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醫訣串解》~
1. 卷六
2. 厥陰篇
(厥陰為風木之臟。從熱化者多。從寒化者少。以木中有火故也。)
何謂厥陰症。傷寒論云。厥陰之為病。消渴。火盛。氣上撞心。氣逆即火逆也。心中疼熱。火邪入心。飢火能消物也。而不欲食。木剋土也。食則吐蛔。蟲為風化。一聞食臭。則上入於膈而吐出。下之利不止。誤下傷胃氣是也。厥陰為兩陰交盡。宜無熱症。然厥陰主肝。而膽藏於內。
則厥陰熱症。皆少陽之火內發也。要知少陽厥陰。同一相火。相火鬱於內。是厥陰病。相火出於表。為少陽病。少陽咽乾。即厥陰消渴之機。胸脅苦滿。即氣上衝心之兆。心煩。即疼痛之初。不飲食。是飢不欲食之根。喜嘔。即吐蛔之漸。故少陽不解。轉屬厥陰為病危。厥陰病衰。
轉屬少陽為欲愈。
烏梅丸為厥陰證之總方。吐蛔久利者。尤宜。
病初起手足厥冷。脈微欲絕。宜當歸四逆湯。有久寒。加生薑、吳萸。酒水各半煎。以相火寄於肝。經雖寒而臟不寒。故先厥者後必發熱。手足愈冷。肝膽愈熱。故云厥深熱亦深也。姜附不可妄投。
脈結者。脈緩時一止曰結。活人云。陰盛則結。代者。一臟氣敗。其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而他臟代之。心動悸。心氣不寧。炙甘草湯主之。按他經亦有此症。是陽氣大虛。虛極生寒。非姜附肉桂不為功。若用此藥。是速其死也。惟厥陰症。肝中之相火。本少陽之生氣。而少陽實出坎中之真陰。即經所謂陽為之正。陰為之主是也。
按前言表證而手足厥逆。此言里證而脈結代。雖為厥陰寒化。終不用姜附大熱之品。以厥陰之臟。相火遊行於其間故也。
脈微欲絕。不可下。若脈滑而厥。是內熱鬱閉。所謂厥應下是也。下之是下其熱。非下其實。泄利下重者。四逆散。欲飲水數升者。白虎湯。皆所以下無形之邪也。若以承氣下之。則不止矣。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下利慾飲水者。熱也。白頭翁湯主之。
以上治熱化之法也。
厥者必發熱。熱與厥相應。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此四症是厥陰傷寒之定局。先熱後厥。厥熱往來。厥多熱少。熱多厥少。此四症是厥陰傷寒之變局。皆因其人陽氣多少而然。
乘脾乘肺。二症宜辨。
曰。傷寒腹滿。經云。諸腹脹大。皆屬於熱。此由肝火也。譫語。經云。肝氣盛則多言。寸口脈浮而緊。緊即弦脈。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曰。傷寒發熱。嗇嗇惡寒。肺主皮毛。因無頭痛項強。非屬太陽病。為肺虛。渴欲飲水。無白虎證之欲飲。亦為肺虛。腹滿。無承氣證。因肺虛不能通調水道。此肝乘肺也。肺金虛不能制木。肝寡於畏。侮所不勝也。名曰橫。刺期門。肝有亢火。隨其實而瀉之。傷寒。陽脈澀。
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此亦肝乘脾也。先與小建中湯平肝以補脾。不瘥者。中氣虛而不振。邪尚流連。與小柴胡湯主之。令木邪直走少陽。使有出路。所謂陰出之陽則愈也。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此亦肝乘肺也。雖不發熱惡寒。亦木實金虛。水氣不利所致。上節腹滿。是水在中焦。故刺期門以泄其實。此水在上焦。故用茯苓甘草湯以發其汗。此方是化水為汗。發散內邪之劑。即厥陰治厥之劑也。
內經云。厥陰之上。風氣治之。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又曰。厥陰不從標本。而從中見也。又曰。厥陰為闔。又熱病論曰。傷寒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厥陰木氣逆。火氣盛。故煩滿。循陰器。故囊縮。
蓋厥陰以風木為本。以陰寒為標。中見少陽。厥陰為陰極。故不從標本。而從中見也。本論以厥陰自得之病為提綱。故先曰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等證。然必合之外證。有厥熱往來之氣化。或嘔或利。方為真厥陰。其餘或厥。或利。或嘔。
內無氣上撞心。心中疼熱等症。皆似厥陰而非厥陰也。其云消渴者。消為風消。渴為木火上熏也。其雲氣上撞心者。木氣上凌心包也。其云心中疼熱者。是其氣甚即為火。火甚即生熱。陰血受灼。不足榮養筋脈。故筋脈不舒而疼。胃液受灼故飢。其云不欲食者。是木氣橫逆也。
