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八 (1)
卷八 (1)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夫(嘔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各不相同。今)嘔家(因內)有癰膿。(與諸嘔自當另看。切)不可治嘔。(俟其癰已)膿盡(則嘔)自愈。
此以癰膿之嘔撒開。以起下文諸嘔也。
(嘔家必有停痰宿水。若)先嘔卻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陽將復。)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因熱而飲水過多。熱雖去而飲仍留。此)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新水之致嘔者其一。又)嘔家(水從嘔去。)本(當作)渴。今(反)不渴者。心下(著)有支飲(愈動而愈出)故也。此屬支飲。(宿水之致嘔者又其一。)
此以嘔後作渴為欲解。先渴後嘔為停飲。嘔而不渴為支飲也。
白話文:
嘔吐的情況各有不同,有的吐出食物、水、痰液或是清冷的泡沫。現在討論的是,如果嘔吐是由於體內有癰膿所引起(與其他類型的嘔吐應當區分開來處理),絕對不可以僅僅治療嘔吐的症狀。(必須等待)癰膿完全排出後,嘔吐自然會痊癒。
這是爲了把由癰膿引起的嘔吐問題放在一邊,以便接下來討論其他類型的嘔吐。
嘔吐的病人通常會有停滯的痰或陳舊的水液。如果先是嘔吐隨後感到口渴,這表示痰水已被排出,而胃部的陽氣正在恢復,是病情好轉的跡象。相反,如果先感到口渴然後纔出現嘔吐,這是因爲受熱而飲水過多,雖然熱已經消退,但喝進去的水仍停留在心下部位,這屬於積水的範疇,是由新近攝入的水分導致嘔吐的一種情況。再者,嘔吐之後按理說應該感到口渴,但如果反而不渴,這是因爲心下位置有積聚的痰飲,越是活動越是容易引發嘔吐。這種情況屬於積聚的痰飲所致,是陳舊水分導致嘔吐的另一種情形。
總結來說,嘔吐後感到口渴表明病情可能在好轉;先感到口渴後出現嘔吐,則可能是水停積於心下;嘔吐而不覺得口渴,則是因爲心下有固著的痰飲。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熱則)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何也。師曰。(數不盡為熱也。而虛者亦見數脈。)以(過)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其)脈乃數。(此)數(不為胃熱。而)為客熱。(揆其所以)不能消穀。(皆)胃中虛冷故也。(又)脈弦者。(肝邪之象也。
土虛而木乘之。)虛(則受克)也。(今)胃氣(匱乏)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推其致病之由。)寒(本)在於上。(而)醫反下之。(土氣大傷。)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此言誤汗而脈數。誤下而脈弦。當於二脈中認出虛寒為胃反之本也。
(上言數為客熱。今則推言及脈微而數乎。蓋)寸口脈微而數。微則(衛虛而)無氣。無氣則榮(氣隨衛氣而俱)虛榮。(氣隨之)虛則血(日見)不足。血不足(雖見陰火之數脈。而上焦之宗氣大虛。)則胸中(必)冷。
白話文:
問道:如果病人的脈搏快速,快速通常代表有熱象,理應消耗穀物並想喝水,但為什麼反而會嘔吐呢?老師回答:脈搏快不一定完全是因為熱,虛弱的人也可能出現快速的脈象。這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身體陽氣衰微、膈間氣虛,因此脈搏才會變得快速。這種情況下的快速脈搏,並非因為胃熱,而是外來的熱邪。推測其無法消化穀物的原因,是因為胃中虛寒所導致的。(另外),若脈象弦緊,這代表肝氣失調的徵兆,因土(脾胃)虛弱而木(肝)乘虛侵襲,造成受克的狀況。現在胃氣已經非常不足,早上吃的食物到晚上就會吐出,這就轉化成了胃反的病症。探究其致病原因,是因為寒氣本來就存在於上部,但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了下法治療,這大大損傷了脾胃之氣,導致脈象反常地呈現弦緊,因此稱之為虛弱。
這裡說明瞭因誤用發汗療法而脈搏快速,以及因錯誤使用下法而脈象弦緊的情況,應當從這兩種脈象中辨識出虛寒作為胃反病根的本質。
前面提到了快速脈象可能源於客熱,現在我們進一步探討脈搏微弱且快速的情況:寸口脈象若是微弱且快速,微弱表示衛氣虛,沒有氣力,氣虛則榮氣(營氣)也跟著虛弱,榮氣虛弱則血液逐漸不足。血液不足時,雖然可能會出現貌似陰火旺盛的快速脈象,但實際上上焦的宗氣(胸中的根本氣)已經非常虛弱,因而胸中必然會感到寒冷。
此承上節數為客熱。而推言脈微而數者為無氣。而非有熱也。
尤在涇云、合上二條言之。客熱固非真熱。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熱治之。是皆當以溫養真氣為主。真氣。沖和純粹之氣。此氣浮則生熱。沉則生冷。溫之則浮熱自收。養之則虛冷自化。若熱以寒治。寒以熱治。則真氣愈虛。寒熱內賊。而其病愈甚矣。
(上言胃氣無餘。變為胃反。今且由胃而推言及脾乎。蓋胃者陽也。脾者陰也。)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胃之陽)虛。澀則(為陰虛而)傷(在)脾。脾傷則(胃中所納之谷。而)不(能消)磨。(化為糟粕而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不下行而上出。)名曰胃反。(若)脈和緩。其土氣尚未敗也。倘若邪甚而緊(液竭)而澀。其病難治。
白話文:
這段文字意思是:上面提到了數脈表現為外來的熱象,這裡進一步說明如果脈象微弱且快速,那是體內正氣不足,並非真的有熱。
尤在涇(一位中醫學家)說,結合前兩條內容來看,所謂的“客熱”並非真正的熱病,因此不能用寒性藥物治療;同樣,胸部感覺寒冷也非實際的寒症,不宜用熱性藥物處理。這些情況都應當以溫和滋養身體的真氣為主要治療原則。真氣是指平衡和純粹的生命能量,當這股氣向上浮動時會產生熱感,向下沈滯則會感到寒冷。溫煦它就能使過多的熱收回,滋養它則能化解虛寒狀態。如果遇到熱症用寒藥、寒症用熱藥,只會讓真氣更加虛弱,導致寒熱交錯於體內,病情反而加重。
(前面提到胃氣衰弱可能轉變為胃反的情況,現在我們再從胃的問題延伸到討論脾的狀況。胃屬陽,而脾屬陰。)如果趺陽脈(足陽明胃經的脈象)呈現浮且澀的特徵,浮代表胃的陽氣虛弱,澀則意味著陰分受損及脾臟受傷。一旦脾受傷,胃中所接受的食物就無法正常消化(不能轉化爲糟粕排出),導致早晨吃的食物到傍晚吐出,傍晚吃的食物到早晨吐出,食物停留在體內無法正常下排,這種情況被稱為“胃反”。假如脈象平和緩慢,表示脾胃的功能尚未完全崩潰。但如果邪氣嚴重,脈象變得緊繃且更為澀滯,表明體液枯竭,病情就較難治療了。
此承上節胃氣無餘。變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並在於脾也。
病人慾吐者。(病勢在上。)不可(強)下之。
噦(雖在上。)而腹滿。(卻不在上。是病在下而氣溢於上也。當)視其(二陰之在)前(在)後。知何部不利。(以藥)利之(而)愈。
此二節。言病勢之欲上欲下。宜順其勢而利導之也。噦病應歸橘皮竹茹湯節中。此特舉之。與上節為一上一下之對子。非錯簡也。
(胸為陽位。嘔為陰邪。使胸中陽氣足以御邪。則不嘔。即嘔而胸亦不滿。若)嘔而胸滿者。(是陽不治。而陰乘之也。以)吳茱萸湯主之。
白話文:
當胃氣衰弱無力,進而轉化為胃氣逆反的狀況時,同時也涉及到脾胃功能的失調。
如果病人的症狀是有想吐的感覺(這表示病情影響在上部),就不應該使用強烈的瀉下方劑去治療。
至於噦逆的症狀(雖然表現為上部不適),但若伴隨腹部脹滿(顯示病根實際在下,而氣向上衝),就應當檢查其大小便的情況,分辨是哪一部位不暢通,然後用相應的藥物來疏通該部位,如此可使病情好轉。
以上兩點說明瞭,面對病症趨向上或向下發展時,治療上應遵循其自然趨勢,採取引導疏通的方式。提到的噦逆問題,一般會歸類在使用橘皮竹茹湯的治療範疇,這裡特別提出是為了與前一段(胃氣無餘導致胃反)形成對比,表明上下不同病機的處理,並非篇章編排錯誤。
另外,胸部屬於陽性的位置,嘔吐被視為陰性病邪。正常情況下,如果胸部的陽氣能夠抵抗病邪,就不會出現嘔吐,或是嘔吐時胸部也不會感到脹滿。因此,倘若嘔吐且伴隨胸部脹滿,這是陽氣無法控制、陰寒之氣乘虛而入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吳茱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此言濁陰居陽位。嘔而胸滿也。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有聲無物。謂之)乾嘔(無物則所)吐(者盡是)涎沫。(更兼)頭痛者。(是寒氣從經上攻於頭也。以)吳茱萸湯主之。(溫補以驅濁陰。又以折逆沖之勢也。)
