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卷二 (1)
卷二 (1)
1. 梔子豉湯(一)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此劑分兩最小,凡治上焦之藥皆然。
白話文:
梔子(14枚,掰開),香豉(4合,用棉布包裹)
以上這兩種藥材,加入4升水,先煮梔子,煮到剩2.5升,加入香豉,繼續煮到剩1.5升,去掉渣滓,分成兩份服用,溫熱服用一份,如果吐了,就不要服用另外一份。
這個藥方的分量是最小的,所有治療上焦的藥方都一樣。
發汗吐下後,諸法俱用,未必皆誤,而正氣已傷矣。虛煩不得眠,虛為正氣虛,煩為邪氣擾。發汗吐下,實邪雖去,而其餘邪,因正氣不充,留於上焦,故陽氣擾動而不得眠也。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反復顛倒,身不得寧也;心中懊憹,心不得安也。梔子豉湯吐之。此非汗下之所能除者,吐之而痰涎結氣,無不出矣。
白話文:
在施行發汗和瀉下治療後,儘管各種方法都使用了,但並非全部都錯誤,但正氣會受損。
出現虛煩(煩熱、心煩)且失眠,虛是指正氣虛弱,煩是指邪氣騷擾。雖然發汗和瀉下可以去除實邪,但由於正氣虛弱,其他邪氣會停留在上焦,導致陽氣騷動而失眠。
如果病情嚴重,患者會反覆顛倒(輾轉反側),心中懊憹(焦慮不安),身不得寧(身體不得安寧),心不得安(心緒不寧)。
此時應使用梔子豉湯來催吐。這不是發汗和瀉下所能消除的,通過催吐,痰液和邪氣凝聚都會被排出。
按:汗、吐、下之後,而邪未盡,則不在經而在肺胃之間,為有形之物,故必吐而出之,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摩寫病狀,何等詳切,凡醫者之於病人,必事事體貼,如若身受之,而後用藥無誤。
白話文:
當已經進行了發汗、催吐、下瀉等治療後,如果邪氣仍然未除,那麼它就不在經絡中,而是在肺胃之間。因為邪氣是有形的,所以必須通過催吐的方式把它排出來。病人反覆嘔吐,心中煩悶不適。這段文字生動地描繪了病人的症狀,細緻入微。所有醫生對待病人,都必須事事體貼入微,如同自己生病一樣,這樣才能用藥準確無誤。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煩熱且窒,較前虛煩等象為稍實。梔子豉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發汗像腹瀉一樣,出現煩熱、胸悶的感覺,煩熱胸悶比之前的虛煩等症狀稍微嚴重一些。可以服用梔子豉湯治療。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誤治。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外內之邪,俱未解,結痛更甚於窒矣。梔子豉湯主之。按:胸中窒,結痛,何以下用小陷胸?蓋小陷胸症,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何以不用瀉心諸法?蓋瀉心症乃心下痞,痞為無形,痛為有象,故不得用瀉心。古人治病,非但內外不失釐毫,即上下亦不逾分寸也。
白話文:
感染傷寒五、六天,大便後,治療不當,身體發熱持續,心中疼痛,是因為病情尚未緩解的緣故。體內外邪氣都未消散,因此疼痛會比胸中發悶更加劇烈。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注意:胸中發悶、疼痛,為什麼要用能治療胸中疼痛的小陷胸湯?因為小陷胸症是指心下疼痛,胸中位於心臟的上方,所以不能用能治療胸中疼痛的小陷胸湯。為什麼不用治療心臟的各種方法?因為治療心臟的症狀是心下痞滿,痞滿是無形的癥狀,疼痛有形可見,所以不能用治療心臟的各種方法。古人治療疾病,不僅內外辨證準確,上下分寸也拿捏得當。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胸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以上皆陽明本症,非因誤治而得者。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汗多陽虛。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即前以火逼汗,亡陽驚狂之意。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以前因用三法,未必合度,故病不解,各有現症如此。舌上苔者,此句乃要訣,舌上有白苔,則胸中有物,而可用吐法。
