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淺註》~ 卷九 (2)
卷九 (2)
1.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必)當下其癥。(以)桂枝茯苓丸主之。
此為妊娠宿有癥病。而出其方治也。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去皮尖熬),芍藥(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婦人懷妊六七月。脈弦發熱。(有似表證。)其胎愈脹。(乃頭與身不痛。而)腹痛(背不惡寒。而腹)惡寒。(甚至)少腹(陣陣作冷狀)如(被)扇。所以然者。子臟開(而不能闔。而風冷之氣乘之之)故也。(夫臟開風入。其陰內勝。則其弦為陰氣。而發熱且為格陽矣。胎脹者。熱則消。寒則開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臟。
此為胎脹少腹如扇者。出其方治也。
李氏云、子臟。即子宮也。臍下三寸為關元。左二寸為胞門。右二寸為子戶。昔人謂命門為女子系胞之處。非謂命門即子臟也。金匱明明指出少腹。何荒經者之聚訟紛紛也。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妊娠經來。俗謂之激經也。)有(四五月墜胎。謂之半產。)半產後。(傷其血海。)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如前之因癥者。固有之。)假令妊娠(無癥而下血。惟見)腹中痛(者。則)為胞阻。(胞阻者。胞中之氣血不和。而阻其化育也。
以)膠艾湯主之。(推而言之。凡婦人經水淋瀝。及胎阻前後下血不止者。皆衝任脈虛。陰氣不守也。此方皆可補而固之。)
此為胞阻者而出其方治也。然此方為經水不調。胎產前後之總方。
膠艾湯方
乾地黃(六兩),川芎,阿膠,甘草(各二兩),艾葉,當歸(各三兩),芍藥(四兩)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煎取三升。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婦人懷孕。腹中㽲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此為懷妊腹中㽲痛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㽲痛者。綿綿而痛。不若寒疝之絞痛。血氣之刺痛也。乃正氣不足。使陰得乘陽。而水氣勝土。脾郁不伸。鬱而求伸。土氣不調。則痛綿綿矣。故以歸芍養血。苓朮扶脾。澤瀉瀉其有餘之舊水。芎藭暢其欲遂之血氣。不用黃芩。㽲痛因虛。則稍挾寒也。然不用熱藥。原非大寒。正氣充則微寒自去耳。
當歸芍藥散方
當歸,芎藭(各三兩),芍藥(一斤),茯苓,白朮(各四兩),澤瀉(半斤)
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二服。
妊娠(胃中有寒飲。則嘔吐。)嘔吐不止。(則寒而且虛矣。以)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
此為妊娠之嘔吐不止。而出其方也。半夏得人參。不惟不礙胎。且能固胎。
乾薑人參半夏丸方
乾薑,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
上三味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以)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
白話文: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如果婦女妊娠期間出現癥瘕,應當立即治療,服用桂枝茯苓丸。
這是治療妊娠期間原有癥瘕的處方。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去皮尖,熬製)、芍藥(各等分)
將以上五味藥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如兔糞大小的丸藥。每日飯前服用一丸,效果不佳可增加至三丸。
懷孕六七個月,脈象弦急並發熱(類似表證),胎兒愈發脹大(頭身不痛,但)腹部疼痛(背部不惡寒,但腹部)惡寒,甚至少腹(陣陣發冷)如同被風扇吹過一般。其原因是子臟(子宮)張開(而無法閉合),風寒之氣乘虛而入。 (子宮張開,風寒侵入,陰氣內盛,則脈象弦急是陰氣,發熱則是陽氣被阻。胎兒脹大,熱則消退,寒則擴張。)應當服用附子湯溫暖子宮。
這是治療胎兒脹大,少腹如被風扇吹的處方。
李氏說,子臟就是子宮。臍下三寸是關元穴,左邊二寸是胞門穴,右邊二寸是子戶穴。古人認為命門是女子胞宮繫帶之處,並非指命門就是子宮。金匱要略明明指出少腹,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爭論呢?
老師說,婦女妊娠期間可能有漏下(妊娠期間月經來潮,俗稱激經),有(四五月胎兒墜落,稱為小產),小產後(傷及血海),因而持續出血不止,也有妊娠期間出血(如同之前因癥瘕而出血,本就存在),假若妊娠期間(無癥瘕而出血,只見)腹痛,則為胞阻(胞阻是指胞宮內氣血不調,阻礙胎兒發育)。
服用膠艾湯治療。(推而廣之,凡婦女經水淋漓不斷,及胎兒阻滯前後出血不止,都是衝任脈虛弱,陰氣不足所致。此方都能補益和固攝。)
這是治療胞阻的處方。但此方也是治療經水不調、胎產前後的常用方劑。
膠艾湯方:
熟地黃(六兩),川芎、阿膠、甘草(各二兩),艾葉、當歸(各三兩),芍藥(四兩)
以上七味藥,用水五升,清酒三升,一起煎煮至三升,去渣,加入阿膠,使其溶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療效不佳,可再煎服。
婦女懷孕期間,腹部隱隱作痛,服用當歸芍藥散治療。
這是治療懷孕期間腹部隱隱作痛的處方。
徐忠可說,隱隱作痛,是指綿綿不斷的疼痛,不像寒疝的絞痛,也不像血氣刺痛那樣。這是正氣不足,陰氣乘虛而入,水氣勝過土氣,脾氣鬱結不舒暢,鬱結而求舒展,土氣失調,所以疼痛綿綿不斷。因此,用當歸、芍藥養血,用茯苓、白朮健脾,用澤瀉瀉去多餘的水分,用川芎疏通血氣。不用黃芩,因為隱隱作痛是因虛弱所致,略帶一些寒症。但不用溫熱藥,因為並非嚴重的寒症,正氣充足,輕微的寒症自然會消失。
當歸芍藥散方:
當歸、川芎(各三兩),芍藥(一斤),茯苓、白朮(各四兩),澤瀉(半斤)
以上六味藥,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匙,用酒調服,每日二次。
懷孕期間(胃中有寒飲,則會)嘔吐不止(則寒症且虛弱),服用乾薑人參半夏丸治療。
這是治療妊娠期間嘔吐不止的處方。半夏配伍人參,不僅不會影響胎兒,還能固胎。
乾薑人參半夏丸方:
乾薑、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
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和成丸藥,如梧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丸,每日三次。
懷孕期間小便困難,飲食如常,服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