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夫(嘔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各不相同。今)嘔家(因內)有癰膿。(與諸嘔自當另看。切)不可治嘔。(俟其癰已)膿盡(則嘔)自愈。

此以癰膿之嘔撒開。以起下文諸嘔也。

(嘔家必有停痰宿水。若)先嘔卻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陽將復。)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因熱而飲水過多。熱雖去而飲仍留。此)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新水之致嘔者其一。又)嘔家(水從嘔去。)本(當作)渴。今(反)不渴者。心下(著)有支飲(愈動而愈出)故也。此屬支飲。(宿水之致嘔者又其一。)

此以嘔後作渴為欲解。先渴後嘔為停飲。嘔而不渴為支飲也。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熱則)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何也。師曰。(數不盡為熱也。而虛者亦見數脈。)以(過)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其)脈乃數。(此)數(不為胃熱。而)為客熱。(揆其所以)不能消穀。(皆)胃中虛冷故也。(又)脈弦者。(肝邪之象也。

土虛而木乘之。)虛(則受克)也。(今)胃氣(匱乏)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推其致病之由。)寒(本)在於上。(而)醫反下之。(土氣大傷。)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此言誤汗而脈數。誤下而脈弦。當於二脈中認出虛寒為胃反之本也。

(上言數為客熱。今則推言及脈微而數乎。蓋)寸口脈微而數。微則(衛虛而)無氣。無氣則榮(氣隨衛氣而俱)虛榮。(氣隨之)虛則血(日見)不足。血不足(雖見陰火之數脈。而上焦之宗氣大虛。)則胸中(必)冷。

此承上節數為客熱。而推言脈微而數者為無氣。而非有熱也。

尤在涇云、合上二條言之。客熱固非真熱。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熱治之。是皆當以溫養真氣為主。真氣。沖和純粹之氣。此氣浮則生熱。沉則生冷。溫之則浮熱自收。養之則虛冷自化。若熱以寒治。寒以熱治。則真氣愈虛。寒熱內賊。而其病愈甚矣。

(上言胃氣無餘。變為胃反。今且由胃而推言及脾乎。蓋胃者陽也。脾者陰也。)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胃之陽)虛。澀則(為陰虛而)傷(在)脾。脾傷則(胃中所納之谷。而)不(能消)磨。(化為糟粕而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不下行而上出。)名曰胃反。(若)脈和緩。其土氣尚未敗也。倘若邪甚而緊(液竭)而澀。其病難治。

此承上節胃氣無餘。變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並在於脾也。

病人慾吐者。(病勢在上。)不可(強)下之。

噦(雖在上。)而腹滿。(卻不在上。是病在下而氣溢於上也。當)視其(二陰之在)前(在)後。知何部不利。(以藥)利之(而)愈。

此二節。言病勢之欲上欲下。宜順其勢而利導之也。噦病應歸橘皮竹茹湯節中。此特舉之。與上節為一上一下之對子。非錯簡也。

(胸為陽位。嘔為陰邪。使胸中陽氣足以御邪。則不嘔。即嘔而胸亦不滿。若)嘔而胸滿者。(是陽不治。而陰乘之也。以)吳茱萸湯主之。

此言濁陰居陽位。嘔而胸滿也。

茱萸湯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有聲無物。謂之)乾嘔(無物則所)吐(者盡是)涎沫。(更兼)頭痛者。(是寒氣從經上攻於頭也。以)吳茱萸湯主之。(溫補以驅濁陰。又以折逆沖之勢也。)

此承上節而補出吐涎沫頭痛。以明此證用此湯之的對也。

李氏云、太陰少陰從足至胸。俱不上頭。二經並無頭痛證。厥陰經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故嘔吐涎沫者。裡寒也。頭痛。寒氣從經脈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吳茱萸者。以其入厥陰經故耳。余皆溫補散寒之藥。(陽不下交而上逆。則)嘔(陰不上交)而(獨走。則)腸鳴。(其升降失常。無非由於)心下痞(所致)者。(以)半夏瀉心湯主之。

此為嘔證中有痞而腸鳴者。出其方也。此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但治其中。而上嘔下鳴之證俱愈也。

