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五 (1)
卷五 (1)
1.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此分別四飲之名目也。今人於四飲外。加留飲伏飲。而不知四飲證之病因。多起於水留而不行。甚者伏而不出。亦何必另立病名乎。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其精津化為痰飲。不復外充形體。而第覺)水走腸間。(水順流。則無聲。有所滯礙。則)瀝瀝有聲。謂之痰飲。(即稠痰稀飲而俱見也。)飲後水流在脅下。(不上不下。懸結不散。)咳唾引痛。謂之懸飲。(懸。即懸掛之義也。
)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流壅經表。)身體疼重。謂之溢飲。(溢。即流溢之義也。)咳逆倚息不得臥。(肺氣壅而不行。)其形如腫。謂之支飲。(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於臟。而不正中也。)
白話文:
問:人們說飲有四種,這是什麼意思呢? 師回答:這四種飲分別是痰飲、懸飲、溢飲和支飲。
這裡是區分四種飲的名稱。現在有些人除了這四種之外,還提到留飲和伏飲,卻不瞭解四種飲的病因多數源於水液停留而無法流通,嚴重時甚至潛伏不出。那麼,何必再另外建立病名呢?
問:這四種飲有什麼不同? 師回答:如果一個人本來較豐腴,現在變得消瘦(這是因為他們的精微津液轉化成了痰飲,不再滋養外形,而只感受到),水液在腸間流動(水正常流動時是無聲的,一旦受到阻礙,)就會發出淅淅的聲音,這叫做痰飲(包括了粘稠和稀薄的飲物同時出現)。飲水後,水液積聚在脅肋下方(不上不下,凝聚不散),咳嗽或唾吐時會感到疼痛,這稱為懸飲(「懸」就如同懸掛的意思)。喝水後,水液遍行全身,應該隨汗排出卻未能排出(在經絡表層受阻),導致身體疼痛沈重,這叫溢飲(「溢」就是流溢的意思)。咳嗽喘息,無法平躺(肺氣壅塞而不通暢),身體形狀看似腫脹,這稱為支飲(就像水流有分支,樹木有枝椏,靠近臟腑但不在正中)。
此分別四飲之病證也。
(前言四飲。或膈間。或腸間。或脅下。或肢體。或胸中。皆不能盡飲之為病也。凡五臟有偏虛之處。則飲乘之。可以歷指其所在)水(飲)在心。心下(悸動有力。狀如)堅築。(火為水制。而氣不伸。則)短氣。惡水不欲飲。水(飲)在肺。吐涎沫。(吐過多。則渴)欲飲水。
水(飲)在脾。(中氣傷。則)少氣(濕氣盛。則)身重。水(飲)在肝。(肝脈布脅肋。則)脅下支滿。(嚏出於肺。而肝脈上注肺。故)嚏而(牽引作)痛。水(飲)在腎。(水盛而凌心。起於臍下。跳動甚。則為)心下悸。
此承上四飲而推及五臟。而其義始備也。言臟而不及腑。以腑為陽。在腑則行矣。與水氣篇不同。(然以五臟言之。則為在。以病因言之。則為留。)夫心下有留飲。(背為胸之府。水留心下。溢於胸中。而偏著於背。)其人背寒。冷如掌大。(飲留之處。陽氣所不入也。),留飲者。
白話文:
這是在區分四種水飲導致的病症。
(前文提到了四種水飲的情況,它們可能出現在橫膈膜間、腸間、脅下、四肢或胸部,並指出這些部位都可能因水飲而致病。當五臟中有任何一處偏虛時,水飲就會乘虛而入,可以在各個部位出現症狀):
-
水飲停留在心臟,會造成心下感到悸動且有力,狀如被堅硬物填充(因為火(心)受到水的剋制,氣機不暢,導致)呼吸短促,不喜歡喝水,甚至厭惡水。
-
水飲停留在肺部,會引起吐涎沫(如果吐得太多,反而會)感到口渴而想喝水。
-
水飲停留在脾臟,會使得氣息微弱(濕氣過盛時,)身體感到沈重。
-
水飲停留在肝臟,由於肝脈延伸到脅肋部位,會造成脅下感到脹滿;打噴嚏(本是肺部反應,但因肝脈上連肺,)可伴有牽引性疼痛。
-
水飲停留在腎臟,若水氣旺盛影響到心臟(症狀從臍下開始,跳動明顯),會造成心下悸動。
以上內容進一步根據四種水飲病狀推及到五臟,使其含義更為完備。這裡只論及五臟而不提及六腑,因為腑屬陽性,水飲在腑中較易流動排出,與《水氣篇》的討論有所不同。(然而,從五臟的角度看,水飲是「存在」於臟內;從病因角度看,水飲是「停留」於臟內。)
脅下痛引缺盆。(以飲留於肝。而應於肺也。)咳嗽則輒已。(以飲被氣擊。而欲移也。),胸中有留飲。其人(飲盛者。氣不伸。則)短氣(飲結者。津液不輸)而(口)渴。四肢歷節痛。(以痰飲橫流於肢節也。然不與歷節黃汗同者。以其)脈沉者(責其)有留飲。
此言飲之留而不去之為病也。
魏念庭云、背為太陽。在易為艮止之象。一身皆動。背獨常靜。靜處陰邪常客之。所以陰寒自外入。多中於背。陰寒自內生。亦多踞於背也。
(飲留而不去。謂之留飲。伏而難攻。謂之伏飲)膈上(伏飲之)病。(時見)痰滿喘咳(病根已伏其中。一值外邪暴中。其內飲與外邪相援。一時)吐(露迅)發。則(以外邪之為)寒熱背痛腰疼。(激出內飲之痰滿喘咳大作。以致)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諸)劇。(因以斷之曰。)必有伏飲。
白話文:
肋骨下方疼痛,並牽引到腋下的部位。(這是因為水飲停留在肝臟,並且影響到肺部所導致的。)當咳嗽時,疼痛就會暫時減輕。(這是因為水飲受到氣息衝擊,試圖移動的緣故。)如果胸腔中有積留的水飲,病人可能會呼吸短促(若水飲旺盛,則氣息不暢),並且感到口渴(水飲凝聚,致使體液不能正常輸布)。四肢和關節也會感到疼痛。(這是因為痰飲在四肢關節間流竄所致。然而這種情況與關節黃汗不同,後者的特徵是)脈象沈澱,表明有積留的水飲存在。
以上描述的是水飲積留不去所引起的病症。
魏念庭說:背部屬於太陽經脈的範圍,在《易經》中象徵靜止不動的艮卦。身體其他部位經常活動,唯獨背部保持較多的靜態,而靜態的部位容易被陰寒邪氣侵襲。因此,無論是外界的陰寒之氣入侵,還是體內自行產生的陰寒,背部往往是首先受到影響的地方。
所謂“飲留而不去”,就是指留飲,它隱藏得深且難以根除,稱為“伏飲”。當伏飲位於膈膜上方時,雖然平時症狀不明顯,但一旦遭受外來邪氣突襲,體內的伏飲便會與外邪相互勾結,迅速爆發,導致咳嗽、痰多、喘息加重,以及出現背痛、腰疼、忽冷忽熱等症狀,甚至可能有眼淚無故流出,病人全身顫抖、肌肉抽搐等劇烈反應。基於這些症狀,可以斷定其必定有伏飲存在。
此言飲之伏而驟發也。俗謂哮喘。即是此證。當表裡並治。如小青龍湯。及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芒硝茯苓為主治。余著有公餘醫錄。(即時方歌括。及時方妙用。)及醫學實在易。二書中論之頗詳。茲不再贅。
(飲病當求其所因。不必盡由於飲水。而即飲水可以例其餘也。謂)夫病人飲水多。(水停胸膈。)必暴喘滿。(此其易見而易知也。推而言之。)凡食少(則脾虛不能制水。)飲多。(則水邪又因而增益。)水停心下。甚者(助腎凌心。)則(為)悸。微者(妨礙氣道。而)短氣。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說,這裡討論的是飲邪潛伏體內後突然發作的情況。通俗地來說,這就是哮喘病的症狀。治療時應該同時針對表證和裡證進行。常用的藥方例如小青龍湯,以及去掉石膏、加入芒硝和茯苓的木防己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我另有著作《公餘醫錄》(即《時方歌括》與《時方妙用》),以及《醫學實在易》兩本書中對此有詳細論述,這裡就不再贅言了。
對於飲病,應當探究其致病原因,不僅限於飲水過多,但通過飲水的例子可以類推其他原因。譬如說,如果病人飲水過多,水液停留在胸膈部位,就會突然引發喘息和胸悶,這是較明顯且易理解的。進一步推論,凡是飲食減少(導致脾胃虛弱無法控制水濕),同時又飲水過多(使得水邪更加旺盛),水液積聚在心下的位置,嚴重時會影響到心臟引起心悸,輕微些則會阻礙氣機運行,造成呼吸短促。
(若)脈雙(手俱)弦者。寒(氣周體)也。皆(因)大下後(傷中氣而)善虛。(若)脈偏(於一手。見)弦者。飲(氣偏注)也。(醫者求其病因。當於虛寒二字加意焉可。)
(此言飲病之因。指其大略。以為一隅之舉也。)
(上言脈弦。弦為陰象。陰則為寒。弦則為減。減則為虛。不易之理也。然有不可以弦概之者。自當分別。)肺飲(則脈)不弦。但苦喘短氣。支飲(上附於肺。即同肺飲。故)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亦)平(而不弦)也。(余求其所以然之故。蓋以弦者。借木之象也。
肺屬金而剋木。故肺之自病不弦。肺之初病亦不弦。病勢之未甚則然也。二者自當別論。)
白話文:
如果脈象在雙手上都呈現弦狀,這是體內有寒氣環繞的表現。通常是因為之前過度使用瀉下藥物,導致中氣受損而容易出現虛弱狀況。假如脈象只在一隻手上顯示弦狀,這可能是飲氣偏注的問題,即體內液氣不和、停滯於某一側的症狀。醫生在探究病因時,應特別留意「虛」和「寒」這兩個關鍵字。
以上說明的是飲病產生的一些原因,只是簡單概述,作為一個例子來討論。
先前提到脈象弦,弦象屬於陰性特徵,代表寒性,且象徵著身體機能的衰退或不足,這是基本原理。然而,並非所有情況都能單純以脈弦來概括,還需具體分析。例如,肺飲的情況下,脈象未必會呈現弦狀,主要症狀是呼吸困難和氣短。至於支飲,雖然與肺飲相類似,同樣會造成喘息且難以躺臥,加上氣短,但其脈象可能表現為正常,而非弦脈。我推敲其中緣由,認為脈象弦借用的是木的象徵意義;肺屬金,根據五行相剋理論,金剋木,因此肺本身的疾病或初期病狀,脈象不呈現弦狀,或者在病情未嚴重時也是如此。這兩種情形,應該區別對待。
