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傷寒醫訣串解》~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少陰篇

第四十節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舌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此言少陰君火亢於上。不戢將自焚也。第四十一節云。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此言少陰君火亢於上。加以木火煽之。一水不能勝二火而立竭矣。第四十二節云。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此言少陰君火不能從樞而出。逆於地中而為脹。即內經所謂一息不運。則針機窮。必急下以運少陰之樞而使轉之。少陰三急下證。宜於淺注而熟玩之。又有二急溫症。第四十三節云。少陰病脈沉遲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言少陰為性命之根。起首脈沉。預知已伏四逆吐利煩燥之機。即易履霜堅冰至之義。蓋於人所易忽者。獨知所重而急治之也。第四十四節云。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陰寒拒格不納露出樞象)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

(借胸中實可吐證敘出急溫症。)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此少陰陰氣上沵寒飲。不同於胸實。蓋人所搖移者。得所獨斷而急治之也。究而言之。少陰重在救陽。而真陰亦不可傷。第四十五節云。少陰病下利。脈微(陽虛)澀(陰虛)。嘔而汗出。

(陽虛則陰寒上逆而為嘔。陰虛則陰不內守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七字是一節之眼目。陽虛則氣下墜。陰虛則動努矣)當溫其上灸之。言當灸百會一穴。以溫其上。不可偏溫其下。以灼真陰。言外見對待之陰陽。分而為兩。互根之陰陽。合而為一也。少陰篇文字空靈幻變。

不可方物。老子其猶龍矣乎。

白話文:

少陰篇

第四十節說:少陰病發病二三日,口乾舌燥的,要趕快瀉下,應該服用大承氣湯。這是說少陰的君火亢盛於上,如果不加以控制,就要自行焚燒了。

第四十一節說:少陰病,自己腹瀉,瀉出清水,顏色純青,心下必定疼痛,口乾燥的,要趕快瀉下,應該服用大承氣湯。這是說少陰的君火亢盛於上,再加上木火助長它,一股水不足以抵擋兩股火,就會很快耗盡了。

第四十二節說:少陰病六七天,肚子脹大,沒有大便的,要趕快瀉下,應該服用大承氣湯。這是說少陰的君火不能從樞穴排出,逆行於地中而導致脹滿。如同內經所說:「一息不通,則針灸無效」,必須趕快瀉下,以疏通少陰的樞穴,使它運行。少陰三種急需瀉下的證狀,應該仔細研讀理解。此外還有兩種急需溫補的證狀。

第四十三節說:少陰病脈象沉遲的,要趕快溫補,應該服用四逆湯。這是說少陰是性命之根,一開始脈象就沉弱,預知已經潛伏著嘔吐、腹瀉、煩躁等四逆的徵兆,如同容易踩到冰而跌倒一樣。這是人容易忽略的地方,唯有知道其重要性才能及時治療。

第四十四節說:少陰病,飲食入口就吐,心中溫溫的想吐,但又吐不出來(陰寒阻礙,不能吸收,表現出樞穴的現象),剛開始發病時,手腳冰冷,脈象弦而遲的,這是胸中實證,不能瀉下,應該催吐。

(藉由胸中實證可以催吐的證狀,說明急需溫補的證候。)如果膈上有寒飲,乾嘔的,不能催吐,要趕快溫補,應該服用四逆湯。這是少陰的陰氣上逆,伴隨寒飲,與胸中實證不同。這是人容易猶豫不決的地方,需要果斷判斷而及時治療。總而言之,治療少陰病重點在於救陽,但真陰也不能損傷。

第四十五節說:少陰病腹瀉,脈象微弱(陽虛)、澀滯(陰虛),嘔吐而且出汗,

(陽虛則陰寒上逆而導致嘔吐,陰虛則陰氣不能內守而導致出汗)必須經常更換衣服,反之則少。(七個字是本節的要點:陽虛則氣往下墜,陰虛則身體虛弱。)應該溫補上焦,灸百會穴,溫補上焦,不可單純溫補下焦,以免灼傷真陰。說明要對待陰陽,分而治之,又互根,合而為一。少陰篇文字深奧難解,不可一概而論,如同老子一樣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