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傷寒論輯義》~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鑑〕少陰腎經。陰盛之臟也。少陰受邪。則陽氣微。故脈微細也。衛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少陰受邪。則陰盛而行陰者多。故但欲寐也。此少陰病之提綱。後凡稱少陰病者。皆指此脈證而言也。〔程〕前太陰。後厥陰。俱不出脈象。以少陰一經。可以該之也。少陰病六七日前。

多與人以不覺。但起病喜厚衣近火。善瞌睡。凡後面亡陽發躁。諸劇證。便伏於此處矣。最要堤防。

案太陽中篇。三十七條云。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此當以脈浮沉。而別陰陽也。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具下。小便白。玉函。作所以然三字。水。玉函。作溲。)

〔程〕人身陰陽中分。下半身屬陰。上半身屬陽。陰盛於下。則陽擾於上。欲吐不吐。心煩證尚模糊。以但欲寐徵之。則知下焦寒而胸中之陽被壅。治之不急。延至五六日。下寒甚。而閉藏徹矣。故下利。上熱甚而津液亡矣。故渴。虛故引水自救。非徒釋渴字。指出一虛字來。

明其別於三陽證之實邪作渴也。然則此證也。自利為本病。溺白。正以徵其寒。故不但煩與渴以寒斷。即從煩渴。而悉及少陰之熱證。非戴陽即格陽。無不可以寒斷。而從溫治。(腎水欠溫。則不能納氣。氣不歸元。逆於膈上。故欲吐不吐。腎氣動膈。故心煩也。)〔汪〕此與熱邪之但欲寐不同。

其寐必不昏濁。其呼吸必促。而細也。常器之云。可四逆湯。又甘草乾薑湯。愚以五六日之前。宜四逆湯。加生薑二兩。五六日後。宜茯苓四逆湯。〔魏〕引水自救。以理論之。雖渴未必能多飲水。或多飲多尿。尿色淡白。則少陰腎臟為真寒。附子湯主之。少陰腎臟為病。內素虛寒者。

十之六七。外寒乘入者。十之三四。無內寒。則不能召外寒。君子平日。寧可不以命門之火為寶。而用嗇道乎。〔舒〕經絡考云。舌下有二隱竅。名曰廉泉。運動開張。津液湧出。然必藉腎中真陽。為之熏騰。乃是以上供。若寒邪侵到少陰。則真陽受困。津液不得上潮。故口渴。

與三陽經之邪熱。爍干津液者。大相反也。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亡。脈經作無。)

〔方〕陰陽俱緊。傷寒也。傷寒不當有汗。故謂汗為反出。〔周〕案脈至陰陽俱緊。陰寒極矣。寒邪入里。豈能有汗。乃反汗出者。則是真陽素虧。無陽以固其外。遂致腠理疏泄。不發熱而汗自出也。此屬少陰。正用四逆急溫之。時庶幾真陽驟回。里證不作。否則陰邪上逆。

則為咽痛。為吐。陰寒下泄。而復為利。種種危候。不一而足也。〔魏〕利者。少陰本證。吐而咽痛。則孤陽飛越。欲自上脫也。可不急回其陽。鎮奠其腎臟陰寒。以救欲亡之陽乎。真武四逆附子等湯。斟酌用之可也。

案亡陽之亡。程氏魏氏為出亡之亡。以譏無陽之解。然太陽上篇。桂枝二越婢一湯條。有無陽字。此條亡字。脈經作無字。則必不出亡之義也。

柯氏云。上焦從火化。而咽痛嘔吐。下焦從陰虛。而下利不止也。宜八味腎氣丸主之。○案柯氏所論。於雜病往往有如此者。此條證。決非腎氣丸所主也。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以。玉函。作為。)

〔錫〕此三節。俱論少陰不可發汗。平脈篇云。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是咳者。少陰精血少。奔氣上逆也。下利者。少陰腎氣微。津液下注也。復以火劫其汗。則少陰精氣妄泄。神氣浮越。水不勝火。則發譫語。故曰。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然不特譫語。

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腎臟之精。而為汗。竭其津液之源故也。蔣賓侯曰。少陰下利極多。何曾皆是被火。且被火。未必下利。惟譫語。乃是被火。經云。被火者必譫語。故咳而下利譫語者。當分看為是。〔程〕少陰病咳而下利。真武中有此證。〔方〕強責。謂過求也。

案汪引補亡論云。常器之。用救逆湯豬苓湯五苓散。以通小便。金鑑曰。白虎豬苓二湯。擇而用之。可耳。並誤也。蓋因喻氏熱邪挾火力之解。而襲其弊耳。當是茯苓四逆證矣。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

〔程〕何謂之裡。少陰病脈沉是也。毋論沉細沉數。俱是臟陰受邪。與表陽是無相干。法當固密腎根為主。其不可發汗。從脈上斷。非從證上斷。麻黃附子細辛湯。不可恃為常法也。薛慎庵曰。人知數為熱。不知沉細中見數為寒甚。真陰寒證。脈常有一息七八至者。盡概此一數字中。但按之無力而散耳。宜深察也。

案此條。方喻諸家。以熱邪入里為解。乃與經旨乖矣。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亡。脈經千金翼。作無。錢云。亡。音無。)

〔錢〕微者。細小軟弱。似有若無之稱也。脈微則陽氣大虛。衛陽衰弱。故不可發汗以更竭其陽。以汗雖陰液。為陽氣所蒸。而為汗。汗泄而陽氣亦泄矣。今陽氣已虛。故曰亡陽故也。若陽已虛。而其尺脈又弱澀者。如命門之真火衰微。腎家之津液不足。不惟不可發汗。復不可下之又竭其陰精陽氣也。

此條本為少陰禁汗禁下而設。故不言治。然溫經補陽之附子湯之類。即其治也。〔程〕拈出尺脈弱澀字。則少陰之有大承氣湯證。其尺脈必強而滑。已伏見於此處矣。

汪云。補亡論。並宜附子湯。以補陽氣。散陰邪。助營血也。周云。不可汗。用四逆加人參湯。不可下者。用蜜煎導。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錢〕脈緊。見於太陽。則惡熱惡寒。而為寒邪在表。見於少陰。則無熱惡寒。而為寒邪在裡。至七八日。則陰陽相持已久。而始下利。則陽氣耐久。足以自守矣。雖至下利而以絞索之緊。忽變而為輕細軟弱之微。脈微則恐又為上文不可發汗之亡陽脈矣。為之如何。不知少陰病。

其脈自微。方可謂之無陽。若以寒邪極盛之緊脈。忽見暴微。則緊峭化。而為寬緩矣。乃寒邪弛解之兆也。曰手足反溫。則知脈緊下利之時。手足已寒。若寒邪不解。則手足不當溫。脈緊不當去。因脈本不微。而忽見暴微。故手足得溫。脈緊得去。是以謂之反也。反溫反去。

寒氣已弛。故為欲解也。雖其人心煩。然煩屬陽。而為暖氣已回。故陰寒之利。必自愈也。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柯本。刪下利二字。蜷。方本。作倦。)

〔程〕少陰病下利。而利自止。則陰寒亦得下祛。而又不致於脫。雖有惡寒蜷臥不善之證。但使手足溫者。陽氣有挽回之機。雖前此失之於溫。今可尚溫而救失也。〔錢〕大凡熱者偃臥。而手足弛散。寒則蜷臥。而手足斂縮。下文惡寒蜷臥。而手足逆冷者。即為真陽敗絕。而成不治矣。

若手足溫。則知陽氣未敗。尚能溫暖四肢。故曰可治。〔汪〕溫經散寒。宜四逆湯主之。

活人書釋音曰。蜷。具員切。蜷跼不伸也。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千金翼。作不可治。)

〔錢〕但惡寒而不發熱。為寒邪所中也。蜷臥者。蜷曲而臥。諸寒收引。惡寒之甚也。〔程〕少陰病。不必盡下利也。只惡寒而蜷。已知入藏深矣。煩而去衣被。陽勢尚肯力爭也。而得之。時與欲。又非虛陽暴脫者比。雖前此失之於溫。今尚可溫而救失也。〔喻〕後條云。不煩而躁者死。對看便知。