此言飲脈之不弦者。大抵飲之未甚也。舉此二者。跌出下節溫藥之正治。此作撇筆看。不然與後第十四條矛盾。
(請言其治法。)病痰飲者。(偏寒偏熱。皆未中綮。)當以溫藥和之。(此不煩之要語也。上節言病痰飲。猶未言痰飲之見出何證也。緣其)心下有痰飲。(陰邪冒於陽位。陽虛不運。則)胸脅支滿。(陰氣上干。則)目眩。(此痰飲病之的證也。上第言以溫藥和之。猶未言溫藥之當用何方也。
溫能化氣。甘能健脾。燥能勝濕。淡能利水。以)苓桂朮甘湯主之。(此痰飲病之的方也。)
此為痰飲病而出其方也。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這裡所說的脈象如果不是弦脈,大多表示水飲的情況還不嚴重。提出這兩點,是為了引出下文使用溫性藥物的正確治療方式。這可以看作是一個轉折的鋪墊,否則就會與後面第十四條內容產生矛盾。
(接下來談論其治療方法。)對於患有痰飲病症的人來說,無論偏向寒性或偏向熱性,都還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來調和病情,這是治療痰飲時關鍵且直截了當的原則。前文提到痰飲病,但尚未說明痰飲會表現出哪些具體癥狀。實際上,當患者心下部位出現痰飲(即陰寒邪氣影響到陽位,而陽氣不足無法正常運行時),就會導致胸部及兩脅間感到脹滿不適(因為陰寒之氣上逆),並且可能出現視物眩暈的現象(這些都是痰飲病的典型癥狀)。前面提到了使用溫性藥物調和,但還未具體指出該使用哪種方劑。
溫性能夠促進氣機運化,甘味能夠強健脾胃,燥性能夠去除濕氣,淡味能夠利尿排水,因此,針對這種情況,主要使用“苓桂朮甘湯”作為治療痰飲病的對症方劑。
這裡就是關於痰飲病及其對應治療方劑的介紹。
苓桂朮甘湯方
茯苓,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和以溫藥。不獨治痰飲然也。即微飲亦然。微者不顯之謂也。飲而曰微。非氣非水。如陰霾四布。阻塞升降之路。則為短氣。謂)夫短氣(之由。皆由於)有微飲。(法)當從小便(而)去之。(蓋以膀胱為水腑。太陽之氣通於天。以)苓桂朮甘湯主之。(令膀胱氣化。則天高日晶。
陰霾自散。而升降之氣順矣。若)腎氣丸(是從腑而求之臟。二方相為表裡。故)亦主之。
白話文:
苓桂朮甘湯方的組成為:茯苓、桂枝、白朮各三兩,以及甘草二兩。
將這四味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汁液,分為三次溫熱服用。服用後能使小便通利。
此方使用溫性藥物調理,不僅適用於治療痰飲病症,即便是輕微的痰飲情況也同樣適用。這裡所說的「微飲」,指的是病情並不明顯,既非純粹的氣滯也非完全的水濕積聚,猶如陰霾密佈,阻礙了身體氣機的升降,進而引發短氣(即呼吸不暢)的症狀。對於因微飲導致的短氣問題,治療原則應通過小便來排除體內的病理因素。
因為膀胱主宰身體水液的排泄,且與太陽經脈相通,連繫於外在的自然環境,故使用苓桂朮甘湯來主導治療,可促進膀胱氣化功能,如同天空晴朗、日照明亮一般,使體內的陰霾(病理因素)自然消散,氣機的升降也就恢復正常了。至於腎氣丸,則是從腑(膀胱)進一步調理到臟(腎),兩方相輔相成,協同作用於表裡,因此對此類病症同樣有效。
此為短氣有微飲。而出利小便二方也。喻氏謂微飲阻礙呼吸而短氣。當辨之幾微。若呼之氣短。是心肺之陽有礙。宜苓桂朮甘湯通其陽。陽氣通則膀胱之竅利矣。若吸之氣短。是肝腎之陰有礙。宜腎氣丸通其陰。陰通則小便之關開矣。兩方並重。與金匱原文意未甚深透。於此說不可不姑存之。為中人以下說法。
苓桂朮甘湯方(見上)
腎氣丸方(見婦人雜病)
病者脈伏。(可知其有留飲矣。)其人慾自利。利(後。則所留之飲。從利而減。一時)反(見爽)快。(然)雖利。(而病根未除。)心下續(即)堅滿。(是去者自去。續者自續。)此為留飲欲去(而不能盡去)故也。(治者。宜乘其欲去之勢而導之。以)甘遂半夏湯主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關於短氣和微飲的病症及其治療方法。內容如下:
這是指一種因輕微水飲停留而導致的短氣病症,並且提出了兩種治療方式以利於小便排泄。喻氏認為,微小的水飲會阻礙呼吸進而引起短氣,應該細微地辨別其症狀。如果在呼氣時感到氣短,這是心肺陽氣受到阻礙的表現,適合使用苓桂朮甘湯來疏通陽氣,一旦陽氣得以疏通,膀胱的排泄機能也會跟著恢復正常。相反地,如果在吸氣時感到氣短,這代表肝腎陰氣有障礙,應該使用腎氣丸來疏通陰氣,陰氣一旦暢通,小便的排泄功能就會打開。這兩個方劑都十分重要,它們的應用雖然與《金匱要略》原著的意涵可能沒有非常深入透徹的解釋,但對於理解此病症及治療方法,這樣的論述仍然值得暫時保留,特別是針對中等程度以下的學習者。
苓桂朮甘湯方(詳見上方)
腎氣丸方(詳見婦人雜病部分)
當患者的脈象沈伏(可推知其體內有水飲滯留),本人雖想要自行排泄,且在排泄之後一時之間感覺舒暢(因為部分滯留的水飲隨著排泄而減少),但即便已經排泄,由於病根尚未清除,心下部位隨後又會持續感到堅硬脹滿(也就是說,已排出的水飲不會再回來,但未排出的依然存在)。這種情況就是水飲想要排出卻無法完全去除的狀態。治療上,應該趁著水飲有意排出的趨勢,使用甘遂半夏湯來引導其排出。
此言留飲有欲去之勢。因出其乘勢利導之方也。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脈浮(本中虛也。浮中)而(見)細滑。(則為)傷飲。(謂飲水過多所傷。乃客飲而非內飲也。弦為陰主寒。數為陽主熱。前寒疝篇言數弦者。當下其寒。正可觸類而旁通。今按其)脈(則)弦數。(察其證)有寒飲。(是脈與脈相左。脈與證又相左。相左者勢必相持。至)冬(之大寒)夏(之大熱。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說,當身體裡停留著水液(留飲),出現了想要排出的趨勢時,就應該把握這個時機,採用順勢利導的方法來治療。
甘遂半夏湯方
藥材組成為:甘遂(選擇較大的三枚)、半夏(十二枚,先用一升水煮至剩下半升,去掉沈澱物)、芍藥(五枚)、甘草(一枚,大約手指粗,需炙烤過)。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二升水中煮,煮到剩下半升後,去掉沈澱物。接著,加入半升蜂蜜,與藥汁一同煎煮,直至收縮為八合(相當於約200毫升)。然後一次性喝下這劑藥。
如果脈象呈現浮而細滑,這通常表示受到水飲所傷(這裡指的是飲水過多造成的外來水濕,而非體內本有的水液失調)。一般來說,脈象弦代表寒性,數代表熱性。正如先前在寒疝篇章中提到,數弦脈象表示需要袪寒,可借鑒此原理進行推廣理解。然而,現在脈象顯示為弦數,並且臨牀症狀表現為有寒飲存在。這裡脈象特徵與脈象本身的典型含義以及實際症狀似乎不完全吻合,甚至有些矛盾。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季還是炎熱的夏季, 這樣相左的狀況表明病情可能會持續對立或僵持不下。
偏寒偏熱之藥。不能兩全。故為)難治。脈沉而弦者。(沉主裡而弦主飲。其為)懸飲內痛。(無疑。)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此一節分三小節。首節言傷於客飲。以跌起內飲。次節以數弦跌起沉弦。蓋懸飲原為驟得之證。若不用此猛劑。而喘急腫脹諸證隨作。恐滋蔓難圖也。三因方以三味為末。棗肉和丸。名十棗丸。頗善變通。
十棗湯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白話文:
某些藥物偏向寒性或熱性,無法同時兼顧,因此治療上較為困難。當脈象呈現沈而弦的特徵時,沈脈代表病位在裡,弦脈則意味著水飲存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確定是「懸飲」導致的內臟疼痛。對於懸飲病患,主要使用「十棟湯」作為治療方劑。
這段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提到外來水飲與體內水飲相互影響;接著指出透過脈象數、弦且沈的特徵,確認懸飲為急性發作,需用強效藥物處理,以免呼吸困難、身體腫脹等症狀加劇,日後更難治療;最後提到,《三因方》中把藥物研磨成粉末,再與棗肉混合製成丸劑,稱為「十棗丸」,這種做法展現了對原方的靈活變通。
十棗湯方
成分包括:芫花(經過炒制)、甘遂、大戟,各藥分量相等。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匕。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匕。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上言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重痛。謂之溢飲。夫四肢。陽也。水在陰者宜利。在陽者宜汗。凡)病溢飲者。當發其汗。(然汗亦有寒熱之別。熱者以辛涼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寒者以辛溫發其汗。)小青龍湯亦主之。
