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要略淺註》~ 卷九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0)

1.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婦人中風。七八曰。(業已熱除而身涼。而復)續來寒熱。發作有(一定之)時。(因其病而問其)經水(已來而)適斷者。(蓋以經水斷於內。而寒熱發於外。雖與經水適來者不同。而)此(症亦名)為熱入血室。其血(為邪所阻。則)必結。(結於衝任厥陰之經脈。內未入臟。

外不在表。而在表裡之間。乃屬少陽。)故使(寒熱往來)如瘧狀。發作有時。(以)小柴胡湯主之。(達經脈之結。仍藉少陽之樞以轉之。俾氣行而血亦不結矣。)

此為中風熱入血室。經水適斷者。出其方治也。蓋以邪既流連於血室。而亦浸淫於經絡。若但攻其血。血雖去而邪必不盡。且恐血去而邪反得乘虛而入也。故小柴胡湯解其熱邪。而乍結之血自行矣。

(熱入血室。不獨中風有之。而傷寒亦然。)婦人傷寒(寒鬱而)發熱。(當其時)經水適來。(過多不止。血室空虛。則熱邪遂乘虛而入之也。晝為陽而主氣。暮為陰而主血。今主氣之陽無病。故)晝日明瞭。(主血之陰受邪。故)暮則譫語。(譫語皆非習見之事。)如見鬼狀者。

(醫者可於其經之適來。而定其證曰。)此為熱入血室。(非陽明胃實所致也。既非陽明胃實。則)治之(者)無(以下藥)犯(其)胃氣。(以)及上二焦。(一曰胃脘之陽。不可以吐傷之。一曰胃中之汁。不可以汗傷之。惟俟其經水盡。則血室之血。復生於胃腑水穀之精。

)必自愈。

此為傷寒熱入血室。經水適來者。詳其證治也。師不出方。蓋以熱雖入而血未結。其邪必將自解。汗之不可。下之不可。無方之治。深於治也。郭白雲謂其仍與小柴胡湯。或謂宜刺期門。猶是淺一層議論。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當表邪方盛之際。而)經水適來。(蓋經水乃衝任厥陰之所主。而衝任厥陰之血。又皆取資於陽明。今)得(病)之(期。過)七(日而至)八日。(正值陽明主氣之期。病邪乘隙而入。邪入於裡。則外)熱除。(其)脈遲身涼和。(已離表證。惟衝任厥陰。

俱循胸脅之間。故)胸脅滿。(但病不痛。與大結胸不按自痛。小結胸按之始痛分別。究其滿盛。亦)如結胸(之)狀。(而且熱與血搏。神明內亂。而作)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治者握要而圖。)當刺(肝募之)期門。隨其實而取之。(何以謂之實。邪盛則實也。)

此承本篇第一節。而言中風熱入血室之證治也。但第一節言寒熱已除而續來。此言寒熱方盛而併發。前言經水已來。而適斷。此言方病經水之適來。前言血結而如瘧。此言胸脅滿如結胸。前無譫語。而此有譫語。以此為別。

(然亦有不在經水適來與適斷。而為熱入血室者。不可不知。)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證通身無汗。)但頭(上)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令通身)濈然汗出者愈。

白話文:

婦人某些疾病的脈象、症狀與治療方法(第二十二)

婦女中風,七到八天後,(之前的熱症已退,身體轉涼,卻又)接著出現寒熱交替,發作時間規律。(根據病情詢問)經期(已經開始並)剛好停止。(這是因為經血停留在體內,而寒熱發作於體表。雖然與經期剛開始時的情況不同,但是)這種(症狀也稱為)熱入血室,血液(被邪氣阻滯,就會)凝結。(凝結在衝脈、任脈、厥陰經脈,沒有深入臟腑,

也沒有停留在體表,而是在表裡之間,屬於少陽經。)所以造成(寒熱往來)像瘧疾一樣,發作時間固定。(用)小柴胡湯治療。(疏通經脈的阻塞,並藉助少陽經的調節作用來轉化病情,使氣血通暢,血液就不會凝結了。)

這是中風熱入血室,經期剛好停止的情況,以下是其方劑與治療方法。由於邪氣已經停留在血室,並且浸淫到經絡,如果只攻治血液,血液雖然清除了,邪氣卻不一定能完全去除,而且恐怕血液去除後,邪氣反而乘虛而入。所以用小柴胡湯解熱邪,凝結的血液自然會自行消散。

(熱入血室,不只是中風會出現,傷寒也會。)婦女傷寒(寒邪鬱結)而發熱,(此時)經期剛開始,(經血過多不止,血室空虛,熱邪就乘虛而入。)白天屬陽主氣,晚上屬陰主血,現在主氣的陽氣沒生病,所以白天精神清醒;(主血的陰氣受邪氣侵犯,所以)晚上則出現譫語。(譫語都是不常見的表現。)像看見鬼一樣。

(醫生可以在經期剛開始時,確定病情,診斷為)這是熱入血室。(不是陽明胃實證造成的。既然不是陽明胃實證,那麼)治療(時)不要(用藥)傷害(其)胃氣,(以及)上焦和中焦。(一是胃脘的陽氣,不能用吐瀉的方法損傷它;一是胃中的津液,不能用發汗的方法損傷它。只要等到經期結束,血室的血液,就會重新從胃腑水穀的精華中生成,

)就會自行痊癒。

這是傷寒熱入血室,經期剛開始的情況,詳細說明其證候和治療方法。老師沒有開方,是因為雖然熱邪入侵,但血液尚未凝結,邪氣必然會自行消散。發汗不可取,瀉下也不可取,無需用藥治療,才是最好的治療。郭白雲認為還是用小柴胡湯,或者說應該刺期門穴,這些都只是淺層次的看法。

婦女中風,發熱惡寒,(當表邪正盛的時候,)經期剛好開始。(因為經期是衝脈、任脈、厥陰經所主導的,而衝脈、任脈、厥陰經的血液,又都依靠陽明經的供給,現在)得(病)的(時候),過了七(天)到第八天,(正是陽明經主氣的時候,病邪乘虛而入,邪氣入侵裡層,所以)外熱消除,(其)脈象遲緩,身體涼爽和緩,(已經脫離表證,只有衝脈、任脈、厥陰經,

都循行於胸脅之間,所以)胸脅部滿悶。(但是不痛,與大結胸不按自痛、小結胸按之始痛有所區別。究其滿悶之盛,也)像結胸(一樣),(而且熱邪與血液搏結,神志內亂,而出現)譫語,這就是熱入血室。(治療者要抓住要點。)應該刺(肝經募穴)期門穴,根據其實證而施針。(為什麼說實證?邪氣盛則為實證。)

這承接本篇第一節,講述中風熱入血室的證候和治療方法。但是第一節說寒熱已經消退而後又出現,這裡說寒熱正盛而同時出現。前面說經期已經開始而剛好停止,這裡說正逢經期開始。前面說血液凝結而像瘧疾,這裡說胸脅部滿悶像結胸。前面沒有譫語,而這裡有譫語,以此區分。

(然而也有不在經期剛開始或剛好停止,而屬於熱入血室的,不可不知。)陽明病,下血、譫語,這是熱入血室。(其症狀是全身無汗,)但是頭(上)出汗,應該刺期門穴,根據其實證而瀉之。(使全身)微微出汗則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