案總病論。活人書。並云。宜大柴胡湯。可疑。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錢〕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蓋以浮候沉候。分陰陽也。此所謂陽微陰浮者。是以寸口尺中。分陰陽也。若以浮沉二候。分陰陽。則沉候豈有浮脈邪。此不辨自明也。夫少陰中風者。風邪中少陰之經也。脈法。浮則為風。風為陽邪。中則傷衛。衛受風邪。則寸口陽脈當浮。

今陽脈已微。則知風邪欲解。邪入少陰。唯恐尺部脈沉。沉則邪氣入里。今陰脈反浮。則邪不入里。故為欲愈也。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至。玉函。作盡。無上字。)

〔成〕陽生於子。子為一陽。醜為二陽。寅為三陽。少陰解於此者。陰得陽則解也。〔喻〕各經。皆解於所王之時。而少陰獨解於陽生之時。陽進則陰退。陽長則陰消。正所謂陰得陽則解也。即是推之。而少陰所重在真陽。不可識乎。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原注】至。一作足。)灸少陰七壯。(脈經。千金翼。吐上。有其人二字。千金翼。至。作足。)

〔程〕少陰病。吐而且利。里陰勝矣。以胃陽不衰。故手足不逆冷夫手足逆冷之發熱。為腎陽外脫。手足不逆冷之發熱。為衛陽外持。前不發熱。今反發熱。自非死候。人多以其脈之不至。而委棄之。失仁人之心與術矣。不知脈之不至由吐利。而陰陽不相接續。非脈絕之比。

灸少陰七壯。治從急也。嗣是而用藥。自當從事於溫。〔魏〕灸其少陰本穴七壯者。就其經行之道路。扶其陽氣使宣通。則吐利不止。自止。脈不至。亦必至矣。七壯必非一穴。凡少陰之經。起止循行之處。皆可灸也。仍須溫中扶陽。又不待言。

汪云。常器之云。是少陰太谿二穴。在內踝後。跟骨動脈陷中。龐安常云。發熱。謂其身發熱也。經曰。腎之原。出於太谿。藥力尚緩。惟急灸其原。以溫其臟。猶可挽其危也。○案活人書。亦云太谿穴。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錢〕大凡寒邪入少陰。必惡寒逆冷。故以反發熱者。為陽回陰解。而不死。此因邪氣入少陰。至八九日之久。一身手足盡熱者。蓋以足少陰腎邪。傳歸足太陽膀胱也。腎與膀胱。一表一里。乃臟邪傳腑。為自陰還陽。以太陽主表。故一身手足盡熱也。熱邪在膀胱。迫血妄行。

故必便血也。必便血三字。前注家。俱為必出一陰之竅。(方。喻。並同。)恐熱邪雖在膀胱。而血未必從小便出也。

案汪引常器之云。可桃仁承氣湯芍藥地黃湯。愚以還宜芍藥地黃湯。柯氏云。輕則豬苓湯。重則黃連阿膠湯。蓋柯說為的對矣。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成本。無者字。)

〔錫〕此論少陰生陽衰於下。而真陰竭於上也。少陰病。但厥無汗者。陽氣微也。夫汗雖血液。皆由陽氣之熏蒸宣發。而出也。今少陰生陽衰微。不能蒸發。故無汗。強發之。不能作汗。反動其經隧之血。從空竅而出也。然未知從何道之竅而出。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

系目系。故或從口鼻。或從目出。陽氣厥於下。而陰血竭於上。少陰陰陽氣血俱傷矣。故為難治。〔程〕難治者。下厥非溫不可。而上竭則不能用溫。故為逆中之逆耳。

案汪氏云。案此條。仲景但云難治。其非必死之證明矣。補亡論。常器之云。可芍藥地黃湯。成氏方氏喻氏魏氏金鑑。並以此條證。為熱厥。蓋襲常氏之謬耳。

案喻氏云。後人隨文讀去。總置不講。不知下厥者。陰氣逆於下也。上竭者。陰血竭於上也。蓋氣與血兩相維附。氣不得血。則散而無統。血不得氣。則凝而不流。故陰火動。而陰氣不得不上奔。陰氣上奔。而陰血不得不從之上溢而竭矣。血既上溢。其隨血之氣。散於胸中。

不得復反於本位。則下厥矣。陰既逆於下。勢必龍雷之火應之。血不盡竭不止也。仲景所以斷為難治者。非直不治也。吾為大辟其扃。則以健脾中之陽氣。為第一義。健脾之陽。一舉有三善。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龍雷之火潛伏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胸中窒塞。如太空不留纖翳也。

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飲食運化精微。復生其竭之血也。出醫門法律。以此推之。下厥上竭。唯景岳六味回陽飲。滋陰回陽兩全。以為合劑矣。

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錢〕前惡寒而蜷。因有煩而欲去衣被之證。為陽氣猶在。故為可治。又下利自止。惡寒而蜷。以手足溫者。亦為陽氣未敗。而亦曰可治。此條惡寒身蜷。而利。且手足逆冷。則四肢之陽氣已敗。故不溫。又無煩與欲去衣被之陽氣尚存。況下利又不能止。是為陽氣已竭。故為不治。

雖有附子湯。及四逆白通等法。恐亦不能挽回既絕之陽矣。〔舒〕案此證尚未至汗出息高。猶可為治。急投四逆湯加人參。或者不死。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喻〕上吐下利。因至煩躁。則陰陽擾亂。而竭絕可虞。更加四肢逆冷。是中州之土先敗。上下交徵。中氣立斷。故主死也。使蚤用溫中之法。寧至此乎。〔張〕此條。與吳茱萸湯一條不殊。何彼可治。而此不可治耶。必是已用溫中諸湯不愈。轉加躁煩。故主死耳。

總病論曰。與吳茱萸湯。宜細審其死生也。

舒氏云。案此條。與後吳茱萸湯證無異。彼證未言死。此證胡為乎不主吳茱萸湯。而斷之曰死。是何理也。於中疑有缺文。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錢〕前條利自止。而手足溫。則為可治。此則下利止。而頭眩。頭眩者。頭目眩暈也。且時時自冒。冒者。蒙冒昏暈也。虛陽上冒於巔頂。則陽已離根而上脫。下利無因而自止。則陰寒凝閉而下竭。於此可見陽回之利止。則可治。陽脫之利止。則必死矣。正所謂有陽氣則生。

無陽氣則死也。然既曰死證。則頭眩自冒之外。或更有惡寒四逆等證。及可死之脈。未可知也。但未備言之耳。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原注】一作吐利而躁逆者苑。)

〔錢〕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固為不治。此條但不利耳。上文吐利煩躁四逆者死。此雖不吐利。而已不見陽煩。但見陰躁。則有陰無陽矣。其為死證無疑。況又脈不至乎。前已有脈不至者。因反發熱。故云不死。又有脈不出者。雖裡寒。而猶有外熱。身反不惡寒。而面赤。

其陽氣未絕。故有通脈四逆湯之治。此則皆現陰極無陽之證。且不煩而躁。並虛陽上逆之煩。亦不可得矣。寧有不死者乎。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程〕夫肺主氣。而腎為生氣之源。蓋呼吸之門也。關係人之生死者最巨。息高者。生氣已絕於下。而不復納。故遊息僅呼於上。而無所吸也。死雖成於六七日之後。而機自兆於六七日之前。既值少陰受病。何不預為固護。預為堤防。迨今真陽渙散。走而莫追。誰任殺人之咎。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程〕今時論治者。不至於惡寒蜷臥。四肢逆冷等證疊見。則不敢溫。不知證已到此。溫之何及。況諸證有至死不一見者。則盍於本論中之要旨。一一申詳之。少陰病。脈必沉而微細。論中首揭此。蓋已示人以可溫之脈矣。少陰病但欲臥。論中又已示人。以可溫之證矣。汗出。

在陽經不可溫。在少陰宜急溫。論中又切示人以亡陽之故矣。況復有不煩自欲吐。陰邪上逆之證乎。則真武四逆。誠不啻三年之艾矣。乃不知預綢繆。延緩至五六日。前欲吐。今且利矣。前不煩。今煩且躁矣。前欲臥。今不得臥矣。陽虛擾亂。陰盛轉加。焉有不死者乎。(原文煩冗。

今採金鑑所改。)〔柯〕六經中。獨少陰曆言死證。他經無死證。甚者但曰難治耳。知少陰病是生死關。

案他經。亦有死證。但不如此經之多端也。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千金翼。脈下。更有反字。成本。玉函。作麻黃附子細辛湯。)