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人參,甘草(各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嘔。胃氣逆也。若下利清穀。乃腸中寒也。今)乾嘔而(下)利(濁黏)者。(是腸中熱也。可知嘔為熱逆之嘔。利為挾熱之利。以)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此言熱邪入里作利。而復上行而為嘔也。與傷寒論大同小異。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芍藥(一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有聲有物為嘔。有物無聲為吐。)諸嘔吐(有寒有熱。食入即吐。熱也。朝食暮吐。寒也。而此則非寒非熱。但覺痰凝於中。食)谷不得下(咽)者。(以)小半夏湯主之。(祛停飲。散氣結。降逆安胃。自效。)

此為嘔吐而谷不得下者。而出其總治之方也。

半夏湯(見痰飲)

嘔吐。而(飲)病在(於)膈上。(飲亦隨嘔吐而去。故嘔吐之)後思水者(知其病已)解。急(以水少少)與之。(以滋其燥。若未曾嘔吐。而先)思水者。(為宿有支飲。阻其正津而作渴。渴而多飲。則舊飲未去。新飲復生。法宜崇土以逐水。以)豬苓散主之。

此遙承第二節之意而重申之。並出其方治也。

豬苓散方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心煩心中懊憹。內熱之嘔也。今)嘔而脈弱。(正氣虛也。)小便複利。(中寒盛也。)身有微熱。見厥者。(正虛邪盛。而阻格其升降之機也。此為表裡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為)難治。(以)四逆湯主之。

此為虛寒而嘔者。出其方治也。陰邪逆則為嘔。陽虛而不能攝陰。則小便利。真陰傷而真陽越。則身有微熱。虛陽又不能布護周身。而見厥脈弱者。此表裡陰陽氣血俱虛之危候也。此症虛實並見。治之當求其本矣。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四逆湯。為少陰之專劑。所以救陰樞之折也。然少陰為陰樞。少陽為陽樞。病主嘔。今)嘔而(不厥。)發熱(不微)者。(是少陽相火之病也。以)小柴胡湯主之。

此與上節。為一陰一陽之對子。少陰厥而熱微。宜回其始絕之陽。少陽不厥而發熱。宜清其遊行之火。

柴胡湯

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胃主納穀。其脈本下行。今反挾衝脈之氣而上逆。名曰胃反。)胃反嘔吐者。(以)大半夏湯主之。

此為胃反證出其正方也。千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而吐。外臺治嘔。心下痞硬者。可知此方泛應曲當之妙也。俗醫但言半夏治痰。則失之遠矣。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又有陽明有熱。大便不通。得食則兩熱相沖。)食已即吐者。(以)大黃甘草湯主之。

此為食入即吐者出其方治也。東垣謂幽門不通。上衝吸門者。本諸此也。外臺治吐水。可知大黃亦能開脾氣之閉。而使散精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矣。

大黃甘草湯

大黃(二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胃反病為胃虛挾衝脈而上逆者。取大半夏湯之降逆。更取其柔和以養胃也。今有挾水飲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則水飲從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是舊水不因其得吐而盡。而新水反因其渴飲而增。愈吐愈渴。愈飲愈吐。非從脾而求輸轉之法。其吐與渴。將何以寧。以)茯苓澤瀉湯主之。

此為胃反之因於水飲者而出其方治也。此方治水飲。人盡知之。而治胃反。則人未必知也。治渴。更未必知也。然參之本論豬苓散。傷寒論五苓散豬苓湯。可以恍然悟矣。且外臺用此湯治消渴脈絕胃反者。有小麥一升。更得其秘。

李氏云、五苓散治外有微熱。故用桂枝。此證無表熱。而亦用之者。以桂枝非一於攻表之藥也。乃徹上徹下。可外可內。為通行津液。和陽治水之劑也。

茯苓澤瀉湯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桂枝(各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前言先吐卻渴為欲解者。以其水與熱隨吐而俱去。今)吐後渴欲得水。(且以水不足以止其燥。)而貪飲(不休)者。(是水去而熱存也。以)文蛤湯主之。(方中有麻杏生薑等。除熱導水外。)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此為吐後熱渴而出其方治也。

文蛤湯方

麻黃(三兩),杏仁(五十枚),大棗(十二枚),甘草,石膏,文蛤(各五兩)生薑(三兩)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乾嘔吐逆。(胃中氣逆也。)吐涎沫。(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以)半夏乾薑散主之。

