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傷寒醫訣串解》~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太陽篇

必攻而始下。又有抵當湯之峻攻法也。或汗出過多而並傷其陽氣。則有振振擗地。肉瞤筋惕。為真武湯之證。有發汗後血液內亡。身疼痛。脈沉遲者。為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證。有發汗過多虛其心氣。其人叉手冒心喜按者。為桂枝甘草湯證。有發汗後虛其腎氣。臍下悸。

欲作奔豚。為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有發汗後傷其中氣。不能運行升降而腹脹滿。為厚朴生薑甘草人參半夏湯證。有發汗後反惡寒。陰陽兩虛。為芍藥甘草附子湯證。且有更發汗。小發汗。論中有論而無方。亦可以意會之。是為斡旋之法。學者宜究心焉。

白話文:

太陽篇

一定要積極治療才能使病情好轉。此外還有抵當湯的強力治療方法。如果出汗太多損傷陽氣,就會出現渾身顫抖、在地上打滾、肌肉抽搐、筋骨強直的症狀,這是真武湯的病症。如果發汗後血液內虛,身體疼痛,脈象沉遲,這是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的病症。如果發汗太多耗損心氣,病人叉手捂住胸口,喜歡按壓,這是桂枝甘草湯的病症。如果發汗太多耗損腎氣,肚臍下悸動,想要奔走跳躍,這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的病症。如果發汗後傷及中氣,氣機不能正常升降而導致腹部脹滿,這是厚朴生薑甘草人參半夏湯的病症。如果發汗後反而畏寒,陰陽兩虛,這是芍藥甘草附子湯的病症。還有大汗、小汗的治療方法,雖然書中論述了卻沒有詳細的方劑,也可以根據道理去推測,這就是靈活應變的方法,學習者應該用心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