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翼》~ 卷上 (4)
卷上 (4)
1. 溫暑指歸第五
《內經》論傷寒而反發熱者有三義:有當時急發者,曰人傷於寒,則為病熱也;有過時發熱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也;有隨時易名者,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也。夫病溫、病暑,當時即病者不必論,凡病傷寒而成者,其病雖由於冬時之傷寒,而根實種於其人之鬱火。《內經》曰:「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此明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源。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申明冬不藏精,夏亦病溫之故。夫人傷於寒,則為病熱,其恆耳。此至春夏而病者,以其人腎陽有餘,好行淫欲,不避寒冷,雖外傷於寒,而陽氣足以御之。但知身著寒,而不為寒所病。然表寒雖不得內侵,而虛陽亦不得外散,乃下陷入陰中。
白話文:
《內經》提到,傷寒之後反發熱,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當時急發者:
指的是人受到寒邪侵襲,馬上就發熱生病,這就是所謂的「人傷於寒,則為病熱」。
二、過時發熱者: 指的是冬天受寒,到了春天就會發熱生病,這就是所謂的「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三、隨時易名者:
指的是傷寒演變成溫病,夏至日之前叫做「病溫」,夏至日之後叫做「病暑」。
對於當時即發的溫病和暑病,我們就不必多說。而那些由傷寒演變而成的溫病,雖然疾病的根源是冬天的寒邪,但真正致病的根本卻是患者體內鬱積的熱氣。
《內經》中說:「藏於精者,春不病溫。」這句話說明了冬天受寒,春天發病溫的根源,就是冬天沒有將精氣好好保存起來。
夏至日之前叫做「病溫」,夏至日之後叫做「病暑」,這也說明了冬天沒有藏精,到了夏天也會容易得溫病。
另外,
人受寒之後,馬上就發熱生病,這是常見的現象。
但到了春夏才發病,是因為患者腎陽過盛,喜歡縱欲,不注意保暖,雖然表面上受寒了,但陽氣充足足以抵抗寒邪。他們只知道身體著寒,卻沒有真正受到寒邪的侵襲。
然而,雖然表面的寒邪沒有侵入內部,但虛浮的陽氣也無法外散,反而下沉進入陰中。
故身不知熱,而亦不發熱,所云陽病者,上行極而下也。冬時行收藏之令,陽不遽發,寒愈久則陽愈匿,陽日盛則陰愈虛。若寒日少而蓄熱淺,則陽火應春氣而病溫;寒日多而鬱熱深,則陰火應夏氣而病暑。此陰消陽長,從內而達於外也。叔和不知此義,謂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
夫寒傷於表,得熱則散,何以能藏?設無熱以御之,必深入臟腑,何以只藏於肌膚?且能藏者不能變,何以時換而變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傷,而但咎其時之外傷;只知傷寒之因,不究熱傷其本;妄擬寒毒之能變熱,不知內陷之陽邪,發見其本來之面目也。又謂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因冬時觸寒所致,而非時行之氣。
白話文:
因此,身體明明感覺不到熱,卻也真的沒有發熱,所謂的陽病,就是陽氣向上升到極點後又向下沉降。冬天要遵循收斂收藏的原則,陽氣不會馬上發散,寒氣越久,陽氣就越隱藏,陽氣越旺盛,陰氣就越虛弱。如果寒冷的天數少,積蓄的熱氣淺,陽火就會隨著春氣而發病,表現為溫病;如果寒冷的天數多,鬱積的熱氣深,陰火就會隨著夏氣而發病,表現為暑病。這是陰氣消退陽氣生長的過程,從內部逐漸影響到外部。叔和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寒毒藏在皮膚中,到春天就變成溫病,到夏天就變成暑病。