此言溢飲之治法也。小青龍湯不專發汗。而利水之功居多。二方平列。用者當知所輕重焉。
白話文:
上方三味藥材,需搗碎過篩。使用一千五百毫升的水,首先煮十枚肥大的紅棗,取八合的水量(約等於1.6升),去掉渣滓後,加入藥末。體力較好的人一次服用一錢匕(約3.3克),體弱的人則服用半錢匕(約1.65克)。應於清晨時溫熱服用。如果服用後沒有見效,第二天可以增加至半錢匕。等到症狀緩解、排便暢通後,可進食稀粥調養身體。
上述提到了水液在體內流竄而未正常通過出汗排出,導致四肢沈重疼痛的情況,這被稱為溢飲。四肢屬陽,水濕本應從陰分排出,若累及陽分,就應該促使其出汗。治療溢飲,主要方法是促使發汗。(但發汗療法有寒熱之分,對於熱性症狀,使用辛涼的藥物發汗,)這時適用大青龍湯;(若是寒性症狀,則採用辛溫的藥物發汗,)小青龍湯也是對應的選擇。
這裡講述的是治療溢飲的方法。小青龍湯不僅用於發汗,其利水的作用更為顯著。兩方並列提出,實際應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藥量的輕重。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桂枝,甘草(各二兩),生薑(三兩),杏仁(四十個),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一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撲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芍藥,乾薑,甘草(炙),細辛,桂枝(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白話文:
大青龍湯配方: 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杏仁四十粒、大棗十二枚、石膏一枚(約雞蛋大小)。
製作方法:將上述七種藥材加入九升水中,首先煮麻黃至水分減至六升,去除表面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至剩三升液體,濾掉藥渣。溫熱後服用一升,達到微汗狀態即可。若出汗過多,可用溫粉敷抹。
小青龍湯配方: 去節麻黃、芍藥、乾薑、炙甘草、細辛、桂枝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以上為小青龍湯的配料及份量。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膈在上。比心下稍高。)膈間(有)支飲。(迫近於肺。故)其人喘(膈間清虛。如天之空。飲氣乘之。故其人)滿。(滿極。則連及)心下痞堅。(胃之精華在面。陰邪奪其正氣。故不榮於)面(而)色黧黑。其脈(因水而)沉(因寒而)緊。得之數十日。醫(或疑其在上而)吐(之。
或疑其在下而)下之。(俱)不(能)愈。(宜開三焦水結。通上中下之氣。以)木防己湯主之。(方用人參。以吐下後水邪因脾)虛(而結)者(服之)即愈。(若胃中有)實者。(雖愈而)三日復發。復與(前方。而病)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之寒。)加茯苓(以直輸水道。
白話文:
上方所記載的八種藥物,使用一斗水進行煎煮,首先放入麻黃煮至水量減少到八升,去除表面浮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煮至剩下三升藥液,濾去藥渣,溫熱後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升。
當患者的膈膜部位(位於心臟上方稍高處)出現水飲積聚(靠近肺部),會導致呼吸困難(因為膈膜間如同天空般空虛,水飲之氣乘機滲入,因此患者感到胸悶)。這種胸悶感達到極點時,甚至會影響到心下部位,造成脹滿堅硬的感覺。人的面色通常由胃的精華反映在面部,但由於陰寒邪氣侵擾,正氣受阻,無法上榮於面部,所以面色會變得黧黑。此病症的脈象呈現沈緊特徵,是由水濕停滯和寒邪所致。這類病情通常持續數十天。醫生可能起初誤判為上焦問題而使用催吐方法,或以為是下焦問題而施以下法,但都未能治癒。正確治療應當是疏通三焦水濕結聚,打通上中下三焦的氣機,使用木防己湯作為主方。
方中使用人參,特別適用於經歷過催吐、瀉下後,因脾虛導致水邪凝結的患者,服用後即可痊癒。但如果胃中仍有實邪存在,即便一時痊癒,三天後病情可能會再次復發。面對這樣的情況,若再次使用前方療法仍未見效,就應該調整藥方,從木防己湯中去掉寒性的石膏,加入茯苓以直接疏通水道,幫助排水。
加)芒硝(以峻開堅結。作)湯主之。
此言支飲重證。而兩出其方也。
男(元犀)按、膈間支飲喘滿者。支飲充滿於膈間。似有可吐之義。然既曰支飲。則偏旁而不正中。豈一吐所能盡乎。云心下痞堅者。似有可下之義。然心下之旁。為脾之部。以病得數十日之久。雖成堅滿。而中氣已虛。下之恐蹈虛虛之弊。豈常法所可下乎。故曰醫吐下之不愈也。
面色黧黑者。是黑而黯黃。主脾虛胃腸實也。胃腸實則不能敷布精華於上。此面色黧黑之所由來也。脈沉緊者。沉為病在裡。緊為寒為飲。飲邪充滿。內阻三焦之氣。喘滿痞堅之證作矣。主以木防己湯者。以防己紋如車輻。運上焦之氣。使氣行而水亦行。石膏色白體重。降天氣以下行。
白話文:
加上芒硝(用以強力打開堅硬的瘀結),並以此熬製湯藥作為主要治療方法。
這裡討論的是支飲重症的情況,並且提出了兩個治療方案。
男(元犀)註解:對於胸膈間支飲導致的喘息和胸悶,由於支飲大量積聚在胸膈之間,看似適合催吐。但既然是支飲,位置偏於一側而非正中,單純催吐恐怕無法完全解決問題。提到心下部位痞塞堅硬,看似適宜使用瀉下療法。然而心下的旁邊屬於脾的範圍,考慮到病程已持續多日,即便已經形成堅滿狀況,但患者的中氣已虛弱,使用瀉下法可能會進一步損傷正氣,陷入虛上加虛的危險境地,因此一般的瀉下療法並不適用,所以說之前的催吐和瀉下治療都未能奏效。
面色呈現黧黑色,意味著黑中帶有暗黃,這表明脾胃虛弱且腸胃中有積實。腸胃中的積實阻礙了精華物質向上輸布,進而導致面色黎黑。脈象沈緊,其中沈代表病位在裡,緊則表示有寒或水飲存在。水飲充斥,內部阻礙了三焦氣機的通暢,從而引發喘息、胸滿及心下痞塞堅硬等症狀。因此主張使用木防己湯,因為防己的紋理像車輻一樣,能夠調動上焦的氣機,促進氣血流通,隨之也能促進水濕的運行;石膏色白質重,能降肺胃之氣下行,協同調整氣機與水液的平衡。
天氣降則喘滿自平。得桂枝為助。化氣而蒸動水源。使決瀆無壅塞之患。妙在重用人參。補五臟。益中焦。俾輸轉有權。以成其攻堅破結之用。故曰虛者即愈。實者胃腸成聚。實而有物。故三日復發也。復與不愈者。宜前方去石膏之凝寒。加茯苓以行其水氣。芒硝以攻其結聚。
斯支飲順流而下出矣。魏氏云、後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復聚。則有堅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堅投堅而不破者。以軟投堅而即破也。加茯苓者。亦引飲下行之用耳。此解亦超。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桂枝(各三兩),人參(四兩),石膏(如雞子大二枚一本十二枚)
白話文:
當自然界的氣息下降時,胸悶及喘息的狀況就會自然緩解。這時桂枝能作為輔助,促進氣機運化並蒸騰身體中的津液,確保水道疏通無阻塞之虞。關鍵在於重用人生,可滋補五臟、增強中焦的功能,使得身體氣血運轉自如,進一步實現攻堅破結的效果。因此,對體虛之人能見療效;但對於本就體實或腸胃積聚實物的人,治療效果可能不佳,導致三日後症狀再次出現。若再次治療仍未見好轉,應調整前方藥方,去掉石膏以避免寒凝,加入茯苓以助排水,以及芒硝來攻擊積聚之處。
如此一來,支飲就能順利往下排出。魏氏曾說,後續方劑中去掉石膏並加入芒硝的原因,在於病情已經歷散去又聚集的過程,可能形成了堅硬的包塊。使用堅硬的藥物無法破解時,改用柔軟的藥物反而能突破。加入茯苓也是為了引導水飲向下排出。此番解釋頗具見地。
木防己湯方
- 木防己、桂枝(各三兩)
- 人參(四兩)
- 石膏(如雞子大二枚,一本記載為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桂枝(各三兩),茯苓(四兩),人參(四兩),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心下有支飲。(雖不正中。而迫近於心。是飲邪上乘清陽之位。故)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白話文:
上方四味藥材,使用六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二升,分次溫熱服用。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成分包括:木防己、桂枝(各三兩)、茯苓(四兩)、人參(四兩)、芒硝(三合)。將這五味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縮至二升後濾掉藥渣,再加入芒硝輕微煎煮,分次溫熱服用。若出現輕微通便則表示病情好轉。
當心下部位有水飲積聚(雖然不在正中心,但接近心臟,水飲邪氣上擾清陽部位),病人會感到頭暈目眩,這種情況下應以澤瀉湯為主治療。
澤瀉湯方
包含澤瀉(五兩)和白朮(二兩)兩味藥材,用二升水煎煮至剩一升,分次溫熱飲用。
至於水飲導致胸悶滿脹的情況,則建議使用厚朴大黃湯作為治療方案。
上節言心下支飲。用補土鎮水法。不使水氣凌心。則眩冒自平。此節指支飲在胸。進一層立論。云胸滿者。胸為陽位。飲停於下。下焦不通。逆行漸高。充滿於胸故也。主以厚朴大黃湯者。是調其氣分。開其下口。使上焦之飲順流而下。厚朴性溫味苦。苦主降。溫主散。枳實形圓味香。
香主舒。圓主轉。二味皆氣分之藥。能調上焦之氣。使氣行而水亦行也。繼以大黃之推蕩。直通地道。領支飲以下行。有何胸滿之足患哉。此方藥品與小承氣同。其分兩主治不同。學者宜潛心體認。方知古人用藥之妙。
白話文:
上文提到治療心下支飲時,採用補益脾胃、鎮壓水濕的方法,防止水氣侵犯心臟,從而緩解頭暈等症狀。本段進一步討論支飲位於胸部的情況,進行更深一步的論述。當出現胸部滿脹感時,由於胸部屬於身體的陽位,而水飲積聚在下方,導致下焦不通暢,水飲隨之逆向上行,逐漸累積充斥於胸部。
治療上主要使用厚朴大黃湯,目的在調整氣機,打開下焦的通道,使得積聚在上焦的水飲能夠順利往下排出。其中,厚朴性溫味苦,苦能下降,溫可發散;枳實外形圓且味道芳香,芳香能舒暢氣機,圓形則促進氣機轉動。這兩味藥都作用於氣分,能調理上焦的氣機,氣行則水行。
接著加入大黃,以其強力的推瀉作用,打通下腸道,帶領積聚的水飲向下排出。如此一來,胸部滿脹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這個方劑的藥物組成雖與小承氣湯相同,但在藥量和針對的治療重點上有所不同。研究者應細心體會,才能理解古人在用藥上的精妙之處。
厚朴大黃湯方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支飲不得息。(肺滿而氣閉也。閉者宜開。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此為支飲氣閉者而出其方治也。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見肺癰)
(凡)嘔家(必傷津液。)本(應口)渴。渴者(病從嘔出。)為欲解。今反不渴。(是胃中之客邪可盡。而邊旁之水飲常存。飲氣能制燥。)心下有支飲故也。(以)小半夏湯主之。
白話文:
厚朴大黃湯方的組成為:厚朴一尺、大黃六兩及枳實四枚。將這三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二升,分次溫服。
當出現支飲導致呼吸不暢(這是因為肺部充盈、氣機閉塞,治療上應以開導為主),可使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來治療。
接著提到的是葶藶大棗瀉肺湯方,用於治療上述因支飲而氣機閉塞的情況。(一般來說,嘔吐病人必定損傷了體內的津液,照理說應該會感到口渴。如果嘔吐後反而不感到口渴,這表示胃中的外邪已經得到清除,但周邊的水飲依然存在,水飲的濕性能夠抑制乾燥,因此推斷心下部位仍有支飲存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小半夏湯作為治療方劑。
此言支飲偏而不中。故不能與吐俱出也。小半夏湯。散結蠲飲。且能降逆。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一本五錢),生薑(半斤一本四錢)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中焦以下為腹。)腹滿。(責在下焦。何以上焦為)口舌乾燥。此(為)腸間有水氣。(水盡趨於下。則不能復潤於上矣。以)己椒藶黃丸主之。(前後分攻水結。水結開豁。則腹滿可除。水化津生。則口燥可滋矣。)
此下三節。俱言水病。水即飲也。飲之未聚為水。水之既聚為飲。師又統言之。以補上文所未備。此言腸間有水之治法。
己椒藶黃丸方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說,這裡討論的是支飲的情況,這種病狀偏於身體一側而不在正中,因此無法通過嘔吐的方式一起排出。使用小半夏湯可以化解痰結、消除水飲,並且能夠減輕逆氣的症狀。
小半夏湯的配方如下:
半夏(一份為一升,另一說為五錢),生薑(半份為半斤,另一說為四錢)
將上述兩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一升半,分成溫熱的兩次服用。
(中焦以下部位稱為腹部。)如果腹部脹滿,(雖然病位在下焦,但為什麼會影響到上焦呢?)同時出現口舌乾燥的症狀,這是因為腸間有水氣積聚所致。(水氣都往下聚集,因此無法再滋潤上方,導致口舌乾燥。)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己椒藶黃丸來治療。(先前和後續的治療都是為了分解水結,一旦水結得以消散,腹部脹滿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同時水氣轉化為津液,口舌乾燥的狀況也會得到緩解。)
以下三段都是在講述水病,也就是水飲病。水飲在未聚集成形前稱為水,聚集之後則稱為飲。醫學理論中,將二者統一看待,以此彌補前文未提及的部分。這裡特別提到了針對腸間積水的治療方法。
己椒藶黃丸的配方如下: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小服而頻示緩治之意。)稍增。(大抵可漸增至五丸及十丸。)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渴。不應有津液。今津液多而久渴。故知胃有實熱也。加芒硝以下之。所以救胃也。)
(無物曰嘔。有物曰吐。病人)卒(然)嘔吐。(邪從上越。則心下宜空曠無礙。乃仍然)心下痞。(是)膈間(停蓄)有水。(水阻陽氣不升。則)眩(水凌心主不安。則)悸者。(宜辛溫以開上焦之痞。淡滲以通決瀆之壅。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白話文:
防己、花椒籽、葶藶子、大黃(各一分)
將這四種藥物磨成粉末,用蜂蜜搓成如梧桐樹子大小的丸子。在餐前服用一粒,每天服用三次。(採取小劑量而頻繁服用的方式,意味著緩慢治療。)可逐漸增加劑量。(一般來說,可慢慢增加到每日五粒乃至十粒。)如果口中產生唾液卻仍感到口渴,可加入芒硝半分。(正常情況下口渴就不應有多餘唾液,現唾液多且持續口渴,表示胃中有實質性的熱證。加上芒硝有助於清熱導下,以此來調理胃部。)
(無內容物隨嘔吐而出稱為嘔,有內容物吐出稱為吐,當病患突然)嘔吐,(邪氣向上排出後,心下部位應該感到舒暢無阻,但依然)感到胸膈間有堵塞感,(這是因為)膈間有水液積聚。(水液阻礙陽氣上升,進而引起)頭暈,(水氣影響心臟功能,導致)心悸。(治療上應使用辛溫藥物來打開上焦的阻滯,並用淡味利水藥物疏通水道積滯,因此)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作為主方治療。
此言膈間有水之治法。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四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假令瘦人。(則不應有水。今乃)臍下有悸。(是水動於下也。)吐涎沫(是水逆於中也。)而(且頭目)顛眩。(是水犯於上也。形體雖瘦。而病實有水。)此水(之變機)也。(以)五苓散主之。
此言水之犯於上中下之治法。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六銖),豬苓,茯苓,白朮(各十八銖),桂枝(半兩)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治療膈間積水的方法。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藥物組成: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四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三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五合,分次溫服。