否則,邪尚未結,恐無物可吐也。梔子豉湯主之。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脈象浮而且緊,會感到咽喉乾燥、口苦,胸部滿悶並且呼吸急促,身體發熱且有汗出,但不會怕冷反而怕熱,甚至感覺身體沉重,這些都是陽明病的基本症狀,並不是因為錯誤治療所導致的。如果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患者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甚至胡言亂語的情況,並且由於汗出過多會導致陽氣虛弱。如果再加上燒針(一種針灸治療方法)的治療,必定會讓患者感到驚懼、煩躁,並且難以入眠,這就像之前用火來強迫出汗,結果導致陽氣耗散,引起驚悸和狂躁的情況。如果使用瀉下法(如使用瀉藥),則可能造成胃部空虛,外來的邪氣會影響膈肌,使得患者心中懊惱不安。因為先前使用的治療方法可能並不適合,所以病情沒有得到改善,並且會呈現出相應的症狀。至於舌頭上有舌苔的情況非常重要,如果舌頭上有白色舌苔,表示胸中有異物,可以用催吐法來治療。
否則,如果邪氣尚未凝結,恐怕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吐出來。對於這種情況,梔子豉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劑。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表邪未盡。手足溫,不結胸,無實邪。心中懊憹,飢不能食,痰涎停結。但頭汗出,陽邪在上,欲泄不泄。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上濡者,濡者,濕滯之象,非窒非痛也。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白話文:
如果是陽明病,使用了瀉下法治療後,病人外表仍有發熱的現象,表示體表的邪氣尚未完全清除。如果手腳溫暖,且沒有結胸的症狀(即胸脅部位並無硬塊或脹滿感),說明體內並無實邪存在。病人會感到心中煩悶不安,雖感覺飢餓卻無法進食,且口中有痰涎堆積。只見頭部有汗液排出,這是因為陽性的邪氣停留在上部,想要通過出汗的方式排除卻未能順利進行。對於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若病人在發生下痢後,出現更多的煩躁感,而用手按壓心窩部位時感覺到的是濕滯而非阻塞或疼痛,這顯示是一種虛性的煩躁狀態。對於這種情況,同樣適合使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2. 梔子甘草豉湯(二)
梔子湯原方,加甘草二兩(炙),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便止。
白話文:
梔子湯原來的配方,再加上兩兩炙好的甘草,這三種材料,用四升水,先煮梔子、甘草,取兩升半;再放入豉,煮取升半,分成兩次服用,溫熱服用一次,如果吐了就停止服用。
3. 梔子生薑豉湯(三)
梔子湯原方加生薑五兩。先煮梔子、生薑,余俱如前法。得吐者,止後服。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此服梔子湯之戒。
白話文:
【梔子湯】的原始配方加上【生薑】五兩。先煎煮【梔子】和生薑,其餘的部分則按照之前的步驟進行。如果患者出現嘔吐的情況,就不要再繼續服用。
凡是使用【梔子湯】時,如果患者原本就有輕微腹瀉的情形,就不能給他服用這帖藥。這是服用【梔子湯】需要注意的事項。
按:梔子清越上焦之火,與腸胃亦無大害,微溏者,即不可服,未知何義?想因大腸之氣滑脫者,肺氣不宜更淺也。
白話文:
梔子能清除上焦的熱火,對腸胃也不會有太大的傷害,但如果服用後出現輕微腹瀉的情況,就不應該再繼續服用。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我猜可能是因為如果大腸的功能已經有些鬆弛,肺部的氣就不適合再被削弱了。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甘草能補中氣。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此二條言凡遇當用梔子湯之病、見此二症,則加此二味也。
按:無物為嘔,有物為吐。欲止其嘔,反令其吐。吐之而嘔反止,真匪夷所思也。
白話文:
對於氣力不足的人,應使用「梔子甘草豉湯」(這個連結是指向一個配方編號為593的藥方)。其中的「甘草」能夠補充中氣。如果病人有嘔吐的症狀,則應該使用「梔子生薑豉湯」(這個連結指向的是配方編號為590的藥方)。這兩種情況說明,凡是遇到應該使用梔子湯的病情,如果出現上述兩種症狀之一,就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相應的兩種藥材。
註解:沒有東西從胃裡反出來稱為「嘔」,有東西反出來則稱為「吐」。想要止住嘔的症狀,卻反而讓病人吐出來。但是一旦吐過之後,嘔的症狀反而停止了,這種情況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4. 梔子乾薑湯(四)
