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1. 卷二
2. 梔子湯類·五
3. 梔子豉湯(一)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此劑分兩最小,凡治上焦之藥皆然。
發汗吐下後,諸法俱用,未必皆誤,而正氣已傷矣。虛煩不得眠,虛為正氣虛,煩為邪氣擾。發汗吐下,實邪雖去,而其餘邪,因正氣不充,留於上焦,故陽氣擾動而不得眠也。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反復顛倒,身不得寧也;心中懊憹,心不得安也。梔子豉湯吐之。此非汗下之所能除者,吐之而痰涎結氣,無不出矣。
按:汗、吐、下之後,而邪未盡,則不在經而在肺胃之間,為有形之物,故必吐而出之,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摩寫病狀,何等詳切,凡醫者之於病人,必事事體貼,如若身受之,而後用藥無誤。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煩熱且窒,較前虛煩等象為稍實。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誤治。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外內之邪,俱未解,結痛更甚於窒矣。梔子豉湯主之。按:胸中窒,結痛,何以下用小陷胸?蓋小陷胸症,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何以不用瀉心諸法?蓋瀉心症乃心下痞,痞為無形,痛為有象,故不得用瀉心。古人治病,非但內外不失釐毫,即上下亦不逾分寸也。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胸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以上皆陽明本症,非因誤治而得者。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汗多陽虛。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即前以火逼汗,亡陽驚狂之意。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以前因用三法,未必合度,故病不解,各有現症如此。舌上苔者,此句乃要訣,舌上有白苔,則胸中有物,而可用吐法。
否則,邪尚未結,恐無物可吐也。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表邪未盡。手足溫,不結胸,無實邪。心中懊憹,飢不能食,痰涎停結。但頭汗出,陽邪在上,欲泄不泄。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上濡者,濡者,濕滯之象,非窒非痛也。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白話文:
梔子豉湯(一)
方劑組成:梔子十四枚(掰開),香豉四合(用棉布包起來)。 將以上兩味藥材,用四升水煎煮,先煮梔子,至煎成二升半時,加入香豉,再煎至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服用,溫溫的服用第一劑,如果吐了,就不要服用第二劑。此劑量是藥方中最小的用量,凡是治療上焦的藥方都應如此。
發汗、吐瀉之後,雖然各種治療方法都可能使用,未必都會錯誤,但正氣已經受損了。虛煩失眠,虛是指正氣虛弱,煩是指邪氣擾亂。發汗、吐瀉雖然能去除實邪,但餘邪因為正氣不足,停留在上焦,所以陽氣擾動而導致失眠。如果病情嚴重,就會反复輾轉反側,心中煩悶懊惱,身體不得安寧;心中煩悶,心裏也難以安穩。此時用梔子豉湯催吐,這是發汗、瀉下療法所不能去除的,透過催吐,痰涎和鬱結之氣都能排出。
