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四 (3)
卷四 (3)
1.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肺(為主氣之臟。其)中風者。(氣不布津而)口燥(氣不下行)而喘。(氣傷不支。而)身(如坐舟車之上。而轉)運(氣傷乏力。)而(身)重。(氣傷則清陽不升而頭)冒(氣傷則水道不行)而腫脹。(五液在肺為涕。)肺中寒。(則寒氣閉於肺竅。而蓄藏之鬱熱。則反從口中)吐(出)濁涕。
肺(將)死。(而脈見真)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為天水不交。故)死。
此篇於內經不同。所以補內經之未及也。
此節言肺中風寒證脈也。
徐忠可云、按以上證。皆言肺本受病。則所傷在氣。而凡身之藉氣以為常者。作諸變證如此。乃詳肺中風寒之內象也。若內經所云。肺風之狀。多汗惡風。時咳。晝瘥暮甚。診在眉上。其色白。此言肺感表邪之外象。
肝(為風木之臟。若)中風者。(以風從風動而上行。則)頭目瞤。(肝脈布脅肋。風勝而脈急。則)兩脅痛。(而)行常傴。(內經云。肝苦急。食甘以緩之。此木勝而土負。乃求助於其味。故)令人嗜甘。肝中寒者。(大筋拘急。故)兩臂不舉。(肝脈循喉嚨之後。肝寒而逼熱於上。
則)舌本燥。(膽主善太息。肝病則膽郁。鬱則)善太息。(肝脈上行者。挾胃貫膈。寒則)胸中痛。(痛甚則)不得轉側。(挾胃。則胃受木克。故得)食則吐(貫膈。則心母臨子)而(為)汗(自)出也。肝(將)死。(而脈見真)臟浮之弱。按之如索(弦緊俱見。去而)不來。
或(失陰陽往復之道。無胃氣也。或出入勉強。有委而不前。屈曲難伸之狀。脈形)曲如蛇行者。(主)死。
此言肝中風寒證脈也。
徐忠可云、以上言風寒所感。肝之陰受傷。則木氣不能敷榮。而凡身之藉陰以為養者。作諸變證如此。乃詳肝中風寒之內象也。如內經所云。肝中於風。多汗惡風。善悲。色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此言肝受表邪之外象也。
(肝主疏泄。氣血滯而不行。如物之黏著。為病名曰)肝著。其人常欲(以手)蹈其胸上。(藉按摩以通其氣也。蓋血氣之鬱滯。遇熱略散。苟至大苦時。則病氣發而為熱。又非飲熱所能勝矣。故必)先(於)未苦時。但欲(求其散而思)飲熱。(由此病證而得其病情以為據。以)旋覆花湯主之。
此另言肝著之證治也。但胸者。肺之位也。肝病而氣注於肺。所謂橫也。(縱橫二字詳傷寒論)
徐忠可云、前風寒皆不立方。此獨立方。蓋肝著為風寒所漸。獨異之病。非中風家正病故也。
旋覆花湯方
旋覆花(三兩即金沸草),蔥(十四莖),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心(為火臟。乃君主之官。若)中風者。(風為陽邪。並之則)翕翕(然風火併齊而)發熱。(君主病。而百骸皆廢。則)不能起。(火亂於中。則)心中(嘈而)飢。(熱格於上。則)食即嘔吐。心中寒者。(寒為陰邪。外束之則火內聚。)其人苦病心(中懊憹無奈。似痛非痛。
其麻辣)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之往來交)注。其脈浮者。(寒有外出之機。強用吐法則不可。若得機欲向愈而)自吐(病)乃愈。心傷者。(不關於風寒。而氣血不足。為內傷也。)其人(一有)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蓋以血虛者。其陽易浮。
上盛者。下必無氣也。血虛不能養心。則)心中痛。(火亢)而(成未濟。則)自煩發熱。(心虛於上。以致腎動於下。則)當臍跳。(子盜母氣。)其脈(則)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心(將)死。(而脈見真)臟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為陰氣已絕。主)死。
此言心中風寒之證脈也。又心傷者。風寒外之本病也。以心為十二官之主。故特鄭重言之也。
徐忠可云、生萬物者火。殺萬物者亦火。火之體在熱。而火之用在溫。故鼎烹則頤養。燎原則焦枯。以上證。乃正為邪使。而心火失陽和之用。凡身之藉陽以暖者。其變證如此。乃詳心中風之內象也。若內經云、心中於風。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黑。千金曰、診在唇。其色赤。此言心中風之外象也。
(至於心傷證。前言猶未盡也。請再申其義。人病如)邪(所憑。而為悲)哭(致)使魂魄不安者。(雖有六氣七情痰火之異。而其源則為)血氣少也。(然)血氣(之所以)少者。屬於心。(血從氣生。言氣即可以該血。)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
魂魄妄行。(心主失其統御之權。為顯為狂。勢所必至者。然顛狂亦有陰陽之分。)陰氣衰者為顛。陽氣衰者為狂。(其與經文重陰者顛。重陽者狂之旨。似若未合。然彼以寒熱分陰陽。此以氣血分陰陽。後之覽者。當會通於言外。)
此承上節心傷而申其說也。
脾中風。(則周身)翕翕發熱。形如醉人(面紅四肢俱軟。)腹中(因風動火而)煩(本氣濕生而)重(上下眼胞屬脾胃。而名)皮目(風入而主動。則見)瞤瞤。(脾居肺腎之中界。一病則懶於承上接下。天水不交)而短氣。脾(將)死。(而脈見真)臟浮之大堅。(全失柔和之胃氣。
)按之如覆杯。(覆杯何狀。即空而無有之)潔潔狀(且燥疾不寧。)如搖者。(主)死。
此言脾中風之證脈也。