此承上節而補出吐涎沫頭痛。以明此證用此湯之的對也。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說,當陰寒之氣停留在本應屬陽的位置時,就會出現嘔吐且胸部感到脹滿的症狀。
吳茱萸湯方
藥材組成為: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三升,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約七合,一天三次。
所謂的“乾嘔”,是指發出嘔吐聲音但沒有實質內容物被吐出,僅有唾液或痰涎。如果除了乾嘔之外還伴有頭痛,這是因為寒氣沿著經絡向上攻打到頭部所致。這種情況下,就應該使用吳茱萸湯來治療,通過溫補的方式驅除體內的陰寒之氣,同時抑制反胃、衝逆的狀況。
這一段是接續前文,特別提出吐涎沫及頭痛的症狀,以此明確說明使用吳茱萸湯對此類病症的針對性治療效果。
李氏云、太陰少陰從足至胸。俱不上頭。二經並無頭痛證。厥陰經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故嘔吐涎沫者。裡寒也。頭痛。寒氣從經脈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吳茱萸者。以其入厥陰經故耳。余皆溫補散寒之藥。(陽不下交而上逆。則)嘔(陰不上交)而(獨走。則)腸鳴。(其升降失常。無非由於)心下痞(所致)者。(以)半夏瀉心湯主之。
此為嘔證中有痞而腸鳴者。出其方也。此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但治其中。而上嘔下鳴之證俱愈也。
半夏瀉心湯方
白話文:
李氏說:太陰和少陰這兩條經脈,從腳部向上到胸部,都不上達頭部,因此這兩條經脈不會有頭痛的症狀。然而,厥陰經則上行至額頭,並與督脈在頭頂相會。所以,如果出現嘔吐涎沫的情況,這是內裡寒氣所導致的。若伴有頭痛,則是因為寒氣沿著經脈向上攻擊的緣故。在治療時不用桂枝、附子,而選用吳茱萸,是因為吳茱萸能進入厥陰經的緣故。其他使用的藥物都是為了溫補身體並驅散寒氣。(當體內陽氣不往下交融而向上逆行時)會引起嘔吐,(陰氣若不上行交會而單獨下行)則會產生腸鳴聲。(這些升降失調的現象,無一不是因為)心下部位痞塞阻滯(所造成)。遇到這樣的情況,就以「半夏瀉心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裡提到的是嘔吐病症中同時伴隨心下痞塞感及腸鳴的狀況,並給出了「半夏瀉心湯」的方劑。雖然此病症涉及到上中下三焦的功能失調,但中焦氣機為上下交流的關鍵,只要調理好中焦,那麼上部的嘔吐和下部的腸鳴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人參,甘草(各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嘔。胃氣逆也。若下利清穀。乃腸中寒也。今)乾嘔而(下)利(濁黏)者。(是腸中熱也。可知嘔為熱逆之嘔。利為挾熱之利。以)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此言熱邪入里作利。而復上行而為嘔也。與傷寒論大同小異。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白話文:
半夏(半升,清洗過),黃芩,乾薑,人參,甘草(各三兩,炙烤過),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七種藥材,使用十升水來煎煮,煮至剩下六升時,去除藥渣,再繼續煮到剩三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乾嘔是因為胃氣上逆所致。如果伴有排泄清澈稀薄的大便,那是腸中寒的表現。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乾嘔並且(排泄)的大便(混濁黏稠)。(這表明是腸中存在熱象。由此可見,嘔吐是由於熱氣上逆造成的,而腹瀉則夾帶熱邪。應當)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來治療。
這是說熱邪侵入體內導致腹瀉,同時又向上影響而引起嘔吐的病症。這種情況與《傷寒論》中的描述大致相同但有細微差別。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芍藥(一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有聲有物為嘔。有物無聲為吐。)諸嘔吐(有寒有熱。食入即吐。熱也。朝食暮吐。寒也。而此則非寒非熱。但覺痰凝於中。食)谷不得下(咽)者。(以)小半夏湯主之。(祛停飲。散氣結。降逆安胃。自效。)
此為嘔吐而谷不得下者。而出其總治之方也。
小半夏湯方(見痰飲)
嘔吐。而(飲)病在(於)膈上。(飲亦隨嘔吐而去。故嘔吐之)後思水者(知其病已)解。急(以水少少)與之。(以滋其燥。若未曾嘔吐。而先)思水者。(為宿有支飲。阻其正津而作渴。渴而多飲。則舊飲未去。新飲復生。法宜崇土以逐水。以)豬苓散主之。
白話文:
黃芩、生薑(各90克)、甘草(60克)、芍藥(30克)、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以上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煎煮,煮至剩餘三升汁液,去掉藥渣,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一升,白天服兩次,夜晚服一次。
(發出聲音且有實質物為嘔,有實質物但無聲音為吐。)各種嘔吐情況(可分為寒性或熱性,吃進食物立即吐出為熱性,早晨進食傍晚才吐為寒性),這裡所描述的不屬寒也不屬熱,而是感覺有痰瘀滯在胸口,無法吞嚥食物的情況,治療上使用小半夏湯為主。(此方能消除積滯的痰飲,疏散氣結,降低逆氣,安撫胃部,效果顯著。)
這是針對嘔吐且無法進食的情況,所提供的綜合治療方案。
小半夏湯方(詳見痰飲章節)
當嘔吐時,若病癥位於胸膈上方,(隨著嘔吐,積飲也會跟著排出,因此嘔吐)之後想喝水,表示病情已經緩解,應立即給予少量水份。(用以滋潤因嘔吐而變得乾燥的身體。但若在嘔吐之前就感到口渴想喝水,)這可能是早先就存在有深部痰飲,阻礙了正常的體液循環而產生口渴,如果又因為口渴而大量飲水,則原先的痰飲未消,新的水濕又形成,治療上應該強化脾胃功能以排除水濕,適用於豬苓散作為主方。
此遙承第二節之意而重申之。並出其方治也。
豬苓散方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心煩心中懊憹。內熱之嘔也。今)嘔而脈弱。(正氣虛也。)小便複利。(中寒盛也。)身有微熱。見厥者。(正虛邪盛。而阻格其升降之機也。此為表裡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為)難治。(以)四逆湯主之。
此為虛寒而嘔者。出其方治也。陰邪逆則為嘔。陽虛而不能攝陰。則小便利。真陰傷而真陽越。則身有微熱。虛陽又不能布護周身。而見厥脈弱者。此表裡陰陽氣血俱虛之危候也。此症虛實並見。治之當求其本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承接上文進一步強調並提出治療方案。
豬苓散方
成分:豬苓、茯苓、白朮(各等份)
製法:將上述三味藥材磨成細粉。服用方法是每次用方寸匕的量,每日三次,用溫水送服。
症狀解析:如果出現嘔吐且感到心煩、胸悶(這是內熱引起的嘔吐)。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嘔吐伴有脈象弱(體內正氣虛弱的表現),小便次數增多(說明中焦寒氣較重),身體略有發熱,甚至手足逆冷的現象(這是正氣虛弱、病邪旺盛,導致氣血升降失常的表現)。這種情況屬於表裡、陰陽之氣不能協調接續,因此治療起來較為困難。應當使用四逆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這是針對因體虛寒而嘔吐的情況所提出的治療方案。當陰寒之邪上逆會引起嘔吐,陽氣虛弱無法固攝陰液,就會出現小便頻繁;真陰受損而真陽外浮,會導致身體微熱;虛弱的陽氣又無法充盈保護全身,進而出現手足冰冷、脈搏弱的徵象,這表明患者表裡、陰陽、氣血都處於極度虛弱的危險狀態。這種病症同時表現出虛弱與病邪實證的特點,治療時必須從根本著手。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四逆湯。為少陰之專劑。所以救陰樞之折也。然少陰為陰樞。少陽為陽樞。病主嘔。今)嘔而(不厥。)發熱(不微)者。(是少陽相火之病也。以)小柴胡湯主之。
此與上節。為一陰一陽之對子。少陰厥而熱微。宜回其始絕之陽。少陽不厥而發熱。宜清其遊行之火。
小柴胡湯方
白話文:
