣。從口鼻而下入咽喉。致死甚速。試以陽毒言之。)陽毒之為病。(為異氣中人之陽也。)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吐膿血。五日(經氣未遍。故尚)可(救)治。(五日之外。五臟相傳俱受邪。至)七日(陰陽經氣已周而再行。則)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異氣適中人之陰。則為陰毒。)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經氣未遍。尚)可(救)治。(至)七日(陰陽經氣已周而再行。則)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此言陰陽二毒。治之不可姑緩也。仲師所論陰毒陽毒。言天地之癘氣。中人之陽氣陰氣。非陰寒極陽熱極之謂也。蓋天地災癘之氣。便為毒氣。人之血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癘氣之毒。值人身行陽之度而中人。則為陽毒。面者諸陽之會。陽毒上干陽位。故面赤斑斑如錦紋。

陽毒上迫胸膈。故吐膿血。以陽氣法天。本乎天者親上也。值人身行陰之度而中人。則為陰毒。邪入於陰。則血凝泣。血不上榮於面。而面目青。血不環周於一身。而身痛如被杖。以陰氣主靜。凝而不流之象也。夫陰陽二毒。皆從口鼻而下入咽喉。咽喉者。陰陽之要會也。感非時之癘氣。

則真氣出入之道路。不無妨礙。故二毒俱有咽喉痛之證。要之異氣中人。毒流最猛。五日經氣未遍。尚可速治。若至七日。陰陽經氣已周。而作再經。則不可治矣。方用升麻鱉甲湯以解之。升麻。本經云、氣味甘平苦。微寒無毒。主解百毒。闢瘟疫邪氣。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

白話文: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上方七味藥,加水一斗,煮到剩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到剩三升,溫溫的喝一升,一天喝三次。

苦參湯方:

取苦參一升,加水一斗煎煮到剩七升,去掉藥渣後用藥汁熏洗患處,一天三次。

雄黃熏法:

將雄黃研磨成粉末,用兩個瓦片合起來燒熱,用藥粉熏患處肛門部位。

病人脈搏快速但沒有發熱,略微煩躁,只想躺著休息,出汗,發病三四天,眼睛充血發紅像鴿子眼,七八天,眼白都變成黑色。如果病人還能吃東西,說明膿已經形成了,此時可以用赤豆當歸散治療。

尤在涇說:脈搏快速略微煩躁,只想躺著休息,體內熱盛;沒有發熱卻出汗,病不在肌表;三四天眼睛充血發紅像鴿子眼,是因為肝臟血液中的熱氣沿著經絡上注到眼睛;經絡如此之熱,臟腑的熱氣可想而知;體內熱氣積蓄不散,將要形成癰腫,毫無疑問;到七八天,眼白變成黑色,紅色極盛轉為黑色,則癰腫更加嚴重了。肝與胃互相制約,肝臟有熱,勢必會用熱氣侵犯胃部,而肝臟已經形成癰腫,胃部也會把熱氣傳給肝臟。所以說,如果病人還能吃東西,說明膿已經形成了。而且膿形成後就會化毒,化毒後,不僅胃部會好轉,肝臟也會好轉。赤豆當歸散是排出膿血、去除濕熱的良藥。此外,關於這個病症,有的注釋說眼睛的病症為狐惑病,有的說為陰陽毒,總而言之,都是濕熱蘊毒的疾病。如果不腐爛化膿而變成蟲,則會積聚成癰腫;不發在身體表面,則會發在腸胃臟腑,這也是疾病發展的自然規律。仲景的意思是說,此病與狐惑陰陽毒同源而病症不同,所以特意在此單獨論述。

赤小豆當歸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泡至發芽後曬乾),當歸(十分)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米湯送服,每次服用一指匕,一天三次。

(陰陽二毒,是感染非常厲害的瘟疫之氣,從口鼻進入咽喉,致死速度很快。以陽毒為例。)陽毒的症狀是:(是異氣侵犯人體陽氣。)面部發紅,佈滿紅色斑點像錦緞紋理,咽喉疼痛,吐膿血。發病五天(經氣尚未遍行全身,所以還能)治療。(五天之後,五臟互相傳染都受到邪氣侵襲,到)七天(陰陽經氣已周而復始),就不可治療了,此時用升麻鱉甲湯治療。

(異氣侵犯人體陰氣,則為陰毒。)陰毒的症狀是:面目青黑,全身疼痛好像被打了一頓,咽喉疼痛。發病五天(經氣尚未遍行全身,所以還能)治療。(到)七天(陰陽經氣已周而復始),就不可治療了,此時用升麻鱉甲湯去掉雄黃和蜀椒後治療。

這說明陰陽二毒,治療不能延誤。仲景所論述的陰毒陽毒,指的是天地間的瘟疫之氣,侵犯人體的陽氣陰氣,並不是指陰寒極盛陽熱極盛。天地間的瘟疫之氣,就是毒氣;人體的氣血,白天運行於陽經,晚上運行於陰經;瘟疫的毒氣,正值人體陽氣運行時侵犯人體,則為陽毒。面部是諸陽的匯聚之處,陽毒上犯陽位,所以面部發紅,佈滿紅色斑點像錦緞紋理。

陽毒上衝胸膈,所以吐膿血,因為陽氣順應天道,本於天者親近上部;正值人體陰氣運行時侵犯人體,則為陰毒。邪氣侵入陰經,則血液凝滯,血液不能上榮於面部,所以面目青黑;血液不能周流全身,所以全身疼痛好像被打了一頓,因為陰氣主靜,凝滯不流的狀態。陰陽二毒,都從口鼻進入咽喉,咽喉是陰陽的交會之處;感染了非時令的瘟疫之氣,

則真氣出入的通道就會受到阻礙,所以二毒都有咽喉疼痛的症狀。總而言之,異氣侵犯人體,毒氣流動非常迅速,五天經氣尚未遍行全身,還能快速治療;如果到了七天,陰陽經氣已經周而復始,則不可治療了。用升麻鱉甲湯來解毒。升麻,本經記載,氣味甘平微苦,微寒無毒,能解百毒,辟瘟疫邪氣,入口就能吐出,治療中惡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