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傷寒心要
河間傷寒心要
基本介紹
《河間傷寒心要》是金代醫家鎦洪所著的傷寒學專著。全書共10卷,分為卷首、正文、附錄三部分。卷首為序言,正文分為傷寒、溫病、雜病三部分,附錄為方論、醫案、歌訣等。
《河間傷寒心要》是一部臨床實用性很強的傷寒學著作。鎦洪在書中總結了前人的經驗,並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例如,他認為傷寒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並提出了「六淫為外,七情為內,飲食勞倦為半表半裡」的觀點。他還提出了「太陽病以表為主,陽明病以里為主,少陽病半表半裡」的觀點,並根據這個觀點,提出了治療傷寒的辨證論治方法。
《河間傷寒心要》對後世的傷寒學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明代醫家張景岳在《傷寒論註》中對《河間傷寒心要》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河間之書,為傷寒家之正宗」。清代醫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也引用了《河間傷寒心要》的內容。
內容補充
《河間傷寒心要》在傷寒病因學方面,提出了「六淫為外,七情為內,飲食勞倦為半表半裡」的觀點。在傷寒病證學方面,提出了「太陽病以表為主,陽明病以里為主,少陽病半表半裡」的觀點。在傷寒病治則學方面,提出了「汗、吐、下、和」的治療原則。
在傷寒病因學方面,鎦洪認為傷寒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外感六淫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內傷七情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勞倦包括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
在傷寒病證學方面,鎦洪認為傷寒的病證主要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等。太陽病以表為主,陽明病以里為主,少陽病半表半裡。太陰病以里為主,少陰病以里為主,厥陰病以里為主。
在傷寒病治則學方面,鎦洪提出了「汗、吐、下、和」的治療原則。汗法用於治療太陽病表證,吐法用於治療陽明病裡證,下法用於治療少陽病半表半裡證,和法用於治療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等里證。
結語
《河間傷寒心要》是一部臨床實用性很強的傷寒學著作。鎦洪在書中總結了前人的經驗,並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河間傷寒心要》對後世的傷寒學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
傷寒心要論 (1)
傷寒心要論 (2)
傷寒心要論 (3)
- 第二小柴胡涼膈天水合服
- 第三涼膈合小柴胡
- 第四大柴胡合黃連解毒湯
- 第五大柴胡合三一承氣湯
- 第六三一承氣合解毒湯
- 第七瓜蒂散
- 第八涼膈散
- 第九益元散
- 風
- 第十雙解散去麻黃
- 第十一白虎湯
- 第十二承氣合解毒湯
- 暑
- 第十三白虎湯
- 第十四五苓散合天水散
- 第十五承氣合解毒湯
- 第十六白虎湯加蒼朮
- 第十七涼膈合解毒湯
- 第十八解毒合承氣湯
- 第十九解毒涼膈天水合
- 結胸
- 第二十大小陷胸湯丸
傷寒心要論 (4)
- 第二十一小柴胡合小陷胸湯
- 第二十二大承氣湯
- 第二十三解毒湯
- 發斑
- 第二十四涼膈散加當歸
- 發黃
- 第二十五茵陳蒿湯調五苓散
- 第二十六茵陳合承氣
- 心煩不眠
- 第二十七梔子豉湯
- 誤下虛痞
- 第二十八涼膈加桔梗枳殼
- 剛柔二痓
- 第二十九承氣合解毒
- 汗後煩渴
- 第三十涼膈減桂五苓桂苓甘露飲益元散
- 新增病後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