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輯義》~ 卷四 (29)
卷四 (29)
1.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而字。玉函。千金翼。作其人必三字。無者字。)
〔鑑〕是太陽之邪。未悉入陽明。猶在表也。當仍從太陽傷寒治之。發汗則愈。〔錢〕此條脈證治法。皆寒傷營也。若無陽明病三字。不幾列之太陽篇中。而仲景何故以陽明病冠之邪。蓋以太陽篇曰。惡寒體痛。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其次條又曰。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此條雖亦無汗而喘。然無惡風惡寒之證。即陽明所謂不惡寒。反惡熱之意。是以謂之陽明病也。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汗出上。玉函。有而字。無汗出者之者字。成本同。身無汗之汗。千金翼。外臺。作有。劑。玉函。千金翼。作齊。玉函。成本。千金翼。無蒿字。程本。劑。作躋。金鑑同。方本。引。作飲。喻程諸本。並同。)
〔成〕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者。熱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熱甚於胃。津液內竭也。胃為土而色黃。胃為熱蒸。則色奪於外。必發黃也。與茵陳湯。逐熱退黃。〔程〕無汗而小便利者屬寒。無汗而小便不利者。屬濕熱。兩邪交郁。不能宣泄。故盦而發黃。
解熱除郁。何黃之不散也。〔柯〕身無汗。小便不利。不得用白虎。瘀熱發黃。內無津液。不得用五苓。故制茵陳湯。以佐梔子承氣之所不及也。
汪昂云。熱外越而表不郁。濕下滲而里不停。今小便既不利。身又無汗。故鬱而為黃。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大黃(二兩去皮),梔子(十四枚擘○千金。作四十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一斗二升。金匱。及玉函。成本。作一斗。六升下。肘後。千金。外臺。有去滓二字。分下。金匱。及玉函。成本。有溫字。汁。千金。並翼。作沫。一宿二字。千金作當一字。千金翼。無腹減二字。)
〔錢〕茵陳。性雖微寒。而能治濕熱黃疸。及傷寒滯熱。通身發黃。小便不利。梔子苦寒。瀉三焦火。除胃熱時疾黃病。通小便。解消渴心煩懊憹。鬱熱結氣。更入血分。大黃苦寒下泄。逐邪熱通腸胃。三者皆能蠲濕熱。去鬱滯。故為陽明發黃之首劑云。
金匱要略。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千金方注。範汪療谷疸。小品方。用石膏一斤。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喜忘。外臺。作善忘。成本。黑下。無者字。玉函。下。作主。)
白話文: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陽明病脈浮,沒有汗卻喘氣的,發汗就會好,可以用麻黃湯。
這屬於太陽經的邪氣,還沒有完全進入陽明經,仍在表層,應該按照治療太陽傷寒的方法處理,發汗就會痊癒。 此條脈證治法,都是寒邪侵犯營氣所致。如果沒有“陽明病”三字,幾乎可以歸類在太陽篇中,但張仲景為何用陽明病來命名呢?因為太陽篇提到:惡寒、身體疼痛,脈象陰陽俱緊的,稱為傷寒;後面一條又說:惡風、無汗而喘的,用麻黃湯治療。
雖然這條也提到無汗而喘,但沒有惡風惡寒的症狀,也就是陽明經所謂的不惡寒,反而惡熱的意思,所以稱之為陽明病。
陽明病,發熱出汗的,這是熱邪外洩,不會發黃;但是只有頭出汗,身體不出汗,汗液沿著脖子往下流,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這是瘀熱在裡,身體一定會發黃,用茵陳蒿湯治療。
只有頭出汗,身體不出汗,汗液沿著脖子往下流的,是熱邪不能外洩;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的,是熱邪嚴重侵犯胃部,津液耗竭的緣故。胃屬土,土色黃,胃被熱邪蒸灼,則顏色外現,必然發黃,所以用茵陳蒿湯,以驅除熱邪退黃。無汗而小便通暢的屬於寒邪,無汗而小便不利的屬於濕熱,兩種邪氣交阻,不能宣洩,所以壅塞而發黃。
消除熱邪,去除鬱結,黃疸為何不能消散呢?因為身體不出汗,小便不利,不能使用白虎湯;瘀熱發黃,體內沒有津液,不能使用五苓散,所以制定茵陳蒿湯,以輔助梔子承氣湯治療不到的地方。
汪昂說:熱邪外洩而表層不鬱結,濕邪下滲而裡頭停滯不通。現在小便已經不利,身體又不出汗,所以鬱結而發黃。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大黃(二兩,去皮),梔子(十四枚,掰開)。
以上三味藥,用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減少到六升,再加入其他兩種藥,煮到三升,過濾掉藥渣,分三次服用。小便應該會通暢,尿液像皂莢汁一樣,顏色鮮紅,一夜之後腹部減輕,黃疸就會隨著小便排出。
茵陳蒿,雖然性味微寒,但能治療濕熱黃疸,以及傷寒引起的滯熱,全身發黃,小便不利;梔子苦寒,瀉三焦之火,除胃熱引起的急性黃疸,通利小便,消除口渴、心煩意亂,鬱熱結氣,更能進入血液;大黃苦寒下瀉,驅除邪熱,通利腸胃。這三種藥都能消除濕熱,去除鬱滯,所以是治療陽明經發黃的首選藥方。
《金匱要略》記載:谷疸的病症,寒熱交加,不進食,進食就頭暈,心胸不安,久了就會發黃,稱為谷疸,用茵陳蒿湯治療。
《千金方》注釋:範汪治療谷疸,小品方用石膏一斤。
陽明經的症狀,病人容易健忘的,一定有瘀血,原因是本來就有很久的瘀血,所以導致健忘,大便雖然硬,但反而容易解,顏色一定是黑的,應該用抵當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