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卷一 (5)
卷一 (5)
1.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二)
此即越婢湯加杏仁也。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既汗不可再汗,津液不得重傷。汗出而喘,尚有留邪在肺,故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邪已輕也。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汗出故用石膏,喘故用麻杏。
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二句明致喘之所由,蓋喘未必皆由於水,而飲水則無有不喘者。戒之!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既下不可復汗,津液不得兩傷。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白話文: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二)
這個方子就是越婢湯加了杏仁。
麻黃(四兩,去掉莖節),杏仁(五十個,去掉皮和尖端),甘草(二兩,炙烤過),石膏(半斤,用棉布包碎),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七升,先煮麻黃,煮到剩下二升,去掉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二升,去渣,溫溫的喝下一升。
發汗之後,不能再服用桂枝湯,已經出汗了就不能再出汗,體內的津液不能受到再次損傷。出汗還喘不過氣,是因為肺部還有餘邪未清,所以才會出汗還喘。沒有明顯發熱的,邪氣已經減輕了,可以服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出汗了所以用石膏,喘不過氣所以用麻黃杏仁。
發汗後,喝水多的人,一定會喘,即使灌水也會喘。這兩句話說明了導致喘息的原因,喘息不一定是因為水,但喝水就一定會喘。要謹記!
瀉下之後,不能再服用桂枝湯,已經瀉下就不能再發汗,體內的津液不能兩方面都受損傷。如果出汗還喘,沒有明顯發熱的,可以服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2. 大青龍湯(三)
此合麻黃、桂枝、越婢三方為一方而無芍藥。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石膏(碎如雞子大一塊),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此外治之法,論中無溫粉方。
《明理論》載白朮,藁本、川芎、白芷各等分,入米粉和勻撲之。無藁本亦得。後人用牡蠣,麻黃根、鉛粉、龍骨亦可。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太陽中風,脈浮緊,緊為陰脈,故汗不易出。發熱惡寒,非惡風。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邪深熱鬱。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惡風乃桂枝症,誤服此則汗不止,而有亡陽之象矣。立此方即垂此戒,聖人之意深矣。
按此方合麻桂而用石膏,何以發汗,如是之烈?蓋麻黃湯,麻黃用二兩,而此用六兩;越婢湯石膏用半斤,而此用雞子大一塊。一劑之藥,除大棗,約共十六兩,以今秤計之,亦重三兩有餘,則發汗之重劑矣!雖少加石膏,終不足以相制也。
少陰篇云: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主之。脈不沉緊,身有輕時,為無少陰外症;不厥利吐逆,為無少陰里症,此邪氣俱在外也,故以大青龍發其汗。
按:此條必有誤,脈浮緩,邪輕易散;身不疼,外邪已退;乍有輕時,病未入陰,又別無少陰等症,此病之最輕者。何必投以青龍險峻之劑?此必另有主方,而誤以大青龍當之者也。
白話文:
大青龍湯(三)
此方結合麻黃湯、桂枝湯、越婢湯三方之功效,但去掉了芍藥。
藥方組成: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石膏(碎成雞蛋大小的一塊)。以上七味藥材,用九升水煎煮,先煮麻黃,煮至水減至七升,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至三升,過濾去渣,溫服一升,直到微微出汗即可。汗出過多者,可用溫熱的藥粉撲拭全身。書中沒有其他處理汗出過多的方法。
《明理論》記載,可用白朮、藁本、川芎、白芷等分,混合米粉調勻後撲在身上。沒有藁本也可以。後人也有用牡蠣、麻黃根、鉛粉、龍骨的用法。如果服用一次就出汗了,就停止後續服用。汗出太多會損傷陽氣,導致身體虛弱,出現惡風、煩躁、失眠等症狀。
太陽中風,脈象浮緊(緊脈為陰脈,所以不容易出汗),發熱惡寒(但不是惡風),渾身疼痛,不出汗卻煩躁不安,這是邪氣深入體內,熱邪鬱結。大青龍湯可以治療。但如果脈象微弱,出汗又惡風,則不能服用此方,否則會出現厥逆(四肢厥冷)、筋惕肉瞤(肌肉抽搐)等嚴重不良反應,這是用藥逆了。惡風是桂枝湯的主症,誤服此方會導致汗出不止,出現損傷陽氣的現象。此方創立之初就已提出此警告,聖人之意深遠啊!
