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舌鑑》~ 自序
自序
1. 自序
嘗讀仲景書,止言舌白、苔滑,並無黃、黑、刺、裂;至金鏡錄始集三十六圖,逮後觀舌心法,廣至一百三十有七。何後世證變之多若此?寧知傷寒自表傳裡,舌苔必由白滑而變他色,不似伏邪瘟疫等熱毒,自內達外之一病便見黃黑諸苔也。觀仲景論中,一見舌白、苔滑,即言難治。
安有失治而致變者乎?所以仲景止言白苔,已見一斑,不煩瑣屑;後人無先聖治未病之能,勢不得不反復辨論以啟蒙昧。蓋邪氣入里,其虛實寒熱之機,必現於舌,非若脈法之隱而不顯也。況陰盛格陽,與邪熱鬱伏,多有假證假脈,惟驗舌上苔色之滑、燥、厚、薄,昭若冰鑑,無所遁形。
由是取觀舌心法,正其錯誤,削其繁蕪,汰其無預於傷寒者,而參入家大人治案所紀,及己所親歷,共得一百二十圖,命曰傷寒舌鑑,授之剞劂,以公同志臨證之一助云。
康熙戊申年秋月誕先張登書於雋永堂。
白話文:
自序
我曾經研讀張仲景的著作,只提到舌頭顏色發白、苔質光滑,並沒有提及黃、黑、刺、裂等情況。直到《金鏡錄》才彙集了三十六種舌象圖。後來我看到的觀舌心法,圖例更多達一百三十七種。為何後世的病症變化如此之多呢?這是因為傷寒的病程,從表證傳到裡證,舌苔必定先由白滑轉變為其他顏色。這不像瘟疫等熱毒疾病,邪氣從內而外發作,一發病就立刻出現黃、黑等舌苔。觀察仲景的論述,只要見到舌苔白滑,就說難以治療。
怎麼會有治療失誤導致病症變化呢?所以仲景只提到白苔,已經點明了關鍵,不需繁瑣贅述。後人缺乏先賢預防疾病的能力,勢必不得不反覆辯論,以啟發蒙昧的人。因為邪氣入侵臟腑,其虛實寒熱的機理,必定表現在舌苔上,不像脈象那樣隱晦不明。尤其陰盛格陽和邪熱鬱結的情況,往往有虛假的症狀和脈象,唯有觀察舌苔的滑、燥、厚、薄,才能如同照鏡子一般清晰明瞭,無處遁形。
因此,我參考觀舌心法,糾正錯誤,刪去繁雜冗餘的部分,去除與傷寒無關的內容,並加入家父的治療記錄和我個人親歷的案例,總共繪製了一百二十幅圖,命名為《傷寒舌鑑》,拿來教導學生,作為大家在臨床診斷時的一項參考。
康熙戊申年秋月,張登書撰於雋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