〔錢〕此言少陰之表證也。曰始得之者。言少陰初感之邪也。始得之。而即稱少陰病。則知非陽經傳邪。亦非直入中臟。乃本經之自感也。始得之而發熱。在陽經則常事耳。然脈沉。則已屬陰寒。篇首云。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陰。而又發熱。是不當發之熱。故云反也。

察其發熱。則寒邪在表。診其脈沉。則陰寒在裡。表者。足太陽膀胱也。里者。足少陰腎也。腎與膀胱。一表一里。而為一合。表裡兼治。〔程〕脈沉者。由其人腎經素寒。雖表中陽邪。而里陽不能協應。故沉而不能浮也。〔周〕少陰與太陽。相為表裡。故言少陰表證。即太陽也。

黃細辛附子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千金翼。一斗。作二斗。二升。作一升。成本。脫諸字。)

〔錢〕麻黃。發太陽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溫少陰之裡。以補其命門之真陽。又以細辛之氣溫味辛。專走少陰者。以助其辛溫發散。三者合用。補散兼施。雖發微汗。無損於陽氣矣。故為溫經散寒之神劑云。

傷寒瑣言曰。趙嗣真曰。仲景太陽篇云。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少陰篇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均是發熱脈沉。以其頭痛。故屬太陽。陽證脈當浮。而反不能浮者。以里久虛寒。正氣衰微。又身體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氣內強。

逼邪外出。而乾薑附子。亦能出汗而散。假令里不虛寒而脈浮。則正屬太陽麻黃症矣。均是脈沉發熱。以無頭痛。故名少陰病。陰病當無熱。今反熱。寒邪在表。未全傳裡。但皮膚鬱閉為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表熱。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假使寒邪入里。外必無熱。當見吐利厥逆等症。

而正屬少陰四逆湯症矣。由此觀之。表邪浮淺。發熱之反猶輕。正氣衰微。脈沉之反為重。此四逆湯。不為不重於麻黃附子細辛矣。又可見熟附配麻黃。發中有補。生附配乾薑。補中有發。仲景之旨微矣。

十便良方。指迷方。附子細辛湯。頭痛者。謂痛連腦戶。或但額閣與眉相引。如風所吹。如水所濕。遇風寒則極。常欲得熱物熨。此由風寒客於足太陽之經。隨經入腦。搏於正氣。其脈微弦而緊。謂之風冷頭痛。

於本方。加川芎生薑。

醫貫曰。有頭痛連腦者。此係少陰傷寒。宜本方。不可不知。

醫經會解曰。若少陰證。脈沉欲寐。始得之。發熱肢厥。無汗。為表病里和。當用正方。緩以汗之。若見二便閉澀。或瀉赤水。謂之有表復有里。宜去麻黃。名附子細辛湯。仍隨各臟見證加藥。房欲後傷寒者。多患前證。

張氏醫通曰。暴啞聲不出。咽痛異常。卒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無痰。或清痰上溢。脈多弦緊。或數疾無倫。此大寒犯腎也。麻黃附子細辛湯溫之。並以蜜製附子噙之。慎不可輕用寒涼之劑。又云。腳氣。冷痹惡風者。非朮附麻黃並用。必不能開。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桂枝白朮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玉函。全書。證上。有里字。方本以下。並同。蓋原文繫於遺脫。當補入焉。)

〔周〕案此條。當與前條合看。補出無里證三字。知前條原無吐利躁渴里證也。前條已有反發熱三字。而此條專言無里證。知此條亦有發熱表證也。少陰證見。當用附子。太陽熱見。可用麻黃。已為定法。但易細辛。以甘草。其義安在。只因得之二三日。津液漸耗。比始得者不同。

故去細辛之辛散。益以甘草之甘和。相機施治。分毫不爽耳。〔程〕既云微發汗矣。仍用以字故字推原之。足見鄭重之意。〔柯〕要知此條是微惡寒微發熱。故微發汗也。〔鑑〕此二證皆未曰無汗。非仲景略之也。以陰不得有汗。不須言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玉函。千金翼。三升。作二升半。一升。作八合)

〔周〕但言無里證。則有反發熱之表在。可知矣。易細辛以甘草者。因二三日其勢緩。故甘草亦取其緩也。設兼見嘔利一二里證。專主救里。在太陽已然。況少陰乎。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千金翼。臥下。有者字。外臺同。)

〔成〕脈經曰。風傷陽。寒傷陰。少陰受病。則得之於寒。二三日以上。寒極變熱之時。熱煩於內。心中煩不得臥也。與黃連阿膠湯。扶陰散熱。〔知〕二三日。邪在少陰。四五日。已轉屬陽明。故無嘔利厥逆諸證。而心煩不得臥者。是陽明之熱。內擾少陰。故不欲寐也。當以解熱滋陰為主治也。

〔周〕氣並於陰。則寐。故少陰多寐。今反不得臥。明是熱邪入里劫陰。故使心煩遂不臥也。二三日以上。該以後之日。而言之也。〔舒〕外邪挾火而動者。心煩不眠。肌膚熯燥。神氣衰減。小便短而咽中干。法主黃連阿膠湯。分解其熱。潤澤其枯。此條挈證未全。疑有缺文。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成本。玉函。千金翼。外臺。作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三枚),阿膠(三兩一云三挺○千金翼。作三挺。外臺。作三片。)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水六升。成本。玉函。作五升。)

〔柯〕此少陰之瀉心湯也。凡瀉心。必藉連芩而導引。有陰陽之別。病在三陽。胃中不和。而心下痞硬者。虛則加參甘補之。實則加大黃下之。病在少陰。而心中煩不得臥者。既不得用參甘以助陽。亦不得用大黃以傷胃也。故用芩連。以直折心火。用阿膠。以補腎陰。雞子黃佐芩連。

於瀉心中補心血。芍藥佐阿膠。於補陰中斂陰氣。斯則心腎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陰瀉陽之方。而變為滋陰和陽之劑也。〔吳〕此湯。本治少陰溫熱之證。以其陽邪暴虐。傷犯真陰。故二三日以上。便見心煩不得臥。所以始病之際。即用芩連大寒之藥。兼芍藥阿膠雞子黃。

以滋養陰血也。然傷寒六七日後。熱傳少陰。傷其陰血者。亦可取用。與陽明腑實。用承氣湯法。雖虛實補瀉懸殊。而祛熱救陰之意。則一耳。

肘後方。時氣瘥後。虛煩不得眠。眼中㾓疼。懊憹。黃連四兩。芍藥二兩。黃芩一兩。阿膠三小挺。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納雞子黃二枚。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脈經。無附子湯主之五字。)

〔魏〕少陰病三字中。該脈沉細而微之診。見但欲寐之證。卻不發熱。而單背惡寒。此少陰里證之確據也。〔成〕少陰客熱。則口燥舌乾。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無熱也。背為陽。背惡寒者。陽氣弱。陰氣勝也。經曰。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灸之。助陽消陰。與附子湯。

溫經散寒。〔王〕背惡寒者。陰寒氣盛。此條是也。又或陽氣內陷。有背惡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也。一為陰寒氣盛。一為陽氣內陷。當於口中潤燥辨之。

汪氏云。補亡論。常器之云。當灸膈俞關元穴。背俞第三行。案第三行者。當是膈關。非膈俞也。圖經云。膈關二穴。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足太陽氣脈所發。專治背惡寒。脊強俯仰難。可灸五壯。蓋少陰中寒。必由太陽而入。故宜灸其穴也。又關元一穴。

在腹部中行。臍下三寸。足三陰任脈之會。灸之者。是溫其里。以助其元氣也。錢氏云。灸之。謂灸少陰之脈穴。如湧泉然谷太谿復溜陰谷等井榮輸經合。即三部九候論之所謂。下部地。足少陰也。王注云。謂腎脈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脈應手者是也。灸之者。

所以溫少陰之經也。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成本。方本。諸本。脫炮字。只志聰。錫駒本。有炮字。),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柯〕此大溫大補之方。乃正治傷寒之藥。為少陰固本御邪第一之劑也。與真武湯。似同而實異。倍朮附。去姜加參。是溫補以壯元陽。真武湯。還是溫散。而利胃水也。〔汪〕武陵陳氏曰。四逆諸方。皆有附子。於此獨名附子湯。其義重在附子。他方皆附子一枚。此方兩枚。