此為胃寒乾嘔者而出其方也。

徐忠可云、此比前乾嘔吐涎沫頭痛條。但少頭痛。而增吐逆二字。彼用茱萸湯。此用半夏乾薑散。何也。蓋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一也。然前有頭痛。是濁陰上逆。格邪在頭為疼。與濁陰上逆。格邪在胸而滿相同。故俱用人參薑棗助陽。而以茱萸之苦溫。下其濁陰。此則吐逆。

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用參。專以乾薑理中。半夏降逆。謂與前濁陰上逆者。寒邪雖同。有高下之別。特未至格邪在頭在胸。則虛亦未甚也。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

病人(寒邪摶飲。結於)胸中(阻其呼吸往來出入升降之機。其證)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寒飲與氣。相摶互擊。逼處心臟。欲卻不能。欲受不可。以致)徹心中憒憒無(可)奈(何之狀。而不能明言)者。(以)生薑半夏湯主之。

此為寒邪摶飲。似喘似嘔似噦而實非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喘嘔噦。俱上出之象。今有其象。而非其實。是膈上受邪。未攻肺。亦不由胃。故曰胸中。又曰、徹心中憒憒無奈。徹者。通也。謂胸中之邪既重。因而下及於心。使其不安。其憒憒無可奈何也。生薑宣散之力。入口即行。故其治最高。而能清膈上之邪。合半夏並能降其濁涎。

故主之。與茱萸之降濁陰。乾薑之理中寒不同。蓋彼乃虛寒上逆。此惟客邪摶飲於至高之分耳。然此即小半夏湯。彼加生薑煎。此用汁而多。藥性生用則上行。惟其邪高。故用汁而略煎。因即變其湯名。示以生薑為君也。

生薑半夏湯方

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嘔止停後服。

(彼夫初病。形氣俱實。氣逆胸膈間。以致)乾嘔(與)噦。若手足厥者。(氣逆胸膈。不復行於四肢也。以)橘皮湯主之。

此為噦之不虛者而出其方治也。古噦證即今之所謂呃也。要知此證之厥。非無陽。以胃不和。而氣不至於四肢也。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更有胃虛而熱乘之。而作)噦逆者。(以)橘皮竹茹湯主之。

此為噦逆之挾虛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此不兼嘔言。是專胃虛而沖逆為噦矣。然非真元衰敗之比。故以參甘培胃中元氣。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溫。下其上逆之氣。亦由上焦陽氣不足以御之。乃呃逆不止。故以薑棗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陽。漸暢而下達。謂上焦固受氣於中焦。而中焦亦稟受於上焦。上焦既宣。則中氣自調也。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總而言之。病證不同。而挈要之道。在氣則曰陰陽。在身則曰臟腑。)夫六腑(之)氣(陽也。陽氣虛)絕(不溫)於外者。手足(無陽以運之。則時覺畏)寒。(胸中無陽以御下焦之陰。則嘔吐噦之類。皆為陰逆)上氣。(且)腳(下無陽氣之運而生寒。寒主收引而為)縮。

五臟(之)氣(陰也。陰氣虛)絕(不守)於內者。(則下)利不禁。下(利之)甚者。(陰脫不隨陽氣以運行。則)手足不仁。

此提出臟腑以陽絕陰絕。為危篤證指出兩大生路。總結上文嘔吐噦等證。並起下文利證。此於上下交界處著神。

沈自南云、六腑為陽。氣行於外。蓋胃為眾腑之原。而原氣衰。陽不充於四肢。則眾腑之陽亦弱。故手足寒。上氣腳縮。即陽虛而現諸寒收引之象也。諸臟屬陰。藏而不瀉。然五臟之中。腎為眾陰之主。真陽所寄之地。但真陽衰微。則五臟氣皆不足。胃關不闔。瀉而不藏。則利不禁。

而下甚。甚者。陽氣脫。而陰血痹著不行。故手足不仁。此仲景本意。欲人治病以胃腎為要也。

(下利證有重輕。當以脈別之。假如)下利脈沉(者主裡。)弦者。(主急。見是脈者。則知其裡急)下重。脈大者。(為邪盛。又為病進。見是脈者。)為未止。(微弱者。正衰而邪亦衰也。數者。陽之象也。)脈微弱(中而見)數者。(則)為(陽氣將復。故知其利)欲自止。