假如是身形消瘦的人,按理說不應該有水腫的情況,但若出現肚臍下方感到悸動(這是水氣在下焦動盪的表現)、吐出唾液泡沫(這是水氣逆行於中焦的症狀)、並且伴有頭目眩暈(這是水氣上犯的跡象),即便體型偏瘦,實際上確有水濕停滯的問題,這是水氣變化多端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應使用五苓散來治療。
五苓散方
藥物組成:澤瀉一兩六銖、豬苓、茯苓、白朮各十八銖、桂枝半兩。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服暖水。汗出愈。(蓋欲使表裡分消其水。非挾有表邪而欲兩解之謂。)
附方
外臺茯苓飲,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
此痰飲善後最穩當之方。
(咳嗽症。表裡寒熱虛實七情勞傷俱致之。最為虛損大關頭。然泛而求之。條緒紛繁。連編累牘。不能盡也。切而求之。可以不煩言而喻。蓋)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白話文:
取以上五種藥材磨成細末,用白開水送服約方寸匕的量,每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直到出汗,病情就會好轉。(這樣做是為了讓身體內部和表面的水分分開消除,並非因為體內有外感邪氣而要同時治療表裡。)
附帶處方:
外臺茯苓飲:適用於治療心胸部位有積痰和陳舊水分的情況。在自然吐出水分後,如果感到心胸之間空虛、脹滿,無法進食,此方可消除痰濕氣息,幫助恢復食慾。
所需藥材包括: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將這六味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八合,分為溫熱的三份服用。服藥後,如同行走八九里路後再進食。
這是治療痰飲病後調理最為穩妥的方子。
(咳嗽的病症可能由表裡寒熱、虛實以及七情、勞累傷害等多種因素引起,尤其損耗人體。如果廣泛探討,會發現其病因錯綜複雜,難以一一詳述。但具體分析,其實可以簡單理解:)對於經常咳嗽的人,若脈象呈現弦狀,表示體內有水濕,這種情況下可使用十棗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此提出咳家之大源頭。治咳之大手法。儼如雲端指示也。後人畏其峻而不敢用。自大棗六安煎治嗽散。以及於寧嗽湯八仙長壽丸六八味丸杏仁酪燕窩粥之類。皆姑息養奸。引入虛損之門而死。余願若輩發天良而自問。其亦當知變計矣。
許仁則云、飲食咳者。由所飲之物。停滯在胸。水氣上衝。肺得此氣。便成咳嗽。經久不已。漸成水病。其狀不限四時晝夜。遇諸動嗽物。即劇。乃至雙眼突出。氣如欲斷。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飲涎沫無限。上氣喘急。肩息。每旦眼腫。不得平眠。此即咳家有水之證也。
白話文:
這裡提到了咳嗽的根本原因及治療的主要方法,就如同雲端的指引一般。然而後人因為害怕其療法峻烈而不敢使用。從使用大棗、六安煎、治嗽散,到寧嗽湯、八仙長壽丸、六八味丸、杏仁露、燕窩粥等等,這些方法都只是姑息養奸,讓病情緩和表象,實際上卻引導病人走向虛弱損耗,最終導致死亡。我衷心希望這些醫者能發揮良知自省,應當認識到改變治療策略的必要性。
許仁則說:因飲食引起的咳嗽,是由於所食用的物品停留在胸口,造成水氣上逆,肺部受到這種氣息影響,便會產生咳嗽。如果長期不止,漸漸地就會演變成水濕病。這種病症表現不分四季晝夜,遇到各種誘發咳嗽的物品或情況就會加劇,甚至出現雙眼凸出、氣息似要中斷、出汗、大小便不暢、不斷吐出痰液唾沫、上氣喘息、需要抬肩呼吸、每天早晨眼睛腫脹、無法平躺睡眠等症狀。這些都是咳嗽伴有水濕內停的典型表現。
自著有干棗三味丸方亦佳。大棗六十枚。葶藶一升。杏仁一升。合搗作丸。桑白皮飲下七八丸。日再稍稍加之。以大便通利為度。
按許氏代方。一則膽識不及。一則趨時行道。輕證可以取用。若重證不如三因十棗丸。猶存古人遺軌。
十棗湯方(見上)
夫有支飲家。(飲氣擾亂清道。動肺則)咳(動心則)煩(搏擊陽氣則)胸中痛者。(已有死道。猶)不卒死。(延)至一百日。或一歲。(雖虛而元氣未竭。醫者不可逡巡畏縮。)宜以十棗湯。(單刀直入以救之。此不恤名不避怨。自盡其道然也。若未至於一百日及一歲。更不必言矣。)
白話文:
我自行創製了幹棗三味丸的方子,效果也很不錯。所需材料包括大棗六十枚、葶藶一升、杏仁一升。將這些材料一起搗碎做成丸子。服用時,可用桑白皮煎水送服,每次七八丸,每日兩次,可逐漸增加劑量,直到大便暢通為止。
參照許氏的代用方,一方面可能因為見識所限,另一方面是為了迎合時弊,輕微症狀可以考慮使用。但對於重症,還是不如使用遵循古法的三因十棟丸來得恰當,這樣做能保留古人遺留下來的治療框架。
十棗湯方(詳見上方)
如果遇到患有支飲的情況,即水飲之氣擾亂了身體的清氣通道,導致肺部受影響而咳嗽、心臟受影響而出現煩躁、陽氣被搏擊而引發胸痛的患者,雖然這種情況已危及生命,但還不致於立刻死亡,病情可能會持續一百天乃至一年。在這期間,即使患者體質虛弱但元氣尚未衰竭,醫治者不應遲疑退縮,應該果斷使用十棗湯進行治療,這是不計個人名譽、不怕招致埋怨,全力以赴履行醫道的表現。當然,如果病情未達到一百天或一年之久,自然更不用多說,應及早治療。
此承上節而言。十棗湯雖峻。舍此並無良法也。
喻嘉言云、咳嗽必因之痰飲。而五飲之中。獨膈上支飲。最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自令人咳嗽不已。況支飲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氣。逆沖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以支飲之故。而令外邪可內。下邪可上。不去支飲。其咳終無寧宇矣。
去支飲用十棗湯。不嫌其峻。豈但受病之初。即病蓄已久。亦不能捨此別求良法。其曰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正謂弦急之脈。必以治飲為急也。猶易治也。其曰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不卒死。至一百日一歲。宜十棗湯。此則可以死而不死者。仍不外是方去其支飲。
白話文:
這段話是接續前文而論述。雖然十棗湯藥性峻烈,但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使用它,並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喻嘉言曾說,咳嗽必定與痰飲有關。在五種痰飲當中,尤其是位於膈上的支飲,最能成為引發咳嗽的根本原因。外來的邪氣與支飲相合,自然會導致咳嗽;即便沒有外邪入侵,支飲滲入肺中,也會讓人不停地咳嗽。再者,支飲長期積存在膈上,會使下焦的氣向上逆衝,更容易使得上下邪氣交結。由於支飲的存在,使得外邪能夠入侵,下部的邪氣也能向上影響,若不除去支飲,咳嗽就無法得到真正的緩解。
為了去除支飲,使用十棗湯是必要的,不應因為其峻烈而卻步。不論是在病發初期,或是病情已經持續很久,都無法捨棄此方而尋找其他更佳療法。正如古文所說,咳嗽患者的脈象如果呈現弦象,表示體內有水濕,就應以十棟湯為主進行治療。這裡強調,遇到弦急的脈象,必須優先處理痰飲問題。而對於那些患有支飲,症狀包括咳嗽、心胸煩悶及疼痛,即使不致於立刻危及生命,但若拖延至百日乃至一年,依然建議使用十棗湯來消除支飲,以防病情惡化導致難以輓回的後果。
不幾令人駭且疑乎。凡人胸膈孰無支飲。其害何以若此之大。其去害何必若此之力。蓋膈上為陽氣所治。心肺所居。支飲橫據其中。動肺則咳。動心則煩。搏擊陽氣則痛。逼處其中。榮衛不行。神魄無依。則卒死耳。至一百日一年而不死。陽氣未散。神魄未離可知。惟急去其邪。
則可安其正。所以不嫌於峻攻也。掃除陰濁。俾清明在躬。較悠悠姑待其死。何得何失耶。
久咳數歲。(緣支飲積肺而咳。飲久不已。則咳亦久而不已也。)其脈弱者。(知邪不進。為)可治。實大數者(知邪日進。故)死。其脈虛者。(知正衰邪亦衰也。然邪雖衰。而正不能御之。亦足以上蔽清陽之氣。故)必苦冒。(蓋以)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十棗湯固為正法。而病家往往惑於時醫之言而棄之。究竟當知其不易之治法。)治屬飲家。
白話文:
這難道不讓人感到驚訝且懷疑嗎?凡是人,胸口和膈膜間誰沒有少量積水呢?這些積水為何會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又為何去除這些危害必須如此用力?因為膈膜上方是陽氣主導的區域,心肺所在的地帶,如果積水橫亙在這裡,影響到肺就會引發咳嗽,影響到心就會造成煩躁,若與陽氣衝突則會引起疼痛,積水擠壓在那裡,使得營氣和衛氣無法正常運行,精神魂魄無所依靠,就可能突然死亡。即使有的情況下能存活一百天或一年不死,也是因為陽氣尚未消散、精神魂魄尚未脫離的緣故。因此,唯有迅速除去這些邪氣,才能安撫正氣,這是為什麼不排斥使用峻烈攻伐藥物的原因。清除體內的陰寒濁氣,使身體恢復清澈明朗的狀態,比起緩慢等待病情惡化導致死亡,這樣做得到什麼,失去什麼,不是很明顯嗎?