可見也。附子之用不多。則其力豈能兼散表裡之寒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參朮茯苓。皆甘溫。益氣以補衛氣之虛。辛熱與溫補相合。則氣可益。而邪可散矣。既用附子之辛烈。而又用芍藥者。以斂陰氣。使衛中之邪。不遽全進於陰耳。

千金方。附子湯。治濕痹緩風。身體疼痛。如欲折。肉如錐刺刀割。

於本方。加桂心甘草。○案此據下條證。轉用者。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玉函注。沉。一作微。)

〔錢〕身體骨節痛。乃太陽寒傷營之表證也。然在太陽。則脈緊。而無手足寒之證。故有麻黃發汗之治。此以脈沉。而手足寒。則知寒邪過盛。陽氣不流。營陰滯澀。故身體骨節皆痛耳。且四肢為諸陽之本。陽虛不能充實於四肢。所以手足寒。此皆沉脈之見證也。故以附子湯主之。

以溫補其虛寒也。即此推之。太陽篇之發汗病不解。虛故也。以芍藥甘草附子湯。及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主之者。皆汗多亡陽。陰盛陽虛之證。即此義也。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方本。利。作痢。注云。古利無疒。疒。後人所加。)

〔成〕陽病下利。便膿血者。協熱也。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下焦不約。而裡寒也。與桃花湯。固下散寒。〔汪〕此條。乃少陰中寒。即成下利之證。下利便膿血。協熱者多。今言少陰病下利。必脈微細但欲寐。而復下利也。下利日久。至便膿血。乃里寒而滑脫也。〔錢〕見少陰證。

而下利。為陰寒之邪在裡。濕滯下焦。大腸受傷。故皮拆血滯。變為膿血。滑利下脫。故以溫中固脫之桃花湯主之。

案此條證。喻氏柯氏魏氏周氏金鑑。併為傳經熱邪之所致。大乖經旨。錢氏辨之詳矣。見下條注。○柯氏以症治疏略刪去。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金匱。千金翼。溫下。無服字。千金翼。去上。有湯成二字。)

〔成〕澀可去脫。赤石脂之澀。以固腸胃。辛以散之。乾薑之辛。以散裡寒。粳米之甘。以補正氣。〔印〕石脂。色如桃花。故名桃花湯。或曰。即桃花石。〔吳〕服時又必加末方寸匕。留滯以沾腸胃也。

案柯氏云。名桃花者。春和之義。非徒以色言耳。王子接云。桃花湯。非名其色也。腎臟陽虛用之。一若寒谷有陽和之致。故名。二說並鑿矣。

金匱要略。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醫方集解。昂案此症。成氏以為寒。而吳鶴皋王肯堂。皆以為熱。竊謂便膿血者。固多屬熱。然豈無下焦虛寒。腸胃不固。而亦便膿血者乎。若以此為傳經熱邪。仲景當用寒劑。以徹其熱。而反用石脂固澀之藥。使熱閉於內。而不得泄。豈非關門養盜。自貽伊戚也耶。觀仲景之治協熱利。

如甘草瀉心。生薑瀉心。白頭翁等湯。皆用芩連黃柏。而治下焦虛寒下利者。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比類以觀。斯可見矣。此症乃因虛以見寒。非大寒者。故不必用熱藥。惟用甘辛溫之劑。以鎮固之耳。本草言石脂性溫。能益氣調中固下。未聞寒能損胃也。肘後方。療傷寒若下膿血者。

赤石脂湯方。赤石脂二兩。碎。乾薑二兩。切。附子一兩。炮破。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臍下痛者。加當歸一兩。芍藥二兩。用水六升。

千金方。桃花丸。治下冷臍下攪痛。乾薑。赤石脂。各十兩。上二味。蜜丸如豌豆。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和劑局方。桃花丸。治腸胃虛弱。冷氣乘之。臍腹攪痛。下利純白。或冷熱相搏。赤白相雜。腸滑不禁。日夜無度。方同上。只面和為丸為異。

千金翼。乾薑丸。主胃中冷不能食。或食已不消方。乾薑十兩。赤石脂六兩。上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

外臺秘要。崔氏療傷寒後。赤白滯下無數。阮氏桃華湯方。赤石脂八兩。冷多白滯者。加四兩。粳米一升。乾薑四兩。冷多白滯者。加四兩。切。上三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服一升。不瘥復作。熱多則帶赤。冷多則帶白。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全書。痛。作滿。止下。玉函。有而字。)

〔成〕二三日。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者。裡寒也。小便不利者。水穀不別也。下利不止。便膿血者。腸胃虛弱。下焦不固也。與桃花湯。固腸止利也。〔錢〕二三日。至四五日。陰邪在裡。氣滯腸間。故腹痛也。下焦無火。氣化不行。故小便不利。且下利不止。

則小便隨大便。而頻去。不得瀦蓄於膀胱。而小便不得分利也。下利不止。氣虛不固。而大腸滑脫也。便膿血者。邪在下焦。氣滯不流。而大腸傷損也。此屬陰寒虛利。故以澀滑固脫。溫中補虛之桃花湯主之。〔汪〕少陰裡寒。便膿血。所下之物。其色必黯而不鮮。乃腎受寒濕之邪。

水穀之津液。為其凝泣。醞釀於腸胃之中。而為膿血。非若火性急速。而色鮮明。蓋冰伏已久。其色黯黑。其氣不臭。其人必脈微細。神氣靜而腹不甚痛。喜就溫暖。欲得手按之。腹痛即止。斯為少陰寒利之徵。

案錢氏云。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痢疾也。自成氏以來。凡注皆為裡寒。惟尚論。為少陰熱邪。若果熱邪填塞胃中。如何可用乾薑之辛熱以散之。似屬背理。恐指為寒邪者。未為大誤。指為熱邪者。反貽誤後人不少矣。若以乾薑為誤。其誤當責之立法之仲景矣。

但觀痢證。有用大黃黃連而愈者。有用乾薑肉果人參附子而愈者。皆非明證邪。此論可謂能得經旨矣。千金諸書所用。亦皆不過治寒以熱之意爾。況名醫別錄。赤石脂。酸辛大溫。無毒。治腸澼下利赤白。亦復一證矣。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錢〕邪入少陰。而下利。則下焦壅滯。而不流行。氣血腐化。而為膿血。故可刺之以泄其邪。通行其脈絡。則其病可已。不曰刺何經穴者。蓋刺少陰之井榮輸經合也。其所以不言者。以良工必知之熟矣。故不必贅也。〔張〕先下利日久。而後便膿血。則用桃花湯。若不先下利。

而下利便膿血。則可刺經穴。若刺經穴不愈。則當從事本經逢原。設更咽乾心煩。不得眠。則又須黃連阿膠湯。為合法也。〔汪〕補亡論。常器之云。可刺幽門交信。

案此條證。與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正相同。乃是熱迫血分。而便膿血者。錢注為是。方氏則為裡寒滑脫證。汪氏則亦改刺字。作灸字。並誤矣。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利下。玉函。有而字。逆。成本。作厥。諸本同。惟志聰金鑑。作逆。)

〔錢〕吐利。陰證之本證也。或但吐。或但利者。猶可。若寒邪傷胃。上逆而吐。下攻而利。乃至手足厥冷。蓋四肢皆稟氣於胃。而為諸陽之本。陰邪縱肆。胃陽衰敗而不守。陰陽不相順接而厥逆。陽受陰迫而煩。陰盛格陽而躁。且煩躁甚。而至於欲死。故用吳茱萸之辛苦溫熱。

以泄其厥氣之逆。而溫中散寒。蓋茱萸氣辛味辣。性熱而臭臊。氣味皆厚。為厥陰之專藥。然溫中解寒。又為三陰並用之藥。更以甘和補氣之人參。以補吐利虛損之胃氣。又宣之以辛散止嘔之生薑。和之以甘緩益脾之大棗。為陰經急救之方也。〔喻〕吐利厥冷。而至於煩躁欲死。

