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醫訣串解》~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少陰篇

陽亡於上而眩冒,為死證。利不止而眩冒,更為死證。言陰陽不得倚附也。第十八節云: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燥者死。此言少陰有陰無陽之死證也。第十九節云: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此言少陰生氣上脫之死證也。第二十節云: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

汗出,不煩,自欲吐。此十一字為一截,言少陰陰寒恆有之脈證也。其云至五六日自利,復煩燥不得臥寐者死。此十五字又為一截。少陰病以五六日為生死之關,若至五六日云云,是真寒反為假熱,陽被陰迫而飛越,此言少陰陽氣外脫之死證也。

自章首至此凡二十節,論少陰證之全體已備,但未詳其標本、寒熱、陰陽水火、神機樞轉、上下出入之理。自二十一節至四十三節發明其旨,而並出其方。讀者不可一字放過,此又少陰之大用也。

曷言標本?少陰標寒而本熱,與太陽本寒而標熱,為雌雄表裡之相應。二十一節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言少陰脈沉不當發熱,今反發熱,是太陽標陽陷於少陰而為熱,宜以此湯交和其內外也。二十二節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

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言二三日值少陽主氣之期,陰樞藉陽樞之力,可用此湯微發其汗。又申之曰:以二三日無少陰之裡證,止見太陽之表證故也。要知太陽陽虛,不能主外,內傷少陰之氣,便露出少陰底板;少陰陰虛,不能主內,外傷太陽之氣,便假借太陽之面目。

所以太陽病而脈反沉,用四逆以急救其里;少陰病而表反熱,用麻辛以微解其表。此表裡輕重兩解法也。故始得之不發汗,得之二三日微發汗。用細辛非發汗,用甘草乃發汗。此旨不可與淺人語也。然二十一節、二十二節,合臟腑雌雄而淺深言之;二十三節、二十四節、二十五節,就少陰本經分標本而對待言之。其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言少陰本熱之病,二三日隨三陽主氣之期而化熱,此少陰本熱之證也。其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人皆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言少陰君火之用弗宣,病在上焦陽中之陽,為陽虛。其云: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言少陰生陽之氣不用,病在下焦水中之陽,為陰虛。主以附子湯,面面俱到。此少陰標寒之證也。然亦本熱之證,不病無形之氣化,而病有形之經脈者。二十六節云:少陰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二十七節云: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二十八節云: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此言本熱病在經脈者,宜用石藥,而濟以期門刺法。便膿血,亦熱入血室之義也。又有標寒之證,病發於手足之少陰,而實本於陽明之中土者。二十九節云:

白話文:

少陰篇

陽氣耗竭於上,出現頭暈目眩,這是危急的死症。腹瀉不止又伴隨頭暈目眩,更是死症,說明陰陽失衡,無法相互依附。第十八節記載: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身體蜷縮,脈象微弱或摸不到,不煩躁卻乾燥,則會死亡。這指的是少陰病中,陰盛陽衰的危急情況。第十九節記載:少陰病六七天,呼吸急促,則會死亡。這指的是少陰病中,陽氣上浮耗散的危急情況。第二十節記載:少陰病,脈象微弱細小而沉隱,只想臥床休息,出汗,不煩躁,自己想嘔吐。這十一字描述的是少陰病中,陰寒內盛的脈證。文中又說,如果五六天後出現腹瀉,又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則會死亡。這十五字也是一段話,說明少陰病五六天是生死攸關的時機,如果到了五六天出現這些症狀,則真寒假熱,陽氣被陰邪壓迫而外洩,這是少陰病中陽氣外脫的死症。

從篇首到此,共二十節,已經全面論述了少陰病的各種症狀,但尚未詳述其標證、寒熱、陰陽、水火、以及氣機運行的規律、上下出入之理。從第二十一節到第四十三節將詳細闡明其旨,並列出相應的處方,讀者不可遺漏任何一個字,這也是理解少陰病的關鍵。

何謂標本?少陰病標寒而本熱,與太陽病本寒而標熱,是表裡之間雌雄相對應的關係。第二十一節記載:少陰病初期,反而發熱,脈象沉弱,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這說明少陰病脈象沉弱不應該發熱,現在反而發熱,是太陽經的陽氣衰敗陷入少陰而導致發熱,應該用此方調和陰陽。第二十二節記載:少陰病發病二三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輕微發汗。因為二三日內無裡證,所以只輕微發汗。意思是,二三日正是少陽主氣之時,陰氣藉助陽氣之力,可用此方微微發汗。又進一步解釋說,因為二三日內沒有少陰的裡證,只見到太陽的表證,所以如此。要知道,太陽經陽氣虛弱,不能主司外邪,內傷少陰之氣,就會露出少陰的底板;少陰陰氣虛弱,不能主司內部,外傷太陽之氣,就會假借太陽的症狀。

所以,太陽病而脈象反而沉弱,用四逆湯急救其裡;少陰病而表面反而發熱,用麻黃細辛湯輕微解表。這是表裡輕重兩種治療方法。所以,初期不發汗,二三日後輕微發汗,使用細辛並非為了發汗,使用甘草才是發汗。這其中的道理不可與淺薄之人講解。然而,第二十一節和第二十二節,是從臟腑雌雄和淺深兩個層面闡述的;第二十三節、二十四節、二十五節,則是從少陰經的本經,分標本論述的。文中又說,少陰病發病二三日以上,心中煩躁,無法入睡,用黃連阿膠湯治療。這說明少陰病本熱,二三日後隨著三陽主氣而化熱,這是少陰本熱的症狀。文中又說,少陰病發病二三日,口中溫和,但患者卻惡寒,應該灸治,並服用附子湯。這說明少陰君火的功能不能宣發,病在心肺,是陽虛。文中又說,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疼痛,脈象沉弱,用附子湯治療。這說明少陰生長陽氣的功能失調,病在下焦腎陽,是陰虛,用附子湯治療。這些都涵蓋了少陰病的各種症狀。這是少陰標寒的症狀,但也是本熱的症狀。疾病不是沒有形狀的氣化所致,而是有形的經脈受阻所致。第二十六節記載:少陰病下痢,排出膿血,用桃花湯治療。

第二十七節記載:少陰病二三日到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排出膿血,用桃花湯治療。第二十八節記載:少陰病,下痢排出膿血,可以用針刺治療。這說明本熱之病在經脈者,應該使用石藥,並輔以期門穴的針刺方法。排出膿血,也是熱邪入血室的意思。還有一些標寒的症狀,疾病發生在手足少陰經,而實際上根源在陽明胃經。第二十九節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