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輯義》~ 卷三 (41)
卷三 (41)
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以下是重新標點後的文字:
衛生寶鑑。
至元庚辰六月中,許伯威五旬有四,中氣本弱,病傷寒。八九日,醫者見其熱甚,以涼劑下之;又食梨三四枚,傷脾胃,四肢冷,時昏憒。請予治之。診其脈,動而中止,有時自還,乃結脈也;亦心動悸,吃噫不絕,色青黃,精神減少,目不欲開,蜷臥惡人語。
予以炙甘草湯治之,減生地黃,恐損陽氣,銼一兩。服之不效;再於市鋪,選嘗氣味厚者,再煎服之。其病減半,再服而愈。凡藥昆蟲草木,生之有地;根葉花實,採之有時。失其地,性味少異;失其時,氣味不全;又況新陳不同,精粗不等。倘不擇用,用之不效,醫之過也。
張氏醫通曰:酒色過度,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自炎,致令燥熱乘肺,咯唾膿血,上氣涎潮,其嗽連續不已;加以邪客皮毛,入傷於肺,而自背得之尤速。當炙甘草湯。
徐彬金匱論注曰:余妾曾病此,初時涎沫成碗,服過半月,痰少而愈。但最難吃,三四日內,猝無捷效耳。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成本。緩下有而字。無復動之者。玉函無此條。)
〔喻〕此段,本為結代二脈下注腳。
〔方〕此承結代,而推言結陰代陰,以各皆詳辨其狀,與辨脈第九章意同。
〔汪〕脈以指按之來。來者,滑伯仁云: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者是也。
〔錢〕結者,邪結也。脈來停止暫歇之名,猶繩之有結也。凡物之貫於繩上者,遇結必礙;雖流走之甚者,亦必少有逗留,乃得過也。此因氣虛血澀,邪氣間隔於經脈之間耳;虛衰則氣力短淺,間隔則經絡阻礙,故不得快於流行而止歇也。
動而中止者,非辨脈法中陰陽相搏之動也;謂緩脈正動之時,忽然中止,若有所遏而不得動也。更來小數者,言止後更勉強作小數。小數者,鬱而復伸之象也。小數之中,有脈還而反動者,名曰結陰。辨脈法云:陰盛則結,故謂之結陰也。代,替代也;氣血虛憊,真氣衰微,力不支給,如欲求代也。動而中止句,與結脈同。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前因中止之後,更來小數,隨即有還者反動,故可言自還;此則止而未即復動,若有不復再動之狀,故謂之不能自還,又略久復動,故曰因而復動。本從緩脈中來,為陰盛之脈,故謂之代陰也。上文雖云脈結代者,皆以炙甘草湯主之,然結為病脈;代為危候,故又有得此脈者必難治句,以申明其義。
案脈來動之動,周氏、柯氏、志聰並以為陰陽相搏之動脈,非也。
脈經曰: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結者生;代者死。
白話文:
衛生寶鑑記載,至元庚辰年六月,許伯威五十四歲,體質虛弱,患傷寒已八九天。醫生見其發熱嚴重,用寒涼藥物瀉下,他又吃了三四個梨,傷了脾胃,導致四肢冰冷,時而昏迷。於是求診。診脈發現脈象時而有力,時而停止,偶爾又恢復,這是結脈;同時心悸、呃逆不止、面色青黃、精神萎靡、眼睛不想睜開、蜷縮著身體不願與人說話。
我用炙甘草湯治療,減少生地黃用量,以免損傷陽氣,用量為一兩,煎服後無效。於是在藥鋪重新選擇,挑選氣味濃郁的藥材,再次煎服,病情減輕一半;再次服用後痊癒。各種藥材,蟲草木藥都有其生長環境,根葉花實也有採集時節,若錯失了生長地點,藥性就會略有差異;錯失採集時節,藥效就不完整。新舊藥材不同,藥材品質也參差不齊,若不精挑細選,療效不佳,便是醫生的錯了。
《張氏醫通》說:縱慾過度,體虛血少,津液內耗,心火旺盛,導致燥熱侵犯肺部,出現咳吐膿血、上氣喘促、咳嗽不止等症狀。再加上外邪侵犯皮膚毛髮,進而傷害肺部,由背部受邪則更快發病,應當服用炙甘草湯治療。徐彬在《金匱要略》注釋中說:我的妾室曾患此病,初期唾沫如碗,服藥半月後,痰液減少而痊癒,但藥物非常難以下嚥,三四天內若無明顯效果,則需注意。
脈象按之,來勢緩慢,時而停止時而再起,稱為結脈;脈來有力,突然停止,然後再次出現少量脈搏,並伴有回跳現象,稱為結陰;脈來有力,突然停止,不能自行恢復,然後又再次出現脈搏,稱為代陰。出現這種脈象,病情一定難以治療。
這段文字是對結脈、代脈的註腳,承接結脈、代脈的論述,推演結陰、代陰脈象,詳細辨析其症狀,與辨脈第九章的內容相同。
脈象是通過手指按壓感受的,脈搏來自骨肉之間,從皮膚表面透出,是氣上升的表現。結脈是指邪氣阻滯,脈搏來時停止,暫時停頓,如同繩索上的結,任何貫穿繩索之物遇到結都會受阻,即使流動迅速,也必然稍有停頓才能通過。這是因為氣虛血瘀,邪氣阻隔於經脈之間。氣虛則氣力不足,阻隔則經絡受阻,所以脈搏不能順暢運行而出現停頓。脈象時而有力時而停止,不是辨脈法中陰陽相搏的動脈,而是指平緩脈象正常搏動時,突然停止,好像被什麼東西阻礙而不能搏動。然後再次出現少量脈搏,是指停頓後勉強搏動少量脈搏,這是鬱滯後再次舒展的表現。少量脈搏中,脈搏回跳,稱為結陰,辨脈法說:陰盛則結,所以稱為結陰。代,替代的意思,氣血虛弱,真氣衰微,力量不足,好像需要替代一樣。脈來有力突然停止,與結脈相同。不能自行恢復,然後又再次出現脈搏,是因之前停止後,再次出現少量脈搏,隨即出現回跳,所以可以說自行恢復。而這則停止後沒有立即恢復,好像不再搏動,所以稱為不能自行恢復;稍後又再次搏動,所以稱為因而復動。它來自緩脈,是陰盛的脈象,所以稱為代陰。雖然上文說結脈和代脈都用炙甘草湯治療,但結脈是病脈,代脈是危候,所以有“得此脈者,必難治”這句話,用以說明其嚴重性。
脈象搏動,周氏、柯氏、志聰等人認為是陰陽相搏的動脈,這是錯誤的。《脈經》說:代脈脈搏數次,突然停止,不能自行恢復,然後又再次出現脈搏,脈結者生,代脈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