其云食則吐蛔者。蛔感風木之氣而生。聞食臭則出。濕熱腐成。居於胃底。無食則動。胃寒則出。胃熱亦出。下之利不止者。陰寒在下也。二章一節云。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陰經受邪。脈當沉細。今反浮者。以風為陽邪。元氣復而邪將散。故脈見微浮。不浮則邪深入不外散。
故為未愈。二節言欲愈之時。蓋少陽旺於寅卯。解於此時者。中見少陽之化。三節厥陰陰之極。渴欲飲水。水為天一所生之水。以水濟火。陰陽氣和而病自愈。提綱後止此三節提出厥陰病。其餘則曰傷寒。曰厥。曰下利。而不明言厥陰病。以厥陰從中見。而不從標本也。
三章一節曰。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總起下文諸節厥逆之意。亦以承上文下之利不止。夫四逆厥者。咸藉生陽之來復。故不可下。非特陽氣大虛。寒邪直入。即熱深者亦閒有之。熱盛於內。內守之真陰被爍幾亡。不堪再下以竭之。故申其戒曰。氣血兩虛之家。即不厥逆。
亦不可下也。二節言陰陽寒熱互換之理。厥陰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必自止。厥不再作。利亦不再下。若見厥。則複利。三節言寒熱勝復之理。而歸重於胃氣也。凡厥利。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中氣除去。求救於食。當以索餅試之。若胃氣能勝穀氣而相安。則不暴然發熱。
恐暴熱來驟而去速也。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熱與厥無太過不及。故期旦日夜半愈。若再發熱三日。兼之脈數。此中見太過。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總之厥利轉為發熱。乃屬愈期。仲師不是要其有熱。要其發熱而厥利止。厥利止而熱亦隨罷。方為順候。若熱氣有餘。
則傷血分。而化為如癰之膿。非發癰也。數脈為熱氣有餘。遲脈為寒氣不足。傷寒六七日。陰盡出陽。可望其陽復。與黃芩湯復除其熱。熱除內外皆寒。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中氣已除。必死。此節因脈數而推及脈遲。反復以明其義。五節言熱化太過。火熱下行。
則便膿血。火熱上升。則咽痛而為喉痹。隨其經氣之上下而為病也。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陰液泄於外。而火熱炎於上。必咽中痛。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發熱無汗而利不止。則陽熱陷下。必便膿血。火熱下行。故其喉不痹。第六節遙承諸四逆厥者不可下。
恐泥其說也。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也。是先厥後發熱也。前熱者後必厥。是先熱後厥。厥之日期深者。則發熱亦深。厥之日期微者。則發熱亦微。厥應下之。前不可下。指承氣等方。此應下。熱證輕有四逆散。重有白虎湯。寒症有烏梅丸是也。沈堯封云。厥陰乃正邪分爭。
一大往來寒熱。厥深熱深。厥微熱微。言寒熱輕重。論其常理。其有不然。亦以決病之進退矣。厥陰為三陰之盡。病及此。必陰陽錯雜。厥陰肝木。於卦為震。一陽居二陰之下。是其本象。病則陽泛於上。陰伏於下。而下寒上熱之證作矣。其病藏寒。蛔上入膈。是下寒之證據也。
消渴心中疼熱。是上熱之症據也。況厥者逆也。下氣逆。即是孤陽上泛。其病多升少降。凡吐蛔氣上撞心。皆是過升之病。治宜下降其逆上之陽。取內經高者抑之之義。其下之法。非必硝黃攻克實熱方為下劑。即烏梅丸一方已具。方中無論黃連烏梅黃柏。苦酸鹹為下降藥。即附子直達命門。
亦莫非下降藥也。下之而陽伏於下。則陰陽之氣順。而厥可愈。倘誤認為外寒所束。而反發其汗。以心中疼熱之陽。盡升於上。而口傷爛赤矣。以厥陰之脈。循頰裡環唇內故也。七節言厥熱相應。陰陽平。當自愈。八節云。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觀以凡字冠首。不獨言三陰之厥。並該寒熱二厥在內矣。蓋陽受氣於四肢。陰受氣於五臟。陰陽之氣相貫。如環無端。若寒厥則陽不與陰相順接。熱厥則陰不與陽相順接也。或曰。陰不與陽相順接。當四肢煩熱。何反逆冷也。不知陽邪熱邪深入。陽氣壅遏於裡。不能外達於四肢。