雖(下利以發熱為逆證。而既得微弱中見數之脈。邪去正復。)發熱(必自已而)不死。

此以脈而別下利之輕重也。內經以腸澼身熱則死。寒則生。此言雖發熱不死者。以微弱數之脈。知其邪去而正將自復。熱必不久而自退。正與內經之說相表裡也。

下利手足厥冷(陽陷下。不能行於手足也。)無脈者。(陽陷下。不能充於經脈也。)灸之。(起陷下之陽。手足應溫。而竟)不溫。(然手足雖不溫。而猶望其脈還為吉兆。)若脈(亦)不還。反(加)微喘者。(是下焦之生氣。不能歸元。而反上脫也。必)死。(所以然者。

脈之元始於少陰。生於趺陽。少陰趺陽。為脈生始之根。少陰脈不至。則趺陽脈不出。故少陰在下。趺陽在上。故必)少陰(上合而)負(於)趺陽者。(戊癸相合。脈氣有根。其證)為順也。(其名負。奈何。如負戴之負也。)

此言下利陽陷之死證。而並及於脈之本原也。

下利(大熱而渴。則偏於陽。無熱不渴。則偏於陰。皆未能即愈。若)有微熱而渴。(則知其陰陽和也。)脈弱者。(則知其邪氣去也。見此脈證。)今自愈。

下利脈數。(為熱利也。若身無大熱。止)有微熱汗出。(其熱亦隨汗而衰矣。)今自愈。設脈緊(者。為表邪未衰。故)為未解。

下利(以見陽為吉。若)脈數而渴者。(是陽能勝陰。)今自愈。(表和熱退。而脈數與渴。)設不瘥。必圊膿血。以(里)有熱(反動其血)故也。(下利。脾病也。弦。肝脈。脾病忌見肝脈。若)下利脈反弦。(似非美證。但弦中浮而不沉。兼見外證)發熱身汗者(其弦不作陰脈看。與脈數有微熱汗出一例。當自)愈。

下利(而失)氣(不已)者。(是氣滯而亂。又在寒熱之外。但)當利其小便。(小便利。則氣化而不亂矣。)

下利(屬寒者。脈應沉遲。今)寸脈反浮數。(其陽強可知)尺中自澀者。(其陰弱可知。以強陽而加弱陰。)必圊膿血。

前章既言下利脈微弱數。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此六節即承前意而言脈證或有參差。其內邪喜於外出。則一理也。但變熱者。必見血耳。

下利清穀。(為裡虛氣寒也。宜溫其中。)不可攻其表。(若服表藥。令其)汗出(則陽虛者氣不化。)必脹滿。

此言裡氣虛寒。不可誤汗以變脹也。

下利脈沉而遲。(其為陰盛陽虛無疑矣。陽虛則氣浮於上。故)其人面少赤。(雖)身有微熱。(尚見陽氣有根。其奈陽不敵陰。為)下利清穀(而不能遽止。)者。(是陽熱在上。陰寒在下。兩不相接。惟以大藥救之。令陰陽和。上下通。)必鬱冒汗出而解。(然雖解而)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陽在上而不行於下。)下(焦陽)虛故也。

此言三陽之陽熱在上。而在下陰寒之利。可以冀其得解。師於最危急之證。審其一線可回者。亦不以不治而棄之。其濟人無已之心。可謂至矣。

下利後。(中土虛也。中土虛。則不能從中焦而注於手太陰。故)脈絕。(土貫四旁。而主四肢。土虛則)手足厥冷。(脈以平旦為紀。一日一夜。終而復始。共五十度而大周於身。)晬時(為循環一周。而)脈(得)還手足溫者。(中土之氣將復。復能從中焦而注於太陰。故)生。脈不還者。(中土已敗。生氣已絕。故)死。

此言生死之機。全憑於脈。而脈之根。又藉於中土也。其脈生於中焦。從中焦而注於手太陰。終於足厥陰。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水下百刻一周。循環至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故還與不還。必視乎晬時也。

通脈四逆湯白通湯。或加膽尿。皆神劑也。

前皆言下利。此復言利後。須當分別。

下利後。腹脹滿。(里有寒也。)身體疼痛者。(表有寒也。一時併發。當以里為急。)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所以然者。恐裡氣不充。則外攻無力。陽氣外泄。則裡寒轉增也。)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