四逆湯配方: 使用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半、炙甘草二兩。將這三種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二合(約600毫升),濾掉藥渣後,分次溫服。體質較強的人可以使用大附子一枚及乾薑三兩。
(四逆湯是針對少陰經的專用方劑,主要用於輓救陰氣樞機的衰竭。然而,少陰作為陰的樞機,少陽則為陽的樞機,若病症特點為嘔吐,)但(沒有手足逆冷的現象,)並且(伴有發熱而不輕微,)這(是由於少陽相火引發的疾病,應)以小柴胡湯為主治療。
以上兩節說明瞭一對陰陽對立的情況:少陰病見手足逆冷且發熱輕微,適合用四逆湯回復即將衰竭的陽氣;少陽病無手足逆冷但有發熱,適合用小柴胡湯清除過盛的火氣。
小柴胡湯配方: (接續上方提及的小柴胡湯,具體藥物份量及使用方法未在文本中呈現。)
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胃主納穀。其脈本下行。今反挾衝脈之氣而上逆。名曰胃反。)胃反嘔吐者。(以)大半夏湯主之。
此為胃反證出其正方也。千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而吐。外臺治嘔。心下痞硬者。可知此方泛應曲當之妙也。俗醫但言半夏治痰。則失之遠矣。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白話文:
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七種藥材,使用十升水進行熬煮,煮至剩餘六升時,去除藥渣再進行煎煮,直至剩下三升藥液。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每日分三次服用。
(胃的功能主要是接納食物,其脈象本應向下運行,但現在反而夾帶衝脈之氣上逆,這種情況稱為胃反。)對於胃反導致的嘔吐症狀,使用大半夏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是針對胃反病症所提出的標準處方。《千金要方》中用於治療胃反、無法進食且食入即吐的症狀;《外臺祕要》也提到此方可用於治療嘔吐伴有心下痞硬的情況,可見此方應用廣泛且效果恰當。一般常見的誤解僅認為半夏用來治痰,實際上其功效遠不止此。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將上述三味藥材與十二升水混合,加入蜂蜜並攪拌二百四十次,然後進行煎煮,直至剩下二升半的藥液。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剩餘部分可再分次服用。
(又有陽明有熱。大便不通。得食則兩熱相沖。)食已即吐者。(以)大黃甘草湯主之。
此為食入即吐者出其方治也。東垣謂幽門不通。上衝吸門者。本諸此也。外臺治吐水。可知大黃亦能開脾氣之閉。而使散精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矣。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二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胃反病為胃虛挾衝脈而上逆者。取大半夏湯之降逆。更取其柔和以養胃也。今有挾水飲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則水飲從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是舊水不因其得吐而盡。而新水反因其渴飲而增。愈吐愈渴。愈飲愈吐。非從脾而求輸轉之法。其吐與渴。將何以寧。以)茯苓澤瀉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有陽明經熱,大便不通的情況,進食後兩股熱氣交衝,隨即發生食後即吐的症狀,就用大黃甘草湯來治療。
這是針對進食後立即嘔吐的病症提供的方劑。李東垣認為,幽門不通導致向上衝擊到胃口的問題,源頭即在此。外臺祕要也有使用大黃治療吐水的記載,可見大黃能夠打開脾胃氣機的閉塞,促使精微物質散佈到肺部,調節水液通道,向下輸送到膀胱。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二兩,甘草一兩。
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一升,分次溫服。
至於胃反的病症,是因胃虛加上衝脈上逆所致,治療時既要採用大半夏湯來降逆,也要兼顧藥性柔和以滋養胃部。如果胃反的病情伴隨著水飲停滯,且在嘔吐之後感到口渴,這表示水飲隨著嘔吐已經部分排出;但如果是嘔吐未止而同時感到口渴,想喝水,這種情況顯示原先停留的水液並未完全因嘔吐而消除,反而因為口渴而攝入更多水分,導致越吐越渴,越渴越喝,越喝越吐。這種情況下,必須從調理脾胃運輸機能著手,才能解決嘔吐和口渴的問題,此時應以茯苓澤瀉湯為主治療。
此為胃反之因於水飲者而出其方治也。此方治水飲。人盡知之。而治胃反。則人未必知也。治渴。更未必知也。然參之本論豬苓散。傷寒論五苓散豬苓湯。可以恍然悟矣。且外臺用此湯治消渴脈絕胃反者。有小麥一升。更得其秘。
李氏云、五苓散治外有微熱。故用桂枝。此證無表熱。而亦用之者。以桂枝非一於攻表之藥也。乃徹上徹下。可外可內。為通行津液。和陽治水之劑也。
茯苓澤瀉湯方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關於中醫針對由水飲引起的胃部逆轉病症所開出的治療方案。大家普遍瞭解這個方案能治療水飲問題,但可能不清楚它也能治療胃部逆轉,更不知道它還能緩解口渴。然而,通過參考《本論》中的豬苓散、《傷寒論》中的五苓散與豬苓湯,便能明白其功效。此外,《外臺祕要》使用此湯方來治療消渴病(即現代所謂的糖尿病)、脈搏微弱及胃部逆轉的情況,並且在配方中加入了一升小麥,這更是揭示了其深層療效的祕密。
李氏(可能是古代某位醫家)指出,五苓散適用於外表有輕微發熱的症狀,因此使用了桂枝。即便在沒有表熱症狀的情況下依然使用桂枝,是因為桂枝不僅能發汗解表,它還是一種能上下貫通、調節體內外,促進體液循環、和諧陽氣並治療水液代謝失常的良藥。
以下是茯苓澤瀉湯的方劑。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桂枝(各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前言先吐卻渴為欲解者。以其水與熱隨吐而俱去。今)吐後渴欲得水。(且以水不足以止其燥。)而貪飲(不休)者。(是水去而熱存也。以)文蛤湯主之。(方中有麻杏生薑等。除熱導水外。)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此為吐後熱渴而出其方治也。
文蛤湯方
麻黃(三兩),杏仁(五十枚),大棗(十二枚),甘草,石膏,文蛤(各五兩)生薑(三兩)
白話文: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桂枝(各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以上六種藥材,使用十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餘三升液體。接著再次加入澤瀉煎煮,直至剩下二升半。溫熱服用,每次約八合(約一碗半),一天分三次服用。
(如果在治療初期,病人先有嘔吐然後感到口渴,這是病情好轉的跡象,因為嘔吐過程中水分和熱邪一同排出體外。但)如果嘔吐之後依然感到口渴想喝水,(這時單純補充水分並不能緩解其乾燥感,而且)病人不斷大量飲水的情況,(表示體內水分雖失但熱邪仍存。針對這種情況,)應當使用文蛤湯來治療。(文蛤湯的配方中包含麻黃、杏仁、生薑等藥物,不僅能清除熱邪、調理水液代謝,)同時還能輔助治療輕微的風寒、脈象緊張及頭痛症狀。
這是專門用於治療嘔吐後出現的熱性口渴的方劑及用法。
文蛤湯方
麻黃(三兩)、杏仁(五十枚)、大棗(十二枚)、甘草、石膏、文蛤(各五兩)、生薑(三兩)。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乾嘔吐逆。(胃中氣逆也。)吐涎沫。(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以)半夏乾薑散主之。
此為胃寒乾嘔者而出其方也。
徐忠可云、此比前乾嘔吐涎沫頭痛條。但少頭痛。而增吐逆二字。彼用茱萸湯。此用半夏乾薑散。何也。蓋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一也。然前有頭痛。是濁陰上逆。格邪在頭為疼。與濁陰上逆。格邪在胸而滿相同。故俱用人參薑棗助陽。而以茱萸之苦溫。下其濁陰。此則吐逆。
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用參。專以乾薑理中。半夏降逆。謂與前濁陰上逆者。寒邪雖同。有高下之別。特未至格邪在頭在胸。則虛亦未甚也。
白話文:
