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九 (4)
卷九 (4)
1.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腹滿、便難、身重,職是故也。是不可治其肺,當刺勞宮以瀉心氣,刺關元以行腎氣。使小便微利,則心氣降,心降而肺自行矣。勞宮,心之穴;關元,腎之穴。
徐忠可云:按仲景妊娠篇,凡十方,而丸散居七,湯居三。蓋湯者,蕩也。妊娠當以安胎為主,則攻補皆不宜驟,故緩以圖之耳。若藥品無大寒熱,亦不取泥膈之藥。蓋安胎以養陰調氣為急也。
白話文:
孕婦腹脹便秘,身體沉重。這是因為心氣鬱滯,不能治療肺部。應該刺絡勞宮穴瀉去心火,刺絡關元穴運行腎氣,使小便略通,這樣心氣才能下降。心氣下降,肺氣自然也就恢復正常了。勞宮穴是心的穴位,關元穴是腎的穴位。
徐忠可說:按張仲景的妊娠篇,共有十個方劑,其中丸散劑佔七個,湯劑佔三個。因為湯劑的作用是調理、舒緩。妊娠期應以安胎為主,攻補都不能太過急迫,應緩慢調理。藥物也不宜使用過於寒涼或溫熱的,更不要使用會傷胃的藥物。因為安胎關鍵在於滋陰養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