其實,寒邪傷及表層,只要遇到熱氣就會散開,怎麼可能藏在裡面?如果沒有熱氣來抵禦寒氣,寒邪必然深入臟腑,怎麼可能只藏在皮膚中?而且,能藏的東西不會改變,怎麼可能隨著季節變換而改變它所藏的東西呢?他不知道人們是自身受傷,卻只責怪外界的時令傷害;只知道傷寒的原因,卻不探究熱傷的本質;胡亂推測寒毒可以變成熱毒,卻不知道內陷的陽邪,只是顯露出它本來的面目而已。他又說,辛苦勞作的人,春夏容易得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造成的,而不是時令之氣。
不知辛苦之人,動搖筋骨,凡動則為陽,往往觸寒即散,或因飢寒而病者有之,或因勞倦而發熱者有之。故春夏之時,辛苦之人,因虛而感時行之氣者不少矣。若夫春夏之溫熱,由冬時觸寒所致者,偏在飽暖淫欲之人,不知持滿,醉以入房,以欲絕其精,以耗散其真,陽強不能密,精失守而陰虛,故遺禍至於春夏也。
《內經》論溫之脈症治法甚詳,學者多不得其要領,仲景獨挈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提綱,洞悉溫病之底蘊,合《內經》冬不藏精之旨矣。熱病以口燥舌乾而渴屬少陰,少陰者,封蟄之本,精之處也。少陰之表,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名曰陰中之陽,故太陽病當惡寒。此發熱而不惡寒,是陽中無陰矣。
白話文:
不瞭解辛苦勞作的人,容易損傷筋骨。凡是活動就會消耗陽氣,經常接觸寒氣就會散失陽氣。有些人因為飢寒交迫而生病,有些人因為勞累過度而發熱。所以,春夏之際,辛苦勞作的人,由於虛弱而感染流行病的不在少數。
至於春夏的溫熱病,往往是冬天受寒造成的,這類病症主要發生在那些衣食無憂、縱慾過度的人身上。他們不懂得節制,醉酒後行房事,過度消耗精氣,陽氣過盛而無法收斂,精氣外泄導致陰虛,所以禍患延續到春夏。
《黃帝內經》對於溫病的脈象、病症、治療方法論述得很詳細,但很多學者都沒能掌握其精髓。張仲景獨具慧眼,抓住了發熱而渴、不惡寒的關鍵特徵,透徹理解了溫病的根本原因,與《黃帝內經》中「冬天不儲藏精氣」的觀點相吻合。
溫病以口乾舌燥、口渴為特徵,屬於少陰病。少陰是封閉藏精的根本,也是精氣的所在。少陰的表面叫做太陽,太陽根源於至陰,稱作「陰中之陽」,所以太陽病應該惡寒。現在出現發熱而不惡寒的症狀,說明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了。
而即見少陰之渴,太陽之根本悉露矣。於此見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孤陽無附,而發為溫病也。溫病症治,散見六經,請類推之。如傷寒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是傷寒溫病之關也。寒去而熱罷,即傷寒欲解症,寒去而熱不解,是溫病發見矣。如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即是溫勢猖獗。
用白虎加人參,預保元氣於清火之時,是凡病傷寒而成溫者之正治法也。因所傷之寒邪,隨大汗而解,所成之溫邪,隨大汗而發,焉得無虛?設不加參,則熱邪因白虎而解,安保寒邪不因白虎而來乎?是傷者當補,治病必求其本耳。如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白話文:
如果出現少陰的口渴,就代表太陽的根本已經完全暴露出來了。由此可見,逆反了冬天的氣候,導致少陰無法藏起來,腎氣獨自沉降,陽氣孤立無依,於是就發作了溫病。溫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散見於六經,請自行類推。
比如傷寒發熱不渴,服用湯藥後就口渴了,這就是傷寒轉化為溫病的關鍵。寒邪退去而熱度消退,就是傷寒將要痊癒的症狀;寒邪退去而熱度不退,就是溫病已經出現了。比如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之後出現嚴重的口渴難解,脈搏洪大,這就是溫病勢頭猖獗的表現。
这时应该使用白虎加人參,在清熱的時候同時保護元氣,這是所有因傷寒轉化為溫病的患者的正確治療方法。因為傷寒的寒邪隨著大量出汗而退去,溫邪則隨著大量出汗而發作,怎麼可能不虛弱呢?如果不用人參,那麼熱邪會因為白虎湯而退去,怎麼能保證寒邪不會因為白虎湯而加重呢?所以傷寒病需要補益,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到根本。
比如服用柴胡湯後就口渴,就屬於陽明病,應該按照陽明病的法則來治療。
夫柴胡湯有參、甘、芩、棗,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是微寒之劑,不足以解溫邪,少陽相火,直起陽明也。是當用白虎加人參法。若柴胡加人參法,非其治矣。夫相火寄甲乙之間,故肝膽為發溫之源;腸胃為市,故陽明為成溫之藪。陽明始雖惡寒,二日即止,即不惡寒而反惡熱,此亦病傷寒而成溫之一徵也。
若夫溫熱不因傷寒而致者,只須扶陰抑陽,不必補中益氣矣。且溫邪有淺深,治法有輕重。如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瘀熱在裡不得越,身體發黃,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茵陳湯主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大承氣湯急下之。
白話文:
柴胡湯裡含有參、甘、芩、棗,都是滋潤津液的藥材,服用後反而感到口渴,說明它屬於微寒的藥性,不足以治療溫熱邪氣、少陽相火直上陽明的情況。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法。如果用柴胡加人參法,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了。
相火寄居在甲乙之間,所以肝膽是溫熱發病的根源;腸胃是人體的市場,所以陽明是溫熱積聚的巢穴。陽明病初期雖然怕冷,但兩天后就會停止,甚至不畏寒反而怕熱,這也是傷寒演變成溫熱的徵兆。
如果溫熱不是因為傷寒引起的,只需要滋陰降陽,不需要補中益氣。而且溫邪的程度有淺有深,治療方法也有輕有重。比如陽明病,脈浮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就應該用豬苓湯治療。如果瘀熱停留在裡邊無法外泄,導致身體發黃,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就應該用茵陳湯治療。少陰病,發病二三天,口乾舌燥,就應該用大承氣湯急救。
厥陰病,下利慾飲水者,白頭翁湯主之。此仲景治溫之大略也。夫溫與暑,偶感天氣而病者輕,因不藏精者此為自傷,其病重。若再感風土之異氣,此三氣相合而成溫疫也。溫熱利害,只在一人;溫疫移害,禍延鄰里。今人不分溫熱、溫疫,渾名溫病,令人惡聞而諱言之,因於辭之害義矣。
吳又可《溫疫論》,程郊倩《熱病注》,俱有至理可傳,愚不復贅。
白話文:
厥陰病,拉肚子又想喝水的人,可以用白頭翁湯治療。這是張仲景治療溫病的大概方法。溫病和暑病,偶爾因為天氣而生病的比較輕,但如果因為沒好好保養身體而生病的,就比較嚴重。如果再遇到風土的異氣,這三種氣合在一起就會形成溫疫。溫熱病的危害只在一個人身上,而溫疫會傳染給鄰居。現在的人不分溫熱病和溫疫,統稱為溫病,讓人聽到就覺得可怕,不敢提起,這是因為詞彙的誤用而造成的誤解。