上方七種藥材,使用六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二升時,趁溫熱分兩次服用,每次一升。飲服後若出汗,表示病情即將好轉。
症狀為乾嘔及嘔吐感、胃中氣向上逆行,以及唾液分泌增多(這是因為上焦部位有寒氣,導致口中多涎)。這種情況下,主要使用半夏乾薑散作為治療方劑。
這裡提到的是針對胃寒所引起的乾嘔所開出的處方。
徐忠可指出,這個案例相比之前提到的乾嘔、唾液增多及頭痛的症狀,缺少了頭痛的表現,而增加了「吐逆」的描述。前例使用吳茱萸湯,這裡則選用半夏乾薑散,原因何在?兩者同樣存在上焦寒氣而致口中多涎的情況。然而,前者伴隨頭痛,顯示是寒濕陰邪上逆,阻滯於頭部引起疼痛,這與寒濕陰邪上逆導致胸部滿脹的機制相似,因此都採用人參、生薑和大棗來輔助身體陽氣,並利用吳茱萸的苦溫性質驅除寒濕陰邪。而本例中出現吐逆,
很明顯是胃部寒氣較重,導致持續吐逆不止,所以不使用人參,專門以乾薑溫中散寒,配合半夏抑制胃氣上逆。可見與前例寒濕陰邪上逆的情況相比,雖然寒邪本質相同,但在病位上有上下之分,且尚未達到陰寒邪氣阻滯於頭部或胸部的程度,因此虛弱狀況也未算嚴重。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
病人(寒邪摶飲。結於)胸中(阻其呼吸往來出入升降之機。其證)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寒飲與氣。相摶互擊。逼處心臟。欲卻不能。欲受不可。以致)徹心中憒憒無(可)奈(何之狀。而不能明言)者。(以)生薑半夏湯主之。
此為寒邪摶飲。似喘似嘔似噦而實非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喘嘔噦。俱上出之象。今有其象。而非其實。是膈上受邪。未攻肺。亦不由胃。故曰胸中。又曰、徹心中憒憒無奈。徹者。通也。謂胸中之邪既重。因而下及於心。使其不安。其憒憒無可奈何也。生薑宣散之力。入口即行。故其治最高。而能清膈上之邪。合半夏並能降其濁涎。
白話文:
半夏乾薑散方的製法與用法如下:
取等量的半夏和乾薑,將這兩味藥物搗碎成粉末。使用時,取方寸匕(約等於現代的少量,大約2-3克)的藥粉,加入一升半的米漿水(可用稀釋的米湯替代),煮至剩餘七合(約等於現代的350毫升),然後一次性服下。
該方適用於病人遭受寒邪影響而導致水飲停聚,影響胸中,進而幹擾到正常的呼吸和氣機升降,症狀表現為類似喘息但並非真正喘息,類似嘔吐和噦逆卻又不完全是。這是因為寒飲與氣相搏擊,擠壓心臟位置,造成病人感到胸口鬱悶、不適,卻難以明確表達這種痛苦感受的情況。此時,可以使用生薑半夏湯作為主方治療。
此處描述的病症是由於寒邪與水飲交結所致,雖有喘、嘔、噦的症狀表現,實際上並非這些疾病的典型狀況。徐忠可指出,喘、嘔、噦均屬向上衝逆的症狀,而本病雖有這些症狀的外觀,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喘、嘔、噦。這是因為病邪位於胸膈之間,尚未侵犯到肺部,也不直接源於胃部問題,因此特指「胸中」。他進一步解釋,所謂「徹心中憒憒無奈」,是指胸中的病邪影響深重,甚至波及心臟,使人心中不寧,產生一種難以忍受又無可奈何的感覺。生薑具有很好的發散作用,服用後迅速起效,能夠清除胸膈以上的病邪;配合半夏,則能共同降低並排出積聚的痰涎。
故主之。與茱萸之降濁陰。乾薑之理中寒不同。蓋彼乃虛寒上逆。此惟客邪摶飲於至高之分耳。然此即小半夏湯。彼加生薑煎。此用汁而多。藥性生用則上行。惟其邪高。故用汁而略煎。因即變其湯名。示以生薑為君也。
生薑半夏湯方
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嘔止停後服。
(彼夫初病。形氣俱實。氣逆胸膈間。以致)乾嘔(與)噦。若手足厥者。(氣逆胸膈。不復行於四肢也。以)橘皮湯主之。
白話文:
因此,這裏所治療的是由於外來客邪和痰飲積聚在身體最高部位的情況,與使用茱萸下降陰寒、乾薑溫中散寒有所不同。那種情況是因為體內虛寒導致氣向上逆行,而這裡僅是外邪與痰飲聚集所致。這個處方實際上接近小半夏湯,但那裡會加入生薑煎煮,這裡則是使用生薑汁且用量較大。藥材生用時趨向上行,由於病邪位置偏高,所以採用生薑汁並略微煎煮。也因此改變了湯方的名稱,以表明生薑在此方中的主導地位。
生薑半夏湯方
成分: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製法:將半夏兩味藥物,加入三升水中煎煮至剩兩升,再加入生薑汁,繼續煎煮至剩一升半。稍涼後,分成四份,每日服用三次,夜晚一次。若嘔吐停止,則可停止後續服藥。
(對於一開始患病時,體形與氣息都較為壯實的患者,若氣逆於胸膈之間導致)乾嘔和噦逆,甚至手腳冰冷者,(這是因為氣機逆於胸膈,無法順暢到達四肢的緣故,)應以橘皮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此為噦之不虛者而出其方治也。古噦證即今之所謂呃也。要知此證之厥。非無陽。以胃不和。而氣不至於四肢也。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更有胃虛而熱乘之。而作)噦逆者。(以)橘皮竹茹湯主之。
此為噦逆之挾虛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此不兼嘔言。是專胃虛而沖逆為噦矣。然非真元衰敗之比。故以參甘培胃中元氣。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溫。下其上逆之氣。亦由上焦陽氣不足以御之。乃呃逆不止。故以薑棗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陽。漸暢而下達。謂上焦固受氣於中焦。而中焦亦稟受於上焦。上焦既宣。則中氣自調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關於治療古代所稱的「噦」,即現代所指的「呃逆」的記載。噦逆發生時,並非體內無陽氣,而是因為胃氣不和,導致氣血無法順利達到四肢。
橘皮湯方
藥材: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使用方法:將上述兩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三升,溫熱後分次服用一升,飲下後即可見效。
另外,有時因胃虛加上熱氣侵擾而引起的噦逆,可以使用橘皮竹茹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這裡提到的是針對噦逆同時伴有體虛的情況所開出的方劑治療。
徐忠可指出,這裡所述未包含嘔吐情況,專指因胃虛引發的氣向上衝擊而致噦逆的病症。這種情況並不等同於元氣嚴重衰弱的狀況。因此,治療上採用人參和甘草來滋補胃中的元氣,同時使用橘皮和竹茹,一寒一溫,以調和向上逆行的氣機。這是因為上焦的陽氣不足,無法有效控制氣機,導致噦逆不止。因此加入薑和大棗,用以宣通上焦,促使胸中的陽氣逐漸暢通並向下延伸。上焦得到疏通後,自然有助於中焦氣機的調和,因為上焦的機能與中焦相互影響,上焦暢達,中焦機能也會跟著和諧運作。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總而言之。病證不同。而挈要之道。在氣則曰陰陽。在身則曰臟腑。)夫六腑(之)氣(陽也。陽氣虛)絕(不溫)於外者。手足(無陽以運之。則時覺畏)寒。(胸中無陽以御下焦之陰。則嘔吐噦之類。皆為陰逆)上氣。(且)腳(下無陽氣之運而生寒。寒主收引而為)縮。
五臟(之)氣(陰也。陰氣虛)絕(不守)於內者。(則下)利不禁。下(利之)甚者。(陰脫不隨陽氣以運行。則)手足不仁。
白話文:
橘皮竹茹湯配方如下:
- 橘皮:二斤
- 竹茹:二升
- 大棗:三十枚
- 生薑:半斤
- 甘草:五兩
- 人參:三兩
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十升水中,煎煮至剩餘三升,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日三次,每次一升。
總括來說,各種病症雖異,掌握關鍵之處在於分辨氣的陰陽以及涉及的臟腑。六腑之氣屬陽,若陽氣衰竭無法溫煦體表,則會感到手足發冷;胸中無陽氣抵禦下焦陰寒上升,可能出現嘔吐等陰寒上逆的症狀,並且因下肢缺乏陽氣溫煦而冰冷、收縮。相反地,五臟之氣屬陰,若陰氣衰竭無法內守,會導致腹瀉不止;嚴重時,由於陰液脫失無法跟隨陽氣正常運行,還可能引起手足麻木無力。
此提出臟腑以陽絕陰絕。為危篤證指出兩大生路。總結上文嘔吐噦等證。並起下文利證。此於上下交界處著神。
沈自南云、六腑為陽。氣行於外。蓋胃為眾腑之原。而原氣衰。陽不充於四肢。則眾腑之陽亦弱。故手足寒。上氣腳縮。即陽虛而現諸寒收引之象也。諸臟屬陰。藏而不瀉。然五臟之中。腎為眾陰之主。真陽所寄之地。但真陽衰微。則五臟氣皆不足。胃關不闔。瀉而不藏。則利不禁。
而下甚。甚者。陽氣脫。而陰血痹著不行。故手足不仁。此仲景本意。欲人治病以胃腎為要也。
