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輯義》~ 卷七 (2)
卷七 (2)
1.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成本。玉函。方氏諸本。並以下利後當便硬以下。別為一條。玉函。本上。有素字。欲似。玉函。及錢本。作似欲。成本。屬上無此字。)
〔鑑〕此承上條。辨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等證。為類傷寒之義也。若有前證。而脈浮緊。是傷寒也。今脈微澀。本是霍亂也。然霍亂初病。即有吐利。傷寒吐利。卻在四五日後。邪傳入陰經之時。始吐利也。此本是霍亂之即嘔吐。即下利。故不可作傷寒治之。俟之自止也。
若止後。似欲大便。而去空氣。仍不大便。此屬陽明也。然屬陽明者。大便必硬。雖大便硬。乃傷津液之硬。未可下也。當俟至十三日經盡。胃和津回。便利自可愈矣。若過十三日。大便不利。為之過經不解。下之可也。下利後。腸胃空虛。津液匱乏。當大便硬。硬則能食者。
是為胃氣復。至十三日。津回便利。自當愈也。今反不能食。是為未復。俟到十三日後。過經之日。若頗食。亦當愈也。如其不愈。是為當愈不愈也。當愈不愈者。則可知不屬十三日過經便硬之陽明。當屬吐利後。胃中虛寒。不食之陽明。或屬吐利後。胃中虛燥之陽明也。此則非藥不可。
俟之終不能自愈也。理中脾約。擇而用之可矣。
惡寒。脈微(【原注】一作□)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成〕惡寒脈微。而利者。陽虛陰勝也。利止則津液內竭。故云亡血。金匱玉函曰。水竭則無血。與四逆湯。溫經助陽。加人參。生津液益血。
案金鑑曰。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熱補藥。利止。當是利不止。亡血。當是亡陽。錢氏亦疑亡血之為亡陽。然徐大椿曰。案亡陰。即為亡血。不必真脫血也。此說似是。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乾薑(一兩半),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千金。外臺。用人參三兩。利甚者。加龍骨二兩。小品。名四順湯。)
〔魏〕於溫中之中。佐以補虛生津之品。凡病後亡血津枯者。皆可用也。不止霍亂也。不止傷寒吐下後也。〔徐〕今利雖止。而惡寒脈微如故。則知其非陽回。而利止。乃津液內竭。而利止也。故曰亡血。又當加人參。以生津益血矣。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用字。方氏。作欲飲二字。丸。成本。作員。玉函。作湯。千金翼同。)
〔魏〕傷寒者。外感病。霍亂者。內傷病也。傷寒之發熱頭痛。身疼惡寒。風寒在營衛。霍亂之頭痛身疼惡寒。必兼吐下。風寒在胃腑也。風寒外邪。何以遽入於胃腑。則平日中氣虛歉。暴感風寒。透表入里。為病於內。因其為風寒客邪。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與傷寒同。
白話文: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若病患一日內痊癒,則非陽明症。若未痊癒,則需進一步判斷。 下痢後大便應變硬,這點需另外考量。(不同醫書版本在此處有文字差異)
此節承接上一條,辨析發熱、頭痛、身痛、惡寒、嘔吐、下痢等症狀,類似傷寒。若有上述症狀且脈象浮緊,則為傷寒;但若脈象微澀,則為霍亂。霍亂初期即有嘔吐下痢,而傷寒的嘔吐下痢則在四五天后,邪氣侵入陰經時才會出現。霍亂發病即嘔吐下痢,不可當作傷寒治療,靜待其自癒。
若症狀停止後,似欲大便卻只排出氣體,仍未真正大便,則屬陽明症。但陽明症的大便必硬,即使大便硬,也是因為津液受損所致,不宜服用瀉藥。應等到十三日經期結束,胃氣和緩,津液恢復,大便自然會通暢。若超過十三日大便仍不通,則為經期過後症狀未解,此時可服用瀉藥。下痢後,腸胃空虛,津液不足,大便會變硬。若大便硬卻能進食,表示胃氣恢復,等到十三日津液恢復,大便自然會通暢,病也就好了。若此時仍不能進食,則表示胃氣未復,需等到十三日經期結束後再觀察。若能進食,則會痊癒;若仍不癒,則表示雖該痊癒卻未痊癒,這就表示並非十三日經期結束後大便變硬的陽明症,可能是下痢後胃中虛寒、不願進食的陽明症,或下痢後胃中虛燥的陽明症,此時就必須用藥治療,不可再等待自癒。理中湯、脾約湯等藥方可根據情況選用。
若惡寒,脈象微弱,且再次下痢,下痢停止後則失血,可用四逆加人參湯治療。
惡寒脈微而下痢,是陽虛陰盛。下痢停止,則津液內耗,故稱失血。《金匱玉函經》說:「水竭則無血。」使用四逆湯溫經助陽,加入人參生津液益血。
有人質疑,下痢停止後失血,為何用溫熱補益的藥物?下痢停止,應是指下痢不止;失血,應是指亡陽。錢氏也懷疑「亡血」是指「亡陽」。但徐大椿認為,「亡陰」即「亡血」,不一定是真正失血,此說較為合理。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生去皮,切八片)、乾薑(一兩半)、人參(一兩)
將以上四味藥,加水三升,煎至一升二合,去渣,分溫服兩次。(其他醫書記載用量略有不同)
此方溫中,並佐以補虛生津之藥,凡病後失血津液枯竭者皆可用,不限於霍亂,傷寒吐瀉後也可使用。即使下痢停止,但仍惡寒脈微,則知非陽氣恢復,而是津液內竭,故稱失血,需加人參生津益血。
霍亂頭痛、發熱、身痛,熱盛想喝水,則用五苓散;若寒盛不想喝水,則用理中丸。(不同醫書版本在此處用字略有不同)
傷寒是外感病,霍亂是內傷病。傷寒發熱、頭痛、身痛、惡寒,是風寒在營衛;霍亂的頭痛、身痛、惡寒,必兼嘔吐下痢,是風寒在胃腑。風寒外邪為何會迅速進入胃腑?這是因為平日中氣虛弱,暴感風寒,透表入裡,內傷成病。因其為風寒客邪,故發熱、頭痛、身痛、惡寒,與傷寒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