汗、吐、瀉之後,邪氣未盡,則邪氣不在經脈而在肺胃之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之物,所以必須用催吐的方法把它排出體外。病人反复輾轉反側,心中煩悶懊惱,這些病症描寫得多么細緻啊!所有醫生都應該體貼病人,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這樣用藥才不會出錯。
發汗或瀉下後,胸中煩熱憋悶,這種煩熱憋悶,比之前的虛煩等症狀稍微偏實一些。這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傷寒五、六天,大瀉之後,誤治,發熱不退,心中絞痛,這表示病情尚未痊癒。體內外邪氣都沒去除乾淨,絞痛比憋悶更嚴重。這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胸中憋悶與絞痛,為何不用小陷胸湯?因為小陷胸湯症是心下痛,胸在心的上方,所以不能用小陷胸湯。為何不用瀉心湯等藥方?因為瀉心湯症是心下痞,痞是無形的,痛是有形的,所以不能用瀉心湯。古人治病,不僅內外毫釐不差,上下也分寸不逾。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喉乾燥口苦,胸悶喘息,發熱汗出,不惡寒,反而惡熱,身體沉重,以上都是陽明病的本症,不是因為誤治引起的。如果發汗,則會躁動不安,神志恍惚,甚至胡言亂語,汗出太多導致陽氣虛弱。如果再用燒針療法,一定會心驚膽戰,煩躁不安,睡不著覺,這是因為之前用火逼汗,耗損了陽氣,導致驚狂。如果瀉下,則胃中空虛,客邪氣上逆衝擊膈肌,心中煩悶懊惱,之前使用三種療法(發汗、吐、下),可能方法不對,所以病情沒有好轉,各種症狀都這樣出現。舌苔是關鍵,舌苔上有白苔,表示胸中有痰飲,可以用催吐的方法。否則,邪氣尚未凝聚,恐怕沒有東西可以吐出來。這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陽明病,瀉下後,體表仍有熱,表邪未盡。手足溫暖,沒有胸痛,沒有實邪。心中煩悶懊惱,飢餓卻不能進食,痰涎停滯。只是頭上出汗,陽邪在上,想排泄卻排泄不出來。這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瀉下後,更加煩躁,按壓心上感覺濕潤,濕潤是濕邪停滯的表現,不是憋悶也不是疼痛。這是虛煩,宜用梔子豉湯。
4. 梔子甘草豉湯(二)
梔子湯原方,加甘草二兩(炙),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便止。
白話文:
梔子湯的原方,加入炙甘草二兩。以上三味藥材,用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煎煮至二升半;再放入豉,煎煮至一升半,分二次服用,溫溫的服用第一劑,如果嘔吐和腹瀉停止了就不用再服了。
5. 梔子生薑豉湯(三)
梔子湯原方加生薑五兩。先煮梔子、生薑,余俱如前法。得吐者,止後服。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此服梔子湯之戒。
按:梔子清越上焦之火,與腸胃亦無大害,微溏者,即不可服,未知何義?想因大腸之氣滑脫者,肺氣不宜更淺也。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甘草能補中氣。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此二條言凡遇當用梔子湯之病、見此二症,則加此二味也。
按:無物為嘔,有物為吐。欲止其嘔,反令其吐。吐之而嘔反止,真匪夷所思也。
白話文:
梔子生薑豉湯(三)
原本的梔子湯方劑,加入五兩生薑。先將梔子和生薑煮沸,其餘藥材按照之前的做法處理。如果服藥後會嘔吐,等嘔吐停止後再服用。
所有使用梔子湯的病人,如果原本就有輕微腹瀉的症狀,都不能服用。這是服用梔子湯的禁忌。
分析:梔子可以清熱解表,治療上焦的熱症,對腸胃也沒有太大的傷害,但是即使是輕微腹瀉的人也不能服用,原因不明。我猜想可能是因為大腸氣虛滑脫的人,肺氣也不宜再受損傷。
如果病人氣虛,就要用梔子甘草豉湯;甘草可以補益中氣。如果病人嘔吐,就要用梔子生薑豉湯。這兩點說明,遇到需要使用梔子湯的疾病,如果出現這兩種症狀,就要添加這兩種藥材。
分析:沒有東西嘔吐叫嘔,有東西吐出來叫吐。想要止住嘔吐,反而先讓它吐出來。吐出來之後,嘔吐反而停止了,這真是匪夷所思啊!