(下利證有重輕。當以脈別之。假如)下利脈沉(者主裡。)弦者。(主急。見是脈者。則知其裡急)下重。脈大者。(為邪盛。又為病進。見是脈者。)為未止。(微弱者。正衰而邪亦衰也。數者。陽之象也。)脈微弱(中而見)數者。(則)為(陽氣將復。故知其利)欲自止。
白話文:
這裡提到了臟腑的陽絕與陰絕,作為病情危急的指標,並指出兩個主要的治療方向。總結了先前關於嘔吐、噦氣等症狀的描述,同時為接下來討論利證(腹瀉)做鋪墊,在文章的轉折處特別強調其重要性。
沈自南認為,六腑屬陽,其氣運行於身體外表。胃作為六腑的根本,一旦原氣衰退,則陽氣無法充分達於四肢,導致其他腑的陽氣也跟著減弱,因而手足會感到寒冷,上氣不順且腳部縮緊,這些都是陽氣虛弱而表現出的寒凝收引特徵。五臟屬於陰,主收藏而不洩,其中腎為陰中之主,蘊含真陽。但當真陽衰微時,五臟的氣都不充足,胃的控制功能失常,無法收斂而致腹瀉不止。
嚴重的情況下,陽氣脫失而陰血瘀滯不通,造成手足麻木無力。張仲景的本意是希望人們在治病時重視調理胃和腎。
(腹瀉的情況有輕有重,應根據脈象來區分。例如:)如果腹瀉時脈象沈(表示病在裡),弦脈(表示病情急迫,出現這種脈象就知其裡急),伴有肛門墜脹感;脈象大(代表邪氣盛,也是病情進展的跡象,見到這種脈象),意味腹瀉未停止;若是脈象微弱(代表正氣衰弱,邪氣也隨之衰減),中間夾雜數脈(數脈象徵陽氣),則表明陽氣正逐漸恢復,由此可推知腹瀉即將自行停止。
雖(下利以發熱為逆證。而既得微弱中見數之脈。邪去正復。)發熱(必自已而)不死。
此以脈而別下利之輕重也。內經以腸澼身熱則死。寒則生。此言雖發熱不死者。以微弱數之脈。知其邪去而正將自復。熱必不久而自退。正與內經之說相表裡也。
下利手足厥冷(陽陷下。不能行於手足也。)無脈者。(陽陷下。不能充於經脈也。)灸之。(起陷下之陽。手足應溫。而竟)不溫。(然手足雖不溫。而猶望其脈還為吉兆。)若脈(亦)不還。反(加)微喘者。(是下焦之生氣。不能歸元。而反上脫也。必)死。(所以然者。
脈之元始於少陰。生於趺陽。少陰趺陽。為脈生始之根。少陰脈不至。則趺陽脈不出。故少陰在下。趺陽在上。故必)少陰(上合而)負(於)趺陽者。(戊癸相合。脈氣有根。其證)為順也。(其名負。奈何。如負戴之負也。)
白話文:
雖然拉肚子時伴隨發熱通常被視為不良徵兆,但假如脈象呈現微弱中夾帶數搏的狀況,這表示邪氣正在消退,正氣即將恢復。即使出現發熱,也必定會自行減退而不致死亡。
這是通過脈象來區分拉肚子病情輕重的方法。《內經》中提到,腹瀉伴有身體發熱則預後不良,若寒涼則較佳。這裡所說的雖發熱卻不死,是因為從微弱中帶數的脈象可判斷邪氣已經消散,正氣即將自我恢復,發熱不會持續很久就會自然消退,這與《內經》的論點相輔相成。
如果拉肚子時手腳冰冷(這是因為陽氣陷入下焦,無法到達手足),且摸不到脈象(這是因為陽氣沈陷,無法充滿經脈),進行艾灸治療(目的是提升陷下的陽氣,期望手足能回暖),但最終手足仍沒有回溫(即便手足未回暖,仍期待脈象能有所好轉作為吉祥的跡象),假如此時脈象也沒有恢復,反而出現輕微喘息(這意味下焦的生命力無法回歸根本,反而向上脫離),那麼病人將會死亡。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脈象的根本源於少陰,成長於趺陽,少陰和趺陽是脈象生成的根基。如果少陰的脈搏未到達,趺陽的脈搏也不會出現。因此,少陰位於下方,趺陽在上方,唯有當少陰的脈象上行並能與趺陽的脈象相互配合時(如同戊癸相合,脈氣有了根源),這種情況被稱為順症。這裡所說的「負」,就如同背負或承載之義,表明脈象的相互支持與協調。
此言下利陽陷之死證。而並及於脈之本原也。
下利(大熱而渴。則偏於陽。無熱不渴。則偏於陰。皆未能即愈。若)有微熱而渴。(則知其陰陽和也。)脈弱者。(則知其邪氣去也。見此脈證。)今自愈。
下利脈數。(為熱利也。若身無大熱。止)有微熱汗出。(其熱亦隨汗而衰矣。)今自愈。設脈緊(者。為表邪未衰。故)為未解。
下利(以見陽為吉。若)脈數而渴者。(是陽能勝陰。)今自愈。(表和熱退。而脈數與渴。)設不瘥。必圊膿血。以(里)有熱(反動其血)故也。(下利。脾病也。弦。肝脈。脾病忌見肝脈。若)下利脈反弦。(似非美證。但弦中浮而不沉。兼見外證)發熱身汗者(其弦不作陰脈看。與脈數有微熱汗出一例。當自)愈。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中醫對於腹瀉(下利)病症及其脈象的分析,並指出哪些情況下可能自癒或未癒的指標。
如果腹瀉時伴隨著大熱和口渴,這通常屬於偏於陽性的症狀;如果沒有發熱且不口渴,則偏向陰性,這兩種情況都難以立即痊癒。但是,如果出現輕微的發熱並且感到口渴,這表示陰陽較為平衡,加上脈象呈現弱象,就表明邪氣已經減退,這種情況下腹瀉往往能夠自行痊癒。
腹瀉時脈象快速(數脈),通常是因為有熱邪存在。如果身體沒有高熱,只有輕微發熱並且出汗,那麼熱邪隨著汗出而減弱,這種情況也能自癒。但如果脈象緊繃,代表表邪還未消散,因此病情尚未解除。
一般來說,腹瀉時脈象呈現陽性特徵(如數脈)被視為較好的跡象。如果脈數且伴有口渴,這意味著陽氣能夠剋制陰邪,通常預示自癒。然而,如果在表症和熱象緩解後,脈搏仍然快速且有口渴感未消,那麼如果症狀沒有好轉,很可能腹瀉會夾帶膿血,這是因為體內仍有熱邪,幹擾了血液所致。(腹瀉通常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而弦脈通常與肝臟有關,脾胃病見到弦脈通常不是好現象。)但若腹瀉時脈象雖弦卻浮而不沈,且同時伴有發熱出汗等外在表現,這種弦脈不應視作陰性脈象處理,類似於前面提到的「脈數有微熱汗出」的情況,也有可能自癒。
下利(而失)氣(不已)者。(是氣滯而亂。又在寒熱之外。但)當利其小便。(小便利。則氣化而不亂矣。)
下利(屬寒者。脈應沉遲。今)寸脈反浮數。(其陽強可知)尺中自澀者。(其陰弱可知。以強陽而加弱陰。)必圊膿血。
前章既言下利脈微弱數。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此六節即承前意而言脈證或有參差。其內邪喜於外出。則一理也。但變熱者。必見血耳。
下利清穀。(為裡虛氣寒也。宜溫其中。)不可攻其表。(若服表藥。令其)汗出(則陽虛者氣不化。)必脹滿。
此言裡氣虛寒。不可誤汗以變脹也。
下利脈沉而遲。(其為陰盛陽虛無疑矣。陽虛則氣浮於上。故)其人面少赤。(雖)身有微熱。(尚見陽氣有根。其奈陽不敵陰。為)下利清穀(而不能遽止。)者。(是陽熱在上。陰寒在下。兩不相接。惟以大藥救之。令陰陽和。上下通。)必鬱冒汗出而解。(然雖解而)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陽在上而不行於下。)下(焦陽)虛故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腹瀉並且伴有持續的氣機紊亂(例如腹部脹氣不停),這是因為氣滯而混亂,不單純是寒熱問題。這種情況下,應該著手於利導小便(促進小便排出)。當小便變得順暢時,氣機就能夠得到調和而不至於紊亂。
對於屬寒性的腹瀉,脈象通常會表現為沈遲。但如果寸部脈象反而浮數,可見其體內陽氣偏旺;同時,尺部脈象感覺細澀,顯示陰分較弱。這種陽強陰弱的情況,很可能導致排泄物中帶有膿血。
前文提過,腹瀉時脈象微弱且數,表示病情趨向自愈,即便伴有發熱也不致危及生命。接下來的這幾點延續之前的論述,說明在診斷時可能會遇到脈象或症狀有所差異的情況,但根本上體內邪氣傾向外排是一致的。只是當病情轉化伴有熱象時,往往會出現出血的情形。
腹瀉且排出未經消化的食物(清穀),這是由於體內氣虛且寒。治療上應該溫暖脾胃,不應該使用發汗的表藥。如果錯誤地使用了發汗藥物,使得患者出汗,那麼原本就陽氣虛弱的人更難以氣化水液,很可能會導致腹部脹滿不適。
這裡強調的是,當腹部氣虛且寒時,千萬不要誤用發汗方法,否則可能引發腹部脹滿的併發症。
腹瀉時脈象沈而遲,可以明確是陰盛陽虛的狀況。陽氣不足會導致氣浮於上半身,因此患者面部可能略現紅色。即使身體有輕微的發熱,也顯示陽氣尚未完全衰竭,但是由於陽氣無法抵禦過盛的陰寒,腹瀉且排出未經消化食物的症狀仍持續存在。這種情況是上半身有陽熱而下半身陰寒,兩者不相協調。治療上需要用強力的藥物來調和陰陽,使上下氣機通暢,如此一來,症狀會隨著頭暈、出汗而緩解。然而,在病癒過程中,病人可能會有輕微的手腳逆冷現象,這是因為面部看似有陽氣(即“面戴陽”),實際上是下焦陽氣虛弱所致。
此言三陽之陽熱在上。而在下陰寒之利。可以冀其得解。師於最危急之證。審其一線可回者。亦不以不治而棄之。其濟人無已之心。可謂至矣。
下利後。(中土虛也。中土虛。則不能從中焦而注於手太陰。故)脈絕。(土貫四旁。而主四肢。土虛則)手足厥冷。(脈以平旦為紀。一日一夜。終而復始。共五十度而大周於身。)晬時(為循環一周。而)脈(得)還手足溫者。(中土之氣將復。復能從中焦而注於太陰。故)生。脈不還者。(中土已敗。生氣已絕。故)死。