亦為厥。豈非陰與陽不相順接之謂乎。九節以惟陰無陽之臟厥。托出陰陽不和之臟寒為蛔厥。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夫少陰水火不交。則為煩躁。若真陽欲脫。則但躁不煩。與厥陰之但煩不躁者不同。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
此為臟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吐蛔言其常。不吐蛔而嘔煩。風木之動。亦可以吐蛔例也。金匱云。腹中痛。其脈當沉而弦。今反洪大。故有蛔蟲。蛔蟲之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
毒藥不止者。甘草粉蜜湯主之。蓋腹痛脈多伏。陽氣內閉。或弦。則邪氣入中也。今反洪大。是蛔動而氣厥也。吐涎。吐出清水。心痛。痛如咬齧。時時上下也。蛔飽而靜。其痛立止。蛔飢求食。其痛復發也。十節十一節。言厥陰必藉少陽少陰之樞轉。樞轉不出逆於陰絡而為便血。
樞轉不出逆於膀胱關元而為冷結。厥陰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下利色白。此熱除。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少陰樞轉不出。故厥而嘔。少陽樞轉不出。胸脅煩滿者。陰陽並逆。不得外出。內傷陰絡。其後必便血。熱邪內陷為便血。寒邪內陷則手足厥冷。
言我不結胸。胸在上而主陽。腹在下而主陰。各從其類。故少腹滿。以厥陰之脈。過陰器抵少腹。按之則痛。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十二十三節。言陰陽勝負。可以日數之多寡驗之。厥少熱多。陽氣太過。陰血受傷。其後必便血。以厥陰主包絡而主血。寒多熱少。陰氣盛而陽氣退。
其病為進。人之傷於寒。則為熱病。熱雖甚不死。是傷寒以熱為貴。然熱不及者病。太過者亦病。故此二節論寒熱之多少。以明不可太過與不及也。仲師以熱多為病愈。厥多為病進者。是論病機之進退。以厥為熱邪向內。熱為熱邪向外。非內來客熱。向外為退。向內為進也。
故熱多為病邪向愈之機。不是病邪便愈之候。所以縱有便膿血之患。而熱迫榮陰。與熱深厥逆者。仍有輕重也。
厥陰有不治之死證。不可不知。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虛陽在上。不得下交於陰。故煩。真陰在下。不能上交於陽。故躁。此陰陽水火不交。宜灸厥陰以啟陰中之生陽。而交會其水火。若厥不還。則陽氣不復。陰氣乖離。故死。厥不還者死。則知發熱為厥陰之生機。然發熱亦有三種死證。
傷寒發熱當利止。而反下利。身雖熱而手足反見厥逆。孤陽外出。獨陰不能為之守。更加躁不得臥。陰盛格陽。主死。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即無躁不得臥。亦主死。金匱云。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臟腑氣絕。故主死。傷寒六七日不利。
若發熱而渴。汗濈濈而微利。是陽復之證。倘熱汗下三者。一時並見。乃真陽之氣虛脫於內為利。浮散於外為熱。發越於上而為汗。主死。亡陽有死證。亡陰亦有死證。傷寒五六日。不傷於氣。而傷於血。故不結胸。不結胸則腹亦不硬而濡軟。傷於血則脈虛。血虛於內。不能與陽相接於外。
故手足復厥。厥不為熱深而為亡血。下之愈亡其陰。故死。發熱而厥。至七日六氣已周。來復於太陽則應止。今不惟不止。而反下利。陰盛雖未至於死。亦為難治。五章凡八節。皆論厥證有寒有熱有虛有實也。陽盛則促。雖手足厥逆。亦是熱厥。忌用火攻。然有陰盛之極。反假現數中一止之促。
但陽盛者。重按之指下有力。陰盛者。重按之指下無力。傷寒脈促。知其陽盛之假。手足厥冷。知其陰盛之真。可於厥陰並榮經俞等穴灸之。以啟其陷下之陽。此厥陰證之寒也。傷寒脈滑而厥者。陽氣內郁。不能外達。外雖厥而里有熱。白虎湯主之。脈微而厥為寒厥。脈滑而厥為熱厥。
陽極似陰。全憑脈以辨之。然必煩渴引飲。不大便。乃為里有熱也。經脈流行。營周不息。經血虛少。不能流通暢達。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加吳萸生薑。厥陰肝臟。藏榮血以應肝木。膽腑內寄。風火同原。苟非寒邪內犯。一陽生氣欲寂者。
不得用大辛大熱之品。以擾動風火。不比少陰為寒水之臟。其在經之邪。可與麻辛附子合用。是以雖有久寒。不現陰寒內犯之候者。加生薑以宣泄。不取乾薑之溫中。加吳萸以苦降。不取附子之助火。分經投治。法律精嚴。學者所當則效也。經脈內虛而厥。有當歸四逆湯之治。