吳又可的《溫疫論》和程郊倩的《熱病注》,都很有道理,我就不再多說了。
2. 痙濕異同第六
六氣為病,皆能發熱。然寒與熱相因,暑與濕相從,獨燥與濕相反。風寒溫暑皆因天氣,而濕病多得之地氣,燥病多得之內因,此病因之殊同也。《內經》病機十九條,其分屬六氣者,火居其八,風寒濕各居其一,燥症獨無。若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愚嘗疑其屬燥。今本論有痙、濕之分,又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則痙之屬燥無疑也。
夫痙以狀命名,因血虛而筋急耳。六氣為患,皆足以致痙,然不熱則不燥,不燥則不成痙矣。六經皆有痙病,須審部位以別之。身以後者屬太陽,則凡頭項強急,項背𠘧𠘧,脊強反張,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皆其症也。身之前者屬陽明,頭面動搖,口噤齒齘,缺盆紐痛,腳攣急,皆其症也。
白話文:
六種氣候因素都能引起疾病,並導致發熱。然而,寒與熱相互影響,暑與濕相互伴隨,唯有燥與濕相互對立。風寒溫暑都是受到天氣影響,而濕病多半是由於地氣,燥病則多半是由於內因,這就是疾病成因的不同之處。《內經》中描述了十九種疾病機理,其中屬於六種氣候因素的,火佔了八種,風寒濕各佔一種,唯獨燥症沒有。像各種痙攣、項強,都屬於濕病,我曾經懷疑它們屬於燥病。如今《本論》中將痙攣與濕病分開,又說:「太陽病發汗過多,就會導致痙攣」,那麼痙攣屬於燥病就毫無疑問了。
痙攣這個名稱是根據病症來命名的,是由於血虛導致筋脈緊縮。六種氣候因素都能引起疾病,導致痙攣,但是不發熱就沒有燥,沒有燥就無法形成痙攣。六經都有痙攣病,需要根據部位來區分。身體後部的病症屬於太陽病,其表現為頭項僵硬緊繃,項背痠痛,脊柱僵硬反弓,腰部好像折斷了,大腿無法彎曲,膝蓋像打結一樣,這些都是它的症狀。身體前部的病症屬於陽明病,其表現為頭面搖晃,嘴巴緊閉牙齒咬合,鎖骨上窩疼痛,腳部攣縮僵硬,這些都是它的症狀。
身之側者屬少陽,口眼喎斜,手足牽引,兩脅拘急,半身不遂,皆其症也。若腹內拘急,因吐利而四肢拘急,是太陰痙。惡寒蜷臥,尻以代踵,脊以代頭,俯而不能仰者,是少陰痙。睪丸上升,宗筋下注,少腹裡急,陰中拘攣,膝脛拘急者,厥陰痙也。若痙之挾風寒者,其症發熱無汗而惡寒,氣上衝胸而小便少,其脈必堅緊,其狀必強直而口噤,此得之天氣,《內經》所云「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者是也。其勢勇猛,故曰剛痙。
病因外來,當逐邪而解外。痙有挾本邪而為患者,其邪從內出,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其脈沉遲,其狀則項背強𠘧𠘧,此得之地氣,《內經》云「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者是也。其勢弱耎,故名柔痙。病因於內,當滋陰以和內。要知屬風之痙,不因風而因熱;屬濕之痙,不因濕而因燥。
白話文:
身體的側面屬於少陽經,因此口眼歪斜、手足抽搐、兩側肋骨緊縮、半身不遂都是少陽經的病症。如果腹部緊縮,因嘔吐腹瀉而四肢抽搐,這是太陰經痙攣。怕冷蜷縮臥床,臀部當腳,脊椎當頭,俯下無法仰起,這是少陰經痙攣。睪丸上抬,筋腱下垂,小腹內緊縮,陰部拘攣,膝蓋小腿緊縮,這是厥陰經痙攣。如果痙攣伴隨風寒,症狀會出現發熱無汗而怕冷、氣往上衝胸口而小便量少,脈象一定堅緊,身體一定僵直而嘴巴緊閉,這是因為受到天氣影響,《內經》中所說「所有突然僵直的病症,都屬於風」就是這個道理。由於病情發展迅速,因此稱為剛痙。