此言生死之機。全憑於脈。而脈之根。又藉於中土也。其脈生於中焦。從中焦而注於手太陰。終於足厥陰。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水下百刻一周。循環至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故還與不還。必視乎晬時也。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說,當三陽經的熱性病邪居於身體上部,而下部出現陰寒性的腹瀉時,仍可期望病情有好轉的可能。醫者在面對最危險緊急的病症時,如果發現有一線生機可輓回,也不會因為治療困難而放棄。這種竭盡全力救人的心態,可說是達到極致了。
在腹瀉之後,(這是因為中土(脾胃)氣虛導致的。中土氣虛,就無法順利地通過中焦輸布到手太陰肺經,因此)脈象會變得微弱。(脾胃作為身體四方的中心,主管四肢機能,一旦脾胃虛弱,)就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正常脈象隨著一天時間的變化有規律地運行,一天一夜共計五十次循環,流遍全身。)若經過一晬時(約兩個小時)的時間,脈象能夠(恢復正常,並且)使得手腳回暖,(這表示中土之氣即將恢復,重新能夠從中焦輸布到手太陰肺經),那麼病人就有生存的可能。如果脈象沒有恢復,(這意味著中土功能已經崩潰,生命力已斷絕),則預示死亡。
這裡所講的生死關鍵,完全取決於脈象的變化,而脈象的根本,又依賴於中土(脾胃)的功能。脈搏源於中焦,經由中焦輸送到手太陰肺經,最終到達足厥陰肝經,經歷陽經二十五次循環和陰經二十五次循環,配合著每刻(大約兩分鐘)的水流節律,總計一百刻即一天一夜,完成五十次大循環後,再回到手太陰肺經。所以脈象能否恢復,一定要根據一晬時的週期來判斷。
通脈四逆湯。白通湯。或加膽尿。皆神劑也。
前皆言下利。此復言利後。須當分別。
下利後。腹脹滿。(里有寒也。)身體疼痛者。(表有寒也。一時併發。當以里為急。)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所以然者。恐裡氣不充。則外攻無力。陽氣外泄。則裡寒轉增也。)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
此為寒而下利。表裡兼病之治法也。
四逆湯方,(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
白話文:
通脈四逆湯、白通湯,或者加上膽汁和人尿,這些都是效果顯著的良方。
前面提到了腹瀉的情況,這裡進一步談到腹瀉之後的處理,需要區分對待。
如果腹瀉後出現腹部脹滿(這是因為體內有寒氣),並且身體感到疼痛(這是表面也有寒氣,兩者同時發生的情況下,應優先處理體內的寒氣),應該先溫暖體內,然後再處理表面的問題(這樣做的原因是擔心如果體內的氣血不充足,則治療表面症狀的效果會不佳;一旦體內的陽氣外洩,體內的寒氣反而會加重)。溫暖體內可使用四逆湯,治療表面症狀則適用桂枝湯。
這是指因寒氣引起的腹瀉,並且表層與內部同時患病的治療方法。
四逆湯方(詳見上方)
桂枝湯方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五種藥材,搗碎後,用七升水,以小火煎煮至剩三升,去除藥渣,調節至適宜的溫度後,服用一升。服藥後不久,應喝下一升熱粥以增強藥效,然後保持溫暖,大約一個時辰左右,全身會微微出汗,這樣效果最佳。但不應讓汗水像被雨淋那樣淌下,否則病情難以痊癒。如果一服藥後就出汗,且病情好轉,則停用後續的服藥。
(然亦有實邪之利。所謂承氣證者。何以別之。)下利三部脈皆平。(不應胸中有病。然)按之心下堅者。(此有形之實證也。其初未動氣血。不形於脈。而杜漸即在此時。法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者。寒也。)而(遲與)滑(俱見)者。(不為寒。而為)實也。(中實有物。能阻其脈行之期也。實不去。則)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本不滑。而)反滑者。(為有宿食。)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陳積在脾。脾主信而不愆期。)以(前此之積)病(去而)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有時候腹瀉是因為實邪所致,這就是所謂的承氣證。如何區分呢?如果病人腹瀉且三部脈象都平和,雖然胸部看似無病症,但按壓心下部位感覺堅硬,這就是有形的實證。初期可能尚未影響氣血,因此脈象上不明顯,但應及早處理以防止情況惡化。這種情況下,應該迅速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
如果腹瀉且脈象遲緩(表示寒性),但同時脈象又遲緩兼滑(表示有痰濕或瘀血等實邪),這並非單純的寒性腹瀉,而是有實邪存在,實邪阻礙了脈搏的正常運行。只要實邪未除,腹瀉就不會停止。這種情況也要迅速使用大承氣湯治療。
腹瀉時,若脈象本應不滑而反呈現滑象,這通常意味著有宿食積滯。需要透過排泄將這些積留的食物排出,腹瀉才能痊癒。這種情況適用大承氣湯。
倘若腹瀉已經好轉,但在特定的年月日時又再次發作,這是因為之前積留在脾臟的舊疾未完全清除。脾臟主管身體的規律性,因此病癥會按照一定週期復發。對此,應該採取下法治療,適用大承氣湯。
此言下利有實邪者。不問虛實久暫。皆當去之。不得遷延養患也。
大承氣湯(見痙病)
(然大承氣外。又有小承氣之證。不可不知。)下利譫語者。(火與陽明之燥氣相合。中)有燥屎也。(燥屎堅結如羊屎。若得水氣之浸灌不驟者。可以入其中。而潤之使下。若盪滌過急。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故不用大承氣。而以)小承氣湯主之。
此言為下利譫語。下不宜急者。出其方治也。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枳實(三枚),厚朴(二兩炙)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對於有實質邪氣導致的腹瀉,無論病人的體質虛實、病程長短,都應當及時清除邪氣,不應拖延,避免病情惡化。
接著提到大承氣湯(此藥方見於治療痙病的章節),但提醒除了大承氣湯之外,還需瞭解有小承氣湯適用的情況。
當腹瀉伴有譫語時,這是因為火毒與陽明經的燥熱之氣相合,在體內形成了燥屎(類似硬固的羊屎)。如果能得到適度的水分滋潤,這些燥屎可以被軟化並排出;但如果急於使用強力瀉下,就像把水倒在石頭上,水會流走而石頭依舊堅硬,因此不適合使用大承氣湯,而應該使用小承氣湯來治療。
這裡特別指出,針對腹瀉並伴有譫語,且不適合急劇瀉下的情況,提供了小承氣湯的處方。
小承氣湯的配方如下:
- 大黃 四兩
- 枳實 三枚
- 厚朴 二兩(炙烤過的)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下利便膿血者。(由寒鬱轉為濕熱。因而動血也。以)桃花湯主之。
此為利傷中氣。及於血分。即內經陰絡傷則便血之旨也。桃花湯姜米以安中益氣。赤石脂入血分而利濕熱。後人以過澀疑之。是未讀本草經之過也。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研末),乾薑(二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熱。去滓。溫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白話文:
取上述三味藥材,使用四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一升二合的液體後,去除藥渣。將藥液分作兩份,溫熱後服用,一旦腹瀉停止則停藥。
對於腹瀉並伴有排出血塊及黏液的情況(這是由寒氣鬱結轉化為濕熱狀態,進而影響血液所致),應以桃花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此病症屬於腹瀉傷害了中氣,甚至影響到血分,符合《內經》中所提到的「陰絡受損則導致便血」的原理。桃花湯中的乾薑與粳米能安定中氣、增強體力;赤石脂則能作用於血分,有利於清除濕熱。後世有人因赤石脂質地收斂而產生疑慮,這是未曾深入研究《本草經》的誤解。
桃花湯方
藥材組成為:赤石脂一斤(其中一半保持原狀,另一半磨成粉末),乾薑二兩,粳米一升。
將上述三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待粳米煮熟後,濾去藥渣,保留七合的藥液,再加入赤石脂粉末一方寸匕,調和均勻。每日服用三次,如果服用一次後症狀即見好轉,則無需繼續服用剩餘藥物。
熱利下重者。(熱邪下入於大腸。火性急速。邪熱甚。則氣滯壅閉。其惡濁之物。急欲出而未得遽出故也。以)白頭翁湯主之。
此為熱利之後重。出其方治也。辨證全在後重。而裡急亦在其中。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前既言下利後之厥冷矣。今更請言下利後之煩乎。)下利後(水液下竭。必熱上盛。不得相濟。乃)更(端復起而作)煩。(然)按之心下濡者。(非上焦君火亢盛之煩。乃下焦水陰不得上濟之煩。此)為虛煩也。(以)梔子豉湯主之。
白話文:
