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輯義》~ 卷四 (2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0)

1.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此事難知曰:胃實者,非有物也,地道塞而不通也。《難經》云:胃上口為賁門,胃下口為幽門;幽門接小腸上口,小腸下口即大腸上口也。大小二腸相會,為闌門。水滲泄入於膀胱,粗滓入於大腸,結廣腸。廣腸者,地道也。地道不通,土壅塞也,則火逆上行至胃,名曰胃實。

所以言陽明當下者,言上下陽明經不通也;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者,非在胃中也,言胃是連及大腸也。案魏氏云: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阻塞於胃底腸間,此言得之。

徐靈胎云:案燥屎當在腸中,今云胃中,何也?蓋邪氣結成糟粕,未下則在胃中,欲下則在腸中,已續者即謂之燥屎;言胃,則腸已該矣。

又云:不能食者,客熱不能消穀;能食,非真欲食,不過粥飲猶入口耳;不能食,則穀氣全不近腸胃,實極故也。案陽明病譫語潮熱、燥結甚者,皆不能食,而今下一反字,為可疑矣。注家消穀之說,乃是熱中消癉證;邪熱不殺穀,傷寒家之常,何言之反?順文解釋,往往有如是者。又案程氏、錢氏、志聰、錫駒,不論不能食與能食,並以大承氣湯為主,非也。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寫之,濈然汗出則愈。(「寫」,成本作「瀉」;《玉函》、《千金翼》「刺」上,有「當」字;「則」上,有「者」字,《脈經》同。《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有此條,「刺」上,有「當」字;「則」作「者」。)

〔汪〕案:此條當亦是婦人病。邪熱鬱於陽明之經,迫血從下而行;血下則經脈空虛,熱得乘虛而入其室,亦作譫語。後條辨云:血室雖衝脈所屬,而心君實血室之主;室被熱擾,其主必昏故也。但頭汗出者,血下奪則無汗,熱上擾則汗蒸也。刺期門以瀉經中之實,則邪熱得除。

而津液回覆,遂濈然汗出而解矣。或問:此條病,仲景不言是婦人,所以尚論諸家直指為男子,今子偏以婦人論之,何也?余答云:仲景於太陽篇中,一則曰「婦人中風,云云,經水適來,此為熱入血室」;再則曰「婦人中風,云云,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三則曰「婦人傷寒,云云,經水適來,此為熱入血室」。則是熱入血室,明系婦人之證,至此實不待言而可知矣。

且也此條言下血,當是經水及期而交錯妄行,以故血室有虧,而邪熱得以乘之,故成熱入血室之證。考之《靈樞·海論》云:「衝脈為十二經之海」;《注》云:「此即血海也」;衝脈起於胞中。又考《素問·天真論》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夫任也、沖也,其經脈皆行於腹,故其血必由前陰而下,斯血室有虧,邪熱方得而入;則是仲景云下血,乃經水交錯妄行,又不問而自明矣。

《金鑑》曰:血已止,其熱不去,蓄於陽明,不得外越而上蒸,故但頭汗出也。

白話文: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這件事很難理解,所謂胃實,並不是胃裡真的有什麼東西,而是氣機運行不通暢。難經記載,胃的上口叫賁門,下口叫幽門,幽門連接著小腸的上口,小腸的下口就是大腸的上口。大小腸交會的地方叫闌門,水液滲透進入膀胱,糟粕進入大腸,在大腸聚集,大腸是氣機運行的通道,通道不通暢,如同土石堵塞,就會導致火氣逆行向上到達胃部,這就是所謂的胃實。

所以說陽明病要瀉下,是指上下陽明經不通暢。說胃中有乾硬的糞便五六枚,並不是真的在胃裡,而是指胃和腸道相連,所以影響到了胃。魏氏認為胃中確實會有乾硬的糞便五六枚阻塞在胃底和腸道之間,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徐靈胎認為,乾硬的糞便應該在腸道中,為何說在胃中呢?這是因為邪氣凝聚形成糟粕,沒有排出則停留在胃中,將要排出則停留在腸道中,已經成形的就叫做乾硬的糞便。說胃,就包含了腸道。

又說,不能進食,是因為外邪的熱氣不能消化食物;能進食,也不是真正想吃,只是稀粥之類的勉强入口而已。不能進食,說明穀氣完全不能進入腸胃,這是因為實證已經到了極點。陽明病患者,神志不清、潮熱、燥結嚴重,都會不能進食,而現在卻用下瀉的方法治療,這就值得懷疑了。注家解釋消穀,是指熱邪傷及中焦的消癉證,邪熱不傷穀氣,是傷寒的常規,為何說是相反的呢?順著原文解釋,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程氏、錢氏、志聰、錫駒等人都認為不論能不能進食,都以大承氣湯為主,這是錯誤的。

陽明病患者,下血並神志不清,這是熱邪侵入血室造成的。只有頭上出汗的,要刺期門穴,根據病情施治,大量出汗就能痊癒。

汪氏認為,這條記載也應該是婦人的疾病。邪熱鬱結在陽明經,迫使血從下焦排出,血下之後,經脈空虛,熱邪乘虛而入血室,因此神志不清。血室雖然屬於衝脈,但心主血,血室受熱邪擾亂,心神就會昏迷。只有頭上出汗,是因為血下之後沒有汗,熱邪上擾則汗出。刺期門穴瀉去經絡中的實邪,邪熱就能消除,津液恢復,於是大量出汗而痊癒。有人問,這條病症,仲景沒有說是婦人的病,所以其他醫家都認為是男子的病,你為何偏說是婦人的病呢?我回答說,仲景在太陽篇中,一則說:「婦人中風……經水適來,此為熱入血室。」再則說:「婦人中風……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三則說:「婦人傷寒……經水適來,此為熱入血室。」這就表明熱入血室,明顯是婦人的病症。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這條記載,說下血,應該是經水在月經期紊亂,所以血室虧虛,邪熱得以乘虛而入,形成熱入血室的病證。考查靈樞海論說,衝脈是十二經脈之海,註釋說,這就是血海。衝脈起於胞宮。又考查素問天真論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而下。任脈、衝脈的經脈都行於腹部,所以血必然從前陰排出。血室虧虛,邪熱才能侵入。所以仲景說的下血,就是經水紊亂,這是不言而喻的。

金鑑說,出血停止了,但熱邪不去,蓄積在陽明經,不能外泄而向上蒸騰,所以只有頭上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