此為寒而下利。表裡兼病之治法也。

四逆湯方,(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

(然亦有實邪之利。所謂承氣證者。何以別之。)下利三部脈皆平。(不應胸中有病。然)按之心下堅者。(此有形之實證也。其初未動氣血。不形於脈。而杜漸即在此時。法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者。寒也。)而(遲與)滑(俱見)者。(不為寒。而為)實也。(中實有物。能阻其脈行之期也。實不去。則)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本不滑。而)反滑者。(為有宿食。)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陳積在脾。脾主信而不愆期。)以(前此之積)病(去而)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言下利有實邪者。不問虛實久暫。皆當去之。不得遷延養患也。

大承氣湯(見痙病)

(然大承氣外。又有小承氣之證。不可不知。)下利譫語者。(火與陽明之燥氣相合。中)有燥屎也。(燥屎堅結如羊屎。若得水氣之浸灌不驟者。可以入其中。而潤之使下。若盪滌過急。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故不用大承氣。而以)小承氣湯主之。

此言為下利譫語。下不宜急者。出其方治也。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枳實(三枚),厚朴(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下利便膿血者。(由寒鬱轉為濕熱。因而動血也。以)桃花湯主之。

此為利傷中氣。及於血分。即內經陰絡傷則便血之旨也。桃花湯姜米以安中益氣。赤石脂入血分而利濕熱。後人以過澀疑之。是未讀本草經之過也。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研末),乾薑(二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熱。去滓。溫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熱利下重者。(熱邪下入於大腸。火性急速。邪熱甚。則氣滯壅閉。其惡濁之物。急欲出而未得遽出故也。以)白頭翁湯主之。

此為熱利之後重。出其方治也。辨證全在後重。而裡急亦在其中。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前既言下利後之厥冷矣。今更請言下利後之煩乎。)下利後(水液下竭。必熱上盛。不得相濟。乃)更(端復起而作)煩。(然)按之心下濡者。(非上焦君火亢盛之煩。乃下焦水陰不得上濟之煩。此)為虛煩也。(以)梔子豉湯主之。

此為利後更煩者。出其方治也。下利後二條。一以厥冷。一以虛煩。遙遙作對子。漢文之奧妙處。不可不細繹之。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愈。(末八字。宜從張氏刪之。)

(屎水雜出。而色不大黃。名為)下利清穀。裡寒(而格其)外熱。(陽氣外散而)汗出(陽氣虛微)而厥。(以)通脈四逆湯主之。

此為下利陰內盛而陽外亡者。出其方治也。里不通於外。而陰寒內拒。外不通於里。而孤陽外越。非急用大溫之劑。必不能通陰陽之氣於頃刻。上言裡熱下利而為下重。此言裡寒下利而為清穀。隔一節。以寒熱作對子。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二兩強人可四兩),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趙氏曰、大腸與肺合。大抵腸中積聚。則肺氣不行。肺有所積。大腸亦不固。二害互為病。大腸病而氣塞於肺者痛。肺有積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參通九竅。利大小腸。氣通則痛愈。積去則利自止。喻氏曰、後人有疑此非仲景之方者。夫詎知腸胃有病。其所關全在肺氣耶。程氏疑是腹痛。本草云、紫參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

余憶二十歲時。村中橋亭。新到一方士。蓬頭跣足。臘月冷食露臥。自言懸壺遍天下。每診一人。只取銅錢八文。到十人外。一文不取。人疑不敢服其藥。間有服之者。奇效。掀髯談今古事。聲出金石。觀者繞於亭畔。時余在眾人中。渠與余拱而立曰。我別老友二十年矣。我樂而汝苦奈何。

隨口贈韻語百餘言。皆不可解。良久又曰。士有書。農醫無書。重在口傳。漢人去古未遠。得所傳而筆之。歸其名於古。即於本經中指出筆誤十條。紫參其一也。南山有桔梗根。似人參而鬆。花開白而帶紫。又名紫參等語。余歸而考之。與書不合。次早往問之。而其人去無蹤跡矣。

始知走江湖人。好作不可解語以欺人。大概如此。渠妄言之。而予不能妄聽之也。今因注是方。而憶及紫參即桔梗之說。頗亦近似。姑附之以廣聞見。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沈自南云、此下利氣之方也。前云當利小便。此以訶黎勒味澀性溫。反固肺與大腸之氣。何也。蓋欲大腸之氣。不從後泄。則肺旺木平。氣走膀胱。使小便自利。正為此通則彼塞。不用淡滲藥。而小便自利之妙法也。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氣湯,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方見上)