長期咳嗽達數年之久(這是因為積水停留在肺部導致咳嗽,積水長時間不消,咳嗽也就持續不停),如果脈象呈現弱態(表示邪氣沒有進一步侵襲),那麼還有治癒的可能;如果脈象堅實、洪大且快速(表示邪氣日益嚴重),則預後不良。若是脈象虛弱(雖然表明正氣衰退,邪氣也隨之減弱,但即便邪氣衰退,正氣已然不足抵抗,仍足以阻礙清陽之氣的上升),病人必定會感到頭暈痛苦(這是因為病人本來就有積水存在胸中)。對於這種情況,十棗湯雖然是標準的治療方法,但患者常常受到時下醫生的誤導而放棄使用。最終,還是應該明白這是最正確且不易改變的治療原則。治療上應歸屬於積飲的範疇。
此復申言治咳必先治飲。即未定十棗湯之方。總不外十棗湯之意。寓蠲飲於補養之中也。
(然十棗湯雖為攻飲之良方。但其專主內飲。而不主外寒也。若)咳(而氣)逆倚(幾而)息(能俯憑而)不得(仰)臥。(咳逆之甚。何以至此。大抵久病多屬水飲。新病每兼形寒。以)小青龍湯主之。(內飲外寒。兼驅為得。)
此節之上。以水飲為主。而出十棗湯一方。此節之下。以內飲外寒為主。而出小青龍湯一方。後從青龍而加減之。為咳證立兩大法門。
小青龍湯方(見上)
青龍湯(溫散。惟有餘之人宜之。若誤施於下虛之人。其湯)下(咽)已。(即動其沖氣。衝脈起於下焦。挾腎脈上行至喉嚨。故)多唾口燥。(厥氣上行。而陽氣不治。故)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然多唾口燥。尚未顯上衝之形也。甚者)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厥逆。
白話文:
這裡再次強調治療咳嗽必須先治理水飲問題。即便尚未確定使用十棗湯的具體方劑,其核心思想也不脫離十棟湯,即在補益的同時消除水飲。
(然而,十棗湯雖是驅除水飲的好方法,但它主要針對內部水飲,並不適用於外感寒邪的情況。如果)咳嗽伴有氣息上逆,需依靠支撐才能稍微緩解,無法平躺。(咳嗽如此嚴重,通常是因為長期患病多與水飲有關,而新病則常伴隨著身體受寒。這種情況下)應使用小青龍湯來治療。(對於內有水飲、外感寒邪的情況,同時驅散兩者是合適的。)
上述段落主要討論水飲問題,並提出了十棗湯。接下來的段落則聚焦於內有水飲且外感寒邪的情況,並介紹了小青龍湯。此後根據小青龍湯進行加減變化的做法,為咳嗽的治療確立了兩個基本原則。
小青龍湯方(詳見前文)
青龍湯(性溫散寒,適合體內有餘熱的人。但如果誤用於體質下虛的人身上,服藥後)會立即引動體內的衝脈氣機,衝脈起始於下腹部,沿著腎脈上行到達喉嚨,因此會出現多唾液且口乾燥的症狀。(寒氣上衝,導致陽氣調節失常,所以)寸脈沈弱,尺脈細微,手腳冰冷。(雖然多唾液且口乾燥,還未明顯表現出上衝的跡象,但在更嚴重的情況下,)氣息會從小腹直沖到胸部乃至咽喉,(伴隨著手腳冰冷。)
尚未至於痹也。甚者)手足(不用而)痹。(且)其面(色)翕熱如醉狀。(自腹而胸而咽而口而面。高之至也。然猶未至於脫。其上浮之陽。)因復下流陰股。(而不歸其源。以行氣化。以致)小便(甚)難。(然既已下流。而)時復(上)冒者。(其故何也。蓋以腎邪挾沖大動。
而龍雷之火無歸。如電光之閃爍無定也。宜)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
此言誤服青龍。動其沖氣。特出救逆之方治也。
苓桂五味甘草湯方
桂枝,茯苓(各四兩),五味(半升),甘草(三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病情還沒有發展到痺症的程度。(然而較嚴重時,會出現)手腳無法自如,甚至痺痛。(並且)面部呈現熱脹的酒醉狀。(這種情況由腹部開始,逐漸影響到胸部、咽喉、口腔和麪部,可謂病勢向上蔓延至極點。但這時候還未達到氣血嚴重脫失的地步。)由於體內向上浮動的陽氣,轉而向下滯留於大腿內側(卻未能回歸正常運行路徑,以促進氣血的正常轉化,因而導致)小便非常困難。(儘管陽氣已向下滯留,但仍)時不時向上逆行。(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因為腎中的病邪攜帶衝脈之氣劇烈波動,
使得像龍雷般的火氣無處宣洩,就如同電光般不定時地閃現。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來調理氣衝的問題。
這裡所說的是因誤用青龍湯而引發衝氣動盪的情況,特別提出這個救急的方劑來治療。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方
藥材:桂枝、茯苓(各四兩)、五味子(半升)、甘草(三兩,炙烤過)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八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三升,去掉藥渣,分為三次,溫熱服用。
(今借苓桂味甘之方。服後)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是下焦沖逆之氣既平。而肺中之寒飲續出也。)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此為肺中伏匿之寒飲。而出其方治也。桂氣勝而主氣。姜味勝而主形。以沖氣既降。而寒飲在胸。寒飲為有形之病。重在形不重在氣也。可知古人用藥之嚴。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乾薑(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服前方。)咳滿即止。而更復(作)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以逼之)也。服之當遂渴。(若渴而不已。自當另籌甘潤鹹寒降逆之劑。今者渴病甫增。未治其渴。)而渴反止者。(火不勝水。)為(有)支飲(故)也。(但有)支飲者。(必有的據。)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有水也。)復(用前湯。)內半夏以去其水。
白話文:
現在使用茯苓、桂枝這類味道甘甜的藥方,在服用之後,如果腹部的氣息下降了,但是反而咳嗽更加厲害,胸口感到脹滿,這是因為下腹部上沖的氣已經平息,而肺部中的寒痰繼續排出所造成的。這種情況下,需要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掉桂枝,加入乾薑和細辛來治療咳嗽和胸悶。
這是針對隱藏在肺部的寒痰所提出的治療方案。桂枝性質溫熱,能主導氣機;乾薑味道辛辣,對身體形質影響較大。由於腹部氣息已經下降,而寒痰停留在胸部,寒痰屬於有形的病理表現,治療時更注重對形體的調理而非單純氣機。可見古人在用藥上的謹慎嚴格。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成分:茯苓四兩、甘草、乾薑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半升。
做法:將上述五味藥材用水八升煎煮至剩三升,濾掉藥渣,趁溫分三次服用,每次半升。
服用前述藥方後,如果咳嗽和胸悶停止了,但又出現口渴,且腹部氣息再次上沖,這是因為細辛和乾薑屬性偏熱,可能促使病情變化。服用後應該會感到口渴。(如果口渴持續不止,自然需要考慮使用其他滋潤鹹寒、能降氣逆的藥方,但目前口渴問題剛出現,還未針對口渴進行治療,)而口渴卻自行停止,這表明水濕未能壓制火氣。這種情況存在著「支飲」的癥狀。(對於確定存在支飲的患者,)通常會出現頭暈的症狀,頭暈往往伴隨著嘔吐,嘔吐表示體內有水濕停留。這時,(應)在之前的湯藥中再加入半夏以消除水濕。
此言咳滿得細辛乾薑而止。而沖氣又因細辛乾薑而發者。宜於渴與不渴辨之。若渴不止者。另治其沖。若渴即止而冒與嘔者。惟治其水飲。半夏一味。去水止嘔降逆。俱在其中。審其不渴。則用無不當矣。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二兩),細辛(二兩),乾薑(二兩),半夏(半升),五味(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水在胃者。為冒為嘔。水在肺者。為喘為腫。今)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胃氣和而肺氣未通也。用前方)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陽氣無偶。發之最易厥脫。此方以杏仁代麻黃。因)麻黃髮其陽故也。
白話文:
這段話意思是說,當咳嗽胸滿的症狀因使用細辛、乾薑而得以緩解時,如果因為使用細辛、乾薑而引發了其他衝氣上逆的問題,應該根據病人是否口渴來區分治療。如果病人持續口渴不停,那就要另外處理衝氣的問題;如果口渴隨即停止,但出現頭暈和嘔吐的症狀,只需專注治療水飲停滯的問題。單單使用半夏一味藥,就能夠消除水飲、止嘔及降低逆氣,只要確認病人不再感到口渴,使用半夏便是恰當的。