對於有熱利且排便時感到特別沈重困難的人(這是因為熱邪影響到大腸,熱性本就急迫,若熱勢過盛,會導致氣機阻滯,污濁物急於排出卻無法迅速排出的狀況),應該使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這裡談的是熱利伴隨有肛門重墜感的症狀,處方如下,診斷重點集中在肛門重墜感,而腹內緊迫感也包含在其中。
白頭翁湯方
成分:白頭翁(6克),黃連、黃柏、秦皮(各9克)
做法:將上述四味藥材加水1400毫升煎煮,煮至剩餘700毫升,去掉藥渣,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約350毫升,如未見好轉可再次服用。
(先前已經提過下利後可能出現手足逆冷的情況,現再論及下利後可能產生的煩躁感。)下利之後(身體水分流失,易造成上半身熱象偏盛,上下不能協調),可能會出現(新的或再度發生的)煩躁不安。(然而)如果按壓心下部位感覺柔軟無抵抗(這表明並非心肺上焦火旺所致的煩躁,而是因為下焦水分不足無法上行滋潤所引起的煩躁),這種情況被稱為虛性煩躁。(對此)應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此為利後更煩者。出其方治也。下利後二條。一以厥冷。一以虛煩。遙遙作對子。漢文之奧妙處。不可不細繹之。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愈。(末八字。宜從張氏刪之。)
(屎水雜出。而色不大黃。名為)下利清穀。裡寒(而格其)外熱。(陽氣外散而)汗出(陽氣虛微)而厥。(以)通脈四逆湯主之。
此為下利陰內盛而陽外亡者。出其方治也。里不通於外。而陰寒內拒。外不通於里。而孤陽外越。非急用大溫之劑。必不能通陰陽之氣於頃刻。上言裡熱下利而為下重。此言裡寒下利而為清穀。隔一節。以寒熱作對子。
白話文:
這是在討論腹瀉之後出現更為煩躁的情況,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案。接下來的內容提到了兩種腹瀉後的狀況:一為手足厥冷,一為虛弱引起的煩躁不安,兩者在敘述上呈現對照。這裡展現了漢文表達的精妙,值得細細品味。
梔子豉湯方
藥物組成:梔子十四枚(壓破),香豉四合(用布包裹)。
使用方法:將上述兩味藥材加入四升水中,先煎煮梔子至剩餘二升半水量,再加入香豉煮至剩一升半,去除藥渣後,分成兩次服用。溫熱時服用一次,若能引吐則療效更佳。(最後八個字建議依照張氏意見刪除。)
當排泄物中夾雜水分且顏色不偏向深黃,這種情況被稱為“下利清穀”。這是因為體內寒氣阻隔,使得外部呈現熱象(即體表發熱)。由於體內陽氣外散,會出汗,同時因陽氣虛弱而手足冰冷。這種情形下,應該使用“通脈四逆湯”作為主治療法。
這裡描述的是腹瀉伴有體內陰寒過盛而體外表現陽氣衰竭的狀態,並提出了治療方案。體內外氣機不暢通,內部陰寒抵制外界,外部陽氣無法內歸,這種情況下,必須迅速使用強力溫補藥物,才能在短時間內調和陰陽。前面提到了裡熱型腹瀉伴隨肛門墜重感,這裡則是論述裡寒型腹瀉導致排泄物如米泔水般的“清穀”症狀,兩者間隔一節,透過寒熱對比進行論述。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二兩強人可四兩),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趙氏曰、大腸與肺合。大抵腸中積聚。則肺氣不行。肺有所積。大腸亦不固。二害互為病。大腸病而氣塞於肺者痛。肺有積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參通九竅。利大小腸。氣通則痛愈。積去則利自止。喻氏曰、後人有疑此非仲景之方者。夫詎知腸胃有病。其所關全在肺氣耶。程氏疑是腹痛。本草云、紫參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
白話文:
通脈四逆湯配方如下:
成分:生附子一塊,乾薑二兩(體質強健者可使用四兩),炙甘草二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三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二合(約600毫升)時,濾去藥渣,將藥液分作兩份,溫熱後分別服用。
針對下利(腹瀉)及肺部疼痛的症狀,可使用紫參湯進行治療。
趙氏註解道,大腸與肺相輔相成,若大腸中有積聚,將影響肺氣的運行;反之,肺部若有積滯,也會導致大腸功能失調。這兩者相互影響,形成疾病。當大腸問題導致肺氣阻塞時會引起疼痛,肺部有積滯同樣也會感到疼痛。治療上需使氣機暢通,紫參能疏通九竅,促進大小腸蠕動,氣血流通則疼痛減輕,積滯消除後腹瀉自然停止。
喻氏補充說明,有人懷疑此方非張仲景所創,卻不知腸胃疾病其實與肺氣狀況密切相關。程氏則質疑此方是否適用於腹痛,據本草記載,紫參能治療心腹積聚及寒熱邪氣。
余憶二十歲時。村中橋亭。新到一方士。蓬頭跣足。臘月冷食露臥。自言懸壺遍天下。每診一人。只取銅錢八文。到十人外。一文不取。人疑不敢服其藥。間有服之者。奇效。掀髯談今古事。聲出金石。觀者繞於亭畔。時余在眾人中。渠與余拱而立曰。我別老友二十年矣。我樂而汝苦奈何。
隨口贈韻語百餘言。皆不可解。良久又曰。士有書。農醫無書。重在口傳。漢人去古未遠。得所傳而筆之。歸其名於古。即於本經中指出筆誤十條。紫參其一也。南山有桔梗根。似人參而鬆。花開白而帶紫。又名紫參等語。余歸而考之。與書不合。次早往問之。而其人去無蹤跡矣。
白話文:
我回憶起二十歲那年,村裡的橋亭來了一位道士,他頭髮蓬亂,光著腳丫,在寒冬臘月裡餐風露宿。他自己說走遍天下懸壺濟世,每次為人診病,只收取八文銅錢,超過十個人後就分文不取。人們心存疑惑,不敢服用他的藥,但偶爾有人試了,效果奇特。他談論古今事情時,鬍子掀動,聲音鏗鏘有力,圍觀的人羣繞滿了亭子周邊。當時我置身人羣中,他與我拱手而立,說道:「我與老友已分別二十年,我過得快樂而你卻如此辛勞,這該如何是好呢?」
接著他隨口吟誦了一百多句韻文,都讓人難以理解。過了一會兒他又說:「士人有書可讀,農夫和醫生卻沒有書,知識重在口耳相傳。漢代人離古代不算太遠,得到真傳後便記錄下來,並將這些成果歸功於古人。他曾指出了《本草經》中的十個筆誤,其中之一就是紫參。南山生長的桔梗根,形似人參但質地較鬆,開白色花朵帶有紫色,又稱為紫參等等。」我回家後查閱資料,發現與書上的記載不符。第二天一早再去尋問他,那人卻已經無影無蹤了。
始知走江湖人。好作不可解語以欺人。大概如此。渠妄言之。而予不能妄聽之也。今因注是方。而憶及紫參即桔梗之說。頗亦近似。姑附之以廣聞見。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沈自南云、此下利氣之方也。前云當利小便。此以訶黎勒味澀性溫。反固肺與大腸之氣。何也。蓋欲大腸之氣。不從後泄。則肺旺木平。氣走膀胱。使小便自利。正為此通則彼塞。不用淡滲藥。而小便自利之妙法也。
白話文:
才知道那些走江湖的人,喜歡用難以理解的話來欺騙別人,大致上就是這樣。他們隨意亂說,但我不能隨便聽信。現在因為要註解這個方子,想起了紫參即是指桔梗的說法,兩者頗爲相似,故此附帶一提以增廣見聞。
紫參湯方
藥材: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做法:將上述兩味藥材,用五升水先煎煮紫參至剩下二升,再加入甘草煮至剩下一升半。分為三次,溫熱飲用。
對於氣利症狀,可使用訶黎勒散來治療。
沈自南說:這是用於治療下痢伴有氣虛的方子。前面提到應當通過利小便來治療,這裡使用訶黎勒,其味道苦澀且性質溫和,能反而固守肺部與大腸的氣機,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希望大腸的氣能夠不從後面失洩,這樣肺氣就會旺盛,肝木得以平和,氣機得以走向膀胱,自然能使小便暢通。這正是通過這裡的疏通,達到了那裡的阻塞效果,無需使用利尿藥物,小便就能自然通利的巧妙方法。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氣湯,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方見上)
外臺黃芩湯,治乾嘔下利。
尤在涇云、此與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同。而無芍藥甘草生薑。有人參桂枝幹姜。則溫里益氣之意居多。凡中寒氣少者。可於此取法焉。其小承氣湯。即前下利譫語有燥屎之法。雖不贅可也。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
白話文:
訶黎勒散方
成分:訶黎勒十枚(需炒過)
製法:將上述訶黎勒製成散狀。服用時,可與稀飯混合後,一次性服用。
附方:
-
千金翼小承氣湯,適用於大便不通、頻頻嘔吐及胡言亂語的治療。(方劑詳見上方)
-
外臺黃芩湯,用於治療乾嘔伴隨腹瀉。
尤在涇指出,此方與之前的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療效相似,但不含芍藥、甘草和生薑,而增添了人參、桂枝和幹姜,主要偏向於溫暖臟腑、增強氣力。對於中焦寒氣較弱的患者,此方可作為參考。至於小承氣湯,則是針對腹瀉伴有胡言亂語且有燥屎的情況使用,雖未再贅述,其療法原則相同。