按、宋本臣億等。五臟各有中風中寒。今脾止載中風。腎中風中寒俱不載。古人簡亂極多。去古既遠。無文可以補綴也。(沈自南云。脾中寒。予擬傷寒論中太陰自利不渴而補之。腎中風。予擬少陰黃連阿膠湯證補之。腎中寒。予擬通脈四逆湯證補之。不識以為何如。)
徐忠可云、金匱缺脾中寒。然不過如自利腹痛。腹脹不食。可類推也。若以上脾中風諸證。則凡形體之待中土以收沖和之益者。其變證如此。乃詳脾中風之內象也。若內經云。脾中風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此言脾中風之外象也。
(今試診之趺陽。)趺陽(為胃脈。今)脈浮而澀。浮則(為)胃氣強。澀則(為脾陰虛。脾陰虛。不能為胃上輸精氣。水獨下行。故)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病因)脾(虛)為(胃所管)約。(以)麻仁丸主之。
此言脾約之證治也。
麻仁丸方
麻仁(一升),芍藥(半斤),大黃(去皮一斤),枳實(半斤),厚朴(一尺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腎受冷濕。著而不去。名為腎著。)腎著之病。其人身體(因濕而見)重。腰中(因寒而畏)冷。如坐水中。(著處)形(微腫)如水(腫之)狀。(但濕邪能阻止津而口渴。今)反不渴。(知其上之無熱。)小便自利。(知其下之陽衰。)飲食如故。(知其)病(不關中焦。
而)屬下焦。(然腎不勞則不虛。推其致病之由。由於)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而傷)之。(其證自)腰以下冷痛。(至)腹(皆)重如帶五千錢。(以)甘姜苓朮湯主之。
此言腎著之病由於冷濕。不在腎之中臟。而在腎之外腑。以辛溫甘淡之藥治之也。
徐忠可云、腎臟風寒皆缺。然觀千金三黃湯。用獨活細辛治中風及腎者。而敘病狀曰。煩熱心亂惡寒。終日不欲飲食。又敘腎中風曰。踞坐腰痛。則知金匱所缺腎風內動之證。相去不遠。至寒中腎。即是少陰標陰之寒證。當不越厥逆下利慾吐不吐諸條。若內經云。腎中風狀。
多汗惡風。面龐然如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蓋言風自表入。傷少陰經氣。乃腎中風之外象也。
甘草乾姜茯苓白朮湯方(一名腎著湯)
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腎(將)死。(而脈見真)臟浮之堅。(則不沉而外散。陽已離於陰位。)按之亂如轉丸。(是變石之體。而為燥動。真陽將搏躍而出。)益下入尺中者。(應伏而反動。反其封蟄之常。主)死。
此言腎臟之死脈也。
問曰。三焦(之氣虛)竭(而不各歸其)部。(固也。但噫為脾病。今云)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中氣實統乎三焦。)上焦受中焦氣(中焦)未和。不能消穀。(穀氣鬱而不宣。)故能噫耳。(且中焦不和。而)下焦(亦因而虛)竭。即(見前則)遺溺(後則)失便。
(蓋下焦聽命於中焦。)其(中焦之)氣不和。(下焦無以受中之蔭。則腎氣日虛。經云。北方黑色。開竅於二陰。腎虛則前後)不能自禁制。(此下焦雖病。卻)不須治。(止以補脾健胃。治其中焦。)久則(自)愈。
此言三焦虛竭。統以中焦為主治也。
師曰。熱在上焦者。(心肺受之。心火盛。肺金愈傷。)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脾胃受之。胃熱必實而硬。脾熱必燥而閟。因熱而結。)則為堅。熱在下焦者。(以下焦為肝腎膀胱大小腸所居之處。或肝腎熱盛。)則尿血。(或膀胱熱盛。)亦令淋閟不通。(至若)大腸有寒者多鶩溏。
(即下利溏瀉也。)有熱者便腸垢。(即下利膿血也。)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即陰結便血也。)有熱者(流蓄肛門。)必(病)痔。
此又分晰三焦各病也。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䅽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始)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
䅽氣者。(食氣也。食積太陰。敦阜之氣。抑遏肝氣。故)脅下痛。(以手)按(摩)之。則(食化氣行而)愈。(若飲食稍一不節。則)復發(名)為䅽氣。
此言腹中痛病大概有三也。
徐忠可云、此積非癥瘕之類。亦未必有形停積。天下之物。皆從無中生有。乃氣從陰結。陰則黏著也。觀下文云積在喉中。則結陰可知。不然。則喉中豈能容有形之物耶。
(積病堅久難治。必詳之於脈。)諸(凡氣血痰食等)積大法。脈來(沉)細而附骨者。(此)乃(為)積也。(所以然者。以積而不移之處。其氣血營衛。不復上行而外達。則其脈亦沉。而作是象。茲試舉其脈出之所以。決其受病之處。若此脈出)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
積在喉中。(出)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若沉細不起之)脈兩(手俱)出。(是中央有積。其氣不能分左右也。可斷之曰。)積在中央。(凡此者。)各以其部處之。
此言積脈分上下左右而定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