腎中之陰氣上逆。將成危候。故用吳茱萸。以下其逆氣。而用人參薑棗。以厚土。則陰氣不復上干矣。

案吳茱萸湯之用有三。陽明食谷欲嘔用之。少陰吐利用之。厥陰乾嘔吐涎沫者。亦用之。要皆以嘔吐逆氣為主。與四逆湯之吐利厥逆自異。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煩下。成本。有者字。)

〔程〕下利雖是陰邪。咽痛實為急候。況兼胸滿心煩。誰不曰急則治標哉。然究其由來。實是陰中陽乏。液從下溜。而不能上蒸。故有此。只宜傷寒湯。潤以滋其土。而苦寒在所禁也。雖是潤劑。卻加白粉。少陰經所重者。趺陽也。

案此條證。成氏以降。諸家並以為陽經傳入之熱邪。特柯氏與程氏同義。若果為熱邪。則宜用苦寒清熱之品。明是不過陰證治標之藥耳。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成本。玉函。脫令字。)

〔周〕豬膚。王以為傷寒。吳以為燖豬時刮下黑膚。二說不同。考禮運疏云。革。膚內厚皮也。膚。革外厚皮也。由斯以言。則吳說為是。洵是淺膚之義。(案此說。出於本草綱目。引汪機會編。)〔錢〕豬膚一味。方中向未註明。如吳綬謂燖豬時刮下黑膚也。方有執謂既謂膚。

當以燖豬時。所起之皮外毛根之薄膚為是。王好古以為豬皮。尚論云。若以為燖豬皮外毛根薄膚。則薟劣無力。且與熬香之說不符。但以外皮去其內層之肥白為是。若果以燖豬時毛根薄膚。則薄過於紙。且與垢膩同下。熬之有何香味。以意度之。必是毛根深入之皮。尚可稱膚。

試觀刮去毛根薄膚。毛斷處。毛根尚存皮內。所謂皮之去內層。極為允當。蓋以豬為北方之水畜。膚近毛根。取其色黑。而走腎滋腎。〔吳〕豬膚。但當取厚皮。湯泡去肥白油。刮取皮上一層白膩者。為是。〔徐〕白粉。白米粉

舒云。取豬皮一斤。內去油。外去毛。刮淨白者。

案豬膚。諸說紛紛。未知孰是。活人指掌。豬膚。諸家所論不同。龐安時云。去膜。如此論之。即豬膊膏也。膚上安得有膜。或有用豬皮者。兼本草中。不載豬膚。但云燖豬湯。解諸毒。疑可用彘豬皮上黑膚也。所以言膚者。肌膚之義。禮內則。麋膚魚醢。注。膚。切肉也。

賈疏不太明。亦他書無所考。外臺。深師貼喉膏。集驗烏扇膏。並用豬膏脂。治喉痛。則姑用皮上白膩者。於理為是。當博考。

活人指掌。英粉。白粉。即米粉也。○案錢氏以白粉。為粟米粉。非也。

張氏醫通。徐君育素稟陰虛多火。且有脾約便血證。十月間患冬溫。發熱咽痛。俚醫用麻仁杏仁半夏枳橘之屬。遂喘逆倚息。不得臥。聲颯如啞。頭面赤熱。手足逆冷。右手寸關虛大微數。此熱傷手太陰氣分也。與葳蕤甘草等藥不應。為制豬膚湯一甌。令隔湯頓熱。不時挑服。三日聲清。終劑而痛如失。

本經逢原。豬膚者。皮上白膏是也。取其鹹寒入腎。用以調陰散熱。故仲景治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有豬膚湯。予嘗用之。其效最捷。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與桔梗湯。(成本。玉函。瘥下。有者字。)

〔程〕若咽痛而不兼下利。則自無胸滿心煩之證。雖不由於腎寒上逆。然只熱客少陰之標。而無關臟本。若寒則犯本。不可用也。只宜甘草緩之。不瘥者。經氣阻而不通也。加苦梗以開之。喻嘉言曰。此在二三日。他證未具故用之。若五六日。則少陰之下利嘔逆諸證蜂起。此法並未可用矣。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二服。外臺。作三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外臺。作三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溫分。成本。玉函。千金翼。作分溫。)

〔汪〕經中客熱。故咽痛。用甘草湯者。甘以發其熱。緩其痛也。服湯後不瘥者。與桔梗湯。即於甘草湯內。加桔梗。以開提其邪。邪散則少陰之氣自和矣。〔錢〕桔梗。乃苦桔梗。非甜桔梗也。〔徐〕甘草一味單行。最能和陰。而清衝任之熱。每見生便癰者。驟煎四兩。頓服立愈。

則其能清少陰客熱可知。所以為咽痛專方也。〔錫〕聶干庵曰。後人以甘桔。通治咽喉諸病。本諸於此。

志聰云。案本論湯方。甘草俱炙。炙則助脾土而守中。惟此生用。生則和經脈而流通。學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案單味甘草湯。功用頗多。玉函經。治小兒撮口發噤。用生甘草二錢半。水一盞。煎六分。溫服。令吐痰涎。後以乳汁。點兒口中。千金方。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又凡服湯。嘔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兩。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後服余湯即流利。更不吐也。此類不遑枚舉也。

金匱要略。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即本方)肘後方。喉痹。傳用神效方。桔梗。甘草。炙。各一兩。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服即消。有膿即出。

聖惠方。治喉痹腫痛。飲食不下。宜服此方。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生用。上件藥。都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服後有膿出。即消。

和劑局方。如聖湯。治風熱毒氣。上攻咽喉。咽痛喉痹。腫塞妨悶。及肺壅咳嗽。咯唾膿血。胸滿振寒。咽乾不渴。時出濁沫。氣息腥臭。久久吐膿。狀如米粥。又治傷寒咽痛。(即本方)

聖濟總錄。散毒湯。治喉痹腫塞。用桔梗甘草各二兩。

又桔梗湯。治咽喉生瘡疼痛。

於本方。加惡實。微炒。各一兩。竹葉十斤。

小兒方訣。甘桔散。治涎熱咽喉不利。甘草。炒。二兩。桔梗。一兩。米泔浸一宿。焙乾用。上為末。每服大二錢。水一盞。入阿膠半片。炮過。煎至五分。食後溫服。

三因方。荊芥湯。治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喉中如有物哽。咽之則痛甚。

於桔梗湯內。加荊芥穗。○濟生。名三神湯

直指。保安炙甘草方。癰疽漏瘡。通用神妙。粉草。以山泉溪澗長流水一小碗。徐蘸水。漫火炙。水盡為度。秤一兩。上銼粗末。用醇酒三碗。煎二碗。空心隨意溫服。最活血消毒。

又諸癰疽。大便秘方。甘草生一兩。上銼碎。井水濃煎。入酒調服。能疏導惡物。

又乳癰初腫方。甘草生二錢。炙二錢。粗末。分兩次。新水煎服。即令人吮乳。

生薑甘桔湯。治癰疽諸發。毒氣上衝。咽喉胸膈。窒塞不利。

於本方內。加生薑。

御藥院方。甘桔湯。治胸中結氣。咽喉不利。下一切氣。

於本方。加杏仁二兩。

經驗秘方。治喉咽鬱結。聲音不聞。大名安提舉神效方。

於桔梗湯內。加訶子。各等分。生熟亦各半。為細末。食後沸湯調服。又名鐵叫子如聖湯

施圓端效方。橘甘湯。治咽喉噎塞堵閉。咳咯膿或血。

於桔梗湯內。加橘皮。半夏。生薑。水煎服。

備預百要方。喉閉。飲食不通。欲死方。(即桔梗湯)兼治馬喉痹。(馬項長。故凡痹在項內。不見處。深腫連脥。壯熱吐氣數者。是也。)

醫壘元戎。仲景甘桔湯例。仁宗御名如聖湯。治少陰咽痛。炙甘草一兩。桔梗三兩。上粗末。水煎。加生薑煎亦可。一法。加訶子皮二錢。煎去渣飲清。名訶子散。治失音無聲。如咳逆上氣者。加陳皮。如涎嗽者。加知母貝母。如酒毒者。加葛根。如少氣者。加人參麥門冬

如唾膿血者。加紫菀。如疫毒腫者。加黍黏子大黃。如咳渴者。加五味子。如嘔者。加生薑半夏。如目赤者。加梔子大黃。如胸膈不利者。加枳殼。如不得眠者。加梔子。如心胸痞者。加枳實。如膚痛者。加黃耆。如面目腫者。加茯苓。如咽痛者。加黍黏子竹茹。如肺痿者。

