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一 (10)
卷一 (10)
1.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風熱傷於經脈。故)目赤。(頭項皆強急而不能動。)獨頭(呈風象而)動搖。(強急則筋不舒。而牙關緊閉。且風客會厭。而語言不出。所以)。卒(然)口噤。背反張者。(風邪入於經輸也。此)痙病(本證之形狀)也。若(不知其為痙。而誤)發其汗者。
(汗之沾濡衣被則為濕。濕之陸續不幹而生寒。)寒濕相得。其表(因汗而)益虛。(虛甚)即惡寒甚。(蓋痙之未成。太陽原有惡寒之證。而痙之既成。陽邪用事。熱甚灼筋。何至惡寒之甚。此為誤治而一變也。)發其汗已。(不獨證之一變。而)其(強直之)脈(亦變屈曲)如蛇。
此論痙家之本證。而並及於誤治之變證變脈也。
(脈如蛇。陰之象也。君子正有履霜堅冰至之憂。乃)暴(然見其)腹脹大者。(遂轉憂而為喜。冀其)為欲解。(即首篇入腑即愈之義。況脹為有形之實證。大承氣湯即對病之良方矣。乃診其)脈如故。(仍是如蛇之象。而)反(加)伏弦者(此為變而又變之)痙。
此一節承上節汗後變證變脈外。又變一脈證也。師不出方。余於傷寒論發汗後腹脹條。悟出厚朴生薑甘草人參半夏湯。俟其脹稍愈。再以法治之。
(痙家之本證。既已備言。即變證變脈。亦復明示矣。痙家之本脈何如。)夫痙(為勁急強直之病。其)脈(亦勁急強直。)按之緊如弦。(謂其自寸至尺。)直上下行。(與督病之脈相似。但督浮而此沉耳。)
此一節補出痙病之本脈也。自病者身熱足寒至此三節。合作一大節讀。
痙(為太陽中風之)病(風為陽邪。誤用燒針。則為逆。若見)有灸瘡。(則風火交煽。真陰立亡。)難治。
此一即言痙病誤灸之難治也。師不出方。傷寒論火逆諸方。亦恐其過溫。余用風引湯減去桂枝幹姜一半。研末煮服。往往獲效。
太陽病(頭項強痛。發熱惡風。自汗。論所謂桂枝證也。)其證備。(但)身體強𠘧𠘧然。(為風邪入於經輸。內經云。邪入於輸。腰脊乃強是也。然經輸之病。脈應浮數。今按其)脈反沉遲。(蓋沉為痙之本脈。遲為津液不足。營衛之行不利。雖痙證尚未全備。而痙脈先已見端。)此(不為傷寒而)為痙(以)栝蔞桂枝湯主之。
此一節為痙病之將成未成者。出其方也。然細按方法。必是中風自汗之變證。柔痙用此。剛痙用葛根湯。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太陽病。(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等證悉備。表實既已)無汗。而(邪氣不得外達。)小便反少。(邪氣又不得下行。正不勝邪。其)氣(遂逆)上(而)沖胸。口噤不得語。(面赤頭搖項背強直。勢所必至。此)欲作剛痙。(以)葛根湯主之。
白話文: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太陽經脈起於眼內角。風熱侵犯經脈,所以眼睛紅腫。頭項僵硬疼痛,無法活動,頭部獨自搖晃,像被風吹一樣。肌肉僵硬,牙關緊閉,風邪阻礙會厭,無法說話,所以突然口噤,背部反弓,這是風邪侵入經絡輸穴的痙病典型症狀。如果不知道這是痙病,而錯誤地發汗,汗水浸濕衣被,就會產生濕邪,濕邪持續不乾,則會產生寒邪。寒濕結合,表證因發汗而更加虛弱,虛弱到極點就會非常怕冷。痙病未發作時,太陽經脈本就有怕冷的症狀,但痙病發作後,陽邪盛行,熱邪灼傷肌肉筋骨,怎麼會還非常怕冷呢?這是誤治造成的變化。發汗之後,不僅症狀變化,脈象也由強直變為屈曲,像蛇一樣彎曲。
這一段論述痙病的本證,以及誤治後的症狀和脈象變化。脈象像蛇,是陰邪的象徵,醫生應該有所警惕,擔心病情加重。如果突然腹部脹大,可能會誤以為病情好轉,以為將要痊癒,因為腹部脹大是有形的實證,大承氣湯是治療此病的良方。但是,如果脈象仍然像蛇一樣,反而更加沉伏弦細,這是病情再次變化,更加嚴重的痙病。
這一段承接上一段,論述發汗後症狀和脈象的變化,以及脈象的再次變化。老師沒有開具藥方,我在《傷寒論》發汗後腹部脹大的條目中,悟出厚朴生薑甘草人參半夏湯的方劑,待腹部脹滿稍減輕後,再用其他方法治療。
痙病的本證已經詳細說明,變證和脈象變化也已經明確指出。痙病的本脈是什麼樣的?痙病是肌肉強直痙攣的疾病,其脈象也強直緊硬,按之緊如琴弦,從寸關尺三部都這樣,直上直下,與督脈的脈象相似,只是督脈浮而此脈沉。
這一段補充說明痙病的本脈。從病人發熱足冷到這三節,合在一起讀作一大節。
痙病是太陽經中風的病證,風是陽邪,錯誤地使用燒針灸治,就是逆治。如果出現灸瘡,則風火交織,真陰將會耗盡,難以治療。
這一段說明痙病誤用灸法治療的難治性。老師沒有開具藥方,《傷寒論》中治療火逆的藥方,也擔心藥力過於溫熱。我使用風引湯,減少桂枝和乾薑的用量一半,研磨成粉末服用,往往能收到效果。
太陽病頭痛項強痛,發熱惡風,自汗,就是《傷寒論》中所說的桂枝證,症狀齊全。但是身體僵硬,這是風邪侵入經絡輸穴,內經記載邪氣入輸,腰脊就會強直。但是經絡輸穴的疾病,脈象應該浮數,現在按其脈象卻沉遲。沉脈是痙病的本脈,遲脈是津液不足,營衛運行不利。雖然痙證尚未完全發作,但痙脈已經顯現端倪,這不是傷寒,而是痙病,用栝蔞桂枝湯治療。
這一段是關於痙病將發未發的病證,並提出了藥方。仔細分析其治療方法,一定是中風自汗的變證,輕微的痙攣用這個方子,嚴重的痙攣則用葛根湯。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六味藥,加水九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微微出汗即可。不出汗的,隔一會兒喝熱粥催汗。
太陽病頭痛項強痛,發熱惡寒等症狀齊全,表證實證,沒有汗出,邪氣不能外達,小便反而減少,邪氣又不能下行,正氣不勝邪氣,邪氣上衝胸部,口噤不能說話,面紅頭搖,項背強直,病情必然發展到這個地步,將要變成嚴重的痙攣,用葛根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