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方
成分:茯苓四兩、甘草二兩、細辛二兩、乾薑二兩、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
煎煮方法: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八升水中,煎煮至剩三升,去掉藥渣,溫熱後每次服用半升,一天三次。
(當水邪停留於胃中,會引起頭暈和嘔吐;若停於肺部,則會引發喘息和水腫。現在假設)水邪已除,嘔吐停止,但病人身體依然浮腫,(這代表胃氣雖已調和,但肺氣尚未通暢。此時)可在前⽅基礎上加入杏仁來治療。按理應加入麻黃以加強療效,但因為病人體質可能有痹癥,不宜使用麻黃,否則可能會導致手足逆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病人血虛,(陽氣孤單無輔,使用麻黃易使陽氣暴發而出現厥脫的危險。因此,此處用)杏仁代替麻黃,是因為麻黃能催動陽氣。
此為咳家形腫而出其方治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五味,半夏,杏仁(各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若(兼見)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即於前方)加大黃以利之。
此為前證面熱如醉者。出其方治也。面熱如醉。篇中兩見。而義各不同。前因沖氣。病發於下。此不過肺氣不利。滯於外而形腫。滯於內而胃熱。但以杏仁利其胸中之氣。大黃利其胃中之熱。則得耳。
尤在涇云、水飲有挾陰之寒者。亦有挾陽之熱者。若面熱如醉。則為胃熱隨經上衝之證。胃之脈上行於面故也。即於消飲藥中。加大黃以下其熱。與沖氣上逆。其面翕熱如醉者不同。沖氣上行者。病屬下焦陰中之陽。故以酸溫止之。此屬中焦陽明之陽。故以苦寒下之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關於咳嗽病人的腫脹病症及治療方案。
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
藥材包括: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杏仁半升。
將上述七種藥材,用一斗水煎煮,煮至剩餘三升,去掉藥渣,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半升,一天三次。
如果病人同時出現面部潮紅如同酒醉的症狀,這是胃熱上衝影響面部的表現。在原方基礎上加入大黃以清利熱結。
此處針對的是面部潮紅如醉的病情及其治療方法。文中兩次提到面部潮紅如醉,但含義有所不同。前面是因為下焦氣逆衝擊所致,而這裡則是由於肺氣不暢導致外在腫脹和胃內積熱。治療上,使用杏仁疏通胸部氣機,大黃清除胃熱,即可達到療效。
尤在涇(清代醫家)指出,水飲病中既有夾帶陰寒的,也有伴隨陽熱的。如果出現面部像酒醉一樣熱,這是胃熱隨著經絡上衝的表現,因為胃的經脈通往面部。因此,在化飲藥物中加入大黃以清熱,這與下焦陰寒引起的氣逆衝面、面部快速加熱如醉的狀況不同。下焦氣逆屬陰中之陽失調,故用酸溫藥物來制止;而這裡屬於中焦陽明的陽熱問題,所以採用苦寒藥物來下洩治療。
愚按咳嗽證。金匱兩見。一在肺癰肺痿之下。大抵以潤燥為主。一在痰飲之下。大抵以治飲為先。此仲師咳嗽各證。以此二法。立經權常變之鈐法也。然其義蘊。過於深奧。難與中人以下語之。時傳方書。繁雜不可為訓。而張隱菴高士宗二家。雖未精粹。尚不支離。姑錄之以備參考。
張隱菴云、咳者肺病也。有邪在皮毛而為肺咳者。有五臟受邪。各傳之於肺而為咳者。此外因之咳也。有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而咳者。有臟腑之鬱熱。上蒸於肺而為咳者。此內因之咳也。蓋肺者。五臟之長也。輕清而華蓋於上。是以臟腑之病。皆能相傳於肺而為咳。
白話文:
我認為關於咳嗽的論述,在《金匱要略》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放在肺癰和肺痿之後,主要強調潤燥的治療原則;另一次則是在痰飲的討論之後,首要處理的是飲停問題。張仲景對於各種咳嗽的處理,就是通過這兩個方法,建立了既原則又靈活、適用範圍廣泛的基本框架。然而,這些理論含義深邃,對於一般人來說難以理解。市面上流傳的許多方書內容繁雜,不足以作為指導。張隱菴和高士宗兩位前輩的著作雖然不算精到,但至少條理清晰,因此我暫且將它們收錄在此,供作參考。
張隱菴說:咳嗽是肺部的疾病。有的是外邪侵犯皮毛而導致肺咳,有的是五臟受到病邪影響,繼而影響到肺部引起咳嗽,這是外因造成的咳嗽。有的是寒涼或不當的飲食進入胃裡,沿著肺脈上行至肺,使肺部受寒而引發咳嗽;還有的是臟腑鬱熱向上燻蒸肺部而致咳,這屬於內因造成的咳嗽。肺在五臟中居首位,性質輕清且位居身體上部,因此其他臟腑的病邪都能影響到肺,進而產生咳嗽。
然其未見於肺。而其本在於臟腑之間。故當以本末之法。兼而行之。治無不應矣。咳論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咯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
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肩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膽咳之狀。咳嘔苦汁。大腸咳狀。咳而遺矢。小腸咳狀。咳而矢氣。氣與咳俱矢。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飲食。
高士宗云、語云、諸病易治。咳嗽難醫。夫所以難醫者。緣咳嗽根由甚多。不止於肺。今世遇有咳嗽。即曰肺病。隨用發散消痰清涼潤肺之藥。藥日投而咳日甚。有病之經脈。未蒙其治。無病之經脈。徒受其殃。至一月不愈。則弱證將成。二月不愈。則弱證已成。延至百日。
白話文:
然而病症雖未直接顯現於肺部,但其根源位於臟腑之間,因此治療時應採取根本與枝末兼治的方法,如此做則無不應對之症。《咳論》提到:肺咳的表現為咳嗽伴有喘息及聲音,嚴重時甚至咯血;心咳的表現為咳嗽時心痛,喉中如有異物阻塞感,嚴重時可導致咽喉腫痛、喉痹;肝咳的表現為咳嗽時兩側肋骨下方疼痛,嚴重時轉身困難,轉身則兩側肋骨下漲滿不適;脾咳的表現為咳嗽時右側肋骨下疼痛,痛感並向肩背延伸,嚴重時動作受限,動則咳嗽加劇;腎咳的表現為咳嗽時肩背互相牽引而疼痛,嚴重時伴有唾涎;胃咳的表現為咳嗽伴嘔吐,嘔吐嚴重時可能有蛔蟲出現;膽咳的表現為咳嗽並嘔出苦味液體;大腸咳的表現為咳嗽時失禁排便;小腸咳的表現為咳嗽時排氣,氣與咳嗽同時出現;膀胱咳的表現為咳嗽時小便失禁;三焦咳的表現為咳嗽時腹部脹滿,不思飲食。
高士宗說過,有句俗語道:“各種疾病容易治療,唯獨咳嗽難以醫治。”之所以難以治療,是因為引起咳嗽的原因繁多,不僅限於肺部。而今,遇到咳嗽症狀,往往簡單歸結為肺部疾病,隨即使用發汗、化痰、清熱、潤肺等藥物。隨著每日服藥,咳嗽卻日趨嚴重,真正患病的經脈未得到治療,無病的經脈反倒遭受藥物副作用。若一個月後仍未痊癒,患者的體質將開始虛弱;兩月不愈,則虛弱已成事實。拖延至百日,病情更形複雜。
身命雖未告殂。而此人已歸不治之證矣。余因推本而約言之。素問咳論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是以咳病初起。有起於腎者。有起於肝者。有起於脾者。有起於心包者。有起於胃者。有起於中上二焦者。有起於肺者。治當察其原。察原之法。在乎審證。若喉癢而咳。
是火熱之氣上衝也。火欲發而煙先起。煙氣沖喉。故癢而咳。又有傷風初起。喉中一點作癢。咽熱飲則少蘇。此寒凝上焦。咽喉不利而咳也。或寒或熱。治當和其上焦。其有胸中作癢。癢則為咳。此中焦津血內虛。或寒或熱而為咳。法當和其中焦。此喉癢之咳。而屬於上中二焦也。
白話文:
雖然生命尚未終結,但此人已屬無法治癒的情況。因此,我根據根本簡要地說明。《素問·咳論》提到,五臟六腑都能導致咳嗽,不僅僅是肺部。所以,咳嗽初發時,可能源於腎、肝、脾、心包、胃、上中二焦,或是肺本身。治療時需查找病因,而查找病因的方法在於詳細辨證。
如果症狀是喉嚨癢而咳嗽,這是火熱之氣上竄所致。就像是火要燒起來前,煙先升起,煙氣刺激喉嚨,因而感到癢而咳嗽。另外,若是感冒初期,喉中略感癢痛,喝了溫熱的飲料能稍微舒緩,這是由於寒氣凝結上焦,咽喉不適而引起咳嗽。無論是寒是熱,都應調和上焦來治療。
另有一些情況是胸中感到癢,癢就會引發咳嗽,這是中焦津液血液虧虛,無論寒熱,都可能引發咳嗽。這種情況下,治療應該著重於調和中焦。以上所述,是關於喉嚨癢所引起的咳嗽,主要涉及上焦與中焦的問題。
若氣上衝而咳。是肝腎虛也。夫心肺居上。肝腎居下。腎為水臟。合膀胱水腑。隨太陽之氣。出皮毛以合肺。肺者天也。水天一氣。運行不息。今腎臟內虛。不能合水腑而行皮毛。則腎氣從中土以上衝。上衝則咳。此上衝之咳而屬於腎也。又肝藏血。而衝任血海之血。肝所主也。