加阿膠。能續氣。如發狂者。加防風荊芥。如聲不出者。加半夏。

薛氏醫案。武選汪用之。飲食起居失宜。咳嗽吐痰。用化痰(發散)之藥。時仲夏。脈洪數而無力。胸滿面赤。吐痰腥臭。汗出不止。余曰。水泛為痰之證。而用前劑。是謂重亡津液。得非肺癰乎。不信仍服前藥。翌日果吐膿。脈數左寸右寸為甚。始信用桔梗湯一劑。膿數頓止。

再劑全止。面色頓白。仍以憂惶。余曰。此證面白脈澀。不治自愈。又用前藥一劑。佐以六味丸。治之而愈。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錢〕前人以一咽瘡。而有治法三等之不同。遂至議論紛出。不知其一條咽痛。少陰之邪氣輕微。故但以甘桔和之而已。其一條。因經邪未解。痛在咽中。痰熱鎖閉。故以半夏開豁。桂枝解散。此條則咽已生瘡。語言不能。聲音不出。邪已深入。陰火已熾。咽以損傷。不必治表。

和之無益。故用苦酒湯。以半夏。豁其咽之不利。雞子白。以潤咽滑竅。且能清氣除伏熱。皆用開豁潤利。收斂下降而已。因終是陰經伏熱。雖陰火上逆。決不敢以寒涼用事也。〔汪〕或問。仲景言咽痛。咽以咽物。於喉何與。而云語聲不出邪。余答云。喉與咽相附。仲景言少陰病熱咽痛。

而喉嚨即在其中。

苦酒湯方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玉函。成本。核下。有大字。神巧萬全方。七個。洗。切。破作十四片。),雞子(一枚去黃納上苦酒著雞子殼中○玉函。無上字。著。作於。千金翼。上下。有好字)

上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玉函。無著字。成本。玉函。環。作鐶。少少。玉函。作細一字。玉函。無三劑二字。千金翼。劑下。有愈字。全書。劑下。有服之二字。置刀環中。聖濟總錄。作放剪刀環中。)

〔錢〕半夏。開上焦痰熱之結邪。卵白。清氣治伏熱。苦酒。味酸。使陰中熱淫之氣斂降。今之優人。每遇聲啞。即以生雞子白啖之。聲音即出。亦此方之遺意也。〔鑑〕半夏滌涎。蛋清斂瘡。苦酒消腫。則咽清而聲出也。

案活人書。苦酒。米醋。是也。蓋原於本草陶注。王氏云。案苦酒。本草注。曰醯。而成氏復云。苦酒之酸。余則以為名義俱乖。安知酒之味苦者。不可以已咽痛邪。考本草。醋也。醯也。苦酒也。併為一物。陶云以有苦味。俗呼苦酒。不知王氏何據有此說。又案王氏云。上苦酒。上字無著落矣。宜較正之。不知上是上好之謂。千金翼。作上好苦酒。可見耳。

外臺秘要。古今錄驗。雞子湯。療喉痹方。半夏末。方寸匕。上一味。開雞子頭。去中黃白。盛淳苦酒。令小滿。納半夏末著中。攪令和雞子。著刀子環令穩。炭上令沸。藥成置杯中。及暖稍咽之。但腫即減。肘後文仲同。此與仲景苦酒湯同。半夏不可作末。剖之可也。

聖惠方。治咽喉中如有物。嚥唾不得。宜服此方。半夏一七枚。破如棋子大。湯洗七遍去滑。上以雞子一枚。打破其頭。出黃白。納半夏。併入醋。於殼中令滿。微火煎。去半夏。候冷飲之。即愈。

聖濟總錄。治狗咽。雞子法。半夏一錢末。薑汁搜為餅子。焙乾。研細。雞子一枚。上二味。先開雞子頭。去黃。又盛苦酒一半。入半夏末殼中。攪令勻。安雞子。坐於煻灰火中。慢煎沸熟。取出。後稍冷。就殼。分溫三服。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外臺。咽中。作咽喉。)

〔鑑〕少陰病。咽痛者。謂或左或右。一處痛也。咽中痛者。謂咽中皆痛也。較之咽痛而有甚焉。甚則涎纏於咽中。

故主以半夏散。散風邪。以逐涎也。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納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上。成本。作已上。兩字。玉函。作一二二字。全書。作一兩二字。更煮。玉函。成本。作更煎。玉函。成本。無半夏有毒不當散服八字。)

〔錢〕咽中痛。則陽邪較重。故以半夏之辛滑。以利咽喉。而開其黏飲。仍用桂枝。以解衛分之風邪。又以甘草和之。

活人書曰。半夏桂枝甘草湯。治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氣於少陰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便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咽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即本方作湯。入生薑四片煎服。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錢〕下利已多。皆屬實在少陰。下焦清陽不升。胃中陽氣不守之病。而未有用白通湯者。此條但云下利。而用白通湯者。以上有少陰病三字。則知有脈微細。但欲寐。手足厥之少陰證。觀下文下利脈微。方與白通湯。則知之矣。利不止。而厥逆無脈。又加豬膽人尿。則尤知非平常下利矣。

蓋白通湯。即四逆湯。而以蔥易甘草。甘草所以緩陰氣之逆。和姜附。而調護中州。蔥則辛滑行氣。可以通行陽氣。而解散寒邪。二者相較。一緩一速。故其治亦頗有緩急之殊也。

案柯氏。以此條症治疏略。刪去。

白通湯方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成本。玉函。生下有用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方〕用蔥白。而曰白通者。通其陽。則陰自消也。

肘後方。白通湯。療傷寒泄利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虛而煩方。

即本方。用蔥白十四莖。乾薑半兩。更有甘草半兩炙。方後云。渴微嘔。心下停水者。一方。加犀角半兩。大良。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印〕少陰病。下利。陰寒在下也。脈微。邪在下。而生陽氣微也。故當用白通湯。接在表在上之陽。以下濟。如利不止。陰氣泄而欲下脫矣。乾嘔而煩。陽無所附。而欲上脫矣。厥逆無脈。陰陽之氣。不相交接矣。是當用白通湯。以通陽。加水畜之膽。引陰中之陽氣。以上升。

取人尿之能行故道。導陽氣以下接。陰陽和。而陽氣復矣。〔方〕暴出。燭欲燼而焰烈也。微續。真陽回而漸復也。

傷寒類方曰。暴出。乃藥力所迫。藥力盡則氣仍絕。微續。乃正氣自復。故可生也。前云其脈即出者愈。此云暴出者死。蓋暴出與即出不同。暴出。一時出盡。即出。言服藥後。少頃即徐徐微續也。須善會之。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生下。宗印。及錫駒本。有用字。是。)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成本。上。作已上二字。五味。作三味。並非也。)

〔志〕始焉下利。繼則利不止。始焉脈微。繼則厥逆無脈。更兼乾嘔心煩者。乃陰陽水火併竭。不相交濟。故以白通加豬膽汁湯。夫豬。乃水畜。膽具精汁。可以滋少陰。而濟其煩嘔。人尿。乃入胃之飲。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可以資中土。而和其厥逆。中土相濟。則煩嘔自除。〔汪〕案方後云。若無膽亦可用。則知所重在人尿。方當名白通加人尿湯。始妥。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自下利。玉函。作而利。利下。無者字。小便利。作小便自利千金。及翼。真武湯。作玄武湯。)

〔鑑〕論中心下有水氣。發熱有汗。煩渴引飲。小便不利者。屬太陽中風。五苓散證也。發熱無汗。乾嘔不渴。小便不利者。屬太陽傷寒。小青龍湯證也。今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下利。陰寒深矣。設小便利。是純寒而無水。乃附子湯證也。今小便不利。或咳或嘔。

此為陰寒兼有水氣之證。故水寒之氣。外攻於表。則四肢沉重疼痛。內盛於裡。則腹痛自利也。水氣停於上焦胸肺。則咳喘而不能臥。停於中焦胃腑。則嘔而或下利。停於下焦膀胱。則小便不利。而或少腹滿。種種諸證。總不外乎陰寒之水。而不用五苓者。以非表熱之飲也。