外臺黃芩湯配方: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
製法:將這六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至剩三升,分為三次溫熱服用。
次男(元犀)按、金匱此篇。論證透發無遺。惟方書所謂隔食證。指胃脘乾枯。湯水可下。穀氣不入者。金匱嘔吐噦證中。尚未論及。雖傷寒論厥陰篇有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治食入即吐。本論有大黃甘草湯方。治食已即吐。略陳其概。而其詳則不得而聞也。先君宗其大旨。
於時方妙用醫學實在易二書中。引各家之說而發明之。學者當參考。而知其一本萬殊。萬殊一本之妙。其下利一證。本論已詳。參之傷寒論厥陰篇。則更備矣。惟方書有裡急後重膿血赤白痢證。專指濕熱而言。時醫用芍藥湯。調氣則便膿自愈。行血則後重自除等句。頗有取義。
白話文:
次子(元犀)註釋:《金匱要略》這篇章對論述與證據的揭示十分透徹,沒有遺漏。然而,在一般醫書中所提的「隔食證」,指的是胃部乾涸,能喝水卻無法進食的情況,在《金匱要略》關於嘔吐及噦氣的討論中,並未涉及到。雖然《傷寒論》厥陰篇中有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用來治療進食即吐的症狀;本論中也有大黃甘草湯方,針對吃完東西馬上就吐的情況作了簡單說明,但更詳細的內容就無從得知了。先父遵循其主要原則,
在當時編寫的《時方妙用》與《醫學實在易》兩本書中,引用各家學說進行闡發。研究者應當參照這些內容,從中領會到從一個根本原理可以衍伸出千變萬化的道理,以及雖然表像萬千,但歸根結底仍是一體的奧妙。至於下利(腹瀉)的症狀,本論已經有詳細論述,若再結合《傷寒論》厥陰篇的內容,則更加全面。只是在一些醫書中提到的「裡急後重、膿血赤白痢」這些症狀,特別是指涉濕熱所致,當時的醫生常用芍藥湯,認為調理氣機能使膿液自止,活血則能減輕肛門墜脹感,這些論點頗具意義。
即內經腸澼之證也。但下利證以厥少熱多為順。腸澼證以身熱則死寒則生立訓。冰炭相反。先君於時方妙用而續論之。更於實在易書中。參以時賢伏邪之說。張隱菴奇恆之論以補之。且於發熱危證云非肌表有邪。即經絡不和。取用活人人參敗毒散。加食米煎服。得汗則痢自松。
又口授眾門人云。痢證初起發熱。宜按六經而治之。如頭痛項強。惡寒惡風。為太陽證。自汗宜桂枝湯。無汗宜麻黃。如身熱鼻乾不眠。為陽明證。宜葛根湯。如目眩口苦咽乾。喜嘔脅痛。寒熱往來。為少陽證。宜小柴胡湯。如見三陰之症。亦按三陰之法而治之。此發前人所未發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對痢疾的認識及治療方法。大意是:
痢疾病狀類似於《內經》中所提的“腸澼”。一般來說,若下痢伴有手足逆冷現象減輕、身體發熱增多,則病情趨向好轉。然而,對於腸澼而言,如果身體發熱則預後不良,反之寒象則較有利,這與常理相悖。先師在當時巧妙地應用這些理論並進一步討論,在實際臨牀經驗中,參考了當時名醫關於潛藏病邪的理論,以及張隱菴關於特殊病情的論述作為補充。
針對發熱嚴重的病例,他指出這不僅可能是體表受邪,也可能是經絡失調所致,建議使用活人人參敗毒散,並加入米粥一同煎煮服用,服藥後出汗,痢疾症狀往往能得到緩解。
此外,他又親口指導眾多弟子,面對痢疾初起且伴有發熱時,應根據六經辨證來治療:如果出現頭痛、項部僵硬、怕冷、畏風,屬於太陽經證,出汗者適用桂枝湯,無汗者則用麻黃湯;若體熱、鼻乾、失眠,則屬陽明經證,宜用葛根湯;若是視物昏花、口苦、咽喉乾燥、喜嘔、脅痛,且寒熱交替出現,則歸於少陽經證,應用小柴胡湯。倘若出現三陰經的症狀,也應依照三陰經的治療原則來處理。這些都是對前人理論的進一步發揮和闡釋。
其餘詳於本論。一字一珠。學者潛心而體認之。則頭頭是道矣。
又按、隔食證。後人以為火阻於上。其說本於論中黃芩加半夏生薑一湯。及傷寒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其甘蔗汁蘆根汁。及左歸飲去茯苓加當歸人參地黃之類。變苦為甘。變燥為潤。取其滋養胃陰。俾胃陰上濟。則賁門寬展而飲食納。胃陰下濟。則幽門闌門滋潤而二便通。此從本論大半夏湯中之人參白蜜二味得出也。
其借用傷寒論代赭石旋覆花湯。是又從大半夏湯之多用半夏。及半夏瀉心湯得出也。人鏡經專主內經三陽結謂之隔一語。以三一承氣湯節次下之。令陳物去則新物納。亦即本論大黃甘草湯之表裡也。尚於古法不相刺謬。故先君於時方妙用實在易二書中。亦姑存其說。但不如金匱之確切耳。
白話文:
其他詳細內容請參考本論著。每個字都如珍珠般珍貴,學習者應潛心研究並親身體驗,這樣就能領悟到無處不是道理。
另外提一下,對於「隔食症」,後世認為這是因為火氣壅堵在上焦所致,這種觀點源於《傷寒論》中的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以及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治療時使用甘蔗汁、蘆根汁,以及左歸飲去除茯苓並加入當歸、人參、地黃等藥物,目的是改變苦寒為甘甜,由燥轉為滋潤,以此來滋養胃部的陰液。當胃陰上升時,賁門得以舒張,進而幫助飲食順利進入;胃陰向下濡養,則幽門和闌門得到滋潤,大小便自然通暢。這些觀點主要是從《金匱要略》的大半夏湯中的人參和白蜜兩味藥物衍伸而出。
至於借鑒《傷寒論》中的代赭石旋覆花湯,這又是從大半夏湯大量使用半夏,以及半夏瀉心湯的原理進一步發展的。《人鏡經》主要依據《內經》中「三陽結謂之隔」的論述,採用三一承氣湯依序攻下,使舊有積滯去除,新物才能被接納,這也符合《金匱要略》中大黃甘草湯調理表裡的原則。此種方法雖與古代療法不完全衝突,故先父在其著作《時方妙用實在易》兩書中,也暫時保留了這種看法,但相比之下,還是《金匱要略》的論述更加精確。
至於腸澼。先君又於金匱外。補出伏邪奇恆。更無遺義。時賢張心在云、痢疾。伏邪也。夏日受非時之小寒。或貪涼而多食瓜果。胃性惡寒。初不覺其病。久則鬱而為熱。從小腸以傳大腸。大腸喜熱。又不覺其為病。至於秋後。或因燥氣。或感涼氣。或因飲食失節。引動伏邪。
以致暴瀉。旋而裡急後重。膿血赤白。小腹疼痛。甚則為噤口不食之危證。當知寒氣在胃。熱氣在腸。寒熱久伏而忽發之病。用芍藥湯盪滌大腸之伏熱。令邪氣一行。正氣自能上顧脾胃。如若未效。即用理中湯以治胃中之伏寒。加大黃以泄大腸之伏熱。一方而兩扼其要。但予聞之前輩云。
白話文:
對於腸道疾病,先父除了《金匱要略》之外,還補充了關於潛伏病邪的特殊理論,使得內容更加完備,沒有遺漏。當時的名醫張心在提出,痢疾是由於潛伏的病邪所致。在夏天受到不應有的微寒,或是因為貪涼而過量食用瓜果,由於胃性本來就忌寒,一開始可能不會察覺到病症,但隨著時間推移,寒氣鬱結轉化為熱,此熱再從小腸傳遞到大腸。而大腸偏好溫熱,因此初期也不覺得有異狀。直到秋季來臨,可能因為乾燥的氣候,或是感受到寒涼,又或者是飲食不當,觸動了先前潛藏的病邪,
進而引發突然的腹瀉。隨後出現肛門緊迫、排便不盡的感覺,糞便中帶有赤白膿血,小腹部疼痛,嚴重時甚至會發展到無法進食的危險狀況。這時要明白,寒氣停留於胃中,熱氣積聚在腸道,長期潛伏的寒熱病邪忽然爆發。治療上,可使用芍藥湯來清潔大腸中的潛伏熱邪,讓病邪得以排出,正氣自然能夠回復並保護脾胃。如果這種方法未見成效,就應該轉用理中湯來治療胃中的潛伏寒氣,並且加入大黃以清除大腸中的潛伏熱邪。這個方案同時針對兩個關鍵點進行治療。然而,我從前輩那裡聽說,
痢疾慎用參朮。亦是有本之言。務在臨證以變通也。張隱菴云、內經之論疾病者。不及二十餘篇。論奇恆之章有八。有因於奇恆之下利者。乃三陽並至。三陰莫當。積並則為驚。病起疾風。至如礔礪。九竅皆塞。陽氣旁溢。干嗌喉塞。並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澼。其脈緩小遲澀。
血溫身熱死。熱見七日死。蓋因陽氣偏劇。陰氣受傷。是以脈小沉澀。急宜大承氣湯。瀉陽養陰。緩則不救。醫者不知奇恆之因。見脈氣和緩。而用平易之劑。又何異於毒藥乎。(葉大觀病此。誤補而死。)
白話文:
對於痢疾,要謹慎使用人參和白朮。這也是一條有根據的建議,關鍵在於臨牀診治時能夠靈活變通。張隱菴說,《內經》論述疾病的篇章不超過二十多篇,而論述奇恆之腑的章節有八篇。有些下利(腹瀉)的情況是出於奇恆之腑的問題,這時三陽經同時作用,而三陰經無法相應,導致積聚並發驚厥,病情急速如同狂風,嚴重時全身孔竅閉塞,陽氣四散,影響到咽喉,造成哽噎,若再影響到陰經,就會使病症變化無常,輕則成為腸胃病,其脈象呈現緩小遲滯。
如果出現身體溫熱且伴有血色,身體持續高熱七天後會有生命危險。這是因為陽氣過於亢盛,傷害了陰氣,因此脈象會變得細小沈澀。這種情況應該立即使用大承氣湯來瀉陽養陰,若處理不夠及時則難以救治。醫生如果不懂得奇恆之腑致病的原因,看到脈象看似和緩就使用普通的調理藥物,這與使用毒藥又有什麼區別呢?(葉大觀曾患此病,因錯誤進補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