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補例》~ 卷上 (8)

回本書目錄

卷上 (8)

1. 水氣凌心即是三焦傷傷寒雜病皆有之

如煙熏火燎,刻不可堪也。風痰者,是體弱、血少,或久患脫血;血去,水存,菀為痰涎,侵於膜絡;絡無血護,遂淫。淫內癢習,習應心,心氣張惶,不能自持矣。此血虛化風生痰,肺困氣滯,而膜絡乏力也。

其脈象:遲耎,兼見洪長,而細審帶弦,按之反細。其病情:觸物皆畏。遇事難任,怯弱迫塞之苦,直同心痿,遠甚心悸。

其病機:日落時,及天陰與乍涼為甚。其兼證:常苦筋骨脹痛,走注無定。其始多起於暑月貪涼太過,及秋月患瘧痢癍疹汗出不徹之故。治法:以補血導氣行水強筋為主,隨四時加減,佐以導引針灸,調其飲食起居,需以歲月。

僅堪末減,罕能除根。古百合病近似之,而百合困肺,絕不可用。予身患之,又迭見親友患之;甚矣風痰入絡之奇苦而難治也。

白話文:

水氣侵犯心臟,也就是三焦受損,這是傷寒雜病都會出現的症狀。感覺就像被煙火燻烤,痛苦難以忍受。風痰的產生,是因為體質虛弱,血氣不足,或者長期患病導致失血過多,血液流失,水分滯留,凝結成痰涎,侵犯到經絡。經絡缺乏血液滋養,就會受到侵害,進而產生內部瘙癢,這種瘙癢刺激到心臟,使心氣紊亂不安,無法自控。這是因為血虛導致風寒生痰,肺氣受困,氣血運行不暢,經絡功能衰弱所致。其脈象表現為遲緩柔軟,同時又出現洪大而長的脈象,細細察看則帶有弦細的脈象,按壓脈搏反而感覺細小。病情表現為遇到任何事物都感到害怕,遇到事情無法勝任,感到膽怯虛弱、胸悶不暢的痛苦,情況比心臟衰弱還要嚴重,遠勝於心悸。病情在傍晚、陰天或突然變冷的時候加重。伴隨症狀常有筋骨脹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大多數患者是因夏季貪涼過度,或秋季患瘧疾、痢疾、斑疹,出汗不透所致。治療方法以補血、疏導氣機、利水、強筋骨為主,根據四季變化加減藥物,輔以導引、針灸,調理飲食起居。即使長期治療,也僅能略微減輕症狀,很少能根治。古代的百合病與此症狀相似,但百合病會傷肺,絕對不能使用百合治療。我本人也患過這種病,也多次見到親友患此病,風痰侵犯經絡的痛苦奇特而難以治療,實在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