梔子(十四枚,擘),乾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梔子(14顆,掰開),乾薑(2兩),以上兩味藥材,加水3升半,煮取1升半,濾去藥渣,分成兩次服用,溫熱後服用一次,如果發作嘔吐,停止再服用。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下未必誤,以丸藥大下則誤矣。身熱不去,外有微邪。微煩者,下後而煩,即虛煩也。梔子乾薑湯主之,下後故用乾薑。
白話文:
患了傷寒,醫生用丸藥來大瀉,瀉本身不一定有錯,但用丸藥大瀉就錯了。如果身熱不退,可能是外面還有輕微的病邪。如果輕微煩躁,是在瀉後才發生煩躁,那就是虛煩。可以用梔子乾薑湯來治療,因為瀉後所以用了乾薑。
5. 梔子厚朴枳實湯(五)
梔子(十四枚,擘),厚朴(四兩,姜灸),枳實(四枚,水浸去稂炒)煮服法同前。
白話文:
梔子(14顆,劈開),厚朴(4兩,用生薑灸過),枳實(4顆,用清水浸泡後去除表皮,炒香)。服用方法與前面相同。
傷寒,下後心煩,即微煩。腹滿,臥起不安者,煩而加之腹滿,則臥起俱不寧矣。厚朴枳實,以治腹滿也。梔子厚朴湯主之。
白話文:
得了傷寒,拉完肚子後出現心煩,且煩躁程度較輕。如果腹部脹滿,平躺和起身都感到不舒服,那麼心煩再加上腹部脹滿,就會讓患者無論平躺還是起身都不安寧。厚朴和枳實可以用來治療腹部脹滿。可以使用梔子厚朴湯來治療這種情況。
6. 梔子檗皮湯(六)
梔子(十五枚,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白話文:
取梔子十五枚,剖開後,與一兩炒過的甘草、兩黃柏一起放入四升水中煮,煮到剩下升半的水,過濾掉渣滓,將藥液溫熱後分次服用。
傷寒身黃髮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本草》:柏皮散臟腑結熱黃疸。
白話文:
當傷寒病人出現皮膚發黃、發熱的症狀時,使用梔子柏皮湯進行治療。《本草綱目》記載:柏皮具有清熱解毒、疏散臟腑結熱、消退黃疸的作用。
7. 枳實梔子豉湯(七)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又一煮法,漿水即淘米之泔水,久貯味酸為佳。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分溫再服,覆令微似汗。此不取吐而取汗。
白話文:
枳實(三枚,烤過),梔子(十四枚,掰開),大豆豉(一升,用棉布包好)。以上三種藥材,用清水七升空煮。還有一種煮法,可以用淘米水,放久了一點,有酸味效果更好。取四升淘米水,放入枳實和梔子,煮到剩兩升,加入大豆豉,再煮五、六次沸騰。去除藥渣,分三次溫熱服用,蓋上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這不是為了催吐,而是為了發汗。
大病瘥後勞復者,勞復乃病後之餘症,不在吐法,故取微汗。枳實梔子豉湯主之。勞復因病後氣虛,邪氣又結於上焦,其症不一,故不著其病形,惟散其上焦之邪足矣,後人以峻補之劑治勞復,則病變百出矣。若有宿食者,納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此指勞復之有宿食者,治食復之法,亦在其中矣。
可吐篇云:宿食在上脘,當吐之。
白話文:
大病康復後如果出現勞復的情況,所謂勞復是病後的餘症,不適合使用催吐的方法治療,因此應採用發一點小汗的方式來處理。這種情況下適用的是「枳實梔子豉湯」。勞復是因為病後身體氣虛,而邪氣又在身體的上焦部位聚集所導致的,其症狀多種多樣,所以這裡並沒有具體描述病症的表現,只需要把上焦的邪氣散去就夠了。後世有人使用強烈的補藥來治療勞復,反而可能引發各種其他的病變。
另外,如果病人的胃裡有未消化的食物,可以加入「大黃」,大小約像棋子那麼大,用五到六塊。這是指在勞復同時伴有食物積滯的情況下,處理食物積滯的方法也涵蓋在內。
此外,在「可吐篇」中提到:如果未消化的食物位於上脘的位置,應該使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
按:梔子湯加減七方,既不註定何經,亦不專治何誤,總由汗吐下之後,正氣已虛,尚有痰涎滯氣,凝結上焦,非汗下之所能除。《經》所云:「在上者因而越之。」則不動經氣而正不重傷,此為最便,乃不易之法也。古方梔子皆生用,故入口即吐。後人作湯以梔子炒黑,不復作吐,全失用梔子之意,然服之於虛煩症,亦有驗,想其清肺除煩之性故在也。終當從古法生用為妙。
白話文:
《梔子湯》及其變化七種處方,並未特指治療哪一條經絡,也不專門針對某一種病徵,主要是用於發汗、催吐或瀉下之後,身體正氣已經虛弱,但仍殘留有痰涎和滯氣,在身體的上部凝結,這些問題不是單純再用發汗或瀉下可以解決的。根據醫經上所說:「對於上部的問題,應該採取使之向上排出的方法。」這樣不會擾亂經絡之氣,而且對正氣的傷害也會減輕,這是十分方便有效的治療原則。古代的處方中使用的是生的梔子,因此服用後會引起嘔吐。後來的人們改為將梔子炒黑來製湯藥,這樣就不會引起嘔吐了,這也就失去了原本使用生梔子的目的。不過,即使如此,對於虛弱且煩躁的症狀仍有療效,想必是因為它清肺除煩的功效仍然存在。然而,最終還是應當遵循古法,使用生的梔子為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