疾病原因來自外,就應該驅逐邪氣而解除外邪。有些痙攣是因自身邪氣而引發的,邪氣從內向外發散,因此會發熱出汗而不怕冷,脈象沉遲,症狀會表現為頸項和後背強直,這是因為受到地氣影響,《內經》中所說「所有頸項強直的痙攣,都屬於濕」就是這個道理。由於病情發展緩慢,因此稱為柔痙。疾病原因來自內,就應該滋陰以調和內部。要清楚地知道,屬於風的痙攣,不是因為風而是因為熱;屬於濕的痙攣,不是因為濕而是因為燥。
治風君葛根,治濕君栝蔞根者,非以治風,實以生津,非以治濕,實以潤燥耳。夫痙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夾雜於他病之中。人之病此者,世醫悉指為風,所以不明其理。善醫者,必於他症中審察而預防之。如頭項強痛,即痙之一端,是太陽之血虛,故筋急也。今人但知風寒,不惜津液,所以發汗太多,因致痙者多矣。
夫痙之徵,本有由來,一經妄治,即奇形畢現。項背強𠘧𠘧,是痙之徵兆,故用葛根;身體強,是痙狀已著,故用栝蔞根;臥不著席,腳攣急,口噤齒齘,是痙之極甚,故用大黃、芒硝。無非取多津多液之品,以滋養陰血,不得與當汗不汗者同例也。觀傷寒脈浮,自汗心煩惡寒,而見腳攣急,是痙勢已成,便當滋陰存液,不得仍作傷寒主治。故與桂枝湯則厥,與芍藥甘草湯,其腳即伸,此明驗矣。
白話文:
治療風寒以葛根為主,治療濕邪以栝蔞根為主,並不是因為它們能治療風寒或濕邪,而是因為它們能生津潤燥。痙攣的起因並不是真正的疾病,而是夾雜在其他疾病中。很多人患上痙攣,醫生都說是風寒所致,並不了解其根本原因。真正高明的醫生,會在其他疾病中審察病情並預防痙攣。比如頭頸僵硬疼痛,就是痙攣的一個徵兆,這是太陽經血虛所導致的筋脈緊縮。現在的人只知道風寒,不珍惜津液,所以大量發汗,導致很多人因此患上痙攣。
痙攣的徵兆是有跡可循的,一旦誤治就會出現各種奇怪的症状。頸背僵硬疼痛是痙攣的先兆,所以用葛根;身體僵硬,说明痙攣症状已经明显,所以用栝蔞根;卧床不能,腳抽筋,口不能张,牙齒紧咬,说明痙攣已經非常嚴重,所以用大黃、芒硝。这些药都是滋阴生津的药物,用来滋养阴血,不能与其他需要發汗的疾病相提并论。觀察傷寒脈象浮,自汗心煩恶寒,又出现腳抽筋,说明痙攣已经形成,就應該滋阴存液,不能按照伤寒的治疗方法。所以如果服用桂枝汤,就會出現厥逆,而服用芍藥甘草湯,腳就會伸直,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以表症未除,不得用承氣,若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是又與不著席者與大承氣湯,同一機彀也。凡痙之為病,因外邪傷筋者少,因血虛筋急者多。如誤作風治,用辛散以助陽,則真陰愈虛,用燥劑以驅風,則血液愈涸。故痙得之暴起者少,妄治而致者多。虛而不補,不死何待?非參、耆、歸、地,調治營衛,未易平痙而奏捷也。
《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又曰:「濕勝則濡泄。」此指濕傷於內者言也。又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又曰:「因於濕,首如裹。」此指濕傷於外者言也。若濕而兼熱,則大筋耎短而為拘,小筋弛長而為痿,即柔痙之變見矣。陽明篇有濕熱發黃之症,叔和不為別論,獨取太陽之風濕相搏者,尚遺數條,亦搜採之疏失也。《內經》曰:「身半以上者,風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表症沒有消除,就不能使用承氣湯,如果患者神志不清,可以少用調胃承氣湯。這和不著席的患者使用大承氣湯,道理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痙攣病大多不是因為外邪傷筋引起的,而是因為血虛筋急造成的。如果誤認為是風邪引起的,用辛散藥物來助陽,反而會使真陰更虛;用燥熱藥物來驅風,反而會使血液更枯竭。所以,痙攣病很少是突然發作的,多半是因為錯誤治療造成的。虛而不補,患者還能活著嗎?如果不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生地等藥物來調治營衛,就不容易平息痙攣,取得治療效果。