6. 梔子乾薑湯(四)
梔子(十四枚,擘),乾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下未必誤,以丸藥大下則誤矣。身熱不去,外有微邪。微煩者,下後而煩,即虛煩也。梔子乾薑湯主之,下後故用乾薑。
白話文:
梔子乾薑湯(四)
將十四枚梔子掰開,用二兩乾薑,這兩種藥材,加水三升半,煮成一升半,過濾掉藥渣,分兩次溫服。如果服藥後嘔吐,就停止服用剩下的藥。
傷寒病人,如果醫生用丸藥大量瀉下,未必就是錯誤的治療,但如果因為大量使用丸藥瀉下而導致病情加重,那就是錯誤的。如果病人持續發熱,體表又有輕微的邪氣,略感煩躁不安,在瀉下之後更煩躁,這就是虛煩。此時,梔子乾薑湯可以治療,因為瀉下之後服用乾薑。
7. 梔子厚朴枳實湯(五)
梔子(十四枚,擘),厚朴(四兩,姜灸),枳實(四枚,水浸去稂炒)煮服法同前。
傷寒,下後心煩,即微煩。腹滿,臥起不安者,煩而加之腹滿,則臥起俱不寧矣。厚朴枳實,以治腹滿也。梔子厚朴湯主之。
白話文:
梔子十四枚掰開,厚朴四兩用薑汁炙烤,枳實四枚用水浸泡去除雜質後炒制。煎服方法同前。
傷寒病人在大便通暢後,仍然心煩意亂,或略微煩躁不安,腹部脹滿,躺著坐著都不舒服。煩躁加上腹脹,更是躺著坐著都難受。用厚朴和枳實來治療腹脹,梔子厚朴湯是主要的方劑。
8. 梔子檗皮湯(六)
梔子(十五枚,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傷寒身黃髮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本草》:柏皮散臟腑結熱黃疸。
白話文:
梔子十五枚掰開,甘草一兩炙烤,黃柏二兩,以上三味藥材,用四升水煎煮至一升半,過濾掉藥渣,分次溫服。
傷寒導致皮膚發黃、發熱的症狀,梔子柏皮湯可以治療。《本草綱目》記載:柏皮可以散去臟腑鬱結的熱氣和黃疸。
9. 枳實梔子豉湯(七)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又一煮法,漿水即淘米之泔水,久貯味酸為佳。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分溫再服,覆令微似汗。此不取吐而取汗。
大病瘥後勞復者,勞復乃病後之餘症,不在吐法,故取微汗。枳實梔子豉湯主之。勞復因病後氣虛,邪氣又結於上焦,其症不一,故不著其病形,惟散其上焦之邪足矣,後人以峻補之劑治勞復,則病變百出矣。若有宿食者,納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此指勞復之有宿食者,治食復之法,亦在其中矣。
可吐篇云:宿食在上脘,當吐之。
按:梔子湯加減七方,既不註定何經,亦不專治何誤,總由汗吐下之後,正氣已虛,尚有痰涎滯氣,凝結上焦,非汗下之所能除。《經》所云:「在上者因而越之。」則不動經氣而正不重傷,此為最便,乃不易之法也。古方梔子皆生用,故入口即吐。後人作湯以梔子炒黑,不復作吐,全失用梔子之意,然服之於虛煩症,亦有驗,想其清肺除煩之性故在也。終當從古法生用為妙。
白話文:
枳實梔子豉湯(七)
將炙過的枳實三枚、掰開的梔子十四枚、用棉布包好的黃豆一升,加七升清水煎煮。另一種煎煮方法是用存放已久、略帶酸味的淘米水四升,放入枳實、梔子,煎煮至二升,再加入黃豆,煮沸五、六次,過濾渣滓,分次溫服,直到微微出汗。此方不用於催吐,而是引發微汗。
大病痊癒後勞累復發者,這種勞復是病後遺症,不在催吐的範圍,所以採用微微出汗的方法治療。枳實梔子豉湯就能主治。勞復是因為病後氣虛,邪氣又聚集在上焦,症狀不一,所以方子不拘泥於具體病症,只要能散去上焦的邪氣就夠了。後人用峻猛的補益藥物治療勞復,反而會導致各種病變。如果患者還有宿食,可以再加入大小如棋子的大黃五、六枚。這指的是勞復伴有宿食的情況,治療食積導致的復發,也包含在這個方子裡。
《可吐篇》說:宿食停留在上腹部,應該催吐。
說明:梔子湯加減的七個方子,並沒有規定屬於哪個經絡,也沒有專門治療哪種病誤,總體來說,是在汗法、吐法、下法之後,正氣已經虛弱,但還有痰涎和滯氣凝結在上焦,這些不是汗法和下法所能去除的。《內經》說:「在上者,因而越之。」也就是說,不擾動經絡之氣,正氣就不會受損,這是最方便、最不容易出錯的方法。古方中的梔子都是生用,所以服下即會催吐。後人煎煮時將梔子炒黑,就不再催吐了,完全失去了梔子原有的作用,但用於治療虛煩症,也有一定的療效,可能是因為它有清肺除煩的功效。最終還是應該採用古法,生用梔子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