外臺黃芩湯,治乾嘔下利。

尤在涇云、此與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同。而無芍藥甘草生薑。有人參桂枝幹姜。則溫里益氣之意居多。凡中寒氣少者。可於此取法焉。其小承氣湯。即前下利譫語有燥屎之法。雖不贅可也。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

次男(元犀)按、金匱此篇。論證透發無遺。惟方書所謂隔食證。指胃脘乾枯。湯水可下。穀氣不入者。金匱嘔吐噦證中。尚未論及。雖傷寒論厥陰篇有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治食入即吐。本論有大黃甘草湯方。治食已即吐。略陳其概。而其詳則不得而聞也。先君宗其大旨。

於時方妙用醫學實在易二書中。引各家之說而發明之。學者當參考。而知其一本萬殊。萬殊一本之妙。其下利一證。本論已詳。參之傷寒論厥陰篇。則更備矣。惟方書有裡急後重膿血赤白痢證。專指濕熱而言。時醫用芍藥湯。調氣則便膿自愈。行血則後重自除等句。頗有取義。

即內經腸澼之證也。但下利證以厥少熱多為順。腸澼證以身熱則死寒則生立訓。冰炭相反。先君於時方妙用而續論之。更於實在易書中。參以時賢伏邪之說。張隱菴奇恆之論以補之。且於發熱危證云非肌表有邪。即經絡不和。取用活人人參敗毒散。加食米煎服。得汗則痢自松。

又口授眾門人云。痢證初起發熱。宜按六經而治之。如頭痛項強。惡寒惡風。為太陽證。自汗宜桂枝湯。無汗宜麻黃。如身熱鼻乾不眠。為陽明證。宜葛根湯。如目眩口苦咽乾。喜嘔脅痛。寒熱往來。為少陽證。宜小柴胡湯。如見三陰之症。亦按三陰之法而治之。此發前人所未發也。

其餘詳於本論。一字一珠。學者潛心而體認之。則頭頭是道矣。

又按、隔食證。後人以為火阻於上。其說本於論中黃芩加半夏生薑一湯。及傷寒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其甘蔗蘆根汁。及左歸飲去茯苓加當歸人參地黃之類。變苦為甘。變燥為潤。取其滋養胃陰。俾胃陰上濟。則賁門寬展而飲食納。胃陰下濟。則幽門闌門滋潤而二便通。此從本論大半夏湯中之人參白蜜二味得出也。

其借用傷寒論代赭石旋覆花湯。是又從大半夏湯之多用半夏。及半夏瀉心湯得出也。人鏡經專主內經三陽結謂之隔一語。以三一承氣湯節次下之。令陳物去則新物納。亦即本論大黃甘草湯之表裡也。尚於古法不相刺謬。故先君於時方妙用實在易二書中。亦姑存其說。但不如金匱之確切耳。

至於腸澼。先君又於金匱外。補出伏邪奇恆。更無遺義。時賢張心在云、痢疾。伏邪也。夏日受非時之小寒。或貪涼而多食瓜果。胃性惡寒。初不覺其病。久則鬱而為熱。從小腸以傳大腸。大腸喜熱。又不覺其為病。至於秋後。或因燥氣。或感涼氣。或因飲食失節。引動伏邪。

以致暴瀉。旋而裡急後重。膿血赤白。小腹疼痛。甚則為噤口不食之危證。當知寒氣在胃。熱氣在腸。寒熱久伏而忽發之病。用芍藥湯盪滌大腸之伏熱。令邪氣一行。正氣自能上顧脾胃。如若未效。即用理中湯以治胃中之伏寒。加大黃以泄大腸之伏熱。一方而兩扼其要。但予聞之前輩云。

痢疾慎用參朮。亦是有本之言。務在臨證以變通也。張隱菴云、內經之論疾病者。不及二十餘篇。論奇恆之章有八。有因於奇恆之下利者。乃三陽並至。三陰莫當。積並則為驚。病起疾風。至如礔礪。九竅皆塞。陽氣旁溢。干嗌喉塞。並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澼。其脈緩小遲澀。

血溫身熱死。熱見七日死。蓋因陽氣偏劇。陰氣受傷。是以脈小沉澀。急宜大承氣湯。瀉陽養陰。緩則不救。醫者不知奇恆之因。見脈氣和緩。而用平易之劑。又何異於毒藥乎。(葉大觀病此。誤補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