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僕少多疾病。薄弱無能。遂究心於醫。以求衛生之道。無如質性魯愚。醫理深奧。會將仲景傷寒。反復研求。不得其旨。用旁索諸家之書。以求其理。惟準繩彙集諸賢之大成。非操明敏之資。不能溯流窮源。余皆獨抒所見。別開徑竇。不無與聖訓相悖謬。徒滋心中之蠱惑。迨觀方中行之條辨。

喻嘉言之尚論。雖彼此互異。均可謂獨出新裁。發明古訓。至掃叔和之偽。明仲景之真。不使魚目溷珠。碔砆亂玉。非嘉言慧眼靈心。誰能及此。更閱柯韻伯之來蘇集。王晉三之古方注。尤能得仲景之深心。重開生面。故其發明方義。兩賢如出一揆。至若辨六日傳經之妄。闢三方鼎立之謬。

改服麻桂於太陽未衄之前。移系白散於太陰誤下之後。千古疑團。一朝打破。又謂。仲景傷寒。已兼六氣。六經主病。已該雜症。非專指傷寒立言。柯氏以前。孰能指出厥旨。金劉河間。叔季人也。擾攘之世。炎火統運。見仲景傷寒。每詳於寒而略於溫。特著醫書四種。其直格一書。

每多發明溫熱之理。惜雜於正傷寒內。在乎明眼擇取。厥後紺珠一書。亦宗河間之法。但以雙解散用代麻黃桂枝等湯。以治傷寒。則竟以傷寒為溫熱矣。不知仲景麻黃桂枝等湯。原治傷寒。河間雙解通聖等法。原治溫熱。兩不相侔。不可移易。一經倒施。禍如反掌。嗟乎。寒溫之別。

判若天洲。寒溫之治。反如冰炭。何朦混若此。賴周禹載薛生白諸先生出。見世之傷寒正病絕少。類症殊多。寒症絕少。熱病殊多。恐人誤以傷寒正法施治。乃作溫熱暑疫全書濟世。夫溫熱暑疫。皆熱病也。其云傷寒。自表達里。溫熱自內發外。溫病發於少陽。熱病發於陽明。

仲景黃芩湯治少陽溫病。白虎湯治陽明熱病。並非傷寒之方。此真發前人所未發。其覺迷救世之功。誠非淺鮮。近又出傷寒第一書。云仲景傷寒。治分九州。此書專主揚州分野。雖其說不足憑信。然觀其用藥。遠熱投涼。以透癍解毒為主。亦治溫熱之良法也。第求其六淫之治。

未免寡陋。獨葉天士先生所留治案。每寓傷寒於六氣之中。妙法精義。無不畢備。其云仲景傷寒。先分六經。河間溫熱。須究三焦。此即先生分治寒溫之大法。明示人不可以足經之藥。混治手經之病。只此二語。已得傷寒之肯綮。奈世人不察。反憾葉案無傷寒。甚矣。傷寒之難明也。

僕自矜管窺之見。一割之能。述六經本病一卷。變病類病一卷。先古法。次新法。古法悉本準繩金鑑選注來蘇集之註釋。新法則參葉案第一書溫熱全書之治焉。書成。非敢出而問世。姑存之。以就有道之政云爾。

時嘉慶元年仲秋吉日苕南吳貞坤安氏識。

白話文:

自序

我年輕時多病體弱,因此深入研究醫學,尋求養生之道。然而,我资质愚钝,醫理深奧,研讀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多次,仍未能領會其精髓。於是廣泛參考其他醫家的著作,尋求醫理的真諦,力求遵循諸位賢者的集大成之作。然而,我資質平庸,無法追本溯源,只能獨自闡述己見,另闢蹊徑,難免與前賢聖訓有所出入,徒增心中的疑惑。

直到研讀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和喻嘉言的《傷寒論旨論》,雖然兩者觀點略有不同,但都可謂獨具匠心,闡發了古代醫學的精義,尤其吳鞠通辨明了偽托叔和的謬誤,闡釋了仲景真傳,避免了以假亂真。如果不是吳鞠通慧眼獨具,誰能做到這一點?我又研讀柯韻伯的《傷寒來蘇集》和王晉三的《傷寒論古方注》,尤其能體會到仲景的深邃思想,另闢蹊徑。因此,兩位賢者的闡述方義,都殊途同歸。

至於辨析六日傳經的謬誤,以及駁斥三方鼎立的錯誤;將服用麻黃桂枝湯的時機提前到太陽經尚未出血之前;將服用白虎湯的時機延後到太陰經誤下之後,這些千古疑難,都在一朝之間被解開。又說,仲景《傷寒雜病論》已經包含了六氣,六經主病已經涵蓋了各種雜症,並非專指傷寒而立論。柯氏之前,誰能指出這一點呢?

金元時期的劉河間,生逢亂世,處於火熱的統治時期,他閱讀仲景《傷寒雜病論》,常常詳述寒證而略於溫證,因此著述了四種醫書,其中《直格》一書,多有闡發溫熱病理,可惜混雜在正傷寒之中,需要明眼人才能甄別。其後,《紺珠囊》一書,也沿襲河間學說,但用雙解散代替麻黃桂枝湯等方劑治療傷寒,卻反而將傷寒當作溫熱病來治療。殊不知,仲景的麻黃桂枝湯等方劑原本是治療傷寒的,河間的雙解散、通聖散等方劑原本是治療溫熱的,兩者本質不同,不可混淆,一經倒置,後果不堪設想。

唉!寒證與溫證的區別,如同天壤之別;寒證與溫證的治療方法,如同冰與炭截然不同,為何會如此混淆不清呢?幸賴周禹載、薛生白等先生指出,當世傷寒正病很少,類似病症卻很多,寒證很少,熱病卻很多,恐怕人們會誤用傷寒正法來治療,於是撰寫了《溫熱暑疫全書》來救治世人。溫熱暑疫都是熱病,所謂傷寒,是從表及裏,而溫熱病是從內發於外。溫病發於少陽,熱病發於陽明。

仲景的黃芩湯治療少陽溫病,白虎湯治療陽明熱病,都不是傷寒的方劑。這確實是前人沒有闡明過的,其醒世救人的功績,實在是不容小覷。近來又出現了《傷寒第一書》,說仲景《傷寒雜病論》的治療方法分佈於九州,此書專講揚州地區的治療方法,雖然其說法不足為信,但觀察其用藥,是遠離熱邪而投以涼藥,以透發斑疹解毒為主,也是治療溫熱病的好方法。只是在尋求治療六淫的方法上,略顯粗淺。

葉天士先生留下的醫案,常常將傷寒置於六氣之中,妙法精義,無一不備。他說,仲景傷寒先分六經,河間溫熱須究三焦,這就是葉先生治療寒溫病的大法,明確指出不能用治療足太陽經的藥物來治療手太陽經的疾病。僅僅這兩句話,就已經掌握了傷寒的精髓。可惜世人不察,反而認為葉氏醫案中沒有傷寒的治療方法,唉!傷寒真是難以闡明啊!

我自知見解淺薄,能力有限,撰寫了《六經本病》一卷、《變證類證》一卷,先敘述古代方法,再敘述現代方法。古代方法都根據《傷寒論準繩》、《傷寒金鑑選注》、《傷寒來蘇集》等著作的注釋;現代方法則參考葉氏醫案、《傷寒第一書》、《溫熱全書》等的治療方法。書已寫成,不敢拿出來問世,暫且保存,以待有識之士指正而已。

嘉慶元年仲秋吉日,苕南吳貞坤安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