而陽虛之厥。反作假熱。又當何如。大汗出謂如水淋漓。熱不去謂熱不為汗衰。蓋言寒氣外泄。寒邪獨盛。表虛邪盛。勢必失和。有內拘急四肢疼之證。再見下利厥逆。陰寒內盛。惡寒。陽氣大虛。故用四逆湯溫經復陽。以消陰翳。大汗身熱。四肢疼。皆是熱邪為患。而仲師便用四逆湯者。
以外有厥熱惡寒之證。內有拘急下利之候。陰寒畢露。則知汗出為陽氣外亡。身熱由虛陽外泄。肢冷為陽氣內脫。其辨證又只在惡寒下利。總之仲師辨陽症。以惡熱不便為裡實。上節陽虛有假熱。此節陽虛無假熱。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汗而云大。陽氣亡於表。
下利云大。陽氣亡於裡。加以厥冷。何不列於死證。玩本文不言五六日六七日。可知乃陰寒驟中。邪氣雖盛。正氣初傷。急溫正氣。猶能自復。故用四逆湯勝寒毒於瀕危。回陽氣於將絕。汗利止。厥回。可望生全。不因汗下而厥冷。用當歸四逆湯。因汗下而厥冷。用四逆湯。
此緩急之機權也。此證無外熱相錯。為陰寒之證易明。然云大汗大下。則陰津亦亡。此際救陽為急。陽回亦當徐救其陰也。亦有因痰水而致厥者。病人無他證。手足厥冷。四肢受氣於胸中。因痰飲結聚。斯氣不能通貫於四肢。脈乍緊者。痰脈怪變無常。不緊而忽緊。忽緊而又不緊。
邪結在胸中。胸者心主之宮城。心為邪礙。心下滿而煩。飢不欲食。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即內經所謂高者引而越之之意。再言水厥。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此厥陰病預防下利之法。病至厥陰。以陽升為欲愈。
邪陷為危機。厥而下利。則中氣不守。邪愈內陷。此條厥而心下悸。水邪乘心。心陽失御。見此則治厥為緩。而治水為急。何也。厥猶可從發熱之多少。以審進退之機。水必趨於下。而力能牽陽下墜故也。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
唾膿血。泄利不止。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寸脈。氣口也。氣口獨為五臟主。胃陽衰而寸脈沉遲也。四肢為諸陽之本。陽虛故手足厥冷。下後陽虛。故下部脈不至。下寒則熱迫於上。故咽喉不利而吐膿血也。即前所謂厥後熱不除者。必便膿血。熱氣有餘。必口傷爛赤。泄利不止。
寒邪在下。正虛邪實。陰盛陽衰。寒多熱勝。表裡舛錯。治寒則遺其熱。治熱則遺其寒。補虛必助其實。瀉實必助其虛。誠為難治。六章十八節。皆統論厥陰下利。有寒熱虛實陰陽生死之不同。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厥陰陰寒。內合太陰。由太陰而仍歸厥陰。
下而不上。此欲自利也。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其人本從於寒而下利。復吐下之。下因下而愈寒。上因吐而愈熱。寒熱相阻而成格症。非寒熱相結而成痞症。不食則不吐。是心下無水。故不用姜夏。以乾薑辛溫除寒下。
而辛烈又能開格納食也。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此言得中見之化也。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得厥陰之氣矣。故為未解。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陽陷下。不得橫行於手足。又不能充達於經脈也。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是根氣絕於下。
陽氣脫於上。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負。承也。趺陽乃陽明胃脈。言少陰之氣。得上承陽明。則陰氣生而脈還。陽氣復而得溫。故為順也。下利陽氣下陷。其脈當沉。陰氣內盛。其脈當遲。今不沉遲而寸脈反浮數。是熱傷心包。尺中自澀者。下利陰血虛也。陽盛血虛。
迫血下行。必清膿血。上節言陰盛傷陽。此節言陽盛傷陰。下利清穀。藏氣虛寒。不可攻表。汗出則表陽外虛。里陰內結。故必脹滿。經云。臟寒生滿病。下利脈沉弦。則少陽初之氣下陷。下重是火邪下逼。若陽熱甚而脈大。而非初陽之脈象。為未止。脈微弱為陰。數為陽。