不用小青龍者。以非表寒之飲也。故惟主以真武湯。溫寒以制水也。〔汪〕或下利者。謂前自下利。系二三日之證。此必是前未嘗下利。指四五日後始下利者而言。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朮(二兩○外臺。作三兩。),生薑(三兩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乾薑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為半斤。(外臺。五味下。有切字。成本。細辛下。無一兩二字。乾薑下。有各字。千金翼。半斤下。有利不止便膿血者。宜桃花湯十一字。)

〔張〕此方。本治少陰病水飲內結。所以首推朮附。兼茯苓生薑之運脾滲水為務。此人所易明也。至用芍藥之微旨。非聖人不能。蓋此證。雖曰少陰本病。而實緣水飲內結。所以腹痛自利。四肢疼重。而小便反不利也。若極虛極寒。則小便必清白無禁矣。安有反不利之理哉。

則知其人不但真陽不足。真陰亦已素虧。若不用芍藥固護其陰。豈能勝附子之雄烈乎。即如附子湯。桂枝加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皆芍藥與附子並用。其溫經護營之法。與保陰回陽不殊。後世用藥。獲仲景心法者。幾人哉。〔知〕白通通脈真武。皆為少陰下利而設。白通四逆。

附子皆生用。惟真武一證。熟用者。蓋附子生用。則溫經散寒。炮熟則溫中去飲。白通諸湯。以通陽為重。真武湯以益陽為先。故用藥有輕重之殊。乾薑能佐生附。以溫經。生薑能資熟附。以散飲也。〔錢〕加減法。為後世俗醫所增。察其文理紕繆。惡其紫之亂朱。故逐一指摘其誤。

使學者有所別識云。(今以文㣯。不錄於斯。汪氏引武陵陳氏亦云。加減法。系後人所附。而非仲景原文矣。)

王氏易簡方。此藥不惟陰證傷寒可服。若虛勞人。憎寒壯熱。咳嗽下利。皆宜服之。因易名固陽湯。增損一如前法。今人每見寒熱。多用地黃當歸鹿茸輩。補益精血。殊不知此等藥味多甘。卻欲戀膈。若脾胃大段充實。服之方能滋養。然猶恐因時致傷胃氣。胃為倉廩之官。受納水穀之所。

五臟皆取氣於胃。所謂精氣血氣。皆由穀氣而生。若用地黃等藥。未見其生血。穀氣已先有所損矣。孫兆謂補腎不如補脾。正謂是也。故莫若以固陽湯。調其寒熱。不致傷脾。飲食不減。則氣血自生矣。

直指方。治少陰腎證。水飲與裡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

於本方。加乾薑細辛五味子。凡年高氣弱久嗽通用。仍間服養正丹

醫史。朱右撰攖寧生傳云。宋可與妾。暑月身冷自汗。口乾煩躁。欲臥泥水中。伯仁診其脈。浮而數。沉之豁然虛散。曰素問云。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此為陰盛隔陽。得之飲食生冷。坐臥風露。煎真武湯冷飲之。一進汗止。再進煩躁去。三進平復如初。餘子元病惡寒戰慄。

持捉不定。兩手皆冷汗浸淫。雖厚衣熾火不能解。伯仁即與真武湯。凡用附子六枚。一日病者忽出。人怪之。病者曰。吾不惡寒。即無事矣。或以問伯仁。伯仁曰。其脈兩手皆沉微。余無表裡證。此體虛受寒。亡陽之極也。初皮表氣隧。為寒邪壅遏。陽不得伸而然也。是故血隧熱壅。

須用硝黃。氣隧寒壅。須用桂附。陰陽之用不同者。無形有形之異也。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成本。玉函。色赤。作赤色。止下。玉函。有而字。)

〔成〕下利清穀。手足厥逆。脈微欲絕。為裡寒。身熱不惡寒。面色赤。為外熱。此陰甚於內。格陽於外。不相通也。與通脈四逆湯。散陰通陽。〔汪〕武陵陳氏云。裡寒外熱者。寒甚於里。有陰無陽。而無根失守之火。浮越於外也。與通脈四逆湯。以溫里散寒。〔瀾〕格。

拒格也。亦曰隔陽。陰陽隔離也。又曰戴陽。浮於上如戴也。夫真寒入里。陰氣未有不盛者。然其劇不過陽愈微陰愈盛耳。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全書。作三兩。),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千金翼。蔥下。有白字。玉函。

作桔梗二兩。全書。作人參一兩。成本。玉函。無病皆以下十字。玉函。無去蔥去芍藥去桔梗八字。千金翼。乃服間。有加減二字。汪氏云。去蔥去芍藥去桔梗。此係衍文。)

〔汪〕武陵陳氏云。通脈四逆。即四逆湯也。其異於四逆者。附子云大。甘草乾姜之分兩加重。然有何大異。而加通脈以別之。曰四逆湯者。治四肢逆也。論曰。陰陽之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陽氣虛也。故以四逆益真陽。使其氣相順接。而厥逆愈矣。至於裡寒之甚者。

不獨氣不相順接。並脈亦不相順接。其證更劇。故用四逆湯。而制大其劑。如是則能通脈矣。同一藥耳。加重則其治不同。命名亦別。方亦靈怪矣哉。〔錢〕加減法。揣其詞義淺陋。料非仲景本意。何也。原文中。已先具諸或有之證。然後出方立治。則一通脈四逆湯。其證皆可該矣。

豈庸續用加減邪。況其立意。庸惡陋劣。要皆出於鄙俗之輩。未敢竟削。姑存之以備識者之鑑云。

汪氏云。據條辨。云通脈者。加蔥之謂。其言甚合制方之意。況上證云。脈微欲絕云云。其人面赤色。其文一直貫上。則蔥宜加入方中。不當附於方後。雖通脈之力不全在蔥。實賴蔥為引。而效始神。方中無蔥者。乃傳寫之漏。不得名通脈也。錢氏云。以四逆湯。而倍加乾薑。

其助陽之力。或較勝。然既增通脈二字。當自不同。恐是已加蔥白。以通陽氣。有白通之義。故有是名。疑是久遠差訛。或編次之失。致原方中脫落。未可知也。○案二氏之說。未知果是否。姑附存於斯。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錫〕凡少陰病四逆。俱屬陽氣虛寒。然亦有陽氣內郁。不得外達而四逆者。又宜四逆散主之。枳實。胃家之宣品。所以宣通胃絡。芍藥。疏泄經絡之血脈。甘草。調中。柴胡。啟達陽氣於外行。陽氣通而四肢溫矣。魏士千曰。泄利下重者。裡急後重也。其非下利清穀明矣。

〔鑑〕四逆。雖陰盛不能外溫。然亦有陽為陰鬱。不得宣達。而令四肢逆冷者。但四逆而無諸寒熱證。是既無可溫之寒。又無可下之熱。惟宜疏暢其陽。故用四逆散主之。〔錢〕少陰病者。即前所謂脈微細。但欲寐之少陰病也。成氏云。四逆。四肢不溫也。其說似與厥冷有異。

然論中或云厥。或云厥逆。或云四逆。或云厥冷。或云手足寒。或云手足厥寒。皆指手足厥冷而言也。

案成氏周氏魏氏。並以此條證。為傳經邪氣之熱厥。錢氏指摘其非。是矣。

四逆散方

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芍藥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納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注〕案此方。雖云治少陰。實陽明少陽藥也。〔柯〕加味俱用五分。而附子一枚。薤白三升。何多寡不同若是。不能不疑於叔和編集之誤耳。〔錢〕詳推後加減法。凡原文中。每具諸或有之證者。皆有之。如小柴胡湯。小青龍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四逆散。皆是也。愚竊揆之以理。恐未必皆出於仲景。

程云。四逆散一證。寒熱未經詳定。姑依小柴胡例。從事和解。然黃芩已經革去。而使人知少陰之有火。誠人身之至寶。而不可須臾失也。

醫學入門。祝仲寧號橘泉。四明人。治周身百節痛。及胸腹脹滿。目閉肢厥。爪甲青黑。醫以傷寒治之。七日昏沉。弗效。公曰。此得之怒火。與痰相搏。與四逆散。加芩連。瀉三焦火而愈。○案此案本出程篁墩文集。橘泉翁傳。但不著四逆散之名。云與柴胡枳殼芍藥芩連。瀉三焦火。明日而省。久之愈。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千金翼。下利。作不利。)