此方結合麻黃湯和桂枝湯,又加入石膏,為何發汗效果如此強烈呢?因為麻黃湯中麻黃用量是二兩,而此方用六兩;越婢湯中石膏用量是半斤,而此方只用雞蛋大小的一塊。一劑藥(除去大棗)約有十六兩,以現代衡量單位換算,也有三兩多,可見其發汗藥力之強!即使少加了石膏,也難以完全控制其發汗的強度。
《傷寒論·少陰篇》說:脈象陰陽俱緊,反而出汗,這是損傷陽氣的表現。
傷寒病脈象浮緩,身不痛,只是覺得沉重,偶爾感覺輕鬆些,沒有少陰症狀的,可以用大青龍湯。脈象不沉緊,偶爾感覺身體輕鬆,說明沒有少陰病的外部症狀;沒有厥逆、嘔吐、腹瀉,說明沒有少陰病的內部症狀,這表示邪氣都在體表,所以可以用大青龍湯發汗。
按:此條記載可能有誤。脈象浮緩,邪氣輕易就能散去;身不痛,表示外邪已退;偶爾感覺輕鬆,表示病情尚未深入陰經,也沒有其他少陰症狀,這是病情最輕微的情況。為何還要使用大青龍湯這樣峻猛的藥物呢?此處必定另有主方,卻被誤用大青龍湯了。
3. 小青龍湯(四)
痰喘證宜此,俟氣平就枕,然後以消痰潤肺養陰開胃之方以次調之。
麻黃(去節),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兩),五味子(半斤),半夏(半斤,湯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利屬下焦陰分,不可更發其陽。蕘花,《明理論》作芫花;恐誤。本草蕘花、芫花,花葉相近,而蕘花不常用,當時已不可得,故改用芫花,以其皆有去水之功也。若渴者,去半夏。如栝蔞根三兩。本草栝蔞根主消渴,若噎者,「噎」古作「䭇」。
論云: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䭇。
按《內經》無「噎」字,疑即呃逆之輕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本草》:附子溫中。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小便不利而少腹滿,則水不在上而在下矣,故用茯苓。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杏仁見前。
按:此方專治水氣。蓋汗為水類,肺為水源,邪汗未盡,必停於肺胃之間,病屬有形,非一味發散所能除,此方無微不到,真神劑也。
傷寒表不解,發汗未透。心下有水氣,即未出之汗。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以上皆水停心下現症,其每症治法,皆在加減中。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凡水停心下者,喘而不渴。服湯已,即小青龍湯也,渴者,此寒氣去欲解也,寒飲欲去。小青龍湯主之。此倒筆法,即指「服湯已」三字,非謂欲解之後,更服小青龍湯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四)
痰喘症適合服用此方。待氣息平順後再睡,然後再用一些消痰潤肺、養陰開胃的藥方調理。
藥方組成:麻黃(去節)、芍藥、細辛、乾薑、炙甘草、桂枝(去皮,以上各三兩)、五味子(半斤)、半夏(半斤,湯洗)。
用法:以上八味藥材,用水一斗,先煮麻黃,煮至減少二升,去掉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如果服用後輕微腹瀉,就去除麻黃,加入蕘花(約雞蛋大小),熬煮至紅色。腹瀉屬下焦陰分虛弱,不可再刺激陽氣。注:古方中蕘花,《明理論》作芫花,恐有誤。本草中蕘花、芫花花葉相近,但蕘花不常用,當時可能已不易取得,故改用芫花,因為它們都有利水的作用。如果口渴,就去除半夏,加入栝蔞根三兩。本草記載栝蔞根能治消渴。如果覺得咽喉梗塞(噎),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製。《本草》記載附子溫中。若小便不利、少腹脹滿,去除麻黃,加入茯苓四兩。小便不利而少腹脹滿,表示水停留在下焦而非上焦,故用茯苓。如果喘息,去除麻黃,加入杏仁半升(去皮尖)。杏仁的功效前面已提及。
說明:此方專門治療水氣停滯。汗液屬水,肺為水液的來源,邪氣導致的汗出不暢,必然停留在肺胃之間,屬於有形的病症,單純發散之法無法根除,此方無微不至,真乃神效之劑!
傷寒表症未解,發汗不透,心下有水氣(即未排出之汗),伴隨乾嘔、發熱、咳嗽,或口渴、或腹瀉、或咽喉梗塞、或小便不利、少腹脹滿、或喘息者,均可用小青龍湯治療。以上都是水停滯於心下的症狀,每種症狀的治療方法都在加減藥材中。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嗽並輕微喘息,發熱但不口渴,凡是水停滯於心下者,都會喘息但不口渴。服用此湯後,就是小青龍湯的功效,若口渴,則寒邪已去除將要痊癒,寒飲將要排出,仍需服用小青龍湯。這段文字的「服湯已」三字是倒寫,並非指痊癒後再服用小青龍湯。