乃陰中有陽。為欲自止。內經有身熱則死之說。而此得少陽中見之化。為陰出陽。雖發熱不死。厥陰陰寒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三陽之氣。上循頭面陽格於上。喜得少陽之熱化。身有微熱。然而下利清穀者。厥陰之標陰。全陷於下。陽熱在上。陰寒在下。兩不相接。
惟取少陰篇大方救之。從陰出陽。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言當愈不愈。必熱傷心包絡而便膿血。申明所以便膿血者。以脈數而渴。內有熱故也。下利後脈絕。下焦生氣不升。
手足厥冷。中焦土氣不和。晬時環轉一周。脈還手足溫者。中土之氣將復。復能從中焦而注於手太陰。故生。脈不還者。中土已敗。生氣已絕。雖手足不逆冷。亦主死。此言生死之機。全憑脈息。而脈之根。又藉於中土也。諸節皆言下利。此節獨言下利後。則與少陰下利。而頭時時自冒者同意。
利後似乎邪去。殊不知正氣與邪氣俱脫之故。晬時脈還。手足溫。陽氣尚存一線。猶可用四逆白通等法。以救將絕之陽也。傷寒下利。日十餘行。病在厥陰。而三陽三陰之氣皆虛。脈反實者。無胃氣柔和之脈。乃真元下脫。故死。谷入於胃。藉中土之氣。變糟粕。猶奉心化赤。
厥陰標陰氣盛。入胃不能變化精微。蒸津液而泌糟粕。清濁不分。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此言里不通於外。而陰寒內拒。外不通於里。而孤陽外越。非急用大溫之劑。必不能通陰陽之氣於頃刻。厥陰標陰病。則為下利清穀。厥陰中見得病。則為熱利。
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內經所謂暴注下迫。皆屬於熱也。下重者。厥陰經邪熱入下於大腸之間。肝性急速。邪熱甚則氣滯壅塞。其惡濁之物。急欲出而不得。故下重也。下利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臟寒生滿病。水穀之氣下行。
陰寒之氣上逆。故先溫其裡寒。後去其表寒也。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此申明白頭翁湯。能清火熱以下降。而引陰液以上升也。下利讝語者。中是火化。與陽明燥氣相合。胃氣不和有燥屎也。厥陰忌下。有燥屎不得不下。宜小承氣湯微和胃氣。下利後更煩。
水液下竭。火熱上盛。按之心下濡者。非上焦君火充盛之煩。乃下焦水陰不得上濟之煩。此為虛煩。宜梔子豉湯。
嘔家有癰膿者。熱傷包絡。血化為膿也。腐穢欲去而嘔。不可以辛散之品治嘔。反逆其機。熱邪內壅。無所泄矣。俟膿盡則熱隨膿去而自愈。此章四節。俱厥陰之嘔。有血氣寒熱虛實之不同也。嘔而脈弱。裡氣大虛。小便複利。氣機下泄。身有微熱。見厥者。陰陽之氣不相順接。
上者自上。下者自下。有出無入。故為難治。四逆湯主之。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此言厥陰陰寒極盛。津液為寒氣絆迎而上。所嘔皆涎沫。而無飲食痰飲。而且逆行巔頂而作頭痛。非大劑不能治此暴劇之證。方中無治頭痛之藥。以頭因氣逆上衝。止嘔即所以治頭痛也。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厥陰與少陽為表裡。邪在厥陰。惟恐厥逆下利。若見嘔而發熱。是臟邪還腑。自陰出陽。無陰邪變逆之患矣。故當從少陽之樞而治之。傷寒以胃氣為本。不獨厥陰然也。厥陰不治。取之陽明。尤為要法。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則外亦極虛。
虛則氣少不能交通於內。其人外氣怫鬱。恰似外來之邪怫鬱於表。誤認為邪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噦既有虛寒之症。亦有實熱之症。厥陰之經。抵少腹。挾胃。上入頏顙。凡噦呃之氣。
必從少腹而起。由胃而上升於咽嗌故也。夫傷寒至噦。非中土敗絕。即胃中寒冷。然亦有裡實不通。氣不得下泄。反上逆而為噦者。玉機真藏論云。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今噦而腹滿。前後不利。五實之二實也。實者瀉之。
視其前後二部。利之則氣得通。下泄而不上逆。噦即愈矣。夫以至虛至寒之噦症。亦有實者存焉。凡實熱之證。亦有虛者在矣。視其寒熱虛實。而施溫涼補瀉。則人無夭扎之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