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臥則內歸於肝。今肝臟內虛。不合衝任之血。出於膚腠。則肝氣從心包以上衝。上衝則咳。此上衝之咳而屬於肝也。又有先吐血。後咳嗽者。吐血則足厥陰肝臟內傷。而手厥陰心包亦虛。致心包之火。上克肺金。心包主血脈。血脈虛。夜則發熱。
日則咳嗽。甚則日夜皆熱皆咳。此為虛勞咳嗽。先傷其血。後傷其氣。陰陽並竭。血氣皆虧。服滋陰之藥則相宜。服溫補之藥則不宜。如是之咳。百無一生。此咳之屬於心包也。又手太陰屬肺金。天也。足太陰屬脾土。地也。在運氣則土生金。在臟腑則地天交。今脾土內虛。
白話文:
如果出現氣向上沖而引發咳嗽的情況,這是肝腎虛弱的表現。心肺位於身體上部,而肝腎則處於下部。腎是管理水液的臟器,與膀胱這個水液排泄的腑相配合,隨著太陽經的氣機,水分通過皮毛與肺相聯繫。肺象徵著天,水和天之氣相合,不斷循環運轉。現在,如果腎臟內部虛弱,無法與膀胱協同工作,通過皮毛調節水分,那麼腎氣就會沿著中間路徑向上沖,這種上沖感會導致咳嗽,這就是歸屬於腎的上沖性咳嗽。
再說到肝臟,它儲存血液,並且管理著衝任兩脈的血液,這些都是肝的職責所在。血液能滋養肌肉、充盈皮膚,並在人躺下時迴流到肝臟。但當肝臟虛弱,無法有效調控衝任脈的血液流出體表時,肝氣就會跟隨心包經的路徑向上沖,進而引起咳嗽。這就是歸屬於肝的上沖性咳嗽。
還有一種情況是先有吐血,之後開始咳嗽。吐血代表足厥陰肝脈受損,同時手厥陰心包經也會變得虛弱,進而使得心包的火氣向上剋制肺部的金氣。心包負責管理血脈,一旦血脈虛弱,就會在夜晚發熱,白天則咳嗽,甚至可能日夜都伴隨高熱和咳嗽。這種情況屬於虛弱疲勞所引起的咳嗽,先是損傷了血液,繼而影響到氣,導致陰陽兩方都衰竭,血氣雙虧。對於這樣的病狀,適合使用滋陰的藥物,而不應使用溫補的藥物。遇到這樣咳嗽的病例,治癒的機會渺茫。這就是歸屬於心包的咳嗽。
土不勝水。致痰涎上湧。先脾病。而地氣不升。因而肺病。為天氣不降。咳必兼喘。此咳之屬於脾與肺也。又胃為水穀之海。氣屬陽明。足陽明主胃。手陽明主大腸。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其氣下行。今陽明之氣。不從下行。或過於燥而火炎。或失其燥而停飲。咳出黃痰。胃燥熱也。
痰飲內積。胃虛寒也。此為腸胃之咳。咳雖不愈。不即殞軀。治宜消痰散飲。此咳之屬於胃也。夫痰聚於胃。必從咳出。故咳論云。聚胃關肺。使不知咳嗽之原。而但以清肺清痰疏風利氣為治。適害己也。外有傷風咳嗽初起。便服清散藥。不能取效者。此為虛傷風也。最忌寒涼發散。
白話文:
當脾胃功能不佳,無法有效剋制水分運化,導致痰涎向上泛濫,起初是脾臟問題,使得地氣無法上升,進而影響到肺部,造成天氣不下降,這樣的情況下,咳嗽通常會伴隨著喘息。這就是屬於脾和肺相關的咳嗽。
另外,胃被稱為水穀之海,其氣屬陽明範疇,足陽明經主宰胃,手陽明經則管轄大腸。在陽明經的運行路徑上,本應由燥氣調節,且氣機向下運行。但若陽明經的氣機不順利下降,可能因為過度燥熱而引發火旺,或是燥氣不足導致水飲停留,這時咳出的痰呈現黃色,便是胃燥熱的表現。
如果痰飲在體內積聚,則是胃虛寒的症狀。這種情況下的咳嗽可歸因於腸胃問題。雖然這樣的咳嗽不易立即痊癒,但也不至於迅速危及生命。治療上應該著重於消除痰飲。這是屬於胃的咳嗽。
當痰聚集在胃中,往往會通過咳嗽排出,因此《咳論》中有言,痰會在胃中聚集,然後影響到肺部。如果治病時不探究咳嗽的根本原因,只是一味地清肺、化痰、疏風、理氣,反而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此外,有些人一感受到風寒就立刻服用清散類藥物,卻未見好轉,這往往是因為身體本來就虛弱,最忌諱使用寒涼或發散性的藥物。
投劑得宜。可以漸愈。又有冬時腎氣不足。水不生木。致肝氣內虛。洞涕不收。鼻竅不利。亦為虛傷風。亦忌發散。投劑得宜。至春天和凍解。洞涕始收。鼻竅始利。咳嗽大略。其義如是。得其意而引伸之。其庶幾乎。又云、咳嗽俗名曰嗆。連嗽不已。謂之頓嗆。頓嗆者、一氣連嗆二三十聲。
少則十數聲。嗆則頭傾胸曲。甚則手足拘攣。痰從口出。涕泣相隨。從膺胸而下。應於少腹。大人患此。如同哮喘。小兒患此。謂之時行頓嗆。不服藥至一個月亦愈。所以然者。周身八萬四千毛竅。太陽膀胱之氣應之。以合於肺。毛竅之內。即有絡脈之血。胞中血海之血應之。
白話文:
如果用藥適當,病情可以慢慢好轉。另外,冬季時若腎氣不夠,導致水不能滋養木,使得肝氣虛弱,會有鼻水流不停、鼻子不通的症狀,這也是因為體虛而受風寒所引起的,治療時應避免使用發散類藥物。適當地用藥,待到春暖冰融之際,鼻水才會停止,鼻子才會通暢。咳嗽的情況大致如此,理解其意義並進一步推廣應用,或許就能掌握其要點了。又說,咳嗽在民間被稱作「嗆」,連續不斷的咳嗽叫做「頓嗆」。頓嗆時,一口氣能連續咳二三十聲,至少也有十多聲,咳嗽時頭部低垂、胸部彎曲,嚴重時甚至手腳抽搐,痰從口中吐出,伴隨著鼻涕和眼淚,從胸前一路往下,影響到小腹部。成人患此症狀就如同哮喘,孩童得了則稱為「時行頓嗆」,即使不吃藥,大約一個月也會自行痊癒。這是因為人全身有八萬四千個毛孔,與膀胱經的陽氣相應,並且與肺相協調。毛孔內部還有絡脈中的血液,以及源自胞宮的血海之血相互對應。
以合於肝。若毛竅受寒。致胞血凝澀。其血不能澹滲於皮毛絡脈之間。氣不煦而血不濡。則患頓嗆。至一月。則胞中之血一周環復。故一月可愈。若一月不愈。必至兩月。不與之藥。亦不喪身。若人過愛其子。頻頻服藥。醫者但治其氣。不治其血。但理其肺。不理其肝。頓嗆未已。
又增他痛。或寒涼過多。而嘔吐不食。或攻下過多。而腹滿瀉泄。或表散過多。而浮腫喘急。不應死而死者。不可勝計矣。
苓甘五味加姜辛夏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二兩),乾薑,細辛(各三兩),五味,半夏,杏仁(各半升),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關於嬰兒疾病的治療情況及一個藥方。
當病症影響到肝臟時,如果毛孔受到寒氣侵襲,導致血液在細胞間凝固不通,血液無法正常滲透到皮膚和毛細血管之間,氣血得不到溫暖滋潤,就會突然發生嗆咳。通常一個月後,隨著身體血液週期性地循環更新,這種病症往往能自然痊癒。但如果一個月後仍未見好轉,那麼可能需要兩個月時間。即便不使用藥物治療,也不至於危及生命。但若家長過度擔心,頻繁給孩子服藥,而醫生僅著重調理氣機,忽略了血液的治療;或者只關注肺部問題,忽視了肝臟的調理,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原有的嗆咳問題,
還可能引發其他疼痛。有時候,使用過多寒涼藥物,造成嘔吐、食慾不振;或者過度使用下瀉藥物,引起腹部脹滿、腹瀉;又或是過度使用發汗解表的藥物,導致水腫、氣喘等症狀加重。這些情況下,本不至於致命的疾病,也可能導致無數不幸的結果。
接著提供了一個藥方名為「苓甘五味加姜辛夏杏大黃湯」:
藥方組成包括:茯苓四兩、甘草二兩、乾薑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三兩。
用法是:將上述八味藥材加入十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三升,濾掉藥渣,溫熱後分三次服用,每日一劑。
(水停心下。當知其先後之分。何以為)先渴(水能格火。火獨行而上爍喉舌。則為渴。可於未嘔之前。追溯其為水停心下。何以為)後嘔。(渴必多飲。飲多上逆則必嘔。可於既渴之後。實指其)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醫者不管其已過之渴。只據其現在之嘔而治之。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此於咳嗽後。忽又言及水飲。以水飲為咳嗽之根。故言之不厭其復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見上)
白話文:
當心中有水液滯留時,應分辨其先後發生的順序。什麼是「先渴」:水能剋制火,若火勢獨盛向上燒灼咽喉舌頭,就會感到口渴。這時可在尚未嘔吐之前,推測原因是水液停滯在心下部位。「後嘔」又是什麼意思:一旦感到口渴必然會多喝水,喝多了水就會導致胃中液體反流而引起嘔吐。因此,在已經出現口渴之後,可以確切地指出這是因為水液停滯在心下的緣故。這種情況屬於水飲積聚的類型。醫生在治療時,不必理會過去已經出現的口渴狀況,只需根據當前的嘔吐症狀來施治,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作為主方來處理。
這裡提到在討論完咳嗽之後,忽然又提及水飲問題,是因為水飲被視為引發咳嗽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即便重複論述也不嫌多。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詳見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