〔錫〕少陰病。下利六七日。陰盡出陽之期也。〔鑑〕凡少陰下利清穀。咳嘔不渴。屬寒飲也。今少陰病。六七日。下利黏穢。咳而嘔渴。煩不得眠。是少陰熱飲為病也。飲熱相搏。上攻則咳。中攻則嘔。下攻則利。熱耗津液。故渴。熱擾於心。故煩不得眠。宜豬苓湯。利水滋燥。

飲熱之證。皆可愈矣。〔汪〕此方。乃治陽明病。熱渴引飲。小便不利之劑。此條病。亦借用之。何也。蓋陽明病。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乃水熱相結而不行。茲者少陰病。下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亦水熱搏結而不行也。病名雖異。而病源則同。故仲景同用豬苓湯主之。

不過是清熱利水。兼潤燥滋陰之義。

案此條。視之黃連阿膠湯證。乃有咳嘔渴。及小便不利。而大便下利之諸證。所以不同也。又案前條云。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可知此條下利嘔渴心煩同證。而有不得眠及不白之異。乃是寒熱分別處。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錢〕此條得病才二三日。即口燥咽乾。而成急下之證者。乃少陰之變。非少陰之常也。然但口燥咽乾。未必即是急下之證。亦必有胃實之證。實熱之脈。其見證雖少陰。而有邪氣復歸陽明。即所謂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為胃家實之證據。方可急下。而用大承氣湯也。

其所以急下之者。恐入陰之證。陽氣漸亡。胃腑敗損。必至厥躁呃逆。變證蜂起。則無及矣。故不得不急也。〔舒〕少陰挾火之證。復轉陽明。而口燥咽乾之外。必更有陽明胃實諸證兼見。否則大承氣湯。不可用也。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氣湯。(【原注】一法。用大柴胡。○自利。玉函。脈經。作下利。可字。成本。玉函。作急。是也。宜下。脈經。有大柴胡湯四字。宜。作屬。大承氣湯下。有證字。)

〔錢〕此亦少陰之變例也。自利。寒邪在裡也。自利清水。即所謂清水完穀。此則並無完穀。而止利清水。其色且純青矣。清水固屬寒邪。而青則又寒色也。故屬少陰。成氏及方注。皆以為肝色。誤矣。若證止如此。其為四逆湯證無疑。不謂胃中清水。雖自利而去其穀食之渣滓。

熱邪尚留於胃。所以心下按之必痛。且口中乾燥。則知邪氣雖入少陰。而陽明實熱尚在。非但少陰證也。其熱邪熾盛。迫脅胃中之津液下奔。下焦寒甚。故皆清水。而色純青也。陽邪暴迫。上則胃中之津液。下則腎家之真陰。皆可立盡。故當急下之也。

名醫類案曰。孫兆治東華門竇太郎患傷寒。經十餘日。口燥舌乾而渴。心中疼。自利清水。眾醫皆相守。但調理耳。汗下皆所不敢。竇氏親故相謂曰。傷寒邪氣。害人性命甚速。安可以不次之疾。投不明之醫乎。召孫至曰。明日即已不可下。今日正當下。遂投小承氣湯。大便通得睡。

明日平復。眾人皆曰。此證因何下之而愈。孫曰讀書不精。徒有書爾。口燥舌乾而渴。豈非少陰證耶。少陰證。固不可下。豈不聞少陰一證。自利清水。心下痛。下之而愈。仲景之書。明有此說也。眾皆欽服。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脹字。玉函。脈經。千金。及翼。並作滿。)

〔錢〕少陰病。而至六七日。邪入已深。然少陰每多自利。而反腹脹不大便者。此少陰之邪。復還陽明也。所謂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之地。故當急下。與陽明篇。腹滿痛者急下之。無異也。以陰經之邪。而能復歸陽明之腑者。即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所謂邪入於陰經。

其臟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容。故還之於腑。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腑之義也。然必驗其舌。聚其脈。有不得不下之勢。方以大承氣下之耳。〔舒〕少陰復轉陽明之證。腹脹不大便者。然必兼見舌苔乾燥。惡熱飲冷。方為實證。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汪〕少陰病。本脈微細。但欲寐。今者輕取之微脈不見。重取之細脈幾亡。伏匿而至於沉。此寒邪深中於里。殆將入臟。溫之不容以不急也。少遲則惡寒身蜷。吐利躁煩。不得臥寐。手足逆冷。脈不至等。死證立至矣。四逆湯之用。其可緩乎。〔成〕既吐且利。小便複利。

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不云急溫。此少陰病脈沉。而云急溫者。彼雖寒甚。然而證已形見於外。治之則有成法。此初頭脈沉。未有形證。不知邪氣所之。將發何病。是急與四逆湯溫之。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心中溫溫。玉函。作心下嗢嗢。千金。作心中慍慍。當。玉函。成本。作急。非也。)

〔鑑〕飲食入口即吐。且心中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噁心不已。非少陰寒虛吐也。乃胸中寒實吐也。故始得之。脈弦遲。弦者飲也。遲者寒也。而手足寒者。乃胸中陽氣。為寒飲所阻。不能通於四肢也。寒實在胸。當因而越之。故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但乾嘔有聲。而無物出。

此為少陰寒虛之飲。非胸中寒實之飲也。故不可吐。惟急溫之。宜四逆湯。或理中湯。加丁香吳茱萸。亦可也。〔程〕溫溫字。與下文寒飲字對。欲吐復不能吐。與下文乾嘔字對。干。空也。飲食入口即吐。業已吐訖矣。仍復溫溫欲吐。復不能吐。此非關後入之飲食。吐之未盡。

而胸中另有物。為之格拒也。胸中實者。寒物窒塞於胸中。則陽氣不得宣越。所以脈弦遲。而非微細者比。手足寒。而非四逆者比。但從吐治。一吐而陽氣得通。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虛寒從下上。而阻留其飲於胸中。究非胸中之病也。直從四逆湯。急溫其下矣。〔柯〕當吐之。

瓜蒂散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原注】脈經云。灸厥陰可五十壯。)

〔錢〕陽氣衰少則脈微。寒邪在經則脈澀。陰邪下走則利。上逆則嘔也。腎臟之真陽衰微。不能升越而為衛氣。衛氣不密。故汗出也。必數更衣。反少者。即裡急後重之謂也。乃下焦陽虛。清陽不能升舉。少陰寒甚。陰氣內迫。而下攻也。陽氣陷入陰中。陰陽兩相牽制。致陰邪欲下走而不得。

故數更衣。陽氣雖不得上行。猶能提吸。而使之反少也。當溫其上。前注皆謂灸頂上之百會穴。以升其陽。或曰。仲景無明文。未可強解。以意測之。非必巔頂然後謂之上也。蓋胃在腎之上。當以補暖升陽之藥溫其胃。且灸之。則清陽升。而濁陰降。水穀分消。而下利自止矣。

灸之者。灸少陰之脈穴。或更灸胃之三脘也。即前所謂當灸之。附子湯主之之法。〔舒〕此證陽虛氣墜。陰弱津衰。故數更衣。而出弓反少也。(更衣者。古人如廁。大便必更衣。出弓者。矢去也。)曾醫一婦人。腹中急痛。惡寒厥逆。嘔而下利。脈見微澀。予以四逆湯投之。

無效。其夫告曰。昨夜依然。作泄無度。然多空坐。醡脹異常。尤可奇者。前陰醡出一物。大如柚子。想是尿脬。老婦尚可生乎。予即商之仲遠。仲遠躊躕。曰。是證不可溫其下。以逼迫其陰。當用灸法溫其上。以升其陽而病自愈。予然其言。而依其法。用生薑一片。貼頭頂百會穴上。

灸艾火三壯。其脬即收。仍服四逆湯。加耆朮。一劑而愈。

案溫其上灸之。義未詳。方氏云。上。謂頂百會是也。汪氏云。百會。治小兒脫肛久不瘥。此證亦灸之者。升舉其陽也。喻氏程氏柯氏金鑑。皆從方說為解。特志聰錫駒並云。溫其上。助上焦之陽。與錢所援或曰之說略同。汪氏又引常器之云。灸太衝。郭白雲云。灸太谿。脈經云。灸厥陰俞。俱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