《內經》說:「所有的水腫和滿脹,都屬於脾臟的病變。」又說:「濕邪過盛,就會導致津液外泄。」這指的是濕邪傷及內部的病症。又說:「地面的濕氣,接觸人體就會傷害皮膚、肌肉、筋骨。」又說:「由於濕邪的侵襲,頭部會像裹著東西一樣。」這指的是濕邪傷及外部的病症。如果濕邪兼有熱邪,就會導致大筋軟弱縮短,引起拘攣,小筋鬆弛延長,引起痿廢,這就是柔痙的病變表現。
《傷寒論》的陽明篇有濕熱發黃的症狀,叔和沒有另行論述,只取太陽篇的風濕相搏的病症,還遺漏了幾條,這也是他疏漏的地方。《內經》說:「身體上半部分病變,是風邪侵襲的;身體下半部分病變,是濕邪侵襲的。」
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府。」又曰:「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皆風濕對言,本論則風濕合言也。風濕相合,則陰陽相搏,上下內外交病矣。所以身體煩疼,不能轉側,骨節掣痛,不能屈伸,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也。《內經》曰:「風濕之傷人也,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固,營血澀,衛氣去,故曰虛。」此又以濕家虛實,因風寒而分也。
本論傷寒發汗,寒濕在裡不解,身目為黃,與陽明之熱不得越,瘀熱在裡,身體發黃者,當下不當下,亦以寒濕濕熱分虛實矣。《內經》以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痹,本論又合風寒濕熱四氣而名濕痹。當知痹與痙,皆由濕變。夫同一濕也,濕去燥極則為痙,久留而著則為痹。痹為實,痙為虛,痙痹異形,虛實亦殊。
固不得妄以痙屬風,亦不得因於濕、而竟視痙為濕矣。
白話文:
當人體陽氣旺盛時,陽氣就會流動於經脈,而當陰氣旺盛時,陰氣就會流動於臟腑。此外,陽氣容易受到風的影響,陰氣則容易受到濕氣的影響。因此,風邪入侵時,通常先影響上半身,而濕邪入侵時,則先影響下半身。風與濕都是獨立的病因,但《傷寒論》中將風與濕合在一起討論,因為風濕相結合,就會導致陰陽互相搏鬥,從而引發內外上下各部位的疾病。因此,患者會出現全身疼痛、難以翻身、骨關節疼痛、難以彎曲伸展、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等症狀。《內經》指出,風濕侵襲人體時,血液和邪氣會共同停留在毛細血管之間,導致脈象強勁有力,因此稱為實證。而寒濕侵入人體時,皮膚無法收縮,肌肉僵硬,血液運行緩慢,衛氣消散,因此稱為虛證。這說明濕邪的虛實是由風寒引起的。
《傷寒論》中提到,傷寒患者發汗後,寒濕停留在體內無法去除,導致身體和眼白發黃,而且陽明經的熱氣無法透出,熱邪停留在體內,使身體發黃。這種情況,不論是屬於寒濕還是濕熱,都要根據患者的虛實狀況進行治療。《內經》認為風寒濕三氣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痺證,而《傷寒論》則將風寒濕熱四氣合在一起,稱為濕痺。需要注意的是,痺證和痙證都是由濕邪引起的。同樣是濕邪,如果濕邪去除,而燥邪過盛,就會導致痙攣;如果濕邪長期停留在體內,就會導致痺證。痺證屬於實證,痙證屬於虛證,二者的表現不同,虛實也不同。
因此,不能將痙證都歸因於風邪,也不能因為痙證是由濕邪引起的,就將所有痙證都視為濕邪引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